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何谓

出版日期:2014-8
ISBN:978750864610X
作者:司徒朔
页数:232页

作者简介

《农民何谓》是作者的还愿之书,他单纯地希望为年满60岁的父母整理一些记忆,也希望这历史大树的一叶能让现代人设身处地的理解:何谓农村,何谓农民。书稿源于作者与父母的一场绵长而深入的对话。这场对话从1950年代谈至2012年,跨越近60年;作者将这60年分成“天·人”、“公·私”、“国·家”、“今·昔”4个时期,集中于一个村庄和家庭吃穿住用行、婚丧嫁娶等最切身的话题,展现农民每个时段的经历及思索。它或许很私人,但又不是个人情感的宣泄;它看似是个人的,实则是时代的,它不经意间展现了最底层农民近60年间与社会的大互动——有时代车轮之于个人滚滚而来的印迹,又有历史大背景下因地而异的逆差和诙谐。你或许也会惊讶于,农民那看似愚钝、木讷的脑袋中藏着怎样惊人的智慧和幽默。对于走出村庄,进而融入现代生活的一代人来说,故乡是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作者笔下的北司徒村,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一样的村庄——所有人的故乡。作者讲述的陈年旧事,也拼凑和慰藉了我们记忆碎片中的故乡、故人、故事。

书籍目录

目录
自序
城与乡
引子 村庄
天•人(20 世纪50 年代—60 年代中期)
死亡/012
饥饿/021
半个地主/032
留下/040
河/049
食物/057
生活/065
公•私(20 世纪60 年代中期—1977 年)
生产队/076
“文革”/087
结婚/097
社队工业/105
新房/113
国•家(1978—2000 年)
粮食/122
镶牙/130
倒驴/136
生男生女/143
电视/151
嫁女/159
大学/167
今•昔(2000—2012 年)
病/176
信仰/184
偷窃/192
丧礼和婚礼/200
土地/207
后记/215

内容概要

司徒朔,本名王学永,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副制片人,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研究员。敬畏文字,笔耕不辍,笃信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曾出版著作《北大在1919:九零后的崛起》。


