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
ISBN:9780195938401
作者:也斯
页数:162页

作者简介

香港文學的經典,最早於1977年小說在報紙連載,1982年素葉出版社首次出版單行本,到2012年牛津新版,屹立香港文壇三十多年。著名作家葉輝曾經五次細讀《剪紙》,他說,《剪紙》是一個不斷生長的故事,每讀一次都有不同形貌不同角度的新發現,它是一棵隨氣候季節和年齡變形的植物,生長出一些與現象和幻象相涉的想像。 董啟章則說閱讀《剪紙》的文本經驗不單來自剪紙的多重對立含義,也來自《剪紙》小說的寫法。

内容概要

也斯(1949 -2013),本名梁秉鈞,詩人、作家及文學研究學者。三度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2012年獲香港書展評選為「年度作家」。
七○年代初在港台文壇介紹法國新小說、美國地下文學及拉丁美洲小說,同時開始小說創作。小說結集有《養龍人師門》(1979)、《剪紙》(1982) 、《島和大陸》(1987)、《布拉格的明信片》(1990)、《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1993),新作為《普羅旺斯的漢詩》和修訂版《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小說集《布拉格的明信片》曾獲第一屆中文文學雙年獎。曾任駐柏林及南法沙可慈修院作家。《島和大陸》有Gallimard 出版社法譯本、香港大學出版社英譯本。其他單篇小說有英、法、德、日譯文。
評論有《書與城市》、《香港文化》、《文化空間與文學》;合編有《再讀張愛玲》、《香港文學電影編目》、《現代漢詩論集》、《東亞文化與中文文學》、《胡金銓的電影藝術》等。近作有散文集《也斯的香港》及詩集《蔬菜的政治》。與日本文化評論家四方田犬彥有關香港和東京都市的對談錄《往復書簡》2008年夏天由日本講談社出版。


 剪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 語境2003年4月1日,有關瘟疫的流言四溢,哥哥跳樓身亡,一切疑幻似真,香港剎時成了一個虛幻之城。懷著恍惚的心情,筆者依舊為「閱讀一本香港小說──《剪紙》舊夢新詮」座談會預備講稿,1 《剪紙》中的那份虛幻感,也就份外顯眼。這大概是本文的其中一個生產語境。大約在座談會舉行的一個月前,筆者正在閱讀Elissa Marder的Dead Time: Temporal Disorder in the Wake of Modernity (Baudelaire and Flaubert),2 碰巧講者之一葉輝兄來電,邀約出席座談會,於是兩種異質的閱讀經驗,在偶爾間相遇了。從前閱讀《剪紙》,筆者往往把注意點放在「溝通的困難」上,不管是小說中敍事者「我」與瑤、「我」與喬、「我」與黄,或是黄與喬之間,溝通都顯得困難重重。當然,正如作者也斯在《剪紙》後記中所言,《剪紙》「原來是想寫七O年代中葉香港生活的種種幻象」,3 但可能因為當時年紀小,當年《剪紙》給我最深的印象是:溝通的困難。但溝通為甚麽會困難呢?也斯在後記中提到,《剪紙》不僅是一個愛情故事,也是一個有關觀看的故事,而兩者又是相通的;因為一個人對愛情的態度也好,對藝術的態度也好,都跟他的人生觀有關。4 「所以故事裹某個人看到或看猤到某件事,用這種或那種文字符號表達自己,自然跟他們各自是怎樣的人有關」。5 換言之,溝通之所以困難,在於不同觀看方式、人生觀,甚至人與人之間的差落。此外也斯也提到,「文字/符號」本身便充滿了游離猤定性,故此「文字/符號」本身已為溝通帶來了無可避免的雜音。6然而,對於Dead Time的閱讀經驗,卻為筆者提供了另一種析解以上問題的可能性;並猤是Dead Time釋放《剪紙》,也猤是《剪紙》引証了Dead Time中的某些論述;而是兩者的偶爾相遇釋放了筆者的視角。Elissa Marder提到,在《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的第一章,作者福樓拜(Gustave Flaubert)花了猤少篇幅描述一件似乎沒啥實際用途、也沒啥敘事功能的物件:「帽子」之細節。7 說也湊巧,重讀《剪紙》,筆者首先注意到的是:《剪紙》也充滿了型型種種的物件。於是,筆者一邊在閱讀Elissa Marde對《包法利夫人》的分析,一邊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剪紙》對物件之處理上。