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的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87
ISBN:SH2002-307
作者:马斯洛

作者简介

“自我实现”在马斯洛那里有着特定的含义。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自我实现,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其优势一般才会出现的最高层次的基本需要。所谓需要的优势,是指某种需要在决定人的行为上所具有的力量和强度。优势需要,就是在决定人的行为上,具有最大的力量和强度的那种需要。关于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作过不少表述,最通俗的说法莫过于这段话:“一位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静,人们都需要尽其所能,这一需要就称为‘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还说:“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等。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的本质特征是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无疑有它自己的出发点和特定的服务对象,但作为一种心理学说和管理思想,值得我们分析、借鉴。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有三个重要部分。第一,“需要层次论”:第二,“自我实现论”;第三,“高峰体验论”。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自我实现的人: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
Z理论(两种不同类型的自我实现者)
自我实现者的爱情
引向自我实现的种种行为
创造性的态度
约拿情结
需要满足与心理健康
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的种种差异
论低级牢骚、高级牢骚和超级牢骚
论优良精神的管理
动机理论引言
正常、健康与价值
成长性动机和匮乏性动机
高峰体验;强烈的认同体验
高峰体验中的存在认知二
存在认知的一些危险

内容概要

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1967年-1968年曾任美国心理学学会主席,被称为“人本心理学精神之父”。马斯洛并不是第一个表述人本心理学思想的心理学家,但他的著作不仅兼容了人本心理学理论家们共有的全部概念的要点,而且使人本心理学的观点更加丰富和清晰。


