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特别有禅》书评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27
ISBN:9787533935566
作者:骆玉明
页数:216页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这本书读了两遍,两次读完之后掩卷回想,都是同一种感觉,以我愚钝之心,似乎对作者想要阐明的道理略有所悟,究竟什么是禅?就算两次听骆先生细细引导如此,我还是无法用系统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脑子里反复回想的只是一句“满船空载明月归”。多年前,我对禅学有着深深的误解,那时候,道听一些片面的理论,认为参禅之人无非是竭力说服自己,将世间万物都看作是无意义的,一切转瞬即逝,所有美好都是虚无。让自己拒绝一切欲望,毁掉自己爱人爱物的能力,从而达到不受伤害的目的,结果是让自己心的如一潭死水,无忧亦无喜,暮气沉沉。然而这本书却一直在说,禅从未告诉我们这个世间是无意义的,乏味的。恰恰相反,禅告诉我们,世界是多元的,充满生机,它从不会是完美无缺,也不会是污浊不堪,好与坏如明与暗、白与黑,因此禅理是“活泼泼的”。禅将人的心境变得从容、豁达、宽容,也将人变得更风趣,因明白时光的易逝,所以更加珍惜所拥有的,不辜负所有的美好。人会变得更加执着尽心,但却不固执,不钻牛角尖,懂得进退,懂得把握最佳时机。在面对人生逆境时,阮籍曾经“穷途恸哭。”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陆游期待“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都不是禅,禅是什么?禅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把绝境化为风景,才是禅的境界。等待,不是不作为,而是积蓄力量,另辟蹊径,准备着下一次的出发。有一句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中国常有人拿这话作劝慰之语,但也有很多人不买账,认为破釜沉舟才是做事的决心,有首《插秧诗》是这么写的:“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是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进和退,不一定是我们双眼看到的样子,经验,也有误导我们的时候。周梦蝶的诗:《摆渡船上》,其中有几句“是水载着船和我行走?抑或是我行走,负载着船和水?暝色撩人,爱因斯坦的笑很玄、很苍凉。”比喻好像很深奥,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要看明白,看清楚,却总是不容易。禅在诗里,诗在生活中。如何用功,大珠慧海禅师云:“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与其死命地用钝斧砍一棵枯木,不如坐下来好好地磨一下斧子,好好地,努力地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不急不躁不放弃,明白水到自然渠成,那便是禅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因为如此,才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人生何处不见禅——随想随写

平时读书,总喜欢在一种“闲闲的状态”下进行。读书本是一种享受,有时候甚至觉得,读书的目的本不是什么提升人生境界,而只是因为喜欢一本书,又因为有了心爱好书的陪伴而觉得生活中平添了许多快乐。不过,这种快乐也总会消逝,——因为不可能经常遇到心爱的书。若说遇不到心爱的书就活不下去,那也真是矫情,而且是作死的矫情,至少现在想来,遇不到喜欢的人和喜欢的书的那些日子里,一样可以有很多快乐。这种快乐美妙的当下感受,我想,那也是禅。人生何处不见禅?世间何物不是禅?山川大地、茂林修竹、河海溪流,凡此种种无一不是禅的显现。再看自己身边,喜欢的或憎恶的、不舍的或难留的、想得到却偏偏得不到的,如此种种人事物,看得要紧些,便觉得没有什么就活不了。可若是心下一转,想明白了:自己的生命尚且匆匆,更何况世间一切乃至个体生命都处于成、住、坏、灭的无常变化中,即便日思夜想的人事物已经得到,可我们终究也是带之不走。求有何用?不过是徒然令身心困重而已。写到此处,真觉得这些文字颇有些“鸡汤”味儿,不过倒也与这本书的部分内容紧紧相扣。虽然“鸡汤”,可若是能把心灵上的一些死结给打开,到底也算没有浪费这段阅读时光。每每碰到人生中的坎坷,人们总喜欢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宽慰自己,好像人生境遇真跟诗里写的那么回事一般。你若是在外旅行,途遇不顺,大不了可以原路返回,顶大不了是受些颠簸劳顿之苦。可人生中的许多难事,却不是简简单单地原路返回就可以了结的吧?虽说“退步原来是向前”,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也得自己心里愿意后退才行啊。有时候,我们固执地认为,某个选择是错误的,某种说法是不对的,我们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排斥自己感觉不爽的。人与生活较真儿不怕,怕的是随时随地同自己较真儿。自己为难自己,末了还满世界地跑着找“解脱心灵的法则”,这还真如同书中所说“站在狭隘、偏执的立场上,是非无穷,祸福无端,内心的焦虑越来越深”。细细琢磨一下这句话,也不得不承认自己之前、现在乃至以后的种种狭隘和偏执——难怪总是觉得生命寡淡无味,甚至还时时有煎迫之感,原来自己不仅矫情还很偏执。这么一路想开,心里又乐了:还好,还好,自己尚有这反省精神,用好友的话来说“每日躬身自省也是一种修持”。顿时胸中块垒大消,而原来这种感觉也能带来欢喜,欢喜便是禅,禅便是摆脱种种虚妄的意念。心灵本应无限,莫要让无尽的贪欲和妄想填满了它,嘿,原来我还有这浅薄的慧根呢!

禅的现代阐释

骆玉明不愧为现代文学史专家,他在分析诗中之禅的时候与叶嘉莹等不同的是,加入了很多西方的精神性的东西,比如他首先对“安静”、“幽静”的分析,就认为它们富于精神性,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安静与声音的高低有关,也许会让人感觉寂寞,但仍未关乎人的心情。然而骆玉明却将它与内心、生命本源、世界本源相联系,具体到诗里,则“悠悠”体现了心境的清朗和从容,特别指出学问大家钱钟书在《管锥篇》里对此问题追究得不够深:“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这句话不过说明了物理意义上的静,却没有涉及到生命力的静,人超越于尘嚣之上的充实莹洁的恬静,骆玉明就此将“静”提升到了禅意的高度。或者用西方术语来说,即是一种“生命哲学”。其实西哲尼采、海德格尔的哲学都与参禅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即“内在超越”。骆玉明在此处是融合了西方文化与思想的。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基督教比禅宗诗更接近诗,我看那些禅宗或佛教的教义甚至禅诗,都很概念,说教性强,这也是禅宗提倡不立言的原因,他们那样的言肯定是不能说得尽一切的。唯有诗能,神学和诗更接近。仅举书几例即可说明:比如傅大士的《心王铭》:“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与唐诗或现代诗不同的是,这里掺入了很多说明性的东西,仅仅是在阐释“禅”的概念,却并非象其他真正的诗一样,是体现在字里行间的,对物的直接呈现,无需说许多大道理,就让人体会到了禅境。还如契此和尚的《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也是从比喻的手法来说明一个道理,以此对人进行有益的教诲,并体现一种哲理和告诫,但并不一定能通过这样的诗来真正参禅,因为禅也要靠“悟”,不是别人给你贯输道理就能解决的。反而是抒情诗更能达到这个目的,因为里面有生活,让你浑然不知物我的区别,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有这样的意境,“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正如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所指,要真正说尽禅并悟道,还不如做一个诗人而非佛教徒,我看那些灵修者并不缺乏语言,然而他们的语言都是道理,他们以为把禅的道理充斥于人的头脑,就可以达到修练的目的,最终却发现啥也没有悟出来,所以真不如忘掉“修道”这件事情,自然地投入生活中。即是说“智慧”并非与生活对立的东西,与其持续地修行,以抵御外来的诱惑,倒不如不脱离日常生活的状态,达到真正的“悟”。然而骆老师也有我不甚同意的地方,大约人的价值观与心性与本人经历历历相关,骆老师极力赞赏王维的人生与境界,认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洒脱,虽然与阮籍同是走到路尽头无路可走,阮籍则恸哭而归,王维则并不以为是挫折也无所谓困顿,随遇而安,我以为这恰恰是中国道家思想不足的地方,缺乏一种承担,缺少崇高的痛苦,缺少生命的深度,就好比早年的我喜欢李白的瀟洒飘逸,而现在却爱杜甫的严肃深沉一样,能将困境化为顺境固然是一种本领和境界,然而却倾向于肤浅的乐观,面对亲友的被害,面对时局势乱,固然超然物外也重要,但却不如痛苦之思更能让人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但有些观点既新,也很能让我接受,比如他认为单是一味地修行,执迷于坐禅,并不一定能找到正确的路径,既然要求真理,就好比要接近上帝,要进上帝的国,作为凡俗的人要变得有神性,就需要作出各种努力来提升自己。这让我想起以前读过的《悉达多》,释迦牟尼之所以最终能成佛,是因为他选择了一条与他的弟兄们不一样的路,而不是像他们一样一开始就跟随师傅想学到真理,这不过是一种偷懒想寻捷径的表现。悉达多在人事、社会中磨炼自己,像正常人一样地过日常生活,体验种种不同的境遇,最终发现“春在枝头已十分”。这也是王国维所说的三重境界之一:“众里寻他三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此比喻人在经历各种周折与磨练后变得豁然开朗,精神自由,这时就能主动把握与他人及世界的关系,从容应对一切。骆玉明也纠正了人们对禅的误解,人们以为既然要开悟,就得清心寡欲,灭除人的欲望,他认为恰恰是“爱情”这种“最深的人欲”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很重要。禅并非禁欲,它只是追求对于欲的超脱,人要既生活于情欲之中,又需要由情欲走向更高的心灵境界,这就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区分了开来。他对佛教与禅宗的“莲”意象的解说也很有意思,认为这也取它“出污泥而不染”的意义或者说“禅机”,偏重在于“不染”,而“污泥”的必要性在于检验其纯洁。但骆先生也指出了传统禅学对“开悟”的理解的局限性,只能看到智慧的开发与烦恼的摆脱,却缺少一种神秘色彩。大约真正的宗教都是有某种神秘性的吧。禅宗与基督教的区别也在于它并没有偶象崇拜,并认为人有无限的可能性,人凭自己就能超越到崇高境界,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彻底的乐观主义,“神”很大程度是人类对自身的信仰 ,佛性即神性,人人皆可成佛,见性成佛,因此很少神秘意味。而基督教则强调人本身的局限性,认为人永远不能达到上帝的境界,且只能通过信仰达至天国。

