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内心的恐惧》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 > 直面内心的恐惧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0
ISBN:9787203058793
作者:[德] 弗里兹·李曼
页数:247页

按套路成长

许多年前,也许你曾经对自己说:“总有一天,这世界上的某一人,会说中我的心事。”许多年后的某一天,也许就在你看这本《直面内心的恐惧》的时候,里面的片言只语会再次让你回忆起从前,不过你发现这本书写于46年前,这其中无数的人出生了,带着他的预言。看着这样的文字,往往会让人对生命有了别样的感觉。人的心有的时候像化学反应,这个和那个碰在一起产生一个特别的个体,每一个成品的人,就像一个产品。既然有这样温暖、智慧有力量的文字,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在那些垃圾上?我唯一的意见是不应该用分裂、忧郁、强迫和歇斯底里来定义这几种人格,每一个看这书的人大概都会发现自己有每一种人格的影子,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既希望独立,又渴望被爱;既需要安全感,又追求自由。

小感

人性格的形成有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天性,外生变量是环境。一,周围的人尤其是亲戚朋友的言行举止,即外生变量对性格形成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是潜意识,人不知不觉就被改变二,既然已经知道第一点,那么就要有一丝警惕之心,因为往往周围的人的观念对自己的心态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发现这种观念并且抵制它的侵害,走自己的路,不要被别人同化。

这本书嘛。。

因为师姐推介而翻开了这本书。作为一位心理学学生,这个也算是我们的专业书目吧~作为德国慕尼黑心理研究与治疗研究所,李曼先生的专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本书我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书上对四种恐惧人格进行了描述分析,每一种人格都是一大段繁复的描述,有的时候甚至前后描述不一致;而且用词太过优美,虽是一本心理学普及书目,但修辞未免过多了。我没有看过原书,也不懂德文,但是却对译者产生怀疑。杨梦茹是德文文学毕业,德文的功底是无可厚非的,却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我很难判断其在翻译时是否出现偏差。再者,心理学在十年前已经走上理科的道路,“崇尚”以科学的方法得出心理规律,专书以如此优美的文字描写显得不合适。最后有点小小心愿——希望能有有心理学背景的译者再次翻译这本经典著作。

好!

分裂人格者接受治疗时,所描述的人类存在可能遭遇到的危险,有时会让人心生怜悯,我们从中得知,什么对她的生存最为重要,对我们有利的家庭和社会,对她而言却充满危险,我们很难调整她的心态。有的时候,天才就是这样养成的,她不断地抛出问题,天才与精神异常者往往只有微乎其微的差别。可以确信的是:当一位分裂人格者能够忍受所有的痛苦与恐惧,并且克服一切时,她一定可以达到人格的最高境界。

你好,恐惧

“唯一需要恐惧的,是恐惧本身”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深以为然。过后转念一想,不对啊,又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恐惧临头的时候,难道奢望自己拍拍胸口就气冲丹田脸不变色心不跳?何况恐惧的形态多种多样,说不准什么时候自己被完全控制了还浑然不觉。每天对着这个timeline,那个sns,正确的废话们出镜率越来越高,但是吃再多的信息快餐,灌多少锅心灵鸡汤,还不如实实在在看一本好书。《直面内心的恐惧》就是这样一本书。如果没被这本书的副标题——“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 唬住,翻开书,发现作者想探讨是四种恐惧的基本类型。恐惧,让我们不自觉地一直逃避某些东西,形成一定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慢慢成为难以改变的性格。一旦失去对某种恐惧的控制,生活总会偏离正常的轨道,我们知道有些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但因为是自己一直以来固有的模式,也就听之任之了。作者想寻找所有极端、病态的行为的心理根源,帮助生活在恐惧中(不一定自知)的人们去挣脱如影随形的束缚,以塑造更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应该很难再找到一本心理学的书,把思路和章节组织得如此清晰。作者根据“与自我/他人的关系”(类比做自转/公转)和“与事物的关系”(类比做向心力/离心力)画出两条坐标轴,四种恐惧正好分布在四个象限:1.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分裂人格2.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忧郁人格3.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熟悉的事物——强迫人格4.害怕既定的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自为——歇斯底里人格不得不惊叹自转/公转/向心力/离心力这一系列类比的精妙,作者不满足于构建了一个清晰的解释性框架,而且用一种理解成本几乎为零的类比,帮助我们拿起放大镜,细细观察这四种神经病:======分裂======人格特征独立自主、理性、独具个性、冷静客观、批评家、矜持、冷漠、好猜疑、喜怒无常、与世隔绝、自我中心、社交困难、敏感、独来独往、孤僻……童年成因害怕把自己交出去,成因可以追溯到新生儿时期。不被照顾和关爱,或者接受过多刺激的话,婴儿没有感受到被保护,要什么没有什么,或是无法建立对环境的信赖,于是日后无法培养信心,当要对生命有所付出时就会产生恐惧。成长中的努力过多放在了“自转”中,以致于不懂得如何“公转”。恐惧什么?分裂人格所恐惧的,是自己以外的任何东西:到底它们是不是可靠的、正常的、无害的、适合自己的。于是在保护自己自转的同时,离其他人和事物的轨道越来越远,也就无法获知周围环境的任何反馈——其实哪怕一点反馈,都能帮助分裂人格们更好地评估自己和做出合适的反应,而不是疑神疑鬼地自我猜疑,然后进入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怪圈。行为模式“不要从我这里取走什么——我也不需要从你那里索求什么”对分裂人格来说,最安全的模式就是尽可能自给自足,无需倚靠和依赖第二个人,也就是无需去适应、接受另外一个与自己一定存在差异的人,更不要说建立亲密关系了。因为从小缺乏丰富的情感引导可以借鉴,所以会依赖理智和感官感觉作为行为的准则,容易将人和事分为非黑即白的两极。自闭,敏感而脆弱,多疑,孤僻,分裂人格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如何克服对生命和周遭的人敞开心扉,培养对他人的好奇,了解接纳别人并不会使自己的世界分崩离析,也可以找一个伴侣帮助自己成长,扩大生活的圈子,认识到相互依靠、同甘共苦的美好。======忧郁======人格特征依赖、心甘情愿任凭他人摆布、质疑自己的处世能力、没有安全感、谦虚、无私忘我、有同情心、忍耐力超强、卑微、服从……童年成因幼年时被极端宠爱或严酷拒绝,容易形成烙刻在灵魂深处、永远不敢表达的恨与妒,只好用自怨自艾或惩罚自己来赎罪。自幼被宠爱的孩子,长大后发现外面的世界并不是以自己为中心的,于是要让自己变得顺从、招人喜爱,免得失去被宠爱所包围的环境。而从小就被冷酷拒绝的孩子,持续地绝望,无法相信未来,过早放弃了表达自己、为自己争取的意愿。主体发展不健全,也就无法快乐的“自转”。恐惧什么?不愿意走出被保护的世界,害怕寂寞、被孤立、被抛弃、不被保护。以致于让情感限制言行,不敢说“不”,不愿为自己的正常需要而去要求别人。行为模式“请给我更多——如果需要我先给予,我完全愿意”尽可能地制造和保持亲密,不惜通过极端的利他主义获得周围人的认同。同时不敢有所求,甚至不允许自己批评别人,以及通过变相的自我惩罚,以避免做自己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对事物消极、被动地等待,同时压抑自己的情绪,尤其不善于适当表达愤怒和不满,演变成为悲观消极的怨气,自认为是倒霉蛋。如何克服犹豫人格低估自我价值,实际上来自深植内心的胆怯和压抑怒气。要有勇气让个性自由发展,不惧怕自己可能要承担的责任,积累妥善处理各种情绪(尤其是愤怒)的经验,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强迫======人格特征完美主义、自我控制、洁癖、谨慎、自我保护、权力欲、责任感、强硬派、秩序、安全感、小心翼翼、好争辩、节省、具体不含糊、保守……童年成因从小就被苛刻管教和严厉规训的孩子,一直听到“你应该“”你不可以xxx”,在有所怀疑的时候也没有人提出合理的解释,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克制情绪,按照既定的方式去待人处世,才能获得认同、免受责备和训斥。他们往往接受的是僵化的教育方式,太早就有事情得依照一定模式进行的经验,因此容易把所有事情都条件化、模式化。“向心力”就像一块磁铁,将他们牢牢地吸附在磁场安全的范围之内。恐惧什么?害怕事物的消逝,害怕要重新建立和熟悉已有的秩序,害怕控制感的丧失,强烈需要安全感。行为模式“一切都有它应有的样子——我想远离错误和混乱”希望一切如旧,谨小慎微,自我压抑和克制,用理智和冷静包含自己,犹豫不决,担心改变会带来什么负面的后果,以“守”的心态面对变化着的世界。如果不能强迫外部世界按照自己的方式运作,那就只好自己紧守不变的眼前,一遍又一遍地强化那些自己可控的、近乎仪式性的行为,永远都在学习遵守规则,在进行校对和修饰,进而形成套路固定的生活方式。如何克服不要过于保护自己,接受事物终会消逝的事实,把惯于压抑转化为向外探寻出路。应该开始学习,在新鲜刺激中逐渐掌握主动权,而不是坐着等待并且让事情自由发展。======歇斯底里======人格特征追求改变与自由、好奇心强烈、喜欢冒险、热情洋溢、花样百出、夸张、装腔作势、爱慕虚荣、任性、及时行乐、不负责任、害怕约束、没有原则、易怒、不合逻辑……童年成因在慢慢踏入成人世界时,缺少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帮助自己认知性别角色的父母角色错乱,他们自己必须扮演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角色。另外,他们的行为不受规劝,对于是非对错不必计较,孩子永远不知道要负起责任。“离心力”就像是一个失重的舞台,召唤渴望自由的孩子。恐惧什么?害怕一成不变和约束,对既定的规律和待人处世前后一致感到恐惧。竭尽全力摆脱约束和责任,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行为模式“我看到的就是我所想的——我心里有一个童话”面对诱惑,有强大的动力去满足即时的欲望。对自己的迷恋,让歇斯底里人格能在任何情境下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法性,为处于舞台中心的自己和虚荣心去设计一个又一个的谎言,自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至于过错,转头就可以忘记。如何克服接受现实中的规范与法律,不回避既定事实,不害怕自由被剥夺,勇于承担责任。===========最后真心推荐给所有在一定程度上有某种神经病的人,尤其是像我这种兼容并包了多种恐惧的神经病看看。不仅仅因为德国心理学家严密而精巧的体系结构,让人惊叹的还有心理学能用如此丰富的语言和案例描述非常不具象的心理现象,另外,这本书的翻译,几乎不会让人觉得是在读一本用纠结语言(德语)写的带有一定学术性的书,真的很不容易。没有什么比作者的结尾更适合作为结尾了,祝所有的神经病们能早日与内心的恐惧化敌为友:"如果有一个人厘清了自己为什么害怕交出自己,因而对生命与周遭的人敞开心灵,有勇气让个性自由发展,主宰自己的生活,不再因缺乏安全感而害怕;接着,他接受了生命事物终将消逝的事实,活得有声有色又有意义:接受世界上以及生活中的规范与法律,知道既定事实毋须回避,但不因此而惧怕自由被剥夺——假如真有这样一个人,我们想当然要颁奖表扬他的成熟与完美。但如果这些目标我们都只能稍微靠近一点儿的话,正表示完美的人性与成熟是我们想象中的目标,他并非人类捏造出来的理想,而是我们把人安放到宇宙井然有序的系统之中。"

人生的困惑或许在这里有答案

如题!很久以前印象理留下过一句话,好型实在史铁生的书里面看到的:人生有几个不可避免的困境1、人希望被理解却生而孤独;2、人希望长生却必须死亡;3、人追求意义却无出周立。这本书的描述离合史铁生的提法有些相和指出

读后

两周的零散时间读完了大陆版的<恐惧的原型>(<直面内心的恐惧>,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ISBN 978-7-203-05879-3).首先要感谢读书中文网会员俄狄甫斯为我提供了这本书大陆版本的信息,否则我猴年马月也未必能看到这本书;还要感谢学校图书馆,是因为借了一本名为<癖理由>的书,才看到关于<恐惧的原型>的介绍,并产生了持久的阅读的欲望;还要感谢99读书人,刚好在我需要的时候半价出售该书.不过,我不会再感谢其他什么了,因为在我充满恐惧的时候我只能够自己假装面对,甚至不可能得到任何帮助,哪怕只是说说,现在回想,仍然会全身颤抖,以泪洗面.我不是怨恨,没有抱怨,因为鲜有人会为你的痛苦而痛苦,而我们生来也不是要用自己的痛苦去折磨他人的.一席废话之后,回到书的本身.纸质不错,但印刷中的错误难免.主要集中在中间靠后的部分.可能是校对或制版出现的问题,因为看到错别字很不舒服,所以此处写出勘误,如果再版的话能否修改吧.P65副标题,德文 Persoenlichkeiten, 改为PersonlichkeitenP123副标题,德文 Persoen lichkeiten, 改为PersonlichkeitenP161第3段倒数第3行 想当然尔就瘫痪了,改为想当然你就瘫痪了P167距离第二段第2行 锻练,改为锻炼P176第一段第三行开头 Das Fraeu lein, 改为Das FraeuleinP200最后一行小括号中 Fischer und siner Fru, 改为Fischer und seiner Frau我注意到的就是这些了,也不希望书中会有更多的错误,只是想看一本让人眼睛舒服的书.这是一本病态人格分类书籍,起码我是这样看的,文字浅显,内容相对专业.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病态人格,可能很多人在看这类书的时候都首先要将自己和身边的人一一对号入座,我也无法免俗,尽管在看之前我就告诫自己这是病态人格,而自己以及周围的人几乎没有出现任何病态的迹象,我还是在一开始阅读便将某一类人格的表现与自己、与身边的人对照,看看有多少是符合的.有意思的是一天月月跟我说她特害怕分离,和亲人或朋友分离,甚至同乘公交车,亲人或朋友下车了,仅仅是短暂的分离也会感到难受,我便在考虑,这是不是忧郁人格.有一部分真的很像,害怕分离.但是更多的却不像,忧郁人格不仅害怕分离,还还怕被抛弃,怕寂寞,位别人而活,独立就意味着孤立无援.倒是有那么一点儿像我,貌似高尚却给人以温柔的迫害,害怕分离导致的是真正的分离,当对方明白了这不是爱,是为了迫害而爱,不仅对方不回内疚,反而分离会更加绝决.我的确不愿意承认,这些并非完整的我.在另外3种人格中,也影影绰绰有着我的影子.我不得不像分裂人格一样独来独往,做自己的朋友,但我却渴望依靠,渴望亲密关系;我也像强迫人格一样渴望永恒,我明知得不到永恒,却小心翼翼的测量着永恒的长度,我甚至仅仅为了这个永恒保留了某些仪式性的却毫无意义的行为,对我来说,这是有意义的,但我并未因此影响正常的生活,严格意义上讲这部被称为强迫行为;在熟悉的人面前,我也经常歇斯底里,对于我这可不是一个中性的词,在我的辞典中它贬义,胡闹总是找的出理由,虽然这也表现在很强的适应性上,却摆脱不了专断自为的实质.然而这些表象背后的我和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区别:为了生活,为了让自己活下去,活到毫无希望或者自然死亡的那一天,不是任何极端类型的典型.书的结语中写到:"读者大概在每一种类型中都找得到自己的身影,每一种基本的恐惧也都经历过."正因为我每一种人格的特色都有那么一点儿, 所以在每一个章节都看得到自己.""换句话说,四种动力没有哪一个在我们身上独霸一方--这表示滋养这些动力与恐惧的童年我们过得还不错."也就是说,从这个理论来讲,我的确是个常态的健康的人,即便说不上健康也该市相对平衡的.也正如全书的行星隐喻,只有达到了某种平衡,我们才可以在各自的轨道上正常运行,而一旦偏离,引发的不仅仅是自我的毁灭.然而,我是个物理盲,对于这个隐喻懵懵懂懂.我的概念中,行星运行,向心力和离心力是一对反作用力,相互牵制而形成了运行轨道,而向心力随着公转的圆周运动产生的,而离心力似乎并没有什么合适的解释,甚至无法得知它如何能不等于向心力.而自转,似乎和其他三个因素没有什么关系.关于他们的解释让我匪夷所思.自转:我们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肯定自我的存在,与其他人有所区别,个性如假包换,无人能取而代之.离心力:我们随时准备改变自己,可肯定所有的变革与新发展,抛掉熟悉的东西,把传统与习俗扔到脑后,才到手的东西,立刻与之告别,一切都是过渡与过站.似乎这里的自转合离心力有一些关系,却说不出是什么关系.而公转和向心力就更不明了了.公转:我们对这个世界、生活与周遭的人敞开心扉,与人交往,也与很另类的人交流.向心力:即万有引力,也就是我们对永恒的向往.这些我可能需要恶补一下物理知识才能够理出头绪了.假设不是两个维度而是四个维度,那必定有16种原型,但是理论中仅有四种原型,则理论上将该有两个维度.然而我很难说自转的背面是公转,向心力的背面是离心力倒是确切的,然而他们是并行不悖的.也就是说,书中所说的四个恐惧的原型以此为基础的话,在害怕失去自我的同时也害怕分离与寂寞,害怕改变与消逝的同时也害怕既定的事实,而相对的这些恐惧是无法像力一样分解到相反方向上而相互抵消的.当然,这些矛盾也许根源于我知识的匮乏.也可能是我看习惯了那些学术论文,总觉得这样的人格分类欠缺了实证,却又无可挑剔,可惜的是作者已逝.然而作者作为精神分析师也同样秉承了精神分析的传统思路--童年经历--而且解释得恰到好处却也淋漓尽致.童年,被溺爱,被虐待,苛刻管教,放任自流,不被关爱等等家庭环境都会产生畸形的心理,有的会伴随一生,虽然不一定都影响正常的生活,但是,总是和幸福擦腰而过.现实中,反例却也是可以找到的,同等的家庭环境,而有不同的心理状况,也是很常见的.难以解释,难以证明.那些关于人性的思考,关于宇宙的思考,也在看书的时候被勾引出来,却难免俗套,而一人就是一个小宇宙的想法过于天真了,也许该停止思考.恐惧并不恐惧,面对它,不是为了走出什么阴影,不是为了矫正什么心理,仅仅是生活,慢慢适应.有那么一点点的虎头蛇尾,然而书仍是值得读的,甚至是值得多读几遍的.

矛盾的混合体

看过分裂,确定自己是属于这一人格的;看过忧郁,也还是有很多相似;强迫人格,更是如此,到底我是哪种人格呢?

自转!公转!

自我隔绝抑或仰赖他人,墨守陈规或者厌倦束缚,是一个圆周上对立又相交的四个点.也是人性中存在的四大人格心理.我们的性格特质在这个圆的内部游移,没有绝对完美或完成的自我,只有倾向于完美或完整这个目标.

