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儿童的悲剧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7
ISBN:9787807533016
作者:爱丽丝·米勒
页数:154页

作者简介

《天才儿童的悲剧》作为一部经典儿童教育心理学著作,探讨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童年有伤痛记忆的人,靠着麻木自己,适应了甚至是最难以描述的残酷经历,而这种童年的残酷经历对于成人人格心理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书籍目录

I 超敏感儿童的悲哀
1.贫穷的富有孩子
2.丢失的感情世界
3.寻找真实的自我
4.治疗师的故事
5.金脑子的故事
Ⅱ 抑郁和妄自尊大:否认的两种不同形式
1.孩子需求的变迁
健康的发展
发展的障碍
2.爱的幻觉
妄自尊大
抑郁作为妄自尊大的反面
抑郁作为对自我的否定
3.治疗中的抑郁阶段
信号的作用
对重要需求的抑制
强烈和隐秘感情的积蓄
直面父母
4.内心的牢狱
5.抑郁的社会意义
6.那喀索斯传说
Ⅲ 轻蔑的恶性循环
1.对孩子的羞辱和对弱者的轻蔑会导致什
2.治疗中出现的轻蔑
被强迫性的重复所毁灭的自我表达能力
反常和强迫性行为导致的永久性轻蔑
3.黑塞童年时被视为“邪恶”的“不良行为
4.母亲在生命最初几年中扮演的社会代理人角色
5.轻蔑者本人的孤独
6,摆脱轻蔑,尊重生命
后记
附录
对引用著作的一点说明
致谢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因洞察事实的真相而深刻的书。其目的在于帮助成人发现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校正他们与儿童相处的态度和方法,指导他们重新找回应有的健全生活。  《天才儿童的悲剧》曾畅销欧美市场20年,为成千上万的读者提供了如何心理健全地生活的答案,并帮助他们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内容概要

  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瑞士籍世界著名JLil心理学家.以研究童年早期心理创伤的成因及其对人成年后的影响而著称。其他著作还有:《被抹杀的事实》、《打破沉默》、《你不该知道》、《为了你自己》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本毫不矫揉造作的小书,却有着惊人的影响力。很多读者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书里被准确地描写……作者似乎是你童年最深层、最隐秘自我的一位无声无形的见证人。  --《时尚(vogue)》  罕见的、极具说服力的对孩子们的同情和理解……她举的例子如此生动和熟悉,足以触动深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些阴暗记忆。  --《纽约客(NeWYork)》  这本畅销书已成为千百万人的必读书。这本具有震撼力量的书检视了那些有感情障碍的父母怎样给了自己的孩子生命,却又亲手毁了这些有天分孩子的生活。  --贝克斯出版商

章节摘录

  Ⅰ 超敏感儿童的悲哀  经验告诉我们,在与精神疾病的较量中,我们唯一可以信赖的永久性武器,就是从情感上发现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童年经历中独有的事实。那么我们是否就能彻底摆脱对童年的美好幻觉呢?  人的幻觉无处不在,藏身于生命的每一个角落——这也许是因为事实的真相实在难以让人接受。可是了解事实对于我们而言太重要了,以致逃避它的代价是必须承受严重的身心疾病。为了拥有一个完整的身心,我们必须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去发现那个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事实。这个事实会让我们经受痛苦,但是它最终能使我们重新获得自由。如果我们不这样去做,仅是满足于头脑中的“知识”,我们就会继续被禁闭在幻觉和自我欺骗的世界里。  我们在童年受到的伤害是不会自动消失的,因为没有人能改变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可以修复自己,重新获得我们失去的。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需要更仔细地看到蕴藏在我们自身内部的信息,并把它有效地带到我们的意识中来。  这个过程,虽然肯定不是一条坦途,但却是唯一能使我们摆脱童年阴影的出路。