体味诗歌、体味禅

喜欢诗歌,喜欢禅。不过对于诗歌中的禅机,却很少探究。尽管在从前的阅读中,曾多多少少接触过一点关于诗人修禅,关于诗人参禅的故事,尽管在既往的很多诗人的人生境遇中也窥见过他们于生命的不同季节,都或近或远地进进出出过非空非有之境的种种……但是我必须要承认,见到一首我喜欢的古诗词就恨不能仔细品咂一二,并满怀期望地努力从中发现禅之一二的冲动,实在是《诗里特别有禅》带给我的。《诗里特别有禅》是诗歌禅意禅思的解读园,也是诗人禅意生命的存在地。作者从单纯的诗歌叙述中洞悉了那些完全渗入到诗歌作品中的诗人对于自然、对于生命、对于人生的个人主观感受,发现了或若隐若现或直截了当的禅意浮现,发现了人与自然交流的神秘语言……读《诗里特别有禅》,你会发现从来不曾留意的关于耳熟能详的经典古诗词的别样解读,它不仅以禅的视角谈诗歌、谈诗歌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无常、幽深和空灵,还根本涉猎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个人履历和生命境遇……通过还原彼时诗人的境遇、诗人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信仰,诗人修禅的机缘巧合,还有一个时代的风貌,来发现那些借助于自然声光电赋予人的心电感应,以及敏锐的诗人透过作品所呈现的虚无缥缈、若有若无和平常人不能确切把握的心灵感受。遵循了道无不在的原因吧,这里,我们不必从头仔细研读,因为信手翻开,就可以读到任何轻叩心房抚慰心灵的文字,轻易发现那些耳熟能详的的诗词曲赋中的禅思、禅意,和感受到许多诗歌文字之外的禅机,通过对于典型古诗词带给读者阅读感受的解析,引导阅读者对世界的真实与虚幻进行一次感同身受的体验,让我们得悟诗人隐含在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中的深奥禅机。《诗里特别有禅》恰好满足了长久以来我对诗歌的敬畏以及对禅学的好奇。在这里你可以对禅一无所知,但是你却绝对不能拒绝书中随处可见的关于禅思、禅意的解读、解析以及指引。看破红尘的放任也好,万念俱寂的宁静也罢,总之,禅不再神秘。

无题

1、达摩从印度来,隐于少林寺,将佛法传入中国。2、佛法传入中国之后,中国人将佛法与老庄思想融合,发展为禅宗。3、禅宗内也有派别,但派别之争并不激烈。4、禅宗不讲究修行的形式。5、顿悟只能是瞬时发生的,不可能通过循序渐进的功课达致。6、禅宗并不立偶像,哪怕是释迦摩尼,也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导师。7、禅宗与佛法的宗旨一致:追求自我的完成。8、中国的若干古诗富有禅意。

拈花微笑,禅意之美

拈花微笑,禅意之美——我读《诗里特别有禅》文\蠹鱼关于禅,在我们身边,在任何作品里,似乎比比皆见。雪小禅、白落梅的作品禅味浓郁,并且空灵之唯美;仓央嘉措和多多的诗作自然禅味更浓;关于小说中的禅文化也不胜枚举,最近看杨志鹏的《世事天机》,就是关于禅悟的故事。禅是智慧,禅是哲学,禅是无上甚深微妙法。在骆玉明笔下,写的是诗词里的禅语。诗词作品中提到佛家信徒的诗人就有不少;王维啊,龚自珍啊,等等。在书中,在他们的诗词中均有体现与分析,用一种禅意阐述与解析。李白号称“青莲居士”。苏轼的《五元灯会》: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都别有一番滋味。这样一本书,作者是用心的。用诗词来说禅,诗词中涵盖最多的就是禅文化,立马就会猜想,作者是不是佛教徒呢?在判断中,似乎可以肯定,但也不乏一位教育工作者对禅文化的精通与喜爱。不懂禅学的人,看了也会赏心悦目,何况,此与我,还稍稍懂点关于佛学的浅显常识。佛学典籍巧妙贯穿全文,给读者带来活泼泼的阅读享受。当禅意穿透我们的灵魂深处,会打开绊住你灵魂的枷锁,使得你轻松、快乐地接纳一切顺境与逆境带来的一切烦忧。阅读同时,还可观赏多幅经典的名画,大多都是元明清经典的作品。不难想象,诸多的名家诗词,配有名家书画,再加作者精心的谋篇布局,可想而知的喜欢。意旨传播一种禅的思想,使之运用到我们的人生中,伴你拥有一颗宁静的心灵。无论是“拈花微笑”,还是“一苇渡江”,均诗意盎然,又是禅语精髓。书中穿插的佛家典故以及小故事,和诗人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反复回味。艳诗可以入禅,自然可以入禅,生活可以入禅,事事均可入禅,并,都可以用禅语妙解。掩卷沉思,在我们心灵缺乏自我调解能力时,翻一翻此书,静一静心灵,寻出,引导你走出迷失的困顿,使得享受当下的静美。人活一世,一颗心很重要,起心动念,世事就开始有了不同,人生因此就不同。面对人生,也由此左右了你的生活质量。奇迹是靠心来创造的,给自己一份禅意,好的意念,带领你享受幸福人生。拈花微笑,禅意美好。

禅,折叠在诗性空间的背后

初夏午后,一个人在家。阳台上浅色木地板被阳光照得有点发烫,扔个软软的垫子,点了一根日本香堂的香,水的味道,安静而舒适。然后,翻开《诗里特别有禅》。   昨天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惊艳。苍谷空水,在热闹的空气里刹那清凉,让人打心底里喜欢起来,仿佛驱走了尘世的浮躁。“生死流转,不知是谁在何处栽下了最初的种子。而一切都会过去,在一切变化的背后仍然是一个深邃的幽静。”我对美丽的文字总是无法抗拒,曾经喜欢过三毛、席慕容,后来又迷恋过简媜的散文,那些思想上的灵动是阅读的快乐源泉。   翻开书的封面,内层还有一个书封,一抹蓝色的云,此刻,我领悟了设计者的精巧心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青山独对,静待花开。如同轻纱吹开,最美好的事物从此面目鲜明起来。那么安静的等待,不悲不喜,一生不曾后悔。 佛性是在天地尚未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它没有具体的外形可以让人们看见与捉摸,却无所不包容。当人心与俗世相隔远时,就会与自然亲近。月轮高悬秋空,像是一个既亲切又神秘的媒介,将人心从凡俗生活的喧闹、焦躁中引导出来,升向宏阔幽深的宇宙。在沐浴月华的时刻,山中的世界呈现为一片明亮空灵。你可以看见树影斑驳,轻轻摇曳,水光闪烁,澄虚剔透。“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于是,在这个寂寂的午后,在浸染了水之香味的午后,看完了这本书。手边玻璃杯中是已成浅红的茶,夕阳更暖,棉白的纸上带着黄晕的柔和。 诗是最美的文字,禅是最高的哲学。禅不可说,却可借诗来领悟。禅,折叠在诗性空间的背后,不张扬,也不静默。  而我,能在千万的书海中遇见到她,亦是一种缘分。