还是万金油了。

在非专业人士的普通人中能够流行起来的所谓心理学读物,往往容易有两大吐槽点,它们虽然都打着心理学的旗号并且用了心理学的边角料,但其一是沦为伪科学的廉价传销式励志的书,其二是流于星座分析的万金油类的书。本书一点都不伪科学廉价传销励志鸡汤,很好,但本书十分星座分析万金油。我们看星座分析,无论自己是哪个星座的,都会觉得有点像,但又本应该像,因为人是有共性的。看这本书也是,哪一种都有点像,但哪一种又都不是。最终分析来分析去,其实也没什么深刻的领悟,还是找不到精准的、顿悟般的收获,更无从谈起自救方式。当然,本书本身也不提供自救方式就对了,案例只有原因探究,没有跟踪后续治疗,也不提治疗方法的。所以一开始看这本书感觉不错,越看越觉得有问题,看完之后便只能给个及格分了。它分析来分析去,其实读者对不上号,因为都只是泛泛之谈,列举很多典型极端性格的方方面面,大家都觉得和自己擦边像。并且又在后续中把这个缺点给美化,带上美好的理由,堵死读者吐槽的路子,要不得。它给我的勇气和正能量就是,不要以为自己包子是道德好,其实就是懦弱。此外,不要被人利用自己的愧疚感给病态掌控了。身为一本外国翻译过来的书,翻译不得不提,我觉得翻译很优美,还不错,但受不了把害群之马直译成黑羊,偏偏还出现了好几次,每次看都不舒服。

太极端了,

对恐惧的原型描述的不错。但这书描述的四种人格太极端了。我是有两个这么极端的朋友才拍手叫绝的。不过,太绝对了,如果不是大师,就像噱头。

认识恐惧

人类之所以为人类,必然有消极的东西存在,然而这本书仅仅是提出消极的一面,算片面,就算四个人格都有所沾染者也非病态,程度很重要,如果因为某个消极人格而困扰不安,此时要针对这项人格进行调整,这本书列出了消极人格的不同方向,算个提醒,不要深陷其中才好,反之,要认识这种存在,理性化。

有时候,你需要脱下那件沉重的大衣

每个人都需要一面镜子,也需要一件大衣。大衣是保护我们自己免于风雨的遮挡,它给我们在恶劣条件下的保护。而镜子则可以告诉我们自己是什么样子,是否需要修理头发,是否需要清理面容。我们的很多思维和心理习惯就是一件很厚的大衣,这件大衣可以保护我们免于风暴,恰恰也是这件大衣在很多时候也成为风暴的原因。这件大衣很厚重,厚到让我们呼吸都困难,虽然厚重带来了安全,但是也让我们丧失了很多轻松和自如。我们的生活被这件大衣束缚了。当我们没有镜子的时候,大衣不会对我们说实话。大衣会说,我是你最好的保障,可是镜子会告诉我们它所看到的我们和他人真实的样子。当年觉得大衣很重,让你劳累的时候,也许是是时候停下来照照镜子了。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其实就是一件很厚重的大衣,裹着自己的自卑,懦弱和无力感。与众不同成为了自己缺点的牌坊,也成了掩饰和平衡自己内心纠结的安慰剂。这本书就是一面镜子,让我们透过那些沉重的大衣看到我们内心的虚弱。因为大衣无法代替内心,只有内心的完善才才可以真的带来平安。

人格分裂

第二次看这本书了。看第一遍的时候,有一种感觉是:哇,原来很多时候我打不开是因为......总感觉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些些轻微的人格分裂。每个人要做自己,就像地球要自转;每个人要适应社会,要群居,要迎合趋势,这就像地球要公转。

每个人都有病

其实看得时候多在寻找自己的影子。找到了,却不知该如何改。这些人格多为从小的环境和家中教育所造成,就像身上的胎记,如何消除?案例很多,但还是无法直面内心的恐惧。想在人格允许的堕落范围里 做最真实的自己,最普通的自己,最没有上进心的自己,最有病的自己。

满山遍开的野花

第一次写书评。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的语句写的很吸引人,让我忍不住就买下了,看了内容才发现似乎没我想的那么好,书中以宇宙中存在的四大动力为原型,对四种人格分别做了描述,也许我水平不够,我认为分析流于表面,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句话,并且关于四大动力的原型的应用有点生搬硬套的感觉。但作为心理学的一本科普读物,还是值得一看。我们每个人都有恐惧的原型。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译者写的那段话:我相信穷山恶水之后一定会有座明媚的村落,暴风雨终将过去,并且还会再来。崎岖的天涯路上,我看到漫山遍开的野花。

我是个忧郁人格

昨天读完了分裂型人格 然后度过了我人生中最恐惧无助的半小时原谅我读这类心理学的书喜欢对号入座 看过之后还想要深入其中体验一番不过还好 我不是个分裂型人格的人 单单是体验的那半小时 就让我处于惊恐的边缘今天在公交上开始读忧郁型人格的部分 感觉我整个人都被剖开 一根筋一根筋的 挑起来 晒出来害怕做自己 不易怒 似乎什么都想得开 一闲下来 就开始乱想 极端的害怕被打扰但是这本书里只是罗列了症状和产生原因 给出的药方就是学着做自己 有点略扯

只要自转不要公转

心理学读物中,这本书绝对属于畅销型,是本适合普罗大众阅读的书,如果连这样的读起来都会觉得艰深,那就连开始都不要了吧,心理剖析应该不在这类人的理解范畴之内。最佳阅读法:看完序,直接跳到自认为最贴合自己的那一个型开始,绝对不要从头到尾按序阅读。而如何判断是否属于自己那个型,只要读上每章的开头两页,如果毫无认同感,那基本可以排除这个型了。当然,如果你4个型读下来都没感觉的话,那恭喜你:你很正常。但不觉得有点over了嘛...-------------------------------------------------------------------------------------------------------------------很庆幸,分裂人格被排在第一介绍。开篇即是:费尽心思的独立生活,竭尽可能的自给自足。不依赖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不需要为任何人负责。才这几句已是释然,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跟你一样呐。因为对心理学仅仅停留在向往阶段,所以知之甚少。猛的有人告诉你,你属于分裂人格,心理上还是有点小撼动的。狮子-处女座的,原本就属于矛盾型,但还没提升到人格分裂的程度吧。或许人格分裂这个名词在世人理解中和心理学上有所偏差,读完全篇分裂人格的介绍,我发现原来分裂人格一点不可怕,而且完全属于我喜欢的型(自恋也是分裂人格的一大特征吧......),当然只要不是严重到特别病态就行了。分裂人格的人应该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因为彼此不亲热不依赖,独立却可以分享,因为身同感受,所以彼此不会干涉不会越界,这样就达到了内心安全不用负责的目的。距离距离对于分裂人格人群而言至关重要,这似乎是可以和诸如“自由、安全、舒适”等感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这些人绝对不属于吃饭上厕所都需要有人陪的,所以也就被冠上了“孤僻、独来独往”等等罪名,似乎一起上厕所才是正解。书上说“一旦距离被跨越,他的感受如同生存空间遭到侵犯,独立自主遭受危害。”理智和冷静分裂人格者只属于自己,只信任自己。因为我们完全不能信任别人,所以这种不安“会成就出一项特殊才能--理智又冷静”。我们对于知识的态度简直就是无止境的渴求,进而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自给自足,不假外求。举个例子:最近莫名的开始失眠,所以怀疑身体是否出了什么问题,但是这种不够清晰症状的病情在中国看西医肯定得不到什么结果,那么去看中医?这年头的中医简直就对不起“中医”这两个字。怎么办,自己学。或许在多数人眼中这种行为很可笑,但我的确买了很多中医典籍开始阅读,而且不是速食的《求医不如求己》之类的畅销书,而是直接从经典原著和医案下手。其实这个时候初衷已经有所淡忘,只是对一门新知识的向往。同时,如果身体没有别的不适,失眠或多或少便是与心理有关。于是,又开始了心理学、催眠、神经衰弱等等的学习,而且兴趣颇浓。另外,香草治疗也应该对睡眠障碍有帮助,于是又开始研究精油香草。甚至还有神经衰弱的食疗大全。如此一番下来,其后果便是:你拥有的知识越来越多,而你感觉时间越来越不够。这样,便更加惧怕有人打扰到你,有时甚至不惜以冷漠来换得自己的时间。时间不够用,一个单身女子说这话,多半人不相信,根本也理解不了。至于解释和说明,从来都不是分裂人格者的习惯吧。此外,因为理性,分裂人格者比较少有道德观上的既定俗成,因此也比较少会跟随正常大众对某些是非发表一致观点。就此而言,我觉得这型的人反而胸襟开阔,因为没有太强烈的是非,所以也就不会有偏见和条条框框,只要你能给出一个合乎逻辑(不需要是合乎常规)的解释就行。存在即合理,我们很难被别人理解,却能够很容易理解这个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人、事、物。虽然这种理解中同情的成分少了些。情感永远比智力年轻十岁“精神分裂的人最难培养爱人的能力。”其他型的人似乎少有这方面的困扰,爱也需要有能力?是的,在别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人类本能,在分裂人格者这里却是个大问题。原因很简单,任何close relationship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个麻烦。书中提到的一些很有趣:所有的关系中最难的是保持持续的亲密,夫妻当然是分房而睡。婚姻对他而言,涵盖了所有的不完善,一旦不满意,理所当然要离婚。这么决绝的话,大概也只有人格分裂的人敢说吧。------------------------------------------------------------------------------------------------------------------坦白的说,解剖自我真的是很过瘾,就好像把自己放在显微镜下进行科学分析一样,很欣喜。而人和人真的是差太多,所以轻易不要尝试用自己的逻辑去揣摩别人的心思、评判别人的性格优劣。这4种型多多少少都存在于每个人的性格中,有些甚至并存、或者随着时间有所改变,这都很正常;因为我们不是在天堂,每天每刻这个地球上都在发生形形色色的灾难、罪恶与欺骗,恐惧是天经地义的,但务必请坦然面对。

翻译的不行

书确实不错,只是翻译的确实让人不敢恭维。有时候前言不答后语,平铺直译。不知道是不是原著本身就不大通顺呢,这方面的书估计也不太好翻译

千千万万的坐标,总有一个点是你的坐标

作为一个与自我斗其乐无穷的事儿B青年,进行终极的、对人格层面的自我批斗是经常的事。斗不出结果的时候,我就去看一些书,妄图能在书里找到solution(我去看励志书这种事我会到处说吗)。当我看到这一本的时候,我觉的我该写下阶段性总结了,为了向本书清晰的分析和阐述逻辑致敬,我也决定逻辑的来解释我的感想。一,性情是一种很难量化的东西,作者把它归纳成了四类。归纳出来不是牛的,信星座的也号称能把人分成12类呢,牛的是作者按照与人相处和与规则相处的两个纬度来分,一下子就高屋建瓴的了有没有。然后在每种纬度里,作者也没有按照枚举法的方法列举好多似是而非的子类把大家搅的晕头转向的,而是直接采用了非此即彼的方法:害怕把自己交出去还是害怕做自己;害怕改变还是害怕一成不变,一下子清晰的四象限就出来了。亲,哪怕世间的神经病有千千万万种,但是总有一个象限是适合你的。二,在每一种问题里,作者都是按照:导致的原因(便于通过你过去的经历帮助你确定是否真的得此病),导致结果(便于通过你现在的经历帮助你确定是否真的得此病),解决方法(如何治疗此款神经病)的结构来说的。在这种清晰到让人落泪的架构里,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是一个工具书来查阅,比如当初我始终无法确定自己到底是得了离心力过强还是向心力过强哪一款神经病时,我就来回的对比两款病的相同结构部分,不断确诊,最终得出:我是离心力过强的这一款!当然,从辩证的角度来说,分的这么粗粒度,怎么样都可以粘上一点不会说错,这也必然导致没有那么按病下药,泛泛而谈,同时也会导致有些人会跨越两个对立的性格。但是,我觉得人性总有一些是公理性质的,主流价值观里大家希望能成为的无非也就是以下这些(来自mygigi 的书评):1,保留自己(独立思考)   2,与别人交往(亲密感)   3,好奇心   4,权力欲(控制,独占)   5,自由   6,受肯定受尊重   7,自我保护机制(选择性屏蔽) 如果把这些公理性质的东西放在四象限的中心的话,那么不管你落在哪一个象限里或者巨分裂的落在坐标上,这个象限和坐标都能始终帮助你找到优化的方向。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作者所有的solution说的都还是挺潦草的,大概是影响因素实在是太复杂了,而且这些因素落在每个人身上的权重也千差万别,所以实在没办法详述吧。

有些乱

不是这本书有多好,而是对于人类的恐惧我们研究的太少,至少在大陆专题式的恐惧研究书籍不多。所以仍然会买,因为这些都是你我关心的,影响我们和我们爱的人的问题。如果他们不愿意面对,我们理解再软化的帮助或许更好吧~总之看看是没错的~

如果早读了这本书,结局可能不一样……

十天前,我被分手了,痛苦自责和不解一直缠绕在我心头。买回了大量的书在看。直到看了书中对忧郁型人格的描述,我才真正了解了他为什么离开,加深了对自己的理解。 书中的例子,很多都曾在我生活中发生。我爱的他曾多次和我他累,他需要空间,他害怕我生气。可是我不解,也只是从表面上做了一些改变。读了这本书,我终于能够彻底的了解他的感受。也理解了他离开的决定,并在心里默默感谢他爱了我这么久。我要改变自己,当我能自己一个人快乐的生活不依赖别人的时候,我再去找他。希望当时他未娶……

何谓完美性格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承载了六十亿人口。然而庞大如地球,仍然不能“独善其身”,它只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除了自身的周期运动外,还与太阳发生着互动关系。地球的自转、与太阳之间的公转、地球向着太阳的向心力以及欲以背离太阳的离心力,四种作用力,两两相平衡,因此有了我们平稳而安乐的生活。如若其中任何一种作用力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地球失衡,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人的性格也是如此。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就像是自转、公转、向心力和离心力,这是我们自身与家人、大众、社会等外在力量的平衡与否的标准。分裂的表现是自转——智商超高而情商极低,不懂得人情世故,不知道需要照顾别人的感情,以自我为中心,却也因为较为自我而更加独立。分裂在我头脑里的第一代表人就是the big bang theory中的sheldon。忧郁的表现是公转——以另外一个人为中心,通常是伴侣,为保证双方关系稳定持久而处处迁就,长此以往失去了自我。他们并不是没有脾气、没有特点,而是在长期的“公转”中失去了方向。慢慢找回方向、找回自我的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但对于已经警醒的人来说,也是必须的。这个代表人就是——我。强迫的表现是向心力——倾向于维护一种稳定的生活及状态,起床的时间分秒不差,摆放电视遥控器的位置固定不变,生活方式百年如一日。他们的生活圈子是稳定的,甚至是狭隘的。因为他们不会主动去改变什么,也以这种稳定的生活感到温暖和自豪。代表人物,或许可以算作friends中的monica,但我觉得她的强迫症没严重的病态的程度,反而挺可爱的(当然,对于rachel来说是个烦恼)歇斯底里的表现是离心力——绝对不能容忍一成不变的生活,他们的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社会规范?玩去!大众主流?谁理你!稳定的生活?不稀罕!长长久久甜甜蜜蜜的两性关系?额。。这个。。时间长了会腻吧!他们就像是过于激烈的革命战士,然而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却不一定是正确的。他们的目标是反抗一切,至于反抗的事物是对是错,这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代表人物,“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正如作者在书中结尾所言,想要对照书中的描述严格找出自己是徒劳的,因为每一个性格中都多少有我们自己的身影。如果能够在某一个性格中对号入座,不好意思,你的症状已经很明显了。书中虽然没有提及如何治疗,可是三大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前两个问题在书中已知,推断出第三个问题自然不是难题。可是啊可是,知易行难。一点一点克服自己性格中的恐惧,假以时日保持平衡,这才是最难的。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要回到主题——何谓完美性格。我的理解是,四种性格彼此能够平衡,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嫌少时,这就是完美了。地球自转和公转平衡的很完美,向心力和离心力平衡的很完美。我也可以通过慢慢改变,把性格中的四个元素平衡的很完美。可是,完美,是一个趋向于无穷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慢慢努力吧。

豆瓣猜

最近感觉豆瓣猜特别不准,10页书单竟然没几本是我想看的。而且就因为之前看了不少几米的书,所以排在前面的竟然都是他的书……上学期荐购的,之后到现在都没荐购过,这学期要搞下。看这书的时侯,眼睛好痛,奇怪?教主好像有这书,他最近似乎一直在研究心理学。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我应该多少都有点吧。看得懂,才怪!9.11.8晚写于402

那些神经病们

详细介绍了以上四种人格问题,发现我身边歇斯底里偏向的人很多,看来真是人以群分。但切勿对号入座,只有极端具备某一种的人才能被称为有心理问题,大部分人兼具四种人格特征。在这本书描写的人群中我很多次看到了自己和身边的人的影子,并对这些行为的成因,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 看完之后,应该会变得宽容一些,因为每一个我们看不惯或者讨厌到骂对方神经病的人其实都有某个性格的成因,换句话说,他可能真的就是神经病,但是神经病自己是没的选择的,而他对自己的这种行为也是毫无意识并且无法控制的。很多文学作品之所以成名,恰恰是因为他对某种极端人格作出了细微精准的刻画,比如<生活在别处>的诗人。

边读边写

3/12 我,必定是个轻微分裂人格的人。对世界充满怀疑,想要保持内心的孤单和强大。害怕跟其他人有过于亲密的关系;也害怕跟其他人过于疏远。然而,自己却又无法把握那个自己想要的尺度。所以,在对方表现出靠近的欲望时,会“嗖”一声转身离去。比如现在,我的头就很疼。非常疼。曾经跟S姐姐关系很近,然后逃了。接着看到她的努力,想向她表示敬意。从msn,qq,手机号,多个方式寻找她。可当今天她充满惊喜得扑上来时,我却捂着胸口噤若寒蝉。直到,她不再说话~~其实,书是替弟弟买的。因为命运的不济,他跟我共有一个令人心碎的母亲;因为命运之更不济,他没有我那么强大独立的内心而被迫与另一个令人心碎的女人结下婚姻。在这样的夹缝中生存的懦弱男人令人恨不得提溜出他的生活从此逃遁而去。而他,实在连逃遁的力气都已经消耗干净。我,不过是替他做回垂死挣扎,介绍他认识自我,直面自己的内心。或者这本书会让他长大的子女看到,至少也算对他的子女有一种比较客观的引导。生活比小说更精彩。这份“精彩”对身在其中的人,却只能说心酸!

