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成功》书评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510843944
作者:陈文茜
页数:304页

看淡阻碍,心向美好

《我害怕成功》是作家陈文茜继畅销书《我相信失败》之后的又一力作,陈文茜再次讲述了15位梦想战士的故事,让我们通过他人的故事,思考我们自己的人生。名人也好,普通人也罢,在一生中都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向美好前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也是应该做的事情。不论是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甚至全球发展,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很多困难和阻碍,如何面对和处理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需要我们每个人调整心态、淡然处之,做好自己、善待他人。非常喜欢《林怀民:微笑,面对人生所有相遇的事》这篇文章开头的那段话:“耕耘我们的身体需要时间,在社会某一个角落耕耘一件事情,也非常需要时间;不要想当世界第一名,但要往前走,每天有一点进步,就会累积出成绩,永远有重头再来一次的机会,只要你愿意给自己。”我觉得这句话除了适合个人激励外,还适合某个集体、社会甚至国家,只要每天都在进步着,就是一个美好的过程。对于个人当下需要处理的某件事情时,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对待状态,或持无所谓态度、或手足无措、或义愤填膺,这都是大家一种情绪的表现,但是我们还是要选择处理方式,尽管我们有时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因为世事无常;在面对整个社会的问题时,现在很多人,年轻人也好老年人也罢,不说崇洋媚外,也多少有些许意思了,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就不能正确的看待这些问题,这些都是需要大家一起共同面对的,而不是某个人、某个团体自己能改善、完成的事情。一个人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何况是泱泱大国?!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阻碍,其实可以说是一种幸事,说明有些地方你做的不够好,还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困难和阻碍反倒可以让人更加坚强和勇敢。每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肯定有我们不知的经历,在那个阶段他们肯定也痛苦过,也彷徨过,但是他们心中有希望、有梦想,无所畏惧,所以他们现在成功了,成为了自己人生的赢家。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是尤为重要的,失败不可怕,因为终有一天会成功,只有失败了,我们才能看到我们个人和某个团体的问题,看淡那些阻碍,心向美好未来,才能更茁壮地成长,稳定地成长、健康地成长,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成功者是什么样的

无论在什么时候,大多数人不是在努力通向成功的路上,就是还酝酿自己梦想的成功境界。成功无疑是这个时代上进的代名词。我们该如何追寻成功,树立努力目标,事实上这才是人生值得思考的命题。知名媒体人张文茜,通过记录采访到的成功人士在畅销书《我相信失败》之后推出《我害怕成功》这本书,文中所记录的作者与成功者的对话,或许能开启你对成功的另一面的理解和彻悟。《我害怕成功》这本书中有我们熟悉的李敖、李安、高希均、李开复、张欣、张淑芬……这些人物我们从不同媒体都有过了解,那么从成功这个层面来讲,他们会给我们普通读者一些什么建议或劝诫呢?对于名人李敖,我了解的着实不多,但印象中他敢说的形象,非常深刻。再一次节目访谈中,他言语中评价自己以及评价别人都可见一斑,他是名人,文人,当然也是人们心目中的成功者。那么成功者该怎么告诫云云众生如何去生存及生活的呢?他的原话是这样的:我要劝告大家,过一般人的生活,随波逐流也是一种快乐。当然他不是随波逐流的,这个告诫令我对李敖的认识突然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李敖他真的明白,他作为人们眼中的成功人士,告诫的话当然非常有影响力,他说了这么一句接地气的话,我认为,至少让我这样的,内心对成功有些许仰慕的普通人有了一丝放松,尤其在这个精英辈出的时代,不管你做什么,都有机会被同行中的精英所对比,弄得普通人也真的好不易啊!李敖告诉你,随波逐流也是一种快乐,似乎一下放松了对人生的一些执念,比如成功。当然,也许李敖先生这话里还有对普众的俯视,追寻成功本身就是把痛苦当成人生调侃的话题。这个境界事实上真的罕有人能够达到。这样的话就应了那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而我认为,人以群分,还是自我群分,外人把你群分到任何群体都是外人的视角,只有自己通过努力实践,才能真正把自己分类到适合的群体。或许,李敖先生的这句告诫还有更深内涵,只是此时此刻的我还不能领悟。但我隐约感到成功对任何人来讲,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哪怕对成功人士而言。关于自信,我在其他媒体上也听到过李安所言,他是个极度不自信的人,他在本书里,阐述了他说体悟到的自信,我一直觉得,一个不自信的人,却对电影的把控如此细腻执着,我想李安真的是为电影而生的人。他在文中讲到,只有在电影面前,他才毫无局促之感,完全投入,简直状态很好。成功,我想对任何人来讲,都或多或少有着不可抗拒吸引力,很多故事都是由渴望成功所导致的,或悲或喜,或是正面榜样,亦或是反面教材。我们对成功的理解或许是看多了成功人士表面的光鲜,忽略了其奋斗过程所必须经历的一些客观认识和努力,陈文茜对成功人士的提问里,有一种对生命本真的探究,到底我们该不该去追求成功,该怎样追求成功,我是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这本书的,我觉得书中所展现出的成功人士,不再是我眼中的神话,而是鲜活的有些有肉、有爱有怕的、有冲劲又有反思的真实生命,愿与他们以这样的角度参看生命。

