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就学笔记》书评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6
ISBN:9787806457368
作者:高歌
页数:418页

这本书不错

好久没看这种故事文章了,偶然翻了几页,就被她的内容吸引,朴实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清晰的场景,初到美国的怯弱,了解后的自如和熟悉后的思考。中间的很多故事,让我很有共鸣,看的时候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张着嘴,笑。强烈推荐

成长

第一次看到高歌的文章是在我最喜欢的一本杂志《成长》——后改名为《成长文摘》,山东画报出版社,朱正琳主编——中的一篇文章,《超越怀疑》,讲述作者在耶鲁读书时遇到的一名哲学教授。文章写得非常精彩——不然也不会被《成长》选中,看文字,我以为作者高歌一定是大陆过去读研的学生。后来又在另一期《成长(第二辑)》(2000年12月出版)中看到作者的另一篇文章,《老师要进国会山》。说的是作者11年纪时的一位AP(美国政治)老师维斯先生为了让大家领会美国的政治制度,决定独立竞选联邦参议员,让学生作他的“助选委员会”的“幕僚”、“助理”乃至“顾问”。由学生制定精选章程,上街拉票,股东宣传,动员投票,从而亲身体验民主步骤。在这期《成长》中,与它放在一起的文章是胡适的《我对美国政治的兴趣》。这两篇文章都收在这本书里。

我找到了学习的大乐趣所在

喜欢在图书馆回收即将放回书架的一堆书里随便看看,往往能找到突然揪到我心的好书。这次是一本美国第二代中国移民高歌写的《赴美求学笔记》,是她在美国读初高中到大学的见闻。大概是怀着将来有朝一日去美国公费留学的心,打算全方面地了解美国,寒假里已经开始高口的准备,看起了纪录片《美国的历史》,这次是拿起这本书想要真正了解美国教育的优势。书里没有对比中美教育制度的条条框框,而是作者亲身体验的学习生活。说实话,美国教育相对知识本身更加侧重知识运用这个特点,我在这本书里深深切切地体会到了,并获益匪浅。诗歌。作者参加文学杂志诗歌部分的编辑,在被录取艺术学校诗歌班遇到好老师,在数不胜数诗歌朗诵会上与同学的切磋等等,都让我好生羡慕。尤其是这个好老师,他对作者的指导在作者笔下也让我如获至宝。诗歌,要明确地表达内心的感受,要用新颖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只有扎实了基本功才有可能尝试独具一格,而不是通过奇怪的断句博彩。虽然觉得我的语文老师在教我们理解诗歌的时候似乎也是这么回事,却没有让我们尝试着自己写过。