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清流1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14338128
作者:汪兆骞
页数:372页

作者简介

“民国清流”是国内首套立体全景式再现民国清流大师们的史诗级集体传记丛书,本书为第一部,获选《作家文摘》2015年度十大非虚构好书、百道网中国好书榜2015年度人文类好书。系著名作家、编辑家,原《当代》副主编汪兆骞老先生的心血力作。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抗抗、叶辛、何建明,著名作家梁晓声、王 跃文、余世存、岳南,著名学者叶廷芳、张颐武、孙郁、解玺璋、李建军等众多名家倾情推荐!
民国六年至民国十六年(1917至1927年),中国呈现了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肩的思想最活跃、文化最灿烂的局面。继承了传统“士”担当精神的一代民国清流,“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自尊、学术自尊,在风云动荡的时局中扮演着先锋角色。他们学问超绝而又狷介不羁,相互间道义学问相砥砺,却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不断被分化,一时间龙吟虎啸,各领风骚,折射了一个大时代的风起云涌、雪雨阴晴,写就了中国“士”的短暂与辉煌。
《民国清流》第一次系统地讲述了蔡元培、胡适、陈独秀、鲁迅、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章太炎、周作人、辜鸿铭、章士钊、刘师培、钱玄同、黄侃、李大钊、陈寅恪、傅斯年、蒋梦麟等等,无数特立独行的民国文化大师们在思想、学术、政见、工作和生活各个层面,互相交流、碰撞、交锋过程中的友谊、恩怨、是非、因缘与分合,生动地再现了他们在近代中国的重大转折时期的生活图景,刻画了他们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客观忠实地讲述了他们的伟大与卑微,崇高与缺陷,描绘了一轴无比辉煌的民国文化巨星画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民国六年(1917年) / 001
陈独秀、胡适应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邀,分别出任该校文科学长和教授。二人先后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率先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一个崭新的《新青年》时代呼之欲出。暮气沉沉的北大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高地。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氏兄弟等一代新型知识精英,也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创了以现代文明为核心的新文化运动。
第二章 民国七年(1918年) / 063
就在辛亥革命步履艰难之时,北京的新文化运动,却有一抹春色。《新青年》改组为同人刊物,由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沈尹默、高一涵六人轮流编辑,请撰稿人周氏兄弟、刘半农等人协助办刊。周树人以鲁迅笔名发表《狂人日记》等小说,我们民族文学的面貌、气象、精神、灵魂,焕然一新。胡适、鲁迅成为中国现代思想史、文学史上并峙的双峰。
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写《民众大联合》,胡适高度评价云:“一篇大文章,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重要文字。”
李大钊与胡适开展“问题与主义”的学术讨论,陈独秀、毛泽东、鲁迅旗帜鲜明地站在胡适一边。
陈独秀、李大钊办《每周评论》,有良知和正义感的报人章士钊、邵飘萍等办《京报》、《时报》等,掀起舆论波澜,给中国言论史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
第三章 民国八年(1919年) / 095
民国八年,中国依然是独裁者横行的屠场和炼狱。新文化运动合乎逻辑地催生了“五四”爱国学生运动。那些从黑暗中突围出来的知识分子,集体亮相,以启蒙者和革命家的胆魄,继续奋力开启新时代的闸门,一路高歌猛进,为20世纪的中国历史谱写了新的序言。
