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革命》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111505638
作者:吴声
页数:248页

《场景革命》的笔记-场景诊断 - 场景诊断

公司要持续运营好爆款产品,需要在三个层面做好承接工作:一是数据层面,二是品牌势能层面,三是用户体验层面。
找到你的场景,就能找到你的人群。找到你的人群,就能建立你的社群。拥有自己的社群主张,就有形成属于自己亚文化的可能。有独特的文化,就有互联网的内容能力,有互联网的内容能力,就有引爆的机会和资格。

《场景革命》的笔记-前言:后连接时代的造物逻辑 - 前言:后连接时代的造物逻辑

P8
我对场景的兴趣开始于一个命题:下一代电商的可能性。超级平台之后,PC时代以降,IoT(万物互联)崛起之时,到底什么是新的入口?是微信公众号还是H5?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逻辑与以人为中心的连接逻辑到底有什么本质不同?人、货、场,原来是用户、产品和平台,现在的人、货、场是不是意味着社群、极致单品和新场景的连接?一系列的颠覆使我开始正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品类创造方法。
1、你之蜜糖我之砒霜:场景造物的生态逻辑
P9
回到老林的困惑,在“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抢购图书包,本质上是基于罗振宇魅力人格的一次信任连接,售卖的核心信息不是图书本身的价值或价格,由于缺乏一个类似罗振宇的魅力人格,淘宝C店的商品逻辑并不成立。用传统电商的术语来说,“罗辑思维”图书包的商业详情页不是规格、尺码与定价,而更多的是关于这个图书包的故事,是能够打动人心的温度。
2、情感连接:场景造物的体验逻辑
P10-11
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百度或淘宝一下,你会发现,多肉并不以单纯的植物形象出现。它常常出现在透着阳光的原木窗旁边,有台灯、明信片的书桌,有装红酒的木格……人们需要这样的场景与氛围来满足自己的情感诉求。与之相仿,健康、乐活、朴素等情感诉求同样大行其道,与这些需求相对应的是智利蓝莓, 是墨西哥牛油果,是大朴浴巾,是无印良品。人们需要更多场景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哪怕是不能实现的空中楼阁似的需求。
P12
新连接下,商品不再是传统的作为物的产品,而更多是发轫于场品的体验。“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逐渐从笑谈成为事实。商品的必需属性被大大降低,个体的“体验”成了新标准。这个“寂寞”的场景,远远比”面“的价格更高。
无数亚文化的背后,既是碎片化的生存,也是碎片化的传播,更是碎片化的场景。社交沟通即时软件和智能手机的器官化,裂变式的放大能力和蜂窝式的自我复制既造就群体性孤独,也成就新的商业机会。场景快速指向新的品类,譬如MO智能体质分析仪,表面上是智能体重秤的眼神和瘦身场景的激活,当聚集在“我们对脂肪的态度也是对世界的看法”时,脂肪派、脂肪主义应运而生,新的品类诞生了;爱脂肪,爱并不完美的自己;改造它,让它跟上我们的步伐。它不是Fitbit在手环外做得最好的品类,不是智能体重秤,而是全新的脂肪场景,也是全新的脂肪品类。
3、需要到想要:场景造物的人格逻辑
P13
商品的必需属性被大大降低。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与丰饶,如同互联网上的信息一样易得、超载,却也经常不得要领。……
流量批发的红利时代结束了,迅速登场的是社交关系,是基于更加鲜活的人格吸附所形成的人格连接。……话语权与信任感相映成趣,社交推荐取代单纯售卖成为新的商品购买模式,关键词是场景,是基于场景的分享,是利于传播的内容,是可以信赖的关系。
4、社群动力学:场景造物的势能逻辑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二章:共享经济崛起的DNA - 第二章:共享经济崛起的DNA