面对命运挑战,完成生命绘本

继畅销书《我相信失败》后,陈文茜又推出了新书《我害怕成功》。相信失败很好理解,怎么会害怕成功呢?书中是这么说的:人成功了,人性往往就成了“成功”的俘虏,被欲望、名声、无止境的身份追求圈禁、禁足了。陈文茜把“成功”形容成一条钢索,如若忘却其危险,不理解其侥幸,深知免不了成功是“忘了我是谁”,把自己吹起了大泡泡,“成功”随时可以将你肢解、撕票。书里摘录了与15位企业界与文艺界公认的“成功人物”的对谈,他们的人生在除了成功也有波折。有的是在成功前充满了波折,比如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大器晚成的导演李安,有的是成功过程中充满了波折, 比如一直在勤奋工作的台湾首富郭台铭,也有成功之后依然遇到坎坷的,比如突然被检查出淋巴癌四期的李开复。说是文茜的个人魅力也好说是文茜的提问艺术也好,她访谈的嘉宾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坦诚。这也让文茜的访谈过程非常真诚,引人入胜。李敖谈他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一个苹果吃不到的时候,立刻去买香蕉,失恋以后不要内省,立刻去找别的女人。李开复谈人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活时,就说生病前一定想也不想就回答说人应该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他非常坦诚的说生病前,除了工作所有时间都泡在社交网站上,这说好听是追求更多影响力帮助更多年轻人,说难听就是要出名。正是这种坦诚,通过文茜的访谈,观众和读者看到了个性鲜明各有不同的嘉宾的真实人生经理和感悟。持有不同人生信条的嘉宾们,拥有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也完全不同。年轻人问起创业,郭台铭当头棒喝说自己到现在为止都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不知年轻人有没有做好这样的准备。台积电的董事长张忠谋则说创业固然需要非常努力勤奋工作,但每天工作16个小时,创业30年还这样,不见得需要。年轻人创业需要的是有胆子,肯冒险。再比如柯文昌认为要做到“宠辱不惊”,这样就不会在成功中迷失自己。林怀民说自己会因为外部的事务惊,但是心中会有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和考试题目。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嘉宾有不同的解读,这是本书中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序言中文茜有句话写得非常精彩:纷扰的岁月在每个人物身上都会刻下不同的负荷或启发,走不出来的是负荷,跨越的是启发。书中对谈的这些“成功人士”,都是跨越了生命中的坎坷,只是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跨越后的光彩照人,而没有注意到之前的厚积薄发。文茜用这本对谈录,鼓励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都要面对命运的挑战,从挫折中学习,用手中的绘笔画出自己的生命绘本!