第四章 民国九年(1920年) / 141
民国九年,比起波澜壮阔的民国八年,少了些红火,但并不沉寂,“五四”余波仍在荡漾。各种政治派别博弈的同时,知识分子关于新旧之争,也日趋激烈。陈独秀、李大钊等倾向政治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秘密酝酿成立共产党。胡适出版新诗《尝试集》,成为“新诗老祖宗”,他还与高一涵等人发起《争自由的宣言》,为争自由而战。鲁迅进北大当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略》。他对盲目引进“俄国思潮”,有振聋发聩的回答:“中国人无感染性,他国的思潮,甚难移殖(《致宋崇义》1920年5月4日)。”周作人作《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思想革命》,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赢得远远超过鲁迅的声誉。
道不同,不相为谋,《新青年》时代接近尾声。
第五章 民国十年(1921年) / 171
民国十年,是中国社会剧烈震动的一年,也是民国清流激荡分化的岁月。大多数知识分子继续高举“个性解放与自由”的旗帜,而部分人放弃“五四”个性主义,走向无产阶级战斗集体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民国清流各自扮演了不同的历史角色,青史留名。
第六章 民国十一年(1922年) / 191
民国十一年,是个天灾兵祸频仍的年头。1月19日,武汉酷寒,天降大雪,冻死很多人。4月直奉战争爆发,在这场血战中,百姓生命惨遭屠戮。6月16日南方陈炯明兵变,炮轰总统府,局势动荡混乱。同时,文化界和舆论界,争取言论自由的斗争,却是这一年的主题。一个以欧美派留学生为主的文人集体,在他们的精神领袖群体的带领下,继续向武人的专制统治,庄严地宣告他们的政治主张。
第七章 民国十二年(1923年) / 223
民国十二年的第一天,孙中山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发国民党改组之先声。二十六天后,苏俄表示倾力支持孙中山。孙中山与苏俄代表联合会发表声明表示:共产组织及苏维埃制度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双方认为,“中国最要最急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之成功,与完全国家的独立之获得”。
6月12日在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中共决定与国民党合作。10月28日,孙中山任命廖仲恺、李大钊、汪精卫、张继、戴季陶五人为国民党改组委员,着手筹备改组国民党。
北洋政府的反动统治更加黑暗且风雨飘摇。其通过“取缔新思想”议案,控制舆论。2月7日,吴佩孚武力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杀害共产党人施洋等五十余人,制造了血腥的“二七”惨案。惨案发生第二天,吴佩孚就以“鼓动罢工,扰乱社会秩序”罪名,查封了汉口《真报》。2月16日,中共的《向导》遭查封。四月因林水白在《社会日报》揭露曹锟贿选总统丑闻,该报被封,林被监禁三个月。8月27日,天津的《京津泰晤士报》也因反对曹锟贿选,被禁止在租界外发行。10月,上海的《时报》因发表反对直系军阀的新闻被禁邮……1923年,知识分子与当局的“不合作宣言”,成了主旋律。
第八章 民国十三年(1924年) / 257
民国十三年(1924年),大小军阀为继续分割山河而使得烽烟四起——齐卢之战,直奉火拼……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经历了漫长痛苦的奋斗和摸索之后,局势出现了新的转机。他在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终于改组了国民党,确定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在年初顺利地召开了国民党的“一大”,咄咄逼人地在南方崛起。
是年的民国清流,除共产党人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有明确政治理想外,更多人也怀着希冀,以文学为武器,继续寻求各自的改造社会之路。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性良知和社会责任。可悲的是,因为各有不同的精神追求和不同的价值选择,他们却陷入了无休止的混战。
第九章 民国十四年(1925年) / 279