共享经济是产品与产品、人与人、人与产品连接方式的不断改变与优化,是更有效率的撮合能力的不断强化。
场景洞察
这不只是因为共享经济与生俱来地具有可以灵活配置闲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经济效率模式,也是因为它永动机般不断重构我们出行、休闲和社交的场景。这一重构的本质就是场景中产品和产品、人与人、人与货物、人与城市的连接方式在不断改变,连接的便捷程度与撮合连接的能力都在不断强化。
场景延伸
不断创造新共享场景的Airbnb
Airbnb就可能成为一个食住行游购娱的大旅游入口。
场景方法
1.场景是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立的重要工具。因为人们越来越需要新体验和更高的效率。
2.基于新的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以共享经济的逻辑,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产品打法和场景分类。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1页 - 1

《场景革命》的笔记-前言:后连接时代的造物逻辑 - 前言:后连接时代的造物逻辑

你之蜜糖我之砒霜:场景造物的生态逻辑
罗辑思维的产品网店不好卖的例子
情感连接:场景造物的体验逻辑
新连接下,商品不再是传统的产品,更多是发轫于场景的体验。“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逐渐从笑谈变为事实。商品的必须属性被大大降低,个体的“体验”成了新标准。这个“寂寞”的场景,远远比面的价值更高。
需要到想要:场景造物的人格逻辑
场景是古已有之的生活逻辑,原先仅仅是线下的识别,现在有了线上的交互,则更添了一层增强现实的意义。因为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社交网络,我们对想要的商品的识别,对信息的甄别与判断,现在可以由更信任的连接关系帮助完成。社群标签、达人推荐、场景解决方案,初始是营销手段与亚文化叙述,现在则一跃成为主流的商品打造能力。这背后蕴含着一个时代消费精神的巨大变化。
社群动力学:场景造物的势能逻辑
场景复兴,万物互联。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226页 - 场景的商业应用

重新定义产品的先决条件是重新定义产品的决策部门。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33页

【微信是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赞同《场景革命》里的这句话。我们已经有一些基础设施,如B2B的,B2C的。连接人和人之间的基础设施上当属微信。记得当年一家传统企业建立了企业网站,怎么也做不好,一位高人指出,做B2C就要选择主战场,淘宝才是你的主战场。同理。我们缺少的是微信玩得好的人支招。

《场景革命》的笔记-全书 - 全书

《场景革命》 吴声
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中,无数小众化群体真实的存在,却又不被大众所知。- 小时代组成的大时代
商品不再是传统的作为物的产品,而更多是发轫于场景的体验。”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商品的必需属性被大大降低,个体的“体验”成了新的标准。
流量批发的红利时代结束了,迅速登场的是社交关系,是基于更加鲜活的人格吸附所形成的人格连接。
共享经济是场景中产品与产品、人与人、人与产品链接方式的不断改变与优化,是更有效的撮合能力的不断强化
找到你的场景自己,就能找到你的人群。找到你的拥护者们就能建设你的社群。拥有自己的社群主张,就有形成属于自己亚文化的可能。有独特的亚文化,就有互联网的内容能力,有互联网的内容能力,就有引爆机会和资格,因为引爆的可能就意味着流量的获取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所及。我们所需要的是系统的承接和沉淀。
今天商业模式最重要的建构方式就是场景化,塑造场景化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核心要素:体验、链接、社群、数据
场景-塑造用户的卓越的体验:体验的层次感(体验带给用户的满足从功能到利益,从信任到知识层层递进)、体验要有细节(细节就是基于场景的互联网入口,关系标签)、伴随养成类的体验(把控制权交给用户)
移动互联网的消费精神:
想要而不是需要
追求即视感,所见即所购
态度比功能重要
追求价值敏感性而非价格敏感性
自我表达与小众认同超过大众评价
社交网络评价大于现实沟通评价
用户是拥护者,品牌不再突出自己的产品功能而是和用户有情绪共鸣的结合点。从产品运营者到用户经营者
分享更多时候似乎基于人格的背书,这意味着可以长久获得越用越多的信任
流量并不是不值得购买,关键是在这之后,产品本身能否形成一种用户主动搜索的能力,能不能催生流行的指数,能不能进一步形成基于指数的品牌力
一些细节:
微信已经变成链接层面的最大公约数
90后,摄影是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拍照使他们对这个时代的记录途径。
朋友圈代表了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和自我存在的证明
大姨妈的自制剧和电台场景,与其说是社区内容,毋宁说是新用户获取方式和分享主体。让用户多维度感受大姨妈“引导女性收获最佳状态”的愿景,潜移默化的输出产品文化和健康知识,产品本身也因此获得关注,并形成和持续的、稳定的入口。
美图商业:移动、图片、LBS、社交
墨迹天气有商城,辣妈帮有商城,这背后的逻辑是当有大量的长尾流量时,传统的流量思路要被颠覆。长尾流量不意味着流量很少。
电商新用户获取成本:100-120元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120页 - 长江商学院北京校区分享

