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图像

出版日期:2015-6
ISBN:9787301255179
作者:[美]伊库·阿达拖
页数:212页

作者简介

我们常说摄像机不会撒谎,但我们也知道照片和画面会歪曲真实甚至造假,本书正是这样一本对影像时代进行反思的精彩之作。在本书中,作者精彩地分析了当代社会影像的使用和滥用。从家庭相册到facebook,从政治竞选到大众影视,从照相机拍照宣传到photoshop制作,作者揭示了影像如何使真实的个人和pose、真实的事件和虚假的媒体事件、新闻和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愈益模糊。新技术使得影像的捕捉、操控和发布比以前要便捷得,但也给“真实”这一价值标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是,即使是在photo op时代,我们仍旧希望寻求到真实的图像,希望能够信任摄像机提供给我们的对真实生活的承诺。

书籍目录

致谢\ 1
中文版序一:公正的图像 迈克尔·桑德尔 \ 1
中文版序二:﹃眼见并非为实﹄ 陶东风 \ 1
第一章
摄影:纪实文本,还是美化工具\4
尽情拍吧\8
掌控图像\17
汤罐头和虚构新闻\24
记忆,意义和数码记录\33
完美图像\1
第二章
神话图像与电影英雄\41
经典孤胆英雄\46
法律与秩序:独行侠警探\54
军事英雄\59
越战后的爱国主义英雄:当总统成为独行侠\66
超级英雄与动作英雄:凡人与超人\68
动作英雄\73
市民英雄:平凡人也可梦想成真\80
恐怖主义全球化时代的英雄\86
人物与造型\91
第三章
生命定格\95
偷走灵魂\109
曝光的图像\117
第四章
对摆拍机会的拍摄\118
这不是一条孤独的轨迹:镜头中的摄影师\123
镜头中的电视\126
进入镜头的复活节兔子和其他角色\129
给照片拍照\130
作为表演的照片\140
失败的图片:装裱瑕疵\142
自我变形\145
电影中的电视\149
摆拍的时代\167
结 论
摆拍政治\175
失败的摆拍和对出洋相的津津乐道\181
抹黑对手的正反方意见\185
经软件修饰过的摆拍\189
传播你自己\196
什么是真实,什么不是\201
姿态中有真实么\207
言词为何重要\209
日常生活的影像\211