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扶病入京,受到包括李大钊在内的北京十万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其入京后发表《入京宣言》,称“乃为救国”,但并没给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带来变化,如遭到国民党反对的“善后会议”如期举行。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国民党成立治丧委员会,李大钊担任秘书股中文主稿。
巨星陨落,举国哀恸。反动军阀依然我行我素。4月,京师警厅发布新制定的《管理新闻营业规则》控制言论,遭到胡适、陈西滢、钱玄同等十八位知识分子抵制。他们联名致函司法总长章士钊,提出阁议撤销这一规则,以维护言论出版自由。
是年5月30日,爆发“五卅惨案”,激发了汹涌澎湃的民族浪潮。6月3日,郑振铎、茅盾、叶圣陶、胡愈之等创办《公理日报》。瞿秋白主编的《热血日报》面世,邵飘萍也从6月起在《京报》推出清华学子王造时主编的《京报副刊》,连续报道了“五卅惨案”,进行反帝宣传。
知识分子反专制,争自由,仍是该年思想文化战线的主流。而5月11日发生的北京女师大驱逐校长杨荫榆出校运动和该年底的11月29日,“认定改造人心——思想革命,是急务中的急务”的《晨报》,被暴徒纵火焚毁疑案,让知识界变得扑朔迷离。
当我们怅望民国十四年的纷乱的文化星空,你会悲哀地发现,透过曾经同是新文化的主将,陈独秀、胡适、周作人等人围绕着上述两案的纷争及其关于政治、思想、文化的纷争,已深刻地反映出知识分子内部分裂已愈来愈严重。
第十章 民国十五年(1926年) / 309
民国十五年依然是北洋军阀横行肆虐、充满肃杀之气的一年。惨案继续不断发生。
3月18日,段祺瑞悍然枪杀47名、伤200多名和平请愿的学生和民众。“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邵飘萍、成舍我主办的《京报》《世界日报》等纷纷报道事件真相,严厉谴责这场杀戮。
朱自清、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作家也纷纷发表文章抨击反动政权;王世杰、高一涵、许士康、陈翰生等在《现代评论》周刊发出抗议声讨之声。上海的叶圣陶、郑振铎等以文学形式发出怒吼。
张作霖、张宗昌等在段祺瑞垮台后,杀气腾腾入京,先后杀死民初新闻史上熠熠闪光的邵飘萍和林白水。《京报》、《社会日报》随之被查封。鲁迅、蒋梦麟、李大钊等都上了黑名单。共产党人李大钊面对黑暗和杀戮,勇敢地率领民众冲锋陷阵,无私无畏。知识分子站在民众一边,表达道义立场。梁启超、胡适、徐志摩、陈寅恪等于春秋更替、风雨晨昏中,继续追逐新文化之梦……
第十一章 民国十六年(1927年) / 339
1927年,从北京到南方,中华大地弥漫着血腥狰狞和死亡的气息。
义士喋血,大师殒命。
在军阀张作霖统治下的北京,共产党人李大钊被推上绞刑架,英勇就义;白发书生王国维,自沉昆明湖,国之魂消;戊戌变法首领康有为病死青岛。三位文人精魂美魄,如火如炬。
空前屠杀,鲜血成河。
北伐军席卷江南。“四一二”,上海宝山路再次被鲜血染红。国民党军队悍然向徒手民众开枪,“伤毙至百余人”。郑振铎、胡愈之、章锡琛等联名致信国民党元老蔡元培、吴稚晖等,发出抗议之声,并于4月15日在《商报》发表。
广州的共产党人萧楚女4月被杀狱中,赵世炎、陈延年被杀于上海,共产党人李汉俊、《大江报》创始者詹大悲遇难于武汉。
作家郭沫若、郁达夫、成舍我、章乃器、周作人都以笔为武器,批评时政,激浊扬清。4月26日,商务印书馆的高梦旦写信给胡适:“时局混乱已极,国共与北方鼎足而三,兵祸党祸,几成恐怖世界,言论尤不能自由。”
是年,中国政局发生巨变,“北伐”成功已成定局,国共两党分裂也成事实,国民党通过军事手段建立了一党专政的南京政府。而文化界却依然是纷纷乱象,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的论战,鲁迅与其他学者、作家的争斗也从未停止。

内容概要

汪兆骞 生于194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原《当代》副主编兼《文学故事报》主编。中国作协会员。著有《往事流光》《春明门内客》《记忆飘逝》《紫塞烟云》《张骞》等,新近出版有《民国清流1: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民国清流2:大师们的“战国”时代》、《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轻与相重》,深受读者好评。


