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 理想国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1
ISBN:9787544709347
作者:(古希腊)柏拉图
页数:400页

相信&救赎

“如果我们相信它,它就能救赎我们”——柏拉图《理想国》621C导师说读哲学原著不能太快,要细细品味与体悟。我却在走出梦境的纠结后,用很快的时间读完了《理想国》。这样对话体的书读起来不是很困难,何况整个对话柏拉图按照戏剧的方式来叙写,全书都具有着戏剧的韵律。只是书中内容庞杂,涉及面极广,吞咽下去后,自是需要强力的消化。却也真觉这是一件极品与尤物。

柏拉图的政治主张

私以为本书在言辞上不及《高尔吉亚》和《斐多》犀利,但因其论述完整全面,因而学术界普遍认为此书为柏拉图最重要的作品。第一卷描述苏格拉底前往比雷埃夫斯港然后被邀请往富翁家做客,见到一些朋友并开始寻找正义的定义。第二卷开始众人就讨论的目标达成共识,要证明正义的本质以及他优于不义的理由。苏格拉底建议要用一个城邦的模式说明正义的概念。第三卷中,苏建立了一个有三个阶层的社会团体——生产者、卫士和统治者。并提出理想国度的核心就是统治者是否有智慧,在智慧统治者的领导下,低层的人也会享有幸福。因此,教育成为了行程智慧的核心,包括体育教会和音乐教育。在此,苏提出净化文学教育的观点,即任何怀疑神明以及坏人可以过幸福生活或者好人可以变得软弱哭泣这类的故事都应该被禁止(这种文化在当今的天朝正被部分实践着,导致荧屏上遍地虚伪和无聊)。第四卷提出领导人应具有的四种美德:智慧、勇气、自制、正义。并加以详细论述。第五卷的政治主张更加激进,要求妇女和儿童国家共有。甚至儿童不能确切的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并要求类似残疾人这样的非健康者要遭到无情的抛弃。此外还提出了妇女和男人应有平等机会的想法。最后苏格拉底还强调,要实现这种国度,必须让哲学家当统治者。第六卷和第七卷是本书的核心,苏格拉底把太阳比喻为至善,要达到至善必须要通过辩证法教育。可见世界由信念和想象组成,可知世界由理念和科学(数学、几何、天文)组成。第七卷包含著名的洞穴理论,目的是形容公众的愚昧和无知,在哲学家看到太阳脱离影子的过程中,数学和几何学等起着关键的作用。再次过程人,整个人将转向善认识善。之后还应回到洞穴去对囚徒们做出贡献。第八、九卷则论述四种政体体系的弱点,并将其与类似的人做比喻。分别为荣誉体制、寡头体制、民主制和僭主政治。最后一卷再次强调正义诗学的作用,并强调正义在来世的报赏。

谈柏拉图的《理想国》

摘自《光明日报》 作者:冠 豪希腊哲学家、政治思想家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国》一书可以说,是全面介绍了人文科学的一部著作。对于他的《理想l国》的理解只能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是,至少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来理解。  一是关于和谐的思想。就是在该书的第四卷中谈到的:这个理想国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如何达到幸福呢?这就是强调一个“和谐”。在谈到和谐的过程中,他认为,不同等级的人应当遵从不同等级人的规则。人的等级中如何体现出来的呢?正如第三卷中谈到的。人“虽然一土出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不难理解,统治者其性是金,军人其性是银,平民、奴隶其性是铜和铁。按照这样的等级,各行其责,因而就达到了和谐。  但是,这种和谐必须是各个等级的人必须严格地遵守其规则。在该书的第三卷中,柏拉图强调,“对于一般人来讲,最重要的自我克制是控制饮食等肉体一快乐的欲望。”同样,各个等级的人所具有的规则是统治者与智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平民、奴隶同勤劳是联系在一起的。统治者的规则是智慧,军人的规则是勇敢,自由民、奴隶的规则是勤劳,对统治者的绝对服从等。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其社会和谐,即达到了他设想的那个理想国的标准。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特别要强调,他十分注意音乐的美,认为“音乐教育的最后目的在于达到对美的爱。”  不难看出,音乐就是一种和谐。不同的音节的互相配合,达到了一种伎人具有的美的感受。因此,他所设想计的理想国正如音乐的不同音节一样,互相配合,从而达到最高的理想,即善。  当谈到这个问题时,我们不禁想起了我国古代各个历史朝代中,《乐书》都是每个朝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通过《乐书》谈到了如何使社会和谐的问题,正如不同音调互相配合一样。而且早在有文字记载以来,《乐书》就作为了一个重要的部分。  当谈到和谐与中国古代的《乐书》时,我们由此可以推导出,在和谐问题上,中西方文化从总体上讲,是一致的。这说明了中西文化完全可以融合在一起。  二是关于理论思维,即哲学的问题。柏拉图特别强调了哲学的重要性,认为哲学代表的是最高智慧,也是最高学问。作为统治者来说,哲学这门学问是必备的,而国王则应当由哲学家来担任。在第五卷中柏拉图就谈道:“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抢险出去。”他还谈道:“研究哲学和政治艺术的事情天然属于爱智慧者的哲学家兼政治家。”这说的就是政治家与哲学家是合一的。他特别强调:“哲学家是智慧的爱好者,他不是仅爱智慧的一部分,而是它的全部。”这不仅说明了他认为哲学是代表着最高知识、最高智慧,而且还给了哲学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义,即对智慧的爱,或“爱智慧”。实际上谈的就是哲学总结和概括了人类社会的一切知识。  掌握哲学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不难理解,在柏拉图看来,就是驾驭全局,就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三是关于民主与自由的问题。一个特别突出的方面就是把民主政治理解为“公民有广泛的自由,所以,它包括有一切类型的制度。很可能凡希望组织一个国家的人……必须去一个民主城邦,在那里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东西作为模式,以确定自己的制度,如同到一个市场上去选购自己喜欢的东西一样。”  我们对此的理解就是在民主制度下,人们有选择领导人、选择政党的自由。这对于现代民主政治、政党政治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如果我们研究现代民主政治、政党政治,必须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可以说,对民主政治的论述,比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所论述的毫不逊色。在这里,我们也得到了这样的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主政治也可以理解为“市场政治”。现代民主政治、政党政治中由人民选择领导人,选择政党、政治团体,还有政党轮替制度等,我们都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思想中。  当我们谈到柏拉图这部著作中的民主、自由问题的时候,如果再看看他谈的和谐,也许有人会认为,二者存在着矛盾。认为强调和谐,就难以保障民主、自由;强调民主、自由,就难以保证和谐。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便可以看出,二者有矛盾,但却可以一致起来。和谐无非就是遵崇其一种规则,自由民主则是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这里,柏拉图特别强调了一个防止走极端化的问题。这就是民主政治走到了极端,就发展成为“僭主政治”。因为“不顾一切过分追求自由的结果,破坏了民主社会的基础,导致了极权政治的需要。”这就是“物极必反”。  当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说到自由、民主中必须有和谐。自由、民主的范围可以不断地扩大。而和谐就是规定着各种等级的的人必须遵从的规则。虽然有着严格的规定,但是,由于民主制度的决定,处在什么等级中的人通过公平竞争,位置可以变化的。而一旦通过自由选举,确定了每个人的地位,就应当遵特其各自的规则。这就是既做到了民主、自由,又做到了社会的和谐。  四是关于善的问题。善就是正义,就是最高理念。就是人合乎理性的思想和行为。这就是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所要求达到的。在该书的第六卷、第七卷中都谈到了这个问题。同时,善也代表着美。  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似乎可以这样说,他谈到的善、最高理念、理性等,我们可以理解为人性的复归。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把人性、把善等当作是人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他那个时代同我国春秋时期相差不远。那个时候,孔子、孟子提出了人性问题,特别是孟子提出了“性善论”问题。说的就是善是出发点,最后孟子又把善作为了归宿。只要我们认真比较又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在这方面又具有着一致性。这就是说,从本质上讲、从总体上讲,是一致的。虽然有差别,但却没有本质的差别。由此可以推导出,中西方文化总体上的一致。西方建成了现代民主制度、政党制度,同样,只要我们找出共同点,也可以建成中国式的民主制度、政党政治。  上述就是我们读《理想国》之后所考虑的一些方面。

