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格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4-01
ISBN:9787507714265
作者:亚瑟·亨·史密斯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自从那位喜欢说大话的威尼斯商人在热那亚监狱里口述了一本游记,700年间西方探险家、传教士、商人、水手、政客、学者,形形色色的人写过各种各样的关于中国的报道。有写实,有虚构;有不着边际的赞美,也有不怀好意的污蔑。有这难以计数的“中国著述”中,真正有影响的,不过那么几本。美国作家亚瑟·亨·史密斯所著的本书就是其中之一。作为美国排行榜的畅销书,本书从作者理解中的中国人的性格入手,真实的、全面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保全面子
第二章 节俭持家
第三章 勤劳刻苦
第四章 讲究礼貌
第五章 漠视时间
第六章 漠视精确
第七章 易于误解
第八章 拐弯抹角
第九章 顺而不从
第十章 思绪含混
第十一章 不紧不慢
第十二章 轻视外族
第十三章 缺乏公心
……


 中国人的性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实际上这完全是一本中国志怪故事集,其中究竟包含多少夸张甚至只是道听途说就自己穿凿附会的成分恐怕作者自己都数不清。我并不是因为自己是中国人就对说国人坏话的书没有好感,而是这本实在是过分了一点,或者说其实这是百年前西方人写作东方内容时一贯的风格,就像我们曾经说起某些蛮夷之时也是这样的态度。比如说中国人看病时,医生嘱咐药要每天吃多少,连吃一个星期,而病人会回家一两天就吃光,因为觉得这样会见效快;说医生嘱咐病人膏药要过多久才能摘掉,病人却随时都会摘,因为怕膏药会让他长一层“乌龟壳”。这样的故事有可能发生吗?满清时期中国人的确愚昧,但是不是没有脑子,更何况膏药是中国传统治病方法,怎么可能有中国人会因为觉得膏药会让自己长出一层“乌龟壳”呢?当然,正如中国第一任驻外使节郭嵩焘晚年说的:“西窗风雨,泥沙俱下,不避其污,必有珠贝。”这本书就和那时的西方文明一样,到处是泥污,但是若能陷身其中,必能发现宝贝。最典型的就是一开头对中国人脸面问题的解读,或许不一定深刻,但至少也是为我们理解自己又打开了一扇门。=====================================================另外,似乎很多人,对这本书推崇备至,我想说的就是,需要妄自菲薄且无知的到什么程度,才能对自己的文明失望至此?
  •     这本书我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读了,当时的觉得比较有感触的片段还在txt保留着如果“适者生存”的历史教导确实可信的话,那么,中华民族的前途不可限量。中国人通常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去远方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除非是迫不得已。他们理想中的生活是:好像一棵树一样,扎根在家乡的土地上;汲取营养、开花、结果,叶落归根。总而言之,没有一个中国人离开故土之后会不打算回去的。他骨子里都期盼着衣锦还乡、寿终正寝,最后葬入祖坟。只要“叶落归根”仍然是中国人命中注定的强烈情感,它就会一直阻碍中国人采用显而易见的方法,去有效地减轻痛苦。中国人天生知足,如同鱼因为要游水而有双鳍,鸟因为要飞翔而生出双翼。仿佛是这个天生的特性,注定了中国人生来就有吃苦耐劳的能力、相安无事的能力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战争的创伤看来不可能像西方那样快速地修复,因为中国人安土重迁。然而,我们逐渐发现,不管破坏力有多大,它总比不过修复能力。我们认为,只要有几十年的太平和丰收,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能从本世纪一连串的灾难之中恢复过来。而恢复的基础条件显而易见,不管你是否愿意,事实就在眼前。实际上,中国人繁殖能力的强大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保守估计,中国的人口数量也有两亿五千万,关键还在于他们超强的繁殖能力,其增长速度简直匪夷所思。中国人蔑视自然规律,对自然法则也一无所知,并由此招致了各种疾病,可是为什么这些中国人还能如此顽强的活着呢?哪个民族能具备像中国人那样的身体素质,那么,即使处于战争、饥荒、瘟疫和鸦片的恶劣环境之中,他们也能够生存下来。假如他们饮食得当,营养充足,在生理学和卫生法则方面再多加注意的话,那么,我们坚信,单是这样一个民族,就可以占领这个世界的主要地区,甚至更多的地区。人们不禁要问,当有朝一日白种人与黄种人进入空前激烈的竞争之时,谁将败下阵来?  勤劳致富,这是所罗门的经济学格言。假如这一格言是正确的,那么中国人当然能够成为地球上最兴旺的民族。如果他们能有一种全面的美德以克服所谓“恒久关德”的明显缺乏,那么这个民族的兴旺,更是无可置疑的了。当中国人的道德意识中,真诚的品质重新恢复其应有的地位时,那么中国人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因他们的无比勤劳所带来的全部报偿
