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键的音乐地图

出版社: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出版日期:2007-3-1
ISBN:9789628321599
作者:黎鍵
页数:376页

作者简介

收入本書的文章,在內容上所呈現的多樣性是教人歡喜的。黎鍵寫在八十年代的文章,在體裁上較接近學術論文,文字也較為硬朗,在批評時甚至偶見辛辣。至於寫於近幾年的文章,雖然也是旁徵博引,讀來卻不似學術論文,反近於隨筆、雜文,風格也顯得舒徐,別有一番味道。黎鍵近年是比較喜歡用『文化評論』這種手法去寫樂評。將樂評視為『文化評論』,首要的是不能孤立地去評論一個音樂作品,而是將它視為一文化現象,把它放置在一特定的文化脈絡中去探究。本書紀錄了黎鍵先生個人在音樂領域遨遊的歷程,也映照出黎先生的不同身份:既是樂評人,音樂研究者,更是一個音樂節目的製作人。

书籍目录

序一
編前編後說黎鍵 / 尹德成
v
序二
「樂評」的身份豈只是音樂和評論 / 周凡夫
viii
卷一
歌詩唱說
「中國音樂文學」馳想
2
音樂原始與「歌詩」原始 : 談語言與音樂
6
《詩經》和音樂(一)
10
《詩經》和音樂(二)
15
屈原楚歌管窺(一)
20
屈原楚歌管窺(二)
26
屈原楚歌管窺(三)
32
西貢民間歌謠與畬歌
40
九龍土著「粤歌」調查雜拾(論文摘錄)
44
喜聽三弦「木魚歌」
50
略論粤曲「八大曲本」
53
粤劇粤樂歷史資料展覽
57
論粤語方言歌曲創作 : 兼談「聯合音樂院」的方言專場音樂會
61
方言歌曲創作問題 : 音樂家座談會
65
序 : 黎韋然《廣東歌謠選》 - 採風、研究及歌曲創作 : 兼論中國謠曲歷史的研究(論述)
71
卷二
吹彈拉打
民族音樂學馳想 : 從「香港民族音樂學會」成立談起
78
對《蜀宮夜宴》作為「擬作歷史音樂」的商榷
81
亞洲音樂、文化圈與伊斯蘭音樂
87
東西方學者聚談「木卡姆」 : 香港國際木卡姆研討會
92
福建《南樂》的唐宋遺存 : 聽「廈門南樂團」演出
95
呂文成與粤樂歷史(論述)
98
粤曲拍和藝術初探(論文)
101
粤樂名宿盧家熾先生的藝術及其時代(論述)
109
南派箏藝家陳蕾士及其中國音樂之研究(論述)
114
略論饒宗頤教授的音樂史研究(論述)
119
「敦煌學」中的唐代「舞譜」(論述) : 談饒宗頤教授的破與立
123
「萬舞」探源
126
中國音樂史的引例問題 : 與吳祖強先生談中國古代樂舞
132
從中國古器樂的曙光時期談起 : 兼論甲骨文的十三種樂器名
137
《詩經》中的樂器
143
論筑
146
卷三
甲篇
樂事
中樂合奏傳統與「交響化」問題(論文) : 兼論中國古代的合奏模式及結構美學
156
中國新音樂史裏的傳統音樂(論述)
180
關於「放眼中樂......」和香港的中樂
187
第一屆中國現代作曲家音樂節在港舉行
190
期待中國音樂的「更新」
194
譚盾交響音樂的當代「反悖」
197
乙篇
樂人
「三十年代音樂」與林聲翕
202
林聲翕歌曲集《輕舟集》序 : 林聲翕論樂及其新作
205
「中華魂 - 長恨歌及林聲翕聲樂作品演唱會」前言
207
詞樂道統的一個句號 - 韋瀚章
209
《李冰歷代詩詞新唱》序
212
以仰慕者的身份寫的話(黎草田紀念音樂會場刊前言)
213
江樺老師四十年的樂韻春風(音樂會場刊前言)
215
不尋常的年代,不尋常的合唱團 - 「長風」(音樂會場刊前言)
217
卷四
說論譚評
樂評,終究是美學問題
222
《古樂風流》與美學演繹
226
現代國樂與中國古典美學
228
情迷粤樂與爵士樂
231
《三國箏嗚》與三國的箏
233
亞洲音樂冒起了越南與手風琴
235
永恆之光 : 《曾葉發聲樂作品音樂會》
237
現代對古韻的回應
240
古琴音樂的聲多韻少
242
《琴心》、琴藝與香港琴文化
243
新世代的琴藝「善傳承」
247
華人音樂與標籤
250
名牌音樂的潮流藝術
253
中國琴箏的國際化境界
256
說地方箏
259
