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人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40776641
作者:[德]奥斯卡·内格特
页数:452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德国社会学家奥斯卡内格特的集大成之作,旨在通过思想教育和实践培养具有“独立评判能力”的“政治的人”。作者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分析了品格、理论知识、经历察知对构建政治的人的作用,指出了一个政治的人需具备的关键素质和判断力,以及这些素质和能力如何通过训练获得。作者从当前地域政治状况出发,为读者构思了一个变革时代的政治思想教育纲要。书中提出的问题和展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地球——以政治势力重新划分为标志
1.定位定向:寻找安全保障
2.世界图像构想的演变
3.“无着无落的世界”:关联中断问题
4.四个历史标志,自三分世界战略之终结说起
不同的世界概念
5.恐惧混乱,呼唤帝国秩序
6.关于战争理由的丰富想象
7. 争夺“地域主权”:地域政治的回归
8.地球新秩序:美国影响
9.重新给敌人下定义
10.大棋盘
第二章 欧洲的认知过程:欧洲的世界构想——为保障世界内部和平作贡献
1.两次战争——两次认知挑战
第一次认知挑战:三十年战争
第二次认知挑战:纳粹统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奥斯威辛集中营意味着什么?它为什么能出现?
2.作为文化区的欧洲
3.精心养护近环境——欧洲经济区
4.寻找欧洲自身性
欧洲边界在哪里?
欧洲问题——俄罗斯
记忆与认知之间的密切关系
关于集体关系下自身性的辩证思维
5.欧洲公民社会的主要危机
第一个危机:全球化
第二个危机:工作岗位与失业
第三个危机:教育及学习场所的转型
第四个危机: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
第五个危机:缓行中的“去政治化”进程
终身学习:成人教育为寻找欧洲自身性作贡献
6.病史,或:我们如何将历史带入当代?
第三章 当今世界动荡不定,定位定向时须知道些什么?
1. 他们明知不做:对知识社会意识形态的评判
语言及符号谱系的改变
关于将认知运用到公众反思域的能力
简要哲学回顾:知识与良知
认知过剩导致责任归属的不确定性
2. 政治教育的最高目标:建立关联!
3. 何为社会能力——它们应如何与关键素质相结合
通过认知定位定向:事例察知学习法的六种特殊能力
(1)自身性能力:为“我”而战的战场——“我”作为检验现实的主体仲裁处
(2)科技能力:了解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发展辨别能力
(3)公正能力:对剥夺经历的敏感,对正当与不正当、公正与不公正的敏感
(4)生态能力:注重保护与人、自然、环境的关系
(5)经济能力:慎重对待思想源泉及物质资源,慎重对待自己的劳动力及社会原材料
(6)历史能力:回忆能力和乌托邦能力
4. 一个新学习周期的开始
第四章 评判性社会理论及事例学习法——关于政治教育教学法
1. 察知之重要性:以亲身经历作说明
(1)法兰克福学派
(2)德国社会主义学生联盟及马克思主义小组
(3)工会政治教育工作
(4)社会主义办事局
(5)戈洛克湖学校
2. 政治教育过程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 教育学的乐观主义:社会学想象力与事例学习法
第五章 民主的无价宝:公众察知场所,集体经历时光
1. 公众域的文化意义
2. 没有公众域便没有个体解放,辩证论证人类的社会化
(1)解明运动的自我解明
(2)人类的古老性
(3)自下开始的社会化
(4)不堪重负的设想力
(5)我应该做什么?