恐惧,神经官能症之源

先说一下翻译,很好奇为什么这么多人说翻译不好。这几年看的翻译书籍里,这本书的质量绝对算OK的,如果要说到是否信雅达,倒是有点见仁见智。整个阅读的过程,基本自己都能很流程地明白著者在表达什么。起码翻译的水品也是吸引自己读下去的原因之一。--------------------------------------------------------------------------------------------------分割线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每看1个人格心理分析,都觉得似乎自己一一对应,看到只剩1/5的时候,简直快怀疑自己有复杂的多重人格障碍了。但直到快要看完的时候,自己才意识到实际我们的童年时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恐惧、经历和事件。而各种遭遇都对我们的人格造成一定的影响,使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性质的人格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要不是极端状态,每个人都会有这4种人格状态,但不一定会形成固定的某种人格。而书的结语也正是这样的回复。同时,整本书都在表达童年时期(特别是4~6岁)的生活境遇会对我们的未来人格形成造成本质的影响。任何一种人格障碍的背后,都有一个童年生活状态不合理的原因。父母都习惯性地将自己对过往、生活的不满或遗憾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最终孩子并没有成为父母希冀的那个模样,反而成为父母扭曲愿望的牺牲品。在中国,就是父母常说的:“我们这样,都是为你好!”现在想来,简直是谋杀孩子的一把刀。成年人某些“好”,实质是将自己的遗憾和失望愿景强加给孩子,孩子是不是接受、能不能接受,根本不是成年人考虑的问题。失去过程的期望,根源确是人类的自私和懦弱。而真正的希望之光,是让每个人坦然地面对内心的恐惧。不以逃避、隐藏地态度,去回避我们成长所避免不了的各种恐惧。

歇斯底里啊~~

当人真的想去了解自己,想去成长的时候,潜意识也会帮忙的。最近看那本《直面内心的恐惧》,每次看完一种人格类型,晚上就会在梦中有呼应,相当有趣。之前我对于分裂、强迫以及抑郁的了解相对多些,而歇斯底里的人格特质并不太熟悉——我把自己这方面的人格压抑下去了,尽管我多次观察到不同种类型的表演性人格(即歇斯底里人格),却对自己不甚了解。在终于看完该书的后1/4,有关歇斯底里人格那一章之后,梦中和现实生活中我发觉了自己人格当中一些很新鲜的侧面,对于表现自己变得更为自在。结合自己的感悟、对一些人事的回忆和书本理论做一个简单的描述,事先申明,不管是谁,其人格中都有歇斯底里的一面,本文没有特别针对哪个谁。歇斯底里的性格是不管不顾的,当有一个诱惑当前时,会忍不住先去满足自己,完了再去撒谎补祸,结果搞到谎越说越大,牛皮终于有吹破的时候。孩子在小的时候这样耍手段,还是有机会获得大人原谅的。但有些歇斯底里的父母,在子女长大成人后,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比如不顾子女的经济状况,非要买下某一栋房子,或者可能节假日、生日的时候非要子女回家吃饭,不然我就死给你看。精神病学上最富戏剧性的病症,癔症,或称歇斯底里发作,就是这种性格发展而成。举个例子,病患在父母吵架的时候,突然肚子疼,不能去上学,于是父母就停止了吵架,把孩子送去医院的同时,两人由于担心孩子的心情一致,又和好了。以后孩子经常会在“适当的时候”肚子疼起来。这跟父母不能充当榜样,反而让无条件热爱父母的孩子做出牺牲来平衡家庭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缺少父母主动付出的爱,这些孩子一般很早就懂得察言观色,是家里的小太阳,是母亲的小棉袄。为了持续保持家中和谐的气氛,也为了争取一些爱,TA不得不去时时刻刻去表演,逐渐地忘了自己的本性。TA也不能接受自己的本性,因为成为真正的自己,一个真正的小孩子,更多地处于索求爱的状态,需要性格成熟的父母付出心力去呵护——TA还是如此幼稚单纯,是没有能力去承担调和父母关系这样如此巨大的责任的。歇斯底里的人虚荣心强,会为了表面的光环、头衔、面子等对子女诸多要求。TA还往往不愿意长大,原因正如以上所说:TA小时候没有合适的榜样示范成人的理智世界和可以遵循的方向,失望又迷茫,于是拒绝进入成人的世界。最好青春永驻,哪怕外表老了“心态还很年轻呢”,那就不需要负责任。卖花赞花香,说自己长相好,身材好,或者文采好,诸如此类……是习惯性行为。严重者总要在身边找一两个人做靶子,把自己内心的黑暗投射出去——错误全是别人犯的,责任我不需要负——不然TA就憋得慌。歇斯底里人格很可能性别角色错位,源起于家中父亲严重惧内,母亲是个男人婆,大致都是貌合神离。问题落到小孩的身上去解决,如果跟孩子同性别的父母亲表现糟糕,TA没有一个榜样去学习的话,就会倾向于认同异性父母;这个问题发展到TA自己身上,会不认同自己的性别,女性痛恨天下男人,也许打着争取女权的口号到处诋毁男人和男权社会,而男人则不断追求女人、又抛弃之,以报复自己的母亲,他们或者会成为同性恋者(这并不意味着同性恋者都有歇斯底里的问题)。如果歇斯底里的人有机会,TA会保持与幼时关系人的紧密联系。因为TA不希望独立,独立意味着要承担责任。TA在甲面前说乙是个不折不扣的坏蛋,转眼在乙面前又指控甲的罪行,TA在不同的人面前还扮演不同的形象。歇斯底里的人热爱艺术,视艺术为生命,如此一来TA潜意识里可以把自己的性格合理化,表演起来感觉自己非常优雅。最致命的缺点在于TA不懂得反省自己,关系中危机不断重复,TA只以为身边的人太旧了,热情不再,需要换掉,而不是自己的性格需要更新。

Fight over the Fear -- 从认识自己开始

杨梦茹这女子的翻译还是过关的,读起来舒服,信达基本符合了。原来自己fall into 人格分裂型:1,害怕失去自己,避免与人来往2,把自己藏起来3,尽心思独立生活,尽可能自给自足4,若即若离,矜持,难攀谈,甚至冷漠5,猜疑,内心缺乏安定6,发奋寻求安全感,因此修成理智冷静品质7,总觉得爱情很危险8,只属于自己,并且只信任自己成因:不在计划中诞生的孩子不被照顾不被关爱过早学会察言观色距离给其安全感Please find the following link for this book:http://wenku.baidu.com/view/68ad3e020740be1e650e9aa9.html

直面内心的恐惧

这本书很不错~~~值得推荐!本以为是一本很深奥的心理书籍,可读起来却浅显易懂,而且还有一些实例贯穿其中,让人理解起来更容易更透彻了。书中提到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只是表现的不明显,大多数人还没有恶化到有疾病的程度。但是通过这本书的剖析,让我更了解了事物的因果联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什么样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分析的很到位。唯一的不足是书中没有提到如何去解决这些心理上的问题,如果可以加上一些治疗方法就非常完美了。:)

认识自我

每个人都至少有四种性格的一种:人格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了解每一种性格的起源,原理,加深了对自己内心的了解。知道自己属于什么样的性格,全面了解自身,学会正确面对自身的优缺点,可以适当地进行改正,做最好的自己。

对消逝的恐惧

p126:害怕消逝。这种害怕打过来的时候,剧烈到我们难以还击的程度。 一个同事的爸爸去世了 昨晚我们去她家 她比我大一岁 很懂事 稳重 可能是家庭环境的缘故 她还有一个弟弟 在上中学 关于她爸爸的病 据说两年前她结婚就是为了“冲喜” 她爸爸每周要透析 长期服用某些不便宜的药 前几天据说因为年节的缘故吃坏了 胃出血 然后就这么去了 唔 今早我做恶梦 梦到。。。 梦里躺在床上哭 哭醒了 接着躺在床上哭 有一种一半的天都塌下来的感觉 穿好衣服 洗漱完 去抱了抱老爸老妈 我要尽力对他们好 不惹他们生气 抱抱

平衡法则

本书以行星的运转原理——自转、公转、向心力和离心力为模式,分类出四种恐惧的原型:自转 分裂人格 独立自主,与人保持距离,不喜欢亲密关系,害怕把自己交出去,不人云亦云,创造性强,藐视道德规范与权威,只重自己的感受,不喜欢追求人,看不起普通人,颇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气概,是离群索居的隐士(梭罗?);一般这种人不是天才便是疯子,按作者的说法,自转的人若能多关注别人,能给予爱,克服对别人亲近的恐惧,将达到人格的最高境界!公转 忧郁人格害怕做自己,凡事为他人着想,活在别人的评价中,没有自我,依赖他人,害怕独立,喜欢共生关系,无私但介怀,有伪君子的风范,极力融入别人的价值观,谦卑的活着,总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应有的幸福但又不甘心;和当下的教育要求不谋而合;但人不能太无私,这有违人性,不自私的人,势必一世悲伤,依靠别人,最终只能失望!向心力 强迫人格害怕改变,总为没价值的事情而耿耿于怀,凡事检查再三,吹毛求疵,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会有被害幻想,如:花瓶突然掉下来砸到自己;房屋突然倒塌而自己睡着床上或被天花板砸伤。当然这种人格也并非一无是处,强迫人格的人一般有很强的责任感,做事细腻,有毅力,绝不越权捣规但固执己见,认为万事皆有规律,只相信经过事实验证的知识,怀疑而保守,没掌握技巧前不轻举妄动,墨守成规,缺乏活力;若从政,一般为顽固派小时候家教过严或父母要求严格不宽容,一般长大后有强迫症离心力 歇斯底里害怕既定的规律,崇尚自由,浪漫主义者,调情高手,活泼好动,阴晴不定;像长不大的孩子一样,他们难以琢磨,喜怒无常,情绪起伏较大歇斯底里的人总在为自由而奋战,讨厌束缚与坚持,喜欢一蹴而就,爱幻想,不喜欢平淡无奇与劳累,多为冒险者,天资聪明,较懒散,希望动动手指就能解决问题;志向高远讨厌平庸,往往被现实打击在梦中,多为主角,但要么苦难由别人承担,要么妙计重生;像突然飞起来或者穿墙而过,都是他们爱干的歇斯底里以前一直形容女性,在父权社会,女性一般被压迫,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压抑的潜意识发展出与男性的理性,逻辑背道而驰的东西:女人一旦不讲道理,男人就只能缴械投降。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歇斯底里并没有性别之分,患歇斯底里的人,一般由于小时候父母要求过高,要他们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愿望;或者家庭不和睦,小孩子要担当超出年龄的角色,担当润滑剂或沾帖剂,左右讨好,以免家庭分裂;或者父母为了统一战线,拉拢小孩,让他分享讨厌伴侣的压力……长大后,重复小时候的经验:挑拨离间,制造矛盾,以便坐收渔翁之利;狡猾多端,左右逢源,名利双收歇斯底里的人谈恋爱绝无冷场,热情四射,但他们爱的并不是人,而是恋爱本身:“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对他们而言,没有爱情的生活就像没放盐的菜………………书中所写,每种人格各有其魅力:分裂人格与忧郁人格,强迫人格与歇斯底里相互吸引,既是异性相吸,又是互补完善;但若太过极端,忧郁人格者会被伤害;强迫人格与歇斯底里者则相互伤害……行星的自转、公转、向心力和离心力形成微妙的平衡一旦某项出了问题,后果将很严重,本书不是教你如何克服恐惧,恐惧与生俱来:小孩子恐惧被遗弃;青少年恐惧没人爱,孤独与无聊;中年人恐惧改变,时间;老年人恐惧死亡;人的一生就是不断的与恐惧作斗争:只有承认恐惧的存在,利用恐惧产生动力,超越生命的界限,生命便有了意义;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是这四种人格的混和体,若某一方面特别强大,则平衡被打破,治疗当然越早越好(可以自我治疗)四种人格倾向 起源于儿童时期,表现于身体疾病,终止于自我治疗;自助者天助,唯有《直面内心的恐惧》,才能成熟,进而达到人格的最高境界追求完美才能接近完美!所有的恐惧皆源于这四种人格,而恐惧产生动力;当恐惧来临,我们应该把它当做警视灯,直面它,征服它;你的人格将更健康完美鲁迅写阿Q不是让人们模仿他,金庸写韦小宝也不是为了表扬他,心理治疗描写病态也不是让人效法病态;只有多点了解,才能对症下药,了解病根所在方能药到病除作者条理清晰,刻画深入,例证典型,文章通俗易懂,少谈学术。每一章都以理论为开端,从情感、侵略性、环境的角度,并辅以行医多年搜集到的真实故事,微视每种人格的心理冲突、运作机制,及其行为表征。进而深入患者自幼及成长的环境因素,用重新建构的方式,恢复支离破碎的原始经验。本书妙趣恒生,可作心理研究入门教材,艺术价值与庞德的《乌合之众》相当,渴望心理成熟者必读……我们要以基督被钉十字架的爱,“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恐惧的原型和渴望的动机

先发点牢骚吧,我觉得原书名《恐惧的原型》就很贴切啊,为什么翻译成中文要换个名字呢?此书讲解了四种心理上的极端:分裂——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忧郁——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强迫——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着熟悉的事务;歇斯底里——害怕既定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专为。有症状描述,有成因分析,有具体案例,没有调整、治疗的方法。一直觉得自己心理不太正常,又没有条件去看心理医生,所以就忍不住想看看这本书。一开始看到分裂人格的时候,一边在书上画着线,一边点头道“像我、像我”;接着看到与之相反的忧郁人格的时候,发现居然也有百分之六七十符合,这真是很奇妙,一个人的身上居然能同时有两种极端的人格,有时它们还会互相促进,很是折磨人。就像作者在结语中所言:“读者大概在每一种类型中都能找得出自己的身影,每一种基本的恐惧感也都经历过。”找到自己的忧虑和恐惧的源头,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也更有机会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进一步地,我们可以由此发现自己很多渴望背后的真正动机。想要找一个可以献身的事业,是否是因为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呢?如果可以找到长期饭票,那么你的人生目标将变成什么呢?如果我们找到在潜意识里面驱动着我们的恐惧,可能就会向通往成熟的方向上又迈进了一步。

不够直接易懂。

如很多心理书籍一样很枯燥。翻译确实让人觉得差劲。读过《感情敲诈》之后再读这本书,感觉此书写的太浅显,不够深刻,也不够清楚。被再版这么多次,我个人确实不甚理解。或许原著会很精彩吧……

爱与恐惧

首先说明,这本书非常适合作为《少有人走的路》的补充阅读。虽然分裂、忧郁这些“负面”词汇让人避之唯恐不及(也是我迟迟未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但是它们也是人格正向发展,“人性”的一部分。读过这本心理分析学派的书,对书中的很多地方都有很强的共鸣,德国人的分析的确有其入木三分、发人深省之处。个人感觉自己是一个在“分裂”“忧郁”中略倾向分裂,有轻微强迫的人。(德国人的这种分析方式其实挺强迫的,谁读谁知道..)。虽然书中主要以病态来作为分析,但是读罢此书,个人觉得忧郁人格和强迫人格的人挺可爱的,我也十分欣赏那些优秀的分裂人格或者歇斯底里人格的人,这里有些一体两面的东西。因为了解过MBTI人格气质的分类,基本上分裂和忧郁对应于I和E(内向和外向)而强迫和歇斯底里对应于J和P(相信规则、追求效率与追求变化、适应性强)。现在我也认为EI,JP的划分更为固定一些,而感知方式SN和判断方式FT的倾向其实会随着一个人的认知发展、外在需求,人格成熟等等产生更明显的变化。当然不管怎么看待分类,都不应该僵化,真正核心的是了解他人差异,包容不同个性的人同时认识自己的内心,认清自我与各种角色。板着脸说的话,爱可以视作一种使个人与他人正向发展的力量,个人在“自爱”的驱使下自尊自强,纠正错误,不断发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而面对他人是在“他爱”的推动下关爱他人,创造亲密,理解鼓励伴侣,共同实现精神与心灵的成长。(见《少有人走的路》)而其实这四种动力都是爱的某个方面,因为我们需要实现独立自我、拥有个人特质、真诚面对内心,也需要放开自我,与人相爱,无私奉献,培养亲密联系,因为我们需要认识”真“,把握规律,坚持如一,追求更高,我们也需要享受自由,适应变化,创造刺激。而只是说不能有哪一方面畸形发展,或者说一方压倒了另一方,这就是恐惧与病态的来源。其实我更愿意将恐惧理解为人生面对重大危机的一种调整压力。当人生面对困境,我们需要更加发展发扬某种特质,而人往往具有某些性格惰性,往往坚信过去形成的世界观(很有可能过时而错误),于是有了压力,反映在内心上就是恐惧了。也越来越觉得人与人因为先天,环境,教育,经历等等各种因素(其实包括各种偶然)而有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差异(此处请读者个人补充..)。回归到祖宗的老话,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这样一个过程,认清并接纳内心的恐惧,培养内心的真爱,永远是每个人成长必须的过程。

正如书名所言:直面内心的恐惧

“直面”我想是这本书希望读者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正视自己内心的恐惧,勇敢接受并改变。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情感天生的就希望爱、友情、认同、安全感和满足…… 当害怕得不到的时候,人便用一层层的壳封锁自己,独立、坚强是源于曾经的缺乏照顾和孤独;强势是害怕自己不被认可;依赖他人是害怕正视自己;人际交往的距离感以暴躁的情绪为出口…… 所有的恐惧都会找到相反的性格为发泄口。在自己迷茫、痛苦、迈不开脚步的时候,勇敢的找到自己的恐惧、表达、倾诉,或许就能获得救赎。“直面”就是治疗“恐惧”最好的药,经历过痛苦,才会获得快乐!

2011 年的评论。。图样图森破

心理学著作,分析了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惭愧地说此书是逼着自己读完的,所以没有很深刻的印象,不过有一段话非常喜欢,并引以为人生信条之一,摘录如下:毕竟我们每个人的过往都有一个模糊地带,有些人对早年的坎坷经历心存感激,将之转化为助力,因此成就斐然,难道不应该更同情且包容那些没有这么幸运的人吗?个人评语: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从出生起被外界一点一滴的各种影响所铸成的,即使是恶人,也有他身不由己的地方;如果自己处在那个人同样的位置、有一模一样的人生经验,也会是同样一个人,所以庆幸自己不是那样一个人的同时,尽量也对别人多一分宽容。这也就是耶稣“爱你的敌人”的意思罢。当然如果这个人对自己造成了直接伤害,想做到爱你的敌人真的很不容易,我自己还没达到这种境界。《自卑与超越》(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这又是一本对我影响很深的书,合作这个理念一再被作者强调。摘录:生活的意义在于对人类全体发生兴趣并与之合作为我们的世界作出贡献,他们也正在努力培养着爱情和对社会的兴趣。个人评语:生活的意义对我来说,就是享受创造的乐趣,并为人们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使生活更美好。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独乐乐且众乐乐。

一本很好的心理学入门书

终于,有了一本上升到哲学高度谈论心理的书籍,弗里兹·李曼的《直面内心的恐惧》。开篇就是“恐惧属于生命的一部分,你我都在劫难逃,它以不同的面貌伴随着我们,从诞生直至死亡。”李曼分出了四类恐惧:害怕把自己交出去的分裂人格、害怕做自己的忧郁人格、害怕改变的强迫人格、害怕既定规律的歇斯底里人格。分裂人格和忧郁人格属于“世界观”,即以何种姿态面对周围世界。分裂人格是对外界持敌对情绪,忧郁人格是把全部精神寄托在了外界事物上,其根源都源自童年。分裂人格源自童年缺少关爱,忧郁人格源自童年被溺爱,一个是自我蜷缩着生长,一个是全依靠他人成长。给大家的提示就是,对孩子,不爱不行,溺爱也不行。强迫人格和歇斯底里人格属于“人生观”,即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人生。叔本华说,人生就是在空虚和无聊间不断摇摆——没有,空虚;得到,无聊。强迫人格是用来对抗无聊的,歇斯底里人格是用来对抗空虚的。“于是,每一种习惯、教条以及狂热主义,背后都潜藏着害怕变革,害怕消逝,最后怕的是死亡。”强迫人格不敢往前看,因为一眼就看到了生命的尽头,所以把注意力放在了过往上,于是,他们保守,他们固执,他们反对变革和进步。如何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哲学没有给出答案,皈依宗教“信其有”可在一定程度上得解脱,如果似信非信,最好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不去想。强迫人格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过去,歇斯底里人格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和短暂的未来——追求改变和自由、好奇心强烈、追求刺激、喜欢冒险、自恋……还有花心和喜新厌旧。对外界太隔绝了,是分裂人格;对外界太依靠了,是忧郁人格;对过往太固执了,是强迫人格;对当下太固执了,是歇斯底里人格。如果不是极端,我们在每一种类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每一种基本的恐惧感也都经历过。李曼辩证地分出四类恐惧,让读者可以很好地“对号入座”。坚持自我,与外界友好相处,放下过去,放眼未来,才是健康的心态。这本《直面内心的恐惧》可以时不时拿出来和自己对照一下,检查自己是否有病态的倾向。一种心理症状,意识到了,也就好了一多半了,想要治愈,《直面内心的恐惧》就没有“方法论”了,就要对症下药去读其他的心理学书籍了。比如强迫症,就可以去读《脑锁——如何摆脱强迫症》。