社会的观点or自己的标准————读《我害怕成功》

流动的人生才不枉费我的人生观是,当一个苹果你吃不到的时候,不要写日记,不要谴责苹果,也不要缅怀跟苹果友好的美好回忆,丢掉苹果,去买香蕉,这才是人生。————李熬李熬的狂傲是出了名的,颇有几分杨修的恃才放旷。然而,看了陈文茜对李熬的采访录,发现这个一向不服软的老头还真是孩子气。木心先生说,所谓孩子气就是元气。在李熬身上,我似乎理解了木心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李熬的采访,有几处实诚的回答着实令人觉得,这老头儿有意思。陈文茜打趣,李熬“自颂词”是不是坐牢坐疯了?这老头儿回答说:“别人都不提我,当然更不敢赞美我,所以我就只好赞美我自己,结果赞美自己一发不可收拾!”陈文茜提起他早年在台大每天穿长袍,连夏天都把身体捂在长袍里,还写了一篇跟长袍有关的文章,说什么样的人穿西装,什么样的人穿长袍。然后问他,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穿长袍了。李熬言简意赅,说从有钱买西装的时候就不穿了。陈文茜笑他纯粹是穿不起。李熬没有否认,然后聊到他如今的想法,“我虽然好勇斗狠,可是我从来不鼓励别人做叛徒,因为做叛徒的代价很大,我认为自己玩可以,鼓励别人不必。我现在愈老愈感觉到这一点,所谓“志士仁人”“烈士”和“特立独行的人”,都是人间的一些点缀,都是星星,甚至是彗星。”如此言调符合李熬的不羁,然而却又看到了和年轻时锋芒毕露的李熬又有所不同,多了几分悲悯的同理心。陈文茜提起,她为自己极其喜欢的一条狗的死亡而哭个不停的时候,李熬去了她家,掏出一叠钱说:“陈文茜别哭,哭没什么用,我们立刻去买一只狗。”李熬这才说到了题记的那句话,“我的人生观是,当一个苹果你吃不到的时候,不要写日记,不要谴责苹果,也不要缅怀跟苹果友好的美好回忆,丢掉苹果,去买香蕉,这才是人生。”我们多少人总是打着怀旧的旗帜在生活里或在感情中停滞不前,不知不觉就活得跟一潭死水没啥区别。李熬这句话让我突然意识到,情感要随着时间的流动一起流动,才不枉费此生一遭。人之所以觉得痛苦就是很想要某件东西,但偏偏就是得不到。很想和那个人共度余生,但偏偏那个人就是选择了别人。可就是因为自己一条筋地对那个苹果念念不忘,搞得衣带渐宽人憔悴,最终也不过竹篮打水一场空。得不到的就放手吧,追求香蕉去,放过别人,更是放过自己。如此,哪怕生活使出更多的贱招,我们依然可以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就涉及到对自己人生的定位了。我想人生若要流动起来,唯有自己活着的标准才是助推力。按照社会的观念判断,那世界上大多数人活得是灰头土脸的。然而,你若选择自己的标准,你便也不会被世俗的成功绑架了人生。说白了,如我们千千万万拼爹拼背景拼实力都拼不过的普通人,人生要想流动起来,就得看开一点,过清淡的、寡欲的生活。清淡和寡欲可是跟懒惰和妄自菲薄不一样的哦。以自己的标准定位人生耕耘我们的身体需要时间,在社会某一个角落耕耘一件事情,也非常需要时间。————林怀民我不觉得要跟社会一般观念走,我有自己的标准。做不到那个标准,我才是输家。————林怀民林怀民先生是享誉国际的台湾编舞家。14岁开始发表小说,22岁出版《蝉》,是60、70年代台北文坛瞩目的作家。大学就读政治大学新闻系;留美期间,一面攻读学位,一面研习现代舞,之后创办"云门舞集",带动了台湾现代表演艺术的发展。陈文茜访问林怀民提到“loser”这个词,问他是怎么看待失败者这样的处境的?林怀民这样回答:“谁成功,谁失败,这个线画在哪里?这是怎么界定的?从小我的父母亲就只许我念一个学校,就是台大。但我没有考上台大,所以我是失败者?什么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loser?我不觉得要跟社会一般观念走,我有自己的标准。做不到那个标准,我才是输家。”能有这样价值观的人定然是活得很清醒很自我,这份清醒让他的目标越发清晰,而这份自我也让他的人生精彩流动。我们普通人活得痛苦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比”的心态。你因为工资打到卡里而高兴的时候,朋友圈一刷,看到别人已经有十万百万存款,心情马上陷入阴霾里,瞬间觉得自己是loser;你穿了身新衣服出门和朋友聚会,看到别人手里的LV包,闻到别人身上香奈儿的香水味,情绪马上被冰冻到零点,瞬间觉得自己是loser;你正因为达到预定的小目标而计划犒劳自己的时候,听说认识的某某早就签下了百万千万的合同,激情突然就崩塌,瞬间觉得自己是loser。然后,为了达到像别人那样的成功,我们忘记了脚踏实地,一心只想着走捷径。可是世上任何事情的水到渠成都不是因为有一条捷径的通往,而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正如林怀民所说的:“在社会某一个角落耕耘一件事情,也非常需要时间。”柯文昌说:“认为对的事情就要有耐心,虽然进步很少,只要一直不断地做,总有一天会有结果。”在我看来,所谓认为对的事情,首先是要符合自己的标准,我们内心渴望去达成的那种模式。你若想成为艳丽的花,那就别在意别人指责花儿爱出风头的闲话;你若只想成为无名的草,那就别不甘草儿衬鲜花的辅助。不忘初心,方是清欢,而这初心便是我们发自内心对自己人生的定位。不疯不成魔陈文茜这样评价李安:“中国男人通常不谈自己的脆弱,但李安认为很多脆弱时刻,让他找到了力量,看见了某些温暖。他把自己放得非常低,有一种中国文明里特殊的谦虚,以及任何文明里都欠缺的包容、忍耐和脆弱。”李安是我最喜欢的导演。大学选修艺术课的时候,老师提到李安导演的作品《卧虎藏龙》时说,“能拍出风格不同,且深入人心的作品的人,必然有虚怀若谷的心胸去包容和接纳世界上不同的文化。”陈文茜问李安,为什么觉得脆弱对他那么重要?李安回答说:“与其说我的成功是从脆弱开始,不如说我很勇敢面对我的脆弱!我不在乎把它拿出来,也因为从事艺术的我有这种真诚,所以才会动人!我因为自己脆弱,所以很能同情别人的脆弱。而戏剧是检验人性、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艺术,强的东西不太容易动人,你脆弱时,大家就会替你着急,帮你演戏,而这时是最动人的。我常跟演员说,如果你表现这么多,根本就不需要同情,你的作用是让别人帮你着急,帮你演戏,因为你再怎么演,也没有观众的脑筋演得好。同样的道理,我想我很受大家喜欢,可能跟我的样子不是很强硬有很大的关系。”李安在电影上的才华和天赋是有目共睹的,拍电影的时候,领奥斯卡金像奖的时候,李安好比御剑临风的君子,是儒雅且有力的。同样,他的作品很有力道,震得人心总是要一叹再叹,这跟脆弱完全沾不上边。然而,他却坦诚地把内心柔软的那部分公诸于众,将自己的才华和天赋谦虚地归功于自己的样子不是很强硬的原因。李安在谈及自己拍不同题材风格的电影时坦诚说:“上手一个片子以后,才发觉很可怕,而我就是每天把该做的工作做好。”他说,一拍电影的时候,他觉得整个人就发光了,不拍的时候整个人就提不起劲。为了拍出他心中满意的作品,他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简直是疯狂。对于电影的题材,李安是理智且敬畏的。在拍西方电影时,他相对比较坚强,因为可以像“手术刀”一样面对西方的题材,处理不会有很多个人投射的议题。可是每一次回到东方,拍东方的议题,他就会开始有很多个人的情绪导入,包括拍《色戒》《卧虎藏龙》,甚至《少年pi的奇幻漂流》,虽然它是印度的故事,但就如他自己说的,“回到台湾,我不仅近乡情怯,很多脆弱也一直跑出来。”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能交出满意的作品,拍出打动别人的故事。也正是因为敬畏,才会带着归零的心态去审视一切,而李安正是这样的人。那些有才华有天赋的人明明那么聪明,却还要那么拼。而没天赋没才华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加把劲?虽然,我们不必,也做不到像李安导演那样,对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不疯不成魔的执着,但千万别忘记的是,坚持一件事是需要不断积累的,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质变,所以只有耐心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方可成为人上人。