这样的结果,就体现在我现在对读过的诗歌没有一点应试以外的印象,至于属于的流派、传达的感情、横向纵向的比较、优缺点、思想局限性之类这些更加深刻的东西,完全不在我的脑子里。而作者却能跟同学老师相互讨论甚至争论诗歌某处的优劣,流派的喜恶等等,这种思想交流的畅快感,以及找到志同道合朋友的欣喜感,正是我一直期待却无从寻觅的。虽然对自己多少有点失望,但是也让我对如何读诗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文学。作者有幸参加一个不错的夏令营,不仅通过大量阅读经典和交流学习深切体会到古代经典的力量,也结交了有着类似兴趣爱好的挚友。能在好老师的带领下沿着历史慢慢领会文学经典蕴藏的美,感受古人的思想精华,也让自己在阅读的时候真正融入书中又能和老师同学探讨疑惑之处,在我眼里简直是一种享受。也许,这才是学习的真正乐趣,真正的满足感。这也让我开始对以前看小说只注重情节走马观花似的读书习惯深感惭愧,也让我开始审视我要看的书的类型。也是第一次如此深切地体会到,那些被称作名著的书,经过了时间的洗礼,是确有着“经典”的资格的,是切不可小看的。作为从小学开始接触奥数就一直以理科生自居的人,实在为当初没有好好学语文深感遗憾。哲学。作者的阅读数目里不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当然也还有笛卡尔、尼采等人的哲学观点。就像我们阅读老庄,西方哲学是拥有短暂历史的美国的思想根源。可我们阅读老庄,囫囵吞枣,印象浅薄;他们阅读西方哲学,不仅有自己预先阅读完整章节,有老师适时的点拨,更有同学间的讨论争论。也就是,我们只是被灌输着知识,他们却很快就运用起学过的知识来,还是自学的知识,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这样的思考和讨论延续到课后,便是和同学更深刻的友谊,和老师更亲密的关系。真的,和好老师培养起朋友一样的友谊,是我从作者的经历中感受到的另一个极其重要的东西。所以在这部分,我有两个决定。一,学医之余,要把哲学的书籍从头慢慢看起来,也算是看过《苏菲的世界》的延续,慢慢地思考每一句不明白的话,必要时翻阅相关注解或评论,经常写读后感,不走马观花,不囫囵吞枣;二,在尽早确定下今后方向后要做些功课,尽早和相关导师建立起相对密切的关系。回了家看,地铁上看,回校直接去图书馆接着看,两天就兴致盎然地看完这本书。虽然由此对自己所受的语文教学倍感失望,也让我对今后的学习有了更好的理解。除了以上的决定,我想要更好地珍惜和同学老师讨论的机会;并且更多地接受国外著名大学的课程,公开课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而这时对公开课的看法已然不再是之前娱乐的目的了,而是——我想更好地了解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是的,丰富多彩。

