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日记》书评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540473479
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页数:280页

带你的心灵回家

萧伯纳说,他是最卓越的宗教人物。他是我所见过最美的人类。亨利•米勒说,和他相识是人生最光荣的事!赫胥黎说,他的演说是我所听过最令人难忘的!就像佛陀现身说法一样具有说服力。纪伯伦说,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好奇,想知道这个备受近代欧美知识分子的尊崇的神一样的人物是谁?他就克里希那穆提,印度著名哲学家,20世纪最受推崇的心灵导师,是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新时代运动”紧密相关的思想大师,在西方有非常大的影响。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思考来照亮自己。他经常教导学生,只有洞察这充斥着暴力和冲突的外部世界,才能真正懂得自己;只有脱离尘世的法则,才能不为世俗生活所累。他一生都在帮助人类从恐惧中彻底解脱,体会生活的真正乐趣。我想我是个幸运的孩纸,有幸读到了大师的《最后的日记》。在大师众多的出版物中,本书是唯一的一本在他独自一人时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的言论,也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话语。我曾经读过于娟的《此生未完成》,也曾经读过米奇•阿尔博姆的《相约星期二》。人们于生命弥留之际写下的文字,通常蕴含了生命的智慧,能带给人无尽的启示,读来发人深省。于是,带着好奇与期待,我在大师的六十多部著作中,挑选了这本书来拜读。1983年,88岁的克里希那穆提,来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丽的奥哈伊山谷,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他的松木别墅里,每天清晨,他躺在床上,在不受任何打扰的情况下对着录音机进行口述。于是,有了眼前这本蓝色封面的珍贵书籍。阅读此书的过程也是引人思考的过程,在思考中我渐渐收获了一份心灵静谧。他的描写可以让人觉得整个世界和整个身心都宁静了下来。在第一篇日记中,他就说到,“我们从未深入观察过一棵树的特质,我们从未真正触摸它,感觉它的坚实、它粗糙的树干,聆听来自这棵树的声音。这声音并不是穿过树叶的风声,也并非清晨拍动树叶的微风,而是树自己的声音、树干的声音、树根的寂静之声。”我不禁扪心自问,在我虚度的几十年光阴中,我每天忙忙碌碌,何时曾经认真倾听过树的声音呢?那一记得,我突然好想走近大自然,倾听树的声音,小鸟的声音,和溪水的声音。由此,也可见大师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推崇。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他每天都迎着朝露或者伴着晚霞,去山上散步,近距离地观察大自然中的万物,与它们融为一体,体悟它们的生存哲学。在那个远离喧嚣世俗、熙攘人群和世间丑陋交易的山谷里,橘树含苞待放,花香弥漫。在每篇日记的起始,你都能看见他用优美的笔调,描绘着这个山谷的美妙,带给读者无限的宁静。而后,在这些自然生灵的启发下,他会生发出自己的思考,带领你一起进入思想的领域,思索生命的真谛以及死亡的真义。现代社会,人心浮躁,人们忙于争名夺利,根本无瑕顾及内在心灵的建设,更不用说什么去思考生命的真谛以及死亡的真义,更何谈心灵的疗愈。人们漠视自然,无视他人,沉浸在自己追逐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如大师所说,金钱似乎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对权力、地位的追求,以及由此引发的无尽苦难。人们离金钱似乎越来越近,但却离幸福越来越远。此刻,我们应该慢下来,静下来,倾听来自内心的声音,别让灵魂跟不上脚步。深夜之时,叩问自己的内心,到底什么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到底是外在的成功重要,还是内心的幸福更重要?大冰曾在《他们最幸福》中写到:“成功并不等于幸福。真正的幸福并不来自外界,而源于内心。我开始尝试一些塑造内心的事情:学着泡茶、读了一些书、跟一些出家交流,偶然打坐观心。”如果你的内心还没有被这个忙乱的尘世所完全迷惑,内心还残存着对幸福与宁静的渴望,可以试试做一些塑造内心的事情。你可以试试清晨走在树下,嗅嗅清新的空气、橙子和花的香味,倾听大地的声音。你也可以试试在闲暇之余,随意翻阅这本《最后的日记》。你无需一气呵成地看完,你完全可以信手拈来而读。无论是在你心浮气躁的时候,还是在你宁心静气的时候,相信翻阅这些大师的最后感悟,都能帮你找到内心的安宁。书中自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你完全地忘却自己,安静下来,让心清空它所有的挣扎和苦痛。因为极乐的根源就在深切持久的寂静里,空无之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广袤、深远、不可估量。愿《最后的日记》能引领你,穿越重重的迷雾,带你的心灵回家。愿你能拥有心灵的宁静。愿你能拥抱真正的幸福。