诗里特别有禅读后感

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手机里的记事本里记录了很长有关禅的诗,仔细想起来唯一能记得的只有陶渊明的田园诗,结卢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真正要谈一谈读这本书体会到了什么,恐怕也只能用陶渊明的这首诗来表达了,仿佛体会到了什么,欲用语言来说却不知要谈些什么。佛家的顺其自然是顺自然之道,这里的自然包含了很多禅意,而禅的根本不是在禅,是生活,是在禅外的。很多人都会拿顺其自然来安慰自己,丢了工作顺其自然,分手了顺其自然,倘若人生不如意也告诉自己顺其自然。自然的法则也许我们有诸多误解,比如虎要吃一只狮子柿子好不好顺其自然的让他吃掉,下雨了我们好不好顺其自然的走在雨中?所以顺其自然应该是争取之后的顺其自然,拼搏后的顺其自然,尽力之后的顺其自然方为顺其自然。不是随他去吧,也不是任之为之。假如你在之前的顺其自然之中,不妨换一种顺其自然的法则。人生的三种境界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而后又是看山是山,我身边的很多人都以为自己走到了第三种境界,看山是山,顺其自然。这三种境界是人生的三段路,每个人都要走的,我们也许在第一条路的转折点,也许刚刚走上第三条路的开始,看山是山的第三种和第一种有着很大的差别,是返璞归真的自然,是经历看山不是山的若有所悟。许多朋友往往在看山不是山的时候自以为看透了人世,觉得世界不过如此,也许第一条路还没有开始就觉得已经看过了所有风景。记得一篇文章中一位奶奶骂自己的孙子,你们自以为到了看山是山的境界,你们经历过看山不是山了吗?你们走了多少路,过了多少桥,经历了多少世事?路还没走多远呢,就以为看到了山,你们也配?我觉得这位奶奶是在骂我,也是在骂有着相同想法的许多人。我们可以安逸的享受生活,可以喝茶,读书,修炼心性,但一定不要忘记了前面的路,前方要看的风景,和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所担的责任,人生的抱负。人生是一种修行,经常听到不同的人说这句话,不过没有到一定的年龄真体会不到这句话的分量,当然我也只不过是说说罢了。每天登录微博QQ看到不同的朋友渴望安静的地方修行,有些人朋友甚至抱怨社会过于喧嚣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世界。修行是一种自然,为了修行而修行违背了禅的本意。记得书里讲了很多有关修行与自然的故事,许多徒弟问师傅释迦牟尼西来意,师傅们答案各不同,最著名的回答是庭前柏子树,相信喜欢读佛法的都知道这个公案,这里面的回答其实包含了禅意,是见山还是山的境界。而我们刻意的修行,其实得到了什么呢?违背了顺其自然之道,为读禅而读禅,禅便不是禅。禅在生活中,在田间地头,在妓院里,但唯独不在禅房里。最后说一个公案吧,一位师傅听大师讲经说法,天黑了师傅提灯而行,大师吹灭了灯,师傅拜倒在地,说,今后我再也不信和尚的舌头了。大意如此,这就是禅,只可意会,犹如拈花一笑。活在当前,就是禅。

禅在诗中特别美

一本把诗和禅的哲学结合记起来讲的书,既有诗的优美含蓄,又有禅的睿智机锋。许多熟知的诗词名句往往只知道字面的意思,经作者的点拨,才知蕴含禅理哲思,有拨云见日的感觉。书写的浅显易读,却又能适时引经据典,不失其严谨。禅宗是最接近世俗生活而又较少利用神秘主义来宣扬的宗教,强调平常心,注重顿悟,不拘泥于形式和经文。古典诗词和禅宗所要传达的禅意相得益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夜深水静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燕过长空,影沉寒水。读读诗句,体味禅意,得一处幽静。

【KD剪贴】

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40-4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1:13:07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从具体的人生体验来感悟禅的佳作。诗和禅一样,不提供定义,只是显示鲜活流动的情感状态,你细心地体会它,能感受到禅的趣味,看到禅悟的境界。==========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56-5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8:15:58如果你在“水穷处”沮丧不已,心境闭塞,就看不到“云起时”。 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却牵涉禅学中重要的道理: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与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64-16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30:46那种无花果树原名毕钵罗树,后来被称为菩提树——“菩提”(梵文Bodhi)是智慧、觉悟的意思。==========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83-18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33:03所谓“教外别传”,意思是它在佛教各个宗派中自成一个特殊的体系。按照禅宗的解释,一般的宗派都是依赖经典来传授教义的,这称为“教”;禅宗是不依赖经典、“不立文字”的,所以称为“宗”。==========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91-20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35:37初祖,就是第一代祖师爷。 但这里有些问题。“拈花微笑”的故事并不见于早期的佛典,《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这本书大概在唐代后期才出现于中国,所以许多人怀疑它是一部伪经。很大的可能,“拈花微笑”其实是禅宗逐渐盛行以后虚构出来的故事,是禅宗面向佛祖的一种文学性溯源。那么,禅宗忽略语言而崇尚“妙悟”的精神,在佛教原来的思想传统里有没有依据呢?那还是有的。 早期佛教有一位著名的修行者,名为维摩诘,他是不曾出家的居士,但佛学修养却是“菩萨”这个层次中最高的。《维摩经》记载,一次众菩萨、罗汉去探望维摩诘,讨论“不二法门”——超越一切相对、差别的显示绝对真理的教法。文殊菩萨说:“我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菩萨入不二法门。”然后文殊又请教维摩诘,希望他解说一下“菩萨入不二法门”的途径。维摩诘如何回应的呢?他只是默然无语。那意思等于说:既然不二法门是无可言说、无从追问的,那还需要我说什么呢?这一过程虽然不如“拈花微笑”的故事那么富于诗意,精神却是一致的。==========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201-20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36:21但印度佛教从其主流来说,是强调经典的作用、依赖经典进行传播的。而禅宗则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并非完全起源于印度佛教,它在中国固有的思想传统,特别是老庄学说里,另有重要的根源。日本最著名的禅学者铃木大拙说:“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象力,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教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宗白华先生说:“禅是中国人接受佛教大乘义论后认识到自己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与艺术的境界。”==========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205-20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36:45在老庄思想里,有一个本体性质的概念,被称为“道”,它是先于一切、化生万物的宇宙本源,也是万物运化的内在法则。对于这个“道”,人们可以去说它,然而一旦说出来,那就不再是“道”本身了。因为道是永恒、无限的,而人类语言的功能却是有限的,你不能用低级的东西去定义高级的事物。《老子》劈头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240-24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40:16在禅宗史上,把摩诃迦叶称为西天(指印度)初祖,把菩提达摩称为中土(指中国)初祖。他是古代南印度的高僧,在南北朝时代由广州进入中国传法。当时统治南方的梁武帝是一名热烈的佛教信徒,相传武帝曾经召见达摩,却话不投机,随后达摩去了北方,驻足于少林寺。传说他到了长江边,看周围没有船,就折了一根芦苇,踏着它渡过了长江,这叫做“一苇渡江”,很有点诗意。==========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278-27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50:01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348-34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10:00:58由于人内在的佛性是完整而不可分解的,因此达到悟境不能是渐进的、有阶次的,而只能是顿悟。而且这种顿悟并无规则可寻,完全是个体的直觉。==========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568-57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3:12:46砖头磨起来声音是很难听的,马祖被他吵得心烦,开了门问:“禅师,你磨砖要干什么?”怀让笑着说:“我磨砖是想做一面镜子。”马祖大觉奇怪:“磨砖哪能做成镜子呢?”怀让跟着说:“磨砖不能成镜,光是坐禅就能成佛吗?” 马祖一听,豁然醒悟,就拜在怀让的门下,后来成为禅宗的一代宗师。 磨砖的故事所要表述的道理,是禅宗的一个基本要旨:心外无佛,就是说每个人的心性就是佛性,成佛只在自悟本性。坐禅虽然也是修行的方式,但如果执迷于坐禅,反而可能找不到正确的路径。==========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619-61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3:27:12高的完成并不是外在目标的完成,而是自我的完成。==========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619-61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3:27:50最高的完成并不是外在目标的完成,而是自我的完成。==========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631-63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3:28:54禅宗从本来意义说是佛教的一部分,所谓“开悟”有时也难免带有神秘成分。但我们完全可以从非宗教的意义和朴素的人生立场去理解禅的经验。 悟是禅的根本,是禅存在的理由。同时,悟又是纯粹的个人经验,没有固定程式,无从学习,不容摹仿。拜师也许是必要的,但老师也只能给你一些诱导,不能提供途径。因此,禅宗修习者开悟的因缘真是五花八门,奇奇怪怪。有一种是从艳情诗得悟的,别有趣味。==========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672-67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4:21:29因为禅宗主张“顿悟”,开悟的情形往往像是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后人读这类故事,或许会以为那是蛮轻松也很偶然的事情。但实际上,在顿悟出现之前,修行者大多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挣脱“无明”(世俗知识和世俗欲念)的束缚,破除种种偏执,消弭物我两分的立场,甚至有可能在一种黑暗状态挣扎到走投无路,从死到生,才忽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生命境界。==========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693-69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4:27:53禅者用艳诗来谈禅入道,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只是一种玄妙的机锋,其实也表现着对男女之情的关注。禅悟是对生命的彻底了悟,而男女之情是最深的人欲,它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是重要的。==========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711-71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5:10:37禅并不意味禁欲,它只是追求对于欲的超脱。说到底就是:人既生活于情欲之中,又需要由情欲走向更高的心灵境界。==========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748-75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7:33:44们平时当作“我”的那个东西,说到底也只是个影子,并不是真我。它也是依条件而存在,依条件而变化的。譬如一个人从小受人欺凌,长大以后总是对人猜疑怀恨。他以为这个正在猜疑怀恨的人就是“我”,其实那不过是受人欺凌的经历的结果。又譬如有人生长于富贵之家,因而习惯于受人赞扬。他以为受人赞扬是因为“我”天资非凡,其实那不过是富贵家庭势力的作用。 那么真我是什么呢?那就是未受外在条件影响的生命本真,是世界的佛性在“我”身上的体现。但是你要把它单独地找出来却也不能够,因为它并不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存在,它存在于随条件而变化的“我”之中。==========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986-98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7:58:38《五灯会元》记载,有一位有源律师(僧人中以持律见长的称为律师)问大珠禅师:“和尚修道,也要用功吗?”大珠禅师说:“用功。”又问:“如何用功?”大珠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问:“所有人都是这样,他们与大师一样用功吗?”大珠禅师说:“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101-110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2:10:0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244-124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12:34有僧人问赵州老和尚:“像你这样的圣人,死后会到何处?”赵州说:“老僧在汝众人之前入地狱。”问的人感到十分震惊,说:“这如何可能?”赵州毫不迟疑地说:“我若不入地狱,谁在那里等着救度汝等众人?”这就是佛的慈悲,禅者的宏愿。==========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275-127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15:05佛法修持的一个根本之处就是破执,而破执首先是破“我执”。人心里梗着一个粗重无比的“我”,贪婪、自大、自卑,永远放不下自己,哪怕有再多的聪明,也免不了一叶障目。而一旦破除我执,潜在的真如智慧就得以显现,万象纷呈,因缘分明,心境自如,不受迷惑。==========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285-128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16:00既然佛性为世界的本原、最高的存在,而我性即是佛性,逻辑的必然就是:没有外于我的权威存在。当然,禅要求破“我执”,但破除“我执”之后与世界佛性融为一体的“我”,终究仍然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主体。==========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380-138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25:17僧人所提的问题,意思是诸佛凭借什么而成佛,也就是佛性根本是什么。而西川灵龛则告诉他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万物自然,就是最高的真实。换言之,世界的本质并没有隐藏在世界的后面,它直接呈现于现象之中。==========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495-149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36:18怎么叫做“活法”呢?关键是两点:一是对外界事物具有高度敏感,写寻常景象也总有新鲜的趣味;二是语言不落陈套,鲜活生动。而归根结底,它体现了活跃的生命状态。这种诗常常是并不包含说理的成分,却让人感到某种“理趣”或“禅味”,因为这里面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595-159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45:48龚自珍诗中的佛性童心,却幻化为花影怒潮,澎湃汹涌,这一变化实在有深长的意味。==========