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把自己从一个无意识的童年受害人,转变为现实中的一个有责任感的个人。这样的人由于清楚地意识到过去发生了什么,从而能够与它共存。  但是大多数人都恰恰相反。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过去仍在继续影响着他们现在的生活,许多人甚至根本不想知道自己过去的历史。他们不自觉地继续生活在过去被压抑的童年情景之中,意识不到它们已不复存在的事实。他们仍然对过去感到恐惧的事情心有余悸,不了解尽管它们曾经是真实的,但很早以前就已不存在了。无意识的记忆、被压抑的情感和被压抑的需求主宰了他们的生活,几乎决定了他们所做的一切,或是没有做成的一切。  对童年经历中可怕的被虐待事实进行的压抑,使许多人不但毁灭了自己的生活,也断送了他人的生活。他们那出于无意识的对报复的渴望,很可能使自己卷入暴力的深渊,烧毁房屋和商店,并对别人施加暴力。他们以这种毁灭的方式去掩盖属于自己的事实,为了避免再次体验那个曾经忍受绝望折磨的孩子的感情。  还有的人则在各式各样的自我折磨和自虐的行为中,主动地和无意识地延续着曾经强加在他们身上的痛苦,却自认为这些行为是“解放”。那些允许自己的乳头被穿孔,在上面挂上环,以便得到在杂志上亮相的机会的妇女,她们骄傲地宣称,在这样做的时候她们毫无疼痛感,甚至觉得好玩。她们所说的都是真实的。因为在很小的时候她们就必须学会不对疼痛产生感觉,所以到了今天,她们就会付出代价而不去感觉那个被虐待的小女孩心中的痛苦,并被迫去想象那是很好玩的事。  被压抑的痛苦还会以更具个人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一个小时候受过性虐待的妇女一直竭力否认她童年的真相,为了避免体验痛苦,她永远借助男人、酒精、吸毒或事业上的成功来逃避她的过去。她需要用不断的兴奋使孤寂不能靠近自己;她不能忍受哪怕一点儿寂静的时刻,因为那会使她重温童年那难以忍受的孤独,而对她来说那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她将继续她在内心的逃亡,除非她能明白,对过去感情的了解只会带来解脱,而不是死亡。  对童年痛苦的压抑,不但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传记描写一般把这一点表现得很清楚。比如在读著名艺术家的传记时,读者会感到这些人的生活好像都开始手青春期,而在那之前,我们被告之他们都有过一个“愉快的”、“和谐的”、“平静的”、“贫乏的”或“充满了刺激的”童年。但是一个人的童年到底具体是什么样的,似乎引不起传记作家们的兴趣,好像一个人全部生命的根基并非在他的童年里。下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亨利?摩尔在他的回忆录里描述,当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经常给他母亲涂抹一种油,并按摩她的背以减轻她的风湿痛。读到这里,我突然对他的雕塑有了新的理解:那些巨大的倾斜着身体的女人和她们细小的头——现在我可以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在她们身上找到那个母亲了。她的头高高在上,‘呈逐渐消失状,而她的背却紧贴在他眼前,呈无限放大状。这个细节对许多艺术评论家来说可能毫无价值,但对我来说,它却说明了一个孩子的童年经验可以如此顽强地保留在他的无意识之中。当他成年之后能够自由发挥想象力的时候,这些早期经验便在他心中唤醒无数表达自己感情的方式。  现在,摩尔的记忆不再与任何创伤性的事件有联系了,所以可以不受干扰地保留下来。但是很多人童年中的创伤性经验却深藏和闭锁在黑暗之中了,而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却和这些经验一起被埋藏起来了。  1.贫穷的富有孩子  我有时扪心自问,我们到底能否懂得,当我们是孩子时所被迫体验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的痛苦程度。我这里主要指的不是儿童在实际意义上被父母抛弃或与他们分离,虽然这毫无疑问也会造成创伤性后果;我也不是指那些确实没有得到足够的生活照料或完全被忽视的孩子,以及那些至少一一直能意识到自己在成长期间遭到了忽视这一事实的孩子。除了这些个别的情况之外,为数众多的人在进入治疗时,都一致相信自己曾有一个愉快的和受到保护的童年,并且这个信念一直在伴随着他们。  我经常遇到那些因具有天赋和成就不凡而受到称赞和羡慕的病人。他们都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就受到坐便盆的训练,并且他们当中许多人在一岁半到五岁之间,就开始颇为能干地帮助父母照顾比自己更小的兄弟姐妹。