今后所有产业/公司的性质都会发生五种变化:所有的公司都是媒体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投资孵化平台、场景创造平台、大数据公司。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5页 - 总结

1、这是所有人的小时到组成的大时代,流行更加网格化。在我们所处的世界中,无数小众化群体真实地存在。却又并不被大众所熟知。
2、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人们需要这样(或那样)的场景与氛围来满足自己的情感诉求。商品的必须属性被大大降低,个体的“体验”成了新标准。【批注:或者场景是不是由意见领袖或者行业达人所打造出来的,而这一切场景的衍生是基于IP红利而起来的】3、场景时代的到来,各种被数据挖掘打上的标签标明自我认知,也暗喻着我们的生活动线。……无数亚文化的背后,既是碎片化的生存,也是碎片化的传播,更是碎片化的场景。……社群标签、达人推荐、场景解决方案,初始是营销手段与亚文化叙述,现在则一跃成为主流的商品打造能力。这背后蕴含着一个是到消费精神的巨大变化。4、场景构成堪比新闻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连接方式。

《场景革命》的笔记-场景革命 - 场景革命

产品即场景
分享即获取
跨界即连接
流行即流量
价值敏感度VS价格敏感度
体验美学
自我表达与小众认同超过大众认可
态度比功能更重要
买的不是产品(功能)、买的是体验、场景、生活
产品的功能属性(inside)+连接属性(Plus)= 新的场景体验
百度是人与信息的连接
腾讯是人与人的连接
淘宝是人与物的连接
罗辑思维是人与知识的连接
河狸家是人与手艺人的连接
卓越体验: (1)层次感、或者差异化 (2)细节 (3)拥护者养成类体验
场景的四个核心要素:体验、链接(多元碎片化)、社群(亚文化)、数据(量化驱动)
共享经济
喜马拉雅 的“新声活”
大姨妈的电视、娱乐、女性社群
UGC=PGC
亚文化?
NICE 照片标签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三章 颠覆传统互联网入口的核心逻辑 - 第三章 颠覆传统互联网入口的核心逻辑

移动互联网,场景作为重要入口,颠覆了PC时代的流量逻辑。
场景洞察
传统的产品营销和营销推广思维,是熟悉的4P理论,即产品、价格、渠道、推广。过去产品的运营习惯是,天才工程师的创意落地,优秀的UI做好,再通过广播电视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与此同时配合新媒体营销和战略公关,渠道布局后,计算佣金、毛利率、开始返点、返利、分成。传统的商业闭环非常重视渠道的作用,包括传统渠道创新和新渠道的运用,其思维本质仍是流量逻辑。
场景延伸
Brunch更重要的标签是密友聚会的优选场景。Brunch作为社交工具,已经成为全新的空间形态和餐饮方式。动态场景将用户卷入,产品变成应运而生的场景,用户则成了产品自觉的传播者,传统互联网的流量逻辑被打破,场景成为新入口。
场景方法
LBS、支付场景的渗透、社交网络的便利,让大数据正越来越多地深入到所有产业。场景入口逻辑以此为基础,需把握一下三大原则:
1.不再是简单执着于产品研发,而是专注洞察新的场景可能;
2.不再是拘泥于自我本位诉求,而是激发用户主动传播分享;
3.不再是红海竞争性流量获取,而是新品类独占新场景红利。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53页

传统的产品运营和营销推广思维,是熟悉的4P理论,即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13页

