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姆莱兄弟

出版日期:2016-8-1
ISBN:978751921429X
作者:[德] 卡特琳 ·希姆莱
页数:272页

作者简介

希姆莱家族的后人透过重重史料,以抽丝剥茧般的耐心和无与伦比的勇气还原了纳粹魔头海因里希·希姆莱及其兄弟的生平。书中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都包含了家庭、阶层、社会以及世界局势的影响。从家族成员的视角写出的希姆莱,是对后人观察和认识此人的重要补充。
这是一本极其睿智的书。
——德国《斯图加特报》
官方的说法和家族中流传下来的故事之间往往有着巨大的鸿沟……坚信“过去有好日子”的老一辈人和那些不愿直面历史事实的后代,这些人的态度助长了新纳粹势力的抬头。是时候去解决这个问题了。
——英国《卫报》
这本书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在把“党卫军全国领袖”这个万恶的形象还原到了他所出身的那个极其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之中。
——英国《每日镜报》
人们应当向卡特琳•希姆莱的勇气致敬。她的书不仅讲述了过去发生的那些事情,也是对当下社会的侧写。全书最耐人寻味的地方就是她对自己的种种发问。
——英国《每日电讯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我从未叫过他一声“祖父”
第二章 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
第三章 把孩子们教育成有德意志性格的男人!
第四章 一个弹坑接着一个弹坑
第五章 周五我们去射击
第六章 所有人都欢腾了!
第七章 服务与奉献
第八章 我们一定要幸福
第九章 终于站稳了脚跟
第十章 死心塌地跟随纳粹
第十一章 集体殉葬式教育
第十二章 继续前行!继续战斗!继续奋进!
第十三章 永远忠诚于你的里夏德
第十四章 勿忘。你的X
第十五章 留住美好的回忆!
第十六章 他哥哥的牺牲品
附 录 家庭故事

内容概要

卡特琳•希姆莱,1967年生于德国丁斯拉肯市,德国纳粹党卫队头目海因里希•希姆莱的侄孙女。大学期间主修政治学,并参与了现代史研究的多个项目,包含种族主义和跨文化交际等题目的研究。丈夫为以色列犹太人,其祖辈在波兰遭到过德国纳粹的迫害。


 希姆莱兄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2条)

  •     一个人最难的便是“克服自己”,那么如果让一个民族“克服过去”呢?这难度恐怕比“克服自己”只高不低。在这方面,德意志民族对二战的反思绝对值得称赞。他们所做的“克服”既包括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在教育序列中坦陈真相,也包括每个个体对真相的追求态度。卡特琳•希姆莱就是这样一个“克服过去”的民众的一员。她的伯祖父是臭名昭彰的德国盖世太保总管海因里希•希姆莱,在“希姆莱兄弟”中排行老二,主导过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约600万犹太人因此丧命。她的爷爷是恩斯特•希姆莱是老三,老大名叫格布哈特•希姆莱。跟很多纳粹的后代一样,她对自己祖父的所作所为并不十分清楚,只是以为他是一个对政治不感冒的技术人员,是“世纪杀人狂魔”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弟弟。她背着“希姆莱”这个让人羞愧的姓氏,是因为海因里希罪大恶极。直到她的父亲请她去档案馆查一下祖父的档案资料,她才发现,自己印象中跟政治毫无瓜葛的工程师爷爷,竟然跟家人一直以来的叙述如此不同!罪大恶极的不仅仅是海因里希•希姆莱,恩斯特和格布哈特,乃至他们共同的父亲老希姆莱,都是希特勒的狂热追随者!老希姆莱夫妇及希姆莱三兄弟卡特琳突然对自己的家族史变得“无知”起来,在大学主修政治学并做过多个德国现代史研究项目的她,此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她几乎是带着深深的恐惧、无以言表的羞愧、极度压抑的负罪感和对克服自己的巨大勇气,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档案,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家族史料,她必须找出“希姆莱”这个赫赫有名又死无葬身之地的家族的真相。她知道,她不能再像她的父亲那样——她父亲小时候向自己的母亲询问父亲到底背负了多少罪孽时,卡特琳的祖母反应十分激烈,以至于心脏病突发,她父亲立马就放弃了询问。当然,这种不清不楚的罪恶感也一直折磨着他——她也有自己的孩子,那个聪明机灵的小家伙,他的爸爸是一个犹太人,他的祖父母则曾在盖世太保的枪底下过着非人的生活。