人生与死亡

克里希那穆提这位伟大的心灵导师,在自己人生即将结束的时候,选择回归自然,回归自己的心灵,在自然中不断提升自己,让生命进入了另外一个高度。《最后的日记》这本书是作者最真实的内心的表露。面对自己,面对世间的一切,作者静静聆听心灵的声音。也让我们听见了最自然最真实的生命感悟。在这本《最后的日记》中,作者讲述了许多他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即使是植物,即使是没有生命的自然现象,在作者眼中,也变成了具有意义的具有哲理的事物。作者的思想令人赞叹。有很多引人深思的地方,就像他说的,我们从未深入观察过一棵树的特质,我们从未真正触摸它,感觉它的坚实、它粗糙的树干,聆听来自这棵树的声音。这声音并不是穿过树叶的风声,也并非来自清晨拍动树叶的微风,而是树自己的声音、树干的声音、树根的寂静之声。面对这些事物,作者说,你必须格外敏感才能听到这些声音。这声音并非来自这世界的噪声,并非思想喋喋不休的喧哗,也不是人们在争吵和战争中的粗鄙杂音,而是作为宇宙的一部分的声音。他对自然的领悟使我们了解了生命的意义。究竟活着是为什么,应该怎样的活着,什么样的东西值得我们珍惜?这些作者都在他的讲述中告诉了我们。听听智者的声音,净化我们的耳朵,更净化我们的心灵。当我们认识到人生的真正含义,我们才会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珍惜人生。看最后的日记,听最后的声音,想想我们自己的最后,会有怎样的际遇,让我们更加领悟人生。

