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列入名册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1
ISBN:SH10102-885
作者:鲍里斯.瓦西里耶夫
页数:296页

作者简介

小说主要通过对布列斯特要塞英雄保卫战的描写,刻画了一位年仅十九岁的中尉军官的精神上的成长。主人公普鲁日尼科夫,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学院,满怀着瑰丽未来的憧憬,兴冲冲地来到要塞报到。他的名字还未来得及列入花名册,战争便于凌晨拂晓爆发了。作为一个未入名册的编外战士,他自觉地奋起保卫祖国,在地下室里坚持战斗达数月之久,历尽了难以名状的战争磨难,最后壮烈牺牲。
作品中,作者不仅以朴实隽永的语言刻意描绘了一幅幅悲壮场景,而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普鲁日尼科夫中尉与犹太姑娘米拉的崇高爱情,谱写了一曲抒情的英雄交响乐。

内容概要

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当代苏联作家,以其成名作《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而引起苏联广大读者的普遍注意。他的作品以卫国战争题材的小说为主,着重刻画战争中普通青年男女的命运,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他们在祖国生死存亡之际的思想感情,以及最后为祖国英勇献身的壮烈行动。


 未列入名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鲜血流尽布列斯特,多么凄凉而壮美的背景。鲜血流尽但从未沦陷。渺小的我,在宏大的语境下,化身为布列斯特的最后一滴血。初读瓦西里耶夫,惊讶于他的冷。那是一种属于男性的硬朗,一种月光照耀刀剑时残酷而蚀骨的阳刚之美。以前听长辈说自己年轻时第一次读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感觉就是一震,战争居然可以这么直观和真实的表现出来,如临其境,让人颤栗。中国文学中的战争,如三国水浒等旧小说,走马弄枪,浓墨重彩,讲究舞台效果,如写意山水,自然谈不上什么现实主义;建国初期的战争片,昂扬挺进,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迈和躁动,与战争相联系的不是死亡和鲜血,而是洒脱与欢乐,荣誉与认同,撩拨着年轻人燥热彷徨的内心。总之,我们看到的战争,揩去鲜血,洗净风尘,还涂抹上了各式各样的脂粉,使它看上去甚至有几分诱人的魅惑。而瓦西里耶夫的战争,充满了尸体的血腥味和战士身上的汗臭,违反了我们的惯性思维,震掉了我们关于战争的一切轻佻和浮夸的想象。未列入名册,多么别有用心的安排。为什么许多男性对战争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想象?“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战争联系着功业和名利,最单纯的说,就是一个虚名,一个至少在自己尸骨无存后,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可以相对永恒的名声,甚至,只要纪念碑上小小的一角,让家人们有一份慰藉。尚未列入名册的普鲁日尼科夫,从一开始就与自己对战争的预期背道而驰。喜欢第一章里面那个青涩的军校毕业生普鲁日尼科夫,我曾把能想象到最阳光灿烂的脸加在那个一推门走进校长室的青年军官脸上。彼时,云淡风清,岁月静好。科里亚·普鲁日尼科夫年轻的心里只有母亲、瓦丽雅、部队和一腔对未来的热情。如果用画面表现,最适合配上的是纯净又略带忧伤的钢琴曲,纪念这曾经的岁月,哪怕之后是怎样的斗转星移,满目疮痍。瓦西里耶夫似乎偏爱这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后来发生了战争》也是从天真的校园生活写到了战争。除了增强对读者刺激感外,这种写法也给人物性格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了契机,使得作品内涵更为饱满。普鲁日尼科夫在这短短五章的篇幅里,完成了少年——男人——经验丰富的战士——丈夫和父亲——英雄的转变。