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出版社:人民文学
出版日期:2002-5
ISBN:9787020037384
作者:许志英,丁帆
页数:1322页

作者简介

《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下卷)》包括:从“伤痕”到“反思”、文化寻根•小说实验•女性写作、“晚生代”的姿态、爱情描写的变奏、作家文化心理的嬗变等内容。《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下卷)》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先说这篇小文取名的来由吧,其实我原本是想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脱衣记”,只是“脱衣”有些不雅,想起张爱玲的《更衣记》,就借来暂用了,定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更衣记”。二十世纪意欲图强的中国正处在探索现代化的进程中,强国图存等是头等的大事,新时期到来前,中国文学被看中的也一直都是它宣传鼓动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功能。国家、政治、党派……的功利性一直密密紧裹着中国文学,中国的文学一直穿着厚厚的衣服,既不合身,也不合时宜。新中国成立,中国文学剥下了救国救种的战袍;新时期到来,中国文学渐渐脱去政治功利的官服,开始穿上自己的便服,可以随季节温度增减自己的衣服,也可以随心情喜好选择衣服的款式。总之,中国文学开始自己选择示人的面貌和形式,中国文学开始轻装上阵开辟自己清净的田园。 看了汪老师文集里为《新时期小说主潮》写的书评,果然老师是深耕在文学史料研究的田畴里,阅读时有常人难以企及的细致和探索精神。看过后心里很是叹服,竟然一时生出学习的雄心。可是这样一本书我只有硬生生啃下去,空留几个牙印的份儿,离斟酌推敲、反刍审思的境界还远着哪。刚开始读《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这部书我就大受打击,开篇艰涩的理论让我犹如吃了闭门羹,提不起阅读兴趣,所以我是在沮丧中读完《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的。艰深的理论——对我而言——让我体会到深深的挫败感。特别是第一编和第二编前半段的理论阐述,激起我对理论的愤愤不平。第一编的“文学制度”“知识分子”和第二编的“知青”的一些地方叙述得太理论了,整个就像理论的吊书袋。而从第三编开始,“寻根小说”“先锋小说”“女性写作”等就讲得简洁明了多了。于是我想,按理说,先锋小说完全可以和什么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一起叙述得天花乱坠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云,完全可以比第一编更理论。可是作者没有这么做,看来还是写作风格问题,是众乐乐和独乐乐的问题。我甚至没有礼貌地猜想,下笔荡着浓烈理论气息的作者在做学问中只顾自我陶醉了。忘了在哪看了一段话,大意是,鲁迅、胡适他们那一代人搞新文化运动提倡西学激进地反对旧学,是因为他们旧学都很好,被丰富的旧学知识“吃得撑坏了”;而现在的人一面讲着中国没有理论传统,一面穷首皓经学习西学,或许因为他们对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还“饿着肚子”。所以我想不要一上来就是西方理论一大套一大套的,或许更有利于我们把自己的事先说个清楚明白。可事实的状况是专业人士都在吃西方大餐,我们这些学习者不学习西方理论知识看他们的著作会很吃力,但是理论卷帙浩繁,太多时间花在填充理论上,难免会挤掉自己思考的空间。而且每每看那些专著都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大受打击,唯有沮丧,哪还有什么被吸引之说呀。中国文学何时能断奶?自从中国痛下决心启动现代化进程,西方便成为我们效仿的对象。中国的文学理论是直接拿来主义,五花八门的理论多多益善;写作上是模仿跟风,当然模仿并不是什么坏事,比如一个卡夫卡几乎为所有中国八十年代的和欧洲、拉美的先锋作家提供了养料,而且模仿是文学创作的必经阶段,可是一味模仿,亦步亦趋没有新意和独创也令人生厌。可是随着理论空气的稀薄,在貌似越来越实用通畅的阅读中能咂摸出的味道却少了。后来我意识到这是和历史叙述和历史本体距离有关。《新时期小说主潮》从前往后离我们当下越来越近,新的思潮还在涌动让人看不清楚,历史尘埃的积淀越来越浅薄。所以书的前面部分才能上升到比较深刻的理论层面来阐述,而到了书的后部分特别是下册越来越就现象论现象了,甚至有点时新作品欣赏的嫌疑。