 民国清流1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著名作家王跃文对《民国清流》一书的高度评价:汪兆骞老师深谙《左传》笔法,其《民国清流》依照编年剪裁民国历史,将人物置于云诡波谲的大事件大冲突中摹形刻画,以史家手眼钩沉实录,以文学笔墨传神写照,于人物书写中别嫌疑,于叙事中富褒贬,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援史明志,其为士人清流招魂之深情苦心,令人感佩。
  •     现在流行一句趣话,“世界的粗鄙化,是从嘲笑文艺青年开始的。”一个社会热衷于给“文艺青年”画漫画、贴标签、泼冷水,源自于社会群体对文化的鄙视。其实,做文艺青年,对于许多人而言,只是青春时代的一点冲动,而最终做不做得下去,取决于个人志趣。然而,人能否脱离本能化的生存模式,进入文化生活之境,则是人人都应该且值得思考的命题。所谓“文化生活”,简而言之就是知书达理,能够稍稍超脱吃喝拉撒的庸常,超脱社会丛林式的人际竞争,体验人类社会人文积累的乐趣——至于说是否能有所创造和鼎新,能否成为文化的创作者,倒在其次。最近出版的老编辑人汪兆骞先生的历史随笔《民国清流:那些远去的大师们》,所说的正是民国文化人的故事。称文化人为“清流”,是一种借古之词。古典的“清流”是皇权专制中的一股平衡力量,甚至是权力的一种刻意安排,让长于“空谈清议”的“清流”来牵制“办大事”的权臣。而此书中的“清流”多是一群现代知识分子,是现代语境中的“文化人”。还原“五四”现场就现代专业分工而言,汪先生笔下的“清流”,是指民国那一代作家、诗人、文学家、国学家、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因为承接着旧中国的很多传统,又接受了西方新学,所以这代文化人有新旧交替时代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用蒋介石为胡适所撰写的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来概括最恰当不过,通俗地说,就是优良的传统不丢弃,新时代的好处要发扬。一般人理解“五四”,受教科书的误导,往往有一种简单粗暴的理解,认为那不就是改文言文写作为白话文写作么?要么加上两个只知其名、不甚解其意的“德先生”与“赛先生”。至于改文言文为白话文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德先生”和“赛先生”究竟如何影响了社会发展,大部分人都难以回答,而《民国清流》这部书详尽地记录了这一历史进程,能帮很多有志了解历史真相的人答疑解惑。事实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一直被简化和忽视,以至于今天仍有人抛出种种怪论,认为“五四”过于激进,对传统的悖逆太大,是历史的逆流,是文化大革命或者“极权主义”的起源云云。“五四”之变,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大觉醒,就“德先生”而言,要让国民真正从中华帝国的臣民变成中华民国的国民,变权力崇拜为宪法约束;而“赛先生”则是一整套思维方式的变革,以科学思维取代迷信巫魅。至于是否需要一场“新文化”运动,以激进社会文化革命的方式达成“五四”的诸多理想,是当下争论的焦点。我们理解“五四”往往经过历史进程的变形,特别是经过了“文化大革命”这样重大历史黑洞的扭曲。还原到历史现场,五四新文化运动总体可以说是一场温文尔雅、理性克制的现代文化运动,我们不能把偶然失控的火烧“赵家楼”事件当成“五四”的全部。而汪兆骞先生的功德,就是真实再现了“五四”的现场。民国“清流”的本色《民国清流》的开篇从民国六年谈起,聚焦蔡元培先生所主持的北京大学。彼时,堂堂的中华民国虽已挂牌六年,但在精神上依然只是晚清的延续,而非亚洲第一民主共和国。复辟的袁世凯已死,但北洋军阀主政依然故步自封。在北洋军阀的前现代“军主”世界里,什么都得靠枪杆子说话,比如张作霖枪杀邵飘萍、绞死李大钊,而查禁报刊、囚禁知识分子更是稀松平常,比君主制的晚清时代似乎更为恶劣、频繁。在军阀的枪杆子下,“五四”知识分子能做的,恰如蔡元培所期待的那样,用现代知识和现代思想一点点渗透溶解旧世界、旧思维和旧文化,所谓的“兼容并包”恰是此意。从历史结果来看,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进程,民国“清流”们厥功至伟,但落到历史的细节里,无非是“传播”这项具体而微又极度艰苦的工作。因此,“五四”的文化人,除了扮演好专家的角色,还要努力做好传播者,办刊、办报如家常便饭。各种思潮的论争,此起彼伏。正是在如此论争中,新文化慢慢露出萌芽、茁壮成长,并发展成为文化界的主流。“五四”那一代精英,大多数是在厚实的旧学之上嫁接新文化的苗裔,他们有充分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作为“大写的人”立足于天地间。