夜.寂静

涂佳宁夜归,周遭已褪却了喧嚣,长长的街道在昏暗路灯地垂视下努力向远处延伸着,偶有呼啸的车掠过,还来不及看清颜色,已渐渐消失成一团晕光,一切很快又安静下来,你打开收音机,放着不知名的歌曲,舒缓,伤感,思绪开始纷乱,你并不能明确忆起什么,一种情绪不由自主地蔓延开来:孤独。停车,上楼,摸黑倒在沙发上,本想沉沉地睡一觉,头脑却越来越清醒,辗转反侧片刻,索性爬起来。烧水,砌茶,拧开书房的台灯,心想干脆熬上一夜吧。于是,你走到书架前,一本本看过去,突然,目光停在了一本蓝色封皮的书上——《最后的日记》,你想起来那是印度的克里希那穆提写的最后一本书,关于生命的解读。你随手翻开一页,“快乐的根源就在深切持久的寂静里”,书里这样写道,你不禁会意地笑了。再翻一页,“你始终是地球上的一位客人,有着一种客人的简朴”,很特别的一种描述,而“人类因为从语言上、文化上肤浅地分割了地球而制造了诸多冲突”和1983年3月16日的思考“人类曾在各种不同的心态下互相残杀。他为了宗教原因杀害别人,为了爱国主义、为了和平,通过有组织的战争去杀害别人。这一直是我们的命运——无止境地互相残杀。”则让你想到了最近的叙利亚战争。究竟经历过了什么,才让有着抑郁气质的克里希那穆提成为一位智者,一名哲人?你对这个人好奇了起来。童年的克里希那穆提体弱,爱好与其他孩子不同,让老师无法理解,常常受到毒打和体罚,十四岁时因与生俱来的空性被人带到英国,准备训练成“世界导师”。正当他开始扮演预设的角色时,弟弟的死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使他原有的信仰崩塌,所幸经历了十几天的自我修复,他重构了认知,从此后“使人类都能得到解脱,帮助他们挣脱所有的局限,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永恒的快乐,证悟自性”成了他毕生的任务。克里希那穆提留下了六十册以上的著作,全是从空性流露的演讲集和讲话集,已经译成了47 种语言出版,著作中有《重新认识你自己》、《心灵自由之路》、《爱与寂寞》、《你就是世界——如何对待你的生命》等等,他用尽一生去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解脱,佛学家肯定他是“中观”的导师,印度教吠檀多学者认为他是彻底的“觉者”,神智学者则认为他是地地道道的“禅”师。对于死亡,克里希那穆提是这样认为的,死亡并不是生命尽头才发生的事,而是,每一天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一个人每天都死去一次。当你看着那片落叶,凝望它所有的美丽和色彩,也许你就会非常深刻地领会和懂得,你自己的死去必须就在一开始,而不是远在生命的尽头。死亡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要去竭力避免和拖延的事情,而是日日夜夜无时无刻不在的事情。而从这份领悟中,就会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无限”不期而至。不知不觉中,大半夜已经过去了,原本焦躁的心早已安定了下来,你甚至开始享受起这份寂静与孤独,不过放松之后困意也接踵而来,是到该结束的时候了,今天你会死去,明天你将重生,晚安!——夜读《最后的日记》克里希那穆提

克氏内心的照见

克氏内心的照见读《最后的日记》 文/贺兰微“河边有棵树,我们已经在日出时分日复一日的观察了它好几个星期.……”这是第一篇口述日记的开始,从景色描写开始,也是每一篇日记的开始。克里希那穆提1922年开始住进“松舍”, 直至1986年去世,这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很观察着,观察着松舍周边的一切,观察着人类世间的一切。这些口述日记,也正是他晚年的时候在松舍完成的(有一篇除外)。“你就这么看着它,时光飞逝而过,但这棵树的名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棵美丽的树本身——似乎有一种非同寻常的品质散步在整片大地,整条河流之上。”字里行间,似乎看到一位年迈的老人,日复一日的观察着,他喜欢他的住处,他喜欢周边的群山,山谷,树林,还有那些小动物们,这似乎是他在人间的一片圣地,未被破坏,未被开发,也离着他一直呼求的境界更为的接近,在这里,他可以毫无动机,毫无目的的观察,只是观察,在这里他享受成一位诗人。只是这一切越是美好,越是让他一颗心更忧心痛苦,他仍然在不停的演讲,不时的去到人群,他看到世界的分裂,战争,丑陋,扭曲……, 这些恶的一面,他从来没有放下,每次空灵浪漫的描写之后,便会想到他为之奔走的事业,他不停的观察,照见人性丑的根源,照见分裂,丑陋的本源。乔治.萧伯纳曾经赞颂克氏“他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人类”,是的,他的一生都在为消除人类的分裂隔阂而奔走呼吁,直至最后去世,仍然在观察,在忧心,只是死亡让他更为平静,更为理智的看到这一切。《最后的日记》中二十五篇日记,克氏有两篇提到死亡,死亡的意义。第一篇说到:死亡就意味着我过去曾是的一切,我现在所是的一切,因为疾病,意外或者年迈而突然结束了。而活着,冲突,痛苦,喜悦,快乐,焦虑……,所有的痛与乐交织在一起,造就来人类欲望扭曲的一生。最后一篇:要把死亡看作一件平常生活中的事,生死是一体的,生命开始的时候死亡便开始了,而不是远在生命的尽头。这是最后一篇日记,也是对死亡透彻的照见。我一直追寻着日记,一直希求着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克氏的解脱,可以在最后悟透生死的时候,放下对人类分裂,扭曲等等一切丑恶的牵挂,然而,没有,直到最后都没有,他在大我,博爱的层面上观察,奔走,而人类一直生活在小我物欲的层面,始终都是,这是宇宙的规则,就连他一直观察着的森林,林中的动物世界都是这样,每种动物为了满足自身活着的需求,都会侵犯到另外一种生灵,人类也是一种高级动物,为了自身存活常常侵犯到他人,只是人类太高级了,高级到欲望不仅仅满足于口腹之欲,而是更高,更广阔的占有。人类生活在世间,有着千万个需要遵守的,看见的,看不见的法则,面对着人性丑的,恶的一面,伟大如克氏,即使看到根源,也解决不了自然发展的一些问题。宇宙法则的二元相对性决定了有美,必然会有丑,有人类的自私欲望,才有克氏等一些大师的无私博爱。如果自我很多丑陋的欲望是不可避免的,何不就放手让事情自然发展,看着阳光升起,照耀着橙树,橙树叶散发着熠熠光辉,这一刻很美就够了。注: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心灵大师人生最后的反思

