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书评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10
ISBN:9787221044648
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页数:260页

信仰永驻,完美谢幕——读《帷幕》

作为波洛的最后一案,如果单从推理过程和诡计设计上看,《帷幕》并不能算是上乘之作。但是作为集智慧与荣耀于一身的波洛,显然不再需要利用他一生的最后时光告诉我们他有多聪明。全书从黑斯廷斯回到斯泰尔斯那一刻起,便充满了一种追忆往昔岁月的伤痛,特别是看到波洛的苍老和衰弱时,这种痛心的感觉便更加明显。不管波洛再怎么强调他的头脑有多灵敏,他都不能否认他已经老了的事实。但波洛就是波洛,他不会因为个人问题而放弃内心的坚持和执著,尽管这样的坚持和执著在他人看来可能有失偏颇。书里说,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谋杀犯。“凶手”也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一弱点,假他人之手满足了自己内心罪恶的欲望。那些真正实施犯罪的人也许没有凶手的内心险恶,也许他们的行为只是一念之差,也许他们还怀着一种拯救他人的牺牲精神,但他们同样应该为他们的行为负上相应的责任。谋杀之所以会成为一种习惯,并不是因为谋杀行为本身,而是因为人们已经不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波洛曾经说过,被害者的道德品质与案件无关。同样,凶手的道德品质与案件也是无关的。如果波洛没能在黑斯廷斯犯案之前制止他的话,那么无论黑斯廷斯再怎么高尚正派,光明正大,恐怕都不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波洛可以阻止别人犯罪,却无法遏制他人内心的欲望,可以拯救朋友的人生,却无法救赎自己的生命。《东方快车谋杀案》中发生的事件与其看作对于恶人正义的审判,不如理解为波洛的无可奈何,他无法阻止恶人做恶,同样也无法阻止别人对于恶人的报复,惟一能做的恐怕就是坚持和执著于自己的内心。他常说:“我决不允许谋杀。”,正义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抓到凶手,更重要的是还无辜者清白及保证他们的安全。他逾越了上帝的职责,却并不会怀着侥幸心理把自己的生死交给上帝,他以正义的名义审判了凶手,也审判了自己。故事的结尾看似是在表现波洛内心的挣扎和信仰的崩塌,其实任何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一次他从始至终遵从了自己的内心,他死而无撼。斯泰尔斯,作为整个系列故事的开端和结尾,见证了波洛辉煌事业的起点,也在最后一刻见证了一个伟大侦探的灵魂。

帷幕下的守望者(泄底)

“我的朋友。我们第一次侦查罪犯是在这里——最后一次也是在这里…… 那都是些美好的时光。是的,那一直都是美好的时光……” 经过这几天的努力,终于把阿加莎的《帷幕》看完了。看这本书的动机很简单,波洛的最后一案,也是我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本推理小说。这本小说,虽说是波洛的最后一案,可是知名度却低得惊人。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这本小说的诡计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吧。看的译本是很古老的,看似也是现今唯一的一本,那个时候,波洛还叫做白罗,黑斯廷斯也还叫做海亭斯,不变的是阿婆啰嗦的文笔还是依旧。一般情况下,我是不想看下去的,在看到小说的十分之六的时候,还没出现受害者,脑袋不好的黒斯廷斯还在纠结和女儿的交友问题。我算是囫囵吞枣地把这个故事看完的。糟糕的翻译,蹩脚的行文,实在不是能吸引人的因素。说点小说的缺点,首先是情节方面确实是很狗血,小说的一大部分是小黑和女儿的纠结,女儿交了一个类似流氓的男友,而小黑作为父亲要去阻止他,甚至不惜要杀死他。好吧,小黑就是这么的单纯。不得不吐槽的是,小黑在这本小说中终于当了一回侦探——堪称侦探的反面教材,也许能够出书,名字叫做《侦探不能犯的一千零一个错误》。好吧,虽然不算出色,但毫无疑问,小黑确实是个忠实的华生。出场人物很多,翻译很乱,看完以后大多的名字都忘了。这算是一贯的传统吧。这本书的亮点是结尾部分,阿加莎采用了《无人生还》中的桥段来给出了谜题的解答,另一方面,从情节来看,和雷恩的最后一案有点类似。阿加莎的作品是1944年发表的,而奎因的是在1932到1935年发表的, 因此可以推测出,阿加莎至少是借鉴过临终侦探的死亡方式这个桥段。结局的出人意料,在这本小说里面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世界上著名的侦探形象很多,波洛算是其中的一名。而我所看过的描写侦探死亡的作家并不算多。其中最具有浪漫主义的算是福尔摩斯和宿敌莫里亚蒂教授在莱辛巴赫瀑布身亡,那算是福尔摩斯最后的光辉了。虽然后来他复活了,可我一直认为他就是死在了那个地方。然后是奎因的雷恩先生,年老的雷恩像莎士比亚的剧本一样,贯彻的自己的信念,可不能否认的是自身的犯罪行为。至于波洛,这个年老的侦探采取了和雷恩一样的行为——当法律无法制止犯罪的时候,唯有自身才能去遏止,但这样和犯罪本身也无异。看东方快车谋杀案的时候纠结过法律之外的道德问题,也对波洛当时的做法质疑过。看雷恩的最后一案,同样不太认同他的做法。至于现在看到波洛的最后一案的时候,当初的心情也不复存在了。就像以前看推理小说,总想着在侦探之前找到凶手,但看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只想早点看完。把调查谋杀案当做游戏的话,波洛是第一个。在abc谋杀案的结尾,波洛用法语说出游戏万岁的时候,不正表明他自身的想法吗?那么在这最后的一场游戏里面,我觉得实际上波洛是输了。他杀死了凶手,这已经违反了游戏规则。虽然波洛也说过,他本来可以堂堂正正地杀死凶手,但他还是打算设置一个谜题,让小黑去找出他这个杀人凶手。可是,谁都知道,小黑根本不是个及格的侦探。这也实在是太不厚道了。雷恩和波洛都选择杀死凶手,凌驾于法律之上。当然这是不正确的。他们自己也明白。我想导致这个行为的思想大概有两个。第一个是书中所说的,每个人都是潜在的谋杀犯。也许我们都有可能失去理智,做出无法挽回的事情,像七宗罪里面的那个年轻警察一样。第二个,应该是年龄的问题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年轻的波洛不太可能会做出这样的犯罪行为,可是年老的话就不一样了。心境肯定会有所改变,大概是想着能在死之前做出些正确的事情,维护心中的正义,哪怕赔上了自己的性命。波洛死了,为自己的侦探生涯拉下了帷幕,退出了曾经珍爱的舞台。不知道了解了真相,女儿也在他方,孤身一人的黒斯廷斯是否会感到寂寞?他说波洛死的时候,他也死了。这最后的案子里,不知小黑是否找到了最后的答案。