当然《未列入名册》所展现的战争中人是众多的,普鲁日尼科夫自身成长的同时,也是一名见证者。严酷的血与火中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异常复杂地交织在布列斯特这个阵地上,他们的血凝结在大地上,心灵的挣扎印在普鲁日尼科夫的眼里。战斗初期的几位导师式的老兵,沉着又漠然的应付着战争,他们令人动容的牺牲并非是一时热血沸腾,而是内化为一种战士的本能。地下室坚守的杂牌军们,艰难中暴露出人性的脆弱:费奥多尔楚克,可耻的投降;沃尔科夫,被未知的恐惧和变故击溃;普鲁日尼科夫,沉溺于悔恨自责甚至想要自杀。这是布列斯特战役的相持阶段,最光荣的阶段,最绝望的阶段。别具一格的时战争中妇女的形象,赫里斯嘉大婶像一个邻家老妈妈,她的唠叨和关怀给予地下室里的狂躁的人们一丝日常生活的幻影;善良柔弱的米拉,习惯奉献又情感深沉,她和普鲁日尼科夫的爱情是整个小说最美好的段落。正如她所说,战争会让男人变得麻木,那么就让她们这些战争中的女人,来重新温暖男人的热血。作者用笔减省,但处处留有不着痕迹的精雕细琢。虽然语言努力做到平实坚硬,但文章的信息量却极为丰富。每一个词汇都交待着最紧张战斗的每一个关键,而其中的每一个都可能关系到故事中人的生死荣辱。行文上也颇讲究章法,虽然乍一看故事给人感觉就是机械的射击和转移,但每个段落都清晰明了,还各各鲜活独特,绝不雷同。文章中也有不少伏笔,如开篇的犹太大叔和瘸腿姑娘、地下室时期的少年逃兵,貌似闲笔,却扣着后面的情节发展演进,仿佛山重水复之际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的确是大手笔的写法。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小说的思想情感,无疑是宣扬爱国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我不想对意识形态问题过多指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政治环境,不可能超离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信仰什么每个人有不同标准,但核心的东西——对信仰的执着,对生命价值的求索,是超越意识形态的。独自在地下坚守的普鲁日尼科夫,最后与老战士谢米施内依的对话,娓娓道出了布列斯特要塞坚守者们心曲:“我们问心无愧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没有吝借自己。直到最后也是如此,直到最后。不能允许自己在死神来临之前杀死自己。只能如此。只能如此,战士。以死还死。只能如此。” 如一种仪式,庄严又悲伤,普鲁日尼科夫从濒死的老战士手中接过俄国的战旗。这成为他坚守下去的意义。我不是苏联人,但并不妨碍我看到这里时内心澎湃的感动。重要的不是战旗,而是一种信念,战士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坚守的理由。这个理由可以是奖章、抚恤或是同胞的平安,也可以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块战旗。重要的是我们曾经用青春和鲜血为某种东西而战,那种东西的本身价值不见得高贵,但却让我们必朽的生命产生了存在的意义。不一定是官方或是群体所认可的意义,只要无愧于心,内心感到充实和满足,就足以告慰平生。未列入名册,因为此时姓甚名谁都不重要了。“他躺着,心情平静地想道,自己已经什么都不怕了——既不怕德国人,又不怕死神,也不怕寒冷。他已经感觉不到自身的“我”,他感觉到的是某种更大的东西:自己个人。感觉到自己个人已成为祖国的过去和未来的连接环节,这面美好的绸子旗帜象征着祖国,温暖着他的心。他安然地意识到,这样的个人究竟怎样称呼、他在哪儿住和怎样生活、他爱过谁和怎样死去,这一切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一点:把过去和未来连结为一根时间链条的那个环节应该是牢固不破的。他深信,这一环节是牢固的、永恒的。”普鲁日尼科夫的生命,在为祖国而坚守要塞中找到了停靠点。布列斯特战役是令人震惊的,在大批领土沦丧的时刻,早已被攻克的西部前沿布列斯特却坚守到了莫斯科保卫战结束!一个战略上已经被舍弃的要塞,在军事上做着无谓的坚守。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他们不是为了一个政权,而是为了一个信念在坚守。要塞没有陷落:它只是流尽了血。我是它最后的一滴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是战士的格言,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找到这样值得奉献全部鲜血的意义。