心灵大师人生最后的反思-评《最后的日记》文/信实的精灵假如你知道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后几个月的时光,你会选择以一种怎么样的方式来结束呢?你会选择用笔写下来自己人生最后阶段的忏悔,如同法国作家卢梭一样,开始自己的《忏悔录》;亦或者记录下自己前段人生不可告人的一些秘密,比如渡边淳一的《我永远的家》一样,首次向外界去透漏自己从来不曾说出口的一些事情;又或者像克里希那穆提一样,选择孑然一身栖居在自己的松舍中,与世隔绝,进行自己人生最后的冥想。印度著名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作为20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被誉为“慈悲和智慧化身的人类导师”,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前未曾读过他的作品,后来接触到的是他的这本《最后的日记》和《内在重生》。他主张真理纯属个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所以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里面,他愿意在山上独居,就是为了亲近于大自然,用大自然和内心的声音来让自己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他作为印度教的一名忠实教徒,萧伯纳说,“他是最卓越的宗教人物”,确实,他一生的教诲都旨在帮助人类从恐惧和无明中彻底解脱,体悟慈悲与至乐的境界。他的六十多部著作都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讲和谈话结集而成,目前已经被译成四十七种语言出版。而这本书的译者Sue也不得不强调一下,本名王晓霞,是克里希那穆提冥思坊的创建人之一,克氏书籍和视频的字幕译者,冥思坊翻译小组负责人。已出版克氏译著包括《与生活相遇》、《倾听内心的声音》、《人类的未来》、《生命的所有可能》、《终结生命中的冲突》、《唤醒能量》(译审)、《探索与洞察》(译审)。当然,正式由于她自己非常赞同克里希那穆提的这种人生和生活方式,并且投入极大的精力去研读克氏的书籍,所以这本书的翻译在很大的程度上几乎可以还原作者的原录音想要表达的意思。并且这本书采用中英双语的双版本印制,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一些想要阅读英文原版文集的读者的猎奇心理,甚至于在有些地方可以自己跳回去英语部分去进行自己的解读,给读者很大的自由空间。这本书里面所提到的克里希那穆提的日记,除了有一篇日记是在英国汉普郡的布洛克伍德公园进行录制以外,其他的26篇日记(其中有些日记是前一年日记的续集部分,也算作单独的一篇。)都是在加利福尼亚的奥哈伊他自己的卧室进行录制的。他喜欢一个人端坐在床上,完全与世隔绝的样子,然后开启自己的灵魂之旅。1983年的时候,克里希那穆提已经88岁的高龄,几乎走完了人生所有的时光,所以他选择在奥哈伊的山谷之中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他的松木别墅里,每天清晨,他躺在床上,在不受任何打扰的情况下对着录音机进行口述。这本书最适合在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时候进行翻阅,并且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完全就是大师内心里面的冥想,所以聆听克里希那穆提近在耳畔的独白,看穿生死,让人生豁然,收获心灵的解脱与静谧。克里希那穆提卓而不群的空性,孕育出了无人可以取代的洞见。有幸能阅读他辞世前两年记录下来的这本《最后的日记》,我的心仍然被言词中流露出的对人性的深切期许所撼动。——胡因梦在这本书2009年由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中文译本时的推荐序幸福可以只是你一个人的隐私,那冥想更应该是一个人的天路历程。在克里希那穆提的众多出版物中,本书是唯一一本在他独自一人时以录音的形式记录下的言论,也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话语。这本书不同于他以往作品的言词犀利,《最后的日记》以一种平和的语言,缓缓道出生活和生命的真理。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他每天都迎着朝露或者伴着晚霞,去山上散步,近距离地观察大自然中的万物,与它们融为一体,体悟它们的生存哲学。在那个远离喧嚣世俗、熙攘人群和世间丑陋交易的山谷里,橘树含苞待放,花香弥漫。在每篇日记的起始,你都能看见他用优美的笔调,描绘着这个山谷的美妙。而后,在这些自然生灵的启发下,他会生发出自己的思考,带领你一起进入思想的领域,思索生命的真谛以及死亡的真义。生命已然走到最后的光阴,采用克里希那穆提这种超然脱俗的结束方式未免不是一种惬意的方法。生命存在着就有自己的价值,在生命有限的时光里面,去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记录下来生命中的刹那时光,或许那一刹那间的感动可以帮助很多人走出人生的低谷。PS:作品虽有限,但均为原创。如需转载或者另作他用,请豆邮或664591856@qq.com联系本人。谢谢您的尊重~