伤感的名作

故事又回到了起点,斯泰尔斯重现死亡阴云,面对劲敌“X”,轮椅代步的波洛垂垂老矣,好在忠实的黑斯廷斯在旁,结局又是波洛的大获全胜?一声"老友"包含多少伤感,厚厚的帷幕落下,带给人令人无限的叹息。

正义与邪恶的终极一战【剧透慎入】

我一直觉得,如果一部侦探小说能让人读上不止一遍,甚至在真相大白后仍魅力不减,那它无疑是相当成功的。算起来,我已经读过《帷幕》四五六七遍,但每隔一阵子再来读它,仍会为之深深打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帷幕》已经超越了一般侦探小说的范畴,它探讨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除了圣人,每个人心中都有善与恶、光明与阴暗并存,但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好人。一些恶念也许曾经在心中片刻抬头,但最终都会因为社会道德的约束和自我良心的觉醒而被及时压制打消。然而正是有诺顿这类人的存在,凡人心中原本不会有大作为的恶就会变得相当危险。诺顿之流就像是放大镜,他们能够敏锐地发现我们心中原本也许细小如豆的阴暗处,然后执着而巧妙地聚焦其上,直至照出熊熊火焰。这真是一种极高明的犯罪术,不着痕迹,兵不血刃,甚至他压根就没有兵器,而是手无缚鸡之力,外表相当无害。他悄无声息地来,用言语激发无辜的人们心头之恶,怀着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邪恶乐趣和对血腥的变态嗜好(讽刺的是恰巧他生理上晕血)躲在一旁观战,然后满足地开始寻找下一对猎物……幸而,或者说相当不幸的是,在斯泰尔斯庄园,所向披靡的诺顿遇上了以自己那些优秀的灰色脑细胞为傲的我们的大侦探波洛。波洛识穿了诺顿危险的伎俩,却苦于没有办法将他定罪。因为从法律角度来说,诺顿是完全无罪的。金庸先生曾说,故事发展到某一地步,笔下人物的命运便不再受作者控制。其实帷幕完全可以不是波洛的最后一案,正如他自己所说,要想对付诺顿,只需要正大光明地给他来上一枪,然后假装手枪走火。以波洛的身份,绝不会有人怀疑,还能够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波洛永远是那个骄傲的波洛,他信念坚定,有自己对正义的理解,对弱者怀有最深切的同情,但对真正的恶行绝不姑息。所以当面对诺顿这样的终极对手时,他势必是会选择那样一种决战的方式,用波洛自己的话来说,是要与诺顿“比个高下”。于是,他在诺顿额头不偏不倚地开下了那一枪,留下了那个该隐的烙印,用自己的方式,宣判了他的罪行。然而,波洛这样一个终其一生都在为正义而战,始终宣称自己“不赞成谋杀”的人最后却犯下了谋杀罪,他心生疑惑,但没有迟疑地承担起后果,以自己的一死,还了法律一个公道。波洛不愧为波洛,他是真正的勇士,从某种方面来说,甚至可以被称为“侠义的”。他就这样完成了他伟大的最后一案,结束了他伟大的一生。每当读到最后,看到他留给黑斯廷斯的信中所说的话:“我并不认为一个人应当把法律握在自己的手里……“可是,从另一个方面说,我就是法律!作为一名比利时警方的年轻人员,我曾经击毙一个坐在房顶上向下面的人开枪的亡命之徒。在紧急的状态下,是要宣布军事管制法的。”泪水就模糊了我的视线……这个世界是多么需要赫尔克里·波洛和他优秀的灰色脑细胞来为我们保驾护航啊……如果你不是那么急着离去,该有多好……