  •     读完这本书,战争的残酷如在眼前,撕裂着我的心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我们已经体会到战争的恐怖,那些在战场牺牲的女兵,令男人汗颜在《未列入名册》中,我们在细节中更清楚的感受到战争,毁灭一切的战争。战争的恐怖是那样的真切,那样的惊心薄薄的296页书(中文),分为5部第一部仅64页,确细致的描写了普鲁日尼科夫中尉从军校毕业开赴布列斯特要塞,在到达后尚未报到时,战争爆发了,期间穿插了中尉中途回家(仅一夜)的叙述。几天前还是和平的日子,就这样一步就跨入了战争地带,个人一切都没有准备,就面对着死亡第二部长达近100页,细致的描写了战斗的惨烈:“周围一切都在燃烧。环形兵营、教堂附近的房屋、穆哈维茨河岸的汽车库在燃烧。停车场上的汽车、岗楼、临时建筑物、商店、菜窖--所有这一切,凡是能够燃烧的统统在燃烧,甚至不能燃烧的也在燃烧。在烈焰的怒吼声中、在炮弹的轰隆声和炽热弹片的交错纷飞中,一些几乎是赤身裸体的人们在东奔西突。”冲锋、死亡、轰炸,。。。。。战争的嘴脸在这里一一呈现。第三部则叙述了坑道生活在这里,仅有的几个人在无尽的战争状态下,心灵被撕咬,在破裂,在挣扎第四部叙述了相依为命的中尉和带着假腿的姑娘两个人的日子然而,带着假腿的姑娘终于在中尉的视线外,在她还没有断气的时候被扔进一个不太深的弹坑,填在砖块之下第五部叙写了一个人的战斗,一个人最后的日子如果你想了解战争,那就读读这本书,你会知道战争有多麽残酷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最后的炮轰》等其他叙写战争的作品相比,这里充满战争的惨烈和残酷,虽然作者想描写的大概是这个人--未列入名册的中尉,展示一个英雄但我看到的,却是真正的战争,人在战争中的渺小与无奈
  •     《未列入名册》拉杂谈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去世,国内却少有反响,也反映出俄苏文学在当下中国的地位问题。如果在八十年代前期,那些境况肯定是天壤之别。那时候,苏联作家是中国作家的师长,言必谈苏联作家,是中国作家的最时尚的时髦,甚至小说里的人物,都在谈论着苏联作家,比如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里,男主人公孙少平与他的红颜知己谈论时就涉及到一名并不为人熟知的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自然以《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闻名,电影拍的非常震撼人心,因为它把战争与和平以一种强烈对应的方式表现出来,产生一种最简易的比较。小说我也读过多遍,但是每一次过后都是遗忘,里面的人物总是难以分清,唯一的印象,就是里面的女兵,实际上都是非传统的女英雄模式,她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属于“问题女孩”,她们的死也并非顶天立地,有的死于沼泽中的偶然,有的被敌人意外地打死,但这种低调的人物设计,却使得她们具有了邻家女孩的亲和力,这几乎构成了瓦西里耶夫作品的总的基调,就是他尽力降低人物的调门,让他们接近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作家很喜欢一种对比与反差的设置,比如激烈的战争与“静悄悄”的气氛对比,平凡的女孩与抗击敌人的英雄对比、家长里短的生活描写与严酷的生死存亡对比。这种基调,在瓦西里耶夫《未列入名册》中得到了延续。比如小说的标题,“未列入名册”与“坚守职责到最后”的对比,就很是耐人寻味。小说里的柯利亚到前线报到,还没有正式上岗,就遭遇了战争,这时,他可以说是编外人员,没有命令的压力,但是,却是他坚守着职责,使他的所有抗击德人的作为,都具有了一种超越性的意义。“职责”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自己的内心选择。