内容概要

伊库·阿达托,哈佛大学人文科学中心驻院学者。除致力于学术研究外,还经常在《纽约时报》《新共和》等美国著名主流媒体上发表文化、政治、传播等方面的文章。


 完美图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图像于我,是一部分的生活。所以看到这本书,就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完美图像》讲述了图像的发展史,最早的摄影术发生在1837年,达盖尔发现了一种化学方法,能在镀锡的铜板上保存实物的影像。但是一次只能成成像一张,不能复制。他使用的暗箱原理是:光线通过镜头,经过反光镜的反射,到达磨砂玻璃,并产生一个影像。把半透明的纸张放在玻璃上,即可勾画出景物的轮廓。1888年柯达公司发明了小巧的手持相机,按下快门,底片就能成像,拿到暗房中可以多次冲洗出照片。人们拍摄照片,可以随机拍取,也可以摆好了造好了背景或表情再拍(称为摆拍),这时候的图像已经有了人为造设的机会了。所以作者说不再是“眼见为实”,一张照片可以有很多的背后秘密,仅看图像并不能表达全部的真实了。人们还可以翻拍旧照片,有很多脱离真实拍照而形成图像的方法。在我小的时候,还只有黑白照片,后来就有了彩色照片。但是农村相对落后,所以我小时候的摄影都没有保留到今天。 今天的人们是幸福的。有了数码相机,保存数字图像,有云盘,所有的照片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存储和取出,非常的方便,也不再会丢失。而且摄影技术更加完美了,可以拍出有特色又唯美的图像,而且可以提前进行造型化妆,光影技术早已日新月异,数字图像还可以进行后期处理,通过各种美化之后,呈现出来的图像就富含了更多的元素,也更加完美了。最近在看中国超模选秀比赛。每一场都有大片拍摄。其实我一直不明白,什么叫大片?什么叫普通照片?他们也只是说,这一张算是大片了,很时尚,很有效果。或者这一张完全没有大片的效果。导师们是从业内的人,所以很专业。而我们这些普通观众,虽然知道大片这个词,但是看不出来一张照片是否就是大片。顶级摄影师,拍照的时候讲究光效、角度、化妆、气氛、时尚、服装、道具以及表情和造型,一张照片有复杂的附设品,所以大片是不是就专指这些呢。我反正一知半解,但是我平常的生活却离不开PS,也经常的修图,通过图像和文字进行视觉传达,完美图像也是我的一种追求。《完美图像》这本书,给我科普了许多的图像知识,觉得这本书可以拿到大学里做为教科书了,还是很喜欢的,它记载了影像的形成历史,也列举了许多的经典照片,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像特点及特色,从这个层面来讲,让我对完美图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     文/冰子“我们常说摄像机不会撒谎,但我们也知道照片和画面会歪曲真实甚至造假。”《完美图像》这本书,就是从一个公正客观的角度,举出不同领域的例证材料,来向我们展示真实和虚假是如何在“图像”这一媒介的作用下,被模糊掉两者的界限的。让我们抛开书中的案例不谈,想一想你身边的例子。比如说,自拍。你有没有发现,在你的朋友圈里,那些喜欢自拍的女生,每次po上去的图角度都是一样的。在她们看来,那是在一个恰好的光线下,以一个恰好的角度,排出的一张“完美”的颜照。可是,你会不会有所疑虑,这真的就是她么?这种疑虑会被逐渐放大,尤其是你有机会真正见到这些女生的时候,你会更加大吃一惊:“这跟朋友圈上的她,明明是两个人嘛!”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拍照,究竟是拍给谁看的?其实,无论拍给谁看,我想每个人的初衷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我们要通过我们拍的这一张照片,直接或间接地达到我们的某些“目的”。比如,记者拍摄的照片,可能是为了在新闻上上头条,那么,一张有血有肉有颜有色的图像,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公众的杀伤力会比长篇的新闻文字更震撼;再比如,普通人自拍要发到朋友圈的照片,为了满足虚荣心,或者说是分享或者炫耀的心理,她们一定会把自认为最美好的角度摆在公众眼前。在这样的情况下,图像都是完美的,可是回归到人事物的本身,他们又是“不完美”的,片面的。其实,真实的世界中,会有绝对完美的东西存在吗?答案是,没有。既然如此,所谓真实和虚假,自然就不会存在明显的界限。无论是战争中的别有心裁的捕捉照片,还是为了总统某种形象光环的刻意营造的角度拍摄,它们都是真实的,却又不是完整的。正如正本书的主旨告诉我们的一样:不要只相信你所看到的,更不要相信你所看到的所谓“完美”的东西。因为那只是真相的一部分,在你看不到的地方,还存有更多亟待你去发掘的东西——那是你可以换另一种形式,去发现的可能不是那么完美,但确实也是属于一部分客观事实的东西。综合考虑起来,我们才能对我们接触到的人事物,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