我选择在伤感前知道结局

最近重新开始了对阿加莎作品的热爱……或者说痴迷。总之我一本本的看着我能找到的她的小说。 严格来说,我还是中毒未深的,所以我想,先看完这本绝作比较好。因为再多看几部,再多痴迷于阿加莎和波罗一点,我就会和很多很多阿加莎迷一样,无法再痛下决心翻开这本波罗的最后一作。最终,我还是和华生一般的黑斯廷斯一样,再怎么猜,也猜不到真正的X,也猜不到最终的真相。黑斯廷斯猜到那个贴身男仆的时候,我还真的以为他总算猜对了,结果我们还是无法猜出波罗的真意。至今看过的阿加莎的小说,大概仅限十本,学校的图书馆有的都是80年代的阿加莎,最新的也是93年三毛主编的华文版,我只能买几本贵州版,上网下电子书,或者翻看着图书馆那一本本破旧的小说。 这本《幕》发生的地点还是斯泰尔斯庄园,我最终还是选择看第一本《斯泰尔斯庄园》之前看了这本。 我还是非常赞赏阿加莎如此首位呼应的手法的,一切开始于然后结束于斯泰尔斯庄园,波罗一生在揭露了无数多的犯罪后终于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也许每个侦探也都是伟大的罪犯,但他最后还是为了正义,为了惩罚罪犯而选择了罪犯的道路。一切都无可指摘。记得好像听说阿加莎选择亲手杀死波罗,因为宁愿自己来结束。我非常理解和认同这样的行为。 无论如何,幕虽然是她晚年写作,依然是十分悬念迭生的伟大著作。好了,我已经知道了结局。现在……要开始往前追溯,伟大的波罗侦探生前的许多伟大案件,我可以一一去了解了。

直到幕落心已碎

最近又重新迷恋起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推理小说来。第一次接触阿加莎时,我还是南大的新生,在刚建成而四周尚荒凉一片的浦口校区,除了读书,似乎也没别的什么更好的事做。可是伴着这荒凉读书,是适合我内心那个沉默孤寂的真正的自己的。那一阵我常在英国文学的书架前徘徊,当从一大排同样灰扑扑的旧书中,随意中抽出一本署着“阿加莎.克里斯蒂著”,并放在已经决定带走的一大叠书的最上面时,我并不知道阿加莎是“举世公认的侦探小说女王”,而她的作品发行量仅次于《圣经》,亦不知道从此我就会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阿迷”。那是一段多么痴迷的时光。我读遍了学校图书馆里能找到的每一本署着阿加莎名字的书,这个名字在布满烟尘的书脊上熠熠发光,我扑向它,就象欣喜若狂地扑向梦中的宝藏。许多年后的今天,小病初愈,上班无事。宝葫芦兄从济南寄来的《幕》就在我的书桌上。我所在的小城的书店找不到一本阿加莎的书,然而现在的我,却再也不是只能对着学校图书馆的书架徒然叹息的我,网络为我打开了通往梦中宝藏的无数道路,《幕》正是通过这些道路来到我面前的第一份收获。然而,我困惑了。那浓郁的英格兰风味依旧,那层层引人入胜的悬念依旧,可是那熟悉的阿加莎式幽默呢?那一度轻快,俏皮的叙述语调,在这本书里,全然被一种拂之不去的惆惘忧郁代替。是的,这是波洛的最后一案,波洛已经垂垂老去,疾病缠身,他的朋友黑斯廷斯同样老了,我真的不知道,阿加莎是在什么样的心绪和境况下写作这本书的。通篇都是对于往日的追忆和时光不再的哀伤,这是小说中以第一叙述人出场的黑斯廷斯的哀伤,也是流露在字里行间不可掩饰的阿加莎的哀伤,它让我几次释卷,不忍卒读。我承认,有的时候,我是一个很脆弱的人,我往往会被书中的某个情节打动,而流出泪来,却只有这一次,是由于那种无以言喻的抑郁气氛。难道仅仅是因为此刻的我特定的阅读状态,书中的这种迟缓、疲惫的哀伤才更容易渗透进身心的每一个角落?我把脸埋进手心里,突然间泪如泉涌。还在开篇,阿加莎就直接了当地说:“重新回味往日的经历或体验旧时的情感,有谁能不感到一种突兀而又震惊的痛楚呢?” 最后,波洛死了,帷幕落下,我仿佛那个突然间被孤零零地遗弃于人间的黑斯廷斯,从我的耳边传来波洛最后的叹息,“再见了,我的朋友......那都是些美好的时光。是的,那一直都是些美好的时光......”就推理小说本身而言,这仍然是一部扑朔迷离的优秀作品,如果你喜欢一个作家,而不会轻易对她失望--你就会理解她某一部作品中突然袭来的感伤。我不得不引用一句早已成为陈词滥调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说它坏,是因为伟大而唯一的阿加莎早已经随着她所在的时代逝去,而我犹在为她的悲痛而悲痛;说它好,是因为打开互联网,你就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里,还有那么多那么多同样喜欢阿加莎的人,就算在《幕》中我们已经失去了波洛,而其实我们真的并不孤单。(在阿迷论坛上发表过,还奖到了几千金币的说,嘎嘎)