简简单单地记载生活

在克里希那穆提生命弥留之际的日记里,他坦承某种人生中的经验,“未来就是我们现在的样子。数千年来的历史一直如此-----生生死死,还有我们生活的所有艰辛。”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清晰而准确地感受到生活中的轻松和沉重,它关乎对日复一日繁琐之事的警醒,以及随着时间的延伸,我们需要正视的是什么的问题。这种认真、细腻的格调贯穿本书始终,它或许本身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所以我们阅读起来心时而会绷成一根弦,它是我们常常忽略掉的事实,也是我们不敢面对的真相。倘若我们有颗如同克里希那穆提一般开放、柔软的心,也许会重新审视、定义生活。也许是因为最近我压力比较大,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倒是会产生一种释然之感。这些写于30年前的文字,给予我巨大的认同和鼓励,原来我个人的空间焦灼且逼疚,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的。是的,我们不会主动去热爱生活,不会给生活做减法,不会去理解别人,而且,自己从来欲求不满。我们每天所做的,都是习惯使然,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单调甚至有些无聊。我们从来不会去想,自己的彼岸在何方,自己又身在何处。这种克里希那穆提所感受到的困惑构造成了他所想要解决的初衷,也使得他一直处于理想与感性、平静与忧虑所包围的状态中。他在日记中时常谈及人与万物共处的理念,里面有时间、无限、自然、战争、艰辛,等等。我想每个爱他人胜过爱自己的人都会有这种忧愁,在生命弥留之际,都会感受和他相似的困惑。要把人生彻彻底底思考一便,教导生者如何幸福地生活;同时,彻彻底底地想清楚,活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尽管人们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但关于生命的思考,在任何阶段都可进行,在任何时间也都可进行。但接下来的,更为切身有益的追问与探索,或者说有可能摆脱困境、改变现状的办法,在我想来,除了不顾一切地抛弃与离开,去选择一种更容易的生活之外,大概还应该有别的选择,那就是把目光投向自身,成为勤奋、诚恳的人,乐意融于生活,并且愿意向一朵花送去一个微笑和一个吻。此时,《最后的日记》的独特之处便彰显出来了,克里希那穆提其实一直在解答,谦逊、耐心地一次次探索,一次次解答。他像极了我们的至亲,想为我们讲很多,害怕我们听不懂,他的的确确讲了很多,然而,他最后却精致、利索地收了尾。他知道,人生,从来都是一场私人盛宴;路,从来都是一个人朝前走过去。我喜欢克里希那穆提的地方也正在于此,他懂得给他人留下面子和余地。因为,他懂得活着的艰难,也就懂得了活着的简单。他会说,“生活没那么简单,你可以活得简单,但生活本身是广阔的、复杂的。它的范围无边无际。”他也会说,“只有爱和慈悲的智慧才能解决生活的所有问题。”所以,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们的眼前甚至会浮现出一位伟大的心灵导师于山谷中静坐冥想的姿态,他对于万物生灵的沉思,对于宏观世界的深入探索,对于无限的仔细探寻。终究,他懂了,他的生命会如一片落叶逝去,而这和生实为一体。活着的本身,就是一场生命运动,满载智慧,在爱和慈悲中,可以用力正视真相。