诗中自有禅意在

特别喜欢王维的诗,真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山水诗有悠远的境界,让人飘飘然,若入仙境。王维山水诗中富含禅意。什么是禅?按照骆玉明先生的说法,禅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而是人生方式,人生态度。我们先来看看书中引用的王维的这首五律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首为历代读者频频引用的《终南别业》写尽了诗人淡泊清闲、随遇而安、无往不适的情趣和志向,蕴涵着耐人寻味的禅意理趣。在这首诗中,诗人独自出游,漫无目的,兴之所至,有水就看看水,有云就看云,遇到山中的老叟,谈笑风生,无所拘束。这首诗第两联透出浓浓的禅意,“兴来”就独自外出游玩,任其自然,何等潇洒!其中的乐趣自己享受即可,不用向别人炫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更是写得境界渺远,让人叹服。“行到水穷处”,仿佛已经收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却没想到“坐看云起时”,一下子就峰回路转,豁然开朗,直如“暗花明又一村”,一个全新的境界就脱颖而出了。这首诗充分显示了诗人超脱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达到了物我两忘的新境界。我们再来看看这首《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你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的:山是如何的?是空的。雨是如何的?是新的。雨后的空山可谓是清净宜人。而皎洁的月光照着松林,清泉从山石上流淌过,发出潺潺的悦耳之声,以水声写出山林之静。洗衣浣纱的女孩子回来了,山涧中有荷花在晃动。这是一幅何等美妙的雨后秋山的图景啊!这种静中有动,静中有声的境界充分体现了禅宗的动静观,禅趣自然流露在诗篇中。王维另外的两首诗歌也是禅意盎然。请看这首《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再看下面这首《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些蕴涵丰富禅趣的诗句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骆玉明先生的这本《诗里特别有禅》细细分析了很多古诗中的禅意和禅意,也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诗里特别有禅

喜欢这个书名——《诗里特别有禅》。一个是诗,一个是禅,两个在一起,就充满了吸引力。其实最开始走进古诗并是有多喜欢诗词,而且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古诗词需要我讲给学生听。就这样一点点走近古诗词,尤其是读了一些诗词解析后,对诗词背后的故事更多一份痴心。诗词之美缘于那些文字背后的故事,这让文字便多几许温情。当手捧本书,开始阅读之后,被书中的故事和诗词深深吸引了。诗中的确有禅!鸟鸣山更幽,拈花微笑,何处惹,坐看云起时,只许佳人独自知……这些让人回味悠长的诗句,越是品味,越是富有禅意。每个人都曾在生活的某个时刻体会到幽静又深长的意味,我们常说的“安静”,有时候指一种单纯的物理意义上的状态,声音越是低越是安静,跟人的心境没有多大关系。另外一种安静,却是更富于精神或者情感方面的,那是脱离浮躁之后,面向生命本源和世界本源的一种感受。这种安静得之于自然,同时也得之于内心,物我在这里并无区分。那些富有禅意的诗句,是不是就是诗作者找寻世界和内心之后的一种悟,悟出了生活的真谛,或者佛家真传。再次走进那些小学生已经会背了的诗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诗句里的声音,不见其人,但闻其声,它是虚渺的,若有若无的。这是一种静,是王维经历过世事后的一种感悟。在看“拈花微笑”,原来有这样美好的故事,看着佛祖手执鲜花,微笑无语,原来此有禅意,幸运的是有摩柯迦叶悟出禅意,微笑了。佛法无边,更让我喜欢的一首诗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去看书中对此诗的解读,读它也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此诗的故事更让我了解到佛法教义。“人从桥上过,桥柳水不流。”能写出或说出这样的诗句,内心里一定对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字字珠玑,能把诗句理解的透出,也是一种禅悟。人说,你心里充满阳光,那么你会把阳光洒下他人,相反,如果你内心是龌龊的,那么你就会喷出脏东西脏了其他人。看到那些佛家、诗人写出那些诗句,给人以启发,让人顿悟。虽然我们没有达到那个境界,但我们只是从文字里感受到那份安静所在。很多小学生就会背的古诗,也许他们并没有懂得其中的意境,但当他们经历过世事沧桑的时候,再回过头来读小学就已经会背的古诗,他们是不是也会怦然心动呢?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富有禅意。

诗歌之美

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诗与哲理的互相渗透。所以中国的诗歌总是有着文人诗的称号。而禅意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将很多细小元素都融入在优美的诗词中。而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的诗里特别有禅意,分析了很多中国诗歌里的经典名篇,用佛家的哲理进行了重新阐释。一直以来中国的禅意是最为难以理解的部分,超越了语言的境界。运用之妙,全在于一个悟字。而作者显然是悟透之人,不管是晓风霁月还是草木之妙,作者都能够巧妙的用文字点睛。作者特别注重文字和现实相结合,里面很多内容都能够和上班族的一般人生活结合起来。现在人生活得确实很累,各种各样的压力如何无形的空气一样环绕着现代人,无形间现代人也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了。而如何传统文化接地气,能够让文字亲近现代人,审读唐诗宋词的韵味是一种好方法。这本书能够从经典的诗歌看到古代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看到了天人合一的智慧,且行且歌且行且诗,诗歌对于古人不是一种深奥的不存在,不像现在中国人必须要通过考试或者认真阅读来领略诗歌之美,古代人诗歌信手拈来,就是一种普通的生活方式。因此要领会诗歌,需要贴近当时诗人的现场,去领略诗歌之美。观《春山月夜》与《山居秋暝》,可见中国禅宗与日本禅宗不同。日本禅强调禅定,枯寂,残缺。中国禅始终更注重生机与圆融,带着一股平淡的喜悦在世间行走。中国禅是放松的,日本禅则在刻苦与紧张中度过。这一点自然是与两国的地理环境的区别造就的不同的民族性有关。然而日本禅也不能不使我们觉得更像莫大的胡琴,就像刘正风的批评,过于刻意追求凄苦,终究是落了下乘。 中国禅宗的幽暗和精彩之处,值得每个人用一生来学习。日本人对于自己的宗教文化非常珍惜,而中国也应当更加珍惜中国的传统文化