这使人想到中国的《集结号》,这里也探讨的是命令的问题,但与苏联文学中的崇高格调来比,就可以看到我们这个“后”时代的颓废味来。《集结号》中的士兵执行了坚守的命令,但没有得到撤退的命令,就此认为他受到了伤害,一直讨要一个说法。那么,按照这样的斤斤计较的逻辑去看苏联士兵柯利亚的话,那么,他将如何讨要一个说法:“他还没有报到,不应该去执行抵抗德军的使命”,他应该向指派他到前线的上司及现场指挥员讨要自己生命丢失的赔偿。但是,柯利亚没有这样做,这就反映出苏联文学曾经有过的超越人性之上的精神与立论,使其思想本质获得了全人类意义上的认同。而这种精神可谓正在中国文化里丢失,在失去了苏联文学影响之后的中国文化中,目前连“新教”背景支撑下的好莱坞电影里的思想精神也没有达到,只能说是放任到封建文化体系里“人心唯危”的沉滓泛起的浊流中。《未列入名册》的调门是压低的,但是,它也有几个高昂的调子,瓦西里耶夫总是不失时机地在必要的关头,突然抬一下他的高调门。因为有整体的低调的存在,所以,这些高调并不让人觉得突兀,甚至可以看成是作者瓦西里耶夫对国家政策的迎合,他并不是出于本心的这样描写的,可以看成是他的策略,就像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里要插入斯大林的讲话及指示一样。这些高调主要有:一是士兵们在要塞里的业余时光,唱起了《国际歌》;二是柯利亚在独自一人坚守着要塞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司务长,司务长怀里珍藏着一面苏联国旗。三是柯利亚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这也是相当的高调的,高调到甚至有一些唯心主义。四是士兵们在战斗之中,总是高喊着神圣的口号,如“为了祖国”,“我是俄罗斯士兵”,其实质均是把个人的价值与国家等同起来。但是,这些高调的思想,只在小说里一闪而过,并没有成为全小说里的昂扬的主体基调,反之,小说里却充斥着看起来极不谐和的负面信息,这也是作者有意为之的。这也是作者作品能够获得反响的原因,作者写出了不和谐的阴暗面,但他掌握的度非常好,那些高调的设置,无疑也拯救了这些无伤大雅、哀而不伤的黑暗部分。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柯利亚是一个性格内向、羞涩胆怯的男孩。在小说军校部分的描写中,柯利亚因为缺乏攻击性,所以是罕见的没有女友的学员,图书管理员卓娅开始对他也是若即若离,后来主动向他发出邀请的时候,柯利亚也是没有主张的随风飘摇,差一点就要陷入到这个有夫之妇的热情漩涡之中。对他的性格最为生动的刻划,就是他对妹妹的朋友瓦莉娅的那种羞怯而又朦胧的欲望,这也是作者的最为传神的精彩之笔,刻划女性,似乎是作者的神来之笔的最为密集的地方。比他小的瓦莉娅在他的面前是泰然自若,而他却相当的不自在,眼睛不知朝哪里望,把这样一个唯唯诺诺、心地简单而又欲望朦胧的男孩形象,刻划得非常生动。但就是这样的男孩,却在废墟上坚持了数月,成为阵地上最长的坚守者。其实这样的情节,我们中国也有相似的类型。比如“上甘岭”战斗,中国军人也是深藏在地下,与美国兵进行血与肉的绞杀,其中取水的情节,也是极其相似,相形之下,我们就没有找到一个好的载体,去表现战争中的士兵的个人感受。更没有谁找到一个柯利亚这般的加盟到战场上的结构,来表现一种全新的战争体验。其次,柯利亚初上战场时,也不泛惊慌、胆怯、逃跑这类人类本能的倾向。比如,在柯利亚占领了教堂之后,德军从背后包抄,柯利亚立刻脱离了阵地,受到了一位上尉的严厉的批评,并责令他重新夺回阵地。小说里对柯里亚的恐惧心态,也有很多的描写,而这种对战场中的必然的心态的正视,恰恰是小说令人接近人心的地方。可以比照一下冈察尔的小说《旗手》,它的构成与《未列入名册》有着相同的设置。《旗手》中也是写了一名追赶队伍的士兵,在一路攻击敌人的路上所见所闻,但是,小说的基调明显是高昂的,虽然它也写到了死亡,但并没有渲染那种切身的对死亡的感受。当然,冈察尔的小说中也不回避死亡的意外与不可捉摸,比如一个士兵就是因为要采摘路边的一朵花,而被地雷炸死,写出了战争中的不可预料的偶然性与虚妄感。俄苏小说有这种传统,喜欢思考战争中的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托翁的《战争与和平》中,彼埃尔处在战场的中心,但人物对激烈的战争状态却视而不见,而在进行大段大段事关人生的长篇大论。可见这种传统是多么的悠久。