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

离家北漂几年了,每年最幸福的几天还是国庆假期回家的时候。当放下工作,回到那个小山区里,水是甘甜的泉水,空气是清透的,如果遇到什么节日,家里的老人会带着去庙里,看着善男信女们拿着香烛、面条,踏在山间的石子路上,心里感觉到平日里的压力、脑子里总是想着的报告、文件都被清空了,终于有时间好好地审视自己,停止自己喋喋不休唠唠叨叨的思想。在看《最后的日记》时,我时常有回家的错觉。就像是正处一份幽居在空谷的生活,迎来静谧怡人的清早与黄昏。在山间那棵结满了橙子的树下,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居所。我们呼吸着有橙花味道的空气,听蜜蜂嗡嗡地飞行。这里没有别的,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的冥想。你听。作者和自己交谈,自己是如何成为了现在的自我。这个自我是如何产生的呢?他想到了自己人生的开始,到自我的形成,到我们与其他人的思想,再到时间与死亡。我们共享着这个世界——阳光、雨水与空气,我们共享着人类的思想。我们看到小溪里的一根小棍子,我们追着它,跑过山丘,跑过小坡,直到它消失在瀑布的另一边,向我们终将要到来的死亡。我们的心灵被四面八方潮水般涌来的信息牢牢占据着,让我们的眼睛和内心变得愚钝与迟缓。我们需要觉知自己的内心,像一只飞翔的小鸟一般看着自己,不带有任何的偏见与曲解。自我究竟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总是向往着未来?我们总是用"希望"这个词来定义未来的全部,但是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地思考自己当下的想法,我们便可以做出心灵的改变。这是一本真正需要慢下来,细细品读的书。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描写,带领我们穿越了公路和树林;他的思考透过了古今。我们回过头看自己每天的生活,其实足够地乏味,里面充满了物欲、痛苦、还有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欲望。我们希求安全感,我们渴望物质的保障、别人的认同,来让自己获得心安。"你开始了一天的例行公事,被工作习惯、人与人之间的争夺、身份的划分、意识形态的划分、准备战争,你自己的内心的痛苦和人类的悲伤牢牢俘获。"也许我们要试着中止心理上的时间与思想,看看自己的内心,发现我们的心灵沃土里,便有获得持续的安宁的力量。我们观察着一只松鼠准备过冬的松果,我们自己也来自于自然,我们与这万事万物都自然地关联着,如同我们在睡梦中,自然地蜷缩起身体,仿佛是一只依偎在母亲身边的小兽;又仿佛我们坐在一棵树下,享受树的庇阴,有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安全感。在那么一刻,我们与自然关联在一起,我们感受到风的吹动,感受到在风中飞翔的鸟儿,感受到那无垠的天空和和煦的阳光,与这一切的一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心灵的疗愈就会渐渐地、悄然地发生。"极乐的根源就在深切持久的寂静里。"生活在这个喧嚣的城市,车水马龙霓虹灯转,我从未感到自己出世过,却也觉得,这样的喧嚣,和我又有什么相干。我曾经无数次地想到将生活与工作分割开,但是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到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如何找到自己内心安稳的宁静,我还没有想到,所以就在这里简单地说一个小故事做结尾。前一周周末,有一位友人到偏远的郊区拜会出世的老友。老友约她一起在湖边小住,感受生活和自己。我这位友人说,不用了,心静自然凉,心中有生活,自然处处便是郊外湖边。做到这一点很难,我想从认真思考这本书,认真思考这个空谷里作者和我们讨论的心灵开始。当我们慢慢潜入心灵,也许会发现,我们自己便可以发出安心的光,像黑夜里阑珊的星火。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最后的日记》给那个想要麻木却不曾也不愿绝望的你。