不是傻子才悲伤

那时的人们更像是今天所说的装我学不来洪荒开蒙年代的思想争辩的过程大开大合那是因为秒速的苦思冥想是的 苦思冥想才称得上思想.对与错似乎不太重要要的是谈吐间的不同凡响把感情剖析到极致会发现惊人我懂得你不理风情的悲伤.不是傻子才悲伤是我听出了你言语的慌张你输了尽管你很难接受这一点这不影响我对你思维的欣赏.理想国里充满理想智者整整衣衫昂首离去理想终究是理想不在当下 只在远方

《理想国》关于正义为何的一本书

简介:且不说《理想国》里所论述的问题和得出的结论正确与否,亦不谈其影响是好是坏,它都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因为它是后世西方思想的源泉,无论是继承还是批判,研究西方思想的人们都无法越过它。有人说其揉杂了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社会、宗教、艺术等等问题,但是通读下来我个人觉得他所主要论述的还是政治和哲学,尤其是政治,其他更改方面都是为了论述阐释政治和哲学服务的,目的是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自圆其说。在读完之后,我一直有个疑惑,即为什么这本书叫“理想国”?难道这套城邦的体系是柏拉图所认为的最理想状态?那文中前部以及城邦蓝图构建好了之后仍有大篇幅论述了正义及与正义有关的问题做何解释?仅是为了引出“理想国”么?老师也在课堂上提到这个问题,认为是作者错误的“意加”之故,译为《论正义的政治》更为合适。不过,依照我个人的理解,这本书不如叫《论正义》,在这个标题下衍生出了什么是正义的政治、正义的城邦、正义的个人、如何实现正义等等问题。下面我就以自己个人的理解对本书进行一个浅薄的解读,错误和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指出。本书所关注的问题:诚如上文所言,我觉得本书最大的主题就是正义。本书所关注的是:什么是正义?如何实现正义?其中什么是正义又包括了什么是城邦的正义、什么是个人的正义。如何实现正义亦分成这两个层面。论证思路和结论:首先在第一卷中苏格拉底在和老者克法洛斯在对于老年人健康、幸福、财富的讨论中,引出了本文的核心论点“什么是正义”(第一卷331C)。然后苏格拉底对玻勒马霍斯等人提出的四个有关正义的定义①“正义就是欠债还债”(331E)、②“正义就是助友害敌”(332D)、③“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338C)、④“不正义比正义有利”(344)一一进行了反驳。先破后立,在以被提问的方式下,对其个人所认为的正义进行了阐释。这个论证思路是逆向思维的推理过程,通过一个个反问也引导人们对于正义的思考。(第二卷)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可分为个人的正义和城邦的正义。而大的东西(城邦)里有较多的正义,更易理解、所以决定先探讨在城邦里正义是什么,然后在个别人身上考察它(正义),由大见小。那在怎么可以看到城邦里正义是什么呢?本书从城邦的起源说起,通过观察城邦的成长来认识正义和不正义的成长。那为什么要建立城邦呢?“因为我们每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许多东西。”人们基本的需求是衣食住行,组成一个基本的城邦需要解决人们的衣食住行问题,因此得需要农民、瓦匠、纺织工人、商人、技工等等,因为一个人单做一件事更有利于这件事的发展。(第三卷)当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期望得到更好、更舒适的生活,与此同时伴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邦原有的土地势必不够用,就会出现和其他城邦争夺土地的现象,即使我们城邦不去主动侵夺别的城邦,我们也有被他人侵夺的危险,因此我们的城邦需要有军队和护卫者。护卫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呢?——秉性刚烈、爱智、敏捷、有力。那如何训练呢?——教育,包括音乐(文化)培养心灵,体操锻炼身体、磨砺意志。这其中又会涉及到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教育者是应该被尊崇而什么样的教育者是应该被批判的呢?(详见后文对第十卷的分析)。(第四卷)带我们揭开了城邦正义的一层面纱,假定按照前两卷的论述,城邦已经正确建立起来了,那么这个国家一定是智慧的、勇敢的、节制的、正义的。苏格拉底这里的论证思路是这样的,他认为一个“善”的国家的存在是因为有这四种品质的存在,分别阐述了前三者是什么,最后剩下来的不是别的就是正义了。由此得出:正义就是每个人各司其职,即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实现城邦正义的方法是:“勇敢和智慧分别处于国家的不同部分而使国家成为勇敢的和智慧的,节制贯穿全体公民,把最强的、最弱的和中间的都结合起来,造成和谐。”个人的正义:前文提到“各司其职”已被证明为城邦正义的定义,那这个定义适用于个人么?为了证明个人的正义也是“各司其职”,本文从分析心灵的结构入手。柏拉图指出正如城邦有三种人,人的内心应该也有三个部分组成:理性、欲望和激情。实现个人正义的方式是:“理性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一致赞成由它领导而不反叛。”接着在第五卷的后半部分论述了谁来通知这个国家是正义的。柏拉图认为应该使有智慧的人——哲学家统治国家。那么谁是有智慧的人呢?(第六卷)为什么要让爱智者来当城邦的领袖呢?柏拉图在此举了个例子,他问:“是公正温良、视力敏锐、聪敏的人还是粗暴野蛮、迟钝的盲人更适合做统治者呢?”答案是前者,而哲学家因为他们更爱思考,更能认清和把握实物的本质(通过穴喻予以证明了)而且他们掌握了辩证法拥有了善的理念,就好比是前者,所以哲学家更适合做统治者。然后(第八、九卷)柏拉图对各种不正义的政体的缺陷和相互关系及其统治者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即在正义的城邦下,个人正义更容易达到。寡头政治对应着寡头型统治者,他们过度节制,导致民主制度的出现,民主型的统治者又贪图自由和享受,容易滋生僭主,导致僭主政体。第十卷是一个对阻碍正义政治发展者的一个批判,刚才第三卷的末尾有所提及。柏拉图认为《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悲剧这些当时流行的文艺作品以及这些作者都应该被驱逐出城邦,因为他觉得这些作品只是对事物表面一个方面的模仿,并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不是真正的智慧,并且这些作品不利于培养公民敬神、爱国、敬老、团结、勇敢的品质。