如果有一天,儿子问她两个家族的事情,她很清楚自己不能说谎。卡特琳·希姆莱,她是海因里希·希姆莱的侄孙女《希姆莱兄弟》德文版,中文版已出版慢慢地,在卡特琳对祖父母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他们的身影变得越来越清晰。无论是当过中学校长和枢密大臣的老希姆莱,还是受过良好人文教育的希姆莱三兄弟,他们每个人成长历程中重要事件和重要他人都得以还原。阅读这本《希姆莱兄弟》的过程中,除了对良好家境何以培养了极恶的三兄弟这点感兴趣外,最令我震撼的是纳粹后人和被迫害者后人的相互抚慰。如果你看过《纳粹的孩子》这部纪录片,你一定会对纳粹后代那种深入骨髓的负罪感印象深刻——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承受祖辈的姓氏带来的刺痛,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做了绝育手术,这样,纳粹基因也不会遗传给后人——他们终生生活在加害者的阴影下,仿佛生来就是为祖辈还债的,他们也甘愿接受致歉者的身份。贝缇娜·戈林,她的父亲是纳粹德国的第二号要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像起初那样对立。卡特琳在《希姆莱兄弟》一书中提到:在跟战犯及受害人后代的一次小组谈话中,我诧异地发觉,那些受迫害或牺牲者的孩子对战犯的孩子起到了疏解压力的作用。他们是安慰者,在他们身边那些战犯的孩子得以放声痛哭,然后获得饶恕。这一幕让我感到惊骇。《纳粹的孩子》一片中,鲁道夫•霍斯的孙子带着深深的心灵创伤和歉意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时,被一个集中营的幸存者拥抱,他也是同样的反应。这大概也是加害者和受害者双方对自己的克服。左一是莱纳·霍斯,他的祖父是希特勒的亲信、奥斯维辛集中营首领一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的幸存者与莱纳·霍斯拥抱法国诗人阿拉贡有句名言:可以原谅,不能忘记。我想卡特琳•希姆莱的这本书也正体现了这一点。无论她的姓氏是什么,她是自己家族的一员,她也是她自己。向勇于“克服过去”、书写历史真相的人致敬,他们推动着一个民族国家与世界的和解。
  •     读历史,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旅游时,我喜欢跟在导游后面,听他们介绍各朝代历史,我喜欢去博物馆,看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古代物品,我喜欢走入历史,走入过去,并不代表我活在过去,而是反思,然后展望未来。人物传记讲究真实,客观,《希姆莱史弟》作者是卡特琳•希姆莱,1967年生于德国丁斯拉肯市,德国纳粹党卫队头目海因里希•希姆莱的侄孙女。大学期间主修政治学,并参与了现代史研究的多个项目,包含种族主义和跨文化交际等题目的研究。丈夫为以色列犹太人,其祖辈在波兰遭到过德国纳粹的迫害。《希姆莱史弟》可以说是人物传记,也可以说是历史纪实,读者一步一步跟着作者走,也可以是一次揭秘之旅,更可以说是一种探险之旅。本书最大的亮点是,通过大量的书面文字来串联整本书,具有客观真实性,加上作者本人的观点和看法,让本属枯燥无味的纪实书,变得有人情味,变得有情感,有活力。读者总能不自觉就随着作者思路走,跟着思考,跟着提出疑问,并随着一起找到答案。《希姆莱史弟》讲述了一个德国家庭的故事,讲述家族的纳粹往事。从当事人的祖父母开始导入,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各个切口突破,真实还原希姆莱史三兄弟面目和历史事件,从他们的童年,求学讲述到工作,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非常能吸引读者阅读。本书大部分内容讲述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我们深刻体会到,家庭教育,父母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当然还是时代的变革对人物的塑造是非常直接有力的。读完本书,很奇妙的是没有恨,没有偏激的观点,即使大量的生命被随意滥杀,可能是因为从一开始就了解了时代和家庭的背景,他们的出身,造就了人物性格特点。作者非常有勇气直面过去,重重阻碍下,揭开真相,走入过去,在最后,作者是还进行了对后人观察和认识此人的重要补充。我一直觉得,我们后辈人,应该时刻铭记:要学习历史,不能忘记历史,要知道历史是一盏明灯,给我们的未来指引方向,让我们在未来少走弯路,往正确方向前进。