3. 结构转型中的公众域
4. 城市作为文化风景线
(1)欧洲文化是城市文化
(2)永远的巴比伦
(3)政治城:雅典
(4)政治生物——神秘的城市动物
5. 一个人作评判时,是一个共同体成员的评判。汉娜阿伦特的共同体观
(1)政治哲学:起点可靠,终点未知
(2)政治是公众行动
(3)特殊性的历史特权
6. 家乡及媒体世界对感官感性的剥夺问题
近与远的辩证关系
7. 感官感性与理解力:我们不同才能的发展差异
客观世界的分化
第六章 判断力的政治程度,关于公众域中的理性运用
1. 作为社会化重要才干的判断力
2. 汉娜阿伦特的努力:借助康德的《评判判断力》重建政治哲学
3. 政治的人破碎的中间世界(柏拉图的地洞)
4. 谈论场所的变化:从古希腊集市、古罗马论坛到酒馆、固定聚会桌
5. 偏见的危害:“击碎偏见比击碎原子还困难”
(1)宾客权的破坏及其处罚
(2)社会暖流与寒潮
6. 意识形态盘根错节,真相与谎言交织混淆
7. 即兴演说,及为演说学复兴的辩护
(1)真理解译家的不解难题
(2)“背后捣鬼术”:演说学的去政治化倾向
(3)演说学的传统范本: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
(4)出色演说者的质朴个性:德摩斯梯尼和西塞罗
(5)图宾根大学当代演说学
(6)《联邦党人文集》 的公开实验
(7)政治演说学必须重建
第七章 政治的人与他的共同体:政治品格问题
1. 关于自由及个体责任
(1)哲学性政治辅导的长期困境
(2)职业政治家缓慢去政治化的问题
2. 民主及公民道德的重要性
3. 没有经济民主便没有持久的公民社会:关于可期待性及责任感
4. 社会主义真的过时了吗?
(1)社会主义乌托邦及资本主义的历史环境
(2)市场神话、平等表象及规划效益性
(3)人权、劳工与民主
5. 政治的人与他的道德
参考文献与注释
附录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
奥斯卡内格特(Oskar Negt)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1934年出生于一个农工家庭,1955年高中毕业后,起先遵从父愿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后转到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大学,学习社会学与哲学,直接从师于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先驱、社会哲学家霍克海默与阿多诺。1962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担任哈贝马斯助教长达八年。在阿多诺(1969年离世)和霍克海默(1973年离世)相继去世后,哈贝马斯与内格特成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内格特1970—2002年任汉诺威大学社会学教授。著有《变革时代的童年与学校》《劳动与人类尊严》《工会有何用?》《康德和马克思》《浮士德的事业与龙的现代化》《政治的人: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等。
译者简介:
郭力
1960年生于北京,1985年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曾任中国科学院《兽类学报》编辑。1991年自费留学德国。现为德国弗赖堡大学汉语教师,自由作者、翻译。著有《日常德语阅读》《德国名诗精译精析》,散文集《莱茵北流去》《成长在德国》,译著有《阿连德家族》《阻击石头军》《德国人会死绝》《完美朋友》《法兰克福学派史》等。


 政治的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哈夫纳之问千百年来,对利益的争夺充斥着时间和空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们呕心沥血,绞尽脑汁,想把战争“删除”的蓝图何止万千!可惜,地球之上,蓝天之下,至今仍是杀伐纷争,此伏彼起,争斗不止。一个流传甚广的统计说:据匈牙利一位教授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里,在世界范围内,无任何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曾几何时,我们对历史循环论嗤之以鼻。可是,面对历史和现实,不得不承认黑格尔说得有道理:当事物的本性要求时,战争还是会发生的;种籽又一次发芽了,在严肃的历史重演面前,饶舌空谈终于成为哑口无言。因出版《大国政治的悲剧》一书而名声大噪的美国政治理论学者米尔斯海默同样认为,衰落的霸权和崛起的强权之间会发生战争。