也许你在繁华都市待的够久,也许你对生活各种需求不厌其烦,也许你失去了一个人生本该有的活力,当你如蚊语般悄悄告诉自己,就让我麻木下去吧,在这个让人麻木的社会中也麻木下去,并且日复一日时,不妨拿起这本书读一读。在晨间,在白日,在夜晚,或者在阴天,在雨天,在雪天,或者在霾天,你拿起它,不用报任何想法,就一字一句读下去,里面每一个句子都让你觉得如清泉流入了干涸河流让人自觉欢喜。这是一位即将去往一个未知世界的人留给世人的一本非常温暖的书,书中并没有事事罗列出各种让你感动的场景或是言语,这本书不是一本满大街流行的鸡汤,不会强灌任何东西给你喝,这本书也不是一个具体的指南,这本书不推崇任何可修边幅的思想,这本书不标榜自己,这本书只是承载着一个人最后时光中那几篇似暖阳初升时般温暖的记忆和作者独特的思维视角。作者在最后的日子里没有任何恐惧、没有任何不安。如往常每一个初升的朝阳下的日子里安稳的度过每一天,它可以在繁茂的森林和松鼠对视,他可以温柔看蚂蚁在他身边吵架,他可以和一条眼镜蛇默默观望,他也可以和老虎擦肩而过,他没有惧怕,他是在最真实的生活。这本书会让你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人内心中最柔软最人性化的东西,书中娓娓道来的所思所想就像一股清澈的溪流,灌入你整个生命的河流,让其更加清澈了几分、温柔了几分,他温柔的感知变成美丽的句子滋润每一个人。他没有过分介绍大自然,却让你对大自然更向往了几分;他无意让你从萎靡不振中振作起来,却让你更加的笃信你也可以有美丽无限的生活;他并非是在将一句句枯燥的哲学,却让你从中洞察出哲学最本真的面貌。他不强调让你去信服他,而你却已经对他佩服不已。有多少人在最后的日子过的不堪,有多少人在最后的日子惴惴不安,有多少人对那个未知的世界充满恐惧,然而这个人却安静如初,如果不是通过介绍,根本不会知道这是出自一位即将谢世的老人所书写出来的。最后想贴一下那个世纪的伟人曾对他的评价:纪伯伦曾说:“当他进入我的屋内时,我禁不住对自己说:“这绝对是菩萨无疑了。”外界对他加注了太多的神话色彩和信仰,而他却能做出解散拥有3000会员的宗教。外人如何评价他,如何定义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留下他独立思维著出的书,被你捧在手心,产生一种独属于你自己的“化学反映”并加之升华。