【人脉连接和人格连接】人脉连接是泛泛的,问候的,寒暄的,搭讪的,是弱关系。人格连接是崇拜的,有信任的,走向互动的,开始了强关系的。人脉连接是初级阶段,人格连接是高级阶段。我想,这里的人格,应该是指情趣相同,或者价值观相同。人脉是讲数量,人格已经是质量了,“就是他”了。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226页 - 场景的商业应用

传统企业在移动互联时代转型所面临的最大难点,是组织结构的转变。因为传统企业代表着存量、代表了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也代表了相对固化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安全区。我们要形成跨组织的合作关系,用需求和场景去链接,组织的边界才会溶解并更有效率。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四章 体验美学重塑新的商业逻辑 - 第四章 体验美学重塑新的商业逻辑

场景颠覆传统流量入口,反映的是这个时代消费精神的变化,是基于体验美学的场景经济范式。
为用户提供价值,需要新场景的解决方案——为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体验,建立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让用户给品牌做贡献,比让利给用户更重要、更有价值。
场景延伸案例——航班管家之机票抢票
场景延伸案例——廊桥摆渡车
场景延伸案例——儿童票
航班管家无论是早期的信息服务,还是后来的交易服务,都在追求用场景描述客户需求
场景方法:
从三方面塑造用户的卓越体验:
塑造体验的层次感,体验的层次感决定了场景的真实性;
体验要有细节,细节足够真实,才能吸引用户加入;
提供基于长期消费伴随的拥护者养成类体验,并把控制权交给用户。
体验层次的表现为,体验带给用户的满足从功能到利益,从信任到知识层层递进。能否成为真实场景,取决于体验的层次组合是否可持续。
体验“细节”是场景成为流量入口的要点所在
不仅是层次,体验还要有细节才足够真实,从而吸引用户加入。因此细节是场景成为流量入口的关键所在。细节就是基于场景的互联网入口。
在iPhone正确性的背后,场景不断划分更多的应用细节。这种场景细节,就是App人格。在某种意义下,App人格比我们自我定义的人格更准确,这就是我们生存的现实。
正因为如此,iPhone、微信朋友圈和H5,现在已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基础的生存配置。生活方式变换的这个细节,使智能手机、移动App、社交平台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并且地位益发牢固。
伴随养成类体验——控制权交给用户
现在很多的商业手法,包括线上微店、线下地推,就是在抢消费不断前置的入口,形成长期的消费伴随。这个模式会不会形成闭环,关键在于消费者与企业的关系是否能够形成足够强的关联,用户是否会跟着品牌一起走。这决定了谁是细分领域的赢家。
EXO团体的鹿晗其粉丝在是否单飞、参演什么电视剧上有大局观,有荣誉感。品牌与粉丝的关系亦应如此。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57页

本书好水
读到本页,有一点闪光,就是一个产品,首先有人群的积累,火了,但能支撑产品的持续不断好体验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10页 - 前言

【故事为什么有溢价能力】在产品的介绍中,有人说故事比详情页,比价格,比图片更重要,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故事是直接阐述产品文化的。在现代社会,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产品的使用价值,而需要了解和体验产品使用价值后面的那个文化。图片和视频也可以说明文化,条件是它们也需要承载故事。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192页 - 场景故事=品牌

场景,品牌故事,把这两个概念结合就可以得到:场景故事=品牌。
场景故事等于品牌,也就是说在场景中,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度已经不仅仅是对形象的感知,而是品牌的故事、温度、人格等综合维度的感知。
现在很多品牌也开始将自己还原到场景里,倡导具有品牌内涵的生活方式,因为品牌就是场景故事。
在场景故事中,产品不是第一要素,关键是我们赋予产品什么样的连接场景,其核心要义特别简单:让品牌更加有魅力,更加有人格,更加体会到场景的温度感。
场景故事的讲述方式:可以是故事的文案,让品牌更加有情怀,更具有人格魅力;也可以是场景无所不在的表现细节,可以是图片、视频、音频等一切可呈现的表述形式。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69页 - 【体验美学】重塑心的商业价值逻辑

