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岁月》章节试读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1
ISBN:9787807000853
作者:(英)苏珊·惠特菲尔德
页数:259页

《丝路岁月》的笔记-第35页 - 商人的故事

中国军队四散逃亡,但是就如我们先前讲过的,其中许多人仍被阿拉伯俘虏,送到撒马尔罕或大马士革。其中一位叫杜焕(音译)的,在公元762年回到中国,并写下他进入阿拉伯帝国中心的旅途经过。
--应该说的怛罗斯之战和《杜环经行记》。

《丝路岁月》的笔记-僧人的故事——会昌灭佛 - 僧人的故事——会昌灭佛

《丝路岁月》中提到僧人楚达从南亚出发到大唐去朝拜五台山,结果差点赶上会昌灭佛的故事。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四次较大规模的反佛教活动,分别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发起,其中唐武宗李炎发起的反佛教活动最为严重——因为在四个统治者中间,唯有唐武宗统治着整个中国,其他三个都是地方政权。唐武宗的反佛发生在会昌年间,因此又称为“会昌灭佛”,对于佛教徒来说,有着更为哀伤的名字——“会昌法难”。
表面上看,会昌灭佛是道教向佛教发起的战争,实际上,身为皇帝的唐武宗,可能考虑更多的是经济问题。唐武宗时,佛教在中国极为兴盛,僧尼数以数十万计,作为宗教场所,寺庙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力,且无需缴纳赋税,事实上对国家经济起到了消极作用,国库日益受到影响。我想,作为国家统治者的武宗也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宗教经济地位的提升必然引起教权的提升,也许不加控制的话,有一天能够影响到皇权,这是不能允许的,于是会昌灭佛,是注定要发生的。
身为灭佛导火索的,是两个人,一个叫赵归真,一个叫李德裕。赵归真是武宗极为宠信的道士,因而可以自由出入宫廷,人称赵炼师。赵归真为了恢复道教的地位,不遗余力的说服武宗发动灭佛。李德裕是穆宗时便崭露头角的政治家,也是参与“牛李党争”的元老。武宗即位后重用李德裕,武宗开成五年(840年)第二次任相,会昌四年(844年),辅佐武宗讨伐有功,加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一向反对佛教,对待佛教的态度本身就是牛李党争的内容之一。他在浙西做官时,曾拆毁寺观1400余所;在西川任节度使期间,也曾毁寺,并把寺院土地分给农民。在会昌灭佛时,李德裕实际上是武宗政策的协作者。
唐武宗一向表示:使吾民穷困的是佛,多次下诏打压佛教。先拆去山野招提和兰若(私立的僧居)4万所,还俗僧人近10万人。会昌五年(845年),规定西京留4寺,每寺留僧10人,东京留2寺,其余节度观察使所治州34处可以留1寺,寺分三等,上寺二十人,中寺十人,下寺五人。其他刺史所在州不得留寺。并派御史4人巡行天下,督促实行。共废寺(朝廷赐名号的僧居)4600余所,僧尼还俗260500人,释放奴婢15万人,被寺院奴役的良人50余万。没收良田数千万顷。凡被释放的奴婢,每人分给田百亩,编入国家户籍。
寺院铜像被武宗征用用来铸钱,铁像铸成农具,金银像收归国库。民间佛像限一月送交官府,如违犯则给以处罚。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会昌末年,全国两税户比宪宗“元和中兴”时增加了两倍多,是安史之乱以后国家最盛时期。从国家经济的角度讲,这次灭佛运动是成功的。
我个人不信佛,但不知是否真是出来混早晚要还,灭佛三大巨头:武宗、赵归真、李德裕,没有一个得以善终。武宗是迷信丹药,追求长生不老,这种人的命运都很类似,他是在在灭佛第二年,便追寻着老祖宗太宗、宪宗、穆宗的足迹,因为吃错了药而死。赵归真更倒霉,因为武宗吃错了的药是他献的,而且赶上即位的宣宗是个佛教徒,结局自不必多说,落得在廷中被杖杀的下场。李德裕呢?被政治敌人翻盘,贬到南方去了,死在贬所,很是凄凉。

《丝路岁月》的笔记-马夫的故事——有关怛罗斯之战 - 马夫的故事——有关怛罗斯之战

战役概述
我首先想说的,是怛罗斯的“怛”字,由于误读误写,很多人都会将此字写为“恒”。
怛罗斯之战(Battle of Talas)发生在吉尔吉斯斯坦与哈萨克斯坦的边境,接近哈萨克斯坦的塔拉兹的附近地区,战役的发生时间在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年),交战的双方是唐帝国与阿拉伯帝国这两个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国家。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取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
战役双方
中国:此时的中国处于盛唐时期,唐玄宗天宝十年。虽然唐玄宗在晚年的昏庸和奢靡在此时已经露出端倪,但盛唐的军力和国势仍然让人仰视。自古以来,汉民族是个主要以农耕为主要文明的民族,汉民族的扩张,主要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耕地,以及保护内陆省份的耕地不受游牧民族的掠夺。唐帝国的对外战争,初期集中在北方抵抗突厥,当唐把突厥势力击灭后,吐蕃的兴起又严重威胁了帝国的安全。因为唐首都长安的地理位置偏西,唐帝国必须尽量控制河西走廊、以及青海、西域。当时唐和吐蕃的战斗主要集中在青海,为了分化吐蕃的兵力和巩固后方的战线,在天宝年间,唐帝国的军力不断向西蔓延,试图完全控制西域。
阿拉伯:当时的阿拉伯帝国远超大部分人的想象,是一个横跨亚非拉三大洲的强盛帝国,甚至将地中海作为自己的内湖。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依托于先知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四位圣徒先后担任了阿拉伯的国家元首(哈里发),被称为四大正统哈里发。在此之后,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建立了倭马亚世袭王朝,该王朝崇尚白色,因此被中国史书称为“白衣大食”,白衣大食统治阿拉伯将近百年。公元750年,奴隶出身的艾卜·穆斯林通过起义推翻了倭马亚王朝,建立了新的阿拔斯王朝,新王朝崇尚黑色,因此被中国史书称为“黑衣大食”。黑衣大食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期,在刚建立的时期,便伺机东征,准备向中亚、西域地区进行扩张。
因为长期以来,唐和吐蕃为了争夺青海有过几十年的持续作战,唐的军力和文化在西域的影响力日渐降低,阿拉伯文明趁虚而入,本来信仰祆教、摩尼教、佛教等宗教的西域诸国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强大冲击,粟特、突骑施等小国陆续为阿拉伯所击败,西域诸国只得向唐求援。由此,唐与阿拉伯两大帝国的冲突一触即发。
战役前因
怛罗斯之战,始于高仙芝,终于高仙芝。
高仙芝,出身于高句丽将门之家,少时即随父戍守西疆,善骑射,骁勇果敢,二十余岁即拜为将军。高仙芝的成名之战主要是两次翻越帕米尔高原的远征:征服小勃律(天宝六年747)和竭师国(天宝九年750)。之后高仙芝被提拔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威名大盛。
天宝八年(749年)12月,当高仙芝得知阿拉伯正在改朝换代,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以西域藩国石国“无番臣礼”为由,领兵征讨,石国请求投降,高仙芝假意允诺和好,但随即违背承诺,血洗石国,并大肆掠夺,很多战利品直接进了高仙芝自己的腰包。在天宝十年正月入朝时,高仙芝将被俘的国王献于长安,并斩首示众。
石国虽然灭亡,但石国王子侥幸逃脱,向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求救。阿拉伯正在为东征寻找借口,当下联合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所有属国,准备派大军直捣唐帝国的安西四镇。高仙芝在得到情报后,认为不能等待敌人攻来,必须先发制人,因此决定起安西都护府大部兵力,奔袭敌国。
某种意义上讲,怛罗斯之战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在同一时间段内,唐帝国在寻求西扩,树立帝国霸权,而阿拉伯在向东扩张,妄图控制中亚,两国均是在本土范围内难逢敌手的骄傲帝国,碰撞在所难免。
战役兵力
唐帝国:主将高仙芝,副将李嗣业,别将段秀实。李嗣业是唐军著名的勇将,善使陌刀,段秀实是智将,朴实稳重,正直无畏。唐军的数量各典籍记载不一,我认为大约是安西都护府汉军两万,西域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的盟军一万,战斗人员共三万余;为翻越高原准备的马夫、民夫等后勤补给人员约四万余。唐军合计总共七万余人。
阿拉伯帝国:主将是阿拉伯的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兵力为呼罗珊本部战士四万人,加上已经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据我个人估计,实际总兵力约在十万上下,呼罗珊本部战士四万人为其中实际精锐。
唐军的主要战争装备
陌刀:一种两刃的长刀,较重,唐代军中大量配备。陌刀主要为唐朝重装步军所用,攻击力极为可怕,列阵时“如墙而进”,推进绞杀敌军正面有生力量,敌军往往在陌刀重步兵的绞杀下人马俱碎。另外,部分骑兵、骑将也以陌刀为主战兵器。陌刀的缺点是制造工艺复杂,使用技巧和训练成本高,因此在宋以后基本被更廉价的斧钺和长矛所代替。
图:唐陌刀的想象图
马槊:古代在马上使用的长矛。马槊轻、韧性足、结实。武将可直握了借马力冲锋,也可挥舞起来近战格斗。马槊的制造并不像红缨枪那样山寨,制造一只好槊要耗时三年,并且成功率仅仅有四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汉唐以来,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将领的标志。
图:唐太宗使用的长马槊
横刀:横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唐大刀”。横刀为双手刀,刀身及刀锋基本上都是直的,是在汉朝的环首刀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研制的。唐代改进了冶炼技术,灌钢法取代了百炼法,使铁制战刀更加锋锐。
图:现代工艺制造的唐横刀
唐十三铠: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在铠甲中,仍以明光铠应用最为普遍。
图:唐十三铠中的明光铠
弩:中国弩在唐朝更加成熟完善,其射程与威力远非寻常弓箭可比。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在不同范围均可以形成威胁。
阿拉伯军的主要战争装备
长矛&盾牌:阿拉伯步兵列阵之时用长矛配盾牌,是传统的装备,除了造价低廉、训练方便,没有任何特别的优异之处。
阿拉伯短弯刀:一种曲线形的刀,刀身狭窄,弯度较大,长3一4英尺,刀身上有一道较深的凹痕。其特点是弯度大,韧性和硬度好,刀刃极为锋利。古代大马士革和托莱多的军械工匠因制作优质的阿拉伯弯刀而闻名于世。
图:装饰在精美刀鞘中的阿拉伯弯刀
阿拉伯马:阿拉伯的唯一优势在于骑兵,阿拉伯马乃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马种,呼罗珊战士性情剽悍,骑术精熟,再加上不亚于阿拉伯本土战士的宗教狂热,其素质在全国也堪称精锐。阿拉伯骑兵主要是轻骑,虽然盔甲较差,但保证了机动性。
图:骑着阿拉伯马的骑兵
战役经过
天宝十年四月(751)高仙芝率军从安西都护府整军出发,历经三个月的帕米尔高原(当时称为葱岭)长途行军,七月份到达了怛罗斯城下开始围攻。但阿拉伯人早有准备,高仙芝攻城不克,阿拉伯援军赶到,从背后袭击唐军,双方在怛罗斯河两岸、展开了决战。在高仙芝的卓越指挥、以及唐军士兵的卓越个人作战能力下,在长达五天的攻城和肉搏战中,唐军并未取得劣势。但本来隶属于唐军的葛逻禄部雇佣兵出于各种考虑突然叛变,唐军阵脚顿时大乱。阿拉伯联军趁机出动重骑兵突击唐军阵营,导致唐军在内外夹击下溃败。
高仙芝在无奈下只好下令突围,但途中恰逢唐军另一方雇佣军拔汗那部也溃逃至此,道路瞬时拥堵。李嗣业手持大棒,毙杀百余名拔汗那兵,才杀开一条血路,残余唐军得以通过。段秀实对李嗣业残杀盟军十分不满,出言讥讽,李嗣业大为羞惭,知耻而后勇,率领陌刀队留拒追兵。陌刀队勇猛绝伦,如墙前进,阿拉伯军顿时胆寒,不敢再行追击。此役唐军损失惨重,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阵亡和被俘各自近半,只有千余人得以身还。
战役结果
怛罗斯战役实际上是唐和阿拉伯两大帝国在势力扩张到顶点时发生的一次中等规模冲突。唐战败后,由于安西精锐尽失,短时间之内无力西进,在安史之乱后,国力衰竭,再无西征之力。
而阿拉伯帝国在战胜后杀掉了功高震主的主将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以及他手下的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引发了大规模叛乱,再加上国力有限,虽然战胜,但也意识到唐的强大,而且慢慢崛起的吐蕃成为了阿拉伯东征的屏障,在无法突破吐蕃势力范围的情况下,阿拉伯虽然控制住中亚,也没有再继续前进。
战役影响
综合来说,怛罗斯战役对阿拉伯和唐的影响都是很有限的,甚至说其文化意义胜于政治军事意义。
对唐来说,尽管战败,但元气犹在,两年后高仙芝的部下大将封常清就带兵在西域卷土重来,击败了大勃律国,这说明对于怛罗斯战役造成的创伤,唐帝国可以、并且实际上也已经很快复原。真正对唐的扩张造成决定性影响的事件是安史之乱,无论有没有发生怛罗斯之战,安史之乱都决定了唐无力西征、走向衰落的命运。
对阿拉伯来说,怛罗斯战胜后,马上因谋杀功臣而内乱,因此没有继续东进。但和唐帝国类似,真正决定阿拉伯扩张极限的因素是吐蕃的国力崛起。阿拉伯要想东进,必然需要打败吐蕃,但它实际上没有这个能力,无论有没有发生怛罗斯之战,阿拉伯的势力范围也就这样而已了。
在文化方面,中国的造纸术因此传到阿拉伯,以及一些唐军随军工匠被俘后传艺到阿拉伯,这是意义非常深远的事件,整个阿拉伯和西方的文明程度因此而形成跃升。对唐来说,因为战败,西域诸国在阿拉伯的影响力下放弃原有宗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佛教等)而逐渐成为了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