 自我实现的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我是去年7月住院时看的,对书中一些深以为然的观点摘录,比较乱,权作一个记录吧。1 对现实更有效的洞察力1.1 客观、冷静、理性,受情感影响小,甚至是不近人情2 对自我、他人和自然的接受2.1 努力去理解、接受他人做的任何事情2.2 对于自然,敬畏并接受2.3 经常把自己看作一个客体,能做到把自己当作另外一个人去理解并接受“我”的各种想法、行为3 行为的自然流露3.1 如果言行完全按照本意,会表现得与社会生活不协调,好象是异类,所以会自我保护式的少说少做3.2 生存的动机是自我实现,不在乎低级需要4 以问题为中心4.1 非自我为中心,不关心自己,“我”只是自己实现理想的工具4.2 有使命感,希望去解决需付出大量精力的身外问题,在旁人眼中显得不可理解5 超然独立的特性;离群独处的需要5.1 对待个人不幸反应不强烈,甚至觉得这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经历5.2 可能渐渐转变为严峻和冷漠,可能伤害到亲近的人6 对自由意志的强烈需要,任何一点的受迫感、不能自主决定都会让其感到很不爽7 欣赏的时时常新7.1 对一切保持着敬畏、兴奋、好奇甚至狂喜8 民主的性格结构8.1 对任何种类的人都可以表示友好,甚至意识不到他们的区别8.2 愿意向任何人学习9 区分手段与目的9.1 价值观很明确,但往往不合习俗,目的绝对大于手段10 富有哲理的,善意的幽默感10.1 反感伤害人、嘲笑人、猥琐的笑话10.2 自嘲式的哲理幽默10.3 引起会心一笑而不是捧腹大笑10.4 场景自发的,无法重复10.5 显得严肃庄重11 对文化适应的抵抗11.1 疏远文化,希望自成一体,不信仰任何业已存在的东西,只信仰自己想出来的东西11.2 受个性原则而不是社会原则支配你是这样的人么?
  •     我们可以欣赏 一幅绘画作品而并不想拥有它,我们可以欣赏一株玫瑰花但并不想采摘它,我们可以欣赏一个漂亮的小孩但不会想到绑架他,我们可以欣赏一只鸟儿自由的飞翔而没想把它关在笼中,同样,我们也可以一种无为的或者无所求的方式钦慕和欣赏另一个人。这是马斯洛在《那些自我实现的人》中描述的自我实现者的爱情,我没办法比他说得更好。看到漂亮的玫瑰花,我经常有采摘它的欲望,我这个采花大盗。哎呀。。。。。。。。。。。。。
  •     先从八卦开始,你有看过非诚勿扰吗?我有看过一期是这样的:一个男嘉宾刚从后面的背景门后走出来,一个女嘉宾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响叮当之势把灯按掉。主持人问她:姑娘,你怎么这么快就把灯按了呀。姑娘:第一,我不喜欢个子矮的。第二,我不喜欢穿西装的。第三,我不喜欢个子矮还穿西装的。太搞笑了,是不是?也太武断了,是不是?我脑中马上想出一个画面:如果这位姑娘看到敬爱的小平同志的尊荣不知是何反应。应该很有趣吧。八卦了半天,可以扯到正题了。当我们初见一个人、初学一门技艺、初尝试一样新的菜式、或者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态度来看待这些东西?我们可以以一种非常武断的方式早早下了结论:这个男士太糟了, 他个子低还穿西装。(上面的那个姑娘)为什么要学英语,我是中国人,为什么学鸟语,英语有什么好的?我们国家这么富强了,我不需要走出中国,因为世界已经走进中国了。我不要学英语,还是老外学汉语吧。(或者刚学游泳的人,为什么要学游泳,游泳池里的水一点都不好喝、我又不是鱼,离开水就不能活,而且,我是“伟大”的脊椎直立行走的动物——人,为什么要像只青蛙一样在水里扑腾?)这个菜怎么这么难吃?这里的人怎么就吃这个?他们怎么活过来的?还是我们家乡(我妈妈)的菜好吃。这个地方怎么这个样子?(如果是北方人到了南方,会说:这里的人怎么这么精明小气?这里的人怎么这么势利?这里的人怎么只懂得赚钱完全不搭理国家大事?如果是南方人到了北方,会说:这地方怎么这么破,这里的人怎么这么虚伪,这里的人怎么天天谈论国家大事自己的事却不干?)、、、、、、发现上面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了吧。他们(她们)都在以先入为主的方式粗鲁的把自己的观点加到新看到的人、新看到的地方上。他们采用各种办法拒绝学习、 拒绝看到新的东西新的方面,他们拒绝进步。所以,他们(她们)的结果是:他们可能一辈子独身。后来终于结了婚,但是矛盾重重。(因为,你懂的,找出别人的优点不容易,找人的毛病多容易啊:除了个子矮、穿西装难看外,还可以说:肩膀不够宽、声音不动听、不会哄人开心、、、、、、,我可以写三天三夜也写不完)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没学会英语、没学会游泳、、、、没学会一切新的东西。或者即使学了也是不情不愿,怨天怨地,他们是----怨妇或者怨夫,他们真是般配。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吃那几道菜。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呆在一个地方,或者即使去了其他地方,回来之后的评论是:还是我的家乡好。、、、、、、、他们处于停滞状态。他们看不到别人、别处的好。他们拒绝进步。他们生活在陈式之中,他们虽生犹死。这种人就是马斯洛所说的这种人:他们以一种大吵大嚷、横冲直撞、目的明确的利用方式来了解、塑造事物,迫切要求分类、陈规化、分级、归档、贴标签。他们永远生活在过去。马斯洛用了一个很直接的很不客气的比喻来形容这种思维方式:屠夫割肉。他举的例子非常搞笑:一位拙劣的医生哪怕已经有100年的临床经验,也只会反复验证他在治疗之初学到的那套理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医生可以在同一个错误上重犯40年,而且还大言不惭,把这称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积累错误的经验方面,他的却很有一套。随之,马斯洛问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我们看到的究竟是真实的、具体的世界还是我们自身投射的真实世界中的陈规系统?我们看到的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吗?艾默生所说:如果夜晚的繁星是一万年才会出现一次的奇观,我们会惊叹不已造物者的伟大,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对眼前的奇迹视而不见。我们何其幸运,我们又何其不幸?我们究竟是目明还是眼瞎?请问:当我们初见一个人、初学一门技艺、初到一个地方、、、、我们能否采用一种轻柔的方式、耐心的了解他们(她们、它们)?我们能否像水渗入石缝一样,随地而安。不会急于以明确的形状将对方定形,贴上标签?我们能否允许对方展现本来的面目并且接受?我们能否欣然接受甚至欣赏对方的样子?我们能否主动卸下心防、以一种不抵抗的姿态应对这些新的东西?就像一艘小船在大海中乘着波浪、随风而动,而不是凭着一己之力逆流而动?我们能否主动的被动?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可以。而且,通过这种以退为进的方式,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还会得到我们没有想到却更好的东西。通过这种以退为进的方式,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和谐的两性关系。学会更多的更好的技能。尝到更多好好吃的菜式。看到更多美丽的地方。我们还会:收获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善良和美丽。