  •     我们如何面对真实——读《希姆莱兄弟》最近欠的书债颇多,但书必须一本一本读,同时读许多书往往贪多嚼不烂,切记切记。《希姆莱兄弟》这一本,大概上周三就已经读毕,书也从办公室拿到家里,又从家里拿到办公室,来回几趟,始终没有落笔。惭愧惭愧。不知道这样一本很正经且题材颇为“偏僻”的历史传记类著作,为什么要做推广呢?并且,在被推广的受众里面,大多数人大概对德国的历史并不很感兴趣吧。读的过程中,回忆起大学时唯一上过的和德国近现代史有关的课程,是李维老师的“德国现代史(上)”(很遗憾,我并没有在另一个学期选下的部分来上完),是一门专业选修课。因此,读到书中出现的“啤酒馆政变”以及“背后一刀”的历史提法的时候,有一种久违的熟悉感觉。但全书的一大部分,都是非常琐碎的家族经历的历史叙述,在冷静的笔调里铺排开二战之前德国普通家庭的关系网和社会状态。有着贵族情结(这情结里自然带着帝国荣光的追求)的老希姆莱是再正常不过的传统德国人,他还是一位中学校长,他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子的成长过程不能不说是按部就班和严厉的,他们当然有教养,也有理想。但正是这种不泯灭于庸俗生活的理想,造就了往后的二号魔头。但一个人真的可以被称作是“魔头”么?书中写来,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对祖国对领袖的忠诚,对国家和民族“复兴”的愿望,以及在具体工作生活中为家人谋点“小福利”的动作,比如,为兄弟安排一个肥缺。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理想和进取心并且偶尔发迹的中产阶级的状态,希姆莱一家的价值取向和努力,不是那个时代里的“德国梦”么?书中透露出许多零碎的历史状态,比预想中的相去甚远。比如逐渐弥漫民众心智的民族主义里面,反犹和反布尔什维主义(反共)的左倾赤化是捆绑在一起的,同时,又事关地方主义,即巴伐利亚的主权问题。马克思主义本身可以说是超脱于民族主义之上的,但在苏俄(苏联)它经历了列宁和斯大林的改造之后,和沙皇时期的帝国沙文主义紧密联合,国际主义的意识形态传播冲动成了红色帝国扩张的正义借口;但在德意志这边,大量犹太人种族标签的亲俄赤化分子的行动言论(多少是夸张化的)刺激了德意志极端右倾民族主义的神经,走向纳粹的皮靴的踏步节奏里,有向犹太人的资本主义宣战的口号声——犹太人在这里代表了两个根本对立的角色,共产主义的赤化力量,同时又是布尔什维克高呼要摧毁的资本主义。历史是这样的吊诡和慌乱,意识形态的左右纷争,也并没有言辞里宣称的那样立场坚定,它们本身都是人类党同伐异的借口罢了。到快要结尾的第十五章、十六章,以及附录的家庭故事,我觉得才是全书的精华,即便是对德国或者欧洲近代史不大了解,也能从最后这几个篇章中读到作者本身的态度,尽管作者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也许正是这样的历史态度,让作者这本书饱受诟病(序言所言,相信此书在德国的评价并不一致)。在第十五章“留住美好的回忆!“里,作者详细的描述了自己的祖母,即海因里希·希姆莱的弟媳妇保拉在战后的艰辛生活——丈夫失踪,工作被数次拒绝,受到小镇上其他人的嘲讽和排斥。“战争结束以后……她又用回婚前的姓氏‘梅尔特’。一年后……她决定和孩子们回到家乡丁斯拉肯,尽管她明白她在哪儿将不会很受欢迎,毕竟那里的每个人都知道,海因里希希姆莱是她丈夫的哥哥。我的父亲依然还记得,当时他是怎样被其他孩子愚弄和嘲笑,有时甚至被攻击。对于海因里希·希姆莱所做的一切,这个家庭要么受到成年人的厌恶和轻视,要么受到暗示性的认可——比如轻拍肩膀。”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转,提到了12年前的一段历史——“1934年6月在一场奢华的聚会中赫尔曼·戈林被授予丁斯拉肯市荣誉市民的称号——在‘水晶之夜’几乎所有的男性犹太人都被逮捕并被带往达豪。“人们总是将历史的罪责归咎于个人,这个人可以是希特勒或者希姆莱,或者戈林,或者斯大林,他们都是大魔头,是独裁者,是他们将一个国家和民族带入罪恶。而每一个国民都是受害者,至少是被蒙蔽者,他们受骗了,因此他们还要在事后追讨受骗的代价。“保拉和她母亲的关系很紧张,因为母亲总是严厉地责备女儿,说她嫁错了人。”回到保拉和恩斯特·希姆莱结婚的时间点,他们的婚姻让保拉的家庭非常满意,因为希姆莱一家体面,并且有教养,在当地的声望也是有目共睹的。“持续的饥饿、恩斯特的杳无音信和她所面临的毫无希望的处境让保拉再次产生了自杀的念头。一天她告诉大女儿,她觉得如果她们所有人都死了,这样会更好。她还有毒胶囊,一切痛苦都会结束。她的女儿——当时大概只有12或者13岁——成功地劝阻了母亲关于自杀的计划:‘我想活着!’但她之后也长时间地感到害怕,怕母亲会再有这样的想法。保拉必定是精疲力尽,对生活厌倦了。她对女儿的未来感到一片迷茫,不知道她们将何去何从!“如果说战争时的罪恶针对的是犹太人和反纳粹人士(包括德国内部极少部分反对人士以及其他被占领国的反抗者),战后战争的罪恶仍旧在延续,德国人自己成了被摧残者,并且,大部分时候的伤害和摧残,是自己人针对自己人的,包括你的邻人,和你的家人。当一个人没有任何社会支持的时候,这种绝望会将人推向死亡,保拉的处境很凑巧地和“盛世蝼蚁”那篇刷屏文章中提到的杨改兰一致。