其他方面的论述和结论:当然我这样只抽一条主线——正义来分析势必会造成其他许多方面的遗漏,在此做点补充。教育:在于柏拉图在本书中把教育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20岁,进行文艺和体育教育,它的对象是全体三个等级的孩子,目的在于训练和培养心灵。;第二阶段从20岁到30岁,进行科学教育(数学、几何、天文),目的是为了将心灵向上拉,引导心灵到达实在;第三阶段从30岁到50岁,进行辩证法教育。辩证法是不凭借任何可见的数或图,只凭借理念,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并且最后归结到理念。即用推理去把握真正永恒不变的实在,绝对真理,最高的善理念。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程拥有善理念的哲学家治理好城邦,实现人间的正义。穴喻:(第七卷)柏拉图把没受过教育的人比作一群从出生就住在洞穴里的人,面对墙壁,身体和脖子都不能转动,身后有一堵矮墙,矮墙后有许多东西路过,但是洞里的人只能看到这些东西被火光照耀投影在洞壁上的影像,看不到这些事物的本身。而其中有一个人因为机缘巧合挣脱了束缚,看到了事物的真相,但是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痛苦的。他回来告诉洞穴里面的人真相,却遭到大家的讥讽和嘲笑。这个挣脱束缚的人就好比是哲学家,他挣脱了束缚是因为他学会了思考,矮墙外的事物就好比这世界的本质,哲学家看清了它,当他回去和伙伴分享的时候却遭到冷遇,这就好比现在大家对哲学家的鄙视和冷落。但是柏拉图希望用教育的方式让“洞穴里的人”学会思考,哲学家通过说服的方法使他们相信真相。论证的不足:共妻问题: 且不从道德层面去说共妻是多么的不可理喻,但从人性和逻辑层面上来说共妻导致的矛盾也足以是这个理想的体系崩溃。柏拉图在第五卷中说道“这些女人应该归这些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与任何人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首先我们肯定是这些女人肯定存在差异,有漂亮的有丑陋的,那么大部分人势必会去追逐最美的那位,爱美之心人间有之,而这样的争夺难道不会产生冲突么?难道柏拉图还要假设男人们对女人的美丑一律无视么,这样的假设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不堪一击。柏拉图提出共妻的本意可能是为了避免自私自利、维护城邦稳定,但是对美者的追崇可能会导致完全相反的结果。当然你也可能说,男人中不是也有强有弱么,让最强者得到最美者,后面以此类推,但是这恰恰不和共妻的原则相违背,充其量只能是“换妻”罢了。总之共妻的制度在我看来完全是个悖论。历史的实践也让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个更清晰的了解,在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的时代和地区,施行一夫一妻制是有利于社会稳定,就我们今天的时代来说,除了极端的穆斯林国家,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是施行一夫一妻制,而且社会状况都相对稳定,没有因为一夫一妻制引起大的波澜。而共妻制度也并不是没有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出现过,当年柬埔寨的红色政权就实行了共妻制度,但是不到2年就被推翻,我们当然不能把它的垮台完全归结于共妻制度,但是共妻导致的社会矛盾确实是加速了红色柬埔寨政权的灭亡。优生制度、优胜劣汰制度与建立城邦的目的:确实优生制度本不是一无所取,但是那种泯灭人性的处决方法却着实令我难以接受。而且即使是计算好的生育时间难道就一定会产出“优良人种”么,“优生制度”就不会产生“劣种”么?在优生体制出现的“劣种”又做何处理?如何补齐它的标准数量呢?这些问题柏拉图都没有做出很好的解答。第二个问题优胜劣汰制度与建立城邦的目的更是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柏拉图在第二卷中提到建立城邦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每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寻找友邻,共生共存。而在第三卷中他却提到对于那些体质不好的人、受了重伤的人没有医治的必要,因为这些人即使治疗了对于城邦来说太大的作用了。那么我不禁想问国家存在的目的现在变成了什么?——有用之人相互协作,共同生存的工具?那跟寻找友邻、共生共存不是也有出入么,至少主体范围缩小了。而无用之人都应该被淘汰了,配合了前面的共妻和幼儿国家承养制,也不会有人为那些被淘汰的弱者而悲泣。这样看,这样的体制确实完美,至少抛却情感的因素我这样认为。可是柏拉图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人们无法保证自己始终是一个有用的人,再强大再有用的人也许有一天他也会受伤或者失去他的作用,等到他没用了,他就会被这套体系所抛弃。我想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有居安思危的意识,稍微有些思考的人都会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每天生活在一种缺乏安全感的制度下,能有动力去从事生产、思考问题么?护卫者在将疆场上的时候考虑的更多也会是自己千万不能受重伤,这样他们还能全力以赴奋战么?如何完善:我个人是不喜欢柏拉图这种模式的,不是觉得他太理想化以至于实现不了,而是他忽略了个体的存在,尤其是哲学家除外的个体。我觉得共妻制度应该取消,原因上面已做论述,代之以一夫一妻制,这样做确实会让护国者有所分心,但是当城邦面临侵略的时候,一想到要保护自己的家庭,人们也会英勇杀敌、“保家”卫国的!第二我觉得优生制度可以改为计划生育(这不同于中国的计划生育),就是每个家庭权衡自己的能力和城邦利益考虑好要生几胎,在确定一个相对健康的生育年龄生育,对超生的家庭予以惩罚,但不是惨绝人寰的清除新生儿。第三我认为要保护弱者的利益,的确弱者能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很少,但是保护弱者有利于增强其他人的安全感,只要当大家看到即便自己突遭横祸也能在这个城邦中生存下去,这样的城邦才有大家为之奋斗的意义。

