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全五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 三国志(全五册)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1-10
ISBN:9787101003079
作者:[晋] 陈寿 撰,[宋] 裴松之 注
页数:1510页

女生眼中的三国

这是一部描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社会状况的史书。它的风靡程度从网络上有多少据其改编的游戏就可晓而知了。作为一个不喜欢权谋智斗的女生,我原本对三国题材的书并没有多大兴趣。但因为学习需要就通读了一遍。我忽然发现这本书有很多可学可鉴之处。就如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和曹操的小心谨慎,当然也有些反面教材,如关羽的自负和马季的大意。分析全书脉络,就可以清晰看出书中丰富的人物性格。每个人都有其鲜明的特征,或智谋过人,或武力超群。我最喜欢的事曹操。虽然很多人觉得他刚愎自用,善妒多疑,心狠手辣,但我还是欣赏他的。应该说他是很强大的人,在那个时代里。“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是最准确的评价。

三国志评论

在老师推荐下看得 虽然没有看完 只是重点看了诸葛亮的部分 不过“大气”二字就显现在脑子里! 看了三国志才发现原来真实的历史和三国演义差这么多! 光诸葛亮就和原先三国演义里的不一样,原来诸葛亮在我们印象里是羽扇纶巾的 不过三国志里却描述了他“自比于管仲乐毅”。辅佐蜀汉事业他真的是称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叙事尤多虚托,文采远不及史迁

战国草创,扰攘并挹,后有秦王嬴政力合排沓,合纵连横,车辐相错于道路,议论纷纭于殿堂,往来不绝者,盖乱世之计穷,而愚夫之智始张也。是以春秋章隐晦之大义,独不在憰奇巧计恂恂私利较为得失间者,独抑当时之群小,而欲建万世之奠基也。是以昔太戊之时,桑谷生庭,惧而修德,怪消殷兴。荧惑守心,宋以为灾,景公下从瞽史之言,而荧惑退舍,景公延年。修德者用以附远,谲诈者毙身殒命,虽有当时之荣,盖不能远,是以始皇统一六合,威震蛮荒,而以一夫振臂,基业瓦解,岂偶然哉。至于汉祚始兴,一改前弊,万民得以休息,延有四百余年闲。至于魏晋,纷乱再起,豪杰延颈,窥窬神器,起兵动众,欲举大事,寇虏充斥,征伐未已,国无积年之储,出无应敌之畜,至于六合分乖,豺狼充路,兵不离疆,甲不解带,家户贫困,衣食不足,农人废南亩之务,女工停机杼之业,士民妻孥羸小,废农弃务,胸背有嫌,首尾多难,乃国朝之厄会也。涂炭于道路,殒命于马蹄之闲,斯亦悲夫。予观三国之俊杰,三者二出于微薄,刘备以微弱之躯,擦身兵隳之间,奔走呼救,未有尺寸之地,虽有关羽,张飞万人敌,犹不能保全蜀地。刘禅昏闇,诸葛孔明感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人读来无不概叹再三,掩卷而泣矣。曹操则所谓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者也,然其计足以盖世,所谓得其人在其时,是之谓也。至于孙吴,实乃欲偏安苟且之徒甚众,虽孙坚,策,权胸怀大志,犹不能力举江南之众挥师北上,然坚,策麾突所指,所向披靡,权能用人尽才,斯亦难得,周瑜公瑾,雄姿英发,徒令后人追慕。-----Jul 18

三国志本身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

评论三国志

《三国志》行文简明、干净。它常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传神的人物。作者陈寿为晋臣,比较客观地将三国历史完整地表现出来。《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

戏题

近读《三国志》之《吴书》,当三分之际,曹操、曹丕与孙权文书往来,虽干戈纷扰,南北阻隔,英雄相惜之意跃然纸上,读之莞尔,因戏题。春水方生公宜去,彼有人哉未可图。公如不死孤不安,生子当如孙仲谋。