 农民何谓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司徒朔说,本质上,中国人都是农民。早些年,骂人土气、乡巴佬时会说“你真农民”,语含贬意。那个时候,想着法子,钻着钱眼里也要“农转非”户口。几十年过去,中国城市化建设,让一部分有田地的农民因为土地迅速地富了起来,甚至农村中有按人头分例子钱,也让早先一步抢着进城没有土地的前农民羡慕不已。司徒朔早先年对朋友说他“你真农民”时,还接不了口,感觉有点被侮辱,但骂回去,又觉谈不上;到后来,可以笑着回应“我确实是农民”时,又有点心虚,因为自己还算不上个真农民。于是他心头一直悬着疑问,“何谓农民,农民何谓”?他与父母的交谈,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聊起,一直聊到当下的三农问题。从这些笑谈说古的对话里,司徒朔渐渐了解曾经一些农村和农民事,他将自己的父辈称为最后一代农民。父母口里的农村和农民事,按时间顺序又分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六十年代中期至1977年、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0年,以及2000年后到2012年四个重要时期。平民化的口述历史一向比较偏向个人化,司徒朔在父母的口述中还原了许多上辈人的故事,夹叙夹议,一般父母说两句,作者给这一两句补充许多旁枝细节。其实,相类似的口述也看过听过不少,那一辈的父母除却个人经历,几乎所有的大事件也都很相似,在这些大风大浪里走过来,幸存下来的人们,回忆过往,也都只是只言片语,甚至不怎么愿意回忆那些苦难日子。我曾经试图询问过老一辈人这些相关人事,但他们多是不怎么愿言说。司徒朔这种讲述方式蛮好,因是与父母交谈,于是少了许多隔阂,又因是亲人间的对白,也少了许多功利,而这种父母提几句重点,再由听闻者补充完整其他内容的互补形式,也可帮助读者形成个囫囵印象,这种口述形式值得学习。五六十年其实蛮苦的,土改、大跃进、大炼钢铁、又遭遇自然灾害,几乎没什么吃的,可五六十年代的回忆里,苦字说得浅,运动政治说得少,而各种吃食和春夏秋冬衣穿住行说得具体生动。到六十年代中期至1977年,几乎就在十年动乱期间。关于生产队,作者问“地主富农,工分儿和分粮食吃亏吗?”爸爸说,“不吃亏。一辈儿是一辈儿的,按劳分配呢!那时候设计得其实挺好。”其实,看到这样的回答暗摇头,这样的答案也不过是立场不同,看法各异。官面上的这些话都是说着好听,听起来正派,做起来很混蛋罢了,到最后究竟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只是那个时代,没有人敢致疑政策,否则就是反革命。涉及文革的小说,曾看过几部,语句、立场、观点、事实与此文对话之中描述完全不同。如今听红卫兵之家谈起当年事,即便只是这些只言片语中所描述的场面来看,直觉仍让人心有余悸。反封建残余,就是看到女的扎个辫子,一喀嚓给剪掉;裤子带明线的,带鞋带的鞋,全都铰了;裹小脚的,抓住恨不得揍死。真是,还是立场不同,恩怨异常分明,全不是如今宽松社会可以想象。对这段黑暗沉重的历史,我其实不喜欢文中这种对话的轻慢劲儿。比如,称因为干部权力大,所以“毛主席几年就搞一次运动”,似乎搞运动是对的、正常的、常态的,多搞搞才对。尽管这也可能是几十年过去,在老一辈看来,什么都云淡风轻了,但历史终究沉重,调侃过头的历史终究变了味道。简单的事实对白里,呈现的还是一家之言,看到最后,其实作者依然没有回答何谓农民。真正的农民说话不会说得这么有趣又俏皮,如同历史是儿戏;真正的农民,只会以沉默回应时间,也只会把苍桑留在脸上心头。
  •     忒接地气,保留了大量的“粗粝”的农村语言,够味儿,够给力!尽管来自农村,但这本书还是用它关于农村诸多细节的“讲述”,颠覆了许多往常对于农村的看法。关键还在于有趣,幽默而有“讥评”的力度足够,哈哈。好看。
  •     上学时候学过了中国历史,也曾知道那时候会有怎样的日子。大生产、大跃进、农村合作社、高考的开始和结束等。算起来时间离现在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 可是生活却是有着天翻地覆的改变。而那当段时光里农村里的改变,却是父辈爷爷辈口中的说古了。他们是那段日子的见证着,随着作者的对话,那段记忆也都慢慢打开。那时候的农村娃儿的名字都没有什么诗意,而是一个求字。比如:王卷朋。听着似乎有义薄云天,呼朋引换的意思。而实际上这几经润色的名字原来是王圈棚。道理是因为他属牛,把牛关在棚里可保平安。大名尚且如此,何况小名子了,农村相信越低贱越好养。那个贫穷的日子里,活着吃饱能就是最大的渴望。作者的妈妈说她上面有十个兄弟姐们都死掉了,一直到她出生,姥姥姥爷家才算有孩子活下来。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的吓人的年代,可以想象生活的艰难。死亡、饥饿、食物;天人、公私、国家,你要相信那时候的人们是勤劳的是有信仰的。互帮互助、婚丧嫁娶都会让整个村里活动起来。日子穷,那就努力干活,食物缺,那就想办法。20世纪60年代的食物别说吃,可能想都想不到。四种饺子、山药冷汤、鱼糊饼、漂汤席。有的是习俗,有的是自创。农民们忍受苦难,感受悲伤离合,却依旧的努力寻找幸福。我也曾听长辈们偶然唠嗑着以前的日子,小时候听当故事当传奇,可是长大后才明白那时候的不容易。作者的父母讲述也都是用着比较轻描淡写的语气,即便是为作者出书,也不难看出那是一种抛弃诉苦的中性讲诉,没有诉苦也没有泣不成声。我看出那是老一辈人骨子里的坚强,那是他们在饿殍偏野里走出来的路。总觉得农民是一种坚强,一种精神,了解他们也是了解自己,了解国家。窥一豹而见全斑,他们是了不起的人。作者用和父母聊天的方式讲诉了当代农民的故事。轻松的方言,还有作者偶尔插入的史实记载都让这样一部农村纪实跟接地气的让人明白。有人说,本质上中国人都是农民,那么就让这样一本介绍农村的书籍带着我们城乡穿越,安顿不安的心灵。时间总是很快的过去,但是现世安稳也让我们想想当年的日子,忆苦思甜,会让现在的生活更为珍惜。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跨越了半个世纪,农民与土地的关系,通过口述接地气地表达出来,很朴实,很喜欢这本书!