你有什么样的梦想会愿意以十年为单位

陈文茜这次采访了15个“成功人士”,将与他们的访谈编辑成这本《我害怕 成功》。几乎在看到书名的那一刻我就理解她的用意,成功虽然是很多人追求的目标,可是一旦“成功”了很容易失去自我变成欲望的奴隶。所以她通过和这些“成功”的人谈话,借由他们来提醒普通人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人们喜欢看名人的传记或者访谈,都是想要从中窥探出他们成功的秘诀,期待用同一种方法获得跟他们一样的成功。我们眼里盯着成功这个目标不放,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又如此狭隘。你年收百万便是成功,你月入几千便是失败;你有名有利就是成功,你默默无闻就是失败;你公司上市才是成功,你开个小店才是失败。我们那么急于成功,总想着一步登天,却忘了那些“成功人士”最初的目标可能不是取得所谓的成功,而是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每个人最初都会有的。只是在步入社会面对现实的巨大压力时,很多人都会迅速用“成功”替换“梦想”。陈文茜在书里提问:当你敢说出来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时,你愿不愿意以十年为单位?当下这个社会很少有人愿意吧。我们现在什么都追求快,讲究速成。你要是没一工作就月入过万、没一结婚就买房,那就很容易被看出一个loser。我们要的是三年升职加薪,五年财富自由。十年那么长,我们怎么等得及?我们急躁得就像那些等不及第二颗棉花糖的小孩。林怀民老师说,耕耘我们的身体是需要时间的,在社会某一个角落专心耕耘一件事,也非常需要时间。年轻的优势就在于我们相对来说拥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去耕耘自己的梦想。在这条路上需要警惕的是社会的限制,不要以金钱物质的功利概念来断定成功与否。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找出那个你愿意以十年为单位的梦想。检验的标准就像文茜姐说的:你愿意慢慢一点一点,像一个啄木鸟一样,一直去耕耘它,没有人看见,过程中困难很多,烦恼很多,你不会发脾气,不会想掀桌,不会随时说我不要干;会觉得经过十年我可以看到一点点成果是理所当然,要看到更多的成果要二十年,看到起码像样的成果可能要三十年。不要急于掌声,不要急于成就,用十年为一个单位去耕耘你的梦想。

成功不容易——《我害怕成功》书评

成功,这个词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我们要为了我们设定的目标不断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以及挫折,也时时刻刻考验我们的判断力,学习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等。但是随着近年来微商理财等的发展,部分90后甚至95后居然时不时上演了一夜暴富,瞬间创业成功的神话,然而一经曝光后往往剧情又出现反转,自己打自己的脸。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这是好事,但是为什么现在一些人对待成功这么的急功近利,甚至不惜作假炒作呢?究竟成功是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成功?这本《我害怕成功》的作者陈文茜将其与十一位成功人士的访谈记录下来,通过这十一位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在光环背后的心酸与脆弱。由于作者地理位置和主持节目的限制,其所邀请的这些这些成功人士都是台湾籍,不过基本都算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的人士了。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李敖是如何长期坚持自己的想法,或者说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动摇,即使受到当局的压制,世人的不理解也毫不在乎,而且还能保持乐观的笑容过好每一天,这样的态度其实已经就很不容易了。李敖在台湾以敢说著称,他的独立思考也是很多人想学习的。在本书中也有青年向李傲提出了这个问题,李敖的回答居然是:“两个方法:一个就是尽量少看、少用网络;第二,要开始穿长袍。”我相信其他读者如果看到这个答复也会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吧,但我仔细揣摩之后发现这个答复也不无道理。如果你能够长期做到李敖回复的这两点,至少这一点可以预见那就是基本没有人来愿意和你交流,因为觉得你这个人太另类了,这样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的事,也不用担心有人来打扰你,这样下去你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应该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你生活到底好还是不好,那就看你的取舍了。我虽然按照我的理解觉得有一点道理,但是我是不会采用这个方法的。不过从作者与李敖的对话中我发现李敖老先生确实不在乎其他人的意见,做到了这一点的人其实生活也就更洒脱一点,没有那么多的束缚。我虽然在这里重点介绍了李敖先生的访谈,但这不意味着本书其他成功人士的采访就不重要,相反每一篇文章每一位成功人物的访谈都值得我们去挖掘。你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著名导演李安录制《少年Pi的奇幻漂流》背后的坚持与面对巨大压力时内心的那种脆弱;你还可以看到台积电的董事长张忠谋在决定五十多岁还返回台湾进行创立台积电这样在他看来很没有成功把握的世界型企业,你可以在他的谈话中感受到其之所以能成功,还在于其一直坚持阅读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在他身上得到了生动的反映;你还可以在本书中看到富士康的郭台铭在经营富士康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成功人士光环下日夜忙碌,不得清闲的情形;你还可以从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打工女王张欣,柯文昌/林怀民,张淑芬/庄子寿,姚仁喜,侯孝贤以及黄子佼等人身上看到他们取得成功的不容易。在这本书中作者不是宣扬逃避成功的理论,不是反对我们去追求成功,而是想通过这些成功人士的事迹让我们知道想要取得成功是要付出很多,不是那么容易达到的,我们要认清现实。