读三国部分章节

繁体竖排线装八本,摸起来够有感觉,就是书皮太脆弱,经不起揉卷。看了三国部分章节(完全不认识的人和少帝们没看),虽然对赤壁和夷陵之战陈述简略,战略思想还是交待的很多,尤其是曹操,吕蒙等。读了感觉对孙子兵法的了解也更立体了一些。人物上也澄清了原来一些想法。1. 对曹魏三帝及其谋士团体更加了解,脑残粉了荀彧. 可惜三国志没有司马懿的直接记载。2. 曹操与陈宫,张邈的青葱往事。及颜良,文丑之死。3. 苦逼的谋士陈宫(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与沮授(绍不听,绍不听)。4. 管宁与 华歆,三国志里华 歆官至尚书令,”清纯德素”,精通法理,促进教育和人才举荐制度。数次举荐管宁甚至不惜让位与他,管宁做了一辈子隐士,为了避乱还迁到了辽东。 就算管宁割席的故事是真的,何妨不解释为管宁心胸狭窄,且不怀天下万民。5. 东吴的局限,孙权的野心。撇开孙权本身和孙策的强弱点不说,孙权的野心或许从来没有很大,至少三国志中他常年称臣(无论是对曹操还是曹丕),常年打蜀不打魏,个人觉得他内心比谁都纠结。时人多把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和孙权后期的“昏庸”联系起来感叹没了周瑜的东吴,岂不知东吴本身不上不下的尴尬处境,根本没可能攻入中原,和蜀开战又必被人所趁,不安于江东能怎么办。小打小闹的战斗和挑动魏蜀互斗,成功了也不干东吴太多事⋯⋯吴蜀的基础都太弱了。6. 孙权与张昭周瑜的关系,虽然陈,裴都没有取信[江表传]的周瑜遗言中“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根据本人不算成熟的对人际关系的了解,大臣跟皇上交待后事,竟然要在推荐自己的接班人之后加这么一句“乖异”的话,两人关系总不会太好。7. 孙策哥哥真的好萌。” 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撇开瑜策不说,其实兄弟也很好啊T.T8. 兵法就那么几条,reasoned determination很重要。以曹操攻打于毒和官渡之战为例。9. 不容易的诸葛亮,”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其实这话也不算太错,虽然未必是孙权的问题。姜维也是个不容易的娃。三国后期善终的将领太少了。

值得推荐

“江湖未静,不得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曹操的这句话,让我比较喜欢这个人物,不管别人是怎么评价他的。一个英雄,敢说敢做。

《三国志》

他也曾是英明的贤主。曹操一生甚少服人,却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少年英姿可以想见。只是人到老年,竟然晚节不保,《三国志》作者陈寿说他“性多嫌忌,果於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晚年的孙权和当时的吴国,完全可以用污七八糟来形容。我在此用以下文字来描述因孙权的恶趣味爱好而导致的当时吴国贵族之间混乱的姻亲关系,请根据自己逻辑能力的.

英雄巨眼,不其然乎?

章太炎说:读《三国》要读裴松之注,英雄巨眼,不其然乎?这篇书评讲一些题外话,关于裴松之。裴松之修改《三国志》,征引书目达210种,在广征博采的基础上考订史实,补充史料,以将近两倍于原著的篇幅所作的注,弥补了陈寿原著简略的不足。裴松之自己的描述他所做的工作是:“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作注原则:“寿其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离,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皆并抄纳,以备异闻; 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纠正,以矫其妄;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把《三国志》注的内容由补阙、备异、矫妄、论辩扩展为六类,即:“一曰引诸家之论以辨是非; 一曰参诸书之说以核讹异; 一曰传所有之事详其委曲; 一曰传所无之事被其阙佚; 一曰传所有之人详其生平; 一曰传所无之人附以同类。”《南史`裴松之列传》称“松之鸠集传记,广增异闻。既成奏闻,上览之曰:‘裴世期为不朽矣!’”。

还我们一个真实的三国

记得当年要读这部书的时候,是因为隔壁的人找爷爷借,被我看见了。是小学吧,因为记得当时很闲,是常年在家装病的时候。随便的翻,像看小说一样看得很快。爷爷说,不是小说,你懂吗?很不服气。因为当时已经读过很多书。当然也读过三国演义。于是默不做声,只是翻阅。读完了,有点困惑。书里的三国和演义里的三国似乎并不一样。然后就想起父亲的话,三国演义只是个小说罢了。然后,困惑就消除了。三国演义固然是一部精彩的小说,但是,这部书可以还我们一个真实的三国。