那样的惨境我不愿再说,但面对孩子的态度,也许是保有良知和理性的一根救命稻草,只从这两起个案看,中国的许多父母还不够资格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父母。作者在同一个章节里,也写到了保拉的老熟人,波尔的状况。无疑,作为党卫队经济管理部部长,负责对集中营里的劳工和思想犯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的波尔,是当之无愧的战犯。可“他觉得自己问心无愧,一切都是职责所在”,“他还说,这场审判(纽伦堡审判)是犹太人极具复仇色彩的‘公报私仇’——法官们都是‘暴徒’”。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前年的德国电影《缄默的迷宫》,讲的是人们所知较少的法兰克福审判,审判战争罪,比我们想象中的复杂,这里面需要的不仅仅是法律,还有不间断的反思。否则,连艾希曼都在法庭上争辩说,这不是他自己的主意,他只是执行而已。许多战犯最终受到了死刑和其他重刑的判决,但他们却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很大一部分德国人的尊敬——“他们的死去‘刺痛了整个民族的肌肤’……他为‘整个民族的罪恶’献出了生命。”读到这里,你的整个心理状态都是慌乱的,人类对罪恶的反思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人类对错误的纠正也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即便在法律仪式上,“胁迫”和“主动”的犯罪的分辨,都让几代人付出了极大的智力和勇气。我们可以再看待一下保拉对待希姆莱家庭的大哥的态度。战后,“当格布哈特要求他的弟媳妇分担安葬父母的费用时,保拉拒绝了。当格布哈特请求保拉给他开一个能证明他不是纳粹分子的'清白证明'时,她也拒绝了。很明显,他们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但是在格布哈特被拘禁期间,保拉却很关心这个大哥,甚至不畏路途艰辛,到新明斯特为他送去蛋糕。”也许保拉自己并没有特别深刻的反思,她只是从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以及和人性本身出发来对待这位大哥。当然大哥是一个纳粹党成员,但他仍旧是她的仅有的亲人。这里面可能没有对纳粹本身的忏悔和反思(保拉多少还抱有对丈夫及兄弟所从事“伟大事业”的认同,毕竟那是她人生中少有的荣耀岁月),但这样真实面对历史和良知的态度里面,存在着重新面对历史的可能。只有面对真实,才能够反思真实。诉诸于“虚无主义”来逃避历史,其实是拒绝反思。要讲的内容还有很多。暂时就这样结束了吧。我自己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毕竟,面对沉重的历史,反思绝不是独自一个人的事。在推荐读读最后一章“家庭故事”之外(这里讲了作者卡特琳·希姆莱的家庭构成,她和一个犹太人组成了家庭,里面有很有意思的讨论),我觉得很有必要分享这样一段文字——“1959年春天,科布伦茨档案馆……希望……以回忆报告的形式……建立一个东部文献库。档案馆早就在一份1957年的申明中强调其非党派的性质,这个项目既不涉及控诉,也无意于美化过去,只是为了客观地记录历史事件。这符合全德意志民族的利益,而且是缓和德意志—斯拉夫民族关系僵局的前提条件,没有它就没有和平的欧洲。”也许德国的反思远没有结束,但面对历史真实的态度,使得反思这件事情变得可能。回顾中日之间的民族情绪,似乎我们两个国家都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共识和准备。我们离反思还远,我们首先需要学习如何面对历史真实(无可讳言的,中国做得更差劲一些)。希望这样的准备时间不会太遥远,似乎已经等待得够久了。2016年9月26日上午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希姆莱兄弟受过普通而正常的教育,然而时势造英雄,同样时势也造恶魔。如何正视亲人的历史,尤其值得国人学习。
  •     拿到的一本印刷有很大问题
  •     想起一部纪录片《希特勒的孩子》,绝对值得一看
  •     希姆莱的亲侄孙女—嫁了个犹太丈夫,还站出来翻先人的旧账—毫无疑问是希姆莱家族的“叛徒”。就是这样一个叛徒,用最坚韧不拔的精神孜孜探求,写出了这样一本立场公正,内容翔实的家族史。从书里读到了希姆莱三兄弟近乎病态的执着价值观—一如作者自己,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固执的希姆莱。书中最发人深思的是,成长于健全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希姆莱兄弟何以各自走上纳粹分子的道路。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因为她回答不了,那谁又能回答呢?
