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娶我的女儿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6117613
作者:孙沛东
页数:293页

作者简介

每逢周末和法定节日,上海市HP区NJ路附近某公园的北角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群中老年人三三两两,或立或坐,以品评的目光相互打量。这些人或是拿着写满信息的纸牌四处游走,或是站在自己的“摊位”前面。这里就是上海相亲角,一个特殊的公共聚会场所。
相亲角中上演的并非是“剩男剩女”的戏码,真正的主角是他们的父母——当年的知青一代。知青一代在婚恋大事上曾经被“党疼”“国爱”,而今他们的子女要解决婚姻问题时,国家却早已从私人情感领域退出。市场化对日常生活的入侵,以及国家对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性领域的改制,迫使城市居民凡事依靠自己的程度达到了1949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父母们的集体性焦虑在相亲角中展露无遗。
白发苍苍的他们为何要瞒着子女跑到公园来代理相亲?为什么明知子女的婚事要由子女决定,却乐此不疲地奔波于各大公园的相亲角?为什么相亲角的婚配效率基本为零,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气,日均人流量过万次?《谁来娶我的女儿?:上海相亲角与“白发相亲”》将为您揭开上海相亲角的神秘面纱。

书籍目录


引言
一 “中国式焦虑”
二 问题的缘起
三 谁在“白发相亲”?
四 为谁“白发相亲”?
第一章 文献回顾
一 有关择偶标准的理论
(一)社会学理论
(二)心理学理论
二 有关择偶过程的理论
(一)筛选理论
(二)婚姻市场理论
(三)选择交换理论
三 关于择偶的实证研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
四 有关“白发相亲”现象的研究
五 研究问题与理论视角
六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二章 制度与情境:相亲角是一个新型的择偶平台
一 相亲角:一种宏观的制度分析
二 相亲角:一个微观场域的情境分析
(一)“欲望”相亲角
(二)“实力”相亲角
(三)“市场”相亲角
(四)相亲角的情感结构
第三章 冲突与斗争:相亲角为何效率低?
一 择偶标准:行动者及其博弈
(一)相亲角部分群体的择偶标准
(二)相亲角普遍的择偶标准
二 行动策略:“白发相亲”的择偶行为
(一)择偶步骤
(二)择偶策略
三 相亲角效率低下的子女因素
(一)成材容易,成家难,曾经的优势如何变成今日之劣势?
(二)是主动单身、被动单身还是被动前提下的主动单身?
(三)地位提升、观念维续与现代女性的择偶困境
(四)现代性对待婚群体人性的挤压
(五)相亲角为何缺乏西方意义上的“约会文化”?
第四章 合作与协调:相亲角为何人气旺?
第五章 中国式焦虑:谁来娶我的女儿?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被访者基本情况表1
附录二 被访者基本情况表2
附录三 相亲角掠影

编辑推荐

《谁来娶我的女儿?:上海相亲角与"白发相亲"》将揭开上海相亲角的神秘面纱。白发苍苍的他们为何要瞒着子女跑到公园来代理相亲?为什么明知子女的婚事要由子女决定,却乐此不疲地奔波于各大公园的相亲角?为什么相亲角的婚配效率基本为零,却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气,日均人流量过万次?

内容概要

孙沛东
女,陕西铜川人。巴黎政治学院社会学博士,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社会学博士,曾任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展学院社会学系教师,现任教于复旦大学。研究领域包括消费与时尚、婚恋与市场、国家与社会。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随看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进入劳动力市场,参与劳动力市场就为女性提供了一条不需要通过婚姻就可以获得经济资源的替代性渠道,尤其是对于社会经济地位(通常以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和经济收入来衡量)较高的女性来说,结婚的边际收益低而机会成本高,这大大降低了婚姻对她们的吸引力,进而导致结婚率的下降。简言之,贝克尔认为,经济独立性的增强会削减女性结婚的动机,促使她们放弃婚姻选择单身,成为主动退出婚姻市场的“不婚族”。这种观点被称为“经济独立论”,即由于经济独立导致“甲女不嫁”。 由于具有较高的表面效度,经济独立命题成为解释“二战”后西方婚姻家庭变迁的主流范式。但是,有两点我们必须注意:首先,大多数态度调查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足够的证据,表明经济独立后的女性会拒绝婚姻。其次,支持该命题的经验证据主要来自于对地区层面、同一时点的横截面资料的分析。因此,这类研究存在两个方法论上的缺陷:第一,结婚与否是个人层面的现象,用地区层面的资料得出个人层面的结论犯了“生态学谬误”;第二,这种推断存在因果倒置的可能,同一时点的数据难以区分到底是因为进入劳动力市场而导致女性退出婚姻市场,还是由于结婚导致女性退出劳动力市场。基于此,旨在解释经济能力与婚姻进入之间存在负相关的第二种理论逻辑应运而生。 其次是“婚姻市场不匹配论”,该理论认为婚配市场的不匹配是导致经济独立后的女性成为单身一族的主要原因。具体说来,在“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的作用下,女性为了通过婚姻关系维持和提升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倾向于选择跟自己地位相当或高于自己的男性结婚。这就大大缩小了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女性的择偶范围。而根据“郎才女貌”的择偶标准,婚姻市场中的男性比较关注女性的持家能力和年龄、外貌等方面的生理特征,而不太看重女性的经济能力。由于难以兼顾家庭和事业以及年龄偏大等原因,那些在劳动力市场上如鱼得水的女强人对婚姻市场中的异性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此,由于自身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以及不对称的择偶标准和婚配模式的维续,使得“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地位)女性在婚姻市场中出现匹配障碍,而最终成为单身一族。这种观点被称为“婚姻市场不匹配论”。雷蒙等人对日本的经验研究支持了这种解释。