“愿它快一点到来吧!”【强烈剧透】

三年前看的《帷幕》,很稀有地原价买到了贵州版,依旧是舒适的页面布局,恰到好处的人格分析,我还记得当时看到某一章的结尾和后一章开头的时候差点眼泪都要掉下来。磨蹭了很久,还是打算掐掉眼泪来写写它吧。【上】理性版纯粹从推理小说技巧上来说,这个故事并不算是什么惊艳的作品,达到的水准大约是《东快》的85%和《罗杰》的75%(《东快》历史上唯一的设定以及《罗杰》惊天的逆转,比起来《帷幕》都要稍逊一筹)。但对人物的刻画和心理的分析显然是下了些功夫的(我一直认为有些书阿婆是刻意不花心思写的,所以显得水平很一般)。1944年写好了锁进保险柜里的时候,她的作品《空幻之屋》、《藏书室女尸》、《啤酒谋杀案》水平依旧较为巅峰,作为波洛的最后一案,它的要求必须是经典,刺激而又感伤,起码这几点上阿婆至少很合格。黑斯廷斯依旧是个完美的药引,又是牵引老读者们怀念以及不舍的绝佳口述人,开头我就被阿婆的煽情结结实实地感伤了一次。那些误导读者的线索和心理显然比第一篇《斯泰尔斯的神秘事件》要严密合理许多,在对几个人的怀疑和分析中完全看不出任何刻意的痕迹。在突出黑斯廷斯一如既往“光明正大”的性格之外加入他对各色人的看法,包括熟悉而又陌生的斯泰尔斯,以及经典的纠缠的人物关系(护士、爵士和上校的关系设定得挺不错的),黑斯廷斯富有幻想的想象与怀疑以及嫉恶如仇,一切都流畅得无可挑剔。其实在故事里,阿婆做了两个比较大的改变,一个是黑斯廷斯作为波洛的“眼睛和手”去观察斯泰尔斯里的所有住客,这是应该是第一次把所有人物刻画的任务交给黑斯廷斯这个心地单纯的“华生”,在以往小黑和波洛共同的案子里往往都有少量波洛对次要人物的评价(或者是行动、神色上的暗示)。另外一点,在《高尔夫球场的疑云》之后第二次把黑斯廷斯本人牵扯到案件里来,第一次从第一人称角度来呈现“谋杀未遂”的犯罪心理,这应该也是阿婆一直想要做的(这点上甚至比她的另外某本更有名的小说做的还要好)。当然,对于这个相当容易把握的人物而言,成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第N次借用《奥赛罗》的故事以及“心理暗示法”犯罪完全说不上有多惊人,但至少让人信服。介于它的主要任务是完结一个有爱而怀恋的波洛的生命,这点上并不是纯粹的重点。整本书显得很流畅自然的,和金庸说的“节奏感一流”的确符合。(阿婆的节奏感和人物刻画功力真心觉得已经完全不是推理小说家的业余水平了。。。)我记得在推理吧看到推荐这本书,推崇它一些线索和伎俩涉及到阿婆中早期的一些作品,可能是顾及阿婆的名声凑的吧- -。一开始看到很囧了一下,因为这个做法其实是蛮不厚道的。当然那个时候看她的书的人本来就很多,就像大卫苏切特版的波洛一样,并不完全追求模仿和推广原著。这本书要从推理小说惯常的trick和plot的方面来分析的话,trick顶多70分,而plot则可以80+。阿婆的小说基本除了极出名的几本创始性的trick之外,基本上都是以plot取胜的,阿婆一向擅长制造各种各样的红鲱鱼,这本书里粗略数数应该至少有三条。这本书是plot取胜的极好范例,基本上完全找不到毛病,由波洛先扔出的五个浑身不搭界的小案子以及一个耸人听闻的X,再加上黑斯廷斯的想象力的渲染,在不断地怀疑嫌疑人的同时推进事件的不断发生,再加上波洛适可而止、神神秘秘的点拨——从小说作品角度而言,阿婆在这本书里对节奏和情节进行的把握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所以这也是阿婆的小说比起奎因、卡尔等更具有可读性也更普及的原因。各人认为写小说和写推理小说是有蛮大差别的,写推理小说的推理小说家不能算作是“小说家”。推理小说家侧重的是逻辑的精密,在故事的流畅性上相对比较业余,他们也没有精力去推敲小说节奏以及文字的表现力,更不用说里面的感情因素显得一带而过(最近看完《火焰,燃烧吧》强烈有这种感觉,也有人对我说觉得卡尔的文笔相当不够看,我表示赞同,而且认为奎因也是如此,但对他们的评价角度不同)。阿婆的推理小说个人认为叫作侦探小说比较恰当,因为她在小说里运用更多的是古典派的写法,从对人物的描写来显示文字和故事的张力,而不是通过花样百出扣人心弦的推理情节,因而看起来总觉得情节进展特别慢。《帷幕》、《空谷幽魂》都是这方面的典范,在每个人物身上无疑都下了大功夫进行描绘(人文版《空谷幽魂》找黄昱宁这文艺女人来翻真的挺好的),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个人很喜欢约翰·克里斯图那个受害人)。