~ 理想` 现实~~

柏拉图自己在《理想国》里也承认:理想国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他却始终不肯放弃他的理想国。他从政治,教育,美学等各个方面表达了的观点,虽说虚幻,但是句句在理,让人不得不佩服柏拉图的辩证思维和才能。要想了解柏拉图,就先走进柏拉图心中的理想国吧~~

这本书的翻译者很不负责任

不是我揪着你的小辫子不放,一本书的翻译,应当尽可能的遵照原作者的意思进行翻译,但是本书的翻译者,显然是不喜欢甚至是不赞同的柏拉图的观点,既然你不赞成为什么要翻译呢?最惨烈的是你抒发的观点。带有明显的偏颇如:导言第3页,中间段落“柏拉图就是这样用苏格拉底式问答法推翻了上述四个关于正义的定义。这种问答法只有一个名称,叫做‘理智助产法’。他是一种消极的辩论法,只能指出别人的错误,不能得到积极的结果。“我就纳闷了,什么叫做消极?什么叫做只能...不能...?!首先说明,我只是觉得这样写的话会害了许多阅读者,其次,我就事论事。我要指出你这段话的错误如下:1、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另外一个名称为”精神助产法“,这是国内哲学界的通识翻译,研究生考试也是以这么名称为主的,当然这个在本书中不算是大问题。2、它是一种消极的辩论法。我相信,您根本就没好好读过您自己翻译的理想国,要不您的这本书,序言是自己写的,其他的都是你的学生写的。这种苏格拉底式的方法是一种采用对谈的方式,以澄清彼此观念和思想的方法。苏格拉底通过这种不断抬杠的办法找出对方理论的漏洞,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理论是有缺陷的,然后一同思考最后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甚至可以通过这种诘难的方式逐渐逐渐的逼近一般性感念的本源。TMD怎么就被你说成消极的了?TMD怎么就被你说成消极的了?!TMD怎么就被你说成消极的了!!3、关于苏格拉底自己宣称他最后还是”一无所获“。是啊,苏格拉底本人说过,自己是世界上最无知的人,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智慧少的可怜,他曾经还引述过雅典神庙门前的一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一句多么有深度的话语。这个到了最后因为自己的思想而受到雅典城邦议会审判的人,本有机会逃走,却为了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从容受死前还说了这样一段话”我去死,你们去活,我们谁的命运更好只有神知道。“要知道他是比耶稣还早了400多年的人啊!,我特别不能理解的是你作为一个历史学的博士生导师,难道连点基本的历史价值观都没有吗?你以前的历史老师没教你应当从历史事件发生的年代来评价当时的历史事件,而不是拿今天的观点来评价以前的事物吗?就是由于有你这种老师导致,大量有水平的文献无奈的与广大读者擦肩而过甚至是完全背离!我在这里严格的谴责你!还有像这样不负责任的老师!另外,祝你教师节不快乐!