场景,指戏剧、电影中的场面。①影视剧中,场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主要是空间)内拍摄的一组连续的镜头。(《影视剧创作》P162)
②泛指生活中特定的情景:这场景令人难忘。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fTQBUMP62M1n_R3RomKHXtN8fzHn079fCjyntuAB9DlM2Nxr8YkYJFbMJ7V5oqrrZqSzsoFV3bbjHPX8S61ZryFnZRn-K6bc1Msn6amNWG(百度搜索地址)
场景发生了革命,为用户提供价值,需要新场景的解决方案——为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体验,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场景颠覆传统流量入口,反应的是这个时代消费精神的变化,是基于体验美学的场景经济范式。
让用户给品牌(产品/社群)作贡献,比让利给用户更重要、更有价值。
我们判断的方式变了,判断的标准变成了“体验”。
今天说的产品创新,是指新的品类或者跨界的混搭。
我们判断人的社交活动、娱乐活动、商业活动,乃至互联网上的虚拟活动时,体验都是理所当然的核心标准。基于此的定价规则也由价格敏感性变为了价值敏感性。在此之前,价格敏感性是优先标准,这个标准依然会长期存在,但在今天碎片化生态、传播和情景里,“体验”是决定用户消费意愿、消费动机乃至最后转化环节的核心。
这个时代,我越来越为自己的“懒惰”付费,所以O2O极速崛起。体验已不只是解决痛点,更多时候,体验解决的是甜点、痒点、尖叫点和兴奋点,这才是引爆点。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31页

【我这样理解场景】场景是多种社交模式叠加产生的满足场面,是人脉连接走向人格连接的过程,这里的人格是指对单个人的崇拜和喜爱,也可以指一群同一情趣和价值认同的人的相聚。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行为,并不一定表现为商业成交。它比社群的概念更高一个层次,是更加丰满多彩的社群行为。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81页 - 支撑场景的核心要素

品牌需要把控制权交给用户。如在明星养成过程中,伴随体验已经变成用户自己内心情感的投射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73页

体验已不只是解决痛点,更多时候是解决甜点,痒点,尖叫点,兴奋点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28页 - 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

『场景』,本来是一个影视用语,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或者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是通过人物行动来表现剧情的一个个特定过程。

《场景革命》的笔记-读读标题就可以了 - 读读标题就可以了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1页 - 1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就有这些时代的企业,互联网时代有这个时代的语境,有这个时代的表达,有这个时代的思维,很多我们不懂、不了解、不接触的事务不是错的,而是我们语境不同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一部分: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 - 第一部分: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

当场景被运用到互联网领域时,常常表现与游戏、社交、购物等互联网行为相关的,通过支付完成闭环的应用形态。我们通常称之为应用场景。其中,能够触发用户沉浸式体验或者能够长时间停留的应用形态,如视频、游戏、微信,可以被理解为超级入口;能够应用微信支付/支付宝完成交易的购物、用车、本地团购等场景可以被理解为支付场景。
不同群体中的不同个体被场景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所创造的的独特价值,会形成体验,促成消费,甚至创造个体生存意义。这种场景表现在互联网上,则是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支付场景。譬如通过百度地图直接链接到Uber的订单页面,或者在美团、饿了么下单快速外卖。场景成了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主张要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视为连接不同个体制造场景的工具;场景也成为一种能力的体现,是使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来完成连接的高效率方法。客观上,场景因此成为互联网入口的重要方法论。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131页