相比之下,当代文化人则显得有些失魂落魄,相当地“小”。因为太专注于“器用”,淡忘了人格、风度、风骨等文化人应有的灵魂。除去学养的“器量”之外,一个文化人应该有主意,有风骨,有本事。是的,文化人未必要有“主义”,但得有“主意”,自己能对文艺、对学术、对科学和世界有独立的见解。中国向来有提倡主旋律的传统,提倡和而不同,但实际生活中却多数“同而不和”,表面统一,内心不服。只有个人的“主意”在,人才是真人。在蔡元培先生的主持之下,新文化运动中,无论开新的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还是守旧的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都是各有“主意”的真人。在新旧交替中,坚持真立场、挥洒真性情、发出真声音,每一个人真实的见解,都不失为社会文化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一个文化人应该有“风骨”。在古典语境中,文章乃“天下之公器”,古人强调魏晋风度和读书人之傲骨,强调李大钊念念不忘的那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而现代知识分子亦强调人格自由、思想独立。这古今二者的叠加,就是民国“清流”们的普遍风貌,用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盖棺的那句名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作总结,再恰当不过。那种见利就往、忧贫不忧道的态度,不属于纯真的文化人。遗憾的是,当代以文名见世的诸多学人,尚未逃离权力的天罗地网,又一头钻入金元利害的算计之中,怎么也走不出来,把文化界搞成一个赤裸裸的“名利场”,媚官、媚富、媚势、媚俗,犬儒主义与反智主义盛行。再者,一个文化人应该有点“本事”。我非常羡慕民国“清流”的一点是,他们大多并非只满足于做书斋里的文化人,他们有足够的胆魄与能耐,自立于民国初年“山大王”林立的乱世之中。文化人的尊严可不是凭空而至的,而是自己向强权、向坚硬的生存环境争来的,比如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章太炎等等,都是早期的维新派或革命党人,提着脑袋干革命,功成身退搞文化。他们进能驰骋社会变革的大舞台,退能回归书斋。即便是胡适这样留洋归来、春风得意的“开明绅士”,在做学问之外,也能大笔如椽,品藻时政,发出自己的声音。民国的文化人有多样的本事,从无幻想依靠一种体制化的豢养,都能耐烦敬业,广泛地办刊、办报宣传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作品,竞相发出两千年未有之百家争鸣的声音。欲造一时之风云际会,需一时之人才。文化不单单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内在灵魂的修为。现代人已经较难理解“五四”学人的生命气象,我们很奇怪地处于一个文化真空期,既谈不上旧伦理,也谈不上新文化。当汪兆骞老先生用明丽、晓畅的文笔,刻画这些有主意、有风骨、有本事的民国文化前辈时,清流澎湃,激荡鼓应,让人久久不能释卷。在一个充满阅读机心,人人爱挖冷知识的时代,汪老先生写作这种大家耳熟能详的体裁,似乎有点冒险。可是,读者不害怕这种人尽皆知的体裁,陈寅恪先生当年引以自豪的是,他拿来写史的材料都是“大路货”,都是从图书馆里寻常能翻查到的资料,但他却写出了成果斐然的作品,这是卓越的“史识”使然。读者可以把这部书当成展示“五四”全貌的散文长卷来阅读,也可以把它当作诸位大师的集体传记,更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反思,我等应该怎样做一个文化人?——作者:陶林 刊载于2016年第4期《凤凰周刊》
  •     中国名士辈出的时期大致有两个:魏晋南北朝、民国初年。乱世的不幸,却给文人以较大的自由空间去表述自己的思想、坚持自己的人格和操守,这或许是历史的吊诡,但却也是中国士人向往的精神家园。《民国清流》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文人生存与呐喊。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内容上,跳跃性太大了点。
  •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历史搭台,清流出场,散场,谢幕,看完有种莫名的伤感;鲁迅不是伟人,胡适不是小人,张学良不是"好人",看完有点为自己的无知”愤怒”。历史的真相,遮遮掩掩,唯有多读多思,方能尽力接近。
  •     作者的立场很客观公正,没有刻意赞扬,也没有刻意贬低,大赞!