分裂与忧郁

也许我符合“分裂人格”的特征更多些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理性主义者、坚强、独具个性、冷静、客观、自信、批评家、革命家、无政府主义这、矜持、冷漠、好猜疑、喜怒无常、古怪、奇特、令人费解、与世隔绝、自我中心、社交困难、独来独往、特立独行、孤僻…在这章开篇列举出来的“分裂人格”这些特征中或多或少符合我的 至少有一半但后边的分析就不太符合我了 太极端了也许我是有这方面的倾向 但没那么严重还是引一段来自mygigi的书评http://book.douban.com/review/1486599/我喜欢ta叙述中的分裂人格的结果和相处建议“在如何与自己和他人相处的维度上—— 分裂人格:害怕把自己交出去 reason1:缺少被照顾和宠爱的体验,需求得不到满足,且敏感 reason2:很少与人交往 结果1:不喜欢外求他人,而更相信自己 结果2:自我、立即、冷静,害怕与人亲近 solution:深入了解ta,淡淡的爱ta,给ta不离不弃的安全感和自由度。 ”依赖、附属、害怕变成独立的自我、心甘情愿把自己交出去、任凭别人摆布、质疑自己的处世能力、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谦虚、息事宁人、无私忘我、有同情心、感同身受、忍耐力超强、卑微、从不要求什么、服从、配合度100%,乃至于牺牲自己、夸张者奴颜卑膝、极力避免“自转”、害怕被孤立、分离、抛弃、不被保护和寂寞这是关于忧郁人格的描述作者认为形成原因是忧郁人格者母亲的宠爱或拒绝我有一个很好的姐妹她就是典型的忧郁人格同寝四年 从来没听她对哪个说过“不”字她对任何人都有很强的忍耐力 哪怕是自己不喜欢的人但人总是有负面情绪的她的负面情绪只能撒在自己身上有时候情绪会非常不稳定我甚至偶尔担心她有自虐的倾向我倒觉得狭义的“分裂”更适合她她每天行为很正常 待人和善但头脑里经常幻想自己是个小痞子穿汗衫短裤拖鞋 顶着爆炸头叼着烟 骂脏话她说她有时候会想自杀觉得生活没有意义ps:关于忧郁人格的一段描述给我留下很深印象“… 忧郁人格者陷入为人着想的泥淖中不可自拔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人利用大部分人以自我为中心 愿望也比他多得多忧郁人格者因此培养出一种美德他们将自己的行为升华为理想主义 以此处理自己的嫉妒自认道德上高人一等 以此来安慰自己”可惜的是ipad上的电子书只有前两种人格的描述总体还是本不错的书 比较正规的心理学书籍不是那种伪心理学的流行口水读物ps:这本书更加强化了我的一个观点就是以后有了小孩 一定要好好爱ta小孩子小时候生长环境对性格形成的影响还是多大的

有病还得看医生

这本书只是对病态的描述,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法,只能算一个FREAK SHOW。在作者看来,这些心理问题大多缘于童年经历,但是人没法再活一次。如果作为患者的读者来阅读这本书的话,极有可能加深对自身病态的认定,这对心理调整反而是不利的。正常人读一下倒也无所谓,生活太安逸,需要刺激

恐惧的来源

我从来没有不恐惧过。只是在自己的各个生命阶段,强度不同而已,恐惧的内容不同而已。没有仔细思考过为什么恐惧,恐惧的根源是什么。我所恐惧的内容是否有相同的本质。最近阅读大量心理学,脑科学记忆之类的书。因为我觉得我自己真的“病”了。我是谁,我的生活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能体会到一丝丝的幸福快乐。生活被恐惧所充斥。这本书列举了四大病态人格: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不能简单粗暴地将一个人化为一种病态人格。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除了遗传因素。你的记忆,经历(尤其是童年的)使你成为独特的。知识,教养和时间可以抑制自我病态人格的发展。但它们已深深的藏于你的灵魂。一把合适的“钥匙”, 就会将你的本我唤醒。使得你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不可理解自己。你所真正恐惧的内容,或者支配你做决定那双无形的手。可以反映你主要的病态人格。记忆经历形成了我们的神经回路,造就了我们的性格与本我。它是不可逆的。人是高级生物可以进化。所以知道病态人格及其其中的原理。只需时间,和足够的训练强度,便可以形成新的神经回路,或弱化已有的结构。所谓新的习惯的形成。我们都知道心理暗示的强大,你现在的恐惧就是你病态人格的心理暗示。你惧怕失去工作,老无所依。是你的忧郁人格在起作用。忧郁的人,缺少的是自我。太依赖别人。需要一种母性,无背叛的亲密感来维持自己的安全感。人无完人,没有天使,也没有恶魔。只有扭曲的灵魂与人格,使我们有些他人无法理解的生活习惯与恐惧。所以如果能够了解别人多一点,就会比较宽容,骄傲与自大不复存在。发生的已经发生了,你无法改变和选择你无法改变的东西,如父母,教育环境,童年的经历。但你可以理解其中的原理,不让它继续放大,弱化它对你的影响。如心理暗示法,心理治疗等。就像你生病了,医生给你一颗糖,你相信它是药它就会起作用的。任何一种变态人格的极端都会走向灭亡。日本有一部电影叫《告白》,以前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它其实是讲人的恐惧,你真正恐惧的是什么。男主人公是忧郁人格的及其放大。他所恐惧的是失去爱,母性的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母亲的赞美。希望大家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恐惧的来源和你所爱人的恐惧。从而能诚实的面对自己,保有个人特质,不依赖他人,吸收新识认识世界,勇敢地活出自我。

如何锻造成熟性格

有时候我们为什么会莫名害怕、拒绝与人交往、在人群中也会觉得不安全、过桥或走过广场时就会惊慌不已、害怕尖锐的东西、最简单的事情也做不了选择、担心和异性相处、努力相爱却伤害更深……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时刻困扰着我们,却又无法摆脱。德国心理学经典论著——《直面内心的恐惧》将为你找到答案。它把这些困扰归因于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恐惧”,并让读者认识恐惧,帮助你消除恐惧的影响,重获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本书是风靡德国的心理健康读物。作者弗里兹•李曼是慕尼黑心理分析与治疗学院创始人之一,又因为在心理分析上成就斐然,成为美国纽约心理分析学会的荣誉会员。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及心理分析专家。本书是他的代表作,自出版46年以来,再版35次,销售近百万套,堪称德文心理学的经典论著。和弗罗伊德不一样的是,《直面内心的恐惧》不是心理学专业参考书,它是一本人人都可以理解与应用的大众心理学丛书。即使你是心理学的门外汉,对心理学一窍不通,本书所概括的内容和易于理解的叙述方式,也能让你一窥心理学殿堂。作者开宗明义地提出:恐惧属于生命的一部分,你我都在劫难逃,它以不同的面貌伴随着我们,从诞生直至死亡。我们无法逃避恐惧,但我们可以培养与之抗衡的力量:勇气、信任、知识、权力、希望以及爱。每当恐惧的巨大阴影笼罩心头,表示我们正处于人生关卡,面临重大的挑战。躲避恐惧形同不战而降,只会削弱我们的力量;如果我们先行接纳,并且尝试克服恐惧,新的力量将在我们身上萌生。每战胜一次恐惧,我们就淬炼得更坚韧。作者开创性地提出以地球的行星运转原理——自转、公转、向心力和离心力为模式,分类出四种恐惧的原型,并由这四种恐惧原型为出发点,分类出四种与之对等的人格类型:分裂人格——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忧郁人格——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强迫人格——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着熟悉的事物;歇斯底里人格——害怕既定的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自为。每一章都以理论为开端,从情感、侵略性、环境的角度,并辅以作者行医多年搜集到的真实故事,微视每种人格的心理冲突、运作机制,及其行为表征。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性格归类上,而是由这些日常行为表征,进而深入患者自幼及成长的环境因素,深挖恐惧表征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用重新建构的方式,恢复支离破碎的原始经验,给患者以治疗。作者说:“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因为身体构造使然,而是因为我对这世界与人生有一定的看法,一定的行为举止,而这源于我的生命历程;人生由此铸成,并且拥有特质。”性情与环境,家庭与社会,都又有可能成为培养恐惧的温床。他发现:“幼儿初次体验到喜爱或拒绝,被喜爱或不被喜爱,取决于母亲看他的眼神,如何接触、对待,怎样与他相处,即使最细微的事情,幼儿也以他的灵敏来捕捉印象。与母亲之间愉快的经验是一笔财富,价值无法估计。但母亲的过度宠爱和拒绝都容易导致幼儿形成忧郁人格。” 书中阐述,因为父母先天忽视和缺乏良好的示范,导致儿童的人格受影响、被压抑,造成病态,都可以借由后来的发展补缀,使我们的人格趋向于完整和成熟,磨亮我们的生命。掌握了这些性格特征,父母如果发现“小孩在幼儿园或小学里交不到朋友,像个局外人或独行侠;青春期的半大孩子不热衷与异性交往,整天埋首书堆中;青年时期的人生观一片晦涩,独自苦思生命的意义。”就应该警醒了,这些都是形成分裂人格的警讯。具有强迫性格的人努力尝试把情感置于“手掌心”,使之处于自己能控制的情况。“他们觉得感情根本不可靠,过于主观、摇摆不定,又容易消逝。炽热的情感更不可信,飘忽无常且不理性,爱上一个人等于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因此他们在付出感情时十分悭吝,不轻易流露感情,也不太愿意体谅伴侣。两性关系中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冷静和清醒。”而歇斯底里的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把性当成提升自尊心以及操控伴侣的途径,不像强迫人格逼迫伴侣,歇斯底里的人在性活动中体验自己无穷的魅力。歇斯底里的女性会滥用性,答应形同施恩,拒绝有若惩罚,把性当成一种威胁的手段。”如此种种。这是一本震撼人心的著作。读完不禁令人直冒冷汗,因为许许多多的征兆竟然和自己不谋而和。读者总是能在这些人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或是说只要是人类都免不了具备作者所述说的特征!这本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多了解自己与他人,有助于探索自身恐惧的来源,抚慰我们受伤的身心,并在四种恐惧之间取得健康的平衡点。本书兼具文人之笔、学者著述的双重美感。

心理学的视角

读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我发现自己有强迫症,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喜欢钻牛角尖,顺利的把书看下去非常的困难。这常常导致我看书半途而废。所以为了搞清楚我的强迫症我买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对我的强迫症有了些了解,好在我的强迫症不严重,所以 在学习过程中也慢慢在克服自己的强迫症,确实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价值是它提供了一个心理学的视角去看待问题。以前遇到人生之类的问题时只能用哲学的思维去思考,有的想得通,但是有的总是魂牵梦绕,怎么都想不明白,比如“性”。我有女朋友,而且也有性经历,但是每当看到性感的女孩子时,头脑就会想着和她做爱的场景,但是说来奇怪的是我当时却没有任何性冲动,好像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看到性感的女孩子就像和她做爱,但是自己却没有性冲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大学四年,始终克服不了这样的想法,这导致我有时候心理有点轻微的扭曲,觉得所有的性感的女孩子都是荡妇。但是我知道这样是错误的,可是我就是一直无法说服自己放弃这样的想法。看了这本书后,我结合每当出现这种情景时我的心理活动,我觉得我这样的想法很符合歇斯底里的人格。其实我需要的不是和她做爱,需要的是得到性感女孩子的认可,而我觉得认可的唯一方式就是和我做爱。因为歇斯底里人格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再加上自己本身的女朋友不性感,所以在这方面觉得无法得到性感女孩的认可,于是潜意识就一直在追逐这些东西。当我用这个视角想明白我的内心想法的时候,我现在心理坦然了很多,虽然现在偶尔还会有点这样的想法,但是我能明显感觉出来我的变化。

《直面内心的恐惧》读书笔记

分裂人格:1、特征:特立独行、理性主义者、不依赖他人、常与人保持距离,害怕把自己交出去2、成因:1)婴幼儿时期不被父母照顾与关怀,缺乏安全感2)婴幼儿时期受到过多刺激,得不到安静或父母不明白孩子的需要3)父母渴求孩子达到某些目标4)婴幼儿时期处于特定骚动环境5)幼年时期交不到朋友,对一切均像个局外人6)青春期不热衷与异性交往,排斥与人接触,人生观晦涩3、感情世界:1)伴侣对分裂人格者只是物品,用于满足生理需求,“使用”后则会被其抛开2)分裂人格者采用粗暴的性爱方式,为的是看出对方反应,解决心中对爱的质疑,若再这样发展下去,有可能成为性虐待狂3)童年若与母亲关系不好或对其失望的人格分裂者,会比较喜欢年纪大,有母性的女性,若早年受到创伤较深,则对妇女有恨意,甚至产生复仇冲动4、侵略性:1)一旦距离被打破,觉得害怕,就会攻击别人2)借助愤怒的抵抗拒绝来保护、实现与人的沟通,这种行为有可能是为了追求和争取5、表达恐惧与愤怒的模式:1)内向逃避:退缩、死寂2)外向逃避:发脾气、攻击别人6、行为模式:1)不假外求,尽量自己打点,容易以自己为中心,捍卫自己的主张2)自闭3)把外界的事物对号入座,猜疑别人不怀好意,敏感而脆弱7、适合职业:理论、抽象的职业,如自然科学家、航天员、物理学家、数学家、工程师忧郁人格:1、特征:害怕做自己,害怕不被保护,对人依赖、谦卑,无私忘我、忍耐力强,有同情心,喜欢自怨自艾2、成因:1)受到有忧郁倾向的母亲的溺爱宠幸,减缓了孩童冲向世界的动力2)幼年时期得不到母亲真心的关怀,事实上母亲对孩子的关怀仅仅是出于良心不安3)幼年被拒绝的经验导致孩子及早放弃希望,无法不卑不亢地提要求4)幼年时期没有学会情绪的宣泄3、感情世界:1)有同理心,为对方而活,放弃原有性格和喜恶2)爱自己对伴侣的感觉胜于爱伴侣本身3)爱的越深越怕失去,性成了取悦伴侣的方式4)忧郁人格者的绝对服从会加重处于分手边缘的伴侣内疚与负罪感,被迫留下,心中却对忧郁人格者恨之入骨4、侵略性:1)忍气吞声,自怨自艾,惩罚自己5、行为模式:不希望成为独立的个人,过度依赖别人的牺牲和奉献强迫人格:1、特征:害怕改变,谨慎、自我保护意识强,极具怀疑精神,也因此犹豫不决,对权力、金钱、成就具有强烈的欲望,生活版刻而有规律2、成因:1)在2——4周岁时开始意识到意识与教养的冲突,并把这种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放在心上,渐渐因为某个特定的情景而产生强迫人格2)苛刻的管教,幼年时期很早就受到训练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一旦表达意志就会遭到处罚,就是这种模式导向了强迫人格的独立自主3、感情世界:1)愿意在两性关系中负起责任2)不愿意与伴侣平起平坐,导致两者关系成了优势的权力斗争3)形式重于感情4)性生活十分刻板(伴随性产生的羞耻与罪恶感,使亲密关系变得这麽人,性于是在特定模式下才能进行)5)性关系对强迫人格者以为这能力,伴侣成了证明其能力的一个物品4、侵略性的表现:1)强行克制自己的情绪2)宣泄愤怒,并将愤怒合理化3)让出权力的同时,假借各种规范宣泄不满4)将有意进行的举动演变为不小心5)态度保留或咄咄逼人的行为方式6)愤怒与克制、追求权力与没有勇气的冲突导致身体不适5、行为模式:乐于遵守规矩原则竭斯底里人格:1、特征:追求自由,害怕既定的规律,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冒险、及时行乐、易怒2、成因:1)在4——6岁阶段缺失领导与模范2)在童年应有尽有却不被照顾,被外人羡慕,扮演幸运儿童的角色3、感情世界:1)调情高手,前戏比满足性需要重要2)情爱关系可以满足竭斯底里人格者渴望被肯定的态度4)自恋5)以父母或兄弟姐妹为典范,从这种异性关系中学习与异性相处5)对异性表示失望时,用性或走独立路线作为对异性的报复(某些娼妓心理)6)选择伴侣的重点放在对方经济与名声之上4、侵略性:1)为虚荣心而战,常不假思索就出手,因此时间不会太久2)先下手为强是最好的防御工程3)爱玩手段5、行为模式:1)否认过错2)性格阴晴不定3)爱冒险6、适合职业:模特儿、企业老板、珠宝与美容业、旅馆从业人员