當然,Elissa Marde的分析並不大適用於《剪紙》;但在重讀《剪紙》的過程中,它卻啟發了筆者以「詞與物的關係」以及「物件-符號」(Object-sign)的概念,整理《剪紙》中的「物體系」;而這些又與小說中的「溝通的困難」,密切相關。可以這麼說,本文希望從一個唯物的角度(Materialist Stance),提出另一種對《剪紙》的解讀。當然,「物體系」(Le systeme des objets)也是一個借取自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字眼。8 然而,形迹相似,內函卻不必相同,還請各位留意。不過,跟布希亞相似,我所指的「物體系」並不是一個黑格爾式(Hegelian)、窮盡一切、且秩序森然的體系。與黑格爾式的體系相反,在《剪紙》中,不同的「物件-符號」是擴散地分佈的,之間不一定擁有有機的緊密關聯。但細讀之下,我們又不難發現,《剪紙》的確擁有某種特殊的「結構機制」或「結構化程序」,讓小說中的「物件-符號」得以連結起來,從而生產出一個獨特的「物體系」。2. 詞與物之間的轉換簡言之,《剪紙》的一個基本「結構機制」,正是「詞與物的關係」,或更準確地說,是「物件與符號」之間的某種特殊的關係。當然,《剪紙》中有不少片段,都涉及符號與現實間的關係及差距的問題。然而,我希望討論的卻不是這種有關「符號與指涉物」之間關係的問題,而是當「詞變成物」或「物變成詞」時所產生的問題。事實上,我們會發現這兩種「詞物間的轉換」同時存在於《剪紙》之中;而正是這種種的轉換,構成了小說中種種「物件-符號」的游離不定,讓小說中的人物之間的溝通,困難重重。然而,我所謂的「詞變成物」與「物變成詞」,指的又是甚麼呢?且讓我先以《包法利夫人》的片段作些說明:我們有個習慣,一進教室,就把帽子扔在地上,好騰出手來;而且帽子非得一進門就扔,從凳子底下穿過,一直飛到牆腳跟,揚起一片灰塵;這叫派頭。9透過建立「扔帽子」這個習慣,這班學童形成了一個社群;而對於他們,扔帽子這個動作有實際作用(騰出手),也有意指(mean) 作用:它意指此時此刻這個學童社群,也讓這個平日活在紀律規範的社群,能有片刻的解放及歡樂。在這裹,物件變成了符號,讓身體解放。但這些得到了片刻自由的手,很快便要回到常規的學校作業,抄寫拉丁詩句(一種以已死的語言寫作的詩句),將符號空洞化,轉化為物件(一種具有交換價值的資本/商本),以維護社會秩序。 10回到《剪紙》的文本,我們發現小說的確充斥著類似的「物件與符號間的轉換」關係。比如說,小說中的瑤孜孜不倦地把紙張剪成種種剪紙,就是「物轉化為詞」的一個明顯例子;因為透過剪刀,瑤不單剪出在現實中有對應物的熊貓、小鹿等剪紙,也剪出了代表中國傳統價值的「物件-符號」,並形成了一個不為外人理解、自足的符號世界。當紙張轉化為符號(剪紙),就有意義產生、傳遞及接收的活動;但透過這些符號,我們又不一定能夠真正理解到符號背後的意義;當符號變成了一堆不為外人所理解的東西,它不過是一堆無法產生意義的物件;小說中的敍事者「我」,一直希望透過瑤的剪紙符號世界了解近日變得反常的她,但這些符號卻一直對他閉上大門;在這裹,當「符號變成物件」,溝通也就變得困難。這種「詞變物」的過程,也見於黄匿名地給喬奉上拼貼詩句的溝通過程上。在敍事者「我」看來,不懂如何表達情感的黄,不過是借別人的詩句,向喬表達自己的思慕;但對於完全沉緬於西方文化的喬來說,這些都是不可理解的;原本是溝通媒介的這些符號,在喬的眼中,也就與物無異。3. 傳媒這種魔幻文化工業其實,這種「詞變物」的過程,也不單見於個人關係的層面。我們知道,《剪紙》的其中一個特點,正是對當時傳媒一類的文化工業,作出了貼身的描述與反省;而上述那種「詞變物」的情況,也見於傳媒的運作上。例如:林問黃:「這兒植字稿比字位長了,怎麽辦?」黃看了看,說:「趕時間,不要移位,刪去這段算了。」林說:「可以嗎?」黃說:「這類星座的東西,誰會認真看?多一個少一個星座,沒人理會的。」馬接口說:「你們曉得嗎,有一回我拼好了版,才發覺在一段稿後面有幾百字空位。沒有圖片可以塞位,結果隨便找份婦女雜誌剪一段下來,塞在文後,結果誰也沒發覺有甚麼不妥!」他呵呵大笑起來。誰也沒發覺,球星生活和婦女美容的兩段文字之間,有甚麼猤連貫的地方。「所以,」他下一個結論,「你只要不留下空間就是了。反正老闆是外國人,他並不懂中文。中文版的雜誌,他只要圖片多,內容有沒有意思不要緊,只要不觸犯法例就可以了。」