  •     这本由美国传教士阿瑟·亨·史密斯写于100多年前的书,正如其书名所言,是对那个时代中国人性格的归纳与描述。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有意无意中,总会夸大或杜撰自身的优点,缩小或忽略自身的缺点,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此外族人对我辈之看法,除了新奇外,总会在一些我们自身观察的死角处,给予一个精准的刺痛。一生剖析中国人性格的鲁迅先生对这本书赞誉有加,晚年时一直希望有人能将其翻译成中文。作者观察记述了20多种中国人性格,有褒有贬。难能可贵的是,100多年过去了,这些他所描述的性格,绝大多数没有随着时间而消失,可见其观察之细。然而,这恰恰是本书最大的遗憾,细致的观察戛然而止,作者并没有对他所总结的这些中国人性格的形成给予一个分析。也许,作为一个传教士,一个上帝的信徒,他的分析不言而明。我是在读贾雷德·戴蒙德 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之前读的史密斯的这本书,当时对史密斯这种浅尝即止的行为颇为不屑,然而,自身水平又使得自己无法对书中所描述性格的形成提出完整自洽的分析。直到读了戴蒙德的这本书,我终于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分析结果,并对这本书及书中所述在理解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作者在“缺乏时间观念”的章节中,详细生动了描述了中国人对时间观念的漠视,直到现在,我们也会在各种场合中听到这种批评或自我批评。那为什么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不强呢?史密斯没有给予解释。中国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注定是一个绝佳的农业社会。而农业社会对时间准确度的要求是宽泛的。过于精准的时间既不可能,也无意义。因此,古代中国将1天分12个时辰,即将时间精度定位现在的2小时。所以,如果把一件事定在“辰”时,那么2小时以内到达或完成,在古代中国都是守时的。而这是史密斯这种生活在工业时代、商业社会的人无法理解和忍受的。对于一个自恋的人,镜子是不能客观的反映出他的美丑,这时,别人的观察与评价就显得很重要了。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这是一本鲁迅先曾极力推荐过的书。
  •     好书•值得一读,引人深思。
  •     一百多年过去了,有些东西是变了,可真不能说人家看得不真切,放在那个时间点是字字见血的,更难得很中立。当然,住了30年的中国通,还是保留着美国人的思维模式,不可能完美的理解中国的想法,不过这种对立的有偏差的理解,对步入科技时代的中国是大有鄙夷的。即使劣根性无法根除,至少能对症下药,师夷长技吧。
  •     其实也没啥不对的,但是我对传教士一向是呵呵态度。
  •     推荐中国人看
  •     旁观者比当局者看得更清
  •     大一的时候看的,那个封面似乎更素雅。。道理固然有,但是更多觉得所谓低劣的地方其实只是我们的特点,中国人就这样活的挺好的,但是西方为什么要觉得我们不好,进而要改变我们呢。
  •     百年前的书至今读来还是值得咀嚼。很多习以为常,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必须经由另一种文化的折射才能更客观地看待与评价。
  •     有偏见有事实,记录了百年前的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想法。有的民族特点至今也没变。
  •     说中国人缺少人格和良心,赞。
  •     狗屁不通
  •     此书还没看完。就像上面的豆友所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书还是需要做笔记的,记录旁观者眼中我们的问题,然后改之 争取做让自己满意的人。
  •     很多点更多的是人性的特征,部分现象把“中国人”换成其他国都能说得通,当做了解当时历史社会状态的书很好。
  •     百年了,很多倚老卖老的酱缸陋习依然未变
  •     19世纪的中国人。
  •     你听一百年前老外对中国人的描述,才知道这一百年来中国已经被改变了很多,你听一百年前老外对中国人的描述,才知道几千年来的沉淀依旧深深影响着你。
  •     就看看而已吧
  •     笑死了,还挺幽默的。类似于闲聊吧。
  •     性格——文化|气质
  •     一点时代局限性都没有,活生生就是当代中国,从小就耳闻目睹的事情。佩服这位传教士的观察力和总结能力。
  •     在看中文的,非常有趣。回头有时间再把英文的重新读一遍
  •     还好很多都改过来了
  •     这是一本还能很好地能让中国人重新认识自己的书。亚瑟的语言穿越100多年达到我们的耳边......亚瑟是个出色的观察家,用严谨的语言认真的先我们讲述他说知道的中国人的性格。作为一名基督教传教士,却能在叙事时保持如此的客观实属不易!亚瑟无时无刻不表示对中国前景的担忧,并在书结尾大声疾呼:中国需要正义,中国人需要爱,诚实和良心;中国人需要和上帝建立关系。为了中国的改革,我们需要了解中国人性格的来龙去脉,知道让爱与信实如何在中国人心中扎根。 100多年过去了,我惊奇的发现现在的中国人竟然和当年如此相似,现在的中国人虽比100年前有了不小的进步,但中国人的本性却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     哈哈,项目管理人员必读的数目。。。
  •     摘抄的片段: 如果“适者生存”的历史教导确实可信的话,那么,中华民族的前途不可限量。 中国人通常都不愿意背井离乡去远方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除非是迫不得已。他们理想中的生活是:好像一棵树一样,扎根在家乡的土地上;汲取营养、开花、结果,叶落归根。 勤劳致富,这是所罗门的经济学格言。假如这一格言是正确的,那么中国人当然能够成为地球上最兴旺的民族。如果他们能有一种全面的美德以克服所谓“恒久关德”的明显缺乏,那么这个民族的兴旺,更是无可置疑的了。当中国人的道德意识中,真诚的品质重新恢复其应有的地位时,那么中国人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因他们的无比勤劳所带来的全部报偿 人们不禁要问,当有朝一日白种人与黄种人进入空前激烈的竞争之时,谁将败下阵来?