从人格上挖掘形形色色的恐惧

从人格上挖掘形形色色的恐惧——记《直面内心的恐惧》文/张素闻这是心理学家及心理分析专家弗里兹•李曼(1902-1979)最有名的一本著作,作者以地球的行星运转原理——自转、公转、向心力和离心力为模式,分类出四种人格: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由四种人格而深入四种恐惧的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变以及害怕既定的规律。作者对滋生恐惧的四种人格诊断得妙处横生,熟谙四种人格的感情世界、以精神分析的方法深入患者自幼成长的环境因素,辅以案例,剖析他们的侵略性、成因、行为模式等。“这本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多了解自己与他人,有助于探索自身恐惧的来源,抚慰我们受伤的身心,并在四种恐惧之间取得健康的平衡点。”分裂人格者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或不能与人达成真正的亲密关系。“分裂人格者只属于自己,并且只信任自己,不管是真实的或纯属臆测的侵扰与干涉、外来者意欲跨越他孤立的藩篱,他都高度敏感,据此保住自己的凭依。这样的行为举止当然很难与人互相信赖,遑论发展亲密关系。义务责任之于他形同束缚,要付出的太多,特别是与伴侣之间,伴侣需要他只会使他不耐烦。对责任和义务的畏惧顷刻间膨胀,当这种畏惧变得无穷大的刹那,他甚至会在教堂里或法院结婚公证处转身逃跑。”难培养爱人的能力,容易不加修饰地愤怒,语言或者行为甚至会具有不近人情的攻击性,“他的怒火只是宣泄内心的分崩离析,不受牵制,事后也不会有任何不好意思。没有安全感的分裂人格者无法想象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什么影响……不把别人的感受放在心上。”性虐待、尖酸刻薄、极度冷漠、不可亲近、玩世不恭、翻脸比翻书还快,拒人于千里之外,等等攻击与阻抗行为,都是分裂人格者在怒气爆发时候的反应,更严重的是,他们一意孤行,认为自己的行为合情合理,并无不妥。弗里兹•李曼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追溯到个体婴幼儿时期的环境因素,婴幼儿时期不被照顾,不被关爱,或者过多刺激,缺乏安全感,都容易造成以后的人格分裂:费尽心思地独立生活,竭尽可能地自给自足,若即若离、矜持、遥不可及,甚至冷漠,好猜疑,喜欢“自转”,不能兴冲冲地“公转”。和表面狷狂与玩世不恭的分裂人格相反,忧郁人格者不怕把自己交出去,但却害怕做自己。爱情、渴望爱、渴望被爱,是忧郁人格最重要的人生课题,百般依赖他人,害怕做自己,害怕被孤立、分离、被抛弃、不被保护和寂寞。忧郁人格的人始终在寻求安全和保护,没办法摆脱分离和损失所引起的恐惧,甚至会:“把别人都理想化,尤其是他喜欢和信任的人,不认为这些人有害,包容他们的缺点,即使有疑处也不疑……他们不太能认识到人性的阴暗面……他的信任滴水不漏,他的爱没有条件,必须把所有的怀疑和批评咽下去,别人根本不察觉……像鸵鸟一样,他把头埋藏于生命深渊的沙子里,虔诚地相信对方是个大好人。”忧郁人格的人容易象爱自己一样爱对方,因为他们不想孤独,甚至会将感情畸形地开到岔路上去:“我爱你,这与你无关”,或者,“假如你不爱我了,那我也不想活了” ,爱情被过度的关心和照顾包装着,“藏在背后的却是从害怕被遗弃衍生出来的权利欲”,因此,忧郁人格的侵略性,可说是一种温柔的陷阱,如果连温柔的侵略都无效的话,忧郁人格者就会将矛头对准自己,惩罚自己伤害自己。幼年时期,母亲极度的宠爱或冷酷的拒绝,都会在孩子心里种下忧郁的种子,使他们的人生观中毒,不敢说“不”,陷入为人着想的泥沼中不能自拔,不敢提要求,不抱希望,懒散被动,没有期待,容易相信宿命,无法快乐地“自转”。强迫人格者追求向心力,害怕改变,非常执着,不能放手,难于出离。明明知道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他们还是强烈地渴望永恒和安全感。“他们依赖熟悉的东西,希望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应该象铁铸的,变成永远有效的原则和无可争议的规矩。他们害怕新鲜的事物和新奇的经验,风险、改变和消逝是他们最大的恐惧。”他们对自我的控制非常严格、十分谨慎、善于自我保护、有强大的权利欲、成就欲、责任感、容易形成强势者与强硬派、容易有洁癖、会刻意去维护秩序等等,“对安全感的需求排山倒海般强烈,是强迫人格者的根本问题”。于是,“每一种习惯、教条以及狂热主义,背后都潜藏着害怕变革,害怕消失”,强迫人格者最不能忍受的是别人夺走他的权利,击垮他的意志,不听命于他。“除非经他本人同意,否则拒绝让某些事情发生”。他们的态度除了强硬,也许是犹豫不决的,他们善于自我压抑和克制,习惯于用理智和冷静保护自己,程度深则会变成无可救药的僵化,甚至形成阴森恐怖的性格。强迫人格者在情感关系中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冷静与清醒:“在付出感情时十分铿吝,不轻易流露感情,也不太愿意体谅伴侣”。强迫人格者喜欢伴侣按照自己捏造的模型来生活,对方不肯的话,关系就无法维持。“遇到紧急关头或需要沟通讨论的时候,强迫人格者往往很不理智;即使他知道自己站不住脚,却还是不肯让步”。因为太善于强行克制,强迫人格者容易对性有强烈的羞耻感和罪恶感。他们的侵略性常常表现为狡猾的愤怒,诡计多端又懦弱,他们处理进退维谷窘境的另一种方式是:“把愤怒合理化,不仅允许自己畅所欲言,还赋予它价值”。也有比较温和的“合理化”愤怒,那就是:吹毛求疵。权利欲也是他们愤怒的表现。行为上常以死寂沉默或碎嘴子来释放他们的强迫特征,结果是:“心中的压力日积月累,一旦崩溃,他的行为会变得横行无忌,火暴无比,想要摧毁一切”。追究起强迫人格的成因,弗里兹•李曼将之归为幼年时期受到权威式的苛刻教育,从小就熟知规矩,不断地按照他人的意志去行事为人,不知不觉有了完美主义的病,很难与人尽释前嫌,很难宽恕他人。强迫有常态和病态的界限,弗里兹•李曼甚至对强迫人格者乐于从事的职业都广有研究。歇斯底里人格者追求离心力,讨厌传统、束缚和既定的规律,随时臣服于外在的引诱和内心的呼喊,责任、义务和前后一致是他们最大的恐惧。他们好奇心强烈,爱冲动,追求刺激、没有原则,不理性,没有计划和明确的目标,喜欢冒险,通常是热情洋溢的调情高手,任性、口不择言、不想后果,不负责任,易怒,脆弱,喜欢“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喜欢伦理道德逻辑等等,若是山穷水尽找不到出路,就习惯于向外逃逸,无法理智地考虑自身的情况。歇斯底里人格者通常比较自恋,“爱情不过是一场游戏,而他非赢不可……他对爱情的期望过于庞大”。 弗里兹•李曼发现歇斯底里者通常不愿意长大,他们普遍在幼年的时候缺失好的榜样,父母貌合神离问题重重,或是自小就太依赖父母,习惯被宠爱,不能良好地认知自己与外在世界,部分歇斯底里者自小对父母有深层的仇恨心理。他们的行为模式通常是:否认过错、阴晴不定,是天生的演员和冒险家。“与强迫人格不同,歇斯底里的人的侵略性灵活、随性,显得并不十分在意,常常不假思索就出手,因此时间不会太长久,也不会过于耿耿于怀。”先下手为强,是歇斯底里者的防御工程,他们喜欢为虚荣心而战,爱耍种种手段。该书畅销了半个世纪,再版35次,杨梦茹的翻译充满了文学性,气脉贯通,生动异常,开卷读来,朗朗上口,结束语更显见地:“这四种恐惧的基本形态,亦即四种基本动力或挑战,适用于每一个人……我们可以根据这四种类型调整自己……今日有越来越多的夫妻或情侣稍感失望就拆伙,其实应该好好利用失望的时机多了解对方,自己也继续成长成熟。”从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去看,这话已经在呼吁大家观照自己的人格,健全或是调校自己的人格,直面内心的恐惧,修正过往的错误行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去看,无疑提供了和谐的人际关系所需要的基本要素:宽容与自我塑造。

第二章笔记

第一章是讲分裂型人格的。好像看到了自己——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别人亲近。自给自足。理性主义。坚强。冷静。客观。好猜疑。喜怒无常。与世隔绝。自我中心。社交困难。敏感。脆弱。逃避。退缩。发脾气。攻击别人。第二章是讲忧郁型人格的。根本就是自己——害怕做自己。依赖。害怕变成独立的自我。任凭别人摆布。质疑自己的处世能力。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谦虚。息事宁人。无私忘我。有同情心、感同身受。忍耐力超强。卑微,从不要求什么。服从,配合度百分之百。自我牺牲。奴颜卑膝。害怕被孤立、分离、抛弃、不被保护和寂寞。由此得以重新反观自己的行为。反观让自己纠结困惑的想法。反观让自己理直气壮、感到欣慰的想法。以下摘自《直面内心的恐惧》第二章“害怕做自己——忧郁人格”:【如果有一个人不愿意让自我成长,宁愿为别人而活,会怎么样呢?第一个影响是,这个人的伴侣会变得重要得不得了,如果缺了这个伴侣,他就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去爱。】【假设有人强烈地需要另一个人,他就会竭尽所能消除那个人与他之间的距离。……让这个人与他紧紧相连,他在这个人的身边就像彷徨无助的孩子,借此暗示,绝对不可以弃他于不顾——谁会这么狠心无情,遗弃孤苦伶仃的小孩呢?蕴含在其中的,包括他希望让别人依赖他。】【分裂人格者抗拒别人的亲近,坚称所有的人都很危险、不可信,以便掩饰他的害怕付出;忧郁人格者则完全相反:他把别人都理想化,尤其是他喜欢和信任的人,不认为这些人有害,包容他们的缺点,即使有疑处也不疑。他不希望知道这些人做了什么不好或令人感到不安的事,因为这会破坏他对他们的信赖。因此,他不太能认识到人性的阴暗面,包括别人以及他自己的。……他回避冲突、意见分歧,因为这些可能导致伴侣离开他,他努力“爱好和平”。】【为了营造和谐以及永远不烦腻的亲密,忧郁人格者有必要表现“良好”,勤奋地训练自己具备利他主义的本事,这样他的地位才无人能够取代。】【他对自己的一举一动中创造理想,出发点不仅是因为害怕被抛弃,当他面对那些不及他谦卑、凡事忍让的人,不由自主地怀有道德上的优越感。事实上,他的美德都是迫于无奈,他认为自己必须牺牲奉献,不曾发展出、拥有过的是他独立的自我。】【基于害怕与理念,他不允许自己批判别人——自己难道不会犯同样的错吗?因此,他越来越依赖别人,只能期待别人来帮他完成心愿。如此一来,忧郁人格者对生命的期待都是被动的,他的心愿不满足,很难不感到失望,当然也就容易郁郁寡欢。一旦他停止以牺牲奉献来换取一切,忧郁就回会来敲他的门。】【他很同情自己,觉得自己运气总是不好,生活实在太亏待他了。“这种事只会发生在我身上”,这么想的话,他就可以把自己应该负的责任往外推,怪罪这个“可恶的世界”,把他的压抑、拘谨以及恐惧全部归咎于命运,造化弄人,使得他变成倒霉鬼。从自怨自艾中他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以不需要改变自己。】【忧郁人格者在接受事物的时候,即使只是象征性、形式上的接受,例如吃下食物、拿东西、提出要求,身体都会出现不适。心理作用反应在身体上,咽喉、扁桃腺、食道和胃都会因此不舒服。】【忧郁人格者即使想要学会某种技能,研读一门课程,都很难掌握要领,他们说自己“记性不好”。他们不容易记住什么,转瞬即忘,还以为脑筋不好、不够聪明。……所谓的记忆力不好,经常是听天由命的征兆,因为他们打从内心里就不相信自己能够学会什么,宁可一开始就放弃——然后恰如其分地失望。他们运用酸葡萄心理,不认为自己有办法或有资格赢得心爱的东西,于是就把喜欢的人、事、物加以贬低,假装根本不值得他们尽全力追求。这样一来,虽然省下一些得不到东西的失望感——然而世界之于他们却也越来越黯淡无光、晦涩、没有生气,且不抱持任何希望,生活将会日益空虚,没有趣味。】【爱情、渴望爱、渴望被爱,是忧郁人格最重要的人生课题,他可以从中发展出最美好,也是最危险的性情。他与伴侣的关系很容易变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紧张对立、意见不和、冲突四起,都让他难过、无法忍耐,他的心情沉重,害怕失去的感觉活络了起来。他不明白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伴侣为什么却觉得要窒息,只希望重获自由。他自己永远在追求比亲密还要亲密的关系,所以,他很难相信伴侣并不打算这么做。伴侣若是认为两人需要一点儿距离,他会视之为对方不够爱他,或者自己不再爱对方了。】【他试图依赖着伴侣活下去,完全按照伴侣的方式存活——这当然可以创造出最强的亲密感——于是,他变成和伴侣一模一样的人,放弃原有的性格与好恶,不要过自己的生活。他活在对方的思想、观点、嗜好之中,分不出他与对方有何区别。他因为对方而活,有意识地牺牲奉献、无私忘我。分辨这种感情的真假,要看他是否害怕“自转”,以及屈服于担心被遗弃;或者,即使他知道感情有风险,仍然让对方自由发展,同时坚持自己对伴侣的爱。】【忧郁的爱情被过度的关心与照顾包装着,藏在背后的却是害怕被遗弃衍生出来的权力欲。】【他不知道自己具有的侵略性,通常以怨艾的方式表现出来:抱怨、悲叹、诉苦。伴侣不胜其烦,他却不会喊停。他们抱怨事情太多,人人存心不良,不为别人着想;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装模作样,不发一语表示不满,使尽各种花招唤起别人的罪恶感,伴侣于是被逼得处处小心,时刻以他为念。如果伴侣识破这些,觉得他太麻烦,也会自行摆脱忧郁人格者加诸在自己身上的内疚。】【唯有我们累积了与自己愤怒的情绪相处的经验,才会掌握妥善处理情绪的方法;会发脾气是一种能力,也很健康,属于自我价值、人格尊严中非常重要的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很健康的自负。忧郁人格者的低估自我价值其实来自深植心中的胆怯和压抑怒气。】【融化在灵魂深处、永远不敢表达的恨与妒,对他们的人生观下了毒,长长久久,必须借着自怨自艾或惩罚自己来赎罪。只要他们持续避免发展自我,一寸一寸地放弃自我,就无法改善现况。能助他们一臂之力的,只有勇于独立自主。】【他们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因为涉入太深而忘了自己的立场和权益。面对别人时,他们不太有冲劲儿,不会兴起任何愿望,臣服于别人的愿望和冲劲儿之下显然容易多了。他们习惯帮别人达成心愿,即使并不十分情愿,也会不自觉地拔刀相助。所以,他们很容易卷入别人的事件之中,这个弱点很容易被自私的人所利用。看到别人那么忍辱屈从,他愧疚不安,加上羞于自己的安逸,又不敢承认,他们很难从泥淖中拔腿走开。】【如果一个人不希望成为独立的个人,过度倚赖别人的牺牲奉献,便失去了相对的自我价值。他退缩,有取之不尽的同理心、同情心,总是为别人着想,站在别人的立场,顾及别人的利益,感同身受直到与对方化为一体。更甚者,他同情心泛滥,设身处地,虽然这些都很正面,问题是忧郁人格者陷入为人着想的泥淖中不可自拔,再也找不到原先的自我;他因此失去自己的观点,变成应声虫——可以说他误解了基督教义中的“爱人如己”,转变为“爱人胜过爱自己”。】【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人利用,他以为别人想的和他一样,考虑周到、体贴入微、配合度高,其实不然。大部分的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愿望也比他多得多。这就出现了一个前文提过的状况,他会因此培养出一种美德,把自己的行为升华为理想主义,以便处理自己的嫉妒,自认道德上高人一等,以此来安慰自己。看到别人心想事成,自己办不到,但丝毫不嫉妒,是多么高贵的行为——这种态度必须符合集体制或宗教理想,就像基督教的某些教义一样。】【忧郁人格者的理想都很难实现,他们却不愿放弃,因为舍弃与不嫉妒已经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还有道德高尚的问题——他们不可以拒绝别人、批评别人。他们待人处世都很不灵活,显得能力不足,因为手腕不够而不敢插手别人的事。如此一来,他们跌进理想主义的天罗地网之中,但这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因为这些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摆脱不了他们的恐惧。诚如歌德所言,谦逊、顺服、高尚的行为不会把人导向嫉妒,也不会因生活中的“不公平”而苦恼。他们以此来自我安慰。】【一位忧郁人格者请客或做客——他总是想自己应该独自负责,要让客人相谈甚欢,一旦气氛不够愉悦,他就感到自卑或歉疚;他拼命表现,气氛怎么轻松得起来?他根本没想到,其他人也有责任,一个人很难搞定一切。他觉得让大家都“快乐”,自己的责任重大。忧郁人格者捕风捉影往身上揽,把别人当成自己,以为自己要对所有的事情负责。这并非源于妄想,而是因为他缺乏坚强的自我,为别人,而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活。】【躁郁症——以性情的观点来看,我们称之为忧郁症,而非分裂人格、精神疾病,这两种病并不属于同一类,有躁狂以及抑郁症这两种不同的阶段(天大的喜悦——致命的消沉)。躁的时候,所有的拘谨和自动放弃都不见了,患者热情洋溢、心情愉快,没有节制地采购,负债累累,百分之百乐观,挥霍无度——直到转换为忧郁的阶段,一切恢复旧观,自怨自艾、胆小如鼠、绝望且没有精神。】【职业方面,他们倾向母性,愿意从事照顾、协助、服务他人的工作,乐意付出,发挥有耐心又善解人意的特质。他们善于“等待”,符合这个字眼的深层义涵——耐性十足,像一位无微不至的园丁。他们如果选择以医师、精神层面以及教育业为业,并不是为了社会地位或优渥的待遇,而是出于心中的呼唤,工作对他们而言并非仅是换取温饱的差事。】【忧郁人格者做的梦——如果他们把它当一回事说出来的话——主题经常绕着饮食打转,夹杂着失望与绝望,点出了他们不敢伸手拿食物的心理。梦中他们走进一张满是佳肴美味的桌子——没有空位了,缺乏餐具,要不然就是都被吃光了——可望而不可及的情况。梦境中拿菜时的拘谨也可能表示他怀着一个希望,希望自己有冲劲儿,但是途中总是遇到一大堆阻碍,梦中的他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不得不放弃。吃不到自己想吃的东西的人,心里想着有朝一日愿望一定会实现——于是形成另一个梦想,大家都飞往安逸无忧的乐园,在那儿迎接他们的是无比的舒适,被动消极的要求通通得到满足。】【他表现出细心、乐于助人、体谅人的态度,能够宽宥,耐心等候,让时机慢慢成熟,从中透露些许利己主义。他依赖自己的感觉,要求很少或根本没有任何要求。放弃一切其实比什么都简单,但是生命就显得沉重得多。他也许培养出逆向、符合他逻辑的“幽默感”,只要能让人发噱就够了。】【他变得非常虔诚,倒不一定是在宗教方面,而是对人生所抱持的虔诚态度:明知人性软弱,危机四伏,仍然执意作出承诺,并且深爱这样的人生。宁可把光芒藏在黑暗处,好让别人来“发现”。他们常常是静静的深渊,感情丰沛、深刻、温暖,他们感激涕零地拥有这些特质,从中得到愉快的感觉,很少邀功,不太夸夸谈论自己的专长,认为这只是老天恩赐的礼物,活在如假包换的谦卑当中。】

只说出病因没有给出药方,翻译得像一堆狗屎!

问题抛的很好,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就好像我们去看病,医生只告诉你你生病了和生的是哪种病,但是对于怎么诊治和康复建议只字不提,这样的读物对读者来说价值在哪里?对于这本书我想说,也许他可以帮助你更深入的了解自己但相反它也有可能会让你陷入更深的困惑中,因为他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它更像一份啰嗦的心理学学术研究报告,是作者自我感觉良好的自high。其次,糟糕的翻译让人看得窝火,前言不搭后语,语句不通逻辑混乱,有道词典都翻译的比它好!出版社都不用审核么?

恐惧

第一次只用了一天时间看完一本心理学的专题书籍虽然《直面内心的恐惧》被学术派的朋友鄙视为:“一本畅销书”但是它无比的真实首先,我肯定这是一本心理学专题著作因为作者有足够的专业背景介绍如下:弗里兹·李曼(1902-1979),心理学家及心理分析专家。 慕尼黑心理研究及治疗研究所(现为心理分析与治疗学院)创始人之一,该处心理分析讲师,同时是心理治疗诊所的开业医师。因为在心理分析上成就斐然,成为美国纽约心理分析学会的荣誉会员。本书是他最有名的一本著作。当然这样一个题目对于作者的学术研究可能只是一篇论文罢了但是加上足够的临床案例并且文笔流畅优美就让它变成了一本畅销书其实我真的没想过以这样一个方式面对折磨了自己这么多年的恐惧这些年来我的恐惧人尽皆知、没有道理自己也把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境一一穷举发现其实那些我都不怕唯一不能克服的是恐惧这种感觉本身于是我开始追溯是否在幼年遭遇当时不能理解的困境当然我失败了具体的事例实在是找不到了(这件事情积极的一面是,全家人都认真关注小五的感受)呵呵我历来不看畅销书的而历来看心理学也都是淡淡的感触:哦,原来如此。。。。。结果这本书让我看的惊心动魄、如履薄冰多谢那大量的临床案例让我发现许多事情我做过许多话我压根一字不差的说过四种人格,想来每个人都各有一点如果以某一种为主那么一定有相反的一种在努力的制约平衡否则就会发展成严重的心理疾病我是分裂和忧郁的综合体当然,强迫和竭斯底里多少也有一点不过不像前两种那么突出虽然相反的人格类型互相制约来维持心态的正常可是我想我这两种人格都有些极端了在内心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体系来解释两者的矛盾这使得逻辑混乱遇到跟我相当或者比我弱小的人还颇能糊过去一旦遭遇内心强大的人我立刻溃不成军面对有体系有逻辑的深入询问我能做的就是汗出如浆、泪如雨下两种人格造就的恐惧同时发作当然这让我无比诧异相反的人格其实很难在同时发作但是恐惧可以它们不需要理由来解释彼此想发作便发作。。。。。。虽然这是一本畅销书但是我总算开始了解自己的恐惧开卷有益

内心的恐惧,需要直面吗?