上册若是得一周看完,下册似乎一天就足够了。而且上册给人的感觉是由密而疏,味道渐淡;下册却似乎干脆成了各派小说大联展了,历史性论述越来越稀少。和所要书写的历史距离太近,很多东西还没有“尘埃落定”“盖棺定论”,很难看得清楚明白,很难讲得发人深省。这可能是所有当代史书写共同面临的难题。距离太近,视线只会模糊不清,让人短视。如果说现代文学史是在填坑造出平地,打基础,澄清,调整文学研究方向,1949-1976之间的文学史叙述有太多徘徊在文学外部事物或者说文学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关系的整理扯清中。那新时期的文学史有了更加关注自身的条件,就是在平地上开始建造楼房主体了,所以少了一些痛快淋漓的社会历史事件式的叙述,多了些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理论的论述,这座楼房就是文学、文学史主体本身。好像终于有条件可以关起们来做纯学问了,当然这样有利于文学史自身专业性的凸显,但是读起来确实难免乏味枯燥了许多,因为拉开了和鲜活社会生态的距离,有时候显示出刻意生套某些西方理论,似乎快成了西方理论的证明题。理论应该是很多的,如果刚了解到一种新理论就拿来重写一下文学史,似乎也不好。不过新时期小说思潮纷繁复杂,好像没有多种理论指导下的方法做解剖刀,分析归纳文学思潮也很难想象。《新时期小说主潮》和同样许志英、丁帆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放在一起,两套书的叙述中就埋着线索,至少让人可以看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至少有三次更衣的历史:新文化运动后脱去封建传统的箍人衣褥,新中国成立后脱去救亡图存的沉重战袍,新时期到来后退去生硬的官服。到了新时期后中国文学的更衣表演依然继续着,只是文学应该是一直穿着自己的衣服,至于是优雅的礼服还是嘻哈的混搭还是其他,这种服饰风格的问题就要由创作主体自行决定了。也就是说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学开始挣脱封建桎梏的羁绊,开始扛起反抗列强的职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代中期似乎可以看做新中国文学的一个结点,新中国成立至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学一直和政治纠缠不清,文学史的书写也一直是跟随着政治的指挥棒;之后中国文学和政治逐渐撇开关系,文学史书写开始变得轻松自然,轻装上阵。就《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来看,依序从前往后,它的书写痕迹渐变,由密到疏,可以从文学史写作的理论运用程度和社会分析程度等方面来讲。八十年代之前中国文学似乎还穿着厚厚的不合时宜的棉袍和政治斡旋博弈,希望获得脱下笨重外套的权利,还没有多少时间打理自己本身;八十年代之后已经获准穿着薄薄的春装,于是开始注重自身仪容了,做起各种修饰。一条还算清晰的叙述轨迹,让人看到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更衣记。不过《新时期小说主潮》下册像张爱玲说的“肚脐眼展览”,各类小说类别大联展,社会分析、历史性思考的影子越来越模糊。读完全书时,回过头来再看绪论开头的一段话,让人格外感触:“回眸20世纪,可以看出这样一种迹象:20世纪的前八十年,其‘现代性’受到了过多的质疑,从乡土文学到都市文学(沈从文的‘边城’系列乡土小说与矛盾的大都市小说《子夜》,甚至于像‘新感觉派’的小说,其价值定位都是一致的。而惟有鲁迅的价值判断是特立独行的)基本上是排斥‘现代性’的;而到了90年代,人们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地强调‘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文化的优势,而忽略了它的矛盾与弊端。”看到汪老师微博里的这段话“钱钟书治学力图打通中西,其中包括以西方理论观照中国史实,也包括以中国理论观照西方史实。前者继者甚夥,后者几成绝学矣。当今国人自髫年所受即西化教育,外语尤为青年才俊必备之术,故而严肃的治中学者均有相当的西学修养,与汉学家取同一路径;治西学者则罕有中学修养深厚者。佳人难再得。”不得不赞。我们现在的文学史有时候也会削足适履,戴着人家的眼镜观察我们自己的东西,穿着别人家的衣服。王达敏教授将文学史分为三类:专家的文学史、教科书的文学史、普及的文学史。很显然,这部《新时期小说主潮》依然延续《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的路子,是专家治史。当然,学术的价值谁都不可否定。可是我想即便是学术,是专家治史。