但后来柯利亚超越了自己这种开始时的恐惧心态,小说里提出了一个理论,也算是为小说安插进了一个坚固的基桩,小说第四部第一节对此有所阐述,就是认为“战胜敌人”关键是要靠精神上的战胜,其实仔细想来,这应该属于唯心主义。柯利亚是这样说的:“因为一个真正的人,他要不想让你征服,你是战胜不了他的。即使能够消灭他,也无法战胜他。”“人是战胜不了的,就是打死了也是徒劳的。人的精神是不死的。”按这种理论,即使一个失败者,肉体被消灭了,但他的精神是不死的。此语未尝不是小说中的高调部分,但作者也没有刻意坚持这样的理念。小说里是通过米拉说这种傻话的描写,来达到对柯利亚的这种大话与唯心主义的调控。而作者的另一个来自于战场的切身体验,却颇叫人感同身受:“如果你是幸存者,那就意味着有人替你做了牺牲。”虽然平常,却说明了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契合关系,幸存着实际上就是一种幸福,因为你在活着的时候,必定是另外的生命的付出。在今天的社会里,资源也是受限的,你如何占有得多了,就意味着别人的牺牲,因此,这个理念,显然是来自于作者的切身体验,可以推而广之地用得许多层面,可以作为珍惜生命的一个颇有成效的说词。再次,战争中的各式人等有着不同的差别化的表现。小说里的人物并不是一色样的同样类型的重复,而是各有千秋,性格各异,这与作者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所采用人物塑造策略是相同的。但在刻划这些人物的时候,作者显然是采取了一种人为的概念化的设置,作者总是把他所设想好的人物类型,分配给小说里的人物,使他们呈现出强烈的反差。虽然人物类型的覆盖面全了,但是总感到作者的个人作用太过明显,这些人物给人的印象都是先有概念,后有人物,因而人物形象非常模糊。在《未列入名册》中,我们看到的人物是非常众多的。柯利亚第一次遇到的那个士兵,为了掩护柯利亚落入德军手中,拼命拖住敌人,最后不知所踪。这里面有一个老司务长虽然平时唠叨不休,颇有牢骚,但在最后的时刻,却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小说里也写到了一个士兵举着白旗向德军投降,当了可耻的逃兵,被柯利亚一枪击毙。这是两种极端的类型,更多的却是介于两者之间对战争无力承受的心态,比如,年轻的新兵瓦夏受到刺激,发疯了,被德军的乱枪打死;一个叫安娜的女人,因为思念自己的孩子而精神恍惚,死于德军的枪下;还有那些一笔带过的普通人,比如那个看上去有一些严厉、后来眼睛被打瞎的上尉,自始至终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正面形象,那个不知名姓的边防军战士也坚守在教堂里,后来让柯利亚自惭形愧。小说里的人物众多,正是在这里,显示出作者刻划人物面面俱倒,不够深刻的毛病,人物太多,难以分清每一个人的个性,这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存在了。正是这些命运不同、价值取向不同的人物,在作者笔下纠缠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战场全景图。总体基调是作者追求着一种真实,不回避逃兵、投降等等阴暗层面的表现,反映出了苏联文学战壕真实阶段的一种普遍倾向。小说里的柯利亚与米拉的爱情,正如许多读者所感受到的那样,并不给人一种好感。这关键原因,是柯利亚在走上前线的时候,刚刚与那个可爱的瓦莉娅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感情,这种感情,按照他的个性来说,应该会制约他与米拉的交往。小说写到柯利亚与米拉的关系的时候,也提到他爱过瓦莉娅,但是,小说并没有写出他这时候心里跃出瓦莉娅的形象,从而抑止住米拉的爱情的攻击。而且小说中对柯利亚与米拉的爱情的产生,也缺乏明晰的主体基调。究竟是柯利亚追求的她,还是米拉的主动?从小说里的有限的描写来看,应该是米拉投怀送抱的,是她主动地把他的手拉向了她的胸脯,直到后来激情发展的时候,也是她主动扑上去来吻他,小说里的柯利亚只是一个被动的爱情接受者,在作者的笔下,似乎爱情只要是由女方发动,便会一气呵成,水到渠成。而米拉作为一个残疾的女孩,与柯利亚的关系并不平等,是她寻找着依靠地贴靠向了柯利亚,柯利亚的爱情并不浓烈,所以小说里的爱情,总使人觉得是不自然的,是不符合柯利亚的个性的,他明明在为心中的梦中女孩考虑着爱的小屋,但很快就与另一个女孩关系了肉体关系。试想一下,即使没有战争爆发,他在这里与米拉朝夕相处,会不会有更亲密的关系发生?