……11在這個機械可複制性的時代,「物件變成符號」,「符號變成物件」,物件與符號猤斷生產與繁衍,好讓資本主義機器得以大量消耗,然後循環再造、再繁衍與再消耗;而符號也就變得游離猤定,溝通也就變得困難。值得注意的是,在《剪紙》中,當符號被生產之後,它們很多都好像擁有了一種獨立的生命,它們的意義巳不在它們的生產者以及接收者掌握之內。符號被生產,彷彿擁有一種變幻莫測的自身生命。依此,《剪紙》中的「魔幻寫實主義」就似乎不單是一種借自拉美文學、用來描述七十年代中葉香港生活的種種幻象的技巧,它也是這個機械可複制性的時代的一項隱寓(Allegory);12 而它隱寓的,正是在這個符號社會中,符號彷彿擁有了自己的生命,如脫韁野馬,變幻莫測,不為人所完全掌握之情況。另外,我們又可以稱這個過程為「詞與物的辯証」:當物件變成符號,符號又可能會變成物件,而且還可能是擁有自己生命、永遠逃逸的「動」物。2003年9月3日修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2003年4月6日,筆者有幸參與「閱讀一本香港小說──《剪紙》舊夢新詮」座談會,而本文則根據當日講稿修訂而成。除了筆者,當日講者還包括王仁芸、洛楓以及葉輝。2 Elissa Marder, Dead Time: Temporal Disorder in the Wake of Modernity (Baudelaire and Flaubert).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3 也斯著:《剪紙》。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3),頁138。按:本文以牛津大學版為引本,而《剪紙》的初版(1982)則由素葉出版社出版。4 同註3,頁139。5 同註3,頁139。6 同註3,頁141。7 同註2,p. 96。8 布希亞著,林志明譯:《物體系》。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7)。9 福樓拜著,周希克譯:《包法利夫人》。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2000),頁35。10 同註2,pp. 103-104。11 同註3,頁22-23。12 這裏所指的「隱寓」取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德國悲劇的起源》中的有關定義,用馬國明的話說,那就是﹕「象徵和隱寓的分別在於前者的意義是清晰自明的,象徵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間的關係是完美和諧(的)……隱寓卻只是隱寓的作者自己替事物加上意義,中間的關係並不清晰,亦不穩定」;見馬國明著:《路邊政治經濟學》。香港:曙光圖書公司(1998),頁47。
  •     《剪紙》要說的東西並不容易說清楚,但文字所帶來的訊息會使人迷途卻真實得很。文字本來很真實,然而往往使人產生誤會,產生幻覺,於是溝通往往有剪紙般的美麗,但又使人費解,真而有假。作者原意表現生活的幻覺,不過作品在最近的版本中明顯不只有這種表現。剪紙的象徵在生活描述中深化,涉及語言、文字所產生的隔膜,零碎的字句,容易被誤讀,因而遭誤解。也斯這部小說著力寫了一種當時香港人已有的生活面貌,對生活的幻想,對生活的誤解與扭曲,結果產生偏執。小說的手法亦脫離現實主義,建立在意識流與魔幻寫實的框架上。小小的一部書,寫出人們生活中的迷惑,溝通的困難,意思的阻隔與偏離,成為人與人間的障礙。明顯地,這不是一部容易讀好的小說,我亦不敢說自己完成掌握每個細節,但幻想與誤解的表現則非常明顯。
  •     前1/2云里雾里后1/2爱不释手。故事没什么新奇,但语言的张力和魔力网罗生活场景,网罗人心各面向,网罗经不起解释和消磨的时代感和个人赖以生存的幻像,编织成不断生长蔓延的空间。不是文青不懂意识流不懂魔幻现实,不过很感动,很久没读到这么有魅力的文字了。作者刚刚去世,也希望他书写的香港历史,常给我们反省的机会,不要忘记,我们的根基,我们赖以生存和希望着的,是什么。虽然是七八十年代的作品,却很值得我们用现世的眼光去看。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场景美丽,故事精彩,如梦如真。
  •     是爱情吗 || 渐强的张力 || 生活的真实与幻觉 || 旧时香港怎么看起来像是今日 || 一时无法概括
  •     購於 Kubrick B.C.