《丝路岁月》的笔记-马夫的故事——关于回纥屠洛阳 - 马夫的故事——关于回纥屠洛阳

前一段时间在铁血有个帖子很有意思,说唐朝和亲,不断送去公主,结果被蛮族玩完了就杀,然后再进攻、再和亲。这帖子说的有点过了,不过在对外战争上,唐帝国实在是没有占到什么优势,粗粗看来是这样的:
对辽东,基本上是成功的,灭了高句丽和百济。对突厥,基本上是成功的,分裂了东西突厥,并且收降了大批人才。对阿拉伯黑衣大食,基本上是浮云,只是打了一仗,输了,但也没损失太多。对吐蕃,基本处于下风,打了200年,没有讨到什么好处,反而被攻占过国都,倒是也没吃过什么本质性的大亏。对回纥,基本处于下风,安史之乱时欠下的债,让回纥合法屠洛阳两次,而且百年来一直以离谱的价钱强制对唐朝卖马,极大的损耗了唐帝国国库。 对粟特和突骑施:基本上都是打算利用他们挡住阿拉伯,但最后确实没挡住....
呃,这里就看到正题了,“回纥合法屠洛阳两次”,这确实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的大耻,也是唐帝国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
在唐玄宗退位后,抗击安禄山史思明的大任就落到了肃宗的手中,但当时举国之兵力,不足安史联军的一半,肃宗只能寻找外援,最终找来的帮手就是回纥,肃宗主动开出的条件是““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就是说:收复长安时,土地子民归大唐,所有美女和财产,任凭回纥奸淫烧杀和掳掠。当长安真的收复后,回纥兵就准备收债了,太子李豫赶紧跑来说,兄弟们,现在长安收复了但是东都洛阳还在叛军手里,如果把长安屠了,洛阳的人民就会帮叛军守城,那就不好办了。在多方斡旋下,回纥人勉强同意,但是债总是要收的,第二个月就把洛阳收复了,“回纥纵兵大掠”,很难想象洛阳多少人死于回纥的屠刀下,而且这个劫掠还是得到肃宗同意的、合法的!事后,回纥大汗向唐肃宗求亲,肃宗还把女儿宁国公主嫁了过去,结果第二年大汗就挂了,按照回纥风俗,宁国公主应该殉葬,在强烈反抗之后,也只能用毁容来代替殉葬,表示对大汗的忠贞,真是悲剧。
安史之乱,是以史思明的投降结束的,但没过几年,因为肃宗想要清除掉这个隐患,不慎走露了风声,史思明再次举起叛旗,挥军南下再次攻陷了洛阳。唐军一直无力收复洛阳,在肃宗死后,即位的代宗李豫再次向回纥求援,并开出了比他老爹还要优厚的条件,结果在收复洛阳后,回纥军毫无忌惮的大肆奸淫烧杀、劫掠抢夺;居民死亡以“万”为单位计算,大火数十天不熄,距离第一次洛阳之屠仅仅五年。
更离谱的是,唐政府的军队趁乱效法回纥,洛阳、郑州、汴州、汝州都是“贼境”“匪区”,所经过的地方,同样奸淫烧杀、劫掠抢夺,三个月才算停止。于是家家户户,只剩下空荡荡的房屋;仍活着的人,不管是官是民,是男是女,衣服因为全被剥光,只好用纸裹到身上。
在此之后,回纥在唐帝国,俨然成为了高等民族,所到之处,唐人唯有回避,就算是官宦子弟都不敢和回纥人冲突。回纥的恣意横行,也助长了其他异族乱唐的气焰。自代宗时,“九姓胡常冒回纥之名,杂居京师,殖货纵暴,与回纥共为公私之患”。
目前在学校教材的史书中,几乎没有对这段历史的描写,但数万死于合法屠杀,被自己的皇帝主动放弃的洛阳百姓,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屈辱和黑暗。

《丝路岁月》的笔记-商人的故事——八世纪时的长安城 - 商人的故事——八世纪时的长安城

看《丝路岁月》,其中有一个八世纪时的长安城地图,虽然曾在西安生活五年,但这是我第一次从全景的角度看到整个长安。后来在百度上搜了搜,没有找到原版书中的地图,只找到了另一个版本的唐长安地图。
初唐长安地图
仔细看这张图,明确了很多以前没有明确的问题:
1.玄武门之变是大家都知道的,四灵之中,玄武居北,因此玄武门是皇宫的正北门,当年李建成、李元吉是由长安城的北面,通过玄武门南行入宫。
2.由地图可以看得出来,皇宫有两个玄武门,一个在太极宫以北,一个在大明宫以北,那么发生玄武门之变的是哪个门?我认为是太极宫以北的玄武门。原因一,建成元吉兄弟是去见李渊,而太极宫才是李渊办公的地方,原因二,更直接的原因,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还没有大明宫,当时只有太极宫以北的玄武门。
3.长安城的内湖,除了东南的曲江芙蓉池之外,太极宫、大明宫、掖庭宫(后妃居住)、兴庆宫有湖,这些都是皇家宫殿,并无奇怪,但东西市也有湖,可见当时商业的繁荣和地位。
接下来是长安皇城地图、太极宫和大明宫的地图
最后是当时东西市的商业地图
东市由于靠近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周围都是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住所,所以货物相对以他们的需要为主,兼有奢侈品。
西市则距三内较远,周围都是平民百姓住宅,所以经营的商品也都是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用平。西市商业比东市更加繁荣,是长安城的主要工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因此又被称之为“金市”。
唐长安的东市和西市四周有高大的围墙,每个市约占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作为长安城乃至全国最主要的市场,进行的是封闭式的集中交易,也就是将若干个同类的商品聚集起来,以'肆'(或相当的'行'、'店')为单位组成的,市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局和平准局。交易区也都是集中在一个四面有墙、开设市门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
由一张隋朝时期的长安地图可以看到,这时东市被称为“都会市”,西市被称为“利人市”,即将被唐玄宗建成兴庆宫的地方,此时叫做隆庆坊。