从《理想国》一窥哲学或哲人的位置

摘自《雅典学园》 作者:杨 帆柏拉图的文本是一个谜。   依据学者们对于柏拉图著作的分类和次序研究,《理想国》(即《国家篇》)属于柏拉图中期对话的一篇。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已经摆脱了苏格拉底的影响,开始阐述成熟的自己的思想。文本连同包裹着的迷雾被流传下来,在当下阅读柏拉图的文本,笔者只是尝试在这个哑谜之中寻求自身理解中的解答。   从《理想国》一窥哲学或哲人的位置。谁的位置?柏拉图亦师亦友的苏格拉底的位置?哲学或哲人的位置?亦或“善”的位置?怎样的位置?对话中用言辞构造出的城邦中的位置?“理想国”或“乌托邦”中的位置?《理想国》的作者柏拉图自有分寸,而我却只有通过读下去来尝试寻找隐藏着的答案。   第一卷   《理想国》的第一卷一般被认为是柏拉图初期的作品,后来才完成第二至第十卷。但作为开篇的第一卷却交代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理想国》对话发生的位置——比雷埃夫斯港,大海与雅典城之间。将关于“政治”的讨论设置在城外,一方面,“出城”是哲人的生活方式,只有当置身“城外”,才能够更好地审视城邦生活的基础,审视“正义”和“善”本身。在另一个层面,哲学产生于政治的边缘地带,哲人无须为在城外的探讨承担在城内的责任,显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因而正如篇名所暗示的,当晚的对话便带有“乌托邦”的性质。令柏拉图刻骨铭心的是,在最为民主的雅典城内,他的老师,最有智慧的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因而当柏拉图在他的戏剧中将苏格拉底复活,或许一个远离城邦法律和政治的“城外”的位置对于哲人来说是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而这种“安全”却要以对话中用言辞建设的城邦的“乌托邦”的性质作为代价,正如在第九卷末尾柏拉图借格劳孔之口提到的,“这种城邦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592B)。哲人的安全的位置是一个“乌托邦”,一个非位置,不是位置的位置,柏拉图的反讽这在于此。   《理想国》的对话开始于对于“正义”的追问,343B至344D,色拉叙马霍斯关于“正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一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的一段如“澡堂里的伙计”倾倒洗澡水般“劈头盖脸”的“高谈阔论”终于将讨论由一个抽象的,似乎可以事不关己的哲学概念,牵引到一个“牵涉每个人一生的道路问题”上去——正义的或不正义的,“究竟做哪种人最为有利”。从这里可见,后文对城邦的政治的讨论,其实正是一个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话题。一个理想中的城邦的建构与每个人心灵中的正义德性的建构同步,柏拉图的苏格拉底在文本中通过问与答,渐渐揭示出“大”一些的城邦的相,以此来“由大见小”(368D-369),让人们逼近德尔斐神庙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在不断的追问和回忆,不断的自我反思之中认识自己,于是哲学便产生了。哲学的本质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哲学。柏拉图的文本也如他的学园一样,在完成一种使人灵魂转向善的哲学的教育。   哲学涉及一种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选择,与每个人切身相关,是塑造人灵魂的教育;而哲学或哲人的处境,亦并非仅仅关涉城邦中少数几个如苏格拉底一般的“疯子”,相反,或许这也正是每个人灵魂深处“善”的处境。   第二、三、四卷   关于个人正义的探讨在第二卷转向对于整个城邦的正义的探讨,于是一个言辞中的理想国开始在问与答之中建构。政治中只有意见和谎言,因而为了在放大了的城邦中寻找“正义”,这样的城邦只有被设计成为依据理性的标准。国家的任务就在于实现德性和幸福,国家体制和法的目的在于为使尽量多的人为善提供条件。   理想国的公民被分为三类:赋有最高理性的人是神用金子做成的,他们的本性决定了他在国家中处于统治地位,他们是理想国的立法者和监护者;赋有意志的本性,勇敢善战的人是神用银子做成的,他们是国家的卫士;只有情欲的本性的人是神用铜和铁做成的,他们安分守己,节制情欲,忍受劳苦,他们处于最下层,为统治者及其辅助者服务。为了达到最好的治理,护国者在被拣选出来后将接受最好的教育和最严格的训练。关于神的故事、诗歌和音乐经过严格的审查,所有不利于护国者坚毅、勇敢品格形成的部分被坚决剔除。   在理想国里,社会生活的一切是使个人完善的手段,而其本身不再是目的。政治不再是政治家的手腕。政治,这个高贵的谎言,在柏拉图那里,其存在的合理性只有在为追求哲学“美好生活”服务的意义上才能够成立。   在一个由理性或哲学,而非政治意见掌管的理想国里,各种职业交由最有天赋、最适合的人来完成。于是大写的城邦的“正义”终于被经过长途跋涉的对话双方发现,即“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433E)。对话进行下去,小写的灵魂中的“正义”,也被找到:“正义的人不许可自己灵魂里的各个部分互相干扰,起别的部分的作用”。(443D)单凭“伟大的政治”不足以解救人的灵魂。治国的政治由理性包办,正义只存在于理性或哲学所在的城邦和灵魂里。   第五、六、七卷   寻找到了“正义”,对话本该进入对于“不正义”的四类城邦的讨论,但阿得曼托斯等人“不放他走”,于是苏格拉底被迫“冒险”经受“三个浪头”。在不断被追问的“被迫”的处境下,在遭遇最大最厉害的最后一个浪头时,柏拉图终于将他在理想国中为复活了的苏格拉底安排的位置显现了出来:“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473D)。   在论证这个看上去比让女子和男子一样赤身裸体在健身房训练、公妻制更加可笑和不可思议的“哲学王”的建议时,柏拉图的苏格拉底首先谈到了哲学家的界说。“哲学家是智慧的爱好者,他不是仅爱智慧的一部分,而是爱它的全部。”(475B)哲学家是“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475E),在“有知”与“无知”之间,众人只有意见,而爱智者专注于每样东西存在本身。哲学家是被挑选出来的,“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487)的人。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哲学家是距离真理最近、最应该占据城邦的领袖的位置的人,而这毕竟只是一个“乌托邦”,现实政治的状况往往不能给这种崇高的安排以相应的回应。   阿得曼托斯代表现实中的城邦阐述了对哲学家的指控:“他们看到热爱哲学的那些人,……其中大多数变成了怪人(我们且不说他们变成了坏蛋),而那些被认为是其中最优秀者的人物也还是被你们称赞的这种学习变成了对城邦无用的人。”(487B-487D)在《申辩》中的控告又一次以类似的形式出现,阿得曼托斯便是苏格拉底在《申辩》中的“从前的原告”——自幼受苏格拉底的指控者影响,心中充满他们对苏格拉底的虚假指控的人(《申辩》18B)。——雅典城邦中的指控甚至被带到了“城外”!阿得曼托斯虽不会玩弄政治手腕,将哲人又一次送上法庭,但指控者的谎言和蛊惑却使哲人的位置又一次遭受最严厉的挑战,哲人总是陷入岌岌可危的处境中。   接下来的讨论就象是另一个版本的《申辩》。柏拉图在他的许多文本中为亦师亦友的苏格拉底申辩,他的确需要辩护:在一个最民主的希腊雅典城邦,苏格拉底,一个拥有最高智慧的人却找不到他的位置!哲学家无用,责任并不在哲学,而在于城邦里的人或是由于无知,或是由于其它政治的原因不用哲学家(489B)。“天赋最好的灵魂受到坏的教育之后会变得比谁都坏”(491E),无知的城邦无法给哲学家的成长提供最好的教育,因而只有极少数拥有哲学家天赋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家。譬如唯一的苏格拉底。可惜,受了蛊惑的城邦却抽掉了唯一的哲学家存在的位置,宣判他死刑。   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将唯一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复活,还赋予了他“哲学王”的位置。在“洞穴喻”中,哲学家作为受过城邦的最好的教育并最终挣脱禁锢,看见了阳光中的世界,看见了至善的人,被理想国城邦的法律要求从“上面”再下到洞穴中,履行治理国家的义务,报答政府的培育之恩。(520B-520D)现行的政治对眼睛因为离开较大的亮光而被不习惯的黑暗迷误的哲学家百般嘲笑,因而现行的政治没有一个适合于哲学,适合于哲人。未有天才之前,每个人都赋有“做土”的义务(鲁迅:《未有天才之前》)。而柏拉图的理想国,正是为哲人创造“土壤”的城邦:使哲人得以产生的最好的教育的土壤,哲人产生之后可以从洞穴外面“回来”关照城邦的土壤。只有在理想国中,天性危险的哲学家才能有他的安全的位置。只可惜,这个位置只是一个乌托邦,一个非位置。   第八、九、十卷   哲学是使灵魂转向善的教育。当对话再次回到对“不正义”的四种政制的讨论,话题的中心已从前面的“政治”转向“灵魂”。对五种政体的讨论,每一个都加入了关于那种政体中人的性格的分析。从王政到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的堕落是一个灵魂受了恶的蛊惑,向下转的过程。在“哲学王”缺席的城邦,政治的意见扼杀了真理,城邦离哲学的“美好生活”越发遥远。在哲学缺席的地方,灵魂不再只关注至善,而是被荣誉、钱财、欲望所迷惑,灵魂在堕落中被玷污。   重提第二卷的结尾592B可以看到,苏格拉底承认,在对话中所建构的理想国在地上是不可能找到的,因为灵魂中的善不是看见的对象,而是思想的对象。我们只有通过心灵的眼睛,灵魂本身的反思,才能在天上看见它的原型。而理想国的存在与否也已经变得“没关系”了,因为政治的诱惑和谎言在这里已经被抹去,剩下唯一重要的只是灵魂是否有一个至善的归宿。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种教育学。只有哲学的教育能使人眼睛一直盯着真理和至善,帮助人从无知的洞穴中解除禁锢,矫正迷误,转身看阴影,看倒影,最终看见太阳本身。《理想国》在最后苏格拉底讲述了一个勇士厄洛斯在死后复活的故事,柏拉图借传说中的主人公的遭遇告诉人们,哲学使不朽的灵魂“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621C),因而当它离开躯体,到达天界等候判决的时候,转为来世的时候,才能有一个完满的结局。   在勇士的故事中,复活的是厄洛斯;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复活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让苏格拉底重新回到城邦中,在理想国中为他寻找到了一个位置,一个“哲学王”的位置。尝试理解柏拉图文本的微言大义,或许谜底正在于,虽然这个位置最终只是一个“乌托邦”,一个不是位置的位置,但正如在勇士的故事中,神派遣厄洛斯为人类传递不朽的灵魂在天界的遭遇,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让苏格拉底复活,唤醒沉睡中的读者:哲学是使灵魂向善的教育,只有当我们的城邦为哲学或哲人预留了应有的位置,我们每个人才能够一直向上走,逼近美好的生活。只有这样,在苏格拉底之后,即便真正的哲学或哲人还没有出现,我们每个人可以在能够产生天才的土壤中,静静等候一个伟大时代的到来。