接下来我就不多说了吧,该吐的关于阿婆的都吐完了,从plot角度剧透自己也觉得别扭,开始煽情。【下】感性版"How time flys"听得耳朵起茧了,在我们这些普遍还不需要马上见上帝的人看来不过是带点沉重的回望过去。在这里我似乎才感觉到时光是真的在书里飞逝——原来是真的,波洛和黑斯廷斯都已经“行将就木”了。花白的头发,迟缓的步子,老军官调笑一般的互相调侃,这个男人和那个男人原来几乎都是真真切切的人,而且真的都已经老得掉牙了。所以在这些人的话里,这个普遍的用语才突然间让人招架不住地伤心起来。我想,“物是人非”不仅是小黑对斯泰尔斯的伤感,更是阿婆对现在这个世界的伤感。她的文章里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乔治时代的无限怀念,以至于写大庄园的家族案件乐此不疲,以及各种从马普尔和班太太口里说出的对新式建筑和新式女仆的不满,怀旧总伤人。(插,我恶作剧地强烈想知道奎因和卡尔看阿婆的小说是什么样的态度的,据说他们互相都看,哈哈~)黑斯廷斯在开头大书特书的煽情我是毫无招架能力,对于我们这些阿婆迷而言,看波洛一件一件探案在实际时间里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了,白色内页上写的清清楚楚的“——波洛的最后一案”,光六个字就已经足够调动起我们所有的感伤的预备动作了,喜欢阿婆的终究还是女人多。一步一步怀念当年的斯泰尔斯,这个名字不仅对黑斯廷斯和波洛,对每一个读者,对阿婆本人也绝对是一个闪着光的名字。旧的地方,依旧是案件,依旧要对身边的人做出各种各样的判断,怀疑,分析,光明正直的黑斯廷斯要对黑暗的人性再次交锋了,而且这次基本上没有身边这个伟大的朋友的帮助,没有阳光灿烂的辛西娅,没有迷人善良的玛丽·卡文迪什,更没有可靠的灰姑娘。所有人都比上一次复杂无数倍,无论是腔调十足的卡林顿爵士,还是美貌虚弱又矫情的芭芭拉·富兰克林,或者是花花公子阿勒顿上校,所有人都没有纯粹的可爱了,甚至包括他亲爱的女儿朱迪丝。他也只有一个人坐在房间里,对着一杯酒,感觉到他的葬在阿根廷的灰姑娘在他身边。感性的人物是更贴近人心的,我总觉得这样一个半白着头发的老军官就能活生生坐在我面前,满目的疮痍和伤感,身边还坐着他心心念念、感情更为热烈却也更为冷静的老波洛。而他们这两个满心怀旧的老家伙,却依旧要为追踪一个甚至完全没有影子的罪犯而在这里努力。我是极其喜欢黑斯廷斯的真诚的,小黑比华生更有一个独立的人格,也让他作为波洛的陪衬更加富有感情。他对一切的人和事都有强烈的爱与恨,这不仅仅是给读者提供了方便,更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亲切。还记得《哑证人》里他和小狗鲍勃的交流充满了喜剧感,不知道阿婆本人是不是对这种过于正面的人物失去了探求的欲望,所以黑斯廷斯主笔的小说一共只有八本,而他却是波洛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当然,这本波洛的最后一次探案当然得由他最好的朋友来主笔,这说起来挺伤感的——然而留给黑斯廷斯的也不仅仅只是记录这一件事那么简单。在看过某本小说之后,我会不由自主邪恶地想道:“也许他本人就是凶手呢?——也许就是侦探本人,或者是哪个看似根本不在怀疑人范围的人?”所以我钦佩阿婆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一往无前的古典精神,那种黑斯廷斯式的绝对精神上的正义的征讨——这在《东快》里表露无遗了那种骑士精神,波洛是受到黑斯廷斯的影响的。然而那个选择却给后世的人们带来了争论(从这点意义上说,2010版重拍大卫苏切特的《东快》绝对是不可多得的翻拍神作,因为它面对的观众就是熟悉情节的,更在乎对原著争论和核心上的深度挖掘)。他在一步一步铤而走险要去毒杀阿勒顿的时候,波洛在信里说“可是,我亲爱的黑斯廷斯——谋杀!这不是一个适合你的字眼。”一个熟悉的老朋友送给另一个熟悉的老朋友的话!在以前的作品里,波洛从来没有想这样对一个朋友这样的眷恋和赞美。或许对这种友情我们已经完全不需要说太多了,然而我们依旧看到这个伊阿古的实力了,他影响到了正大光明、从来不会对人有非分偏见的黑斯廷斯,即便他因为波洛的安排而收了手,他心理上受到的影响依旧变化得惊人,他开始怀疑柯蒂斯,怀疑富兰克林,怀疑一切看起来因为谋杀而顺理成章的事情,甚至怀疑自己的女儿——成为杀人凶手。