三国

这套书,记得小时候曾经在妈妈的教案前草草的翻阅过,得出结论,除了书中几个名字看的熟络之外其他全都无指望看的懂,在当时的岁月,从小在白话文中浸溺长大的孩子看这种古文书毋庸置疑相当于天书,如今重新拾起,不是借着什么新三国的风潮,而在于我一直坚持想了却让自己认真读一遍二十四史的愿望。书看的很慢,逐字逐句,在阅读的过程中欲罢不能,很多段落甚至想大声的诵读,古文的魅力让我沉醉。在很零碎认真挤出的时间,厕所,办公桌前,中午小憩,傍晚的公交车上,花了大概3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这么多的字句。三国志的本身文章并不长,长的是裴松之的译注,惭愧的是很多人物的译注草草读完,心中的印象已然不深,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很好的记性,在读书方面的确是吃亏的事情,也许背诵呢?中国的所有人都是了解三国的,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神机妙算诸葛亮,白袍将军赵云。我也对三国类的东西情有独钟,很多三国的游戏也是玩的熟滔滔,但三国志,的确颠覆了我很多一直的印象。比如说弱势的鲁肃,看似不问国事的孙权,在我心中都颠覆了懦弱的印象,而变的丰满起来。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许多年以后,我想我会重新拾起这本书。

从孙权予曹操密书看东吴之计

《三国志》卷十四董昭传中有这样一段:及关羽围曹仁於樊,孙权遣使辞以“遣兵西上,欲掩取羽。江陵、公安累重,羽失二城,必自奔走,樊军之围,不救自解。乞密不漏,令羽有备。”太祖诘群臣,群臣咸言宜当密之。昭曰:“军事尚权,期於合宜。宜应权以密,而内露之。羽闻权上,若还自护,围则速解,便获其利。可使两贼相对衔持,坐待其弊。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又,围中将吏不知有救,计粮怖惧,傥有他意,为难不小。露之为便。且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简言之,就是关羽去围曹操的樊城,孙权就派人告诉曹操“我要抄他后院,可以给你解围,但不能让他发现有防备,所以咱们都保密悄悄地行动”曹操的大臣都说好,就董昭说“我们要变通一下,让关羽知道后院要被抄,他就会回去了。然后我们就看他们斗收渔翁利。如果帮他保密,孙权就得逞了,这不好。而且关羽这人仗着后院没事不会轻易退兵,我们要保密的话我们守城的将士不知有救有投降的可能。所以,我们就,口头上说保密,实际上去传话。”这样看来,似乎董昭很聪明,采取了对己方非常有利的做法。而孙权似乎很傻,天真地要和曹操共谋,却被算计了。然而事实上呢?这一事件的结局是:太祖曰:“善。”即敕救将徐晃以权书射著围里及羽屯中,围里闻之,志气百倍。羽果犹豫。权军至,得其二城,羽乃破败。曹操确实守住了城池,但没有收到渔翁之利,孙权成功地抄了关羽后院,最后也将关羽斩获。这里,看似是董昭在算计孙权,实际上是被孙权手下的谋士给算计了。原来,关羽去攻打樊城,孙权本可以不跟曹操商量,直接去抄关羽后院。但这样有风险,因为关羽凭其勇武,即使不能很快攻下樊城也会迫使樊城守将曹仁投降。这样,若孙权兵士还未到关羽后院,关羽已占樊城。那么关羽即使丢了后院也可凭樊城之资加以休整,回师迎敌,这样孙权只得与其硬拼而胜算不保。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透露给曹操自己要抄其后院的意图,让曹操守将坚定信心拒不投降。这样,使关羽前攻不下樊城,后后院被抄,无所归依,则必败无疑。然而,若将此意图明示曹操,曹操必不干,因为这样的结果只会使东吴得大好处。曹操必会派人将孙权之意告之关羽,晓以利害。使他回师坚守老家,保持鼎力之势。关羽若明了此意,也必还师。则孙权之意图落空。为此,孙权集团判断,既要告之曹操让他坚守城池,又不能让他成功说服关羽,因此不能让曹操看清要让关羽两面受敌这一计策,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曹操及其谋士自己想到激励守将的办法,自己就含糊的提一下要抄关羽后院就可以了。因此,不知孙权的哪一位谋士想到了这一妙计,就是告诉曹操“我们密谋吧!”这样,曹操只要不傻,一定会想到要以此激励一下守将,而且曹操的这位叫董昭的谋士也聪明到把这一密谋告诉关羽好让他退兵的程度。可是,曹操的谋士们忽略了一点,仅仅一个告密,缺乏全局的战略分析,关羽是不会退兵的。关羽会认为这是曹操的退兵之计,因此,他只是有些“犹豫”罢了。所以,最终战局向着对孙权有利的方向发展。而这个在三国志中用来衬托董昭智慧的孙权密书,实际上正是孙权集团全局战、心理战的谋略的集中体现。孙权能招揽英雄,出此谋略,算曹操、关羽于股掌间,真乃英雄也!