「管色清商」語中樂
262
卷五
擺設鋪張
傳統中國器樂示範 : 中國音樂錦盒(一)
266
節目表/中國傳統器樂音樂(場刊介紹)
福建南音示範 : 中國音樂錦盒(二)
272
節目表/福建南音(場刊介紹)
「粤歌弦韻六十年」音樂會
277
節目表/場刊前言
「粤歌雅詞六十年」音樂會
281
節目表
示範講座系列
唱歌猶如唱文章(場刊前官)
附錄一 : 撰曲人與香港曲壇發展(論述)
附錄二 : 王心帆、吳一嘯及胡文森生平?黎紫君撰?
「古琴名家滙香江(中國)」系列
294
節目表(一)/節目表(二)
講座及雅集
琴派・琴人・曲目(場刊介紹)
星韻心曲(記念小明星逝世50周年、王心帆作品粤曲演唱會)
299
節目表
附錄 : 小明星腔與《星韻心曲》(座談會記錄) / 王心帆, 招惜文, 黎紫君
南音的藝術(廣東南音名家名曲演唱會)
308
節目表
南音的藝術(介紹及名詞解說)
弦詩曲樂在香江 : 香港曲藝纍珠(一)
313
節目表
介紹及潮樂、漢樂名詞解釋
千年南管會知音 : 香港曲藝纍珠(二)
317
節目表
介紹及福建南音名詞解釋
粤樂歌壇匯名腔 : 香港曲藝纍珠(三)
320
節目表/前言
客家漢樂與粤樂 : 廣東地方音樂菁華(一)
323
節目表/客家漢樂與廣東粤樂介紹
客家漢樂與潮樂 : 廣東地方音樂菁華(二)
328
節目表/潮州音樂介紹
粤樂薪傳
332
節目表(一)/節目表(二)
場刊前言
琵琶意象集
338
節目表
緣起與「意象說」(序官)
粤樂舞樂《九天玄女》與粤樂音樂會
342
節目表
一幕情真意深的「離幻道場」(場刊前言)
廣東音樂名曲音樂會 : 廟街歌壇話滄桑
346
節目表
「廣東音樂」發展一百年(場刊前言)
八音和唱慶昇平(鑼鼓櫃古樂及古腔音樂會)
351
節目表
「下四府」粤劇與民間鑼鼓亭及木偶「舉人戲」(場刊前言)
演奏會系列
古琴音樂學術講座系列
訂票小冊前言
「香港琴家與琴文化」音樂會
360
節目表
香港琴家與琴文化(場刊前言)
六位宗師的傳奇
365
香港音樂備忘錄(口述史系列講座)
講座系列
講座單張前言
古樂傳音 : 中國傳統地方音樂系列
368
音樂會系列
中國傳統地方音樂(訂票小冊前言)
玉皇登殿與粤韻古調音樂會
371
節目表
廣府粤韻的「古調」溯源(場刊前言)

黎鍵的感謝
375

内容概要

黎鍵,本名黎保裕,香港資深藝評人、音樂專欄作家、音樂史研究者。筆名黎鍵、金建、李健之和盧保等。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十一日生於廣東新會,二零零七年五月二十六日凌晨一時於香港家中安然辭世,享年七十四歲。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黎鍵已從事樂評寫作,八十年代始專注中國音樂文化的研究。一九八四年與一群志同道合者創立了香港民族音樂學會,一九九三年與粵劇藝人成立「粵劇之家」,積極參與推廣中國民族音樂與粵劇的工作。九十年代加入香港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又曾獲邀出任香港中樂團名譽顧問、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音樂顧問、前香港演藝發展局委員及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同時亦是中國上海東方音樂學會與中國音樂文學學會的香港區會員。近年,在香港演藝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客席講師。 黎鍵發掘本土民謠「畲歌」、寶安「木魚歌」,又進行研究、整理和評論粵曲、粵劇歷史的工作,成就卓著。他把調查、研究和整理結合的成果,通過著書,報上發表論文,主持講座、研討會、電台節目等,引起大眾對已被忽視的中國音樂文化,尤其是香港本土的歌謠說唱、粵曲粵劇的關注.


 黎键的音乐地图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