  •     ——评《完美图像》文/蓦烟如雪从1837年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开始,摄影就开始悄悄地走入到我们的视线中,从暗箱上的绘图,到1900年照片印到报纸上,这期间开创了摄影图片报道的新时代。在面对图片,我们都觉得摄影和新闻一样,它追求的本质应该是真实。就像伊库·阿达托说“摄影似乎有望提供一种图像,远比绘画画出来的更完美。客观地记录世界终于成为可能,可以摆脱艺术家古怪莫测的视角。”可在我看了《完美图像》后,我发现摆拍成了主线,他们用过于逼真的拍摄技巧,去还原这个场景甚至是这个本质,可这个照片早就失去了真实。在这一混沌的现象下,作者开启了探究模式,从电影到政治,从摄影到广告,从互联网到家庭相册,甚至是facebook,photoshop制作等等,他们歪曲了真实,用造假去影射这个扭曲的时代,纯粹的摄影家渴望能呈现“内在的精神”,而报纸发行人却渴望图片讲述故事,新闻的报道和虚构的故事,是如此让人难以分辨,我们以至于模糊了视角。无论是国外抑或者是国内,我们都能感受到那些为了追求利益,追求收视率的电视台,他们为了盈利,故意把丑闻,和一些硬新闻捆绑起来,让新闻成为资讯的娱乐化,这些偏离的资源,成了媒体取之不竭的原材料。可是,这是真实吗?不是。这是欺骗。作者在这本书里,把多部电影的不真实,一一解析,像是《反恐24小时》里的严刑拷打,《父辈的旗帜》中那些硫磺岛的照片,道出了士兵们的痛苦和隔离的心声,他们坚持拒绝因为“立起一个旗杆”被成为英雄,甚至是1973年获得普利策奖的那张我曾在《永远的情人杜拉斯》中描述过的照片,则个主人公潘金淑,就被置于公众之下,本来是一场意外,可这张照片,成了公众态度的转折点,美国人开始了反战的态度,而这张照片,给这个女孩带来了创伤,个体与偶像的关系,甚至是那些无法逃避的公示。就像《生命》那张因为记录汞污染的照片,照片定格了生命,却失去了自由,他们期望的不是摆拍,不是承载或者揭露,这些偷着灵魂的摄影,并没有反映真实,反而是制造了二重的伤害。也许摄影有正能量的一面,我们看见女孩站在了联合国,深受汞污染的父母,致力于教育公众关注工业污染,可我们如何保护自己,让那些隐私不被暴露,现在的狗仔队,私家侦探,是否也存在着这些暴力?摄影机本应该和新闻一样,宣传真实,能见证苦难,能把贫困缩小,能让那些不道德得到扶正,可图片却成了一种不完整的见证。当每一个人拥有手机的人都可能成为狗仔队的一员,当无意中发在朋友圈的任意照片都可能成为永远记录,公共和私人生活之间的界线消失了。如今我们都生活在图像中。,而和名人政客一样,我们有时也会失去对图像的控制。我想我能理解,伊库的丈夫不摄影孩子出生的想法,我们有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摄影,而是记忆的永存,那些可以摆拍的政要,那些有违真实的图像,有多少真真假假,我已不想理会。假如有一天我们被欺骗了,请不要去放大,请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心去看,用心去体会,不用去刻意,这本书更多的反思,它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层面,更多的背后的真实。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事关媒体伦理和影像政治,看了一半有点看不下去。倒不是特别不好,只是书几年前出的,当时崭新的媒介观点现在已变为通识,甚至大部分已经改变。媒介理论和形态发展之快,有点让人吸凉气。
  •     Kiku Adatto的这本书把许多美国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和政治人物的摄影串联在了一起,故事性比较强,理论方面除了“影像意识”让人印象比较深刻之外没有特别多的新意。
  •     只好算是读过了。
  •     三星半吧。是桑德尔夫人的小书,事关媒体伦理和影像政治,现象分析不错,但是哲学思考未出桑塔格的《论摄影》。其实很希望看看桑德尔本人论述这个问题的著作。
  •     影像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自然,因为明确意识到摄像机的存在,意识到自己在制作影像,往往导致不自然这当然也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看待生活的方式。
  •     图像威胁论,虽然观点有些陈词滥调,但有很多新的证据(Ba Gua)来论证,倒也显得新鲜。
  •     比波德里亚的媒体分析来得弱些,看到桑德尔的序言,觉得头疼,关于正义这些难办的问题,用忧郁的个人主义哲学来消解一下才能获得些自由。
  •     这本书引用的电影素材浪费了 1/3 的版面,其他内容则是引发了“我们拍照给谁看”的思考。之前几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算是这本书最大的作用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