《朝鮮聞見錄》书评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7-17
ISBN:9789620433139
作者:胡成
页数:392页

好话在前,孬话在后

作者是位很棒的摄影师和旅行家,我尤其佩服他在资料研究和实地探查两方面都能身体力行,下大功夫。这份朝鲜见闻早先已拜读过网上的版本,照片也看了不少,非常喜欢其中捕捉的市民风貌(比如这一张,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487598343/)。于我而言,这些照片透露出这样一种信息,即使是在极权体制的重重威压之下,女孩爱美之类的天性依旧见缝插针地生长着。我希望此类天性会是解除威压、把社会引回正规的动力。纸质书到手以后,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不过感觉却和当时读网上的版本不大相同,于是决定和网上的版本对照一下,看看差异出在哪里。大概是出于出版方的要求,网上的游记几乎都不见了,只有博客上有一篇漏删的章节。拿这一章和书中相应部分做了对比,看出作者写书时扩充了许多的内容,涉及对细节的补充、对背景的介绍和对事物的评价。感受差异,就出在评价上。两种版本的纪行里,作者都抱有很鲜明的立场。不过网上版本受篇幅和所限,并未把重点放在所感,而是优先纪录了所见和所闻。在书上版本中,大概是因为恨意难平且有了充足的篇幅和时间,作者加入了连篇累牍的冷嘲热讽,甚至不惜重复使用讽刺桥段(比如人民币替换了人民志愿军),或是启用上帝视角描绘第三方心理活动(比如把朝鲜旅客的目的地比附为理想国)。然而,好的作品是促进人思考的,不是代替人思考的。就书中见闻而言,事实具在,中国人因为文化和经历的相近,要理解其表象下的实质、台词下的潜台词更是相对容易。这样说来,正常的读者都可以做出对见闻的价值判断。某些时候作者跟读者一块骂骂当然可以,但读者恐怕真用不着作者每时每刻在旁边提醒着,瞧,多虚伪,瞧,真混蛋。简言之,过犹不及。虽然有上述的写法问题,本书自有其价值。不过我另有”不推荐“的理由如下:要通过书中给出的信息定位旅游团的具体日期只是片刻功夫,因此旅游团的导游们相当于实名出镜。那么,他们受贿和渎职的罪行也等于昭告天下。如果此书未入朝鲜内务部的眼睛,也算了。如果入了,恐怕导游们轻则丢官,重则下狱。万一本书大卖,那就更不敢想象要株连多少人了。虽然朝鲜并不缺少苦难,但我们对朝鲜的兴趣,是否值得建立在新的苦难(哪怕是针对劳动党党员的)之上呢?我以为不值。

真实的朝鲜?

恐怕除了朝鲜主题公园的高层管理人员,谁也不会知道朝鲜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那么外人去到朝鲜,能看到些什么?无非就是那些指定的旅游景点.仅此而已。谁也看不到真实的朝鲜。作者的这本朝鲜,特别之处,就如同一位普通游客和一位专业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不同那样,他所捕捉的那些场景,那些细节,我想也会出现在其他游客眼前。但却被其他游客所忽略。读任何一本书,必须考虑写作背景。如果是写作开放的国家,美国,英国,法国,那么这本书的内容无疑是非常以便概全的,但这是朝鲜。不是在劳动党官员监控下的朝鲜人民所说的朝鲜,也不是脱北者所说的朝鲜,这都不是真实的朝鲜。只是一位游客看到的朝鲜,我跟着这位游客去旅行,我不指望看到真实的朝鲜,我只是想让这位观察很仔细的摄影师游客提醒我,哪些是被我忽略掉了的。这不是一本政论书籍,作者尽可能像一位普通出国旅行的游客那样轻松,而事实上,我知道并非如此。春天的时候我一位年长的亲戚去了趟朝鲜,相机就被没收一次,然后格式化了所有的照片。作者最后在列车上的遭遇,也许真的很惊心呢。没有真实的朝鲜,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游记。