5位顶级牛人教我的5句话,终身受益

生命是一册绘本,它成为什么色彩,画笔在你自己手中。当我们都在追求成功时,有人却说“我害怕成功”:人成功了,人性往往就成了“成功”的俘虏,被欲望,名声,无止境的身份追求圈禁,禁足了。但人不可能永远“成功”,成功是一条钢索,它只是在一个对的力学比重上,两侧锁头绑得够紧的前提下,你平衡侥幸地站在成功钢索上。陈文茜的《我害怕成功》采访的是企业界与文艺界公认的“成功人物”。但他们的人生在成功之前,成功过程中,成功之后皆充满了波折。李安时许多人最感动的故事之一,他自小时一个在我们传统价值观中不够“成功”的例子,但也因此把大半生命蹲在低点,观察人性的幽默,因而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有了特殊的情感,终而表现于他拍摄电影的叙事柔情。喜欢陈文茜在序中的文章:生命是多么可贵的礼物。有人没有机会长大,留下悲伤的父母在病房里偷偷哭泣;有人花时间抱怨,虚耗无用之事;有人在小酒馆里学习半导体,成为国际级企业家;有人走过多年寂寞后,撑下来,尽情挥洒。阅读这这本“成功”人士的采访录,让我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奋斗的历程,以及他们的脆弱,我最喜欢下面5句话,与你共勉。1. 李安:与其说我的成功是从脆弱开始,不如说我很勇敢面对我的脆弱。陈文茜采访李安的主题是“与李安有约-《脆∙弱》”。当你想到成功,你会联想到“脆弱”这个词吗?而李安作为公认的“成功人士”,却愿意在媒体面前真诚展示自己。站在荣耀的巅峰,李安却告诉所有人,他眼中的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他,两次高考落榜,却意外步入舞台生涯;他,从纽约名校高分毕业后,遭遇“毕业即失业”;他,在美国做全职“家庭煮夫”,整整六年;人往四十岁走,他才华满腹,却只能在剧组守夜看器材,做苦力。陈文茜说:中国男人通常不谈自己的脆弱,但李安认为很多脆弱时刻,让他找到了力量,看见了某些温暖。他把自己放得非常低,有一种中国文明里特殊的谦虚,以及任何文明里都欠缺的包容、忍耐和脆弱。在脆和弱的不同概念里,他提示了每个不同生命所面临的难题,变成了最会说别人故事的人,某种程度也将自己的人生故事处理的极好。为什么你觉得脆弱对你那么重要?李安回答:大家看到我都是风光的一面,当然我也想表现风光的一面,尤其是在台上时。事实上,我经过很多失败,脆弱时我的本质,但不晓得为什么我用戏剧的方式反而表现了我的强项,成为了一个成功的示范。与其说我的成功是从脆弱开始,不如说我很勇敢面对我的脆弱!我这个人有一个毛病,就是没有做我喜欢的事,或者帮别人做事时,我整个人就好像塌了一样,一点力气都没有,没有办法控制,这是我的弱点。李安的采访录,让我很感动,李安早已是世界级的导演,而他却愿意承认自己的脆弱和弱点,这是多么难得!多少成功人士,谈到过去的经历都想体现自己曾经是多么厉害,多么伟大,很少会承认自己也曾脆弱或害怕。在人生的历练过程中,往往要经过脆弱,才会坚强。脆弱没什么大不了,你要勇敢面对自己的脆弱。李安的脆弱,让我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脆弱,当你勇敢面对自己的脆弱时,脆弱就不再是你的软肋。2. 李开复:用一种平和,平等的眼光,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不要狂妄到以为我能改变全世界。最早知道李开复,还是在大学的时候,阅读了他的《世界因你而不同:李开复自传》,《做最好的自己》等书。对于“世界因你而不同”印象最深刻,也被这个理念深深感动。我曾心心念念地想要“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样的想法很好,可是面对残酷的现实,会觉得这样的想法幼稚而不切实际。而李开复在生病之后接受的采访,与之前有了什么变化呢?陈文茜:你生病以后觉得人到底应该为什么而活?李开复:以前我认为人应该最大化自己的影响力,因为影响力变大了,对世界就会有正面贡献。但是,现在我觉得人来到世界是要让自己不断地提升和进步,我们只能改变自己,把自己做好,现在我做一件事时,可能不会只想影响力的大小,而会想如果每个人做了,世界会不会更好?后来才体悟到自己在处理压力,睡眠,饮食,运动,全部都不及格,怪不得要得癌症。于是就下决心彻底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刚开始确实蛮痛苦,毕竟以前有一些惯性,例如工作,社群网站都排得非常紧密,有天起床,突然发现今天没有任何行程,唯一的行程就是照顾好自己,也就慢慢发现,其实人生除了分秒必争之外,还有很多乐趣。过去在很多人的眼光里,我可能是所谓的成功者,但真的生病之后,我才真的了解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什么,亲人对我多么重要,还有我未来应该用一种平和,平等的眼光,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不要狂妄到以为我能改变全世界。看到李开复的这段话,让我意识到,即使你怀有改变世界的想法,你也要先关注自己,让自己持续提升和进步,通过改变自己,把自己做好,再一点点通过自己的力量影响身边的人。而不是狂妄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全世界。3. 