《丝路岁月》的笔记-第161页

【始终存在的... ...】
那天看杨澜对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一个采访,让我不断想起最近在看的一本书:《丝路岁月:从历史碎片拼接出的大时代和小人物》。
看这本书,会明白,很多今天讨论的事情或者状况,自古至今都始终存在。
当年丝绸之路上的人,仍旧可以显现出人类各式各样的生活与经历。
比如,以前记录的那个在羊毛里掺沙子的商人。
前几天喝茶的时候,曾经聊起“戒律”这一话题。
身边有不少信佛的朋友,有的皈依了,严格遵守着【五戒】的誓言;有的并未走皈依的仪式,却也恪守着【五戒】做人和行事;当然也有皈依之后,连【五戒】是什么都不晓得,更别提生活中严格遵守之。
又从这一话题延展开来,聊了很多。
也聊到了《丝路岁月:从历史碎片拼接出的大时代和小人物》中尼姑妙福和僧人楚达的故事。
在尼姑妙福的故事里,可以了解寺院的定位,功能,以及出家人积聚财富的方式。
那个年代,寺院给穷人工作,给富人救赎,且是穷人富人免税的避难所。

而妙福作为一个出家人,她有如下的方法增加收入,积累财富。

而僧人楚达的故事,更多从一种【生活方式】的角度讲述了他的经历。

看人,看事,更主要的,更重要的,想来就是明白这些【始终存在的... ...】

《丝路岁月》的笔记-士兵的故事——唐帝国的胡人将领 - 士兵的故事——唐帝国的胡人将领

读《丝路岁月》,愈发感觉唐朝的确是一个非常开化和包容的王朝,很多在其他时代不可能登上中央舞台的少数民族将领们,也在这个时间段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芒。
李思摩(阿史那思摩,东突厥贵族):直爽勇猛的沙场战将
阿史那思摩本来是突厥吉利可汗的族人,在突厥被唐击败后归顺了唐帝国,受太宗封为郡王,统领突厥旧属并作为唐的边境屏障抵抗薛延陀汗国,建牙帐于定襄。对于突厥人来说,薛延陀是趁着突厥攻唐时反叛的草原部落,比唐人更加可恨。贞观十五年(641),阿史那思摩曾助唐军大败薛延陀,贞观十七年前后,由于不善于驭下,部众逐渐叛变,阿史那思摩感到十分惭愧而入朝请罪,但太宗没有过多责罚他,并调其征辽东。因为习惯冲锋在前和某些人品问题,阿史那思摩中了流矢,唐太宗亲自为其吮血,但似乎伤重不治,送往后方后死于京师。
阿史那社尔(突厥贵族):严于律已的忠贞之士
阿史那社尔是突厥处罗可汗的次子,十一岁便以智勇双全闻名。在突厥“部落议会”内部,阿史那社尔是著名的亲唐派,一直反对对唐用兵。吉利可汗征唐后,草原的铁勒、回纥、薛延陀三部趁虚反叛,其中阿史那社尔最恨薛延陀。为报此仇,阿史那社尔率部五万攻薛延陀于碛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但战事持久,部众逐渐离心,纷纷走投西突厥新立的可汗,因此而大败,只得归附于唐。贞观十四年(640)阿史那社尔随侯君集攻灭高昌国,侯君集是唐帝国著名的私德和人品有问题的人,纵容自己和部下私藏战利品和财物,唯有阿史那社尔严于律己,对身外之财秋毫无犯。后来,阿史那社尔在征辽东时也像阿史那思摩一样不幸中了流矢,但未中要害,拔箭继续冲锋,部众受激励而大胜。贞观二十一至二十二年,阿史那社尔率部攻灭龟兹。唐太宗故后,为了报答知遇之恩,阿史那社尔甚至主动请求殉葬以侍卫陵寝。唐高宗李治派人向他说明太宗的遗嘱,不许殉葬才得以做罢。
执失思力(突厥人):不善政治的直言猛将
执失思力曾在渭水便桥之役为吉利可汗的先锋大将,东突厥被攻灭后降唐,还代表唐招降了东突厥大部。在唐太宗时代,除了魏征这样的谏臣,执失思力也是为数不多敢于当面直言劝谏太宗的人之一,也因此为太宗赏识。作为武将,执失思力参与了唐帝国对吐谷浑、吐蕃、薛延陀等敌对势力的成功征讨,但是可惜执失思力的归宿不够美好,唐高宗永辉四年(654年),执失思力受皇室政治斗争的牵连被流放,龙朔(661—663)年间复官为归州刺史,不久病死。

黑齿常之(百济):死于政治恐怖的夜战之王
在唐时,百济属于与唐帝国为敌的国家,两国战争不断。在唐高宗的灭百济之战中,黑齿常之随国王一起归降唐军主将苏定方。但苏定方治军不严,纵兵劫掠,黑齿常之因而率部叛出,并在冲突中屡败苏定方。龙朔元年(661年)至三年,黑齿常之被唐军再度厚言安抚、招降。
黑齿常之的军事才能在对吐蕃的作战中初露锋芒,在仪风三年(678年),唐军作战不利,被吐蕃在承凤岭以优势兵力围攻,黑齿常之率500部众夜袭吐蕃兵营,从而力挽狂澜。开耀元年(681年)高宗决定对吐蕃用兵,黑齿常之率精骑万余夜袭吐蕃,烧毁吐蕃兵粮,大获全胜。黑齿常之从此成为震慑吐蕃的名将,吐蕃兵众闻风丧胆,多年不敢犯边。
武则天掌权后,突厥屡犯北边,武则天因此调黑齿常之守北, 黑齿常之也不负武则天的厚望,屡次利用突袭、夜袭击溃突厥军,威震北边。但武则天后期开始奖励告密,整个国家处于政治恐怖之中,永昌元年(689年)九月,著名的酷吏周兴(就是被来俊臣“请君入瓮”的那个)诬陷黑齿常之与右鹰扬将军赵怀节谋反,结果武则天下诏将黑齿常之拘捕入狱。黑齿常之在狱中自缢而死,武则天终于自毁长城。
哥舒翰(突骑施):纵情酒色夜带刀
哥舒翰属于西突厥的分支-突骑施人,他生于哥舒部落,按突厥的习惯,常常以部落的名称为姓氏,因此取名为哥舒翰。哥舒翰此人少年时纵酒游侠,中年后才开始从军,由于仗义疏财,英勇又能喝酒,因此很得士卒的拥戴。
哥舒翰的主要战功出自对吐蕃作战,在他的攻略下,吐蕃军退缩到远离青海湖的战线,出征路远而且险峻,从此很难击败唐军。哥舒翰和安禄山的关系一直不好,唐玄宗有意拉近两人的关系,但哥舒翰始终看不起安禄山。因为好酒色,哥舒翰曾酒后中风晕倒,后来便一直报恙不出。当安禄山起兵后,朝廷屡战屡败,已无可用之将,只得再度起用哥舒翰。
因为安禄山起兵的口号是清君侧杀杨国忠,因此哥舒翰在掌兵后有意诛杀杨国忠,杨国忠十分害怕,便向玄宗进谗言,要求哥舒翰放弃天险潼关出关迎敌。哥舒翰无奈出兵,结果中伏大败,自己也最终被俘,囚于长安禁苑。后来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屡战屡败, 在逃出长安时将哥舒翰杀掉。
安禄山(突厥):叛人者人恒叛之
安禄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个突厥巫婆。安禄山本姓康,名阿荦山,即战斗的意思。他母亲后来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禄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禄山。安禄山在30岁前一直混迹在边疆地区,是一个不很安分的商人。30岁从军仅十几年,到他49岁的时候,已是身兼三镇节度使,其中并无可靠军功,可见其狡黠奸诈、凶狠毒辣、善揣人意之处。
依靠扮小丑取悦玄宗和贵妃,安禄山掌握了重兵,乃至决然谋反。起兵之初战事顺利,甚至攻入长安。但安禄山素有眼疾,自起兵以来,视力渐渐减退,到称帝的时候,已经几乎失明。安禄山本有子庆绪,后宠妃段氏又生子庆恩,为了谋嗣,安庆绪与内臣数人谋反,将安禄山杀于宫中。
史思明(突厥):六亲不认的残暴将军
史思明此人,是安禄山的老乡,从军以来一直跟着安禄山,而安禄山也待其不薄。安禄山为其子所杀后,史思明战事不利,顺势降唐。肃宗恐怕他再度反叛,因而密谋杀他,他得知后立即再叛,先解了安庆绪的邺城之围后立刻杀死安庆绪,接受了安禄山一系的部队。之后史思明称燕王,在击败唐将李光弼后向长安进军。史思明部下兵将是安史叛军中最残暴的队伍,每攻陷郡城,都杀光老弱男丁,以壮丁为挑夫,把妇女奸淫殆遍,凶淫无比。因其生性残暴无情,甚至扬言要杀掉儿子史朝义,在进军途中为史朝义等人密谋所杀。
高仙芝(高句丽):善于长途奔袭的山地名将
高仙芝的知名度高,但好评率低。原因无怪乎一点,在著名的怛罗斯之战,唐帝国远征的步伐被黑衣大食阻挡,从此唐无力西进。同时,阿拉伯帝国通过自身努力,以及在此役中唐朝的俘虏传授的造纸等技术帮助,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势力,这是被中国人刻意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这一仗赢了,按照起点YY小说的套路,可能中国早就征服世界了。打输了这样关键一仗的高仙芝,因此成为众矢之的。
自己身为少数民族的高仙芝,在对待西域诸国的少数民族政策上出了严重的问题,在西域作威作福,烧杀抢掠,这是由于高仙芝本人性格贪婪的弱点,也是由于唐玄宗自上而下传输出了“自高自大”的唐帝国帝国文化。以至于造成了“由是西域不服”的恶劣政治环境,在PC游戏《轩辕剑3-云和山的彼端》之中,对高仙芝的负面形象已有深刻描画。
但游戏对他的刻画始终有失偏颇,高仙芝此人,在西域帕米尔高原上长途隐蔽行军、翻越山地行军和指挥作战的能力,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的第一人。就算是在怛罗斯之战,唐军兵力占据劣势,也是由于高仙芝的卓越指挥,才能和阿拉伯联军激战五日,最终溃败于部众的叛变。
高仙芝的主要战绩:
天宝初年,西域碎叶城(李白就是在这出生的)达奚部族叛乱。高仙芝率2000精骑自副城向北,直至绫岭下邀击叛军。达奚部因行军劳顿,人马皆疲,尽为唐军所杀。
天宝六年(747年)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军万人,征讨小勃律。唐军用了数个月的时间,翻越高原海拔4000—7700米的帕米尔高原,强渡河水暴涨的婆勒川,大败前来支援小勃律的吐蕃兵众,斩首5000级,俘虏千余人,余皆逃入山谷。唐军缴获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最终用计逼降小勃律国王。唐军声威大震,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
天宝九年(750年),经过第二次高原长途行军,行军高仙芝击败了竭师国的军队,俘虏了竭师王勃特没。高仙芝也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大食誉为山地之王。
高仙芝的结局很不幸,在安史之乱中,高仙芝率军东征抵抗安禄山大军时,监军边令诚曾向高仙芝建议数事,高仙芝不从,使边令诚怀恨在心。边令诚随后向玄宗进谗言,高仙芝及与其多次出生入死的大将封常清一起被枉杀于潼关。