关键词x11

从今天开始写读书笔记。首先把前段读的书找回来整理一下。此书来自上海Seven同学推荐,5星,因为颇合我意。《赴美就学笔记》,作者Greta Gao,高歌。作者11岁随父母到美国的一个边陲小镇开始上小学六年级,将她直到耶鲁大学二年级的学习经历记载了下来。[小学]A 丽娅事件丽娅事件是高歌来到美国小学,在温馨的关怀中遇到的第一件难题。丽娅是被欧妮尔夫人指定帮助高歌的同学,却因为父母离异,又得继父憎恨,造成心理阴影,对高歌逐渐产生了一丝独占欲,甚至阻碍别人对她的帮助。看似有些过分温暖的背后,她也曾痛揍过同校的男生,表情冷酷得判若两人。那时的高歌还小,只是引用了别人一句“好像有一点精神变态”来感叹,若是换作现在的她,措辞会不会更加节制?所幸的是她能够在这一起事件中看到许多。她看到“儿童之家”里的孩子,欧妮尔夫人自己作为一位单身母亲,对学校里众多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看到自己身在的这样一个单亲重组的家庭,心中便开始思索,开始了解不同的人被家庭、环境所赐予的苦难,开始了解爱,开始珍惜自己的生活。这件事无疑让她迈出了健康的生命态度的第一步。B 瑞克瑞克是欧妮尔夫人的独生子,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只在母爱中成长,高歌发现了他的些微女孩子气,而开始反思自己的“野蛮”。C 唱歌•比赛高歌曾经学过一点唱歌,因此被欧妮尔夫人推荐参加联欢会,并得到了节目评选的第一名。虽然事后想起,歌艺并不佳,但这样的经历却是难得的增进自信与打磨性格的机会。[初中]D 初中轨迹高歌的初中轨迹与很多中国人想象中的美国教育是相符的——所谓发散性,所谓能力而非知识的传授。这段时间显然还是一段磨合期,但是对比对比她们做的事与国内的初中生所做的事吧:*英语课:学生自己编写考试题;*阅读课:叙写一个以dilemma(两难之困境)结束的剧本,并表演;*美国宪法:给一名因“教规”而拒绝履行学校制度的“教徒”写答复信,并展开辩论;*课外活动:登台演戏;*工作:每天早晨5点钟起床送报,但是也体会到了甜头;[高中]作为一名高中生,最被吸引的莫过于高中那一段,那也是个人认为全书里写得最好的一段。E 荣誉班•实验班高歌所在的中学有三类班级,按竞争、课程内容从低到高依次为普通班,快班和荣誉班。我们的高歌大才女自然是在荣誉班,从书中可以看出她身边的同学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在做不做作业,对学习的态度之类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在这里想起中国一直强调的“平等化”。好像在初中时,就在新闻中看到官方下令取消按成绩分班,这几年,要取消理科实验班制度的消息也就在我身旁。关于此,民间与官方的分歧存在,然而争论毕竟是起不来的,因为在中国,争论永远无法战胜官方指令。此举的初衷,貌似是为了避免歧视,使教育资源平等。按照他们的理论,除了教育资源将会分配不均,所谓“优等生”就会背负沉重的压力,放弃课余生活而沉于题海,失去美好的生活;所谓“差等生”便会自甘堕落,前途暗淡。再谈谈省理班。理科实验班在湖南又名省理科实验班,是集中全省优秀初中毕业生通过竞赛得到通往大学的敲门砖的一种班级,是长沙市外的毕业生直接进入长沙四大名校学习的唯一途径,也是学校提高知名度,增加清华北大人数的一种强大方式,因此学生家长以及学校一直十分鼓励,长沙市官方最初也持支持态度。国家判定理科实验班为“违反新课改的理念”时,反对的呼声也来自长沙外各市的教育部门,许多地方学校反映优秀学生都被悉数“挖走”,因此联合反对。顶着上下两重风险,省理班仍然在办,只不过收敛许多,最初是假借夏令营名义进行招生考试,后来学校便私下潜入各地级市分别选拔,再后来就只在特定的学校招人了。省理班最初的目标在于鼓励“头脑灵活、思维开阔”的学生通过集中培训,在国内国际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名次,每校每届一班,40~50人。自从被反对以来,扩招成两班,在高一上期结束时按学生自由意愿分为竞赛班和高考班。至于我自己,从得知被招进雅礼的理科实验班以来,就是想奔着高考班去的。我不是心理专家,对于成绩分班制到底能给多少成绩差的学生心理阴影,给多少成绩好的学生蒙上自满的遮眼布不甚了解。但是作为在竞赛班隔壁的一名高三学生,我在两年多里清楚地看见了为了自己所爱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或是计算机而日日夜夜废寝忘食的他们,清楚地看见他们与自己所爱的科目在一起就像是和一位老朋友一样。两者之间互相忠诚。获得竞赛的奖项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对天赋的一种褒扬,还是对努力的一种报答,都是忠于自己的理想的。