 谁来娶我的女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单看书名就应该知道书讲的是神马?没错就是关注与时下热门的关于女儿的话题,富养女儿,女儿的成长,女儿的相亲等等,值得一看。现在这种书相当的多,但是此书的观点和立意都是相当的好,假如你家有一个女儿,希望你也买一本来看看。

精彩短评 (总计45条)

  •     热点事件的田野调查背后,渗透着对社会转型的思考,第五章的分析尤为精彩。趁着国庆回老家,拿给爸妈读读。
  •     结论是:相亲角有很多潜功能,这也是它火爆的一部分原因;描述了父母和子女在子女婚配中的对抗和妥协;相亲角具有城市性,并反映了中国阶层的固化;中国亲密关系的转型反映了社会的市场化和个人化变迁。 对一部分被访者的追问很好。比如追问并琢磨出该家庭的儿子没找到女友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彩礼,是因为要和父母同住。 最后结论和之前的分析之间的关系写得还不够清晰明白。文献综述和前几张有西方学术特色(分类清晰明白),最后两章有中国学者特色(短篇幅、多内容)。整本书有点散,讨论还可以更深一些。为了这个目的,可以牺牲一些引用的访谈内容的长度,以及前面对相亲人群的条件等等的描述性分类。 阶层的这个概念不清晰,貌似是结合了阶级和城乡差异。 有批判阶级固化和性别观的可能性,但是批判不明显,整本书很温和。潜力可以更大
  •     挺好玩的,建议未婚的可以看看。题外话:我始终坚持男女平等的婚姻观....即便身边有嫁入豪门完全改变生活的例子也只是除了唏嘘外没有半点认可这样的人生。
  •     调查的数据可记下
  •     作研究的,除了文献回顾,竟然和记者一样
  •     采访实录是亮点。人民广场的相亲角里活跃的阿猫阿狗,算是那一代50/60后的缩影。这种生活的情趣,或者说烦恼,在我看过的日剧中从未出现。
  •     大段访谈很欢乐,但总有一种不舍得删减材料的感觉,前面的不少文献跟主题感觉没啥关系,最后几段突然跳到结论也觉得莫名其妙。社会学的研究都这么奇怪么..
  •     整体上是比较严谨的学术书,除了书名,比起一般的滥竽充数,博人眼球的类似标题的书用心多了。个人对相亲角的现象挺感兴趣的,从书中了解到了不少更深入的讨论,推荐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细读本书。
  •     仅此而已……个人权力和个人利益的张扬直接带来了个体的解放和自由,但是自由从来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     开拓但平庸的著作
  •     这是一篇博士论文,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我以前从未接触过此类题材。
  •     失败的研究、失败的写作。研究方面:1、没证明问题的有效性,即“白发相亲”者普遍认为相亲角没效率,但仍有很大一部分人长期来。“低效率”和“父母热衷来”都是作者的主观判断,没有比较其他的相亲/择偶途径。虽然218页-220页讲了下相亲角的比较优势,但不太有说服力。2、在知识谱系中的定位不合理,梳理择偶理论的文献基本算是匹配错了研究主体(至多是择偶代理人吧……),直接导致全市前3章大篇幅地讲为什么相亲角效率低,而没去回答核心问题。写作方面:1、头重脚轻/本末倒置,200多页才开始试图解释最初的问题,即为什么低效率的相亲角能不停吸引人来,然后分析也是浅尝辄止。2、材料取舍没有标准,放了过多次要的访谈和分析,并且论点组织混乱,不少重复。3、参杂个人的道德判断。其他问题还有很多,只是字数限制到了…
  •     本书最有趣的话是:”‘人气旺’凸显了择偶难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当事人解决问题的迫切性;‘效率低’表明市场虽好,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采用市场的方式去解决。即便如此,相亲角却依旧不断聚集着越来越多的人气,这个悖论恰好同时说明,最理性的选择往往又是最不理性的,貌似最不理性的选择的背后却隐藏着最为理性的逻辑。
  •     访谈还行,分析一坨
  •     问题提得很棒:为什么相亲成功效率很低,人民公园的相亲角仍旧火爆
  •     对于父母作为知青一代和市场经济下的子女一代的论述最为精彩,读到后面味道开始出来了。感觉对于个案似乎呈现足够但分析不够
  •     有一句说一句,本书在学术上的意义因为不懂这块不好说,但是提到大量的故事,实在太搞笑。书名可以改成《上海老阿姨、老叔叔谈择偶观》
  •     粗疏制式单薄。
  •     都是因为想不开