李光弼(契丹):治军严肃的善守之将
唐天宝十五年(756)初,李光弼为明将郭子仪推荐,任职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到抗击安史之乱的战争之中。李光弼兵发河北,先后攻破常山﹑九门﹑赵郡等地。五月,与郭子仪会师常山,乘敌疲惫出击,大败史思明部于嘉山。至德二年(757),李光弼率部不足万人坚守太原,抵抗住了史思明部十万人的猛攻。史思明北返,李光弼乘隙出击,大败蔡希德,歼其部众7万,既守住了太原,又保证了唐军左翼的安全。乾元二年(759)七月,李光弼因兵力悬殊,乃弃洛阳,随后避实击虚,挫败了叛军对河阳三城的进攻,歼敌2万。上元二年(761),朝廷强令收复洛阳,李光弼不得已而出兵,兵败邙山,这是李光弼军事生涯中不多的败笔。
唐代宗即位后,信任宦官程元振、鱼朝恩,两人与李光弼素来不和。李光弼二三年间不敢入朝。朝廷屡次征召他,他皆以各种理由拒绝或拖延不至,诸将也因无人管辖而不听指挥,李光弼羞愧成疾,广德二年(764)死于徐州。
契必何力(铁勒):直率豪爽的草原雄鹰
铁勒可汗之孙,随其母投奔唐朝。635年,契必何力讨吐谷浑于赤水川,在唐军不支时,率众奋力击退敌军。随后率骁骑千余追击,因沙漠无水,将士皆刺马饮血,终于追上吐谷浑可汗伏允,袭击其牙帐,歼数千人,获其妻子,缴获甚众,伏允侥幸脱逃,后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中自缢身亡。642年,契必何力回家探亲,被部众劫持要求他叛逃,他坚决不从,有人向太宗告他背叛,太宗也不肯信。
李世民死时,契必何力和阿史那社尔两人一起要求殉死,被高宗李治制止。
661年,率军征高句丽,在鸭绿江履冰而进,大破泉男生率领的高句丽军,歼敌3万。九姓铁勒叛乱时,他仅带500骑抵达部落中,劝服部众归顺并交出了主犯。666年,再征高句丽,在辽水打败高句丽15万大军,斩首万余级,再抵鸭绿江。与徐世绩会合后,契苾何力率军南下,率先攻抵高句丽首都平壤,后与徐世绩合兵攻破平壤,灭高句丽。
仆固怀恩(铁勒):平叛名将的悲喜人生
铁勒族仆骨部人。安史之乱初,仆固怀恩随郭子仪连败叛将高秀岩、薛忠义等部,立下赫赫战功。天宝十五年(756),仆固怀恩配合李光弼战于常山,数次挫败史思明的进攻。七月,随郭子仪赴灵武护卫唐肃宗即位。后来在对安史之乱叛军的作战中,常为先锋,勇冠军中。宝应元年(762),仆固怀恩再次夺取洛阳,歼灭史朝义部8万余人,并乘势追击,仅半年时间悉平河北。平定安史之乱,仆固怀恩居功至伟。
功成名就后,仆固怀恩经常有失势之忧,因此刻意与功臣结好。广德元年(763),因不满朝臣对自己的猜忌,仆固怀恩起兵反唐,并联合回纥、吐蕃兵欲夺占长安。永泰元年九月,仆固怀恩于进军途中暴卒。暴卒是个很奇怪的死法,有人说是病死,这其中的缘由,只能留待后人遐想了。