理想国vs论语

理想国和论语都谈了做人和治理国家的道理,不妨摘取片段罗列比较。【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理想国】辩证法是唯一的这种考察方法,能够不用假设而一直上升到第一原理本身,以便在那儿找到可靠根据的.当灵魂的眼睛真的陷入了无知的泥沼时,辩证法能轻轻地把它拉出来,引导它向上,同时用我们所列举的那些学习科目帮助完成这个转变过程.【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理想国】我的好朋友...我的朋友...亲爱的朋友...我的朋友啊...我的好朋友啊...我的朋友呀...我亲爱的朋友...【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理想国】苏:你刚才有没有听到色拉叙马霍斯说的关于不正义者的许多益处?----格:我听见了,但是我不相信.----苏:那样我们要不要另外想个办法来说服他,让他相信他的说法是错误的?----格:当然要的.【论语】巧言令色,鲜矣仁!【理想国】格:一般人可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认为正义是一件苦事儿.他们拼着命去干,图的是它的名与利.至于正义本身,人们是后怕的,是想尽量回避的.----苏:我也知道一般人是这样想的.色拉叙马霍斯因为正是把所有这些看透了,因此才干脆贬低正义而赞颂不正义的.可是我恨自己太愚蠢,要想学他学不起来.【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理想国】国民之中只有这些护卫者不敢跟金和银发生任何关系,甚至不敢接触它们,不敢与它们同居一室,他们不敢在身上挂一点金银的装饰品或者用金杯银杯喝一点儿酒;他们就如此来拯救他们的国家,拯救他们自己.他们要是在任何时候获得一些土地.房屋或金钱,他们就要去搞农业.做买卖,就不再会搞政治做护卫者了.【论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理想国】难道仅仅有话实说,有债照还就算正义吗?这样做会不会有时是正义的,而有时却不是正义的呢?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你有个朋友在脑子清晰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全都会说不能还给他.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当的.把整个真情实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论语】传不习乎?【理想国】不要逼迫孩子们学习,要用做游戏的方法.你可以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到他们每个人的天性.【论语】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理想国】让真正的哲学家,或多人或一人,掌握这个国家的政权.他们将今人认为的一切光荣的事情都看作是下贱的无价值的,他们最重视正义和由正义而得到的光荣,将正义看作最重要的和最必要的事情,通过促进和推崇正义令自己的城邦走上轨道.【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理想国】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如今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让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把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排除出去.不然的话,我亲爱的格劳孔,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害祸无穷,永无宁日.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全只能是海客谈瀛,永远只能是空中的楼阁而已.【论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理想国】不论怎么说,愿大家相信我如下的忠言:灵魂是不灭的,它能忍受所有恶和善.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象竞赛胜利者领取奖品那样)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也才能诸事顺遂,无论今生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千年的旅程中.按:论语充分表达了对人的伦理规定,而理想国主要是批判、提出理论和建议。中西方差别在这一点上大概是非常明显的了——中国通常是在人伦背景下考虑人之为人,以道德氛围克制人的欲望,自己压抑自己;而西方自古就承认人的欲望本性,把个人当作自由的原子实体,通过大量理性客观的语言论述来构建秩序。