正因如此,便没有了反悔的理由。也许你可以对着他们作惋惜状地说一句:“他们失去了美好的童年。”是吗?那么一个美好的童年是什么?是有时间让他们去玩游戏?还是让他们去磨练社会技能?一个最美好的童年理应是孩子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健康地成长与学习。真正在竞赛中突出的人才,对于竞赛无一不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的,无一不是会在日后怀念当年集训的日子的,如同我怀念模联的日子一般。他们选择了竞赛,后者应当成为让他们用行动来实践梦想的一条途径,而不应该被堵塞,将他们逼上高考的独木桥。在高考班——这个才两岁的班级,我同样看见一群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放弃了生活中的一些闲杂的孩子。他们是纯粹的,他们不像每天迷茫的大部分摇滚青年一样找不到生活的重心,因为他们的信念很专一。在我来到理科实验班之前,无数的80后的文章记载着实验班的恐怖与黑暗,宛如看不见阳光的一口深井,而我,视作者们为前辈,便毫无保留地相信了。在实验班中同样有其它方面出色的学生,甚至他们的出色比起所谓普通班学习成绩显差的人来说,要更加引人注目,这一点在这里不展开。与其它学校对比起来,高考班就是所谓的重点班,成绩最好的那个班,这个班里的孩子们是最努力的,是目标最明确的,把他们聚合在一起,是能够让他们朝着梦想相互鼓励,互相学习的。对于成绩分班制,孔子,且不说他的思想带给了中国好的还是坏的影响,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他老人家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根据资质分别教学。成绩近似的在一起,所谓同级才好互相切磋嘛,钻研起题目来互相了解水平,合作也才更有效率。一句话,成绩不好的不会因为参加课外活动而成绩下滑,把他们跟成绩好的学生放在一起,反而可能产生病态心理。按成绩分班,是正确的方向。话虽如此,按成绩分班其实远非最完美的处理方式,要改进之处也的确很多。然而需要改进的却并不仅在分班制这一点。许多人抱怨成绩分班制令得成绩不好的学生自甘堕落,其实这并非分班制的问题,而是当前社会缺少学生的前途教育造成的。中国人一直鄙视“前途”,只看如何顺应心意,理得当前事,颇有些文人的风范。所以没有经历安逸青春的前辈们都想给我们一个“快乐的童年”。然而到了现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生活却容不得你这样惬意,如果说哪个小孩还想要选择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么他将会为自己童年的快乐付出代价。懂事的孩子会为自己的一生着想,而问题却不在如国家政策所期望的“如何通过随即分班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而是“如何让孩子早一些做出自己的选择”,让他们自己选择日后的人生或当前的快乐。何况国家所给我们的“快乐的童年”又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要的“快乐的童年”。而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如何给孩子一个有效的“前途教育”?相比起美国对孩子的培养,孩子的前途意识是最大的不同。美国小孩在不到十岁的时候就能大概确定自己想做的是什么。当然我认为最大的不同在于美国社会的发达导致的职业多元化。他们对于职业的挑剔,外界的因素比中国更少,所以能够更加自由地根据个人喜好确定梦想。在美国,做一名农夫与一名总统是不会有什么差别的。而在中国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学生必须削破脑袋挤在一条羊肠小道上。而全省50万考生,竞赛班不到200个人的比例,实在是一个小的保证了质量的数目,大家都在抱怨高考是独木桥,省理班是通往大学录取多元化的很重要的一种渐进的改革,却为何要封禁?国家说按成绩分班导致学校为了升学率扼杀学生的课外生活,而我要问的是,在这个高考至上的,本应该人人为了升学而拼搏的时代,国家政策还要逆天意而行之,剥夺有能力的学生进入好大学的竞争力,岂不是对普天下学子的一种变相的折磨?高考风向标的核心理念一日不除,素质教育就不会变成现实;若是有一天高考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有了自由选择权,省理班反而会更加骄傲地行进在历史的道路前方。写得很激动,到此打住。F 四位英语老师•上课高歌同学算是一位十足的文学女青年。从她对高中阶段四位英语老师的记叙来看,她是真的打心眼里爱着文学与这四位性格各异的老师。