场景革命 吴声著
1.无论实物/信息,视频抑或图文,打动人心的场景成了商业的胜负手。
人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
人民需要更多的场景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哪怕是不能实现的空中阁楼似的需求。新连接下,商品不再是传统的作为物的产品而是更多发韧于场景的体验。
2.流量批发的红利时代结束了,迅速登场的是社交关系,是基于更加鲜活的人格吸附所形成的人格连接。基于信任的达人模式在每一个细分的场景大行其道。
因为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社交网络,我们对想要的商品识别,对信息的甄别与判断,现在可以由更信任的连接关系帮助完成。
3.传统的产品运营和营销推广思维,是熟悉的4P理论即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过去产品的运营习惯是天才工程师的创意落地,优秀的UI做好,再通过广播电视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与此同时配合新媒体营销和战略公关,渠道布设后,计算佣金毛利率,开始返点返利分成。传统的商业闭环非常重视渠道的作用,包括传统渠道创新和新渠道的运用。
4.场景入口逻辑三个原则:不再是简单执着于产品研发,而是专注洞察新的场景可能;不再是拘泥于自我本位诉求,而是激发用户主动传播分享;不再是红海竞争性流量获取,而是新品类独占新场景红利。
5.持续经营好爆款需要咋三个层面上做好承接工作:1是数据层面,而是品牌是能层面,三十用户体验层面。
6.塑造场景化需同时具备四个核心因素:体验(首要原则,将大范围多维度重塑和改造场景);链接(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形成的动态让场景形成一种多元的碎片化);社群(社群感/亚文化形成内容的能力可复制,造成大规模传播和用户卷入感);数据()
7.重塑新的商业价值逻辑
让用户给品牌产品做贡献比让利给用户更重要更有价值。
我们判断人的社交活动,娱乐活动,商业活动乃至互联网上虚拟活动时,体验都是理所当然的核心标准。基于此的定价规则也是有价格敏感性变为价值敏感性。
体验是决定用户消费意愿,消费动机乃至最后转化环节的核心。
我们越来越愿意为自己的懒惰付费。体验已不只是解决痛点,更多时候,体验解决的是甜点,痒点,尖叫点和兴奋点,这才是引爆点。
当我们无法满足价值敏感性时,用户就会计较价格敏感性。
在传统的电商模式里,流量只停留在用户的功能满足层面,是基于价格敏感性的存在。
8.三个方面塑造用户的卓越体验:
a.塑造体验的层次感,体验的层次感决定了场景的真实性
b.体验要有细节,细节足够真实,才能吸引用户
c.提供基于长期消费伴随的拥护者养成类体验,并把控制权交给用户。
体验带给用户的满足从功能到利益/从信任到知识层层递进。
让客户给品牌或用户做贡献,比让利给用户更重要,更有价值。(对自己的捍卫)
目前的商业手法是抢占消费不断前置的入口,形成一种消费伴随。抢占前置的消费入口和绑定信任关系,是商业模式在大逻辑上能够成立的前提。该模式能都成为闭环,关键在于消费者和企业的关系是不是能够形成足够强的关联。
用户主动发现而不是品牌自身简单地推送。当真正把控制权交给用户时,引爆点就出现了。
9.商业就是忘掉生意,忘掉商业,失去思考我们和拥护者的关系. 品牌也不再重点突出自己产品的功能,而是要突出它和用户有情绪共鸣的结合点。
如果场景自身不能具备一种亚文化的力量,亚群落的表征和社群感,它将不具备拥有大规模用户和商业应用的可能。
“真爱月饼”不再是物理专属的产品,而成为有故事有人格有温度及有参与感的社交游戏。
社群形成的势能,是推动场景商业化的动力,没有社群场景就无法形成势能。
喜欢跑步,比跑步更重要,是因为我们对于自我的心理暗示,对于这种场景的描摹,还原和定义方式,代表了我们的一种自我确认和时尚表达。这种自我确认,在绝大多数的时候,又有赖于我们社交关系的确认和社会网络评价的确认。
现在商业的底层逻辑,是理解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精神,六个特点:
A.“想要”而不是“需要”
B.追求既视感,所见即所购
C.态度比功能重要
D.追求价值敏感性而非价格敏感性
E.自我表达与小众认同超过大众点评
F.社交网络评价大于现实评价
社交中跟人聊天的内容未必是重要的,重点是我们受制于自身的订阅,关注,通讯录,地址薄,在自己的信任链条里被卷入。
当企业能够准确定义场景的时候,就能够精准定位足以引爆自己品牌或产品的亚文化社群,定位社群中目标用户的痛点和痒点。
我们强调产品的科技感很强,但今天依靠科技感很难凸显产品的差异化。如果产品能够人格化,将它变成连接的标签,抑或变成了一种小众生活的态度,这时定价策略就会变化。当有足够的内容价值,产品就会有人格魅力,甚至有温度感和参与感,我们就可以获得超额的利润。更高的性价比来定义我们和拥护者之间的关系。
爆品代表了最富性价比的用户获取能力,消费者会自然形成这种联想,“这个39元这么好,那他们家79元的应该也不错”。
找到自己的亚文化标签,去建设微信公众号,去使用微博知乎豆瓣果壳贴吧等所有的新媒体矩阵,从一个产品运营者进化为用户经营者,才能真正卖出移动互联的第一步。
10.衡量企业价值的模式变了,指数级增长取代了现行的增长。今后所有的产业/公司的性质都会发生五种变化:
A.所有的公司都是媒体公司
B.所有的公司都是互联网金融公司
C.所有的公司都是投资孵化平台
D.所有的公司都是场景创造平台
E.所有的公司都是大数据公司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33页 - 第一章 长在朋友圈的碎片化场景