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看法是,这些让父母感到骄傲的孩子,应该有着坚强和稳固的自信心。可事实却恰恰相反。虽然他们无论想做什么都能做好,甚至相当出色;他们也被人羡慕和嫉妒,想成功就能成功,但是这些都无济于事。在所有这些荣耀的背后,潜伏着抑郁、空虚、自我疏离和对生活的漠视。当那些幻觉的魔法不再灵验,当这些人一旦不再是第一名,不再是绝对的超级明星,或无论何时,当他们突然感到自己没有维持住某种必须坚持的理想形象,或不再能达到某些标准时,沮丧的感觉马上就会像黑色梦魇般袭来。他们就会受到焦虑、极度自卑和羞耻感的折磨。那么让这些能力不凡的成功人士形成心理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第一次见面时,这些人总会告诉你,他们的父母都是善解人意的,至少一方如此;而即使小时候父母有过误解他们的时候,过错也在他们自己身上,因为他们不能适当地向父母表达自己。他们在描述自己的童年生活时,对那个曾是孩子的自己表现出缺少同情心,尤其让人惊讶的是,这些病人不但有突出的自省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同情他人的能力。可是他们与自己童年感情世界的关系却是残缺的,表现特点是缺少尊重,对控制和操纵强迫性的需要,以及对成功的渴求。他们时常对孩提时的自己表现出轻蔑和讥讽,甚至是抱有嘲弄和无所谓的态度。总之,他们对自己童年的经历完全没有感情上的了解或认真的评价;除了对成功的渴望,他们对自己真正的需要毫无概念。正由于他们对自己的真实历史压抑得如此彻底,所以他们就能轻易地保留自己曾经有一个幸福童年的幻觉。  作为描述这些人心理状态的基础,我想先阐明一些我的基本观点:  1.孩子从一出生起就有一个最基本的需要,即在任何时候都被重视和被尊重。  2.我们在上面所说的关于“在任何时候都被重视和被尊重”,指的是一出生就具有的表达各种感情和感觉的能力。  5.如果这个孩子感觉自己是在受到尊重和容忍的气氛中长大的,那么当他面临分离的需要时,就能够舍弃与母亲共生的感情,完成向个体和自主的过渡。  4.如果一个孩子需要以上的条件作为一个健康生长的基础,那么他们的父母也应该是在同样的气氛中长大的。如果确实如此,他们就能够向孩子提供培养信任所需要的保护和良好的自我感觉。  5.而童年不是在这种气氛中长大的父母,他们本身就被剥夺了健康生长的权利;他们穷其一生都在寻找他们的父母在关键时刻不能给予他们的需要,即身边有一个能够完全意识到他们存在,并且能认真对待他们的人。  6.这种寻找当然永远不可能完全成功,因为它涉及到一个属于不可挽回的、过去的成长阶段,即刚刚出生之后和童年的早期。  7.一个有着这种没被满足和因被压抑而有着无意识需求的人,只要他无视自己被压抑的生活历史,就不得不去尝试其他替代途径来为自己实现满足。  8.用来实现这些满足最合适的对象就是他自己的孩子。一个新生儿或小孩,必须百分之百地依赖其父母,并且由于父母的照顾对他的生存无比重要,所以他定会尽其所能避免失去他们。从出生的第一天起,他就会为这种需要聚集所有的生命能量,好比一株幼小的植物,为了活下去必须跟着太阳转的道理一样。  在我与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的接触中,我总能在他们身上发现一个颇为引人注意的童年经历,它的特点是:  1.在他们的童年里,都有这样一个母亲@:她丝毫没有感情上的安全感,必须依赖自己孩子的某种特殊行为来平衡她的需求。这个母亲能在自己的孩子和别人面前以强硬、权威甚至是独裁的形象来掩饰她内在的不安全感。  2.这个孩子对母亲的需求,或父母双方的需求,有着惊人的、出于直觉的(即无意识的)感知和反应能力,自动扮演起一个被无意识地分配到的角色。  3.这个角色保障了孩子对“爱”的需要,也就是父母对他的利用。他能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这种被需要保证了他拥有一个可以安全生存下去的办法。  孩子的这个能力后来得到了延伸和完善。再后来,他们不但成为自己母亲的“母亲”(知心密友,安慰者,顾问,支持者),还至少分担了一部分照顾兄弟姐妹的责任,并使他们逐渐培养出对别人发出的无意识的需求信号的特殊感知系统。难怪他们后来都选择了心理治疗师作为职业。如果没有这先前的经历,谁又能保持有足够的兴趣,并花一整天的时间试图去发现另一个人潜意识里发生的事情呢?但是这种敏感性的发展和完善(它过去曾帮助过一个孩子生存,现在又使成年的他能够从事他奇特的职业)也包含了治疗师自己感情障碍的根基:只要意识不到他对自己过去需求的抑制,他就会被迫利用依赖他的病人,来为自己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寻找替代物。  2.丢失的感情世界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认为一个人感情障碍的根源,应该在婴儿早期的适应性改变中去寻找。当孩子必须对尊重、回应、理解、同情和得到感情反射这些需求进行压抑时,就会产生几种严重的后果。  