  •     写的很中肯,没有个人崇拜,是非对错,功过为何,均由历史来定,且在历史记载中穿插人物的一些小故事,以生动的语言将人物的性格凸显出来。
  •     没那么受意识形态影响下描述的民国大家,有几分颠覆的意思。
  •     正在读,有点读不下去了。作者太过主观,作为读者的我只想看到最真实的民国的人和事,不想听太多作者的主观评价。而且作者对于鲁迅简直充满恶意,从头批到尾。更是在评论鲁迅和朱安的婚姻时,说“朱安真的比《祝福》里的祥林嫂还悲惨——祥林嫂毕竟有过真正的家庭,有过孩子,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如此想法令人作呕。书中诸多令人不忍苟同的论调实在太多,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下去。这本书竟然被推到如此高度,再看到作者乘热打铁出的2.3.4部,都不过是书商的阴谋罢了。算了,就当野史看吧。
  •     好书
  •     颠覆很多。有些推崇胡适,也未曾贬低鲁迅,相对是客观的。跳跃性太大,不深入。罗列陈述较多,有些地方无味。
  •     写作技法太低,文笔不畅,逻辑不明。但史料详实,观点不凡
  •     再读读
  •     更多的看到了历史书上没有讲到的部分
  •     一颗八卦心
  •     一本编年体的大师传记,内容一般,思想有限,充实了一下课本而已
  •     历史群像,读来甚是酣畅。原本对民国往事知之甚少,如今已有大致轮廓。
  •     民国群星闪耀时
  •     这个文风,这个政治正确,硬着头皮看啊
  •     被《南方都市报》的书评推荐所吸引。确实不错,新鲜,独特,跟以往的视角不一样,谁也不偏袒。
  •     汪老写的好,我这没文化的看起来没压力,按时间轴理顺那些文人,读起来很明白。
  •     还是比较客观的,正确看待历史的方式,就是永远不要相信一家之言
  •     内容是好的,文笔不太好啊。有些地方是想象的演绎,有些地方是史料的复述,有些地方又是作者跳出来的议论。有些内容上的衔接跳跃得莫名其妙...我们现在看他们,是在历史中,是我们已经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可在他们却是正在面对的生活,是当下,是未来的未知。一个人如何抉择,不仅在于他的处境,他的信仰,也在于他的性格。这本书的好处就是让他们不再是个历史中的名字,而是性格各异的人。
  •     非常棒的一部书,全面介绍了民国清流大师们的各种交流、碰撞、友情、矛盾及分合,最重要的是书中有作者的独立思想,很棒,力荐。
  •     民国初期文化界确实聚集了一大批能人异士,不论是学养还是涵养都令人称道,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出不了有影响的大师级人物呢,江山代有才人出,人才是有的,只是没有生长的土壤。 这本书体现了那个时代文化、思想大家们的风骨,也从不同方面还原了我们一个真实大师形象。比如鲁迅,他对待妻子,朋友,敌人的态度与他被政治神化后的形象格格不入;又比如胡适,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近代思想界的巨擘,因意识形态的原因一直遭到非议,但且不论他的学术造诣,光是他的人格品行就足以称得上清流。 这本书主要人物好像都与北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革的主战场
  •     非常客观,料多且实!大师是非功过,读者自有定论。遗憾的是如当年那般蓬勃的生命力在中国文化上感觉已经断层很多年了
  •     『不自由,毋宁死』正如书中所说,春秋与民国,或许是中华言论最最自由之时代。以后的自由,又在何处呢。
  •     这是我开年读的很烂的一本书~
  •     挺適合初步了解那個時代的清流的吧。喜歡胡適之和李大釗(⁎⁍̴̛ᴗ⁍̴̛⁎)