本想做神父却后来参加了越战的希欧拉,对于战争怀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维斯基夫人,喜欢激烈的课堂讨论与交流;德仙纳夫人,注重文学背后的历史过了头,从来避免带入个人观点到课堂;陆卡思小姐棱角分明,不受大多数人喜欢,与高歌有一段难得的交情。美国的老师不完全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每一个都是开放、幽默的典范。在这样一个多元社会里,保守的老师也是有的,而且老师的性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某种学科的喜爱与否,至少是在文学这样一个答案开放的课堂中。比如说,德仙纳夫人对于浪漫主义诗歌仅仅“要求翻译一遍”的处理,让高歌直到在耶鲁重新接触到浪漫主义诗歌时,才喜欢上它。从上课中竟然能看出如此多的关于“人“的东西,这其中蕴含的财富,是每个人都会有,却各不重复的无价的东西。初到维斯基夫人的班上时,高歌同学起初也不适应维斯基夫人对同学发言的渴望,可是她还是慢慢融入了这种氛围,但这并不表示她就讨厌希欧拉先生。所谓“上课”其实也有两种:一种是双方向的交流,一种是单方向的教授。两种方式各有优劣,我们只不过是缺少第一种,并不应该否认第二种。正如中华民族在追求仁人廉士的高风亮节时,本不应该形成太极端的仇富心理,长久以来,都在贫穷与苦难的泥潭中挣扎。G 诗歌班?我仍然怀疑,诗歌真的能被教出来吗。就像在HSYLC 2006中我怀疑创造力是否能被教出来。也许,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学习。不过在诗歌班中,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到喜好,也就是文学流派之间的分野。心中想一想,其实,不同流派的文学家在一起还真是难以交流呢。他们甚至应该都不会读不喜欢的流派的作品。笑。H 地下杂志•理想高歌在高中,因不满当时的文学校刊,因而自己招兵买马,办了一本地下杂志Vignette。看到这一段描述的时候,心情很激动,因为其时学校低一届的某些有为青年正在做着同样的一件事,而且他们是毫不功利地在做这一些事情。连身在美国的高歌都写到了,为了大学申请的“活动经历”部分,许多学生会为了某个头衔而消极地参加一些活动凑数,所以看到身边正发生着这样理想主义的事情,心中自然是充满了激情。昨天看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介绍节目,上午又刚看了《电影传奇》关于《新儿女英雄传》的节目,心中可谓热血沸腾。昨晚我还在想,早熟得心理年龄六十有余的我,理想主义情结竟然持续了将近十八年,可能还是世面见得太少。也许前人并不知道自己曾经坚持不疑的理想,有一天会突然崩塌,而我,被太多前辈的教导培养成怀疑论者,明白理想被现实摧垮的可能性,却仍然无法预料那一天什么时候来到。不过,想到也有无数的前辈,怀揣理想主义的雄心奋斗了一辈子,心中也有了理由说服自己,带着理想前行,一直到发觉理想不存在的那一天。他们做的,不过也是办杂志,拉赞助,做杂志这样的事。我被书中所描写的胜利迷倒,也曾将其奉为圣经,后来反思,其实身边这一本地下杂志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做的反而比Vignette更好。在这一点上,我犯了盲目崇拜的错误,这与当年评价310与312的情况是一样的。在看到Vignette诗歌朗诵会的成功时,心中还是不免为中国高中的社团活动土壤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而在看到1:40实现大盈利的时候,心中又猜想,也许这些对于客观条件的过分依靠,不过是我推卸的借口罢了。所以,不停在这样的矛盾中摇摆,心中对于自己的定位,又模糊了一些。I 特路莱德读书夏令营这简直就是一次令人惊心动魄的学术夏令营,甚至比HSYLC更加令我向往。我丝毫不避认我深深被学术这个东西的魅力所吸引。没错,光是看到文学、哲学、艺术、音乐、宗教这样的字眼我就会激动。我也为“这个主义,那个主义“所深深吸引,虽然有时也会学John Lennon发出一声嘲讽。太美好了。我无法多作评论。J 老师要进国会山老师带着学生参加美国总统选举?这是另一件高歌给我们看到的,发生在她身边的,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整本书就是一本奇迹之书,一本关于梦想的美丽的书,令人向往的生活。而其中折射的美国式的政治自由,又是一种图腾了。[大学]K 指导学习Directed Studies最迷恋的东西,也是耶鲁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只能最后一次重复:太美好了,太令人向往了!