这些后果之一是,病人无论在童年还是长大以后,都不能有意识地体验自己的某些情感,比如嫉妒,羡慕,愤怒,孤独,无助和焦虑。使人备感悲哀的是,我们在这里谈及的是一些鲜活又往往具有深刻感情的人。最为引人注意的一点是,他们在讲述自己的童年时,总会提起一些不包含任何痛苦和恐惧的体验。比如,他们能够享受与大自然的接触,因为这样做不会伤害母亲的感情或令她感到不安,也不会导致减弱她的权力或威胁她的平衡。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专注、鲜活又敏感的孩子能够清楚地记得自己四岁时如何在明亮的草地上发现了阳光,但到八岁时却“注意不到任何事情了”,包括对怀孕母亲的好奇心;对新生弟妹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嫉妒心。  同样使人吃惊的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曾在两岁时被单独留在家里,当时遇到士兵闯入搜查,她表现得“很棒”,静静地忍受了可怕的入侵行为,不哭也不闹。这些人都一律培养出不去体验感情的技巧,因为一个孩子只有在另一个人能够完全接受他(她)、理解他和支持他(她)的前提下,才能体验自己的感情。如果他(她)生活里没有这样一个人,如果他(她)为了体验感情必须冒着失去母爱或是母爱替代物的危险,那么他(她)就只能压抑自己的感情。他(她)甚至不能“只为了他(她)自己”而私下体验它们;所以他(她)就根本体验不到它们。不过这些感情将被保留在他(她)的身体和细胞里,被作为信息储存起来,等待有朝一日被另外一件事情引导出来。  在后来的生活中,这些人必须应对使这些早期情感复活的各种情境,虽然看不到明显的原始联系。这种联系只有当强烈的感情在治疗中得到体验之后,才能得到破译,并与它们发生的原始情境成功地联系起来。  以被人抛弃的感觉为例,我这里指的不是那种感觉孤独所以就酗酒或吸毒、去电影院、看朋友,或“毫无必要地”打电话,以填补内心空虚的那种成人所有的感觉。我这里指的是一个小婴儿体验的最原始的被抛弃的感觉——那时它没有任何借助别的方法逃避的可能,而且它也无法以语言或前语言的方式与母亲进行交流,因为这个母亲自己的需求也没有得到过满足。她必须依赖孩子对她的特别反应,这对她来说无比重要,因为她自己此时也是一个“孩子”,正在寻找一个能使自己得到满足的对象。  无论这听起来多么自相矛盾,一个孩子确确实实是置身于母亲的掌控之中的。这个母亲可以感到自己是被注意的中心,因为孩子的眼睛总在追随着她。一个孩子不可能逃离他的母亲,就像他的母亲不能逃离她自己的母亲一样。一个孩子有可能按照他母亲需要的方式长大,被迫去尊重她,她也可以把自己的感情强加于他,得意地看到自己的形象反映在孩子对她的爱和欣赏中,并感到在他面前很有权威。可是一旦这个孩子变得不那么顺从了,她就能把他丢给一个陌生人,或是禁闭在一间屋子里。

图书封面


 天才儿童的悲剧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这本书是在学校图书馆里不经意发现的,后来再去找他的时候就不见了,之后在当当上看见他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虽然书的观点我很赞成,但是不知道是作者表达的问题还是翻译的原因,总觉得有一些晦涩,不如自卑与超越看着痛快,建议大家看看那本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吧!~ 感觉他们所持的观点态度差不多,是可以相互借鉴的。
  •     朋友们常常会奇怪我会看些特别的书,听风格很奇怪的音乐,其实有时从别人的文字中可以更了解自己,在特别的时候听不一样的音乐会使自己安定。《天才儿童的悲剧》从封面和介绍上看起来第一位作用是让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去跟孩子相处,而其实它让人了解自己,确切的是说了解自己再也找不回的童年。书里说到人在小的时候为了迎合父母的赞赏压抑了自己的各种在理智上看来不应有的感情,而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好孩子,而那些被压抑的情感常常是很强烈的,要抑制就要垒起厚厚的墙。抑制的影响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很隐蔽的表现出来,有很多人是觉察不到的,有时他们产生跟平时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说比较出格的想法甚至做出行动,有时他们会很压抑不知道如何去宣泄,甚至他们没有深刻体会过某些负面情感,比如嫉妒、厌恶、憎恨、愤怒,或者面对特定对象时不能表达出这些情感,比如我们的长辈或朋友。很多人正因如此才从让人上瘾的东西中寻找自己平时体会不到的感觉。我以前有位兄长,平时温和有礼,英俊帅气,却每每在酒醉后闹出很大的动静,大吼大叫,从一楼上去,会把每层都骚扰到,当时我极不理解,现在似乎有点明白。总是很听话的孩子因此受到夸奖和疼爱,如果表现得不优秀就可能失去父母的爱(在孩子心里)。事物总是相对的,没有坏就没有好,没有悲伤就没有喜悦,没有愤恨就没有原谅,没有暴风骤雨就没有风平浪静,如果你不知道什么叫痛苦又怎么能明白什么是幸福,如果你没有哭泣过又怎么知道展颜而笑的可贵。在遇到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不是逃避似的把它甩开或者压制下去,而是去体察它从何而来,才能迅速脱离困扰,而不是待它死灰复燃。