两者听起来都让人感到刺耳,后者尤其不受人们欢迎。个中原因,多半是战争的后果引起的恐怖,不管这些战争是国内的还是国家间的。那么,战争是如何从可能变成了现实?一位名叫塞巴斯蒂安·哈夫纳(Sebastian Haffner,1907—1999)的德国历史作家就很关注这一问题。哈夫纳在他的《一个德国人的故事:1914—1933年回忆录》中这样写道:第三帝国诞生史,是个悬而未决的大谜团。在我看来,它要比“国会大厦之火由谁点燃”还有意思。这里的问题是:德国人都哪儿去了?1933年3月5日,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投希特勒的赞成票,这些大多数都做了什么?都死了?从地球上消失了?或者最后都成了纳粹?他们那个能让人注意到的态度怎么不见了?几乎所有我的读者以前都会认识一两个德国人,大多数人会认为,他们跟其他人一样寻常、友好、有教养——当然也可能有些民族主义情绪。如今,我的读者听着那些响彻全德国的讲话,意识到每天发生在德国的事情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想到他们的德国熟人,会瞠目结舌地发问:他们现在怎样?他们也真是那个疯人院里的疯子吗?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发生了什么变化吗?意识不到以他们的名义出了什么事情吗?他们情愿这一切发生吗?他们算什么人?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哈夫纳并非无的放矢,他有这样一个统计数据:1933年3月5日国民议会选举时,尽管纳粹党以武力相威胁,仍有相当多的人没有投纳粹的赞成票。选举结果,647名国会议员中,纳粹党成员占288名。紧接着,81名共产党议员在国民议会中受到排斥,被殴打,甚至遭逮捕谋杀。截至这年6月,那大多数人都哪儿去了?不错,这是个统计数据,但这不只是个统计数据,它还是一个历史追问,是哈夫纳面对有力量改变历史却放弃自己责任而“随小流”的“大多数”发出的追问。我们不妨称之为“哈夫纳之问”。其实在历史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大多数”。这个“大多数”因放弃责任而改变了历史途辙。而导致他们放弃责任的,肯定是出于对现实利害的种种考虑。可以断定,当年哈夫纳也是出于种种现实利害考虑,尤其是逃避纳粹势力的迫害而“出走”英国的“大多数”之一,虽然他不是议员。只是到纳粹政府失败数年后的1954年,他才返回德国。有人说德国是个“善于”反思的国家,或许不无道理。在德国,关注这个“大多数”并试图对“哈夫纳之问”给出答案的,并不乏人。德国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奥斯卡 · 内格特(Oskar Negt)就是其中之一。作为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的弟子、哈贝马斯多年的助教,内格特有自己独到的地方,这既使他打上了鲜明的马克思主义色彩——西方的,也使自己成为与哈氏并驾齐驱的人物。如果说哈夫纳从自己的惨痛经历中发出了追问,那么,内格特则是不偏不倚,直接以描述、解释并试图解决哈氏提出的问题为核心。在最近出版的堪称其集大成之作的《政治的人: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一书中,他这样写道:当你把视线投到大街上,你察觉到、感觉到可能有人正在受酷刑、被羞辱,你会把看到和感到的同这个社会联系起来,感到他们所受的酷刑、羞辱是这个社会允许的,这些就是你具有判断力的标志。如果警察对此等残害坐视不管,那么每个有判断力的人都会向放任自流的有关政府部门提出指责。可为什么有人视而不见?光天化日之下,目睹丧心病狂之行为,“大多数”却装聋作哑,以至让人怀疑,他们是不是发疯了。不过,面对这“大多数”的有意无意的堕落,内格特不为所动,而且毫不手软,当众宣布这个“大多数”的判断力已被破坏,拉开了解密当年“大多数”“消失”导致的举国癫狂的序幕。他说:他们不可能都疯了,就算集体歇斯底里,也不可能把他们都推往一个方向,唯一可能的是:他们的政治判断力早就受到了破坏。那么,决定性的变化是从何开始的?是通过什么开始的呢?为了揭开“大多数”“消失”的秘密,内氏笔走龙蛇,洋洋洒洒,在译成中文也不下五十万言的这本巨著中,不但彻底揭开了“大多数”消失的秘密,正面回答了“哈夫纳之问”,另一方面也给今人设计了一幅“走向和平”的“路线图”。 这个“路线图”效果如何,未来会告诉我们。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哲学功底深厚,但是我没发现我想要的东西。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