张忠谋:勤奋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也要有胆子,肯冒险。说到张忠谋,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是谁,他被称为台湾“半导体教父”。我作为半导体行业的从业人员,对台积电如雷贯耳。在全球前20大半导体厂商中,台积电排名前五。全球前20大半导体厂商大多是外国品牌。而台积电是张忠谋在54岁时创办的,他创办台积电时,几乎没有人看好。张忠谋的一生更是传奇的一生。他一生得来不易,是一段又一段的冒险。他的人生也是他这句话:“勤奋的确是非常重要,但也要有胆子,肯冒险”的真实写照。他五十四岁时,也就是1985年,决定回台湾发展。五十四岁创办台积电是赌。但他把台积电做到世界级公司。在创立企业之初,他就意识到:在半导体行业里,如果没有世界竞争力,是不会生存很久的。必须要当Top Player,One of the top,否则你的生存期不长。2008年金融海啸以后,他站在面对七十年来最大的金融海啸,重掌台积电的CEO,将近80岁的他,还每天去上班。但他除了胆识,也是非常勤奋的人。他一天花六小时阅读。广泛阅读,也就是读关于经济,政治,历史的书,通常都是在家里阅读三小时跟半导体无关的书,到了公司读三小时与半导体有关的书。勤奋的人很多,勤奋又有胆识的人,不多,勤奋,有胆识,又能抓住时势的人,是少之又少。除了勤奋,有时,你还需要有胆识。4. 张欣:不向命运低头,离开就好像重生了一样。多年前阅读过张欣的故事,当时就对她印象很深刻。她是我非常敬佩的女性,她曾经历过非常艰辛的岁月,而她却能依然如此优雅和知性,仿佛艰苦的岁月并未在她身上留下任何痕迹。我想,这痕迹还是有的,只是在她的心里。张欣是中国最有民间影响力的女企业家。她十四岁,经历了“文革”,告别了父亲,奔至香港投靠妈妈。没有母爱的渴望,只要求母亲给她一个可居留的身份。抵港第二天即当起纺织厂女工,没和他人比命运,比家世,比衣裳,比亲情,比叹息……一切愿望,卷起袖子,当女工,存够了钱,离开这机械般的人生状态,勇敢寻梦。终于,工作了五年,毫不迟疑买了一张one-way ticket,前往伦敦,在乡下找到半工半读的机会,一切靠自己,剑桥大学毕业,没有时间凑上徐志摩“再见康桥”的文艺诗意,直奔华尔街工作。她的命运一切必需靠自己,所有罗曼蒂克的慢歌,哭剧,都与她无关。关于哪一段岁月,回忆起来,张欣只有一段话:“每天卖炸鱼和薯条,晚上剩下包回家吃,现在再看了,就想吐。”读着张欣的故事,让我感受到,即使你目前所处的环境很糟糕,你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离开它,不向命运低头,离开就好像重生了一样。5. Ella:有人喜欢你,就一定有人会讨厌你,所以我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声音,我只要能够对得起我自己。陈文茜采访黄子佼和Ella,话题围绕着2014年他俩搭档主持金马奖,Ella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烂主持人”。在采访时,Ella说到:“有人喜欢你,就一定有人会讨厌你,所以我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声音,我只要能够对得起我自己。”“我不怕别人笑我,或是说我今天穿了一件很不合适的衣服,但是站上去的喔是自信的,我说服了自己,也可以说服台下的人。”陈文茜问她,平时接到负面批评,用什么方法面对?Ella说,她还是会非常难过,所以尽量不看。因为我觉得那些文字,有时会比正面的反应来得更深刻。看到Ella的这段话,感同身受。前几天参加线下活动遇到的晴晴,说起读者留言忍不住落泪,其实,这样的事情会常常遇到。当时,还没有看到Ella的这句话,如果当时看到了,就可以这样安慰她:有人喜欢你,就一定有人会讨厌你,所以你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声音,你只要能够对得起你自己。我自己写文章,也会有负面的评论,但我一般会选择不看。每个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别人和你持不同观点也很正常。我只能描述我所看到的,理解的世界。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是盲人摸象罢了,谁能真正看清世界的真相?我们只是在尽力接近世界的真相。Ella也谈到自己所认为的成功:我认为真正成功的人,是你不用有什么样的成就,可以把身边的人都照顾好,让爱你的人感到放心,这就是成功。她对成功的定义很走心,她也谈到自己的父母,爸爸是养猪的,但是他们把儿女照顾的很好,他们是成功的。每个人都会在现世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会被残酷的现实伤得遍体鳞伤,即使是名人,也是如此。读着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受到,让我更有力量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正如陈文茜说的:一个人想不出失败,表示它人生还没有开始!这5位顶级牛人的5句话,让我终身受益。当你读到这5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为什么害怕成功?