读书:《直面内心的恐惧》德 弗里兹.李曼著 杨梦茹译 2007年 山西人民出版社 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恐惧,不能碰,或不去碰。   一碰就心碎。   外界的一个契机,午夜梦回处,经意或是不经意间,心里突地一顿,收缩痉挛,竟可以瞬间让人寝食难安。      内心的恐惧,需要直面吗?      正如书名所言,本书作者说,需要。书中将这句话提纲挈领地放在前语,单列一页:恐惧的基本形态含义深远,它并非我们避之不及的祸害,而是我们幼年时期成长的重要因子。每当恐惧的巨大阴影笼罩心头,表示我们正处于人生关卡,面临重大的挑战。躲避恐惧形同不战而降,只会削弱我们的力量;如果我们先行接纳,并且尝试克服恐惧,新的力量将在我们身上萌生,每战胜一次恐惧,我们就淬炼得更坚韧。       作者认为恐惧从童年的成长中来,作者将恐惧分为四种: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着熟悉的事物;害怕既定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自为。据此分为四种人格,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种人格与四种恐惧一一对应。      “若某一个人格类型被特别对照出来,其中一定暗藏失落,而这正印证童年时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多么重要。 ” “四种动力没有哪一个在我们身上独霸一方,这表明滋养这些动力与恐惧的童年,我们过得还不错。”           书中追溯童年找寻形成根源,分析现状如何相处。  目的在于认同恐惧,坦然接受它,然后调整自己。        有四个目标值得我们努力:诚实面对自己,保有个人特质,不依赖他人,吸收新知识认识世界,勇敢地活出自我。 --------------------   一些散乱的摘抄:      第一章: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   “人不可离群索居”,不与人来往容易使人失去人性。      第二章:害怕做自己:忧郁人格   忧郁人格最害怕这一点,别人的想法和感受稍微与他不一样,他都理解为距离和疏远,并且为此而惊惶万分。所以,他努力不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抑郁的两性关系中比较麻烦的是忧郁的爱情,这种爱情被过度的关心和照顾包围着,藏在背后的却是从害怕被遗弃衍生出来的权力欲。      只有当小孩被允许表达他的情绪和愤怒时,他才有机会去学习与自己的感觉相处。      会发脾气是一种能力,也很健康,属于自我价值、人格尊严中非常重要的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很健康的自负。      “温柔的虐待”小孩,一般而言会持续到青春期。孩子的冲劲儿就在填满了母爱的棉花中窒息了。经得起考验的性格,如粗鲁,铁石心肠,冷漠无情,在这些孩子身上都找不到。他仍然依赖心重,以为在外面的世界里也会得宠,一旦稍有不顺,便感到十分挫败。他体会到自己的笨拙和弱点,于是再次躲到昔日的城堡中去。他知道自己软弱,人生的任务看起来比登天还难,他吓退了回去决定什么都不做。      不成熟的人认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自己辛苦付出的报酬,反而视之为自我牺牲、放弃了美好事物,痛苦烦恼当然接踵而来。      但是孩子并没有要求母亲当牛做马,怎么能要求他们感激涕零呢? 何况这类母亲的行为是不利于小孩的。孩子的羞耻心甚于被指斥没良心,处于罪恶不安,他不再试图释放自己。      在乏味以及冷漠的环境中成长的小孩很早--太早了--就学会了放弃一切。他安静,很容易满足,害羞而且很合作,乐得轻松的父母尚且不知道忧郁症就躲在后面。这样的小孩习惯退缩,不要求什么,长大后他总向别人看齐,努力达到别人的要求和期许。面对这个世界时,他鲜少有自我,主观意识不足,以致于成为别人的一件“东西”。      简而言之,儿子生活在安乐乡之中,付出的代价是没有意志力,也打不进男性的世界。      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别人利用,他以为别人想得和他一样,考虑周到,体贴入微,高度配合,其实不然。大部分的人是以自我为中心,愿望也比他多得多。这就出现了一个前文提到过的状况,他会因此培养出一种美德,把自己的行为升华为理想主义,以便处理自己的嫉妒,自认道德上高人一等,以此来安慰自己。      他要培养谦卑为怀、顺从、息事宁人以及一无所求的理想;这样他才有希望获得内心的宁静,但这种宁静毕竟危机四伏,郁结着被压抑的情绪。JDJ是一个以爱为主张的宗教,宗教史上确充满仇恨、残暴以及战争,这值得研究。顺服是否与JD教义有关?教会政治利用这点,好让信徒永远长不大,用上天堂的奖赏换取他们这一世的恭敬顺从。从中产生的恨与嫉妒,转化成为“验证”过的偏执,被用来斗争非JD徒或叛教者,譬如焚烧巫婆、迫害异教徒,以及宗教法庭上所展现的,都是不寻常的变态宣泄。      有忧郁人格的父母和老师具有社交能力,并努力为孩子着想,很了解孩子。他们的问题在于,基于畏惧生命以及害怕失去,竭力把孩子留在身边,不太愿意让孩子自由自在地长大,也不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保持距离对他们很难,即使迫于情势也狠不下心来。他们宠坏孩子,不鼓励孩子勇于尝试,都因不愿意失去孩子的爱。他们溺爱,呵护小孩, 经历贫困童年的母亲常抱有这样的想法:我的孩子要过得好,因而难免给得太多。      第三章 害怕改变 强迫人格      有一个人试图让房间一尘不染,一出被喜交加的戏于是开锣了:他一方面要极力阻挡灰尘进来,另一方面又要时间裹足不前,简直就是往漏水的桶里添水。房间内的东西蒙上了灰,他得大事清洗,抹灰变成了一种强迫行为,它只是把灰尘挪动了一下,问题并没有解决。他拼命营造一个无尘空间,说穿了就是道德上的问心无愧,同时,他心里明白人很容易受到魔鬼的诱惑。他把真正的问题转移到琐事上头,造成强迫行为。 如果我们真的与自己的问题摊牌的话,就不会引起强迫行为。如果我们对某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吹毛求疵,就应该自问到底在想什么,或希望从中达何种目的。     一个人若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未尝不好,但假如他苛求自己把不满通统关闭起来,所暗藏的危机将是内心积累的灰尘越来越多,他要控制自己的时刻也随之增加,免得哪一天突然崩溃了。      父母把过错推给了孩子,则被孩子的不是,却不承认是自己的教育方法除了差错。      强迫人格的父母通常值得信赖,态度坚决,而且很有责任感,为所信仰的价值担任代言人,无怨无悔。强迫人格加剧,这样的态度也随着更加呆板,绝对。他们不太注重孩子的年龄和性格,不太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认为孩子应该按照他们的意思长大。他说了算,不许抗辩,不必给自由,只要求小孩绝对服从。   孩子永远处于稍微松懈就一发不可收拾的恐惧之中。   教孩子追求完美,比如要分秒不差地守时,强调细节的规范,给什么吃什么,给多少吃多少,不许有意见,无论如何都要吃完。   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但缺乏自信,而且会有自卑感,必须有所表现才能赢得父母的关爱。      第四章:害怕既定的规则 歇斯底里的人格      尼采的形容很适合这样的人:记忆告诉我们这件事是我做的,但是我的自尊心却说不是我干的,它不容反驳。最后,记忆妥协了。      一个孩子被安排一个超龄的角色,丧失完整性,没有安全感,只能发挥别人要求的功能。结语:  承接一项重要的任务,做出重大决定,与人邂逅,为何老天如此安排,答案尽在这四种动力之中。困惑有了解答,我们处理事务时方不致于方寸大乱,做决定的时候很清楚这一路走来的脉络,展现出自己的生命力。   不仅如此,四种动力常在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争相推挤齐上。以教育为例,做老师的一方面要对小孩保持一个让他自由发展的距离,好让孩子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另一方面又要关爱小孩,好让孩子信任他,直到老师了解他。

了解,认可,发展

四种恐惧并非非此即彼,也并不是一个总量下的某种分布。可能30.30.0.0,可能80.70.20.50,可能是任意的数字,四种恐惧彼此对立,但可以再同一个人身上通过不同的方式或者场景有所反应。通过书中的分析和例子,找到自己的特点,认清自己,认可自己,发展自己的优势,避免走向任何一种恐惧的极端,对他人,对自己残生不良的影响。抱着了解自我,认可自我,发展自我的精神去阅读心理学著作,学习心理学,使用心理学。

游荡伴着焦虑

在一些网站上无目的的游荡,近乎白痴的行为。也实在是无聊到极点,但是脑子里一个字都蹦不出来,文字好象一下子枯竭了。以前有过所谓“江郎才尽”,虽然我没有所谓江淹之才,但是也曾经是把玩文字在手心的。可是,现在似乎是在无病呻吟,但是又不会无耻的写“关门闭户掩柴扉”这样苍白的文字。 ­这是人生的第三次这样的焦虑,以前在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后都有过这样的焦虑,可是在我大学毕业后顽固的在自己的目标上坚持了半年后,还是进入了残酷的职场,这是第三次焦虑了。来得虽然迟了,但是终究来了,套用一句可以查出出处的话说,这是我自身的小气候和社会的大气候决定的。 ­从年前到如今,每每我反躬自问后,都是无奈。“人生过处唯存悔”这句话从我十五岁那年读到还是懵然不懂,但是十年来却时时印证着这句话。如果生命是偶然的邂逅,那么死亡就是必然的分手。昨天看到《武林外传》某一集里面老白如是说。存在的意义似乎只是我当时在准备南大哲学研究生时偶然思考的问题,但是现在却成了我不可逃避的荼毒。 ­有种人,也许穷尽一生都无所得,但是起码他也曾以一生之力来穷尽,尽管可能未曾得志,或者即便得志也是郁郁的,哪怕是小人得志,恐怕也不是他最终想要的结果。奶茶唱过,想要问问你敢不敢?我们似乎活的越大,就越不敢了。常有俗事羁拌于左右,就在自己的琐碎中终其一生了。 ­什么是我要的生活?我生活的模式是什么?这两个问题,我现在一个都不知道

分析入理

分析入理,深入,可惜不属治愈系,也许研究心理学的人看比较合适,而我是个普通人,虽然看完后我知道了很多,我却不知道怎么样改变。

恐惧无所不在

此书中有个病人的案例,就是针对不相信心理学的人的心理特征,好像是强迫症的一种表现吧,害怕改变之说什么的.读此书,严禁对号入座,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精神食粮如果囫囵吞枣般,可能需要反刍消化.

看完有点悲观

之前看了一些心理学的书籍,这些都是我精挑细选然后买回的纸质书,自我感觉很好,常常能够有所顿悟,惊讶于作者的洞察力和博识,同时能对自己有所反思,一本书我能够看出很多东西来。对比之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一般,语言有点罗嗦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可能就是关于科学和逻辑了。每个人心中都有恐惧,作者列出了有四种,那四种是怎么来的呢,他从地球的自转公转得出,我宁愿相信那是个比方,不然真的无法苟同了,但这不妨碍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关键是看接下来这四部分的阐述如何。结果还是失望。或许我失望的根源在于这本书的倾向性。我不喜欢作者将这四种恐惧用四种变态人格来描绘,我感觉既然每人身上都有一点这种特质,就应该用更中性的词。另外,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质,对于某个维度,不同的人处于的点不同,没有对错之分,就比如有的人表现的比较冷漠,喜欢与人保持距离,独自思考,我觉得这是正常的,只是内向而已,不能绝对说是因为缺乏人际交往经验而封闭自己。而谈到分裂形成的原因,也非常的笼统,让我感觉做父母真的是不容易,而小孩子的世界非常危险,自己很脆弱,家庭,社会的环境又无从选择,只能任由影响了。说到例子,举的又很极端,童年极端阴暗,变化多端,生活坎坷等。总之,这本书让我觉得没什么心理学基础的看看还好,可能觉得有点新鲜。但是,我看的书也算不少,加上几年前已经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有所了解又放弃过,这次重新再看,真的没什么收获,反而多了些挑剔。

描述和现实到底差多少呢

每本性格分析的书都会让人从中看到自己,不然,这本书就是失败的。书里面分析的四种恐惧源泉,从对症状的描述来看,我在和陌生人交往的时候符合分裂型人格的特征--回避,在和恋人相处的时候符合抑郁的人格特征--迎合,在和自己相处的时候,遇到未知的事情时符合强迫性的人格特征。请问,我到底是属于那种特征的人格体质?在和周围朋友比较的过程中发现分裂型人格和朋友--A比较像抑郁性人格和朋友--F比较像那A就是分裂型的人格,F就是抑郁性的人格么?不是,有时候我连自己是个什么模样都不清楚,还怎么去分辨他人呢。人说,心理咨询师在咨询的过程中才能逐渐的认清楚自己,那认清楚自己之前呢,咨询师分析的人是不是都是有很大的片面性呢,怎么才能正确认识人的性格特征呢!?

适合作为看心理学的第一本书

不管她有没有意识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恐惧的事情,正是这些恐惧影响这我们的性格、左右着我们对待别人的方式、决定以后的很多选择。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恐惧的本质,并且能够正面的分析,而不是躲避,才能真正的让我们走出那个隐藏的阴暗的可怕的密室。这本书的经典之处在于作者将恐惧分为四种原型,并且将其分布在两个相对的直角坐标上。第一种是害怕与别人亲近(分裂人格),相对的第二种是害怕分离与寂寞(忧郁人格);第三种是害怕改变与消逝(强迫人格),相对的第四种是害怕既定的规律(歇斯底里人格)。其实心理学的东西不是绝对的,只能相对的说哪一个的量会多一点。这本书很生动的刻画了四种类型的特点,并且略微涉及感情方面的态度和处理两性关系的方式,成因以及行为模式。每一种类型当然有程度上的不同,于是也有常态和病态的区别。所以有轻微的某种倾向还有相应的好处呢。在初翻这本书的时候,我很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影子,在某两种人格特点上。这本书在分析这个人格类型的成因时倾向于在母亲与孩子的关系以及童年的环境上着手。正好我前段时间花了挺多的时间在整理旧物(包括翻看以前的照片、日记等)和回忆以前的那种状态,似乎找到了些许蛛丝马迹。幼时的乖巧、乐观,初中的对食物的强烈需求,高中对于分数和名次的追求,大学那种混沌迷茫的状态还有现在若有若无的未来的无力感,这些都不是平白无故的发生的;大学毕业的时候那种不想离开的感觉、工作的时候无法从心底接受新的朋友的感觉这些都是有原因的,只不过这些原因都隐藏在真相的背后。正视你的恐惧,不要无视它的存在,看看它是如何一点点作茧自缚,然后学着去打开一个个心中的死结,才会有一种豁然开阔的感觉。狂暴的风雨终将过去,而且还会再来。崎岖的天涯路上,我看到了漫山开遍的鲜花。

闲谈《直面内心的恐惧》

下了个不完整的的电子版,文章讲述了分裂和忧郁。他所说的完整人格人的人,我是没有见过。只是听说过,没见过。其实每一种人格都会有不同的优点,只是我们不善于利用罢了。分裂型人格和天才就如此相似,以至于作者说两者间只存在微小的差别。分裂型人格:独立自主、自给自足、理性主义者、坚强、独具个性、冷静、客观、自信、批评家、革命家、无政府主义者、矜持、冷漠、好猜疑、喜怒无常、古怪、奇特、令人费解、与世隔绝、自我中心、社交困难、敏感、独来独往、特立独行、孤僻……这些词在我看来,很多都是褒义词语。在我看来,一个信念坚定的人,决定以一种状态面对世界的时候,结果绝对就是变成神经病。因为世界没有绝对真理,都是相对的。这个世界,不变的只有变化。什么都在变,这就是事实,所以我们能不变吗?不变,那我们就只是石头,哪怕是石头,谁知道那天会不会被天上的流星击中呢?很喜欢爱默生的话 面对你的恐惧,则恐惧之死期不远了。还有 永远不要和你的恐惧打商量,永远~这种书不但是那些有问题的人看,更希望没问题人的看了之后,和有问题的人接触时,因为你们没问题,所以上帝偏向你们,so可以豁达一点吗?大家共同进步。社会才会和谐~~

完美人格:一个X=0且Y=0二元二次方的函数

——关于《直面内心的恐惧》这本书看的很快,有点囫囵吞枣的意思,但是大意我想我还是明白了的。之所以看这么快是因为我觉得作者有点罗嗦,车轱辘话来回说,所有有些貌似重复的段落就一目十行的过去了。另外,有点混乱——不知道是作者还是翻译的问题——大概,翻译也要付很大的责任,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看这本书一点也不觉得流畅。当然,这种还是偏点专业的读物,也许不能要求译者的文笔更好了。或者说,要求一个译者,完美的翻译专业书籍也有困难。我们应该更多宽容而不是要求完美,如果不是译者,不是连中文版本都看不到么。我很抱歉初读的时候,总是试图对号入座,弄清楚自己到底是哪一类一点的人,后来我发现都不是,我无法对上。所有性格的特点我都有那么一点,分裂、忧郁、强迫和歇斯底里,我对不上,不是任何一类,以至于我开始对作者多多少少有点不满——觉得这本书是拿来蒙混非专业者,用来混稿费和版税的。后来当然是我发现我错了,直到看完全书的最后一节我才明白,作者说的四种类型,其实并不是这四种类型的人,而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恐惧的四种可能,或者说“原罪”。我们可以在纸上画一个两维坐标系,位于X、-X、y、-y端的就分别是作者所说的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变和害怕既定的规律。各个极点也就分别指向了分裂、忧郁、强迫和歇斯底里这些人格特征。在这个四象坐标系中,我们的特征可以在任何一个坐标点。而不是一定在某一条坐标轴上,而且,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每个人,不是应该只在一个点上,我们可以有许多点,我们可能同时拥有所有的恐惧原型,只要不严重,便可以。我这么安慰了自己,也就将作者从我的质疑之中“拯救”出来。最终我发现我是一个彻底的中庸派,我的性格坐标点们,如果用平滑的线连接起来,大概是这个二元坐标系中的一个二次方函数,圆心是原点,半径在安全范围之内。换言之,我什么都会怕,会怕大的改变、也讨厌过于墨守成规;会有点小敏感的倾向,也乐意为所爱之人做点奉献。。。但都不严重——我是天下沉默的大多数之一,我们,在各个行业里做社会的支撑层:),为此我很HAPPY。我又不由自主的想,如果X=0且Y=0,这个函数的结果是多么完美啊。如果有这样一个人,我多么愿意近距离的瞻仰TA。整本书,更多的讲了爱人、伴侣之间的相处,并且分析了童年经历对种种性格形成的影响。待嫁待娶的单身贵族人,可以把她当成恋爱法则,妈妈或准妈妈们也可以把它当成育儿宝典,但是,无论哪方面似乎又薄弱了点。对于我这个没有这两方面任务的人来讲,似乎只要从中求证得到我是一个正常人这样的结论就足矣,功德圆满。至于发现自己性格有这样那样缺陷的人,书中其实并没给予解决之道——或者说,探索缺陷成因,并直接面对它,这似乎便是作者的解决之道。所以,作者实在是有点像中国古代拉着幌子四处行医、不管什么病、都给开灵符一道焚成灰和水喝下的江湖术士。这么说,当然是有点大不敬的玩笑,不过,好在作者也不会来看中文网站。我就权且娱乐一下吧。小结一下:1、有点罗嗦。如果缩减一下车轱辘话,书的厚度估计可以少个1/3。2、翻译一般,读起来没有流畅的快感。3、作为入门读物,我看懂了,至少没把我吓在心理学的门槛外面。及格。4、“他自强来他自横,我自一口真气足”——挖出现在恐惧的童年心理根源,直视,这就是作者推荐的解决之道。5、这一点前面没说,作者似乎对很多母亲非常不满。对孩子宠爱有加、完全占有、不容他走出视野的例子几乎在每种性格里都出现,看得我云山雾罩,几乎以为世界上的心理疾病都是因为强势母亲的错。。。。PS:满分5分,偶打了3分,貌似有点苛刻。这是因为一上来,作者引用的地球公转自转的模型就出现了硬伤。作者说“假若地球徒有(与太阳,aola注)万有引力,但失去平衡的离心力,则势必变得凝滞僵硬、没有变化,或者当另一只力量出现时,他无力制衡,被曳出轨道。”——错,实在是错,若如作者所示,地球失去离心力,那根本不是凝滞僵硬没有变化,而是地球的运转直接失衡,扑向太阳的怀抱,参与太阳的氢聚变反应发光发热普照另外七(新数据哦)大行星了。俺就是带着对序言里这个硬伤的巨大质疑,读完全书的,容易嘛我。。。

这本书的翻译彻底膜拜~

第一次读书读得这么缥缈,译者的翻译真的是不知所云,还故作高深,也许只有他自己明白,读完相当于没读,没有多少内容印在脑子里!差评!!!!!!!!!!!!!!!!!!!!!!!!!!!!!!!!!!!!!!!!!!!!!!!!!!!!