诗意禅居

读完有一个月了吧,迟迟没有动笔,想着看看到现在还记得些什么。***刚读过的惊喜是,可以诗意的禅居在这个大地上,多美好啊。***现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灭灯的故事。师傅吹灭了徒弟返程时手里的蜡烛,让徒弟自己摸黑瞎走去吧。崇拜和依赖那盏被亮的灯,永远也长不大吧。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当灯芯。***当时的读书笔记+现在的读后感:“消弭固执和对立,贪欲和妄念,紧张和焦虑”--》“朴素自然,随缘自适,完美的生命。内心的平静安稳,摒除心中的嘈杂才能领悟到的幽静,恬静”,“恬静而欢喜的心情看待生活”,“对外界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写寻常景象也总有新鲜的趣味,语言不落陈套,鲜活生动。不要被动的反映美妙的大千世界,品位万物,给万物以新的生命和风采。”很赞同这个生活心态和方式,childish curiosity,只要愿意去寻找,感受,就能够找到。但记得,别让情绪block了心灵的窗户。即使在最悲催的境遇里也会有值得欢喜的发现,即使什么都没有,也别忘了那些记忆。“花,不为生而喜,不为灭而悲。”想到自己一直喜欢的几个元素:声音和光,鸟和花。正是如此,要亮就亮得透彻,即使躲在再重的云层后面,要开就开到极致,即使生存环境再恶劣。“世间无穷的是非,争执,诱惑,人必须在其中走过,若处处动心,恐怕要慌乱,紧张一辈子,片刻不得安宁。禅,不是宗教哲学,而是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笑而不答心自闲”“禅是精神解脱,从自设的他设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人生陷落在世俗的境遇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的无限时空反观这一切,不过是瞬间的变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还在觉得宁可有惊有喜,有忧有乐,只不过要有意识的提升对所谓negative的事情的抵抗力吧。“壶水烧开,狂找柴火,为什么不把水倒了?”最近这阵子也算亲身意识到这点了,半工半读心里很累,何苦呢,把水倒出些反而做的更好。“最高的完成不是外在的完成,而是自我的完成。”对这段话的体验是,找问题的解决方式总在向外寻找,有时甚至明知是自身的问题,但仍然希望外在的东西能够帮助解决,最终,还是得自己解决。也有时,解着解着,心态想法变了,问题就没有了。“天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道理。世界的本质并没有隐藏在世界的后面,就在现象之中。”和《看见》有些不谋而和,用心了吗?忘我了吗?你是真的在看吗?“推翻权威,从个人内心寻求真理的豪迈精神,不在依傍任何人,真是痛快淋漓啊。”这份胆识真痛快,但时常迈了一小步却怯了,反而想重新找到权威,没有权威的指引生怕自己又撞个头破血流的。

以诗话禅

我们不可不知西方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冲击,并不是神州大陆第一次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与影响,早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早已侵蚀中国千年了,主体就是佛教与佛学。而佛教中的“禅”更是佛学与中国老庄思想结合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修行的方法。禅原指“禅那”,是把散乱的心念,集中于一处之意,也即禅定,早在释迦之前,古印度就有很多人修禅定,但到了中国,禅便具有了中国特色。中国“禅”是指以般若正观照見生命之本源空性,这个“空”不是空洞无物,而是“真空妙有”,这已经改变了“禅”本来在印度佛教中的定义。日本的禅宗大师铃木大拙说过:“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禅宗建立之后,禅宗的发展越来越剥离宗教观念而肯定个人的主观心性,越来越否定修持工夫而肯定现实生活。诗与禅的本质都属于精神内在领域,当禅师抛弃宗教戒律,而来作诗谈文,便与士大夫阶层发生了交集。当两者相互影响时,禅宗意境改变了中国的文学,而诗歌也成了禅宗用来说禅的工具。前者叫“以诗喻禅”,王维是其中最知名的诗人。“以诗喻禅”包含了三个意思:以禅参诗、以禅衡诗和以禅论诗。“以禅参诗”指用参禅的方式去欣赏诗歌,以禅参诗,便能悟到禅。“以禅衡诗”就是以禅的意趣来衡量诗的价值,有禅意便是好诗。“以禅论诗”在论诗时采取“妙悟”的方式。后者便是禅师们的偈语诗。骆玉明的心气是极高的,书名虽然是《诗里特别有禅》,但看完此书,我认为改《以诗话禅》也是可,甚至更贴切。本书第一章以诗引出“禅”,东坡在《冷斋夜话》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而禅宗的禅趣就是奇趣的一种。书中正是在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感受到的禅趣,引出了“禅”,这点是极高明的。第二至四章讲禅宗的历史,此后从第五章开始到最后一章都在讲禅的特性,主要是一些著名的参禅法。例如:第五章讲“反对偏执,主张随缘,以一种安静而活泼的心情对待世间的变化,因此获得人生的乐趣。”第九章讲诸位诗人写关于寺院与僧人的诗歌。第十章讲借用月亮来讲禅理与禅趣的诗歌。第十二章讲吃茶去的诗歌,这是禅宗里非常著名的公案。。。。。。。。。。。。。。。。。。但书中也有不少我认为的不足之处,有如下几点:1、P18 但这里有些问题。‘捏花微笑’的故事并不见于早期的佛典,《大焚天王问佛决疑经》这本书大概在唐代后期才出现于中国,所以很多人怀疑它是一部伪经。很大的可能,”拈花微笑“其是是禅宗逐渐盛行以后虚构出来的故事,是禅宗面向佛祖的一种文学性溯源。骆教授不知佛教徒对是否伪经的判断来自经书是否具足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磐”,只要满足这三点,即是真经。包括《楞严经》这部大乘佛教经典也成书于唐朝,一样有人怀疑是伪经,但这部经书却是被汉传佛教推崇备至的一部经典。所以对《大焚天王问佛决疑经》是否伪经,不可匆忙下结论。2、P34 那么禅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一是成佛,很多修禅的人有一个宗教目标,是位了超越生死轮回,进入永恒,即”涅磐“,这雨基督教经末日审判到达天国的愿望是一致的。查《佛教大辞典》对涅磐的定义:“‘涅磐’的本义,是灭除烦恼、超越生死,不再生于三界六道之中。”随后又增补道:“此等说法,被僧肇等斥之为‘小乘’。”,有言:“大乘般若、中观、三论诸家,纠正小乘之说,首先反对把涅磐和世间看成是两个对立的世界。”禅宗当然是大乘佛教,修禅的目的当然也就不是骆教授所说的这样了。3、P53 但这并不妨碍李白同时喜欢佛教。他的号叫“青莲居士”,这青莲就是佛教徒所喜欢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清代人王琦在《李太白年谱》中解释这个号的由来说:“青莲花西出西竺,梵语谓之优钵罗花,清净香洁,不染纤尘。太白自号,疑取词义。”这大概是不错的,李白诗歌中也有“心如世上青莲色”这样的句子。 关于李白的号“青莲居士”怎么来的,一直众说纷纭。有说李白因出生于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故取此号,也有不少人持王琦的观点,但王琦的观点也并没有说青莲与佛教就有必然联系。叶嘉莹先生的老师顾随先生在《顾随诗词讲记》中道:“太白不但风格近道家,诗中亦常谈到方士神仙;虽亦有时谈及佛家,乃因受别人影响,非真谈禅、懂禅。”里国内外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李白曾受道箓,成为了道士,而这类似于佛教的受戒。骆教授这里轻飘飘的“这并不妨碍李白同时喜欢佛教”显得太过随意了,之后再硬从李白的诗歌中体现出禅趣,就显得过于鲁莽了。4、P80 本来“色”是泛指一切具有形、色、相之物,并不专指女色、情色。但女色、情色实施对于人影响最大的事物,因此在侠义上“即色悟空”反而成为顿悟的捷径。佛教中对“色”的定义分为两类,一是“五蕴”之一,称为“色蕴”,相当于物质的概念,但并非全指物质概念。二十“六境”中的“色境”,专指“眼”所识别的对象,范围较前者狭窄。佛教从来没说“色”从狭义上指情色、女色。总结:骆教授此书立意甚好,缺点在他读佛书不多,对很多观点都想当然了。