想必很多人看到这本书名时都会冒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害怕成功?大多数人不都是在追求各式各样的成功么?甚至很多人不惜花钱参加各种培训,做各种学习,为的正是快速致富,跻身成功人士之列。捧着这本磨金封面,小心地掂量着它的厚重。其中会是怎样的人生,才能有如此的分量啊!作者陈文茜将采访的多位成功人士过程,一一整理,汇编成册。面对面畅谈不同阶段收获的思考与感悟。这15段浓缩的人生,犹如色泽各异之花,以其与众不同的美,妆点着各自的一片天地。花翼或柔中带钢,或淡雅随和;花色或明亮艳丽,或交融柔和;花柄或高直挺拔,或打出漂亮的曲线。他们曾泥土中争夺雨露,积攒养分;他们曾风吹雨打,顽强生存;他们曾向往美好,不断追求自由的空气。历经那么多的历练,如今的花朵,美中多了大气磅礴的气势,多了细水长流的宁静,多了将生活与人生合二为一的智慧。同一时代的人,由于性格和经历不尽相同,因而有着千差万别的轨迹。李敖大师的超强个性,高度自信,使得他成为一个时代特立独行的代表。本以为这样一位有独特思想的人,会支持大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虽然对话间透漏出桀骜不驯的人生态度,他却劝导人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承受度去选择各自的人生。如果说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能够奋斗到一个一辈子平淡的小日子状态,也是不错的归宿。总比他大起大落历尽困苦要好,当然如果是注定不凡的性子,非要走一遭磨砺的人生,也不能说不妥,只是变数与冒险,调整与未知多了几倍。相对来说,李安的故事平淡了许多,他没有文革那种大起大落,却也不知积累了多少个春秋,才有如今的成就。他性情平静随和,感受敏锐,能够抓住电影的不同关键点,在他看来做一件事离不开智慧、人脉、资金、朋友的支持,可从他人的评价中能领悟到,做好一件事更需要一种感觉,一种真诚,一种热爱,这些都与金钱无关。作为艺术家他讲求纯粹的事物,阅读李安的这段采访,少了份铿锵有力,多了分亲和与暖意。书里还介绍了企业家、金融行业、学术界等各类人士,我依旧在思考为何害怕成功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方面因为成功而不得不置身于万众焦点下,那份平淡安好的日子终成一种奢侈;另一方面成功者的人生不仅要对自己及亲人负责,还要担负着千百位员工的生存,和千百个家庭的生活。也或许,正如他们所提到的,最初所追求的是对自由的渴望,对爱好的热情,对生命的珍视,对自我的肯定,对美好的向往。没有一件直指耀眼却又硬邦邦的成功。成功太过笼统,笼统得让人迷茫、局促不安,害怕的是单纯的成功,害怕的是丢失自我的成功,害怕的是毫无意义的成功。路有千万种,跟名人学人生经历,学思考方式,在能够负担的基础上,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过贴切的生活。一样可以花开满堂,芬芳人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成功”

