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寒士街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6年7月
ISBN:SH10317-277
作者:(英)乔治·吉辛
页数:596页

作者简介

对于一个理想主义者或是尚处在认同危机当中的青年,《新寒士街》无疑是一部很好的启示录。这部作品乍一看像是悲剧,Jasper Milvain和Edwin Reardon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其中恪守传统文人道德底线的Edwin最终死于穷困,而看似虚伪、趋炎附势的Jasper却名利双收,甚至得意情场。可以说,小说中展现的二人价值观的强烈冲突,就是Gissing心中两种态度的激烈对抗。“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迫使Gissing从起初Edwin式的“曲高和寡”,转变为Japser那样更为平易地适应广大民众的接受能力。小说中Jasper屡屡“好言相劝”Edwin能够更为“务实”,正是这样斗争的体现。


 新寒士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由于工作的关系,近半年里没有再读过一本小说类的文本,渐渐觉得语言趋于寡味。今天碰巧在豆瓣上看到很久以前推荐的《新寒士街》,我忽然发现自己还没有写过推荐的文字。George Gissing写作此书的本意是为了讽刺十九世纪末的英国文坛,一个崇尚商业利益、并把物质追求置于艺术价值追求之上的文坛。在这里,学者不再研究维吉尔和但丁,作家也不再看雪莱和拜伦,他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自己的版税上。为了能多卖出几本自己的书,他们所作所写的一切,都在争取读者、争取卖点。Gissing在残酷的竞争中并没有像《匹克威克外传》的作者“Boz”先生的那样旗开得胜,他的名气似乎也不及George Eliot。他在写作生涯的初期遭遇过一定的坎坷,即便后期获得成功的一些作品也未能赚个盆满钵满,他依然做了多年的家庭教师——地位在当时的英国社会与佣人无异。这使得他对自己的创作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所形成的自然主义倾向在《新寒士街》的旁白叙述中不断地流露。对于一个理想主义者或是尚处在认同危机当中的青年,《新寒士街》无疑是一部很好的启示录。这部作品乍一看像是悲剧,Jasper Milvain和Edwin Reardon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其中恪守传统文人道德底线的Edwin最终死于穷困,而看似虚伪、趋炎附势的Jasper却名利双收,甚至得意情场。可以说,小说中展现的二人价值观的强烈冲突,就是Gissing心中两种态度的激烈对抗。“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迫使Gissing从起初Edwin式的“曲高和寡”,转变为Japser那样更为平易地适应广大民众的接受能力。小说中Jasper屡屡“好言相劝”Edwin能够更为“务实”,正是这样斗争的体现。而Edwin从起初的排斥到后来逐步“转型”,并渐渐摆脱潦倒的状态,是进化论的胜出。无奈,他的妻子Amy和这个自然界没有给他机会。Amy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同现在许多令人羡慕的“天作之合”一样,她和Edwin在后者初涉文坛并小有名气之后成婚,婚后相夫教子,颇尽妇道,不能不说此时的Amy是全心全意深爱着Edwin的。由于Edwin在写作选材方面的“固执”,使得这位昔日 “文豪候选人”的名声每下愈况,此时的Amy想方设法为丈夫寻找素材和灵感,心无旁骛。直到他们的积蓄耗尽,不得不从先前居住的高级公寓搬出,Amy开始埋怨Edwin不听劝告,但还是守候在他身边,等待希望缥缈的丈夫东山再起的日子。甚至在分居的最后一刻,Amy对丈夫无限留恋的泪眼仍然期待着对方作出让步……Amy的固执和后来的离去给丈夫造成了致命打击,她的言行多少流露出对实用主义的崇尚、对物质的追求,以及为了自我满足而淡漠人情。按中国的传统观念,我们可以称她为“一只不跟脚的鞋子”,但她却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Daisy、《人性枷锁》中的Mildred有着根本区别,正如E. M. Forster所说,英国有些看起来伪善的人却并非是十足的恶棍,他们的出发点通常都是善意的,但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最后的但并非最不重要的,简单谈一下Gissing的文笔。由于网上找不到中文版的电子书,我斗胆读了Gutenberg.org上的英文版。出乎意料的是,Gissing的用词简洁,风格朴实流畅——我在读《呼啸山庄》的时候可是吃足了苦头。我是在很少碰到障碍的情况下读完这部作品的,所以推荐大家去读原版的New Grub Street。当然,James Joyce曾经批评过Gissing“匮乏风格上的雅致”。也许在英语母语者看来,他属于“文采一般”那一类,正如我们读茅盾、巴金时的感觉一样吧。总之,Gissing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伟大,是在他使用的言语之外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终于看完了,悲天悯人,感物伤己。秋子姐姐赠书。
  •     =____,=
  •     吉辛从里到外地、决绝地告别了维多利亚风格。文字如同水洗过一般,简洁、有力,干净。与之相比,绝大多数维多利亚小说简直又臭又长。他也是没有幻想的,但是又不同于萨克雷那样专注描写“污糟糟”三十年。他的观察角度是平视的,切身之感,切肤之痛。他的主题——雇佣文人——还有那些伦敦的大雾啊、圆顶的图书馆啊——毫无疑问地刷新了我的耳目。非常喜欢。
  •     终于借到这本书,果然有收获。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