学禅小札——读骆玉明先生《诗里特别有禅》

壹 鸟鸣山更幽王荆公《钟山即事》云“一鸟不鸣山更幽”,似有与王籍打擂台之意。脱去写作背景,仅就两句意境而言,“鸟鸣山更幽”更胜一筹。有故事为证:某禅师唤徒弟将庭院打扫干净,徒弟将庭院打扫得一尘不染。禅师走到庭院中央,用力将树上的叶子摇落一地,然后缓缓地说:这才是真的干净了。贰 拈花微笑论及禅宗的起源,这一非常中国化的佛教流派能够出现,与魏晋时期个人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觉醒是分不开的。将如来一棍打死,喂狗子吃,与非汤武而薄周孔何其相似。这一点明显无法起源于印度传来的佛教,只能诞生于经过魏晋思想解放的中国。佛道相通,离儒家则远些。所以书中说陶渊明不信佛,作诗却常与禅理相通。叁 何处惹尘埃“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较之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傅翕的偈诗更多活泼与思辨。西方人更爱认死理。“是水负载着船和我行走?抑是我行走,负载着船和水?”其实东坡的“非人磨墨墨磨人,瓶应未罄罍先耻”,更能体现这种视角的转换和人生的慨叹。肆 满船空载明月归风动、幡动和心动之辨,可以参照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风自吹,幡自飘耳,若无我,则何以感知风与幡之存在?又何来风动幡动之辨?然既能执着于风动幡动之辨,则必有一我存在明矣。伍 坐看云起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极尽佳妙,妙在去留无心,妙在浑然天成。东坡《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意境差相仿佛,然失之过繁。此句境界胜过《插秧诗》“退步原来是向前”。盖因后者尚存精进向前之念。陆 春在枝头已十分读《寻春》与辛弃疾《青玉案》,突然想起南辕北辙的故事。驾车者环绕地球一圈终于到达楚国后,会不会同样有“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柒 只许佳人独自知因“你既无心我便休”引出的两首诗偈,宝峰明的胜过慈受深。慈受深云“平生恩爱冷啾啾”,是尚未了悟之语。缘来即住,缘去即行。又何必分辨冷热?宝峰明云“无喜”、“无忧”、“花落从教逐水流”更豁达透彻。《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中云“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依稀有相似禅意。《武林外传》中郭芙蓉与吕秀才分手时歌里唱道“天热了睡凉席,天冷了加件衣”,与之相似,一笑。捌 我今不是渠我是谁?从前,有个和尚犯了罪,一个公差押解他到远方去。公差天天都要数一遍:包袱、公文、和尚、我。有一天夜间,投宿在旅店里。和尚买了酒,劝公差喝,把公差灌得烂醉如泥,又剃了公差的头发,便悄悄地逃走了。公差醒酒之后,发现和尚不见了。他找遍旅店的每个角浇也没找到,后悔自己不该贪杯闯下大祸。他无意中伸手拍拍自己的脑袋,没有想到,自己的脑袋上已没有头发,成了秃子了。他又开始数:包袱、公文、和尚,和尚倒在这里,可我到哪里去了。此公差颇有佛性。玖 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钟声到客船”一语,“到”字可称诗眼。明明是人听到钟声,当作“客船夜半闻钟声”, 着一到字,钟声似有知觉,夜半行至客船边,至此,月、乌、霜、枫、火、钟声齐矣。然仅得愁客一人,更增寂寥。可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写作技巧对看。拾 禅意的月亮《嘉泰普灯录卷十八》:“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宋 雷庵正受)此诗可与本章提及的《证道歌》“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撮”互参。观《春山月夜》与《山居秋暝》,可见中国禅宗与日本禅宗不同。日本禅强调禅定,枯寂,残缺。中国禅始终更注重生机与圆融,带着一股平淡的喜悦在世间行走。中国禅是放松的,日本禅则在刻苦与紧张中度过。这一点自然是与两国的地理环境的区别造就的不同的民族性有关。然而日本禅也不能不使我们觉得更像莫大的胡琴,就像刘正风的批评,过于刻意追求凄苦,终究是落了下乘。拾壹 平常心是道大珠禅师言用功即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凡人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庄周写庖丁以厨艺得道。轮扁以木匠活得道。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论及植树,与养生之道相通。郭橐驼可谓以种树得道。日本茶圣千利休论及茶道有诗云:“把水烧开,再加进茶叶,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茶,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千利休可谓以茶得道。得道法门万千,万法归宗,其道一也。“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说来容易,心无挂碍何其难。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 ——钱钟书《论快乐》拾贰 吃茶去“一蓑烟雨任平生”与“也无风雨也无晴”境界之高下,颇似神秀与慧能偈子的分别。前者任风雨来袭,我自不动,心中仍存风雨之念。后者不存风雨之念,亦不存阴晴之念。风光霁月,全无介怀。如老顽童心中不存名利之念,胜过黄药师与一灯多矣。拾叁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不愧是东坡啊,有此一诗,当不输与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拾肆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东坡《题西林壁》,可与《大般涅盘经》三二中的“盲人摸象”参照。然而中国人认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却并未陷入不可知论。盖因我们相信心即理,心即道,心外无物。拾伍 长啸一声天地秋“云在青天水在瓶”,骆先生认为要打碎瓶,从而解放道。但从禅宗一贯的观点来看,打破执念本身就是一种执念,远不如解释成云在青天就舒展,水既然在瓶中,瓶是何种形状,水不妨也就变成何种形状。我虽然身处果壳之中,仍然自以为是宇宙之王。《哈姆雷特》中的这句台词,颇有“云在青天水在瓶”的禅意。拾陆 春来草自青很好奇山东考生在08年面对《春来草自青》的作文题目时,他们在想些什么。本章可与柒、拾柒互参。春来草自青,秋至草自凋耳,明春草复青。结合柒可见去留无意,顺其自然,结合拾柒可见天道循环不止,着眼点在其生而非其死。拾柒 禅者,活泼泼也<A Grain of Sand>有多种翻译。最雅驯的当属以下两个版本: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宗白华 译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徐志摩 译个人最中意的版本则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边无际置于掌上,永恒宁非刹那时光。活泼泼三字,正见中国禅与日本禅之区别。拾捌 四厢花影怒于潮童心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而已。龚自珍云“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辛稼轩云“少年不识愁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恰与龚自珍相抵。二人各得一半。

waiting 再读下去整个人会更颓了,连出家的念头都有了

书读到一大半,醍醐灌顶的感觉是丝毫没有要现身的迹象。原本,是何种期待,如今,已越发觉得这期待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最近正处于心理调适期。工作的不顺,家事的复杂,个人的落寞,种种不可避免地给自己造成了一个心情低潮阶段。看着身边的人忙忙碌碌,而自己似乎什么忙都帮不上。原来,在党政机关,男秘书才是定理。而自己的加入,对谁来说,似乎都是难面对的题。不情不愿之间,走了这么一个特立独行的路。这种积郁难解的心情,亟需某些东西来化解,来转化。手中的这本书,原本也是处于某种功利的心里而买来的。其余便是想重温诗词。如今,似乎离它们太远了。waiting……

一半佛陀

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与妄念,消弭紧张与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你的完美生命在一瞬间,你也许能够对世界的真实与虚幻获得一种生动的体验和深刻的理解。你如果知道佛家所说“五蕴皆空,六尘非有”的理念,这一刻难免会想起它吾有正法眼藏,涅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象力创造的禅,使他们在宗教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空手把锄头,桥流没水不流“,但他要求人们放弃单一和固执的立场来看待事物的变化,这是可以清楚体会到的而一旦意识到”本来无一物“,摆脱了自我为中心的意念、“我”与外界的对立,就没有尘埃也没有拂拭尘埃者。烦恼不起,清静自如,在一种不需要刻意修持、不脱离日常生活的状态中,便能达到真正的觉悟用世界禅者铃木大拙的话说:“禅的本质而言,是看入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深水静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你一心想要得到一个东西,念念不忘,心都被它塞满了,偌大世界,置若罔闻,“得“未偿得多,失掉的已经很多世间有无穷的是非,无穷的争执,还有无穷的诱惑,人不能不在其中走过。要全然不动心了许很难,但若是处处动心,那恐怕要一生慌张,片刻也不得安宁

读后感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直认为,简单的生活可以让人快乐,人文修养是让人快乐的基础,古人比我们厉害,简短的诗句所表述的意境,需要我们时时体悟,每日爬山时,体悟到这种意境,大喜。内心的固执、妄念、紧张和焦虑,让我们时时在痛苦中,禅修的本意,让我们用简单的方法,认清自我、世界,用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我们的完美生命,让我们多多亲近自然,放下,快乐。

禅是什么?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

   当最美的文字和最高的哲学相逢的时候,我看到了妙笔生花。看文章封面葱郁远山层层叠叠,映着一叶扁舟荡漾轻轻在水上荡漾。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打动人心,这本充满了诗意和禅意的书籍便不容错过。但看封面悠然自得已是倾倒,而书结合诗歌来介绍的禅意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什么是折服,什么是顿悟,都在看完这本书后体会深长。       禅是什么?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苍山空寂,明月清朗,幽潭澄澈,野花自开,都是禅意。自然的美景让人心情愉悦,而我们伟大的先人,更是将这样一种自由心与天地造化相融合的平静和快乐写在了诗中,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妙变化的世界。如果说淡看花开花开花落,闲观云卷云舒是种恬淡的生活,而落花随流水而区,依旧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花是禅,月是禅,春来草自青依旧是禅。远看禅虚无缥缈,不可捉摸,走进去却平平实实、真真切切。清朝袁耀的一副鸡声茅店月图画便给读者展现了内心深入寂静状态时感受到安静的月色景色。佛法中有一种突破叫顿悟,这个一种在不自觉间突破自我扩大心胸视野的机缘,而禅作为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本质上带有诗性。他超越凡俗,却不理日常。于是让我看到诗中有禅,禅中有诗的中国传统文化。       李奥有一首著名的诗,赠药山高僧惟俨: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相问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是韩愈的弟子,与山僧惟俨是好友。一日李翱问佛禅对于世界本原的理解,惟俨便用着这句来着隐喻的诗句回答他,云在青山水在瓶。水在瓶则静而定,波澜不起,在天则化为云,自在漂浮。顺应自然便成道,道本无形,一旦固执便化成瓶,又如何成道呢?很多人都觉得禅深奥玄虚,说不明白,其实采菊东篱下,闲敲棋子看落花,我们总能领略到那些字里行间的幽静。人心与俗世隔远,便会与自然亲近,世界上到处有着声响的起落,当某一幽静浮现在心中的时候,便让我们领悟到人生的智慧,安享心灵宁静。       本书就禅的故事和人物典籍在叙述中展现出来,更让诗歌解禅别有一番趣味。那穿插在文中的山水古画更是给读者以最美的享受,为我们展现了另一层面的智慧。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如此,摆脱虚妄在诗歌中寻找心灵自在,让烦劳不齐,让清净自如,修身养性,何处不见禅呢。   