微信是基于连接的最大公约数。
场景洞察
隐藏在朋友圈中碎片化的崛起。
在基础设施层面去构建我们的商业模式和组织架构,第一步,并不是理解,而是尝试在这个基础设施上长出来。
场景延伸
足记:朋友圈中电影场景的自我填充
摄影是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拍照是他们对这个时代的记录。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17页


用图片来认识这个世界
微信朋友圈是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
共享经济是 场景商业的典型演绎
每一个点赞、评论的动作中
场景快速更迭渠道
景成为重要的互联网入口
”体验美学”
为用户创造卓越的体验,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网络环境和生活空间融合
以人为中心
忘掉生意、忘掉利益
深思我们和拥护者的关系
用户经营时代
让场景精确匹配用户需求
手机作为社交器官
App吸附着数量巨大的族群
资源越用越有价值
分享就是获取,消耗就是积累
六度空间理论
证实并简化
跨界的深度
定价的关键
窄化生活方式
渠道与人的边界交融
流量服从于流行
社群化与场景化
高频场景更容易获取用户
低频场景中会有天然不信任关系
遇见的是鲜花心情,还是关于生活美学的想象
连接能力缺失,需要提高附加值
带动线下、线上
跟用户形成连接
匹配目标人群需求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一部分: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 - 第一部分: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

什么是场景,或者说被互联网定义的新场景?
1.场景是最真实的以人为中心的体验细节。场景依赖于人,没有人的意识和动作就没有场景。
2.场景是一种连接方式。通过二维码扫描或微信连接人与商品或连接人与活动优惠。通过微信或其他APP形成的连接,可以使酒店通过构建客人主导驱动的营销服务模型,打造以客人为中心的酒店场景。
3.场景是价值交换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的表现形态。
4.场景构成堪比新闻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连接方式。一个人佩戴运动手环,晚上7点去公园跑步,就是一个闭环动线,打造了一个真实的跑步运动场景。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1页 - 场景革命,实际上也是对传统商业的革命

2017.01.06
1、新连接下,商品不再是传统的作为物的产品,而更多是发轫于场景的体验。
2、如今,Uber的模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的典型。
共享经济最大的吸引力在于灵活性:任何人都可随时参与,并收益其中。
3、体验美学——重塑新的商业价值逻辑:为用户创造超越期待的体验,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链接。
4、场景 作为流量入口的一种颠覆,反映的是这个时代消费精神的变化,是立足体验美学的场景新方法。
5、谁都觉得自己的技术很强,因此技术上已经很难体现识别性。但是如果产品能够人格化,将它变成连接的标签,抑或变成了一种小众生活态度,这时定价策略就会变化。只要是基于价值的敏感性,我们传统的加价率和毛利率考核法则,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跃进。当我们有足够的内容价值,产品就会有人格的魅力,甚至有温度感和参与感,我们就可以获得超额的利润。
6、“以生活美学的方案重新定义体验的空间,方所致力于连接的是人与城市文化的共生和上升。”—方所创始人 毛继鸿
7、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跨界整合的时代。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为了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高阶需求,消费不仅是简单的商品买卖,消费者更要享受买与卖的过程价值。
8、这个时代商业活动的核心是人,那么人的动作就是场景的核心,这个动作包括线下的行为,也包括线上的点击和触摸。
9、传统企业转型中场景重构——渠道拓展方式的改变
· 围绕消费者的人群集聚设定社会化营销,这个部门成为公司顶层的驱动部门,这对于销售为中心的传统职能设定是一次颠覆。
♏:场景革命,实际上也是对传统商业的革命,互联网商业的结合。要把握住互联网线上的用户需求,同时线下体验也要做到细节、极致的格调追求。全书读下来,装帧、质感也从侧面透露着本书的体验感与高格调的气息。 2017.01.08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58页