《丝路岁月》的笔记-关于沙州归义军的兴起和灭亡 - 关于沙州归义军的兴起和灭亡

一 唐帝国治下的沙州
归义军是在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至宋仁宗景三年(公元1036)期间,实际以军事力量统治沙州地区的地方武装政权。归义军推翻吐蕃而崛起,衰落于沙州回鹘而灭亡。在《丝路岁月》中对归义军的事迹和在沙州的统治情况均有所描写。
所谓沙州,从汉至隋这一段时期,一直叫做敦煌郡,唐初改名为沙州,下辖敦煌、寿昌两县。沙州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也是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大门,属于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唐初,唐帝国在河西节度使治下,有八军之说(赤水、大斗、建康、宁寇、玉门、墨离、豆卢、新泉),沙州的主要军事力量正是常驻边防军“豆卢军”约4300人。据猜测豆卢军的主要兵员为降伏唐朝的吐谷浑番兵,这是因为豆卢这名字有点怪,本身就是出于吐谷浑语,意为“归义”。
二 沙州的陷落
在太宗、高宗乃至玄宗前期,突厥和吐谷浑基本上已经是被打的半死不活、吐蕃还是个成长中的楞头青,因此唐帝国在西域一直独孤求败,甘州(张掖),肃州(酒泉),沙洲(敦煌),瓜州,凉州(武威),兰州,伊州,西州,庭州,廓州,鄯州,河州,岷州均是唐在西域的重要城镇和半军事要塞,在令高仙芝“一败成名”的怛罗斯之战前,唐的扩张达到了顶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仓皇逃往成都,儿子肃宗却在灵武即位,于是玄宗就很莫名其妙的“被太上皇”了,从此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考虑到西域战乱不断,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很没有安全感的肃宗便命令西域诸军迅速勤王,一夜之间,唐帝国在西域的15万主力精兵奉命东进,西域立时处于军事真空状态。
本来在青海,哥舒翰的对吐蕃作战打的有声有色,吐蕃一时还要躲着这位名将走路,但大乱之中,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堪一战的大将们陆续死于非命,吐蕃实在是不下手都不好意思,终于在乾元元年趁势北上,逐渐顶不住的朝廷被迫在宝应二年(763)设立了一个神奇的职位“河已西副元帅”,这职位有点像明朝的辽东经略使,不过比经略使还要更惨的是,连像样的正规部队都没有,主要任务是整合河西、北庭、安西三地的残余唐军,抵抗吐蕃的攻势。
虽然初期的抵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首任的河已西副元帅杨志烈在永泰元年(765)在凉州抵抗吐蕃时,由于“士卒不为用”,只得往甘州逃命,于途中被沙陀人所杀。随后大历元年(766年),吐蕃人攻陷河西重镇甘州,肃州。再第二年,作为杨志烈族弟而继任的河已西副元帅杨休明战事继续不利,只得“转进”到了沙州。由于吐蕃控制了大片中间地带,因此河西,安西,北庭三地唐军互相失去联系,只得各自为战。
杨休明大约死于大历二年,当时的河西观察使周鼎被迫挑起大梁。在之后的十余年间,唐军在河西走廊的各个要塞和城市都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下为吐蕃逐一击破,最后周鼎发现,自己真正能够控制的也只限于沙州这最后一镇。
从大历五年(770)开始,沙州就一直持续受到吐蕃围攻,周鼎一边固守,一边不断尝试向唐名义上的盟友回鹘求援,但是如果屠了两回洛阳的回鹘如果靠得住,母猪都会上树了。看到城中粮草将尽,周鼎打算焚城,率领军民突围东进。即使在我看来,这也是个非常不靠谱的决定(请参考携带军民南下的刘备所遭遇的当阳长坂追击战)。因此周鼎的决定立刻引发了沙州军队的意见分歧,具有强烈国家荣誉感的部将们认为一旦放弃沙州,沙州将“永不为唐土”。意见分歧随即导致暴力冲突,最终的结果是安西都知兵马使阎朝“缢杀周鼎”,率领军民继续抵抗。
周鼎被杀之后,确实没人再主张突围了,但是军粮的问题仍然没解决。阎朝只好下令“出绫一端,募麦一斗”,搞了一次内部的石油换食品活动,应者甚众。即使是这样,到建中二年(781)的时候,沙州还是弹尽粮绝了,面临绝境。阎朝努力做到了最好——他和吐蕃的大将绮心儿郑重约定,献城沙州民众将不会被外迁后,方才同意投降——有没有想起《天国王朝》里和萨拉丁相约、守卫耶路撒冷的巴里安?十一年的沙州围城至此终于结束,虽然最终难免陷落,但是城中的汉人大姓张、李、索等氏族都没有流离失所,保存了日后能够让归义军光复沙州的星星之火。
沙州陷落之后,当地民众虽然没有被驱逐,面临的也是噩梦一般的日子——如果仅仅是换个节度使那也就罢了,问题是吐蕃是个奴隶制的国家(一直到1950年西藏解放前,西藏还仍然遍地是农奴)。吐蕃人视汉民为贱民,在河西诸城生活的汉人被告知,走在大街上遇到吐蕃人时必须弯腰低头,不得直视。对待奴隶,奴隶主们当然不视其为生命,而是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丁状者沦为奴婢 ,种田放牧,赢老者咸杀之,或断手凿目,弃之而去”的情况比比皆是。
为了断绝当地汉人和中原唐朝的血脉和情感联系,吐蕃人还要求汉民不得穿着汉族服装,必须如吐蕃人一般,辫发左衽(汉服均是右衽,即衣服左领压住右领,对面看是个y形状,少数民族正好相反。这是由于汉族以右为尊,少数民族以左为尊,要把尊的一边掩起来。对于汉民来说,左衽的只有两种人,死者或者蛮夷,所以在一些汉人画作里面,有时能看到左衽的人,其实那是暗指已经去世的人)。每年的元旦(春节)是汉人唯一被准许身着汉服的日子,沙州的汉人在家里穿着汉服祭拜祖先,都痛苦得泪流满面。
建中元年(780),当时的太常少卿(礼部负责祭祀的官员)韦伦在奉命出使吐蕃后,路经陇西一带返回长安,一路见当地汉人“毛裘篷首,窥觑墙隙”,有人哭泣、有人向东跪拜、还有人密奏吐蕃在当地的虚实,盼望唐军前来收复失地。
但四十多年后,唐军依然没来。
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大理卿刘元鼎前往吐蕃会盟,路过龙支城(青海乐都),有上千名老人沿路拜泣,自称是当年被俘的唐军,问当今天子安否,“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否?兵何日来?”。一个“未忍”,道尽多少艰辛,想必听到这些话的刘元鼎,是难过、尴尬、且无奈着吧。
这一切,一直到张义潮举起光复沙州的大旗,才得到改变。
三 张义潮光复沙州
和后世横跨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有相似之处的是:吐蕃人同样善战(确实给唐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并且攻占过长安)、也同样不善于管理。河西之地,本来土地并非贫瘠,在唐统治时曾经修筑过很多水利和农业设施,但吐蕃统治之后,开始逐年荒芜。
同时,唐在由盛转衰时,幸运地出现了一代名相李泌。李泌是中唐时杰出的政治家,历玄宗至德宗四代帝王,始终进退自如。在李泌的政策指引下,唐与回鹘、阿拉伯、南诏等国共同结盟、构建起了针对吐蕃的包围圈,吐蕃从此在政治上进入绝境,无力扩张。不能扩张,也就无法掠夺,不善经营管理领地带来的恶劣后果开始变得尖锐起来。
会昌年间(841-846),由于连年灾害,吐蕃发生了大规模的饥荒,饿殍遍地。会昌二年,吐蕃赞普郎达玛遇刺,死时无子,内臣立了他妻子綝氏的一个内侄名叫云丹的为新赞普(好莫名其妙),自然引起多方不服,从此吐蕃陷入内战。
在内战中取得阶段性胜利的人是原吐蕃大将尚恐热(又名论恐热),在击败了主要对手之后,尚恐热自封为吐蕃宰相,纵兵大掠河西,“杀其丁壮,劓刖其羸老及妇人”。
唐帝国看出吐蕃的穷途末路,在国力衰败的情况下仍试图派兵向西小规模进军。大中元年(847) 五月, 河东节度使王宰率代北诸军, 于盐州大败尚恐热所率吐蕃军。次年12月, 凤翔节度使崔珙奏“破吐蕃, 克清水”,并一举收复了原州、石门等六关和威州、扶州。吐蕃的凶残和唐军的局部胜利,刺激了张义潮最终发动了沙州起义。
张义潮,生于贞元十五年(799)前后,沙州敦煌县神沙乡人,是沙州陷落后在吐蕃的统治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张氏在河西,是名门望族,世居沙州,张义潮的父亲张谦逸曾在朝为官,官至工部尚书。张义潮一代有史料记载的张氏兄妹共三人,长兄张义谭,相对低调的一个宽厚长者,一直自愿隐身于张义潮身后;姐姐张媚媚,出家为尼,法号了空;另外的幼弟,就是张义潮。
据史料记载,张义潮最崇拜的人是高仙芝部下的第一大将封常清,立志以封常清为榜样,曾一笔一画地抄写封常清在安史之乱中被诬陷处死前所作的《封常清谢死表闻》。耳闻目睹当地汉人被压迫的悲惨生活,张义潮对吐蕃统治下的沙州现状极为不满。但是由于吐蕃之前的高压统治,一直隐忍到五十岁。
张义潮自幼习文练武,极有谋略。按照张家自己略带夸张的记载,是“得孙武、白起之精,见韬钤(古代兵书《六韬》、《玉钤篇》的并称,泛指兵书)之骨髓”。当此时机,张义潮“知吐蕃之运尽,誓心归国,决心无疑”。
张义潮起义的核心力量来自于三方面:望族、僧侣和当地豪杰。当年沙州陷落的时候,名门望族的保全为起义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准备;僧侣的协助扩大了起义在民间的影响力和认同感;而豪杰成为了起义中的中高层骨干领袖,在张义潮和普通民众的中间层级起到了很重要的纽带作用。另外,作为兄长的张义谭也参加了起义,并起到了一定的领袖作用,也成为张家“双核心”之一。
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沙州起义爆发。起义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根据当时的各类书籍的零散记载,义军是趁城内吐蕃兵力空虚之际,发动突然攻击,“汉人皆助之”。吐蕃军在慌乱之中没有组织起有效防御,竟然被逐出城外,之后虽然不甘心进行了多次反扑,但终于没能夺回城池的控制权。在某些记载中还有“启武侯之八阵, 纵烧牛之策”的描写,我个人推测大概是著书者的意淫和演义了。
四 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沙州光复之后,借此事件的影响力,河西地区的汉民起义此起彼伏,先后都和张义潮取得了联系,并陆续归附。张义潮作为起义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实际上已成为沙州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他不得不开始考虑后续对策。
在起义之前,张义潮就已经明确的将“归国”作为口号。起义之后,一方面义军要面临吐蕃反扑的压力,另一方面需要将“归国”的策略延续到底,张义潮决定向长安的朝廷派遣使者,传递河西光复的消息,并寻求朝廷正规军的军事支持。
沙州和长安,相隔数千里,而且途中尽是吐蕃人的势力范围,使者的行程之艰险可想而知。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到达,张义潮派出了十队使者,携带十份完全相同的文书,由沙州出发,分别向十个不同的方向在沙漠中绕行东进。为了尽量迷惑信佛教的吐蕃人,在使者中还安排了大量的僧侣,以保障旅途的安全。
这些使者的旅行非常悲壮,在东进的途中,有九队人马或者被吐蕃军队追击、或者迷失方向、或者因为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最终在莽莽大漠之中沉默的消失。只有敦煌高僧悟真率领的一队使者,在向东北绕行三千里之远后,脱离吐蕃的势力范围,侥幸到达了位于蒙古的唐朝针对回鹘的边防军——天德军的驻地。在一路上,这队使者穿越的沙漠地带就超过两千里,可谓九死一生。
在天德军防御使李丕的协助护送下,悟真的使者队伍终于在大中四年(850)正月,又经过上千里的旅行从天德军驻地到达长安。至此,十队使者活下来的寥寥无几,能够在史料中留下名字的,只唯有悟真一人。
整个长安城都因为此队使者的到来而轰动。早在六十多年前朝廷失去河西的控制权之后,除了有限的几次路经河西的从吐蕃归来的使者的报告,中央政府没有任何关于此地的消息。没有任何人能到,河西的汉人仅凭民间的力量就可以收复失地!唐宣宗下令以盛大的规模迎接了使者的队伍,并称赞说:“关西出将,岂虚也哉!”。悟真因为其功绩还被封为“京城临坛大德”(对有修为和德行的僧人的敬称),以作表彰。
由于路途的艰险,悟真到达长安的时候,张义潮起义已经过去了两年。在这两年中,张义潮并未被动等待使者的消息(否则怎么可能被称为晚唐的名将),他十分清楚人力和物质对战争的作用,马上整顿沙州的生产,走“缮甲兵, 耕且战”的藏兵于民路线,并四处出击,与各地起义的其他汉民一起扩大战果。大中三年(849),张义潮收复甘州、肃州;大中四年,再收复伊州,吐蕃在河西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
尽管没有得到正规军的直接军事支援,但是前往长安的信使带回的朝廷褒奖还是极大的鼓舞了义军的士气。大中五年(851),张义潮率领义军发动了对吐蕃的全面攻势,不到一年的时间,除凉州之外的河西之地全部收复,报经内乱之苦的吐蕃军统治再也不复一百年前的威势,瞬间土崩瓦解,一触即溃的吐蕃军队也只得逃往最后的据点凉州。
看到东进的路线已经被打通,张义潮意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朝廷的支持和承认。但是张义潮明白一个道理:功高震主。尤其是在有像安禄山史思明这样的掌兵大将在外做乱的先例下,如何能够让朝廷对自己放心?张义潮和作为义军重要领袖的兄长张义谭两人经过商议,做出了关于权力交接的重要决定——派遣张义谭入朝为人质,张义潮主持河西军政大局;张义潮之后,由张义谭之子张淮深继任。
大中五年(851)八月,张义潮向长安派出规模宏大的信使队伍,当然吐蕃已经退走,本次的出使就没有什么危险性了。这支信使队一行二十九人,首领为张义潭,还有沙洲本地的豪族李明达、李明振、押衙吴安正等人,携带着河西十一州(瓜州、沙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 的图籍,入长安向皇帝告捷表功。
在时隔不到两年后再次收到振奋人心的消息,唐宣宗的心情是可以想象的,他下达诏书,表彰张义潮和义军的忠勇,诏书写张义潮“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长角。窦融河西之故事,见于盛时;李陵教射之奇兵,无非义旅”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
十一月,朝廷于沙州正式建立归义军,与之前豆卢军的“归义”之意一脉相承。授张义潮归义军节度使、十一州观察使,管内观察处置,检校礼部尚书,兼金吾大将军;拜李明达为河西节度衙兼监察御史;拜李明振为凉州司马检校国子祭酒,御史中丞,授吴安正为武卫有差;而作为人质留在长安的张义潭则被授为金吾卫大将军。