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

我最喜欢《最后的日记》里的一句话:用自己的光照亮自己。有时候我们跟全世界都没有任何关系,除了极少的、真正把我们当成心肝宝贝的人,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谁会在意我们的心情好坏、健康与否、坚强或脆弱,或者,活着还是死了。谁又会牺牲自己照亮我们呢?再说了,借来的光,终究还是得还回去的,更何况还不知道能不能借得到光。这句话是真的抚慰了我哈。看,一句话就能让我伪装起来。何必要看见心灵呢?但是终归还是心灵最要紧,我们穷极一生,都在躲避自己的心灵,都要隐藏着不允许真我见光。可是内心深处总有些地方照不进光亮。《最后的日记》是这样的一本书,企图让我们收获内心的解脱和静谧。透过作者克里希那穆提的眼睛,他给我们描述身边的自然环境,树叶、露珠,生命,一切都是那样的从容真切,安静下来,遇见心灵。“我研究过宗教和科学上的各种合理化的解释和信仰,他们对事实进行了各种假定!其中有一些是符合逻辑、抚慰人心的,事实上对未知的恐惧却一如既往的存在着。”是的,我们恐惧。恐惧的时候我们甚至能相信灵媒。被他带进生死,预想未知的未来生命及消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后的日记》记录了作作者在最后的日子里的表现,他没有任何恐惧,没有任何不安。他可以在繁茂的森林和松鼠对视,他可以温柔看蚂蚁在他身边吵架,他可以和一条眼镜蛇默默观望,他也可以和老虎擦肩而过……他如此放松了下来,如此的接近自己的心灵,对自然和生命认真而敬畏。一切随心。作者说,面对这些事物,你必须格外敏感才能听到这些声音。这声音并非来自这世界的噪声,并非思想喋喋不休的喧哗,也不是人们在争吵和战争中的粗鄙杂音,而是作为宇宙的一部分的声音。  他温暖的遇见大自然里的一切,让人更加向往他眼里的自然诗意;他也不会刻意放大失意生命里的不堪表现,不刻意引导你什么,却可以让你相信你有这份力量。他用安静唯美诗一样的句子来引出枯燥的心灵哲学,却让你从中洞察出你自己的真相。认识自我是一件很难的事,听从自我更是一件不简单的事,他做到了。每每看着作者的大眼睛,也会想起一个人,李承鹏。他们的大眼透着不一样的神光,克里希那穆提的眼神更安定、淡定和从容。

最后的感悟

在生命的最后,那时的你会做什么呢?也许身体不错,在某个睡梦里悄然离开;也许疾病缠身、意识模糊,无奈的等待最后一刻的到来;也许身体健朗,每日依然能够散步晒太阳,思索过往的几十年,重新回味一遍人生,留下关于生活、生命、人生的最深感悟。《最后的日记》,是二十世纪伟大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生命弥留之际,用录音形式留下的日记:关怀心灵,感悟生命与死亡。人一生几十年的时光,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跌宕起伏那么久,每个人都会有关于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不同的在于,普通人的感悟可能会比较浅显直白,留下的大道理是普通和寻常的。思考家、心灵导师关于生命的思考,关注是更深层次、更深刻。在《最后的日记》,克里希那穆提大师就对很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想,阅读名家在生命最后的时光关于生命生活的各种思考和回顾,更受启发和启迪。生活中的我们有时缺乏思考和感悟,现在跟随克里希那穆提的日记,一起感悟一下生命的种种。阅读这本书,内心是宁静和宽广的。在克里希那穆提的老年生活里,他居住的周边环境很好,日记常有他散步、登山的记载以及站在高处的感想。读着他登到高处、独自散步时的文字,内心安详而安静。“爬到山顶最高处,俯瞰宽阔的山谷”,成片的树木森林映入眼里,河流蜿蜒,远处群山叠翠,呼吸着最新鲜的空气,个人处于其中,渺小又独立。万物属于自然属于地球,但不属于任何人,个体的生命独特存在,放在天地间却是微小的存在。生命的逝去不可避免、时间总是分秒不停的流逝,这两样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是你无论如何、无论用多少人力物力财力都改变不了的事实。坦然的面对生死、接纳无可改变的,珍惜那些不能再回的时光,在既有的时间里珍惜当下、过好现在,是我们对生命的不辜负,也是我们在很久之后生命的最后留给自己的不后悔:没有虚度光阴浪费生命,那么这一生便没有白白度过。在《最后的日记》里,一起聆听克里希那穆提关于生命的独白。随着他的日记、他的感悟去体会生命、修行心灵。


 最后的日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