它打动我了

几千年来,中国人投入了绝大的精力用在了对过去典籍的注解上。至于对诗词的注解,按说到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就该终结了。谁知后来风云变幻、斗转星移,从诗词看治学境界的时代一去不返。王国维料不到,100年后,中国喜欢诗词的知识分子群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王国维若能看到今天,他会悲凉的对自己说:好彩死的早。其中就有这么一种群体他们深受现代先进文化的熏陶,接受过或正要接受中国的高等教育,平均下来每个人都有10大爱好,第一爱好是李宇春,第二爱好是星座,排下来,第19大爱好便是诗词。所以他们在夜深喧闹处、约会聊天时偶尔的也会潜心的研究中国诗词。他们从诗词中悟出了两个字——爱情;若是4个字,那便是“忧桑的爱情”;若是6个字,那便是“坚决的忧桑的爱情”。所以他们大都会如饥似渴的读着经典的诗词解析,安意如安二姐的经典名著系列《人生若只如初见》等。为什么叫安二姐呢,因为还有另一位中国文坛上更有来头的安姓女子,也就是披漆黑浓密的头发,棉布衫、赤脚穿球鞋的那位,我们称她为安大姐,当然,安大姐并没有从事诗词鉴赏这一伟业,好彩没有。当然,还有另外一种群体:他们宁愿自称俗人,每天劳心劳力,思考的、忙碌的所有事好像都很重要,急需解决,工作、房子、存款、交际、应酬、老婆与孩子、情人和狗.......至于理想与爱情,文章与诗词,这些比城郊的别墅和城里的郭美美更加奢侈。忽然有天晚上他们觉得很累,决定改变生活,第二天早上,在考究的马桶上坐了20分钟来感悟人生,深思静虑却憋不出30个字。即便如此,他们也想努力的看淡人生,并知道,金钱、权势、爱情、性所有这些都远不是人生的全部,他们希望在世俗繁琐的生活中加入一些东西:内心的优雅与安静,从容与淡定,更多的乐趣与智慧,一如我这样一个翩翩中年。所以当我翻开一本书,篇首这样写道:也许,每个人都曾在生活的某个时刻体会到幽静又深长的意味。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中响起,喧嚣嘈杂的、清朗悠扬的、气势宏大的、悲切低回的,然后逐一消退下去.......让人不能释卷读到坐看云起时那一章:却正因为认识到万物无常,更能在机缘凑泊的遇合中感受到人生的乐趣,和事物变化的神奇与美妙。在此种境界下人不受外力压迫也不受欲望牵引,自在自足,飘然如云.......怎能不令人心动?至此,我决定自10年前断笔天涯后来为偶遇的此书写篇书评。用一句话归纳——它打动我了!至于评分,鉴于伟大的中国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郭敬明》还未问世之前,我不会给任何一位存世作家的任何一部作品打10分,所以这本《诗里特别有禅》8.9分,力荐

满船空载明月归--读《诗里特别有禅》

从八月开始一直在攻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半缘兴趣半为工作,断断续续终于到了隋唐佛学,满篇古文终于到了理解无能查询无果的瓶颈处,特别是禅宗,偏偏又不想直接跳过,从书架上抽了这本趣味小书来读,以诗解禅,应该是有趣味的。读之前就立了两个问题,禅是什么?那些参禅的人都在干什么?本期望得知一二,但不想读完收获比期望多。本书大多是偈语诗,还有一些有禅味的诗,以诗谈禅,顺带普及了一下从西天初祖摩柯迦叶、中国初祖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创立“南禅宗”以及之后的禅宗历史发展和小故事,整体散而不乱,附以一些意境悠远的中国画,观感和读感都很适宜。作者开篇就说了禅是什么这个问题不易回答,但又给了一个理解的角度,“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但禅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也许这个角度有些缥缈,禅在我初识看来偏向于心学,即修心,也可以说是修炼一种心态,禅宗到后来本身也强调在量的积累后的“顿悟”。但是经过了这些诗的漫谈过后,有一些新的理解加了进来,简单一点就是“圆容”两个字,稍微扩展开来用作者的一段话,“世界是永恒,也是当下;世界是深邃的空寂,又是无限的生机。偏执地看,无论在哪一边都不对,都不能真正把握这个世界,只有泯灭了对立的整体,才能达成对世界的彻悟。”然而,这些是禅,但禅又不仅仅是这些。禅是你的禅。慧能建立的“南禅宗”,看重“心外无佛”、顿悟和不离世间。于是这世间的种种都是修行:粗茶淡饭、尔虞我诈、荣华富贵、平平淡淡……信仰宗教的人想成佛,在世间生存的我们也可以用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甚至超脱,形式是什么不重要,殊途终同归。禅的内化是来了解和认识自己,而外化后达成自己和他人、自己和世界的一种相处方式,再外延的就是将这份感悟和生活的态度传承下去。就像是内心有光,世界亦是明亮的,打通内心与世界之后,你发现你是世界,却又什么也不是。所以禅如果定义就失了意义。至于第二个问题,参禅的人在生活。“平常心是道”。“满船空载明月归”,读了本书,问题算是没解答,却又生问题。但心是欢喜的。