最后的希望也是尽可能“被理解”,而不是曲高和寡,被束之高阁。而且不光光一直都只是核心处一个小范围的人理解,学术要发扬,这个理解的范围就要扩大。所以我想专家的文学史要是能和普及的文学史结合,深入浅出,应该更好。我这个希望好像没什么道理,当没说罢了。其实,在众多同类书籍中这部文学史被称为“优秀”之作,我毫不怀疑它自有超越之处。我应该是自己不懂那些理论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且我有讨了便宜还卖乖的嫌疑,因为这部文学史中的理论确实让我获益匪浅。如第一编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第三编女性写作的双重身份和双重性质,第四编新写实小说的现代性焦虑和毛泽东时代之后的新启蒙等,不仅这些陌生的名词让我觉得很新鲜,而且崭新的视角和思维规范也带给我重新发现的惊奇。第一编将“反左”话语定性为“新的现代性话语”,同时明确“左倾”话语也是一种现代性话语。不能以为将“左”的简单定义为“腐朽的”“封建的”“旧社会遗毒”,就轻易将我们现代政治犯下的错误剔出去。“左倾”的伤害不是“过去的封建的”犯下的错,而是“当下的现代的”犯下的错,要勇于面对现代自身的错误。这样一个新旧之辨让我想起《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中将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从五四文学到延安文学到新中国成立的一步一步倒退称之为“新封建”。说实在的,这里让我犯糊涂了,我只能理解为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后,中国文学是处在一个半封建半现代的状况。第三编中女体和战争关系的点拨,女性身体经验写作的性质等,终于让我有点能分清女性写作的眉毛鼻子眼了。也特别注意到了张欣这个值得关注的女作家。可是这一编作者鲜明尖锐地从伪女权主义角度对卫慧绵绵等给予严厉的否定,说明这部文学史并不是纯客观历史叙述,而是有价值倾向性的。可是这种批判是不是和女性身体思维、经验写作的性质相矛盾呢?是不是有在做道德批判的嫌疑呢?第四编关于“现代化”“现代性”和“新写实”的论述,不仅将90年代新写实小说思潮和社会分析结合得很好,对新写实小说的贫困叙写和中国城乡问题分析得充满大悲悯,而且突出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核心点“现代化”或者“现代性”,还有中国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并存的两条线。这一部分理论性也并不弱,但是读起来不感到阻碍滞涩,而是痛快淋漓,时时受到启发。《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从“文学体制”开篇到“知识分子”到“知青”到“寻根小说”“先锋小说”……论述了新时期八种文学主潮,第九编还力求从作家心理嬗变的状况来研究小说思潮的产生。本书从宏观视角渐次转到较微观层面,最后再综合总结,著书结构很清晰,思路也很明白,力求从根源梳理起。可是和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相对照,依然显现出不足。大陆文学史就是西方理论的案例和论证证明题,想方设法往理论上套,理论把人看晕了,熟悉的东西被说得不认识了。第一编的作者自己都不得不在书中承认“太理论”了。夏志清“旁观者清”,他的文学史是介绍性的,换了一种眼光。把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东西又说出新意来了,给人重新发现的喜悦。他不必考虑自身身体利害应该是一个原因,当然还要将书写语境、所受文学训练等综合起来考虑。可能因为我们中国被说成一个没有理论传统的国家,我们不服这口气,一心想做好理论的、宏观的。其实没有长篇大论讲大道理的传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把文学做得更微观温情,琐碎而细致。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文化传统追求生命的本质、人生的修养和价值深度,是一种纵向性的思维。西方哲学似乎更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容易形成横向联系思维。而我们自从开启现代化历程就以西方为典范,一直处在西方的光影笼罩下,所以“宏观”成了我们的“梦”。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文采和专业合并,很完美
  •     初读厌烦理论 再读很不错 上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