  •     这里说的“天才儿童”,就如作者爱丽丝.米勒在内容概要里说的:“我在书名中使用‘天才’这两额子,既不是指在学校里得到高分的孩子,也是指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华的孩子。我这里指的是我们所有在童年里有过被虐待经验的人,靠着‘麻醉’自己,适应了最难以描述的残酷环境的那种能力。从书中知道,所谓的虐待,包括身体上的和精神上的。有的时候,甚至是父母不自觉的,以爱的名义包裹着的。这本书一再再版,受到欢迎,是因为:“我们中有太多的人,从小就不得不学会熟练地深藏自己的感情、需求和记忆,为的是达到父母的期望并赢得他们的‘爱’”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成功的人依然深受空虚和孤独的折磨的根源所在。尊重孩子,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给孩子爱与支持,理解与关照。幼年时期的虐待,会让孩子留下终身阴影,会阻碍孩子追求幸福的脚步,会妨碍孩子成长为一个真实的自我。幼小的孩子,其家庭,父母,照顾者,就是他所有的天空。如果照顾者只管把自己内心的期望、恐惧和计划投射到这个小生命上,结果只有一个,孩子找到的就不是他自己,而是他最依赖的照顾者时常是父母的内心困境的反射。这个孩子今后的生活中就会缺少一面镜子,以卖弄他注定终其一生去寻找,却找不到的镜子。在紧张或暴虐或没有爱或没有理解的成长环境里,孩子会自觉不自觉地否认拒绝自己的情感,失去了成就真实自我的机会。因为不能了解接受真实的自我,情感,因此一生都在逃避中。而真实自我的缺失,是各种精神疾患的原头。比如抑郁,比如妄自尊大。这两种成年人中极端的人格表现,其实是相关与相通的。妄自尊大是用来抵御抑郁的,而抑郁则是为了抵御因为否认而失去自我的深切悲哀。只有当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建立在他自己感情的真实性之上,而不是建立在拥有某些品质上,他才有可能摆脱抑郁。妄自尊大的人从来都没有真正自由过:因为他首先过度地依赖别人羡慕;其次,他的自我尊重完全依赖于某些特定的品质、他所起的作和某种成就之上,而这一切是会突然消失的。抑郁的反面不是快乐和无痛苦,而是充满生命活力,是能够体验一切自发情感的自由。“只有当孩子确实是在一个他觉到自己受到尊重和容忍的气氛中长大的,那么当他面临分离的需要时,就能够舍弃与母亲(或亲密抚养人)共生的感情,完成向个体和自主的过度。同样的,那些身心的完整性在童年时没有受到损害的人,即那些被保护、被尊重并受到父母坦诚相待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将是聪明的、有反应能力的、有同情心的,并且是高度敏感的。他们将会去享受生活。”这大致就是我读到的本书内容归纳。不由地想起网上那个“父母皆祸害”小组。不由地反思与忧虑自己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是否有过伤害,同时不由地反问:真的是任何事情都可以追索到童年么?孩子真的有那么脆弱吗?并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能为自己找得到出路吗?为人父母真的有那么复杂么?成长真的是那么艰难么?我还是更倾向于这个态度:朝前看,并且,相信自己的常识,一件事情,当你觉得愉快,别人也同样的时候,那么,就做对了。

精彩短评 (总计28条)

  •     。。。
  •     我记得我小时候总是要讲假话来引起父母的注意,然后我妈总是很轻蔑。轻蔑很伤人的啊。
  •     愿意接受不同一般的孩子嘛。。。
  •     (圖書館借閱)
  •     非常好的书,十分真诚与冷锐,作者显然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与风格。
  •     看得想哭。愿自己完善自己。愿自己的孩子能够活成自己本来的样子。
  •     赞同书中提到的一点,很多父母把孩子自然生长的根打断(比如好奇心,想象力),再用人造的替代品(知识啊,道理啊)来填充,实在很可悲。
  •     看了很久才看完,可能是翻译的原因有些晦涩难懂,不过有的部分确实发人深省。心理咨询师需要自我成长!