  •     非常不错,适合给看惯了教科书和传统宣传的青年们普个及。把曾经被湮没的一些声音和史实拿出来,您自己去判个断。民国之所以像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一样士人辈出思想璀璨,可能就是因为在新旧体制的冲击和转换的混乱下,思想界相对宽松,社会的动荡和新旧风潮形势倒逼。关于胡适、鲁迅、周作人、辜鸿铭、章太炎,以史料为证的描绘下更加的丰满和人性。各个文学社团、报纸刊物的兴衰起伏也有脉络可寻。总之,在中国那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条件下,文人这个群体充当了不止文学思想,乃至政治思想启蒙的的先锋,却又反过来因为群体固有的缺陷而被政治的潮流所冲击、摧毁和淹没。但无论如何新文化运动衍生的思想带来了当时陈旧的中国恰恰当时所需的药引,这是不争的事实。第一本写到1927年国民党正是反共禁锢言论为止,也算是民国初期最亮丽的一笔。期待下本。
  •     体系混乱,编年史也要讲逻辑好吧,基本上都是想到什么写什么,用词也老套,民国故事只适合给知识分子意淫一下
  •     这本书就是泥石流。粗制滥造。
  •     一代民国清流大师们的集体雕像。强力推荐。
  •     文风实在是不忍萃读。在二十一世纪如此行文,只能说明作者本人几十年无进步。不考虑如此恐怖的文风的话,这本书还是有些点值得一读。其现实意义因人而异:民国大师是这个国家最后的士人,可惜放在今天一个都活不成,侥幸没被枪毙,绝对都会饿死。
  •     我最向往的时代,没有之一。
  •     2016年6月25日读,2016-207。
  •     民国出大师 清流不白流
  •     很榜的书,是历史中沉淀下来的经典
  •     很好看的一本书
  •     带着如此深的成见去说民国的言论自由……观点偏颇,论证可笑,也是醉了!翻案也要按照基本法啊!
  •     内容安排上读起来稍嫌混乱,有一些地方措辞比较做作,和全书内容有点不协调。但对我这个入门级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很不错读物。读的过程一直很受当时大师们的治学态度、求真精神、自由信念的鼓舞。全书读完钦佩的人很多,但还是最欣赏胡适博士,作者也是对他着墨最多,几乎是以他为轴心写。
  •     作者的立场很客观,很公正,揭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容。好书!
  •     那个时代的人,总是熠熠闪光
  •     错误百出。各种演绎。
  •     文学性和主观性太重,可读性较强,史学性不足
  •     仿佛揭开了一层面纱,可以近距离的了解接触那些生活在书本里的大师,有了一个详细而又系统的认识
  •     确实是一部很有分量的书,很值得收藏!
  •     额 我上当了,半夜失眠看看书,七块钱电子版看了手机上九屏吧 实在看不下去了…“想到这里,中山先生那略显威仪的脸庞,特别是清澄得如一泓秋水般的双眸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准备在校门处建后来成为北大象征的“红楼”。想到这里,蔡元培脸上似又浮起欣慰的微笑。”。书里面这种中小学生优秀作文修辞手法实在太多…怀疑骗稿费啊… 还有民国上海是福开森路吧没有福开路啦,写文史类书史料也不查就在那边修辞… 给个一星挤挤水分!
  •     作为一个对民国时期不怎么了解的人,开始我是先写下人名,再注上字,号以及配偶,不时地在看看百度百科,后来一律不管了,看个大概再说。感叹大师对学术的研究,对政治的适度,对国家大局的关心,感叹大师高尚的道德,感叹自己的无知,不知道作者所言是不是事实,不知道大师为何为大师,可悲。
  •     算是认识民国的第一本书,改变了很多原来文化名人很多模糊而刻板的印象,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只是此书不太好读,若不识字词是我没文化,那连接分段生硬一定是作者逻辑性太差,让本是按纪年体编写的书籍混乱无比,常常是读完不知此年有何大事发生,缘何而起又终于何处,还要再读点他人之作。
  •     名人轶事,群星闪耀,为国为民
  •     想再看一遍 可是太伤神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