忆周郎

疾向东南。独立舟头。江流如湍。白帆张驰翠岸。水天一线苍鸥远。时在少年。廓清天下。鲲鹏之愿。战事繁、横行于荆楚。运筹谈笑间。纶巾羽扇。倥偬书生。风流千古。知音顾盼。 初见。卿卿国色。流离宛转。茜裙裾。青丝绾。对姊兀坐语文言。芙蓉花开独艳。刹那间。千万结。惟有此念。夫小乔初嫁了。辗转相随。犹自知节。诗书怡悦。虽天不假予年。公瑾无怨。

诸葛亮传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羽扇纶巾”“从容不迫”的翩翩君子的形象,他被描述成足智多谋的军师,领兵打战是“战无不胜”。但在《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会带兵出战却众不敌寡,有残酷刑法压迫百姓,他并没有料事如神。《三国志》为我们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

观其大略,或务于精熟

《三国志裴松之注》载:诸葛亮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诸葛唯观其大略。诸葛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对三人说: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答。《蜀书》,第九一一页。我爱读三国,常常想起这一段。诸葛亮的英俊天才,为之神往。但诸葛的个人抱负和学习方法,都和一般人有所不同。一般人学习,只求把专业搞透,比如学军事的,把军事搞透。学法律的,把条文吃透。我想,即便在古代,社会已经足够复杂,知识已经有很多门类。一般人无法全部学会,掌握一门算一门,吃饭就有了着落。但诸葛是观其大略。诸葛是悟性极高,一学就会吗?或,是他对游学的知识并不感兴趣。因为一般游学,无非教些孔孟之道,圣人之学。但诸葛要的是经邦济世的才能,并非一般儒生所能具备。有人给诸葛治蜀的政策做过评价,认为诸葛是个法家。所谓严刑峻法,重税穷兵。活像一个秦国。但蜀地毕竟没有渭南平原的肥沃,人口没有关中丰富,经不住连年征战,北伐终究失败。从这个意义来说,诸葛亮精熟的东西和大略的东西,是有所取舍,而非都是大略。学习之事,我不太相信,有只要观其大略,就能掌握好的人,即便这人是何等的聪明。但对内容的取舍,详略的安排,体现了学习者本身的人生构想和格局。这是诸葛亮成为诸葛亮的重大原因。第二点,是诸葛亮交友的方式、方法。诸葛亮,在朋友中恐怕是傲气的。原因可能是他自视甚高,觉得没几个人和他在一个层次上。孔子有古训:无友不如己者。如何理解?一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去之。一说:要看到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择善而从之;一说,不如己是与自己不同道。求友,即是求同志。每一说,都是一种活法。拒人千里,必然寸步难行;人人可友,必然无原则而求实用;同志之说,可遇不可求。诸葛的为人是清高的,并且是个道德的理想主义者,把匡扶汉室,作为毕生使命。周边的朋友,应该十分懂他;并且均为识时务的人杰,就魏去蜀,看得反而比诸葛亮要清醒一些。但也就成就不了一个伟大的人格符号,和政治背影。所以,诸葛与这几个人的差别,其实不在于宰相和刺史的区别,而是人格和境界高下之区别。他是想做管仲、乐毅,或者想做周公吧。读到这里,真的不知该如何看待诸葛亮?历史人物所谓“知我罪我,唯其春秋”之说,让人废书而叹,和这些优秀的人比起来,我真是太渺小。