  •     读这本书有点晕乎。本来是想找到如何避免发生“天才儿童的悲剧”的,读啊读啊,都是一些因为小时候的心理创伤而导致成人后心理问题的案例。我关心的是如何培养我的儿啊。。。。。
  •     观点犀利,就是来得有些唐突,不容易读懂。另外受英文写作思维影响,这个翻译读起来有些拗。
  •     翻译不行
  •     Family stuff, and childhood shit.
  •     我真是心理有问题。
  •     看完才明白美国那在中国人看来称得上严苛的预防虐待儿童法究竟从何而来。这本书的出版与一系列预防虐待、儿童福利法令的颁布基本位于同一时期,可以想见当年在美国作为bestseller引发的轩然大波
  •     我看哭了。。。给我娘也买了一本,她圈圈画画放在床头。
  •     无条件的爱是不可能的啊,这才是真正的悲剧所在
  •     理解了“弄潮儿”的心理驱动力和成长背景
  •     慢慢的仔细的看,还是有些看不太懂,好像只是提出问题而根本没法解决/书名起的不好,容易让人以为是某些恶俗题材的内容/我觉得这个书要广泛的推广才有用,但是又很犹豫要不要推荐给别人因为看完了真是纠结
  •     揭露了部分本质。
  •     与其说是儿童心理学,不如说是父母心理学。热切期盼@盛大文学华文天下 加印此书。我想送给每个有孩子的亲戚一本。@杨文轩
  •     第一本接触心理学方面的书,很薄的小册。同时也是非常棒的研究父母对儿童人格心理的巨大影响作用的经典著作。看书之前并没听说这作者爱丽丝 米勒这位心理学家,但我相信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心理学家尤其是研究儿童受到虐待暴力毁灭性对待长大成年后的恶劣影响。 不知是成长时期也留下创伤阴影还是什么,很容易看懂,尤其很多地方是边看边想跺脚般跳起来呼应作者。简介里写的“童年有伤痛记忆的人,靠着麻木自己,适应了甚至是最难以描述的残酷经历,而这种童年的残酷经历对于成人人格心理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道出了这个星球上多少人的心声啊!不知豆瓣上“父母皆祸害”小组创建人有没有看过这本书。
  •     看到这个名字,很轻易就把它误以为是一本育儿书,说真的,不知道出版社的编辑怎么想的。太局限这本书的价值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我们不再掩饰所谓的美好的童年,那些痛苦的经历和害怕,赤裸裸的呈现在你的眼前,但这却不是作者最终的目的。脱离幻想中的童话,你才可能活得更加真实。
  •     觉得作者过度解读了一些行为,主观性太强
  •     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期受到的父母(生理或心理上)的虐待,会在本人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对其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下一代人的童年。这种虐待是无意识的,可能仅仅因为是公认的“教育方法”(比如棍棒底下出孝子),或者是父母个人的一些因素(比如工作很忙)。受到虐待的儿童可能会将这段儿无法宣泄的阴暗感情深深地埋进记忆深处,只留下那些幸福的记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往往有一个不如意的青春期,却总是拥有幸福的童年。
  •     非常值得读的书
  •     也许,你的,我的童年并非自己想象中那么完美。在所有的长大后的习惯、怪癖等的背后,其实是童年的经历。
  •     刚接触心理学时看的前半部分很惊喜,后来考研之后再看剩下的部分,不太喜欢这种精分的味道了
  •     翻译版本不是特别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