即使被中央政府承认,但实际上的帮助还是没有。张义潮面临的,依然是四面遇敌的严峻形势:南面和凉州的吐蕃、北面虎视眈眈的回鹘、东面的党项、西南的吐谷浑残部等等,都让河西的局势复杂无比。
根据敦煌出土的《张义潮变文》记载,仅在大中十年(856)到十一年间,归义军就经历了三场大规模战斗:
第一战:吐谷浑追击战。大中十年,脑残的吐谷浑王完全没有判断清楚形势,带兵前往沙州劫掠,结果张义潮亲自带兵星夜出击,两军遭遇后,吐谷浑军摄于张义潮的威名,竟然不战而逃。张义潮带兵追击一千多里,深入吐谷浑境内,活捉其宰相三人,并当场斩首。最后全军高唱凯歌《大阵乐》,凯旋而回。从此吐谷浑不敢再轻易进入河西。
第二战:纳职奔袭战。伊州是河西十一州之一,位于沙州以北千里之外。而纳职县位于伊州之西。公元846年左右,对唐王朝一直傲气逼人的回鹘政权因为在和吐蕃的对抗中国力衰落,又因内讧不断,被反抗的黠嘎斯部族推翻而灭亡,各回鹘部族虽然仍然具有相当战力,但失去了向心力的他们也只得被迫分批向各方向迁徙,以仆固俊为首领的北庭回鹘部族选择了追随张义潮。而居住在纳职的回鹘部族就和吐蕃残兵相互勾结,一直为害乡里。大中十年六月,张义潮从沙州带兵长途奔袭,回鹘兵一时没有准备,措手不及之间被围攻而尸横遍野。归义军反掠回鹘人的驼马上万头,大胜而回。
第三战:由于文献的残缺,只知道是叛乱的部分回鹘人劫持了唐朝的回鹘使王端章,张义潮闻之大怒,引兵讨之。虽然结果并不清楚,但从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归义军后续的发展情况来看,应当至少没有战败。
基本平定河西的各种祸乱之后,归义军的兵锋指向了吐蕃在河西的最后一个据点:凉州。
凉州是原河西节度使的治所,从河已西副元帅杨志烈败逃算起,已经落在吐蕃军手中将近一百年之久。作为嵌入河西的最后一根钉子,吐蕃人也摆出了绝不松口的架势,作为战略要地,凉州的得与失决定了新生的归义军能否长久稳定的发展,大中十二年(858),张义潮与侄子兼继承人张淮深一起起兵,东征凉州。
虽然做了充足的准备,但东征的兵力并不多,只有汉军和归顺的吐蕃军共计七千人,以这点兵力进攻占有地利和人数优势的敌军,难度可想而知。毕竟吐蕃不是后期衰落到低谷的北魏,张义潮也不是战术之神陈庆之,双方在凉州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拉锯战。在敦煌出土的《张义潮变文》中描写道:“汉家持刃如霜雪,虏骑天宽无处逃,头中锋矢陪垅土,血溅戎尸透 战袄”,虽然有艺术夸张的传奇成分,但战场之惨烈也可见一斑。
咸通二年(861), 张义潮终于攻克凉州。张义潮收复凉州后, 即刻表奏朝廷 “河陇陷没百余年, 至是悉复故地” 。咸通四年(863)朝廷复置凉州节度使, 统领凉、洮、西、鄯、河、临六州, 仍然以凉州为治所, 由张义潮兼领凉州节度使。当时的唐人感叹于张义潮的不世功业,写下这样的诗句来赞扬张义潮:“ 河西沦落百余年,路阻萧关雁信稀。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五 张氏统领下的归义军
张义潮在河西的行动是非常成功的,但这却并不代表大唐帝国的成功。安史之乱后, 唐帝国国力逐渐衰微,根本没有余力涉足西域事务。在得到人质(张义谭)之后,朝廷能够做的只不过是让张义潮在河西权宜处理,张义潮由此身兼节度使、观察使、营田支度使等职位,一手把握军事、行政、财经大权。
张义潮的出色之处在于,他不仅仅是一员战将,出身世族的他更兼具有经济头脑和处理政务的手段。在他的统治下,军事上,北庭回鹘和部分吐蕃降军正式成为麾下的重要军事力量,士卒日夜操练,厉兵秣马,从未给外敌任何染指的机会;经济上,张义潮废除了吐蕃统治时的各种歧视,恢复了灌溉和水利系统,让沙州出现了多年未有的五谷丰登的景象;行政上,张义潮重建了唐前期在这里实行过的“州-县-乡-里”制,在沙洲城内, 归义军还恢复了唐前期实行过的城坊制度和坊巷的称谓,还仿照内地的军政体制, 设置了与中原藩镇一样的文武官吏, 恢复了相应的一套文书、行政制度,重新登记人口、土地, 编制户籍, 制定赋役制度,大唐帝国的边疆竟然再度重现盛唐的光芒,商旅和使节不绝于道;在文化上,汉族和少数民族开始和睦相处,汉人也恢复了往日的衣冠,河西的一切都已在归义军制定的秩序下走上正轨,稳定而繁荣。
咸通七年(866)二月,张义潮率领部下的汉军、回鹘军以及吐蕃降军共计数万精锐骑兵西征吐蕃,目的在于收复西域西部的故土。联军连战连胜,斩首吐蕃军万余,陆续收复西州、北庭、轮台(均在今新疆的西部和北部),这是高仙芝时代之后,唐军唯一的一次如此深入西域作战,距离最远、战果最大。
十月,归义军回师青海,张义潮与部下北庭回鹘首领仆固俊、吐蕃降军首领拓跋怀光一起率军围攻廓州,包围了当时吐蕃最高统治者、在西域做乱多年的吐蕃王朝大相尚恐热。由于对尚恐热的愤恨,归义军作战极为凶猛,吐蕃军全线溃败。拓跋怀光率领五百骑兵突入城中,生擒论恐热,将之砍掉四肢、再斩首示众,并将首级传送长安。尚恐热的部下仓促突围,在向秦州逃命途中,很不幸又遇上归附大唐的前吐蕃大将尚延心,遭到毁灭性打击,尚延心奏告朝廷后,将尚恐热的余众全部迁于岭南地区。吐蕃从此以后一蹶不振,大唐帝国的河西地区彻底被肃清。
按史书记载,唐军“西尽伊吾,东接灵武,得地四千余里,户口百万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旧”。张议潮和归义军创造了 “败吐蕃,河西、陇右之地尽归大唐”的奇迹,这是张义潮自沙州起义后的第十八年,也是他整个人生的顶点。
一年之后的咸通八年(867),张义潮在长安留为人质长达十六年的兄长张义潭去世,为了避免中央政府的猜忌和兑现当初和兄长的约定,已经六十九岁的张义潮主动入朝长安为质,被封为右神武统军, 后晋官司徒, 拥有丰厚的田产宅第。咸通十三年(872) 八月,张义潮作为归义军的创始者,在长安享尽天年,安然去世。
早在入朝之前,张义潮就已经把权力交接给了侄子张淮深。我个人推测,张淮深的军事能力与张义潮相差并不大,从他历次征讨的战绩即可证明,但他不如张义潮的重要一点是不善于处理民族关系。以前追随张义潮的北庭回鹘首领仆固俊,因为与张淮深交恶,率部出走,以高昌为中心自立一国,即是高昌回鹘(又名西州回鹘);河西地区的回鹘人也开始逐渐反抗、摆脱归义军的统治,以甘州为中心建立一个政权,即是甘州回鹘。
张淮深与回鹘部族的战争一直持续了整个任期,虽然胜多败少,但是乾符三年(876),高昌回鹘攻陷伊州,还是让张淮深的势力开始下降。
在独自主持了归义军十八年之后,大顺元年(890),张淮深与夫人陈氏及六子(延武、延信、延妈、延奉、延礼、延晖)同时被杀。对于他的死,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和记载,史学界至今没有定论,主要的几种说法有:第一,谋权弑叔、弑父,嫌疑人分别是张义潮的亲儿子张淮鼎、张淮深的儿子张延兴、张延嗣等;第二,归义军内部夺权,嫌疑人是归义军的重要将领张文彻一党;第三,张淮深被朝廷内部的权力争斗波及,数年前邠宁节度使朱玫叛乱攻入长安,立襄王李煴为帝,但随即失败。张淮深当时是派兵支持了朱玫的,于是因为站错了队而死。
当然还有第五,也就是目前最主流的说法:张义潮的女婿索勋杀张淮深及其妻儿,立其子张淮鼎为傀儡节度使,在张淮鼎两年后病逝之后,索勋再自立为节度使。如果按照说法一,是张淮鼎自己杀叔叔一家完成夺权,但在临终托孤给索勋的时候,索勋才开始篡权——也就是说,反正索勋扮演的是反面角色;而张淮鼎则很难说,联想起数十年前张义潮张义谭兄弟的约定,张淮鼎在本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相当值得玩味。
景福元年(892),无暇顾及西域的朝廷正式承认索勋为河西归义军节度使,正春风得意的索勋并没有发现,他的行为惹恼了他的小姨子张氏。张氏是张义潮的第十四个女儿、也正是曾前往长安面圣的沙州豪族凉州司马李明振的妻子。张义潮不但能生——要知道这可是第十四个女儿——而且其女颇有乃父之风!
景福二年(893),归义军第二次内乱发生,张氏派其三个儿子再度发动兵变,杀掉索勋,拥立张淮鼎的儿子张承奉为归义军节度使,张家的统治因而得以延续。当然,根据史家的说法,张氏和她的儿子们(又称李氏诸子,因为是李明振的儿子)并不是义务劳动,他们在此后的数年间一直把持着归义军的大权,成为了另一种意义的夺权者。
但是李氏诸子小看了张氏在归义军中的影响力,深受张氏两代大恩的瓜州、沙州豪族们在三年后的乾宁三年(896)发动新一轮的政变,推翻李氏诸子的统治,将实权交还给了张承奉。光化三年(900)八月,唐昭宗下诏正式册封张承奉。
张承奉很幸运的得到了权力,但他也很不幸——经过多次内乱的归义军已经是千疮百孔,先前被回鹘占了高昌和甘州、高昌回鹘又攻占了伊州、历次内乱时肃州的本地家族龙家也脱离了归义军,而凉州和沙州因为隔着甘、肃凉州,实际上也早失去了控制能力。到了张承奉的时代,只有瓜、沙凉州还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实在是一个烂摊子。
张承奉执政的前十年,始终以唐臣自居,未有异心。只是唐帝国在黄巢起义之后,实在已是到了穷途末路,河西成为了完全的飞地。末代的权臣朱温挟天子而令诸侯,群雄逐鹿中原,唐朝名存实亡,在天佑三年(906),也有一说是开平四年(910),张承奉终于脱唐自立,建立了“西汉金山国”,自号为“白衣天子”。“西”是指沙州本身在西,“汉”指汉人,“西汉”合意为西部汉人之国。“金山”又名金鞍山,在沙州西南。按“五行”的说法,西方属金,金为白色,所以“白衣天子”者,也就是“西方天子”的意思。张承奉还给自己起了很多其他NB名号,比如“至文神武天子”……
名号不可谓不NB,但是张承奉本人的表现实在是志大才疏。连年的战争使瓜沙地区经济凋零,不少百姓家破人亡,境内人民对其非常不满。
为了打通和内陆的交通线,张承奉多次领军与回鹘交战,但屡战屡败,到开平五年(911),甘州回鹘围攻沙州,张承奉国力衰微、抵挡不住,只得求和归顺,从此成为甘州回鹘的附庸,也就是受人摆布的“儿皇帝”。归义军的建制不复存在,所谓“白衣天子”“至文神武天子”也成了彻底的笑话。
张氏在沙州的统治至此落下了帷幕,而曹氏的崛起,才刚刚要开始。
六 曹氏统领下的归义军
对于敦煌(沙州)本地的曹氏,经过史家考证,其渊源大概有二,分别来自中原内地与来自中亚粟特。而在归义军中崛起的以曹议金为领袖的曹姓家族是中亚粟特曹氏的后裔,之后冒充谯郡曹氏,主要目的是藉以抬高门第,这种行为在世界历史上屡见不鲜。
曹议金,本名曹仁贵,是索勋的女婿、张义潮的外孙婿,在张承奉后期时的沙州担任长史。在后梁乾化四年(914),张承奉因为失败而忧愤去世之后,实际上曹议金已经替代了毫无号召力的张承奉,正式掌政瓜沙两州,自称节度兵马留后,尊奉中原的后梁政权、并派遣使者前往进贡和讨封。
曹议金是一个胸怀大志,而且很能隐忍的人。在掌权后,曹议金重建了归义军,并充分思考和吸取了张承奉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为了获得周边势力的支持,他接受了张承奉和甘州回鹘订立的“父子之盟”,并主动取悦回鹘可汗,修好两家的关系,并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势力和力量。
后梁贞明四年(918),曹议金娶了甘州回鹘天睦可汗的女儿为妻,出于政治原因,其地位还在结发妻子索氏(索勋的女儿)之上,后来,他又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甘州回鹘的新可汗和于阗国王,并与豪族翟家、阴家、令狐家、瓜州慕容家都保持了姻亲关系,虽然让晚辈们的相互称呼成为一大难题,但毋庸置疑,这样大规模的联姻行为极大的稳定了之后数十年间曹氏政权的稳定。
在环境稳定之后,曹议金继续不断向中原替代了后梁的后唐政权进贡,与后唐的灵武节度使韩洙达成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在韩洙的穿针引线之下,唐庄宗册封曹议金为归义军节度使、敦煌刺史、检校司空。内忧外患基本解除,沙州的经济得到很大的恢复,政治相对清明,百姓修养生息已足,曹议金这只猛虎就要下山了。
同光四年(926)秋,曹议金撕毁盟约,率领数万归义军精锐奔袭甘州回鹘。享乐已久的回鹘人完全不是归义军的对手,只得退守甘州城池。围城半年之后,翌年正月初一早晨,回鹘可汗率文臣武将出城向归义军归降,改称归义军为父,回鹘可汗为子。十五年之后,归义军终于一雪前耻!至此,归义军又重新确立了在河西的霸主地位。
后唐清泰二年(935),曹议金病故,长子曹元德继任。
次年,后晋取代后唐,归义军奉其为正朔,后晋朝廷追赠曹议金为太师。后晋天福四年(939),曹元德外出巡军,坠马而死,其弟曹元深继任。天福九年(944)中秋,沙州举行曹氏归义军建立三十周年庆典,曹元深饮酒过度,长眠不起。其弟曹元忠继任。
不同于几个短命的兄长,曹元忠在位三十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归义军节度使。他在任期间颇有作为,编纂历法、设立军镇、还授土地、尊崇佛教、开窟造像、雕版印经、保障丝路畅通、促进文化交往,是敦煌文化的重要缔造者和保护者之一。在《丝路岁月》之中,对曹元忠也有过很多描写。
后晋之后有后汉、之后又有后周。归义军则始终保持与中原的臣属关系。后周显德七年(960),宋朝统一中原,归义军与朝廷关系更为密切,毕竟,没有人不喜欢一个不捣乱又年年进贡的小弟弟。开宝六年(973),曹元忠被朝廷封为推诚奉国保塞功臣、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史兼中书令、西平王。翌年,曹元忠故去,北宋皇帝追封其为“敦煌郡王”。
曹元忠死后,儿子曹延禄太小,所以由其侄儿、曹元德之子曹延恭继任归义军节度使,引起曹元忠后嗣的不满,十五年后,曹延恭亡于任上,曹元忠子孙拥戴曹延禄执掌归义军大权,又引起曹延恭子女的怨恨,一场内乱终于难以避免。
七 归义军的没落
曹延禄执政晚期,回鹘不服归义军节制,并号召沙州在“金山父子之国”时期为回鹘效过力的官吏后裔作内应,因此曹延禄对归义军内部“亲回鹘派”进行了大清洗,制造出大量的冤案。同时曹延禄又发动对回鹘的征讨,无论是兵力调配、物资的供应和战胜后的论功行赏中都表现出了对自己的亲信和原来曹延恭部下的厚此薄彼,引发了极大的不满。
咸平五年(1002),归义军内部发生兵变,曹延禄与其弟曹延瑞被迫自杀。延禄的族子曹宗寿在众人推举下掌握了归义军政权,宋廷遂任命曹宗寿为归义军节度使。战争和内乱使曹氏归义军政权迅速衰落,而沙州地区的回鹘势力在这一时期却得到了迅速发展。
此后,归义军政权已不堪一击,任何外来的攻击和内部的骚乱都足以使其倾覆。天禧四年(1020)和天圣元年(1023),曹宗寿之子曹贤顺曾两次向宋廷进贡。但天圣元年以后相关的记载从史籍中就消失了。
根据相关材料推测,它可能是在天圣六年至景祐四年(1037)间被沙州回鹘所吞并。在之后的战乱中,又被西夏王李元昊所收服。
近两百年的归义军政权,至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丝路岁月》的笔记-公主的故事——唐与吐蕃的战争 - 公主的故事——唐与吐蕃的战争