会体验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学习的乐趣。对大自然、对人类生出一种深深的感恩之情:他们是如此慷慨、赋予我们如此丰硕的礼物。会真切的感受到与古今、天地之精神相往来的快乐。会真切地体验到天地有大美而无言,会明了为什么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为什么心有灵犀会一点通、、、、、、多么美好,这绝对是值得我们去追求的,这绝对是需要我们去努力的。这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到达的。马斯洛说,他还没有遇到45岁之前就达到自我实现的人。这需要时间、需要努力。但是确实可以到达的。所以,我们要学习,要永远学习,向小孩学习。永远保有一颗赤子之心。我们可不可以像小孩子那样以明净的眼睛将一切看成好像初次见到一样,能够满怀惊奇的注视着一切事物,领会一切特征,因为对于他来说,所有的特征都同样重要、同等新奇。在他们的眼里 ,毛毛虫和蝴蝶一样令人着迷。泥土沙石充满魅力。天空中飘起的细雨让人遐想痴迷。同时,我们要面对的挑战是:在经历挫折、伤痛、、、、、、之后,是否仍然保持纯真的热情去接纳、去学习,而不会把以防御或躲避的姿态来保护自己?我们能不能先放下再前进?我们能否凤凰涅槃?、、、、、、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逻辑!
  •     希望更多的人能达到自我实现
  •     在《请理解我》里面看见,马斯洛因为是nf型,所以他重视自我实现。这书合我的口味,不过我倒觉得,分16型比较有趣。都是一个型会很乏味。
  •     高峰体验
  •     :无
  •     一部分深刻地描写出了我的内心,另一部分是我的内心希望成为的样子。
  •     马斯洛,人本主义。第一次接触,读完迷糊。
  •     在我能读懂的部分,我觉着讲的还不错,可能因为是选译的,有点脱节的感觉啊。
  •     要找原书看看才好 论证或许会比较连贯
  •     找了好长时间不过如此/可能是时代问题吧/嗯,过时了
  •     改变人生态度的书
  •     因为一些原因,即使很多观点极为赞同也不得不打两星。
  •     “存在认知的一些危险”那一章很有意思,主要还是如何整合自我的问题。
  •     超级喜欢这本书,只是没有领悟很多东西,所以现在还是止步不前
  •     令我十分困惑的是,马斯洛虽然提出了他著名的金字塔需求理论,却也只是将它作为一种经验结论,对于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层次结构的需求,几乎找不到任何解释。
  •     有一次和厦大一个x说我是自我实现者,姑娘以恐怖分子视我,让我不要神神叨叨的...
  •     去年秋开始的阅读,情境皆历历在目。
  •     感觉有些需求在当前正变得模糊无法界定,最终结果却是相同的。
  •     还是有shock到我的地方。
  •     2010-08-06;不是很喜欢这本书,有点太说教了……
  •     坦诚的说,这本书是我心智的启蒙也不为过。
  •     也就看看~
  •     必读的数目,但今天感觉一般。
  •     自我实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等。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假如你有意想低就,那么我要警告你,你的余生将会非常痛苦,你将逃避自己的能力和可能性。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他一生的特点。
  •     !!! Bk. Right
  •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就是那些开发了自我潜能的人。不管你的身份和受教育程度,就像老师的使命就是教好学生,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创作。 自我实现的人与普通人的区别就是,他们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当做那些与自我潜能有关的事时,他们简直停不下来,并且会无比快乐。
  •     里面说的困境很多我都遇过也都化解了。对于它的定义有进一步的理解。最大的影响就是坚定我进行 自我实现 。
  •     分这么高,至于么。。
  •     可是却没告诉我们是怎么来的……
  •     嗯修炼
  •     把高峰体验写得太过,亦近乎玄谈,坐而论道之象。本书节选太过割裂,各个理论联系不起来,想来还是读完整的原著才能有所获。以前读<刀锋>时,读到拉里在印度山中清晨那种高峰体验,依稀有神往和熟悉之感。大抵第一次听巴赫的大无,和第无数次听贝多芬的第五却是第一次被感动时,也就是马氏所谓的高峰体验,,那的确是美好。只是,好久不曾有过那种感觉了。
  •     一般
  •     我也想自我实现
  •     正儿八经的第一次读心理学的著作,也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感觉自己在读圣经。
  •     当时还真迷过一段时间马斯洛
  •     我发现我一半是匮乏性的人,一半是成长性的人,一半是自我实现的人,另一半是。。。真是纠结。。。
  •     在理论上建立一个心理学乌托邦是马斯洛的一个乐趣,在乌托邦中的人都是心理健康的,他称此为精神优美。
  •     最爱追根溯源,并这就是一本可及到的书。受益不在多,在深刻。
  •     讲了一个心理健康(自我实现)的人恰当的生活态度。
  •     人习惯于根据自我的完全融合和独立性的丧失,根据自我的放弃而不是自我的加强来给理想的爱情下定义。
  •     以存在主义为基础的人本心理学书籍,美学思想大量融汇其中,作者主张的“自我实现”、“高峰体验”等概念,是一种“积极心理学”,甚至是“布道式”的。P.S.这本书的编委会阵容强大:甘阳、李银河、陈嘉映、周国平,etc.……
  •     读了一半,还想多看看。
  •     详尽地描述了需求层次的顶端,自我实现之人对爱情的看法,拥有的存在认知,高峰体验,是属于自我成长型人格。 也分析了“存在认知”的不足,对高峰体验与宗教神秘学的交叉区域提出疑惑。 在逻辑上我有些跟不上这书,但是整本书传达的意思是清晰的,起码对我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有所鼓舞。
  •     我看得是1987年版1块八毛五的那本哈哈~ 难道只有我觉得这本书很萌么TT
  •     读马斯洛的书总让人充满希望,向上、向上、自我实现。
  •     从人本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文化大革命中人性的残酷与卑劣是因为绝对利他主义的倡导, 没有自我, 眼睛盯着别人却不是想要"利他", 正相反, 是"害他"以获得自己本性上的满足.
  •     彭湃!2016-4-24
  •     我十几岁迷惘的高中时代最该读的书。更新了我对人类极限的认识。需要再读。很有启发的是约拿情结、以成长性动机和匮乏性动机区别了两种自我实现的人。不过对于自我实现究竟涉及到哪些特质,自我实现的边界概念,感觉作者还是没有说清楚。
  •     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才是最大目标啊.不过高峰体验这个的确是个好东西
  •     没有看过三本原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