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

郭奉孝,(170-207)颍川阳翟人,26岁出仕曹操,那么老谋深算的一位政治家,对于这么个算刚刚步入中年的谋士,言听计从。假如嘉未早逝,托孤大臣必然有他,憾憾憾。早年,奉孝在北方四世三公的袁绍处谋职,一眼看穿,袁绍做事没有要领,喜欢谋划却不能决断,难成霸业。颍川戏志才死后,由于荀彧的推荐,虽没有曹操的三顾颍川,却得到了曹操从心底的信任和佩服,表彰他为军师祭酒,虽然这是一个低微的官职,细想想,那些重要人才,开始都是这么低微的职位,但是跟领导最近距离的谋划,最后一举成名,甚而权倾天下的主大有人在。这是曹操对他的考验,也是对他的仕途规划,能相信,奉孝得到曹操召见,座论天下事,不正是魏版隆中对?刘备有孔明,曹操有郭嘉,孙权有周瑜。曹操慧眼识珠,立马就知道这个人将是自己霸业最有力的助手,得一奉孝,胜得一子,此时的郭嘉也正是步入他功名之路的大道上,有才不能算了不起,得一识货的主才是人生幸事。曹操袁绍官渡大战,看来胜在许攸的临时倒戈,抛开这些看来偶然的事件,郭嘉战前就分析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的因素,这就是有名的十胜十败说,虽有点马后放炮之嫌,因为战争瞬息万变,光靠这点所谓的理由还不足以绝对战争的胜利,但十胜十败说无疑给曹军一个出师之名,出师得胜之因,相当于喊口号,“我们兵强马壮,我们上下齐心,袁绍怎么怎么......我们不胜都不行”,但是这口号得喊得自然,喊得让人信服才行。不知道,私底下,郭嘉有没有跟曹操真正的商讨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粮草接济什么的。这才是官渡之战胜利的原因,打仗打的就是敌我双方的因素。刘备来归,所有人都知道这不是个善人,要早早处理为妙。但是杀,可能堵人才之道,不杀,难免放虎归山。郭嘉献计,既不杀也不放,软禁刘备。没想到,刘备什么人,他不拼了命也要想法跑,一时疏忽还不就中了他计?这事,没有处理好,后患无穷啊,要是假他人之手,杀刘备于无义,何来三国鼎立。历史总是说袁绍优柔寡断,其实曹操有几次不也妇人之仁吗?而且都是关键的那么一着。官渡之后,郭嘉献计退兵,这才是谋士政治家最漂亮的一招,杀人于无形,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敏锐的看到袁氏后裔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只需退兵就可让这矛盾瞬间激发。这不能不说是郭嘉的眼力和判断力。其后征吕布,退孙策,出奇兵破乌桓,千里袭人,平定北方后背,可惜时不我待,回来的途中重病而亡,传言,曹操每天派去打听郭嘉身体的哨探,络绎不绝,读到此处,心不觉为阿瞒心痛,郭嘉既是谋士,是下属,也是朋友,是知己。孔明尚能哭公瑾,阿瞒心为奉孝死啊。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若,奉孝在,赤壁之战岂会如此狼狈,岂能让诸葛小儿,年年侵犯,天下大业何等身后。封洧阳亭侯,谥曰贞侯。青青子衿悠悠心,为郭奉孝时沉吟。天赐奇才冠群英,英才早殒痛君心

刘巴一段不解

《零陵先贤传》记载:“是时中夏人情未一,闻备在蜀,四方延颈。而备锐意欲即,巴以为如此示天下不广,且欲缓之。与主簿雍茂谏备,备以他事杀茂,由是远人不复至矣”何意?