《理想国》中有关人性的探讨

这是我上哲学课写的《理想国》的读后感,发到豆瓣上希望能跟大家交流。前言自然万物千变万化,国家民族交替更迭,人生境遇起起伏伏。在如此丰富多彩的世间究竟有没有一种东西可以作为普适的真理,究竟有没有人可以洞悉明察万物的变幻?至今我也无法说服自己相信偏向任何一方的答案。但是,我所承认的是,哲学和哲学家一定是最接近这个目标的。我所理解的哲学,乃是一种基于经历,经过思考,通过总结,去寻找事物的共性的一门科学。而她又是凌驾于其他学科之上的,是所有学科的最终指向。我心中的哲学家,是徒步者,是思考者,是聪慧者。他们博闻强识,思维敏捷,长于思辨。这样的一门科学,这样的一群智者,又怎能不叫人敬仰呢?再来说说柏拉图和他的《理想国》。生于公元前,一生中求索思辨,著书立说,给后世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正如卡尔•波普所言:“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他的思想传承千年,至今仍有研读细究的价值,这是何等的伟大!他的代表作《理想国》,用三十多万字详细勾勒了柏拉图心中“存在于天堂的国家”。大到国家政体,小到诗歌曲调,一本书是一幅巨大的国家蓝图。老师上课曾说过,要说服他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对于如此惊闻天人的庞大构想更是难上加难吧?我不敢说柏拉图做到了(因为其中有很多观点并非为所有人认同),但至少他的理论是完善而自洽的。正如列奥•斯特劳斯所赞誉的那样:“大凡盖世绝伦的经典之作,必能自圆其说,自行付诸实施,自我外化为所蕴含的神迹。因此,我阅读柏拉图时必定怀有一颗虔诚、恭敬的心。”但是,纵然以古代先哲之名,亦不能使我完全信服书中的全部论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迸发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这本书实在可谓鸿大,探讨了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我认识到以自身目前的经历、学识和见地,想要在方方面面都能有较为清楚的思辨是难以达到的。因此,我仅想就其中涉及到人性的方面进行讨论。尽管如此,我也没有把握能说得清楚、完全。认识人本身就是一个鸿大的命题,也许终了我们一生,也无法很好的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但是,我想,假如“真理”是确实存在的话,那它一定是会愈辩愈明的。正文在张德芬所著《追寻未知的自己》一书中,开篇第一节就提出了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讨论。我是我的身体吗?我是我的社会角色吗?我是我的经历体验吗?我是我的名声地位吗?她用“以上皆非”的方法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说,假如“真我”是月亮的话,那么这些描述都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我觉得这个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真我”可以用“灵魂”这个词来表述,这其中就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关于人性的内容。我想,这其中最重要的三个问题是:人性的三大因素(理智、激情、欲望)有怎样的关系,人的认知能达到何种高度,人生的终极导向是什么。我将对此逐一探讨。一、人性的三大因素柏拉图在书中对人的灵魂里的三个部分有详细的阐述:“一个是人们用以思考推理的,可以称之为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人们用以感觉爱、饿、渴等等物欲之骚动的,可以称之为心灵的无理性部分或者欲望部分,亦即种种满足和快乐的伙伴。”(439 D)而对激情的叙述相对复杂,先说明激情更偏向理性一边:“当一个人的欲望在力量上超过了他的理性,他会骂自己,对自身内的这种力量生气。这时在这种像两个政治派别间的斗争中,人的激情是理性的盟友。”(440 B)再说明激情和理性是不同的:“人们在小孩身上可以看到,他们差不多一出生就充满了激情,但是有些孩子我们从未看到他们使用理性,而大多数孩子他们能使用理性则是很迟很迟以后的事情。”(441 B)这样才说明了激情是理性与欲望之外的第三部分。我觉得他对灵魂的认知是很透彻的。人的欲望即人对自己本性所要求得到的东西的渴望,是与人的生理需求与本能相关的。面对这些欲望时该采取何种行动,是满足还是节制,这个思考推理的过程就要诉诸于理性。而柏拉图所言的“激情”,我觉得,正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情绪”。它有类似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超我的成分,都是一种非理性的能力。两者都已经渴望一种最好的自我形式,并且对追求最好的自我的任何失败都予以愤怒的惩罚。[1]但其不同的地方在于激情也是受制于理性的,也是为理性服务的。因此,在柏拉图看来,人的灵魂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集合,欲望与理性的斗争贯穿生命的始终。应该通过正确的教育培养人的理性,并借助激情,达到对欲望的统治。显然,他认为理性是灵魂中绝对的好的东西,而欲望是个“坏家伙”,需要绝对的节制。但我并不十分赞同这种完全不对等的关系。虽然这三者之间的工作模式中,似乎理性起到了决断和主导的作用,但不意味着理性具备统治的地位。我认为,欲望与理性应该是平等的,而情绪是两者关系的调节者和催化剂。首先,欲望和理性的根源和发展都是相同的。当小孩刚出生,他就拥有了饿、渴等物欲之骚动,这些欲望几乎都是出于求生的本能。随着人的成长,会逐渐地发展出对爱的需求;同时也会衍生出许多灰暗欲望,诸如权势、名利之类。理性与其类似。如果我们承认理性最根本的是推理判断能力的话,婴儿饿了会吮吸乳汁又何尝不是一种理性呢?这正是建立在其本能基础上的决策行为,生物学上称之为应激反应。当我们逐渐长大,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包括教育、经验等等的共同作用下,这个反应变得更加复杂。除了本能,道德、伦理、法律约束也会加入其中,理性便渐渐发展。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理性总能正确的生长,总能作出正确的逻辑推理判断(柏拉图认为给以严密的理想国中的教育就能保证正确的理性,但或许这有些武断,我觉得这涉及到人认知能达到的真正高度的问题,将在后文讨论),这样灰暗的理性也就可能产生。其次,欲望并不都是低下的,理性也并不都是崇高的。以书中理想国能够成为现实的最初条件来讨论:某一个开化的统治者愿意把国家交给一个哲学王来统治。在赋予统治权这一行为中是灵魂中的哪一部分作为原动力呢?难道不是统治者希望国家变好的欲望吗?当他感受到这个欲望,将其诉诸理性。又由于理性已经上升到承认只有哲学家治国才是最好的这种高度,于是赋予统治权这一行为就发生了。那这个欲望难道不是好的吗?至于理性并不时刻崇高,假如承认了理性的行程过程,那也就无需赘言了。柏拉图之所以要求理性统治欲望,是为理想国的建立服务的,也是与理想国的理念相一致的。从书中对吕底亚人谷各斯隐身戒指的故事的描述(359 B),以及他谈到的“在人们睡眠时活跃起来的愿望”(571 C),可以看出柏拉图是主张人性本恶的,但是为什么要全然地否定人性与生俱来的不完善的地方呢?人灵魂中善恶的两面性不正是灵魂矛盾之所在吗?这两方的拉锯不也正是生命中永不停歇的主旋律吗?而且,这种善恶的对立不仅仅表现在欲望与理性的对立,欲望和理性两个单一的德行自身也具有善恶的两面性。正如柏拉图自身在论述民主政治如何变化为僭主政治时所言,“极端的自由只能变成极端的奴役”(564),这种物极比反的根本原因就是任何事物的善恶两面性。既是如此,代表善的理性对欲望的绝对压制也有可能导向极端的恶。我自以为,柏拉图企图改变人的善恶两面性是他的理想国中最不切实际的地方。二、人的认知能达到的高度理想国实现的关键是哲人王。暂且不讨论哲人如何成为王的问题,我想先讨论一下柏拉图要求的这样的哲人是否存在,能否产生的问题。在书中,柏拉图用了一个“穴寓”来说明人的认知。他认为普通的人所看到的只是没有阳光的洞穴里火光所产生的影子而已,而要能真正的走出洞穴,看到太阳本身,需要一次决定性的心灵的转向。同时,他又用了一个“线寓”来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认识对象。