而且在那种战争的严酷环境下,到处弥漫着尸臭与死亡的阴影,身体中散发着洞中的肮脏气味,会不会发生肉体接触,这实在是令人觉得怀疑,因为他们没有水,某些器官的肮脏程度可以想象是出乎意料的,在这样的情境下,欲发生肉体关系,可能只能是作者的和平年代的“饱暖思淫欲”的情态的迁移与反射吧。想到好莱坞拍摄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狙击兵的情欲发泄,可以看出,苏联文学里也没有找到一种好的形式,去表现出战场中的欲望的让人接受的形态。。另外,对作者的叙述风格,我一直不是很喜欢。它不像苏联小说那样,是一种大板块的粗大笨阔,而是不断地进行着立场与叙述的跳跃,所以小说里的一些不知道的情节,作者都全知全能地交待出来了,比如,安娜大婶寻找自己的孩子,小说里明确地提到,其它人都不知道,只有作者知道,都反映了瓦西里耶夫的小说风格中过分强烈的对生活进程的干预,令小说不够自然。作者描写人物的时候,任意地进入到人物的内心,一会是柯利亚的心态,一会儿又换成另一个人的思想状况,所有的人物,都被作者的思考代替了,没有了一种含糊性。这一点上,《静静的顿河》就做的比较好,里面的人物,作者并没有代人物立言,只是描摹出一种外在的表象,这比较符合生活中的真实,因为一个作家不可能代替所有人物的思考,作家所做的,只是描绘出生活中的一种可能,对他们的思绪的把握,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高超的作家都在进行着某种程度上的回避,肖洛霍夫就是如此做的。这使他的小说充满了谜,就像生活中也夹杂着不可理解的谜一样。还有,瓦西里耶夫的小说追求的是一种平淡,总体上来看,像是散文体,但是局部地区,又过分追求巧合与偶然性,比如米拉想混入清理废墟的女工队伍,恰巧遇到的是被他们放掉的德军俘虏,从而暴露了身份;柯利亚在要塞的废墟上的游走,总会碰到前面曾经发生过碰撞的人物,这种偶然的极少的。他掉入地洞,竟然又回到了战争爆发前一刻冲出的那个地上仓库,简直用得着中国话本里“无巧不成书”来作为惊叹语了。小说中的偶然性,虽然有助于把各个人物的后来的命运作出交代,但是毕竟破坏了作者整个小说基调的自然与真实

精彩短评 (总计21条)

  •     朴素是最深刻的豪华,基本情感配置到位,品质的升华自然而然
  •     完美的现代战争描写,充满了冷静的激情。几乎是殿堂级的战争小说,描写现代战争的一切桥段和模式都在这部小说里包含了
  •     在地堡里生娃情节太扯,大硬伤
  •     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中尉 立即要接受战争的考验 换成我会怎么样
  •     主人公是位英雄~
  •     小学三年级在老爸破旧的书橱翻出,吸引我的是封面上带着钢盔的军人,化了一晚上把一本成年人小说读完,那种成就感真是杠杠的,当然也为男主的坚强执着、悲惨的结局而慨叹
  •     现在您知道在俄罗斯每一俄里的路程有多少步了吧?
  •     去他妈的战争
  •     真实残酷的卫国战争
  •     电影<布列斯特要塞>原著。内容跟电影并不一样,以一个人的经历为脉络贯穿整部小说。震撼人心。布列斯特没有屈膝,没有屈服,只是流了许多血,这本书写的就是那最后一滴。<布列斯特要塞>是近期看过最好的战争片,最好的原著。原著更好一些。
  •     这才叫爱国主义
  •     当敌人都向他致敬时他就是最伟大的人
  •     对我影响很深的一本书,远胜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已现在信息丰富化的标准看,还有好多不合理到情节。
  •     感人至深的卫国战争小说。
  •     文学味道太重。
  •     十几年前就读过,战争的场面和人物的描写都非常写实和细致,以至于让人怀疑作者本身就参加了整个战斗!令人感动的一部小说。
  •     英雄其实很简单
  •     高中时候看的,印象很深的一本书
  •     是在网上淘的旧书,买回来之后,感觉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没有《十年与二十天》那么大气。而且政治的说教味道有点浓,缺乏人文精神;但是文章结尾的有一处很大的亮点,就是主人公问德国的将军:将军,现在您知道一俄里有多远了吧
  •     优秀的前苏联战争小说~~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