  •     100年前写的关于中国人性格的书,有一些在现在中国人身上,尤其是中小城市还有乡村体现得尤其明显,全书就是罗列了很多个性,举了很多作者亲身体会的事件。有助于了解一百年前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但是100年以来,虽然劣根性很多还在,但中国人也改变了很多。
  •     抛却一些夸张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偏见式的印象,大体对中国人的性格描述的十分犀利和客观,从当时封建时期的外国人的刻画,再看时至今日的中国人,其实大体本质有些是一以贯之,从未改变的。很认同对于儒家思想的分析,无可奈何而又有些悲哀的事实便是儒家思想最终造就了中国。但整本书仅仅也就是停留在了描述上而并没有进一步的深刻的探究。
  •     喜欢读社会人类学研究书籍,除了历史因素导致的原因和外国人理解不了的思维冲突以外,一个民族的性格真的可以根深蒂固存在……
  •     翻译的不行,讲的不错。
  •     一百年过去了,国人还是那个熟悉的配方,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
  •     有很多东西,100多年了就没怎么变过!
  •     读到最后才发现作者其实想说 只有基督教才能救中国啊 呵呵 总体来说 书还是不错的 讲述了很多晚清的真实例子 对中国人的性格大体上的分析也算比较客观 只是缺乏对比度 读完鲁迅的作品 可以有一个明显的比较 从西方和中国学者的角度看近代中国的发展
  •     柴静推荐。
  •     虽然有些偏颇和宗教色彩,但大体上都不错,但是作者过于悲观,现在看来,很多地方是有改观的,虽然骨子里还是那样。
  •     一百多年前,一位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美国传教士眼中的中国人。
  •     还是不太了解中国人 不过有些现象说的很好 比如不求精确,思维混乱等
  •     一百年过去了,对照书中的描述,我们有了哪些变化?
  •     说了很多中国人的性格。很多性格是恒久不变的。作者虽然在中国生活许久,但对很多东西依然是无法深入。诸多描述令我想起了我们在讨论非洲原始部落的样子。全面,缺乏深度。只是百年前的中国人的一个侧脸,而非中华民族的整张脸谱。
  •     看清自己
  •     读来无妨
  •     很有诚意的一本书,读来也充满趣味。想想在接近150年之前,就有外人对中国人的性格做了如此精准的描述,真的让人有点感叹。近百年来国人的妄自菲薄,从这本书里竟也可以找到源头。与今天比照来看,很多东西保留了下来,比如服从中的倔强,关心中的麻木,很多器物和生活甚至自己小时候都体验过。中国积贫积弱三百年,今天终于算是爬出了大坑。就像很多篇章的结尾那样,作者乐观的说如果中国人生活水准变好,将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庆幸,因为我们就是中国几百年来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关键转变的见证者!
  •     第十六章《顽强生存》里说的事例都是真的吗?14个月大的小孩头上被蜜蜂蛰了三十多个包不治疗还不哭不闹且第二天就痊愈、捡拾废弹壳的人两次被炸没了小腿和手掌都露出骨头在野地里晒了4个多小时又被抬了两里路后放在一个大篮子里后失血过多脉搏微弱抽了鸦片减缓疼痛后住了四周的院后居然原地满血复活了。不知怎地,看完这一章我突然想起韩松写的《杂草》。
  •     农村上帝
  •     虽然有失偏颇,但外国人看我们的角度还是颇有道理的。另编者的话都写的很好。
  •     最后五十页才是亮点,信耶稣,耶稣打救你;此书可与《江村经济》对比着读,看看数十年里中国变化了多少;或者改名叫清末民众共性辑录更吸引一点
  •     前面有点意思,后面越写越离谱
  •     如此細緻而又深刻卻又通俗易懂的描繪百年前的國人形象如今依然存在著。基於兩千年漫長的鄉土社會的積澱,怎會是三五十年的現代化進程就可以扭轉的?
  •     鞭辟入里
  •     有些地方让人感觉作者高高在上的态度,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确实让人看不起,这样就使一些分析显得很过时。但有些性格分析确实让人无话可说,直到现在中国人还保留着一些无法改变的性格。但观察现在的小孩子,明显要强于上一代人,成长于物质丰富的年代,追求更高了。教育能改变一个民族,中国正在越做越好
  •     To us it's like a social history record. Learn more about religions. Not rebel religion thing any more.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