这种邪恶在小说里,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它被一点一点灌输到黑斯廷斯的脑袋,看到他的纯洁和光明正大如何被歪曲,所以才有了最后波洛的抉择,他所谓“比个高下”。“Bon,比个高下!”波洛最后留下的信就算是单独拉出来评判,它的流畅度和感染力也是绝对不输给任何正经小说家的作品的。在这封信里似乎才让人第一次感觉到,这个感情深藏不露的老家伙每次对着朋友说cher ami的时候原来并不是随意的殷勤,而是真真正正的友谊和依赖。而在对个人的阐述里,波洛的困惑、崩离解析都在自己对案情和罪恶的陈述里达到高潮:“如今,这个行为正在变成一种流行病——一种越来越兴盛的贪念欲望。”“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说,我就是法律!”“然而现在我像一个孩子一样,站在这里,我不知道……”我看到一个小老头子孩子一样的真诚和火一样的热情,他在用灵魂剖析自己,他用尽全身力气地阐述自己毕生可能都埋藏在心里的“波洛自有办法”,他对这个世界和社会的观念和解析。他孩子气般正经地说道“在紧要时刻,是要宣布军事管制法的。”你还能够对他的坚持说什么?一个满腔热情却又悲哀无奈着的老朋友摊开双手站在你面前,脸上满脸的激动、失落、痛苦。你会无条件地接受他所有的道歉,并且由衷地为他的痛苦而感到感同身受。甚至包括他那个古怪的对称性的怪癖暴露了他的凶手身份,“不,我结结实实给他的脑门来了一枪。”你记得《ABC》里他说“在这样的建筑里,人们会致力于让母鸡生出方形的蛋”么?对于波洛的一生,他自己的那封信已经足够表达全部了。我不能完全记得原话,穷其一生,阿婆的三十四本小说里,他都在致力于追捕罪犯和伸张正义,然而犯罪的界限是什么?正义又应该怎样伸张才是正确的?就像2010版里那个时常痛苦、满心纠结的老波洛一样,时间带给他的不是老迈后明晰的快乐,反而是愈来愈多的模糊与纠结。他已经无暇去为新的伟大的凶手诡计而欢欣鼓舞,而是越来越沉默地表达自己对凶手的处决,他不再蹦蹦跳跳或者眼睛里发着绿光,或者是蹲在花坛边查看泥脚印。波洛真的在一点一滴里老了,稳重,收敛锋芒,虽然他依旧骄傲于自己完美的唇髭,或是对自己的漆皮鞋斤斤计较,他也依旧热爱咬文嚼字,夸张地外国人式地表达情感几乎让人分辨不清真假。他的脚跛了,整个人也由饱满变得干瘪,甚至头发都掉光了,甚至他的床边放着亚硝酸戊酯,随时随地指引着他的死亡。他最终义无反顾地走上谋杀者的道路,因为在他的古典精神思维中,这是对正义的伸张——“斯蒂芬·诺顿,他将永远逃脱法律的制裁,而我,赫尔克里·波洛,会对他说不。”然而这究竟是轮回一样可笑而又可悲的事情,因为在人生里总充斥着这种可悲的轮回——人总是在不停地犯着同样的错误,重复着自己的弱点。正义感,在他的日子的最后成为了上帝攻击他的最致命的弱点之一,另一个,则是他毕生的好朋友,阿瑟·黑斯廷斯上尉。“是啊,这很可笑——也很荒唐!我,赫尔克里·波洛,这个伸张正义嫉恶如仇的人,这个珍视人类生命的人,却要以犯谋杀罪来结束自己的生涯……”他已经做了——按照他的计划,利用了他的好朋友的耳朵和眼睛,靠着自己处决了这个他认为他应该要处决的杀人凶手。然而他怎么样?胜利的喜悦?杀人的惶恐?他只是觉得累极了,就像是所有小说主人公的命运一样,没记错的话,某本小说里的某个人的最后一个傍晚也是这样度过的——他追悔过去,他说:“假如当初波洛没有来种南瓜就好了。”他知道必须给自己一个制裁。所以在某章的最后当黑斯廷斯走出他的房间的时候,他不顾一切地喊着“Mon ami Hastings!”然后——。黑斯廷斯说那是该隐的烙印,我不知道他应该会怀着多少痛苦去走出那封信,也许很快,就像火车站里呼啸过的风一样,灰尘和干风。因为在那个年纪里,一切人的逝去都已经不是上帝给出的秘密了,总有一天,后面的人会踏上前程。然而波洛的一切对朋友以及对毕生事业的热情也就凝结在最后的几行字了,那是我唯一能完整背下来的话。“再见了,cher ami,我已经将亚硝酸异戊酯安瓿从我的床边拿开了。我宁愿将自己交到bon Dieu的手中。他或许会惩罚,或许会宽恕,愿它快一点到来吧!”“我们不会再再一起侦查罪犯了,我的朋友。我们第一次侦查罪犯是在这里——最后一次也是在这里……”“那都是些美好的时光。”“是的,那一直都是美好的时光……”