颇为跑题的书评...

其实这本书,在文学上,没有任何值得考究的地方,只是,看完以后,让我张大嘴巴,愣了半天。这个女孩,11岁去的美国,上的6年级,然后一直到高中,大学(耶鲁)。她不像是国内的高材生,不像曾子墨,把一切的成就和经过都轻描淡写,她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走向地YALE,而且,很明显的,那不会是她的终点。没有人会怀疑她进入如此好的大学的原因,一切都像是必然。她一点一点地在美国成长起来,掌握英语,掌握思考,学习的方法,掌握她自己的,追寻理想的方法。她自从上了高中,看的书就令人叹为观止。不仅仅是量上的,(仅比量的话,我可以自豪的说,我看的书比她的多了不是一星半点吧...)还是范围,还有内容。她看的书,有各种各样的名著,有各种各样极有特色,特点分明的当代作品,更有甚者,便是什么柏拉图,苏格拉底,尼采的哲学类书籍。这对于我来说,想都不敢想,也不会愿意去想,那些书,仅仅是用中文看,都会艰难晦涩,晕头转向地让人难以忍受,更别说,是英文了。可是她却怀着极大的兴趣看了,还有着各种各样的感受,会因为思考哲学,思考能不能,以及如何寻找真理而苦恼,烦闷,那种虚无飘渺的东西竟能让她如此沉醉,苦苦思索。她的英文课,就是在一次次的阅读,探索,讨论,反驳,质疑中度过的。她会对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特殊见解,会质疑权威,会追求她所认为是对的东西...于是,我便怀着对她的钦佩,对那种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的崇敬,上了这许多天的语文,英语课。一点一点地变得义愤填膺起来。为什么他们可以通过阅读,博览群书来学习母语?为什么我们就只能在无休止地争论文言文中这一个字,一个词该如何翻译中学习语文?(甚至很多时候,没有争论,只能无条件接收...)为什么他们可以细细地思考和讨论一本书,一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内容,而不是静静地接受老师关于词语,句子的用法,关于各种写作方法和修辞的讲解。为什么一篇篇的文言文,早已失去作为一种语言,无论是书面语又或是口语存在的意义,这种除了考古,研究历史的学者才需要会看的语言,还会要耗费我们如此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尝试翻译它,更何况翻译出来的,成千上万个人都要趋于一致,并不是在创新,在讨论怎样翻译更合理,而是早已有一套标准答案,我们却还要为此苦苦地挣扎。作为国学的一部分,文言文也许重要,但恐怕不是它作为语言而重要,而是它所传承,所记载的文章内容,思想重要。那为什么我们还在为了使其翻译通顺而苦恼(况且很多时候,标准答案便很不通顺,很可笑...),为什么不进一步去取其精华呢?一本书,一篇文章,它之所以可以千古流传或是被人称赞,传诵,那必然是在思想上有其独特之处,而不仅仅是有各种各样或奇特或经典的修辞,用法。没有人看书,是以手法而非思想或内容来判定好坏的。那,为什么我们要舍主要而求其次呢?即便是当我们在分析文章内容思想时,老师也会用一个个框架限制住我们的思维,虽然他们总在说语文是感性的,没有对错之分,可是却不允许我们偏离他们所划定的轨道太远...为什么,为什么没有完全一样的树叶,没有完全一样的人,却偏要有几乎完全一样的思想?我想,现在即便允许我对鲁迅,对老舍的文章大抒己见,我也想不出来什么能与老师的思想有所不同的了...因为,这么多年的训练,考试的洗礼,早已把我们固定,想不出圈儿了...多么可悲,我们会因此失去了多少了解文化,了解思想的机会,有多少篇文言文被我们用各色的笔涂涂添添,标上注释和读音,而变得面目全非,那时,又有谁会在焦头烂额的翻译之余,考虑它究竟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么?再说英语课,何必为了那一点点细微的语法深究?只要明白了最基本的遣词造句的方法,不会出最最可笑,普通美国,英国人所不会犯的错误,就足够了。即便是英语课,也该是每人一本小说,仔细看过,想过,然后,讨论。不论你能不能用正确的句子,语法表述你的感受,只要你真能读懂它,有自己的想法。老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评议,讲解几个词,句的用法(因为我们还处于积累阶段...),便足以让我们学到比现在多得多的东西了....这么多年了,英语课似乎只在不停重复学过的内容,课本上尽是些让人勉强也许能看上1,2回的小文章,这让我们如何提高?语法,是不可能,也不需要研究透的,需要的,该是语感,只能靠大量的阅读来掌握的语感。而仅仅是看看这些短小精悍得几乎毫无内容的小文章,有何作用?学习语言,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理解,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当我们学了这么多年,这门语言所蕴含的真正魅力我们却连边都没有摸到,岂不可笑?更可笑的是这种语言的考试,总会有一些由于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而答案不同的题,而老师的讲解便是,这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了...但却没有人想想,思维方式如何能有对错之分,如何能作为评判语言学习好坏的标准呢?语言只是一种承载物,英语和文言文,中文都一样,最精髓最魅力之处,是它所承载的文化,思想,而不是语言本身...颇为跑题....http://hi.baidu.com/%CE%F7%B9%CF%D2%A3%D2%A3%D7%D3/blog/item/c03cc336d7e5e9d9a3cc2be1.html


 赴美就学笔记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