h

hdffffhaoshushfkvnfjkdkfjfjekdmjjkdmsajkscgceicjuedfu&ehdu7ood

品读三国

品读三国备来奔。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英雄当能容人,所谓海纳百川是也。“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刘虞为汉室名裔,恩信夙孚,乃以战略之未娴,谬思讨瓒,卒至身死家亡,为天下笑!盖以楚得臣之忿,兼宋襄公之愚,其不至为人禽戮者几希,区区小惠,不足道焉。刘虞为政,幽州大治,其策略多以怀柔为本,可谓善焉,然其武略不足,身死异处,可不悲哉。读《崔琰传》附孔融传,许攸传,娄圭传,魏武皆以其言与行而杀之,可不惜哉,可想见若身居要位,掌生杀之机,易需小心谨慎是也,切不可乱杀无辜,徒增罪业尔。读《邢顒传》,感其存身之道,可谓明矣,其初为曹植家丞,顒防闲以礼,无所屈挠,后于魏武立嗣之事,以史为鉴,仗义执言,可谓善揣度,知大义是也。曾国藩有言“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以此法读之,若有所得。耿介之士如鲍勋者,仍难免于难,盖世间之人,胸襟宽广者,少之又少也,于领导处事,真一门学问,以史为鉴,可不慎乎。钟繇,可谓明智之人,保得一身富贵,子孙家业,其学问深矣,当用心力学之。高平陵之变,曹爽被诸族,司马宣王老谋深算,心狠手辣,可见一斑,而曹爽亦缺乏斗争经验,年少而居高位,非为善也。读史书,似与英雄对酌,品论赏析,似历其事,似见其人,读罢程昱传,有所感,盖能载入史册之人,皆乃当世英豪,非等闲之辈也,纵只言片语,亦可见其风采,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四方贤士,均择木而栖,斗智斗勇,文韬武略,仿佛兮若置身其中,可不乐呼?凤翔古称雍州,位于关中西部,北枕千山,南带渭水,东望西安,西扼秦陇。这里曾是周室发祥之地,赢秦创霸之域,因传说“凤凰鸣于岐,翔于雍”而得名,以“三绝”(西凤酒、姑娘手、东湖柳)而闻名于世。习凿齿:毌丘俭感明帝之顾命,故为此役。君子谓毌丘俭事虽不成,可谓忠臣矣。夫竭节而赴义者我也,成之与败者时也,我苟无时,成何可必乎?忘我而不自必,乃所以为忠也。古人有言:“死者复生,生者不愧。”若毌丘俭可谓不愧也。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比谁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自去长史,优游无事垂三十年,二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年逾八十,犹手自校书,刊定谬误,积聚篇卷,於时最多。开门接宾,诱纳后进,但讲论古义,不干时事,以是见称。上自执政,下及童冠,皆敬重焉。——今日读书至向朗传,钦羡不已,盖能潜心典籍二三十年,诚美事矣,吾不知吾何时能有此闲情也。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王夫之《读通鉴论》:人知冯道之恶,而不知谯周之为尤恶也。……国尚可存,君尚立乎其位,为异说以解散人心,而后终之以降,处心积虑,唯恐刘宗之不灭,憯矣哉!读周仇国论而不恨焉者,非人臣也。周塞目箝口,未闻一谠言之献,徒过责姜维,以饵愚民、媚奄宦,为司马昭先驱以下蜀,国亡主辱,己乃全其利禄;非取悦于民也,取悦于魏也,周之罪通于天矣。服上刑者唯周,而冯道末减矣。臣松之以为张昭劝迎曹公,所存岂不远乎?夫其扬休正色,委质孙氏,诚以厄运初遘,涂炭方始,自策及权,才略足辅,是以尽诚匡弼,以成其业,上籓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于此会。若使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虽无功于孙氏,有大当于天下矣。昔窦融归汉,与国升降;张鲁降魏,赏延于世。况权举全吴,望风顺服,宠灵之厚,其可测量哉!然则昭为人谋,岂不忠且正乎!鲁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严整,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又善言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今日读《吴主五子传》,盖宫廷立储之事,为历朝之难免也,孙登为太子,诸多贤才辅助,东宫号为多士,临终上疏,举荐贤才,可谓忠贞,其英年早逝,诚为可惜。孙和立为太子,亦可嘉也,好学下士,甚见称述,然正直终不敌斜佞,遭全公主之诋毁,废和立亮,可比之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以史为鉴,良以有也。孙权晚年,可谓不明,乱杀直臣,自亡之道也。宫廷斗争,自古皆然,不可不慎,不可不察也。吕岱徐原之交,可称佳话也。陆凯虽统军众,手不释卷,爱书之人,可敬可赞也。东吴贺齐、全琮诸将皆以平乱得名,吾以为此事未必为佳,子曰听讼必使无讼,刍荛之见,平乱,当使之无乱,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当于其未乱之时,安抚怀柔,民若乐业,何反之有,故平乱之事,有可谈也。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君子之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左传祁奚请老》忠不谄君,勇不慑耸,公不存私,正不党邪,资此四德,加之以文敏,崇之以谦约,履之以和顺,保傅二宫,存身爱名,不亦宜乎。是仪不雷同以害人,不苟免以伤义,比之祁奚免免叔向,庆忌济朱云。可也。今日读《是仪传》,此公尽臣子之道,可谓明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后记予历时两月余,读毕《三国志》,此时前四史之读书计划告一段落,以史为鉴,读史明智,可谓多矣,此四史者,后人不可不读,然读书需有良法,读史需入史,思前人之思,想前人之想,如入其境界,方为读史之佳态,此四书者,日后定需再此品读。读史,当有良法,边读边记,融入自己之思考。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