  •     写得真好。
  •     70年代的香港是有多瘋狂,歇斯底里的人物叫人難過
  •     墙上涂画的红色鹦鹉依次死去,空留一片白壁;打开一张剪纸,唱戏杂耍的场景人物全部奔流而出;大排档水族箱里的每只鱼虾都有一个塞子,打进空气后就开始游来游去;花车上的自动果汁机把各式水果、甚至楼宇土地都打成汁液,混成一杯诡异的鸡尾酒……三十年后的香港,魔幻与现实的界限是更模糊还是更清晰了?
  •     「我希望我們終於可以真正交談。」
  •     文如其名,剪一个破碎人间。
  •     也斯最好的小說
  •     三十年前说说无妨,三十年后在如此丰盛的论者声音中,还能不能说。大陆评论多集中在中西文化对立上,乔的不识、黄的误读与瑶的耽溺,以此明喻香港的身份迷惑;也斯说,这不过是一个爱情故事,何来对事件的看法?果真如此吗?叶辉从中看到70年代出版媒介“剪纸”的本质,在今时电脑处理潮流中的对比与不变,可除了这些还有什么?也斯说,这不仅是一个关于迷恋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观看的故事。在迷惑中、在迷恋中,观看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观看自己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是否就是如此?
  •     2013// 若把生命比喻為碎字 / 排列成工整的句子,在設計的時序中前進 / 混亂的散落在可見不可見的範圍 / 用力緊握在手裡,造成不能復原的缺陷 / 輕放在手掌上,隨風飄散 / 生命沒有該活的路,只有活該的命。
  •     不是壞小說,卻是我讀過最沉悶的小說之一。文字達到陌生化,卻特別討厭,這如果是風格,只會是壞風格。
  •     问好友借来看的,无论内容技巧,都很值得一读
  •     唉,这种读名作读不懂的感觉真是痛苦啊……
  •     梦呓般的文本,透过剪纸牵连的镂空与琐碎细屑窥见三十年前香港支离的幻象
  •     開首至中段甚具吸引力, 後半呈弱勢.
  •     前1/2云里雾里后1/2爱不释手。故事没什么新奇,但语言的张力和魔力网罗生活场景网罗人心各面向网罗经不起解释和消磨的时代感和个人赖以生存的幻像,编织成不断生长蔓延的空间。不是文青不懂意识流不懂魔幻现实,不过很感动,很久没读到这么有魅力的文字了。作者刚刚去世,也希望他书写的香港历史,常给我们反省的机会,不要忘记,我们的根基,我们赖以生存和希望着的,是什么。
  •     其心可怖,尤其是联系起近日所谓的低温绝食事件。。。(⊙o⊙)…立场不同也讲不出什么好话来。。。姑且闭口吧
  •     「剪纸」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剪纸剩下的「碎屑」亦是。迷幻与迷惑一线之隔。社会与文化异质而多元,主人公们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感到自我的迷失,既不知如何把握自我,又不知如何表现自我,更不知如何实现自我。
  •     兩條敘事線硬湊一塊有些刻意,以剪紙為主軸卻顯得為剪而剪,故事就算把剪紙過程抽去也無妨,不大喜歡這部小說的人物背景,心境描寫亦似強說愁。
  •     也斯的语言和他的故事一样迷离,几乎破碎,读起来很不惯。所以看现代诗人的小说要小心,是么?
  •     感觉大陆读者已经过了郭敬明时代的审美畸形,开始追求平实,而香港作家们文字里的诗意更多些。当然也许是我恰好只读了一派的作品:)
  •     大學時期要讀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