细说《诗里特别有禅》

《诗里特别有禅》这本书是复旦大学著名学者骆玉明先生的新著,内容是从诗歌的角度解析禅学,或者也可以说是通过赏析特别有禅味的诗深入浅出地解析禅机。骆玉明是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专家、资深教授,尤其在中国文学史编撰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作者1951年生于上海,早年曾赴崇明岛插队,其时已开始戮力于文史哲学。据学者张新颖戏言,骆氏贤伉俪当时之缔结良缘即始于趣味相投、文史做媒。1977年,骆玉明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自此留校任教,主讲并精研中国传统文学。30余年间浸淫中国文学和传统文化,著译十余部,论文数十篇,尤以与章培桓先生合编之《中国文学史》最为学界和广大文学爱好者所推重。该教授因学养深厚、讲课风趣幽默,备受师生喜爱。又性喜围棋茶酒,为人洒脱不羁,每为识者称其有魏晋名士之风。不过,称骆先生有魏晋名士之风,在我看来,大抵是说骆先生所具有的那种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指代形容则可,但并不足以反映其人全面的精神面貌和学问修养。唐宋以后,那些传统文化修养深湛的知识分子,莫不是身兼儒道释三教文化于一身,其学问素养尤其是以佛学或中国化的佛学禅学为根底。例如《禅里特别有诗》中屡次提到的苏东坡。甚至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源自佛学思想。事实上,中国传统哲学是在获得了佛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后,才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的。大体上,是可以认为唐宋以后的传统型中国知识分子,其世界观、人生观往往是为禅学所渗透浸润的。即使是现在,我们也不难发现,那些传统文化文学领域的大学者、知名文人,都非常有佛家气息、禅学风味。对于骆玉明这样一个浸淫中国文学数十年的学者来说,说他具有魏晋名士之风,实际上意味着说他是一个有着深厚佛学修养的人,或者至少也是一个有禅味的人。因为他的精神气已经不是道家学说可以解释涵盖得了的。在我看来,诗里并不特别有禅,是仁者心中有禅。以其心中有禅,故得见诗中有禅。细观骆玉明先生的学问著述、立身行事、言论志趣,莫不或深或浅地带有禅味玄机。坊间流传,骆玉明曾手持两根油条进教室给学生讲课。由此可见其人之不拘小节、童心不泯。骆同志又自言,“最是不怕寂寞,所以容易觉得好。大抵街上无人白我眼,便以为是个好世界”,就有几分著名禅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味道。不过,明白《诗里特别有禅》这本书是一个禅意栖居者所写的禅书,并不意味着就能很容易地读懂这本书。首先,这可能是因为,禅学讲究不立文字、知性顿悟,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微妙玄奥的学问,因此就算本书是从相对通俗的禅诗导入,仍旧不是轻易能读懂的。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禅本来不可说,以诗说禅,妙处在说与不说之间,说多了、说白了就不好。”其次,这也可能是因为,在学问上“飞扬跋扈”的骆先生,在文风上毕竟还是有点名士脾气,断然不会做那种迎合市场放弃自己风格的事情。我书中有黄金屋,我书中有颜如玉,尔爱看不看——我觉得这应该是曾经被称为才子的骆先生著书立说的真实心境。以是行文多重展示而少勾引,多含咏品味而乏胳肢人笑。例如,作者在序言里打了很多比方、引了很多资料,就是不肯用大白话说明白禅到底是啥。那些像我一样图省事的朋友,在这里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图省事的方法。那就是凡遇到这两个字,都用“真理”或者“道”替换即可。其实“佛、禅”二字的本意确实如此,所以约定俗成叫成现在这样,是因为最开始音译梵语的缘故。但可以打包票的是,只要您能静下心来看得进去,最后一定会觉得本书甚为有趣、甚为有用。至少对我这个喧嚣与躁动的当代人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一味十分熨帖心灵的良药。《诗里特别有禅》这本书除去序跋共有十八章,其间以数十首禅诗、禅味诗、禅学趣事典故为门径、线索,加上深入浅出、见解独到、言辞优美的评析,从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三个角度,为我们大体上勾勒描摹出禅学的内涵风貌。具体来说,包括对禅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三个部分的阐释,而尤其以人生观方面的论述最为详明。其中第壹、贰、叁、肆、拾陆章可以看成主要是对于禅宗世界观的讲解。如章壹引用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等诗句和典故,启发读者在消泯对立中理解世界的空寂本质,告诉大家世界是空无的。章贰中引用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等诗句和典故,提示读者真理是无形的,由此解释禅学注重顿悟、不立文字的缘故。章叁中借禅宗五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等诗句和典故,导出运动变化都是相对的禅学结论。章肆借王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等诗句和典故,说明现象是人心变易之结果的禅理。章拾陆则借宋代文悦禅师的“千峰消积雪,万木自回春”等诗句和典故,进一步说明,世界的本质都具体呈现于现象之中。这本书有两章可以理解成是在主要地讨论禅学认识世界和人生的方法论。如章壹实际上也提出了认识世界和人生的重要方法,那就是在消泯对立中理解事物。章玖则由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诗句典故,揭示只有寂然之心(被比喻成静夜)才能照见万物本质(钟声)。作者始终是一位文学研究专家而不是修行者,所以他对于禅诗的赏析和对于禅的理解始终是面对人生的。这应该也是这本书的其他部分都集中在剖析禅学人生观的原因吧。这对于我这种注重功利实用的家伙绝对是非常重要的。章陆由“尽日寻春不见春”、“枝头春意已十分”等诗句和典故引发,指出人生的意义在于发现自我的本来面目,真我即真理之所在。“最高的完成并不是外在目标的完成,而是自我的完成。”那么应该如何完成自我呢?章捌借“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等禅诗和典故,指出外界所塑造的“我”并非真我,只有去除外界加诸于自我的影响,发现生命本真,才能抵达真理的彼岸。章伍借王维的“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诗句和典故,提出随性自然、反对极端的人生态度。章柒讨论的是年轻人最感兴趣也最容易在上面跌跟斗的男欢女爱,由分析“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等诗句和典故切入,提出了爱恨随缘的情感态度,恰如仓央嘉措所云:“同爱人的因缘尽时,我也不必伤心”。在具体的人生态度方面,章拾进一步借“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等诗句和典故,说明人心只有像明月一样皎洁,洞见世界人生的空寂本质,才能超脱世俗物象的纷纷扰扰,获得心灵的平静,人生的圆满。章拾壹借“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等诗句典故,指出“平常心是道”,人应以事物本来面貌看待事物。章拾贰借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等诗句典故,揭示人生应勿空论、笃实行,注重实践。章拾叁则从南宋禅僧惟信“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典故,以及济公“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等诗句导入,倡导平淡地接受世间万物差异的人生态度。作者在书中也不无深刻地指出禅学并非要人一味恬淡自守,也有倡导人生应积极进取的一面。章拾肆借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等诗句典故,指出世界和人生的本质虽然是空寂的,但人不应该受到外物消极一面的影响,而应积极进取,过一种“利乐众生,慈悲为怀”的人生。章拾伍剖析“云在青天水在瓶”等诗句和典故的意蕴,揭示出禅者倡导精神自由、反对权威的豪迈精神气度。章拾柒借朱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诗句典故,指出具有禅意的人生应该是活泼向上、积极乐观的。章拾捌则由“不检细行”的龚自珍的“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等诗句轶事导入,揭示了童心是禅宗所谓自由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获得禅意的栖居,就应坚守纯真的童心。本书对于古今轶事典故、中外诗词歌赋的信手拈来,对文史哲学、世界、人生剖析的鞭辟入里,显示出作者对于文史哲学多方面的深厚素养。如章伍数页间,从王维入手,说到陆游,说到清朝人徐增,说到李白,说到五代时大肚弥勒佛的本尊布袋和尚,中间插入多则诗文、典故,征引不同观点,纵横上下五千年如数家珍,非几十年专精于艺业,已经打通了古典文学的任督二脉,必不能至此。需要声明的是,我绝对算不上什么佛教或者禅宗信徒。对于禅的理解也完全是非常初级的水平。小的时候曾经翻检过一些公案书,只是当成故事和有趣的思辨材料,因此,要说懂得禅,尤其是真正理解了骆玉明先生的这本书,可是不敢。例如,我一向以为佛学乃是舶来品,看了骆先生的作品,才知道中国的佛学至少是禅学乃是中国人吸纳外国文明,与中国固有文明相结合所做的新发明。所谓禅学多有道家和儒家思想渗入。所以,我在这里对于本书的绍介只能是挂一漏十,至于本书的真正价值,还有待广大诗歌和禅学的爱好者、想从阅读中获得人生启迪的朋友们,在阅读中继续挖掘凝练。2013年6月16日21:36:20

“禅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

我喜欢骆玉明先生的自我介绍:我是一个俗人,教书吃饭,喜欢孩子。俗和雅,本就是禅意吧。从他的自我介绍出可以看到一个热爱生活的鲜活的生命,让人感叹,“真好”。书中许多的诗句都是从小便熟悉的,可是这本书的解读给这些诗句更多的哲理。正如先生所写“终究,禅的本质是悟,不是依赖言说的道理”。我喜欢“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寂和生动;我喜欢“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和悠远;我喜欢“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自在和无谓悲喜。“禅者,活泼泼也,非枯木死灰”。同许多人一样,读这本书之前,我以为禅便是静,就是寂。可是这本书告诉我们,禅是活泼的有生机的,繁华似锦也是禅,悟禅是悟心境,与周遭并没有什么关系。推荐大家看,无论是文字之美或者是文字之道都值得细细体悟。

诗中禅意静中寻

当最美的文字和最高的哲学相逢的时候,我看到了妙笔生花。看文章封面葱郁远山层层叠叠,映着一叶扁舟荡漾轻轻在水上荡漾。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打动人心,这本充满了诗意和禅意的书籍便不容错过。但看封面悠然自得已是倾倒,而书结合诗歌来介绍的禅意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什么是折服,什么是顿悟,都在看完这本书后体会深长。禅是什么?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苍山空寂,明月清朗,幽潭澄澈,野花自开,都是禅意。自然的美景让人心情愉悦,而我们伟大的先人,更是将这样一种自由心与天地造化相融合的平静和快乐写在了诗中,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妙变化的世界。如果说淡看花开花开花落,闲观云卷云舒是种恬淡的生活,而落花随流水而区,依旧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花是禅,月是禅,春来草自青依旧是禅。远看禅虚无缥缈,不可捉摸,走进去却平平实实、真真切切。清朝袁耀的一副鸡声茅店月图画便给读者展现了内心深入寂静状态时感受到安静的月色景色。佛法中有一种突破叫顿悟,这个一种在不自觉间突破自我扩大心胸视野的机缘,而禅作为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本质上带有诗性。他超越凡俗,却不理日常。于是让我看到诗中有禅,禅中有诗的中国传统文化。李奥有一首著名的诗,赠药山高僧惟俨: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相问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是韩愈的弟子,与山僧惟俨是好友。一日李翱问佛禅对于世界本原的理解,惟俨便用着这句来着隐喻的诗句回答他,云在青山水在瓶。水在瓶则静而定,波澜不起,在天则化为云,自在漂浮。顺应自然便成道,道本无形,一旦固执便化成瓶,又如何成道呢?很多人都觉得禅深奥玄虚,说不明白,其实采菊东篱下,闲敲棋子看落花,我们总能领略到那些字里行间的幽静。人心与俗世隔远,便会与自然亲近,世界上到处有着声响的起落,当某一幽静浮现在心中的时候,便让我们领悟到人生的智慧,安享心灵宁静。本书就禅的故事和人物典籍在叙述中展现出来,更让诗歌解禅别有一番趣味。那穿插在文中的山水古画更是给读者以最美的享受,为我们展现了另一层面的智慧。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如此,摆脱虚妄在诗歌中寻找心灵自在,让烦劳不齐,让清净自如,修身养性,何处不见禅呢。

无题

诗词、山水、禅、老庄玄理,这几样之间的各种搅基关系真是从古到今没断裂过。看着本书作者从诗扯到禅,再从禅扯出去,稀里哗啦一阵下来还挺有感触。但是,总觉得有些内容还可以更深入一些,摆脱那种“心灵鸡汤式的禅学读物”的即视感。


 诗里特别有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