中国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领先,1.技术创新,2,人口基数大,试错快,3.中国信息不对称,互联网洗牌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二部分:支撑场景的核心要素 - 第二部分:支撑场景的核心要素

今天商业模式最重要的构建就是场景化,塑造场景化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核心要素。
体验:体验作为商业逻辑的首要原则,将大范围、多维度重塑和改造场景。
链接: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和智能终端所形成的动态“链接”重构,让场景成为能够形成一种多元的碎片化。
社群:社群感、亚文化形成内容的可复制,造成大规模传播和用户卷入感。
数据:大数据成为量化驱动场景商业模式的底层引擎和枢纽元素。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12页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29页

【为什么我们需要“场景”这个词?】在以往连接中,我们有在淘宝店看中产品然后付款的连接,有在社区、QQ上一问一答的连接,但是随着连接工具的增加,视频、游戏、图片、APP、会议、咖啡、公众号、自媒体,都可以成为连接形式,单连接走向多连接,人脉连接走向人格连接,需要一个复杂的词来概括了。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一部分 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 - 第一部分 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

P28
“场景”,本来是一个影视用语,指在特定时间、空间内发生的行动,或者因人物关系构成的具体画面,是通过人物行动来表现剧情的一个个特定过程。
当这个词被应用在互联网领域时,场景常常表现为与游戏、社交、购物等互联网行为相关的,通过支付完成闭环的应用形态。我们通常称之为应用场景。其中,能够触发用户沉浸式体验或者能够使用户长时间停留的应用形态,如视频、游戏、微信,可以被理解为超级入口;能够应用微信支付/支付宝完成交易的购物、用车、本地团购等场景可以被理解为支付场景。
P29
什么是被互联网定义的新场景?
1、场景是最真实的以人为中心的体验细节。(上班堵车时打开的喜马拉雅电台、范冰冰和李晨的“我们……)场景依赖于人,没有人的意识和动作就没有场景。
2、场景是一种连接方式。通过二维码扫描或微信连接人与商品或连接人鱼活动优惠。酒店服务互联网化(或O2O化)的一个典型场景是,360全景看房、选房、客房扫码服务、微信服务号点评、客房微服务。通过微信或其他App行程的连接,可以使酒店通过构建客人主导驱动的一in高效服务模型,打造以客人为中心的酒店场景。
3、场景是价值交换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的表现形态。在微信公证号里实现阅读价值的期待和满足,进而通过微信支付完成打赏动作,就是一次典型的价值交换场景。……
4、场景构成堪比新闻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连接方式。……再如一个人佩戴运动手环,晚上7点去公园跑步,就是一个闭环运动,打造了真实的跑步运动场景。
P31
(1)我们对于评价更在意的是朋友圈点赞。
(2)我们对于商品的定价和付费,更加关注的是与谁、在何种场景被满足。
(3)我们的连接通过产经表达,选择何种场景,就决定了什么样的连接方式,构建什么样的社群,最终成就什么样的亚文化。
(4)场景本质是对时间的占有。拥有场景就拥有消费者时间,就会轻松占领消费者心智。

《场景革命》的笔记-第120页 - 支持场景的核心要素

`从今往后,所有的产业、公司的性质都会发生五种变化:所有公司都是媒体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投资孵化平台/场景创造平台/大数据公司。
`P128
用场景不断重构传统商业模式中的产品、营销、渠道、定价策略,以及流量获取等模型:
产品即场景、分享即获取、跨界既连接、流行即流量
`产品即场景:产品的功能属性(Inside)+连接属性(Plus)=新的场景体验
三个入手方面:
1.找到消费者场景体验的痛点
2.细分消费者需求
3.确定场景的呈现细节
·分享即获取:


 场景革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