读后心情很郁结····

单作一部推理小说来看,我并不太喜欢这部小说的设定,因为这种杀人方式的成功率太差了,不是什么人都那么容易被····的。而且动机也是比较没说服力。不过为了伟大的侦探,他最后的奉献和对朋友的感情令我触动。

真希望波洛的《归来记》

。还记得初中时的朋友说他家里有一本叫《别墅疑云》的书写的很悬,于是有时一夜长读。至今还记得“波洛不止一次的说凶手是个高手,直到后来看了《七宗罪》才了解这种变态杀手。他们不是为了仇恨而杀人,只是为了信仰和快感。真的希望波洛会像福尔摩斯那样再次归来。这部书是我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

The Curtain, The End

重新回味往日的经历或体验旧时的情感,有谁能不感到一种突兀而又震惊的痛楚呢?本来想把这部波洛的谢幕演出放在最后看的,但是那天被一股神秘的力量驱使,在凌晨看完,有些感慨不得不说……案件地点就是波洛的第一案发生地——斯太尔斯庄园(Styles),从开始到结束,不失为一个完美的落幕。还是阿婆一贯的慢悠悠的描述,不安的成分在行文中隐约可见,但是熟悉的阿式幽默荡然无存,仅留下无限的惆怅与伤感。黑斯廷斯老了,波洛更是到了垂死边缘——那个优雅的小个子比利时人变成了干瘪,走路一瘸一拐的“废人”,头发掉光,还有那个令他骄傲的唇髭也只能用假的来替代,令人唏嘘不已……但是,幸好,在身体机能衰退的同时他的“灰色小细胞”还一如往常,他那种强烈的正义感还不曾消退,于是在临死前,他选择了这种方式来拉上人生的帷幕……这同时也是一个特殊的案子,真正的凶手隐在幕后,刺激人潜在的心魔,用正常的渠道无法将之定罪,于是波洛只能牺牲自己……说实话,在技术层面,这不是阿加莎最好的推理小说(不值得反复推敲,在中途就已经猜到了凶手和大致手法),我更愿意将它当成心理小说。但是值得一品的是那种人生的况味——再见了,我的朋友……那都是些美好的时光。是的,那一直都是些美好的时光……2007.1.1