直面内心的恐惧

“恐惧的基本形态含义深远,它并非我们避之犹恐不及的祸害,而是我们幼年成长的重要因子。每当恐惧的巨大阴影笼罩心头,标示我们正处在人生关卡,面临重大挑战。躲避恐惧形同不战而降,只会削弱我们的力量;如果我们先行接纳,并且尝试克服恐惧,新的力量将在我们身上萌生。每战胜一次恐惧,我们就淬炼的更加坚韧。”形象的比作行星的自转、公转、万有引力、离心力,弗里兹.里曼将人的恐惧根源划分为4类:害怕失去自我;害怕分离与寂寞;害怕改变与消逝;害怕既定事实与一成不变。从而引出四种典型的人格:分裂、忧郁、强迫与歇斯底里。的确,阅读的时候基本上在每一种人格都能看到我自己的影子。我的恐惧是什么? 恐惧的根源在哪? 思考与求索,为什么人会形成这样的性格。我之所以对心理学方面的书感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于想分析了解我自己的性格以及由性格支配的行为,以期能有所改变。心理分析学通常认为童年是人格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人格的任何方面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童年。阿德勒的"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中也提到:“早期记忆格外重要,他们能显露出生活样式的根源,及其最简单的表现方式。从中,我们可以判定:一个孩子是被娇宠的,还是被忽视的,他学习和别人合作已经达到什么程度,他希望和什么人合作,他曾经面临过什么问题,以及他是如何应对它们的。”本书也不例外,四种人格的根源追溯到新生儿阶段。人格的成因太复杂,童年的生活环境造成多种人格的形成,而绝大部分人的性格也同样为多种人格的混合,很难用单一的人格或者单一的环境来解释。或许是翻译的原因,很多语句语意重复,给人一种繁复啰嗦的感觉。但我想这本书给人更多的是普及和了解。而这里的恐惧也正是人性格的弱点,直面内心的恐惧,克服并战胜它,才能让心灵的创伤愈合。

打开心结,直面内心世界

两周前读完《直面内心的恐惧世界》后,我仔细回味书中的内容。渐渐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对职场中的一些事物如此的敏感,为什么会害怕,拒绝与人交往,甚至在人多的场合中因没有安全感而惊慌失措产生的逃避问题的心理 ……个人总结本书优点:本书系统的描写了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的人格心理。让我们根深的了解不同类型性格的成因。帮助我们清醒的认识自我,促使我们有所改变,启发我们的思考, 使得我们有意识的进行心理调节,达到心理的平衡,只要你仔细的体会,你就会变得豁然开朗。

很普适性的一本心理学读物

整体上,这本书是一本很诚恳的书,虽然只有4种恐惧,但作者写得结构清晰示例翔实;而译者的表达很有文学性,很得韵味。其实人格类型的分类有很多,MBTI的16种、9型人格、还有Facet5大五模型,而作者所列出的4中类型,其实不像前面列举的几种那样的MECE(互相独立,全部包括);相反,每个人在娓娓道来的陈述中都能找到或多或少自己的影子。放松的去读这本书,特别是其中的每一个例子,回想自己和身边的别人,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轻微的恐惧和相应的极端性格。而我们所能做的,也正是书名所建议的:“直面内心的恐惧”。敢于直面,才有逐渐修补的可能,才能获得更加完整丰富幸福的生命。就像书的序言中所述:“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因为身体构造使然,而是因为我对这世界与人生有一定的看法,一定的行为举止,而这源于我的生命历程;人格由此铸成,并且拥有特质。其中不可逆的是我天生的性情、童年环境、父母亲与老师的个性、社会与社会规范,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出我这个人。书中阐述的人格,若先天因教养者忽视和缺乏良好的示范,致使人格受影响、被压抑,都可以借由后来的发展来补缀,使我们的人格趋于完整或成熟,磨光磨亮我们的生命。”童年乃至青年时期的压抑痛苦并不可怕,人总有后来修正的机会。结尾还有一句话,很适合我们这个时代这个年纪的人:“今日有越来越多的夫妻或情侣稍感失望就拆伙,其实应该好好利用失望的时机多了解对方,自己也继续成长成熟。”

你属于哪类人

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其实,不太如我们平时理解的那样但我们就了解我们自己吗?也不太一样吧。有时候,我被说中了,就真是想躲起来,与世隔绝,唉,典型的分裂啊好吧,我的确是分裂的那种。然后我会看到一些身边的朋友,依稀有着忧郁人格的影子。你以为忧郁是忧郁症?可不是呢。

终于看完了,随便说说

刚开始看的时候还挺有劲儿,大概看到忧郁型的时候就不太想看了,所以看的并不仔细啦,趁着刚看完的热乎劲儿,讲讲我看完之后的感受。1,以后真的要生孩子了的话,我觉得他1到6岁之间,至少要到4岁吧,还是陪着他为好。2,在怎样仔细的对待小孩子,对他的伤害也不是能够完全避免的,所以,养孩子的时候,尤其是他小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单纯的爱3,原来性格上的缺陷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来源于不记事的1到6岁之间的经历。4,一般都会在四种缺陷中多多少少都看到一些自己吧,这很正常,如果没有特别严重的话,这基本还可以说明自己有一个不算糟也许还不错的童年5,恐惧的人生需要解决的课题6,文中多次提到“无常”,很难不让我想起佛教里面也有这样的一条教义。

每一个优秀的心理医生,必然是一个优秀的精神病患者

每一个优秀的心理医生,必然是一个优秀的精神病患者,这句话不是在讽刺心理医生,相反,是对这些卓越者的致敬。研究学问,如果不深入其中,很难真正剖析其中之味。进入这种状态,然后再跳出来,以俯视的态度来分析,才能获得真知。本书所提的四种极端性格,根植在每个人内心,用二维直角坐标表示,就好比+X,-X,+Y,-Y,这四个方向。如果偏重于其中之一,必然形成极端性格,只有通过两两平衡的方式,才能使形成独立,健康的性格。这与我国的《中庸》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们要注意了,这种中庸并不是事事选择中正。什么是中正?有人时刻告诉我么?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么?没有。做人不偏不倚,没有任何过激行为,这样的人毫无性格而言,甚至无法称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做事一向中正圆滑,到最后归于人浮于事。这两种都不是《中庸》和《直面内心的恐惧》所提倡的。《中庸》中一句重要的话常常被人忽视——“执其两端,用其中”。这告诉了我们,如果找不到两端,何言“中”。这本《直面内心的恐惧》也一样,如果我们不知道、不体验各种极端的性格,那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正确,健康的心理呢?

《直面内心的恐惧》 读后感

翻书的时候,每读到一种人格,就觉得总有一点对的上,除了最后一种歇斯底里没有很明显的感觉,其他都觉得沾边,挺强的就像分裂人格:独立,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余人交往,好像我除了要好朋友,就是这样的。然后是忧郁人格,觉得是分裂人格就肯定不是忧郁人格,因为忧郁人格依赖他人,害怕做自己,觉得肯定和自己不搭边,可是看到后面,又觉得挺多地方相似,会乱想,会对号入座。害怕人格也是一样,喜欢永远,喜欢一成不变。可是总能从这些人格中找到完全相反的东西,又觉得差别好大,矛盾看到结尾才知道,也许正因为每一种人格感觉都沾边,所以是正常的,最起码不会在哪一种人格上走外路,每一个正常健康的人都是以这四种人格为基础形成的。这部初级心理学关于人性的,可以让自己认清为什么我会这样,为什么不敢正视,原因都是些什么?自己都可以分析的出,都可以找到大概的解决方法,面对不同的人,知道怎么面对

直面我们内心的恐惧

为什么有些人行将就木时还表现得那么幼稚?有些人生活了一辈子却痛苦了一辈子。我们总是抱怨上天为什么对自己如此不公平,使自己痛苦不堪,而他人却风光无限。其实上天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恼,而不愿作出改变而使痛苦折磨的正是我们自己。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令我们恐惧的东西,每个人所恐惧的事物也不尽相同。像我比较怕老鼠,而有些人比较怕蛇或蜈蚣,有些人则害怕尖锐的物体,甚至有些人竟害怕鲜花或小狗。每个人所恐惧的东西千奇百怪,应该说存在于这个世上的任何物体都被某些人或群体所恐惧,我们内心的恐惧大部分来自于童年时所受到的创伤。比如说幼年时期经常上医院打针的孩子,在意识还没有发育完全的时候,打针时这种痛苦的经历就会进入到他的潜意识里,在他以后的成长过程中,看到尖锐的物体就会莫名的恐慌。恐惧深植于我们心底,当我们正面遭遇它时,大多数人的反应既是逃避,而不是面对,这符合我们的本能,当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本能反应就是逃避。当某一件事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时,它即会深植于我们内心,经过岁月的流逝,这种印象在我们印象中不断放大,最终成为一块顽石重重地压在我们内心深处,每当恐惧卷土重来时,我们既厌恶又惶恐,为恐避之不及,于是在一次次地被恐惧折磨时,我们痛苦不堪,怨天尤人。而使我们痛苦不堪的根源是,我们只是一味地躲避,而不敢与之对视。应该说恐惧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只要一个人有意识,那么恐惧就会如影随形地束缚在其中,恐惧是那么令人厌恶,却躲不掉、甩不开,恐惧与生俱来使我们痛苦。可是,如果我们略加思索,用辩证的眼光重新审视它,我们就会最终领悟其真谛。恐惧何不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人们因为畏惧未知,于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真理,人们因为畏惧病魔的侵袭,于是不断地开发出新型药物,人们因为有所恐惧,才会不断的开拓进取,一次次冲击着智慧的顶峰。当然,恐惧不会因为人类的不断进步而最终消失,可以说人类探索得越多,恐惧为此更甚。恐惧始终是存在的,但因为它的存在,迫使人们穷尽一生不断向更高更远的未知领域前进。我们不断淬炼我们的意志,并逐渐向更高层次发展。“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正因为我们不断向更艰难的事物挑战,所以我们才领略了更绵长的成就感给我们内心所带来的喜悦。恐惧以许多种形态存在,但追溯其本质可以发现隐含的规律。《恐惧的原形》作者李曼,将人的人格分为四大类型:分裂、忧郁、强迫和歇斯底里。他将天体运行的规律巧妙地运用到四大类型中。我们都知道,天体运行是靠自转、公转、离心力和向心力所共同组成的,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不可能完整。就像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既绕着太阳旋转(公转),同时也绕着自己的轴心转(自转),由此产生两种互相对立又互补的力量。天体因而保持运动,在一定的轨道上运行。万有引力维持地球于不坠,有一股稳定的吸力(向心力),离心力会向外扩张,脱离中心点(离心力),当这四种动力均衡和谐时,宇宙才会有秩序。以宇宙为例,推导出四种对峙又互补的人格类型。以自转的譬喻来形象地刻画出分裂人格的特点。分裂人格像是永远在自己轨道上旋转的星体,分裂人格的人喜欢独处,他们自主能力强,能够忍受其他人所不能忍受的寂寞况味,但因为害怕失去自我,所以不喜欢与人合作,对他人冷漠,对于别人的感受视若无睹,表现出冰山美人般的孤傲,使他人敬而远之。分裂人格者害怕失去自我,其实是内心中缺乏安全感,害怕自己的思想被别人左右。而与之相反的是忧郁人格者,这样的人通常给人一种随和、温顺的感觉。他们依赖感过于强烈,对于伴侣,他们死命抓住对方,像缠绕在大树上的藤蔓。不敢发展自我,没有主见。如果没有可依赖的人,就会感到莫名的惶恐,所以这样的人通常和很多人保持着暧昧的关系,他们把所有的过错都往自己身上揽,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他们所恐惧的是没有依靠,没有归属感,所以他们甘于奉献,却没有“自我!”分裂人格与忧郁人格是一对矛盾且互补的存在,分裂人格者过于独立,而成为生活中的独行侠,他们应该学习忧郁人格者的谦虚随和,应该学习如何和他人交往,而忧郁人格者要努力学习分裂人格者的自主,不应该将“自我”过分的压制。二者只有取长补短,才能逐渐臻至完整人格。我们存在与这个世上,将来也会消逝于这个世上,没有人可以真正得到永生的力量,我们始终会消逝。而强迫人格者对消逝的恐惧更甚,强迫人格者追求永恒,害怕消逝,他们作风保守,不喜欢改变,对于新鲜的事物反应迟钝。每做一件事情前都仔细计划好应该如何做,所以这样的人格者比较理智且冷静,是个完美主义者,因为过于“理智,”在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都会犹豫不决难以抉择。不过强迫人格者都会有一些比较长远的目标,一旦决定实施,都会尽力去完成。对待伴侣忠诚,一旦选择相守,就有可能白头到老,但对于事物的改变,也是在一些他们能控制的范围内。他们恐惧消逝,拒绝承认死亡,忘我地追求永恒,希望所有的事物都照着他们的设想发展。但这个世界纷繁多变,如果对于新鲜事物总是抱着置若罔闻的态度,如果不懂得理性地改变我们的态度,那我们迟早会被社会弃如敝屣般的抛弃。最后一种人格是歇斯底里人格,歇斯底里在希腊文中有“子·宫”的意思,表示此词是阴性的。在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地位低下,是被压迫的一方。虽然人格上受到压抑,但在内心中还是渴望争取到平等,自古就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所以歇斯底里人格者蔑视权威。他们与强迫人格者正相反,他们勇于追求新事物,喜欢找寻刺激,不想被旧有的教条束缚,一成不变的事物最使他们压抑,藐视当权者,崇尚自由,但害怕认清事情的真相,因为一般的真相都很现实,这不符合他们幻想型的特点,习惯于说谎,有时候为了自圆其一个谎言,往往说更多的谎话。做事情一般不按计划且易懈怠,情绪不稳定易爆发。懂得浪漫,是情场高手,但却不愿被婚姻牢牢栓住,所以婚后极易弄出“使君有妇,罗敷有夫”的事情,这是歇斯底里人格的特点。从这四个类型的人格上,我们很容易得出,分裂人格者害怕失去自我,拒绝与人来往;忧郁人格者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强迫人格者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熟悉的事物;歇斯底里人格者害怕既定的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自为。其实我们从这四种恐惧的原型中很容易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每一个人格中都有属于我们的特质在其中杂糅,当我们找出自己所一直不敢面对的恐惧时,与之对抗就相对容易的多。这个世上最可怕的既是未知的事物,当我们通过自检,反省出自己所不足的地方,勇敢的战胜它,我们的心性就会因此而提升,并不断成熟。直面内心的恐惧,恐惧不会因为我们的逃避而消失,他依然会在那里,当我们有勇气承担起我们的职责时,敢于正视心中的恐惧时,我们将不再是我们,而是一个逐渐成长的我们。正如李曼所说:“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因为身体构造之使然,而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与人生有一定的看法,一定的行为举止,而这源于我的生命历程;人生由此铸成,并拥有特质。”

书名为《直面内心的恐惧》我觉得不如称《行为心理学分析》

当初,我买这本书是试图通过此书克服恐惧,然而,我理解错了!直面内心的恐惧,此书是通过各种案例分析我们的行为,通过行为了解人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这四种心理都围绕着我们,但不是我们的原型,有因必有果,因果效应,他们是相对的,此书,告诉我们,一个家庭的好坏决定你的心理成因影响是很大的!为此,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都存在人们的心中,如果那个方面偏重一点,就会成为其中的衍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习惯之后会形成一种病态,如果儿童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我们会自己当自己的父母,看透这一切,小时候,我们没有那个能力,强迫自己去这样那样,我们就会对自己以外的人失去安全感,家人都这样对自己了,其它人会好到哪里去呢?觉得此书翻译的内容比较生硬,不生动,心理学的书我看过很多,这本书不能让我一直看下去,我觉得四种心理我都有,只不过此书针对那些以心理学为专业的研讨是个不错的分析,但是,试图克服恐惧的话还是得找心理医生,此书也是这么描述的。