  •     历史的存在到底有怎样的意义?当它作用于他人身上时,又会衍生出怎样的变化?作者借由这本书,表达了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情,而这种纠结正是人性在面对最极端的现实时候的体现,此时,我们终于看见了历史的力量。
  •     难得好的传记
  •     揭露了一个“刽子手”的“平凡成长经历”
  •     不看译者信息都能看出来是两个人翻译的 一个翻译的行云流水 读起来痛快 另一个翻译的完全不知所云 本来对希姆莱这个人还是很有兴趣的 现在完全被扼杀在翻译手下了
  •     作者的态度转变也正是我们目前国人所需要的,一种正视和探索历史的精神,爱国,并不可盲目排斥外国,缅怀历史,也需要思考历史。
  •     希姆莱永远都是纳粹德国史中的一个关键字。在没有阅读此书之前,一直都认为希姆莱是一个“世纪杀人狂魔”,他主导了灭绝欧洲犹太人的屠杀行动和对上百万人的杀戮。随着《希姆莱兄弟》这本书读到尾声,也颠覆了我对他的印象。他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包含了家庭、阶层、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希姆莱兄弟选择效忠纳粹主意也并不能归结于知识的过错。
  •     他们曾是纳粹魔头,但在政治背后,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
  •     从家庭成员来的视角看希姆莱的经历,是一个新颖的角度
  •     很一般,属于不会写书。为题材和档案加一星
  •     阅读性不好,写的不吸引人,都是事实罗列。看的时候想起安妮日记。好的教育和充满家庭关爱的人依然有可能成为恶魔,历史果然充满偶然和必然性。必然会发生的历史,和促成历史的偶然性的人。
  •     平凡的家庭
  •     以为是什么
  •     读过之后,有很深的感受,有表达出来的欲望,应当写一篇读书笔记。
  •     非常好,特别是最后几个章节。让人有种无可奈何的绝望的冷。但是世界依旧得在这个绝望中运转下去。总有和平的办法,即便是在这些卑劣的人类当中。
  •     这样的私历史是非常值得看的,能更好了了解,更多地去思考。我觉得“恶”的大小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恶,而是他所处的位置,产生的影响。谁不行恶呢?谁又无善心呢?作者顶着这个姓氏写这样子的书,的确有勇气的!66
  •     把这本书当成历史明显是不合适的,书中记叙的不是连续的、完整的、严密的历史史实,仅仅是家族或家庭个人之间的独立而真实的故事;把这本书当成文学作品也并不合适,作者的文笔并没有多么生动灵活,也许是受所记叙的特殊的历史阶段和背景的影响,每次拿起这本书总是读几页就比较沉重疲乏、注意力分散。因此,大概纪实文学就是这个样子。而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作者身为希姆莱家族的后人、亲口讲述和记录当年纳粹党卫队领袖海因里希及家族的真实经历,没有美化、也没有妖魔化,那些一出生就携带“特殊姓氏”的后人们的生活、前人及姓氏带给他们的影响,都是我们平常的人无法想象的。虽然读这本薄薄的书花了比我预期要长很多的时间,但是看到最后还是很感动,人性的光辉和人类的希望也不过如此吧——同理心、负罪感、以及支撑其一切的勇气和正义信念。
  •     作者的反思精神值得敬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