失街亭 谁之过

要探讨失街亭的责任归属问题,首先必须了解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街亭之战发生在建兴六年,此时,曹操、曹丕、刘备均已逝世。魏国方面,曹操是、曹丕时期的几位重要谋士、武将相继去世,政权正在走向衰落,陷在风雨飘摇之中。蜀国方面,后主刘禅继位不久,对政事毫不精通,五虎上将中只剩下赵子龙一人,此时的蜀国仅靠着被后人神化了的诸葛亮苦苦支撑。由此可见,无论魏、蜀,此时都需要一场战争的胜利,一来可以为己方扩大领土、为此后的战斗赢得有力地势;二来可以鼓舞士气,扭转衰落的势态。而街亭这个双方进攻都必须经过的,易守难攻的“宝地”自然也就成为了两只饿虎严重的肥肉。于是,战争爆发了。就街亭之战失利的整个过程来看,表面上似乎是蜀方主帅马谡的过失。他没有考虑到补给供应的问题,屯兵山上,在占据主动的情况下选择背水一战,这犯了兵家大忌。一个自称熟读兵书的人,竟然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这足以说明他的愚昧无能。他不听王平劝阻,致使临阵将帅不和,分兵迎敌,这足以说明他的狂傲自大。是马谡的一连串失误导致了战争的失败,失街亭谁之过的问题到这里似乎已有了答案。但我们不禁要想,如此无能之辈又如何能被委以重任,要知道,这街亭虽小可它关乎蜀国的命运,街亭之战可谓是生死之战。是谁做出了此等荒唐的决策?又是谁在幕后操纵了这场战争?这个人便是诸葛孔明,一个被民间传说得料事如神、无所不能的“高级军师”。作为蜀国政权的实际掌控者,诸葛亮对街亭之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他看中马谡这个战斗经验不足的“嘴皮子”将军。此话并非凭空捏造,在《三国志•马良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先主临薨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谡年三十九。”街亭一战败后,蜀国一蹶不振,诸葛亮终其一生也没能挽回失街亭的损失,含恨而终。

外婆家書柜里的三國志

小時因喜讀《三國演義》,愛屋及烏,一次于外婆家翻到外公藏的《三國志》,現在想來似乎還真是全套5卷本,中華書局版,但年代應更古舊一些,因為78年,外公已不在。那時應是初中,已習過文言,能讀懂,但年幼,與《三國演義》比,大抵都是敘史,偶爾有下面裴注的一些趣聞逸事,吸引自己。后來也沒再碰過。青封皮,紙發黃,一股書柜里的舊書味。文字里竟都是心中英雄光輝形象的不符和破滅,大人之書,當時的自己是沒有什么理由會喜歡上的。外婆學的是理科,對外公的文史古舊書籍,也無多大興趣,占著一個大大的壁櫥柜,偶爾打開,也是我來拜訪時,百無聊賴之際。后來讓媽媽和大阿姨整理出一個書單,很多很多本。再后來,買給了一個書商。現在去外婆家,外婆用電腦,還給外婆考過一些小游戲,外婆很喜歡,常常玩,而外婆很愛我,來了總問喜歡吃什么。我長大了,也感激外婆,隨媽媽回娘家總是又吃又喝,只是沒有了以前在外婆家淘舊書,一天把《李自成》第二卷看完的快樂。我沒跟外婆說,我越來越喜歡看書了,特別是文史類的,對外婆的賣書也是十分理解,也相信那個書商會好好對待外公的藏書。只是,只是,一次,我去外婆家,又百無聊賴,不知不覺來到了那壁櫥,打開,怔怔地看著滿眼的大衣...我想,我是再也看不到那套《三國志》了...

跪求高人指点迷津?三国志后四册是新字形还是旧字形?

我买了本缩印本三国志,前九卷(第一册)是旧字形,后面全是新字形,请问各位朋友你们买的非缩印本也是这样吗?(回答前请确认你知道旧字形和新字形的区别)据我所知,史记已经全都改成新字形,用的是二版,其它的史书没有变,但据中华书局内部人员透露,三国志也改成了第二版,但由于手头没有书,不知道是不是改成了新字形,我只有一本缩印本,却发现前九卷是旧字形,后面全是新字形。