有的时候现实和童话是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王子与公主的童话,睡美人也好,斗恶龙也好,白雪公主也好,故事的结局总是很猥琐的一句“于是他们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然后下面呢?如果我是起点太监作者(实际上还真是 - -),我可以很淡定的说,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王子和公主以后发生任何婚外情、双性恋、感情破裂、家庭暴力等,都不在我的考虑之内了。
以前我学中学历史,也学到了很多类似的童话故事,故事的主题是“和亲”。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和亲就是其中著名的case,历史书云,这次和亲使得唐和吐蕃得以和平相处,文成公主的陪嫁技工传播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极大的发展了吐蕃的生产力,“于是他们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实际上,唐和吐蕃的这次和亲只维持了三十年的和平,松赞干布在和亲九年之后就病死了,而两国之间围绕青海、西域的控制权发生了时断时和的血腥战争和冲突,前后持续了二百多年。
唐高祖李渊时期-最初的冲突
武德六年(623年)四月,初步崛起的吐蕃攻陷了芳州(今甘肃迭部东南),这是最早见于旧唐书记载的唐蕃之间的交战。但是当年我在铁血的一位前辈严肃的指出,旧唐书的这个记载是错误的,因为当时唐蕃之间根本在芳州不接壤,和芳州挨着的是吐谷浑,确实这个历史事件到了新唐书,就变成了“吐谷浑寇芳州”。如果此说无误的话,那么确实到了松赞干布时代,唐蕃才正式发生了接触和冲突。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不打不成亲
贞观八年(634年),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和吐谷浑都娶了唐朝公主,所以也遣使入朝求亲,被唐太宗拒绝。十二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率军进攻松州(今四川松潘),声称来迎娶公主,被武卫将军牛进达率领的唐军击退,再次入朝向唐太宗表示谢罪和求亲,太宗终于应允。十五年,唐以文成公主入嫁松赞干布,唐蕃关系在此后30余年内十分融洽。
唐高宗李显时期-大非川之战、青海之战、安西之战
大非川之战:高宗年间,吐蕃陆续攻陷西域诸镇,并击败吐谷浑,占有其地。在吐蕃的兵力挑衅下,咸亨元年(670年),唐高宗任命薛仁贵率唐军十余万人进攻吐蕃。唐军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后,薛仁贵因路险带辎重行军不便,率先头部队轻装前进,在积石河口击退吐蕃军,驻军乌海(今青海兴海西南)等待唐军主力到达。但唐军主力未能轻装前进,行动迟缓,未至乌海即遭20万吐蕃军的袭击,大败退走,辎重也全部丢失。薛仁贵只得退守大非川,但吐蕃相论钦陵率大军40余万进攻唐军。唐军在激战中伤亡殆尽,薛仁贵被迫与吐蕃约和退军。
青海之战:仪凤三年(678年),唐高宗派李敬玄等率兵18万再次进攻吐蕃。双方在龙支展开激战,唐军占据优势,吐蕃退走。唐军继续深入,在青海湖附近与论钦陵率领的吐蕃主力激战,结果唐军大败。幸亏崭露头角的百济降将黑齿常之率敢死队夜袭吐蕃军,唐军才得以乘敌混乱之际退回。
安西之战:垂拱三年(687年),吐蕃翻越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进入西域,攻克安西四镇,长驱东向,其前锋直达敦煌。长寿元年(692年),唐将王孝杰率兵从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出发,转战数千里,直至于阗等地,大破吐蕃,复取安西四镇。战后,唐派重兵驻守四镇,从而结束了唐蕃在西域反复争夺的局面,西域终于控制在唐军的手中。
这一时期的战争形势,唐在西域略占优势,吐蕃则在河陇占有优势。唐朝初年在军事上对周边各族大都占有明显优势,唯独吐蕃是个例外。除军事指挥原因外,还有其它多种原因。如吐蕃国法严整,上下齐力,内部较稳固,民风剽悍尚武,且河陇一带的军事地理形势对其十分有利。吐蕃位于青藏高原,攻唐可居高临下,直入平川;而唐击吐蕃却要仰攻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行军作战十分不便。
唐玄宗李隆基时期-武街之战、石堡城之战、大小勃律之战
武街之战:开元二年(714年)秋,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等率兵10余万进攻唐临洮(今甘肃临潭)、兰州、渭州等地,唐派陇右防御使薛讷、太仆少卿王晙率兵反击。唐军主力并不固守城池,而是实施机动,寻机歼敌。十月,唐军以夜袭发起进攻,大败吐蕃于武街(今甘肃临洮东)附近的山谷中,然后又追击逃敌,连战连捷。
石堡城之战:唐开元十七年(729年)三月,在唐与吐蕃的战争中,唐军为夺取军事重镇——石堡城(又称铁刃城,在今青海湟源西南)进行了远距离奔袭战。当时诸将都认为石堡城道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孤军深入,恐遭覆灭。但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祎以为,石堡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必须尽快夺回,虽有危险,为国捐躯亦在所不惜。三月二十四日,李祎大胆采取远距离奔袭战术,日夜兼程杀奔石堡城。吐蕃守城官兵措手不及,伤亡甚众,石堡城再落唐军之手。唐玄宗遂改石堡城为振武军,留兵设防。自此,唐河西、陇右地区连成一片。史称第一次石堡城之战。唐天宝八载(749年)六月,在唐与吐蕃之前的战争中,石堡城已为吐蕃夺回。唐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统领陇右、河西、朔方等部兵马及突厥阿布思部共6.3万人,再攻石堡城。吐蕃守军虽仅数百人,但凭险据守,以檑木、滚石牢牢封锁通往城中的唯一山道。唐军进攻数日,伤亡惨重,仍难破城。哥舒翰欲杀一儆百,斩攻城先锋官副将高秀岩、张守瑜。高、张两将请求再予三日期限,倘不能破城,再杀不迟。最终以死伤数万人的代价,如期占领石堡城,俘虏吐蕃大将铁刃悉诺罗等400人。战后,唐易城名为神武军,驻兵戍守。史称第二次石堡城之战。
大小勃律之战:天宝六年,唐将高仙芝率骑兵万余,从安西出发,远程奔袭依附吐蕃的小勃律,行军数千里,历时百余日,先后攻下吐蕃重兵镇守的连云堡(在今阿富汗东北喷赤河南源附近)和小勃律都城,俘小勃律王而还。天宝十二年,唐将封常清先后攻破大勃律(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和西域东部要道上的播仙(今新疆且末)。
至此,唐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全面胜利。唐也发展到了其顶峰。
安史之乱后-奉天,灵台之战、汧城之战、维州之战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调河西、陇右、西域等地军队的精锐东援。吐蕃乘虚而入,当地守军力不能支,河陇、西域之地先后为吐蕃所占。吐蕃经常长驱直入唐境,唐都长安也处于吐蕃的威胁之下,代宗广德元年(763年),甚至一度攻占长安。当时,唐将郭子仪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广设疑兵,吓阻敌军。吐蕃不知虚实,据长安10余日后退走。 这一时期,唐朝大量从内地调兵到边境防御吐蕃。因吐蕃多在秋高马肥时进攻,这些军队被称为防秋兵。唐朝在战略上完全处于防御态势,采用的是依托坚固据点实施机动防御,并伺机反击的战略。
奉天,灵台之战:永泰元年(765年),叛将仆固怀恩诱引吐蓍、回纥、党项羌、奴刺、吐谷浑等三十余万大军分兵三路攻唐。北路吐蕃军攻到邠州城下,唐守将白孝德闭城拒守,蕃军攻城数日不下,又率兵10万攻取奉天,攻城数日不下,伤亡颇多而收兵回营。唐蕃前后交战200余次,唐军杀伤蕃军万余众,斩5000人。蕃军奉天失利,又遇大雨不止,只好移兵攻打醴泉。同月二十八日,蕃军大掠奉天、醴泉等地百姓数万西退。同州守将周智光率兵在澄城(今陕西同州境)北阻击蕃军,双方激战,周智光得胜。十月初一,蕃军退兵邠州,途遇回纥军,双方合兵东进,初三攻打奉天。初八,蕃回合围泾阳(今陕西泾阳东南)。郭子仪令诸将严守不战,傍晚,蕃回联军退扎于北原(今陕西泾阳境)。初九,蕃回联军又到泾阳城下挑战,及知仆固怀恩暴死,蕃回为争夺盟军之主而失和,遂分营驻扎。郭子仪借机利用蕃回矛盾而派牙将李光瓒等游说回纥,欲与回纥共击吐蕃。为取得回纥信任,郭子仪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去见回纥酋长,执酒定约而还。蕃将尚结息得知回纥大将药葛罗被唐所用,半夜率兵沿旧路西退。药葛罗率兵追杀,郭子仪亦派白元光率精骑增援。十五日,在灵台西原打败蕃将尚结息10万余人,其中,杀死蕃军将士5万,生擒近万人。十八日,唐与回纥又在泾州东部大败蕃军,使蕃军终于惨败而归。
汧城之战:德宗贞元二年(786年),吐蕃入侵,长安震动。李晟派精兵于汧城(今陕西陇县)设伏,击败吐蕃。此后又派兵袭破吐蕃后方的摧砂堡(今宁夏固原西北),并焚其积聚,吐蕃被迫北撤。
维州之战:贞元十七年(801年),吐蕃攻灵(治今宁夏灵武西南)、朔(治今山西朔县)等州。唐以“围魏救赵”之策,派西川节度使韦皋从成都西山攻入吐蕃。韦皋军转战千里,大破吐蕃,迫使吐蕃从灵、朔撤兵南下。
这一时期,吐蕃联合回纥、南诏攻唐,后来唐分化瓦解了吐蕃与回纥、南诏的同盟关系,并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使吐蕃四面受敌,其兵力大半驻在西域,抵御黑衣大食的东进。从此,吐蕃再也无力大举攻唐。这是唐外交政策的胜利。
尾声
从唐穆宗至唐末(821—907年),唐蕃战争已入尾声。吐蕃此时已进入衰亡时期,由于对大食、回鹘等的战争占用了其大部兵力以及内部矛盾加剧,已无力东进。唐朝也由于内有藩镇割据混战,外有与南诏等的战争,也无力西进。
唐长庆元年(821年)十月,唐蕃会盟于长安西郊。双方在盟文中重申“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决心今后“社稷叶同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扰”,“烟尘不扬”,“乡土俱安”。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间,吐蕃与唐朝共会盟8次,此次会盟是第8次,即最后一次会盟,史称“长庆会盟”,亦称“甥舅和盟”。唐和吐蕃修好之后,除偶有边境冲突外,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战事。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原陷于吐蕃的沙州首领张议潮,暗中结交豪俊,密谋归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见时机成熟,遂发动起义,“众擐甲噪州门,汉人皆助之,虏守者惊走,遂摄州事”。张议潮等率众驱逐了吐蕃守将,光复了沙州,即派遣使者,赴京师告捷。当时,凉州等地仍控制在吐蕃手中,东道受阻,张议潮的使者,不得不迂道东北的天德城,至大中四年正月,才因天德军“防御使李丕以闻”。接着,张议潮又“缮甲兵,耕且战”,又先后收复了瓜州、伊州、西州、甘州、肃州、兰州、鄯州、河州、岷州、廓州等十州。大中五年(849年)八月,复派其兄张议潭和州人李明达、李明振,押衙吴安正等二十九人入朝告捷,并献瓜、沙等十一州图籍。至此,除凉州而外,陷于吐蕃近百年之久的河西地区复归唐朝。
张议潮是晚唐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虽然生不逢时,并不为大多人所知,但其攻略和经营西域的手法均有大将风范,可能是晚唐最被低估和漠视的名将之一。他收复河西地区时,当地人已经在吐蕃的统治下生活了百年(自安史之乱开始),口音甚至都有了变化,但仍思慕盛唐的统治。张议潮的收复行动之后仅几十年,唐朝就灭亡了,中原陷入五代混战,再也无人顾及西域。中央王朝的势力再度辐射到西域,已经是800年后的康熙年间。
《丝路岁月》中对张议潮的起义有过部分描写,严格说来,那时的吐蕃和唐,均对对方没有战意,这只是唐帝国君主的一次意外收获,并非是唐对吐蕃战略中该有的一环。