我来试一下一句话剧透的艺术

我来试一下一句话剧透的艺术未看者切勿点入点入后切勿往下看往下看了切不可拖滚动条神只有假自己之手才能结束痛苦的人间旅程

致赫尔克里•波罗

文|松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有过这样一个小老头——他有一颗鸡蛋般圆溜溜的脑袋;他有两撇浓密上翘的滑稽的小胡子;五短身材、其貌不扬却十分爱照镜子;有洁癖却是真正的绅士;他善于分析犯罪心理,却不爱到现场取证;他总是将自己的智慧比喻成“小小的灰色脑细胞”;他破案无数却害怕看牙医;他选择住宅的理由是比例对称;他曾感叹过鸡蛋为什么不是方形的;整日里神气活现的,却十分之爱国;他在每被误认为法国人时一遍又一遍的重申:我是比利时人;他总是骄傲又自恋的说:我,赫尔克里•波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侦探。如果文字有灵,那么对我来说,赫尔克里•波罗是真实存在过的。他活在阿加莎克里斯汀的推理世界里,他活在从《东方快车谋杀案》到《帷幕》的三十余本侦探小说里。阿婆用几十年的时光雕琢出世界上唯一的波罗。他有着细腻的思维和对美极致的追求,他有追求真相不灭的执着和心中永不倾斜的天平。他有不少朋友,但他仍然是孤独的,因为他是如此的敏锐,那些灰色脑细胞令他一次次洞悉阳光背后的阴影,窥见案件背后人性的善良与丑恶,却又将他远远的抛离人群。没有人能了解他千折百转的迂回心思,没有人知道他每一次温和微笑的倾谈是不是又一次试探与暗伏。他是悬在罪犯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矫饰的罪恶、伪装的嫌犯无所遁形。然而除此以外呢?他看着那些挣扎在权力、欲望下颠簸离析的友情、亲情与爱情,就算秉持着真理和正义,心境仍然如处冰天雪地的北极。他在《帷幕》里给霍斯廷斯的遗书中写道:我一生都在扑灭罪案,追求真相。是的,一生如此。可是这追求真相的荆棘之路却从不曾因他的付出而变得坦荡。而他已越来越老,疾病缠绕,斩荆拔棘的力量愈来愈小,这个世界却依然恶意满满。纤细的美好固然点缀人生的风景,一片树叶的阴影却能笼罩整个春天,于是这无法挣脱却不能得偿所愿的情感成为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像路西法挑战上帝,因而被逐出天国,成为堕天使,波罗也背叛了他心中的正义。出乎所有读者的意料之外,波罗杀了那个耍耍嘴皮子便能挑动人心却始终逃脱法律制裁的诺顿。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砸落下来,实施了他生命中第一次亲手审判。对波罗来说,这该有多讽刺?诚如他在信中所言,如果他想脱罪,哪怕动用0.1%的灰色脑细胞,他都可以找出上百个无罪的证明,人们会相信他,苏格兰场的朋友会相信他,所有人都会相信赫尔克里•波罗。然而他没有。如果那样做了,那么他经年累月坚持的正义就不复存在。他慨然赴死,像赴一场宿命的约会。杀了诺顿,能阻止他伤害更多无辜人的生命,他杀了诺顿,于是审判了自己,这是波罗的计量标准。然而在我们看来呢?生命的价值怎么可能平等?一千一万个诺顿又怎么比得过一个波罗,他是世界上唯一的波罗,他是最可爱的比利时小老头。他是最伟大的侦探。

他走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80来本的阿婆全集已经基本上按照年代顺序看了下来,唯独这本《帷幕》让我一直放到现在才看。相比阿婆年轻时早期那种明快的风格,阿婆晚年的作品着实有些悲凉,但这并不意味着江郎才尽,很多这个时期的作品都是我最喜爱的书目,比如《长夜》,而这一本的精彩程度也绝不亚于之前任何一个Poirot破获的案子,只不过少了些诙谐俏皮,平添了许多沧桑悲怆。Poirot躺在床上虚弱的样子,不时让我回想起之前在尼罗河上,在东方快车,在美达不索米亚,还有在英国他曾经游历办案的身影,而现在他又回到了他来到英国后第一个定居之处,也是在英国破获第一宗谋杀案的地方,来完成这最后一幕,正如他那始终高超的脑细胞不会随身体衰老,Poirot成功地解决了谜团,还如复仇女神般处死了法律无法给其定罪的凶犯,然后了无遗憾地怅然离世。第一次,看阿婆的小说竟然留下了眼泪,Poirot走了,那个鸭蛋形脑袋怪异的外国人走了,再也听不到他那声亲切的"Mon ami"了,可是世界依旧前行,罪恶仍在继续。他走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怎么死了呢

是在P4里看的这部小说,豆瓣上一直说这部书很伤感。看了以后也没什么想哭的冲动只是忽然觉得饰演波洛那个演员真的死了很后悔现在看这部书接下来再看其他书的时候一定会这样想:你怎么死了呢PS:这本书的题目很有感觉


 帷幕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