直面内心的恐惧

记得这本书还没看完时,班头问我,看这本书你想知道什么,你学到了什么。想想他当时的语气还真是犀利。事实上,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的让他满意。我只是觉得人算是最神秘最复杂的动物了,对自己对他人的心理去一探究竟,更加贴近人心的真实想法,那种感觉是很难言说的。Hafis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能多了解别人一点儿,就会比较宽容。我深以为感。可能很多人的行为做法我们很不喜欢,甚至是很反感。可能我们讨厌某些人的懦弱,可能讨厌某些人的吝啬,可能讨厌某些人的某些地方,可是,我们却不该因为我们的看不惯而彻底把某些人否定。因为他们的成长历程和成长结果并不是完全由他们所控制的。他们的家庭状况可能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观,他们周围人的行为举止可能影响着他们的为人处事。很多时候,我们如果近距离的知道了别人的故事,可能我们就会宽容很多,对他们的很多做法也愿意接受与容忍。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客体,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都符合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求同存异,这句前辈提出来的话,用在此处真是恰当无比。歌德曾经在一本书里说过,“毕竟我们每个人的过往都有一个模糊地带,有些人对早年的坎坷心存感激,将之转化为助力,因此成就斐然,难道不该更同情且包容那些没有那么幸运的人吗?”看完这本书后,我又重新想起了这句在序言里的话。我想,人的性格的养成与这个模糊地带是甚为相关的。痛苦快乐,曲折顺利,溺爱缺爱,一切别人或环境给予我们的,都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在幼年,童年,甚至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就已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了。于此,有时候,我们真的无从抵抗。也因此,某些恐惧,便深植了我们内心,可能连我们自己也不知道。恐惧,这种东西,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只是,恐惧的形态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让我们的性格千差百异。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就是恐惧的四种原型。其实,这四种恐惧,在我们的心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我们的性格里也都具有这或多或少的倾向。如果我们放弃其中的任何一种就会失衡,把我们导向其中一种人格。若我们明显的偏向某一种人格类型时,说明这与幼年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而若我们活在这四种动力中,处处和谐的均衡,就能够远离这四大恐惧原型。人格分裂的人害怕公转,喜欢自转。他们总是费劲心思地独立生活,竭尽可能地自给自足。他不依赖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不需要为任何人负责。他们若即若离、矜持、遥不可及,甚至冷漠、好猜疑,很难和他们交往。害怕别人亲近,这是他们典型的恐惧。在分裂人格看来,生活的上上之策就是戴着一顶童话中的魔帽,终其一生隐形于帽子下面。他们善于把自己藏起来,总是与人保持着或多或少的距离,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距离性,会使他们因缺乏经验,不甚了解别人的世界而感到不安,产生对别人的猜疑,甚至是企图找个避风港把自己牢牢保护起来。如此的性格特征也就使他们的情感之路备受坎坷。当别人越接近他时,他就越害怕、越退缩,当他想亲近某人时,爱人以及被爱可能产生的风险来势汹汹,袭击者他,以至于别人眼中的他充其量像个渡口。不懂得爱与被爱,使他们在恼人的渴慕和害怕亲近的冲突中往往采取最简单的策略去解决,譬如态度冷漠,要不就是维持纯粹的性关系,把伴侣当作纯粹的性爱工具。他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得越陷越深,面对感情他手足无措又缺乏经验,总以为爱情很危险。同时,也因为爱与奉献的欲望一再被压抑,恶性循环开始往复不断。他们敏感而脆弱,又容易形成自闭。总而言之,精神分裂的人最难培养爱人的能力。其实,分裂人格的面貌有很多,从轻微的社交困难——非常敏感——独来独往——特立独行——孤僻——怪异——反社会——犯案——精神失常。当然,他们当中也不乏极其有天分的。想起一句话,天才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或许这句话就是个很好的诠释。可以确信的是,当一位人格分裂者能够忍受所以的痛苦和恐惧,并且克服一切时,他一定可以达到人格的最高境界。但是,“人不可离群索居”,不与人来往,总是容易使人失去人性。。。忧郁人格者害怕自转,倾向于公转,他们竭尽所能消除与他人的距离,尽可能地要靠近别人,留在他人身边。他们被动、谦卑、依赖、有同情心,无私忘我,不敢有所希求,害怕被孤立。不敢做自己是他们最大的恐惧。忧郁人格者就像鸵鸟一样,他把头埋藏在生命深渊的沙子里,虔诚地相信对方是一个大好人。他们对别人有着超强的依赖感,因此会主动制造亲密。爱情,渴望爱,渴望被爱,是忧郁人格最重要的人生课题,他们可以从中发展出最美好,也是最危险的性情。他们会像爱自己一样爱对方,也会说“我爱你,与你无关”,当然最让人无奈的是忧郁的爱情,“假如你不爱我了,我也不想活了”,这种爱情被过度的关心和照顾包围着,藏在背后的却是从害怕被遗弃衍生出来的权力欲。他们希望自己完全融入对方,或者用爱吞噬对方,无论是沙文主义还是顺服迁就,都可能是强烈依赖伴侣的忧郁人格的两性关系模式。忧郁人格与分裂人格者害怕别人亲近、害怕付出是截然不同的两极。不愿成为自我、拥有独立的个性,忧郁者的性情必定充斥着歉疚,逐渐变成一个生命的客体。忧郁的人也许觉得生活对他们要求太多,无力负荷,随时随地满心不安。从轻微到十分严重,忧郁人格者的情形也有很多。沉思、冥想——沉静内向——谦虚害羞——不敢提出要求、不能坚持己见——懒散被动——不期待什么——不抱持希望——消沉沮丧。这类人选择自杀的例子并不少,不然就变得没精打采、不积极,或者转往发展某种癖好,短暂的强化自我,把忧郁藏起来。但是,如果一个人不希望成为独立的人,过度依赖别人的牺牲奉献,过度被动,便失去了相对的自我价值。。。强迫人格者追求向心力,从小就渴望永恒和安全感。他们依赖熟悉习惯的东西,希望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应该像铁铸的,变成永远有效的原则和无可争议的规矩。他们害怕新鲜的事物和新奇的经验,风险、改变和消逝是他们最大的恐惧。强迫人格者希望一切保持原状,强烈需要安全感。对安全感的需求排山倒海般强烈,是强迫人格者的根本问题,小心、谨慎、长远的目标,对永恒抱持的态度,都与此有关。他们常常犹疑不决,自我压抑和克制,用理智和冷静来保护自己。这种性格,使他们在感情世界里,觉得感情不可靠,过于主观、摇摆不定又容易消逝。炽热的感情更不可信,飘忽无常且不理性,爱上一个人等于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因此他们在付出感情时十分悭吝,不轻易流露感情。这种只重事情的态度,使得他们在某些情感关系中,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冷静和清醒。所以他们努力尝试把感情置于“手掌心”,使之处于自己能控制的情况。他们如果愿意在两性关系中负起责任,一定是他们心中已有定论。与忧郁人格者因害怕失去伴侣而万般依赖对方不同,强迫人格者出于权力欲,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捏塑伴侣。从另一方面来看,他能承担别人难以承担的,耐力又超强,这是他的宿命。而他们之所以忠实,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基于这些理智的理由,物质上及安全感的需要,他们愿意饰演不无重要的配角。在深入一段感情之前,他们常常要天人交战好长一段时间,譬如订婚很久了,婚期却一再拖延。而轻微强迫症的人通常不是感情炽热的情人,但对自己的感情很忠实也很可靠,他们的热情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温度,伴侣会觉得挺安全,油然升起责无旁贷受着他、照顾他的感情。健康但带一点强迫性格的人,趋向于稳重、吃苦耐劳、坚毅以及有责任感,他们非常上进又勤劳,有计划也有目标;他的目标通常很远大,因此对于要完成的事的兴趣胜过他已拥有的成绩,不太懂得享受当下。“坚硬如石,持之以恒”Hesse这句话算是很好的诠释了强迫人格者了。。。歇斯底里人格者追求离心力,他们才不把那股聚拢且集中的万有引力放在眼里,只是翘首期待新鲜感,不断追求新鲜、惊险和刺激,随时臣服于外在的诱惑和内心的呼唤。他们讨厌传统、束缚和既定的规律,害怕自由受到束缚,责任、义务和前后一致是他们最大的恐惧。这种恐惧是强迫人格的倒影,强迫人格者对自由、改变以及冒险十分畏缩,儿 歇斯底里人格者则竭尽所能追求改变和自由,肯定所以新的事物,性喜冒险。他们的座右铭是“既定即不定”。也就是说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们,没有永久有效的东西。对他们而言,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唯有当下和眼前事最重要的。及时行乐,也许机会永不再来;事情过了就过了,无须追究;未来一片海阔天空,机会无穷。对待未来的态度极为开放,随时准备摆脱过去。他们不在乎所谓的万有引力,只想依照反其道而行的向心力活在片刻之中,他们抛开计划和明确的目标,只想翘首期待新鲜感,不断追求刺激,随时臣服于外在的引诱和内心的呼喊。种种规定与法律会让他们透不过气来,自由无比重要,遵守规定会限制他们的自由,所以他们不把规定放在心上或是转个弯我行我素。他们拼命追求的自由比较像是要摆脱什么而非自由的去做什么。对于伴侣,就如同他们的镜子,他们喜欢在镜子中看到自己多么可爱,为自己脆弱的自尊心增值。他们深谙与异性相处之道,谈起恋爱来绝无冷场,其实他们爱的是恋爱本身,伴侣居次位。歇斯底里的人,男女皆同,也常常找貌不惊人的人当伴侣,以便显示他的出众,同时让伴侣对他欣赏不已。这让人想到了那则寓言:一只孔雀执意要和朴实无华的母鸡结婚,到了公证处,乌鸦讶异地问,美丽的它怎么会娶一只好不出色的母鸡呢?孔雀回答道“我和我的妻子都爱死了我自己。”看完这本书,或许读者都能在每一类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每一种基本的恐惧也都经历过。诗人里尔克听到别人说:想办法让她再过一次童年,经历懵懂与惊奇,让生命萌芽的初始成为丰富的传奇故事“。——一种很深奥的说法。,却恰恰反应出,童年,对于我们性格养成的重要性。我们把广义的环境成为定数,就是这些不容改变的东西捏塑出我们童年的雏形,压铸出来的模式,深深的影响了我们成年后的发展。因此,也是读完这本书后,对幼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谓教育,不只是知识上的补充,更是人性上的改善。曾听过一句话,世界上那些极好的和极坏的事,都是那些个知识分子干出来的。若教育深入本质,社会又是一个什么样子?PS.或许我看这本书的角度很奇怪,貌似的确如此,在我看来这本书在让自己更深切的认识到自己之后,并不能让真正有心理问题的人获得什么救赎,但是它却告诉了我,要做一个好妈妈\(^o^)/~

不错

很好的一本书,每当我翻开新的一页,便会联想到现实中的自己以及其他曾经认识过的人。属于能激发自己理性的去审视内心的书。很精辟的论述,用自转公转引力离心力引出并描述了不同性格的恐惧来源和类别。真实并且简单易懂。唯一不完满的是,在详尽的描述之后如果有一些建议或者应对方案就更好了。否则,恐惧只能被直面,不能被解决。

人格需要动态平衡

四种人格类型,我从每一种当中,都轻易的找到了自己的影子。精神分裂:害怕失去自我的恐惧,多少人把自己的情绪隔离,只是为了抵制护情绪失控之后,失去自我控制的无意识。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忘我确是最好的幸福。而精神分裂的人,自然无法体会到这种幸福,他们太冷静,太理智,太胆小~~其实他只是想要控制,深深的匮乏安全感,让他无法致自己于未知的苍茫中。他只是无法确定别人的态度,于是干脆了不去接触,就像小时候,他的父母为了他的安全,而拒绝他与陌生人接触一样。他从不习惯从与他人情感的连接中得到快乐,或者幼儿时期的经历,也未给让他习得这样的能力。忧郁人格: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被人称作情感丰富。那么感性,无比细心,又如此善解人意。从与人的情感交流中,他们得到无上的快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忧郁人格的人来讲,物质给他们的快快,远远不及从关系中得到的快乐。他们极容易依赖,因为缺乏自我,所有轻易把自我价值附加到另一个人身上——这点对比精神分裂的人来讲,精神分裂因为恐惧失去自我,于是更多的把自我价值建立在稳定的物质或者事业上。和所有的心理症状一样,忧郁人格的形成有两种极端的可能。一种是过度的匮乏,一种是过度依赖。幼儿时期,母亲的拒绝,可能导致孩子过分渴求亲密关系;或者是母亲有意无意让孩子形成的依赖,让孩子无法适应没有依赖的亲密关系。而一个孩子的成长,究竟会成长为哪一种倾向,取决于什么呢?先天,还是无法控制的环境细节?强迫人格:害怕变化,这个特质让我想到一个朋友对我的评价。强迫症的病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特质。不停的洗手,反复的思索,他们从中得到的一个好处,就是保持自己的原样。人做任何事情,都一定是由需要而起,而心理咨询师就是找出那些不合理的需要。强迫症病人在发病的过程里,一定是从不断的重复中,得到某种安全感。这种安全感的来源之一,便是内在环境的稳定——即使这是如此不堪的一个环境。他们害怕改变,害怕真实的自己,于是强迫症甚至成了他们的救星。说说另一个角度的强迫症状,比如明明很想睡觉,可是偏偏在沙发上盯着电视纹丝不动;明明眼睛已经开始发痛,依然对着电脑毫无意义的翻看无聊网页;明明已经吃的很饱;却还是机械式的往嘴里塞东西....这样的症状都是通过维持一种状态,来逃避内心的内疚感。。不过我相信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还有一些更重要原因包括了破罐子破摔的自我惩罚,或者是其他个人因素。歇斯底里人格:一种热爱变化的人格,期待某种极致的体验,因为需要不断的高潮,而不得不一直转换环境,从而杜绝平淡。这种人格的人,应该都带有一定的表演特质。因为某些高潮都限于表象,而歇斯底里的人,则是通过这些表象来获得价值的认同。他们的人生一定是一部充满精彩刺激的舞台剧,惹人眼球。他们在其中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来配合影片的高潮迭起,却没有他们真是的身影。这样的人,活着甚至比以上三种人,更不真实。上面三种,只是因为恐惧,而选择了一种不够健康的活法。歇斯底里的人,是因为恐惧,被环境选择着他的活法。以上凭记忆写出,也许跟作者真实意思有出入,还需研究

怎么我觉得写的很罗嗦

觉得一个专题似乎不适合用一本书来论述。也许看看《异常心理学》的教科书中的有关章节,很快就了解全貌了。 买来读了一半,实在是读不下去了。觉得有浪费时间的嫌疑。类似买来的书<如何让我停下来>《害羞心理学》,教训啊。

所谓的性格心理学

先上一段笔记:在如何与自己和他人相处的维度上——分裂人格:害怕把自己交出去reason1:缺少被照顾和宠爱的体验,需求得不到满足,且敏感reason2:很少与人交往结果1:不喜欢外求他人,而更相信自己结果2:自我、立即、冷静,害怕与人亲近solution:深入了解他,淡淡的爱他,给他不离不弃的安全感和自由度。忧郁人格:害怕做自己reason1:被宠爱(溺爱),被拒绝reason2:害怕失去亲密感结果1:产生依赖心和自卑感结果2:害怕被遗弃产生的权力欲结果3:以负罪感侵略他人,以理想化开脱自己solution:择善固执,勇于发泄胆怯和怒气,强化独立人格。给他永不分离的承诺。在如何与世界社会规则相处的维度上强迫人格:害怕改变(wp那款)reason1:甚高的自我或外界标准,对自己严格,并压抑和克制欲望reason2:怕被人取笑(强迫教育)结果1:认为世事长久不变,完美主义结果2:强大的权力欲望,需要别人的臣服结果3:因希望表现优雅而产生的犹豫不决solution:给他不会改变的安全感,和臣服歇斯底里:(我啊我)reason1:现实和理想(或期望)造成的角色扮演落差reason2:需要瞩目和肯定结果1:不按常理出牌,虚荣结果2:习惯性逃避,谎言solution:客观认清自己的能力,遵守义务和规则,谨记“保持一致”。---自我斗争其乐无穷的分割线-----其实是本论文,拉来了某神呼的概念(公转自转),阐述了一家之言的分析方法。所以拿来生拉硬套地分析自己并无太大意义,更多是enjoy他的分析方法和逻辑就行(但事实上这个逻辑理的并不好,有的同一人格表现前后矛盾,有的不同人格表现如出一辙,也不带注释的),变成了一场自我辨析。而且还不太有solution。。。如果这样也是性格心理学的话,那么星座理论是不是也是12型人格了,9大行星是不是可看作9型人格了?总有一些人性是公理性质的,譬如:1,保留自己(独立思考)2,与别人交往(亲密感)3,好奇心4,对死亡的恐惧和对永恒的向往5,权力欲(控制,独占)6,自由7,受肯定受尊重8,自我保护机制(选择性屏蔽)etcetc(再下去变马斯洛了)如果非要再总结一下,那就是安全感。在这些公理之上,每个人的独特矩阵位置成为了其个性。而我们试图去了解的,终极来看只是另一个人是什么样的,是怎么想的--b(某种意义上看十分无聊和神婆)。而也由于对方这个群体的数量太过庞大,无法穷尽,所以用了简单化的归类法,寻找共性的一面。就像某段典型的算命瞎子的描述——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像矛盾的综合体(交往,生活规律,性格),独立思考自省的,被人喜欢的,这些词,怎么看,都不会过时。

motto

回想儿时发生的事,重要的和不重要的,进一步深入现在的自我,审视自己,检视自己灵魂的全貌。以下为 motto from "直面内心的恐惧" chapter 1 & 2希望对想读此书的人有些帮助-------------------------------------------一、害怕失去自我,避免与人来往;二、害怕分离与寂寞,百般依赖他人;三、害怕改变与消逝,死守着熟悉的事物;四、害怕既定的事实与前后一致的态度,专断自为。---------------------------------------------------躁郁症:天大的喜悦——致命的消沉。从充满希望的光芒撤换到绝望悲观------------------------------------------------------晓得母亲的辛劳,同时也察觉到背后的冷漠与敌意,缺乏真爱,必须感恩的处境,而他其实无意言谢。“我的存在就是一种错误”最理想的状况是根本没有被生下来。-----------------------------------------------------没办法把一本书从头看到尾,即使他非常喜欢那本书;看不了几页,那本书希望被他读完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他不认为是自己想把书看完,而是那本书对他做了如此的要求,这使他成为一件客体,索然无味。我们很容易想象得到,这一类的经历最后会让人全然舍弃,漠不关心,拒绝所有的挑战。还不会保护自己,也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只能绝望地容忍既定的事实,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期待的。这造成忧郁人格者的人生中最基本的感受:持续地处在没有希望的状态,无法相信未来,不相信自己以及未来的可能性,他们只学会了适应环境。前途茫茫的感觉凌驾于他们之上,忍耐以及舍弃是他们的本事。他们对这个世界并非充满期待与希望,只做最坏的打算,显然是悲观主义者,很难想象他们的生活也可以充满快乐、欢畅以及幸福。果真出现转机时,他们却深感罪恶,问自己配不配得到这些。他们无法真正的高兴,用避免失望的防卫措施毁坏某些追求到的快乐:他们以为,没有什么可以让他们幸福,无心体验强烈的感情,因为,接下来会发生的不幸更使人痛苦;如果一开始就不期望过高,那么他的失望就不会太大。如果宠爱小孩的第一种动机是希望小孩爱她,对她感激不尽,那么第二种动机更为复杂,对小孩也更糟。情形通常如此,这个小孩不是母亲想要的,或是基于其他理由,所以她对孩子冷冰冰、怀有敌意,却同时要求自己做个好母亲,如果做不到就良心不安。出于罪恶感,她宠孩子,拼了命也要与小孩重修旧好。孩子如同生活在冻土之上,他们会因父母的反应前后不一致,又完全不体会他的心意,而变得精神异常,这不容我们轻忽。-----------------------------------------------------进步同时也是一种退步,形成了新的恐惧。戴着一顶童话中的魔帽,终其一生隐形于帽子下面分裂人格者根本不相信有人会爱上他---------------------------------------------------------童年时与母亲的关系不好,或者对母亲非常失望的分裂人格者,会喜欢与年纪较大、比较有母性的女性交往,童年时渴望但得不到的,可以在女友身上获得补偿。这样的女性有时能给他温暖和安全感,要求又不多,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她完全理解他,他无法给予的东西她也不强求,他鲜少如此轻松,因而紧紧系住他的心。----------------------------------------------------我不晓得什么叫恐惧,我身上某个地方大概有个叫作恐惧的东西,但它并不属于我。有悲惨的童年、很早就四处飘泊赚钱的高尔基(Maxim Gorki)也有类似的体验。他向托尔斯泰叙述自己做过的一个梦,梦中他看到有几双皮靴在俄国无止境的冬日街头上行进着——只看到皮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表现寂寞?她对孩子冷冰冰、怀有敌意,却同时要求自己做个好母亲,如果做不到就良心不安.不成熟的人不认为孩子健康成长就是自己辛苦付出的报酬,反而视之为自我牺牲、放弃了美好的事物,即使他们鼓起勇气说出心中的感受,他们的母亲也会细说从头,述说当年如何照顾幼小的他们,牺牲了哪些东西,来唤醒他们心中的罪恶感。他们不敢迈开步伐离开母亲,密不透风的亲密以及极度的依赖此时已显而易见,孩子必须舍弃自我发展,要不然他将背负着让母亲操心担忧的罪孽——对小孩而言,这是解决困境的唯一方法。感觉到自己是母亲的负担,事实上他不具有生命的权利,如果母亲还能容忍的话,他应该知足了;他会想自己是不是太苛求了。有些患者也许借着给予、给别人他们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作为解决之道;他们尝试把爱的赤字升华为乐善好施的行为,普度众生——而这么做也是因为他们希望被人喜爱或受人赞美,否则,他们不会如此卖力。他们的自我如此脆弱,这个世界对他们实在要求太多,放眼所见只有堆积如山的要求,使得他们颓丧绝望不已 在忧郁人格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不敢说“不”更糟糕的事。缺乏坚强的自我,为别人,而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活。他表现出细心、乐于助人、体谅人的态度,能够宽宥,耐心等候,让时机慢慢成熟,从中透露些许利己主义。忧郁的人心底放着史比特勒《普罗米修斯与艾琵米修斯》(Prometheus und Epime-theus)的故事:自我价值令他们感到羞愧”——宁可把光芒藏在黑暗处,好让别人来“发现”。他们常常是静静的深渊,感情丰沛、深刻、温暖,他们感激涕零地拥有这些特质,从中得到愉快的感觉,很少邀功,不太夸夸谈论自己的专长,认为这只是老天恩赐的礼物,活在如假包换的谦卑当中。------------------------------------------------------摘录自:直面内心的恐惧: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 (德)弗里兹·李曼 / 2007.10 /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分裂、忧郁、强迫、歇斯底里四大人格心理分析 / 25.0 / 平装 / 杨梦茹


 直面内心的恐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