《丝路岁月》的笔记-序言 - 序言

重读《丝路岁月》,序言里提到很多有意思的部分,其中包括在丝绸之路上活跃并传入中国的三个少为人知的外来宗教,袄教、摩尼教和景教。
祆教(xian1 jiao4),就是拜火教,源自波斯(发源地大概在现在的伊朗),因为该教的先知名叫索罗亚斯德,其原名也叫“索罗亚斯德教”,祆教是传入中国后的说法。“祆”字很有意思,起先我非常容易写成棉袄的袄,其实完全不对。“祆”左边是“礻”而非“衤”,右边是“天”而非“夭”。这个字的意思是“外来的”“天神”。祆教属于自然崇拜,主要崇拜火,以及日月星辰。《丝路岁月》中提到长安曾有祆教的寺庙,搜索的结果是宋敏求《长安志》中写到: “布政坊西南隅胡袄祠,武德四年(621)立。西域胡祆神也。祠内有萨宝府官,主权神,亦有胡祝充其职”。另外唐太宗时期,波斯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入侵灭国,王子流落到长安成立了流亡朝廷,并在高宗时被允许在长安建立一所祆教寺庙。
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写道:明教,也就是拜火教,也就是摩尼教。其实金庸写错了,拜火教就是祆教,明教就是摩尼教,但拜火教并不等于摩尼教。摩尼教起初确实源自祆教,但不容于祆教而被迫出逃,最终在波斯自成一枝。摩尼教的主要教义并不纠缠于火和日月星辰,而是将世界简化为光明和黑暗的二元式对立,崇拜光明(明)。从摩尼教进入中国,吸收了很多佛道瑜伽的元素后,本土化发展出明教。朱元璋之所以以一介布衣,创纪录的北伐成功,和他出身于明教有很大关系,当时的红巾军,很多人根本就是白莲教和明教的信徒,而白莲教就是明教在中国的山寨版。
景教也很有意思,景教就是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在中国的称呼。聂斯脱利是东罗马帝国的主教,他强调上帝不但具有神性也具有人性,但当时基督教主流认为上帝只有神性,因此驱逐了聂斯脱利派。结果后来聂斯脱利派的学说变成了主流。在元代以前,新疆一带曾有大量的维吾尔人信仰景教,新疆的喀什噶尔甚至是景教的第十九教区(总共二十五个教区)。当时中国唐代各地都零星的有景教的寺院,当时称为“波斯寺”或者“大秦寺”。
写到此处突然发现,正好祆教、摩尼教、景教号称是波斯的三大宗教,也是唐朝时所谓的“三大夷教”。呵呵,竟然在这里得到了意外的圆满。


 丝路岁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