  •     这本书挺无聊,以为写解放前农村,其实是解放后,解放后农村生活的变迁,小时候在长辈口里听得太多,毫无新鲜感。这本书又如老妇话家常,絮絮叨叨,从中读不到任何有思想和体系的观点。
  •     出身农村,作者书中所述自己也都有见识过或听说过。书名起的很大,但所述之事只是皮毛,未触及根源。后半部分稍有意思点。对于未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来说,可能是一本不错的普及。
  •     从农民的角度,解读国家发展。另一个视角,读过去几十年农村的变革。
  •     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情,在各种环境下人总是要活下去,你看着他们苦,在其中的人也就认了,没那么多想的,天一亮还要吃饭的。
  •     又一本农村题材书籍,讲诉的仍然是苦难农村和农民,不知何时能够改善农村的条件。
  •     最后一代真正意义上农民的声音
  •     过去的故事
  •     很多事物,习俗,都和我老家的生活重叠。
  •     作者在书中所讲所写的东西都是我非常熟悉的,因为同在华北平原上呼吸着农村的气息长大。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很累,几千年下来一直很累,贫穷,饥饿,孤独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这个最朴实无华最忙碌无望的群体。无依无靠的他们只能自给自足,自娱自乐地活着。
  •     不用这么多内容吧。一句话就够了。衣食父母。
  •     出身河北农村的友人,对自己家庭所做的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口述史合集。以作者父母为主体的口述分享真实、生动而鲜活,很多细节打破了传统史书和学术著作的固有观点;结合这些口述实录,作者也在自身阅读积累的基础上,做出了许多接地气的学理性分析。尽管只是个体化的记忆与分析,但本书对于了解中国农村和农民,仍然很有帮助。作为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或许每一个中国家庭,都应该有这样一份口述实录。
  •     作者肯定还有很多想写的,会有更深刻的下一本吗?(20150522
  •     小乱进城,大乱下乡。
  •     有点意思,这些父母口中额历史,其实可能比历史书更加的直观。
  •     农民何谓这本书其实是无意中在京东读书上看到的,其实之所以看到这本书是因为它开篇的两句话,不了解农民你就不可能了解中国!以及读进去之后,序言中说到现在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实是城市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冲突导致,但是看完全书之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只是一些长辈的回忆,一些人眼中的运动、饥荒和时代变迁,并没有深入去挖掘,真的就是一部口述的历史,好像村口晒太阳的老大爷给我们讲故事的感觉!不过看看也好,至少让我了解了一个时代在某些人眼中的样子!
  •     人开始有闲,无疑说明着进步。只是80年代的农业填饱了中国人的肚子,却没有填满农民的荷包。
  •     絮絮叨叨。
  •     我的家乡也在农村。眼中看过书中的字眼,脑海中划过的全是外公外婆的记忆。
  •     很有意思的书,讲的是作者在几十年中和父母的一些对话,然后通过这些对话与一些以往的政令,地方志结合,向我们展示出农民几十年中的生活变迁。买这本书原本是给研究生论文作为补充阅读材料的,现在发现似乎能用到的地方寥寥无几,看完之后倒是觉得蛮有意思的,所以作为消遣的话还是可以读一读的。
  •     属作者个人对父母农村生活的琐碎记录,比较零散。有印象的一点是作者认为始于70年代后期的农业产量持续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农业技术的提高和普及,而非一般认为的制度变革。
  •     大赞
  •     首先,封面上“不了解农民,如何理解中国?”总觉得帽子扣得有点大。书中也交待,这只是作者与父母的谈话,由父母口述那个年代的身边的历史、亲身经历的历史。其次,作者有此不由自主地去用一些理论解释父母所经历的。我有些小反感,其实经历就经历,没必要上纲上线。如作者所言,不要想当然地去问为什么,没有经历过的人也许觉得某事匪夷所思,但事实就那样,没什么道理可讲。最后,写得还是不错。很生动,对于我来说很熟悉。对于不是那个环境生长的人,可以去了解一下。同时在学了那么多国家层面的历史知识,可以通过该书,了解一下宏观上的动作,在微观上的反应
  •     不够诚恳,翻看了几页就读不下去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