荒谬与荒谬之内,惶恐与惶恐以上

如果去了朝鲜,该看些什么,该做些什么,该谈些什么呢?在国内时,朝鲜是人人可以谈论的荒谬国度,它的荒谬不需要任何特定的知识就能让讲者侃侃而谈,必然成为许多爱说话又爱乱说话的人逢论必用的反例。大众传媒上的朝鲜就如九十年代的苏联一样臭名昭著,“核试验”、“脱北者”、“集中营”、“哭送领导人”等词汇装点着我们的刻板印象,说起“朝鲜”两个字都要眉头拧成川字型,面色都要很鄙夷一样。但当你真正走出了国,进入这个“主题公园”时,你还会如此谈论朝鲜么?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朝鲜并没有深刻的印象,甚至说,我一点也不关心它的存在,如同一个放了的屁一样,耀武扬威炫耀着自己的臭,但是很快就被空气稀释为无有。我也没有去过朝鲜,只不过是站在集安口岸眺望过朝鲜的山,出人意料的是,朝鲜看起来并没有电视或网络上看起来那么耀武扬威——在边境,连铁丝网都不拉,不到两百米的山上,还有军绿色的卡车慢吞吞开着,一切都很平静,甚至——我在别人的游记里面读过,有时河边还会出现洗衣服的妙龄姑娘。——虽然后来朋友告诉我那条国境线上每隔五十米就有个地堡,只要有人踏入江水,朝鲜军人会毫不犹豫地,开枪。死亡的阴影突然就从平静的冬日色调里跳脱出来了,而这一切比脱北者惨述过去还要恐怖,因为,可见的危险,要比不可见的危险危险得多。这才是朝鲜真正让人恐惧的地方。并不是所有的关于朝鲜的读物都能转述出这小丑一样的国家所隐藏起来的暴力,和它的直接作用。《朝鲜闻见录》与众不同之点,就在这里。虽说胡成不会受劳动党“感召”也开始像他们量化“国际友谊”(请参见第十章 国际友谊展览馆)那般量化所感知到的恐惧,但在他的文字和照片中,这种无型的压力,随着我翻过去页面的增加,越来越厚重,就是在舒服安全的床上阅读的我,也无法忍受。胡成必然是痛恨劳动党与他们所打造的社会,就算是引史论据解释劳动党的“伟大成就”读者也能觉出他对这群人模狗样的讨厌来,他并不遮掩这点,无时无刻不在吐槽,从米饭吐槽到随处可见的紫铜领导者头像,引来不少诟病。好在,《朝鲜闻见录》并不叫做《朝鲜录》,带有主观的闻见,必然不可能是完全公正冷静的条条细述。不过,个人觉得也是有他机智(爱找麻烦)、爱卖萌(尖酸刻薄)的小聪明让这本书在阅读感受上增色不少。胡叔平日写作并不爱卖萌,一张严肃脸比谁板的都好,选择用调侃和戏谑的方式调侃朝鲜也许只有一种可能:太无聊了。也就是因为太无聊了,这个家伙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犯罪。逃跑,如何逃出监视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写作的必要。在准备写这篇书评之前,特意翻阅了胡叔留在博客上的、兴许是刚回来时随手写下的文字,有趣发现书里所留下的细节比博客要多得多,例如入关时怎样幸运的保留了相机、胶卷、SD卡和录音笔等。按照常理推断,该是最初兴奋下笔时保留了最多的细节,而后慢慢的删减。细品这些不减反增的细节,才晓得这些细节是作者在细细咀嚼回忆后觉得不可缺少的部分,他最重要的回忆,都是关于恐惧。胡叔常年出门游荡,短短四天的朝鲜旅程不至于超出他的体力承受范围,但这四天在他笔下是决然不同的风格。读完全本后念念不忘的还是从新义州去平遥车上的描写,开车时整体跑动的站台和那窗外转瞬即逝的母亲和孩子,让人读的揪心,不忍翻过去,在日光下或灯光下翻过来折过去的读来读去。而在羊角岛饭店一夜以后,论调也越来越趋于平淡,几几有些乏味。直到结束时才“回光返照”,但那种压抑的荫翳还是在的,就算放下书也无法释怀。这并不是作者技术不成熟所造成的,而是朝鲜这个地方真的太封闭、压抑,高压无时无刻存在,而目之所及的高级官员过着天壤之别的生活。平凡的百姓只能看着,可能也因为总是吃不饱连怨声都发不出来。我想,胡叔在见到成均馆里拍照新人的愉悦和在六九中学被艺术团团员牵着尴尬跳舞时爆发出的欣喜并不是修辞上的感情表现需要,而是真的,生理需求。朝鲜之行中让人不适的不仅是神烦的领袖和意识形态的表达,更重要的是一种卓绝的孤独感,如被关在真空房间中的孤独感。“我平静地站在熙熙攘攘的平壤街头,我希望可以一直如此。希望旅行客车在哪里抛了锚,或者索性没有了汽油。不是幸灾乐祸,我只是希望能够与平壤市民混迹在一起。”(p317)“快乐的平壤市民,面对着夕阳走来,我恍惚感觉身在一个自由的国度,忘乎所以地直接举相机拍摄他们。他们不以为然,继续快乐地从我身边走过……”(p337)这些像小孩子任性一样说的话,确实是非常动人的,就像是对沉默的宣言,更像是一场不尖锐的反抗。我也在集安见过胡叔书中描写的那种穿着蓝色浅口布鞋的朝鲜女人,双手紧张地放在双腿上,单眼皮的眼睛中流露出谨小慎微,微薄的双唇抿着,一副害怕犯错的样子。我在集安,还见过开往南浦的火车,只有一节车厢,一个火车头。抬头时,我见到如鬼魂般戴着宽沿帽子的军人,与车厢中面色蜡黄且沉默的一家。如今在《朝鲜闻见录》里,我似乎又看见了他们的眼睛,对我无声的述说。最后,我郑重推荐这本书,并不是因为它讲了朝鲜,而是因为一个叫做胡成的微胖男人背着相机,自己去了一趟朝鲜,他还有一些故事,一些他在朝鲜发生的故事。P.S书虽然印刷质量相当之好,纸质优良让每一张胶片看起来心潮澎湃,字体、排版都能成为范例作品,良苦用心,值得赞赏,但是!尼玛能不能在做校对的时候认真一点啊!“共和国宪章”写成奇奇怪怪的“共和党宪章”我就不说什么了,但是“集安”写成“吉安”是不是有点糟糕了!吉安可是在江西啊!才不要在我国大南方还要和表脸的朝鲜接壤呢!


 朝鮮聞見錄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