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说: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就越真切实在。台湾资深媒体人陈文茜的《我害怕成功》读之颇有此意味,与之前她出版的《我相信失败》遥相呼应,这种“成功”与“失败”的辩证关系正如“轻”与“重”的关系,失败是负担,却能够激发斗志,而成功虽光鲜,又容易使人飘飘然,有时候,人们向往的成功反而成为束缚人的枷锁,人性成了“成功”的俘虏,被欲望、名声、无止境的身份圈禁,所以正如陈文茜所言:成功是一条钢索,如果忘记了其危险,不理解其侥幸,成功随时可以肢解、撕票。《我害怕成功》以对话体全面收录了“中天青年论坛”中对企业界与文艺界公认的“成功人物”的访谈内容,这些成功人物有作家、政治家、国际级企业家、知名导演、主持人,他们头上悬挂着成功的光圈,耀眼夺目,可当他们将自己的心扉打开,回忆起自己的成功轨迹,却发现成功从来都不是易事,而且一直保持成功则更加不是易事。如潘石屹的夫人张欣,十四岁告别了父亲,到香港投奔母亲,开始了女工生涯,攒够钱来到伦敦,半工半读,一切靠自己,终于在剑桥大学毕业,在华尔街找到工作,但是她还是选择回到中国:“因为总要冲破自己的舒适环境,我觉得这个可能是创造力的第一步,也就是你总对你现在的东西不满意,总想再往前走一步。”她的成功在于一次次成功之上的成功。著名导演李安,大半生蹲在人生的低点,在脆弱中汲取能量,他坦言:“与其说我的成功是从脆弱开始的,不如说我很勇敢面对我的脆弱”。他在沉寂的几年里,从卑微处观察人性,为日后温情的电影叙事打下基础。很多人的成功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苦难的童年,创业的艰辛,年少的叛逆轻狂,多年的等待与沉寂,成功来之不易,则令人更加敬畏。李敖、李安、张忠谋、郭台铭、李开复、张欣、柯文昌、张淑芬、姚仁喜、侯孝贤、黄子佼、Ella,每个人一段故事,每个人一种人生,娓娓道来,道出了个中滋味,道出了对成功的理解和感悟,他们在纷繁的岁月中走出了自己的智慧,也给当今渴望成功的青年人带来了宝贵的启示。是的,生命如一册绘本,它成为什么颜色,画笔在你自己手中。桀骜如李敖,淡然如李安,乐观如开复,拼搏如张欣......都好,平凡的我们也可以在我们人生的画本上涂上独一无二的色彩,拥有自己的绚烂人生。

这份害怕,是成功后的大咖们继续去成功的好心态!

感觉书名有点反人类,《我害怕成功》,多少人望眼欲穿盼成功呢,有谁怕呢?就跟你问谁害怕钱多一样。但是仔细一想,细细品读书中访谈的大咖们的真实现状,似乎有些懂了。 这不是一个标题党;而是一本有实料,有深度,有辨识度的书。虽然有些反思维,反常识,但是成功人群们的世界,我们也只有看着的份儿。每一个成功后的大咖,都可以云淡风轻地说,我害怕成功。这份害怕,是保有这份成功继续辉煌下去的能量,也是他们继续攀登的雄心。作者陈文茜再次将15位梦想战士的故事,献给即将启程和正在梦想路上的你。看别人的成功转变,总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一些积极影响。因为书中的15位梦想战士,他们也曾经怕过哭过瘦弱过,每一份强大的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艰辛。而看见他们的足迹,看清他们曾经的担忧和压力,这一份了解,对我们读者来说,是极其珍贵的。原来陈文茜是这样一个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啊。我以前读过她的书,就是觉得她好厉害,似乎对经济学也很懂,不曾想她是这样一位阅人无数著名主持人和大作家。《我害怕成功》这本书的内容形式,有点像综艺节目中的名人访谈。比如央视的《艺术人生》,鲁豫的〈说出你的故事〉,再或者〈开讲啦〉。又似乎都不一样。陈老师是把这些大咖们请过来,大家坐下来对谈,通过许多的问题,引导嘉宾来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成功经验。陈老师的问题,可都是有深度的。 在她面前,李敖都不怎么放狂言了。曾经的狂人李敖,学术一流,文不犀利不下笔。他是一个相当出格,相当勇猛的大师,敢说,敢做,也当。其实李敖文集相当激烈,却又总是那么深刻的戳重社会和人类的痛点。他的人生经历,地球人都知道吧。谁不在心里佩服他呢,在过去的那个年代里能做到他那样地步的人,我还没有看见第二人。他是台湾文坛的一面旗,虽然曾经经历过黑暗,但现在愈加光明啊。而李安在镜头前,仍然是那样低调和内敛。李安坦诚:与其说我的成功是从脆弱开始,不如说我很勇敢面对我的脆弱。他曾经潜伏六年,那六年里他靠稿费养活自己,用六年的时光磨励自己,然后亮出的剑让世人都亮瞎眼。一个人可以沉寂六年,做到这一点很难。我们总是很浮躁,面对梦想和信念,那些自己心底最喜欢的东西,不敢在失望里去坚持六年。要知道每一个成功都不是简单得来的,李安曾经的脆弱开始,仍然是他最后暴发力量的突发点,难能可贵的坚持,终将把他送上更新的高度。陈文茜说:中国男人通常不谈自己的脆弱,但李安认为很多脆弱时刻,让他找到了力量,看见了某些温暖。他把自己放得非常低,有一种中国文明里特殊的谦虚,以及任何文明里都欠缺的包容、忍耐和脆弱。黄子姣和ELLA这两位,目前电视里面观头正劲。被人嘲笑的主持人ELLA,现在的主持风格相当了得哦,我就比较喜欢她呢,大气,不做作,很搞笑,很轻松,也有深度。她跟华少在《你正常吗》节目里互黑时的许多桥段,都让人觉得她好有才华,也好有演技哦。而她更是名乎其实的优秀歌手才是呢。黄子姣已经显老了,跟小S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而过往的那个故事,以及那个世纪大和解,他以一个男人的包容和真诚,让我们觉得他仍然是真实的可敬的和可爱的。


 我害怕成功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