认识能力由低到高分为想象、信念、理智和理性;它们对应的认识对象也分四个等级:影像、可见事物、科学、理念,且真实程度逐渐提高。一般公民只能看到可见世界而得到意见,只有哲人王才能通过理性对最高真实度的善理念的认识而得到知识。的确,我们的认知是有局限性的,甚至有时是错误的。而且人与人之间的认知水平有高低之分,那是否有人能达到“得到知识”的高度,还是所有的人都无法到达真知而只是有些人更接近而已呢?我首先试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发掘这样伟大的存在。且以柏拉图自己以及孔子为例,他们是东西方哲学各自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否达到了哲学王的高度呢?柏拉图是未能达到的。仅就《理想国》这一部著作而言,历来争论不休,见仁见智。他的主张比别的哲学创建者的主张都更大,但是他所建立的是什么,其答案完全看“我们”是什么人而定。[2]并非是所有人都赞同理想国的模式,特别是不同的时代人们的观点会有相当大的变化。现在的女权主义者会抨击用分派和奖励的方式来处理两性的关系,诗人们更是会对限制创造自由的做法怒火冲天。这些意见的分歧至少说明柏拉图的理念并不能被全然的接受,也就是说他的认知或许也就只是到了“意见”的程度,而并非绝对真实的“知识”。而孔子,与柏拉图的处境很相似。他“仁”的思想至今仍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中。但是先秦诸子对孔子的评价就已经褒贬不一了。韩非就认为“仁”的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外推他人,批评孔子学说不合时宜。而到了今天,儒学思想遭到的驳斥就更多了:严格限制女性权利、极大地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等级制度严重等等。这说明孔子的思想也并非全然的正确,也无法作为“知识”吧。当然,我可能犯下了和“洞穴”中的人嘲笑见到过“太阳”本身的人一样的错误。也许在思想和主张方面,我们可能由于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度,反倒自以为是的认为他们是错的。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科学领域的时候,我们或许更有发言权。伊萨克•牛顿,与那个改变世界的苹果邂逅的人,他的“牛顿第二定律”被长期认为绝对的正确。但是,当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的时候,人们猛然发现这种正确需要以宏观低速为前提。到了近代,波尔的量子力学又成为其在微观情况下的补充。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似乎“正确”都必须附加必要的条件,而且这个条件又会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不断被完善,似乎永远无法达到绝对正确的终极目标。然而,假若我们的科学迄今为止依然看到的只是万物的影像的话,那么上述的理由除了能证明我们自身的浅薄之外,根本不能对思考哲人王是否会存在有任何益处了。按照柏拉图的观点,“不靠使用任何感性事物,而只使用理念,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结到理念”“(511 B)才能求取真知。我想,我们可以尝试从柏拉图培养哲人王的过程出发,再度去考察哲人王存在的可能性。柏拉图心中,哲人王产生的关键是教育。他设计了一套完善而详实的教育计划,分为三个阶段,依次进行文艺和体育教育、科学教育、辩证法教育,其中应该学哪些科目,应该读哪些诗歌都有完备的考虑。似乎这样精心设计的教育是哲学王产生的坚实保障,但是,我认为,问题正好在这里。当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客观地认识世界的理性思维。教育的过程就是在思维的白纸上不断地添加烙印,这些都将在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成为影响思维的主观因素。教育的体系被设计得越完善,主观的注入就越多。再者,假如一个人能设计一套培养洞悉万物的理性的教育体系,那这个设计者本人的“知识”将会是何等的伟大!所以,我认为,人永远只有奔走在求取真知的路上,而永远无法达到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我们能独立思考之前,在我们的思维还是一张白纸的时候,我们生活的环境就给我们注入了永远无法抹去的主观因素。不管如何反抗,我们注定要带着主观的成见去认识客观的事物,这就是我们求取真知的最大障碍,甚至是永远无法逾越的障碍。三、人生的终极导向人生的终极导向,也可以说是人的至高追求,也就是“活着是为了什么”的问题。如果用“活着是为了幸福”来回答,那讨论“幸福”的含义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理想国追求的是集体的幸福,更确切的应该是良好秩序下的安定和平而已。但如今大家更关注的应该是作为个人的幸福。这样看来,似乎《理想国》在讨论这个问题上就没有太大借鉴意义了。“幸福”这个概念也实在是太难把握了,以我目前的见地,都难以形成能说服自己完全相信的意见。但是,我想,把快乐当做是达成幸福的一种途径,或者认为是幸福的一个方面,应该是普遍为人认同的。那么《理想国》中关于三种快乐的讨论就值得我们深究了。柏拉图认为,灵魂分为三个部分,哪个部分占统治地位就相应产生一种人,分别是爱智者、爱胜者和爱利者,而这三种人又对应着三种快乐。假如问这三种人哪种生活最快乐,他们的答案肯定都是自己的那种(581 C)。但柏拉图论证结论是求知的生活是最快乐的。理由是哲学家拥有最丰富的经验(包括爱胜者和爱利者的获胜和获利的快乐,而爱胜者和爱利者却无法得到爱智者求知的快乐)、最真实的知识以及推理判断的能力。这样的理由我觉得是有漏洞的。要成为哲学家就必须从小开始接受正确的教育培养理性,就要学会节制,渐渐地摒弃金钱和获胜的快乐,单纯地追求求知的乐趣。在这样的束缚下。想必即使哲学家在小的时候会有关于金钱和获胜的快乐,也一定是浅尝辄止的。纵然有过经验,这样的经验又怎能称之为充足,怎能作为判断的依据。况且从小被要求节制,哲学家自然对金钱和获胜存有偏见,那推理得到的结果又怎会完全可信。看到这里时,我就在思考,如果把快乐作为目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呢,还是只有唯一的一条求知之路?爱智者、爱利者、爱胜者代表的只是三种不同的追求指导下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生活方式。假如把任意一种追求作为毕生的信仰,把对应的生活方式发挥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丝的怀疑,那是不是都能最终到达快乐的圣坛呢?还是只有其中某一种追求是可以到达快乐的幸运签?这个问题我没有想到答案。但是由此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把“善”作为行事的理念,难道“恶”不可以吗?我的想法是:假如我们赞同柏拉图对城邦起源的描述(人面对自然无法独立地生存,需要各自的技艺创造生活必须的东西,并进行交换,从而产生协作的关系,进而订立一定的契约。这个体系中的人越来越多,就渐渐形成了城邦),那么毫无疑问恶将会破坏这种协作关系。如果人人以恶为行事理念,那么城邦将不能维系,人就不得不单独面对自然,这时结局只能是人的灭亡。因此,以善为行事理念的根本原因是人生存的本能要求。但若真是如此,那就说明人本质是更愿意行恶的,行善是在诸多外在因素(如道德、伦理、法律等)胁迫下,与人的本性相违抗的行为。这是一种多么矛盾而又奇怪的情形啊!本性是恶的,它要求生存,就必须行善,而行善就必然违抗恶的本性。但这又是多么美妙的关系啊!善与恶相生也相克,这正好又回到了人不可抗拒的两面性。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说法,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那人性中这善与恶永远无法解开的矛盾不正好是人生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吗?


 理想国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