  •     内容很现实,但感觉叙述交繁琐,里面很多文献类的章节,但是感觉这些对于我来说并不重要,
  •     “看见”,感觉作者离这个群体还有距离,不过研究得挺认真地……五年前的调查,现在可能情形又不一样了……另外内容并不偏向女性啊,取这个标题是吸引眼球吗
  •     比较中规中矩的毕业论文,案例有点过于依赖访谈对话,文字重复较多
  •     访谈好看。。。
  •     解剖婚配,虽然赤裸裸,但是都是很现实的社会现状
  •     写的还行,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的一个侧面。
  •     相对于那么多理论的分析,田野听到的故事更吸引人
  •     -。-
  •     原来是论文
  •     不是相亲指南而是社会学论文,看了kindle上推送的片段,关于公园里的白发相亲效率低却人气旺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毛的孩子”强烈的社会焦虑和情感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是根本原因。找来一读后,觉得可能会是个不错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案例
  •     相亲角的出现反映的是社会的变迁,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只不过当中有些太过学术,感觉和全书有割裂感。
  •     社会学术类著作,第一次在亚马逊上买正版电子书。
  •     结论不错,但中间论证的过程,我其实没看那么仔细~
  •     有空再仔细看看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吧。
  •     孙沛东从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一路高徙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著作怎么像流水账大报告?
  •     田野派也是蛮作孽的,怎么写我们都想说,噢就这样啊。
  •     题目抓人,内容一般,访谈挺好玩的,但分析不够透彻。转型社会里的婚姻被怕而不是爱塑造了
  •     社会经济地位成为情感个体的“地上河”
  •     完全是一篇论文,不适合消遣阅读。
  •     访谈实在是欢乐啊。。。书就算了= =
  •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我也参观过。这书算是一个生态标本,留下一部著作可以给后人当历史材料看。
  •     #分享书籍# 一部干巴巴的学术研究,比之前报纸上她的访谈要无趣的多。另外不太习惯将新浪微博和天涯帖子作为正式引用源……
  •     很有意思的视角啊~
  •     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因为社会学是孙沛东丈夫教的,书中案例多次出现在其授课过程中,甚至印象中期末考试最后大题目也与此相关。之后也上过孙老师的课,其高昂的学术热情令我敬佩。本书最大的特色固然是43份田野访谈,真正展现了所谓世间百态,反映出当代背景下两代人的婚姻观,以及由此构成的婚姻市场,作者最终得出了阶层内婚的强化与家庭市场化的转型,而后者亦作为前者的一个背景。不过,本书理论最终欠缺说服力。研究多访谈轻数据和分析,很多结论并不靠谱,只能代表极片面的部分人观点。(如P155)作者力图将白发相亲锁定在知青一代,但是相亲角并非“知青相亲角”,虽然后者在现阶段占大多数。而本书通过待婚人群的社会学分析,实际上是放大了社会中待婚的恐惧感,如果作者是在一个已婚人群的圈子里做的调查,是否会得出一个不同的结论?
  •     这礼拜花了点儿业余时间,迅速翻完了,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此刻老妈正看着呢,并且迸发出各种点评,忍俊不禁。
  •     如果这本书在人民公园门口兜卖,不知市场反应如何。作者对这个社会现象地挖掘还是很深入到的,就是书里重复的地方比较多。我最主要透过这本书能了解当下上海local中老年对儿女婚姻的态度,总结下来就是看条件,找个条件太差的会被人看不起……不过我也觉得很多父母很心酸,这是唯一能给儿女婚事带来希望的地方,但成功率那么低,有个母亲呆了6年还没给女儿找到夫婿。另外,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太乖,把孩子教育地太乖以后说不定我也要去这种地方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