《先主传》——屡败屡战

就像跟绝大多国人一样,我对三国的印象最初是通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建立起来的。我依稀记得当初看这部电视剧时,折服于吕赵关张的勇武、敬佩诸葛“多智而近妖“,惊叹司马的隐忍善谋笑到最后,也对曹操“乱世之奸雄”有了入木三分的印象。罗贯中本意要尊刘抑曹,但这些小说和电视剧,反倒给我建立起了刘备的一个爱哭的伪君子形象。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翦除中原群雄、风光无限,是天下诸侯的最强者。相比之下,刘备则是一次次被人击垮,长期寄人篱下、最后也是在白帝城憋屈而死。可是,坊间却有这样的说活:“20岁看三国觉得曹操最厉害,40岁看三国觉得司马懿最厉害,60岁看三国觉得刘备最厉害。”因为青年人往往崇拜曹操畅快淋漓的文治武功;中年人羡慕司马懿能击败所有对手,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而一个资质平庸且背景浅薄的人,在经历起起落落之后,就会感悟到刘备的过人之处。虽然号称是”汉室宗亲”,但两汉总共400多年,刘邦传下了下十几代,轮到刘备的时候就只能贩履织席了。汉帝的“皇叔”至少也有几千人,其中不乏刘虞、刘焉、刘表这样的地方实力派,刘备的“皇叔”名号其实无足轻重。与他同时期的各路诸侯中,二袁有显赫的”四世三公“;江东孙氏父子三人传承接力,成就霸业;曹操有宦官集团的背景,虽然后来因此受人耻笑,但对他最初的发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刘备几乎可以算得上是群雄之中唯一的白手起家,即不能像孙权刘璋那样继承父业,也没有诸曹诸夏侯这样庞大的家族作后盾,一切都需要自己一点一点的努力。这也使得他是群雄之中大起大落最多次数的一个,一次次输掉全部家法,落荒而逃。刘备早年从华北破黄巾,却被张纯贼兵大败,几乎身死;刚得徐州既为吕布所袭,妻儿被掳凡两次;”衣带诏“事件后逃亡;复得徐州为曹操所败,妻儿再次被掳;聚旧部于豫州与曹操再战复败;躲避曹军追击,弃新野,走当阳,如同丧家之犬。翻开《三国志 •先主传》,我们会看到很多次”先主败绩”。他先后投靠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但无论在哪里,他却不会久居于人下,毫不放弃“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的野心,屡战屡败,但也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终于他时来运转,隆中对、战赤壁、取西川;而当汉中之战击败宿敌曹操,达到霸业的巅峰时,他已经59岁。我甚至疑心曹操的这首诗是写给他自己唯一看得起的对手的: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固不可以无年

不是正经书评,只是有感而发。因为一直很难接受《三国演义》美化了刘备、神话了孔明、炮灰了东吴,更不能接受电视剧新《三国》那种历史、文学两不靠谱的弱智改编……所以只能找出压在书柜底的《三国志》,以抚慰我郁闷的心情。过去读过的不算,现在是憋着一口气只读第五册(《吴书》)。东吴给我的最大感触,唉,虽说是人杰地灵,英雄少年,既豪俊,也骄恣,可堪入诗、入画、入传奇、入小说,然而这到底是次要的;要紧的是,正如《世说新语》中王珣临终的慨叹:“人固不可以无年!”可知人的寿数,以及附着于此的毅力和耐力,是多么重要。“人固不可以无年”,所以要这样激励我的朋友们。^_^

看完三国志很讨厌三国演义

说实话,四大名著我除了红楼梦以外都不太喜欢,可能是故事情节很熟悉的原因还不如读读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来的有味就说三国演义吧 可能以刘备为正统处处贬抑魏 吴我记得电视剧三国演义 舌战群儒一段找来一班外表猥琐的人来饰演顾雍 虞翻 严畯等人这些人比诸葛亮差一截 但是也是高官大儒这样一刀切现在不应该还有 我们通过三国志知道对蜀国着墨最少 也可能是蜀国人才少的原因也可能是诸葛亮太强 别人就显得黯淡无光了诸葛亮的朋友徐庶 还有一个谁忘了 在魏国当官做得不是很如意 诸葛亮感叹“岂魏多士?”(大概这样,原文记不得了)而不是三国演义里面所说的 徐庶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像魏国的荀彧 郭嘉 哪个不是才智绝伦呢总之 我对三国演义处处贬抑魏 吴两国给人带来的历史认识错误是有不满的(当然可能有人说谁也无法了解真正的历史)还有一些张冠李戴的事情 如把一些鲁肃的事情搬给孔明把刘备的一些事情搬给张飞(打督邮是刘自己打的,干张飞何事?难道是为圣贤讳???)

《三国志》四论

贤愚  诸葛亮年轻时躬耕于南阳,与徐庶、石韬为友。荆州沦陷后,诸葛亮随刘备而去,徐、石二人则投奔了曹操,后来分别做到典农校尉和御史中丞。大和年中,诸葛亮出陇右,得知二人近况后,惘然自失,不禁叹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魏国据九州之地,人口居天下大半,蜀、吴两国相加尚且不能匹敌。更何况其地自古为华夏人文渊薮,人才辈出(蜀、吴承认其为“中国”,如诸葛亮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周瑜称:“(曹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袁淮尝言:“吴楚之民脃弱寡能,英才大贤不出其土,比技量力,不足与中国相抗”,而刘备起家靠的是他转战南北,四处募集来的人才,一旦诸将老去,渐次零落,则蜀国大势去矣,《后出师表》云: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馀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魏国君臣(陈群、杜恕、蒋济等)反复宣称,经历汉朝末年的战乱后,中原人口大减,不过汉时一大郡。但是事实是:魏国的人才相当于以往的几个时代,而蜀、吴两国也是名将云集,诚如赵翼所言:“人才莫盛于三国”。在三国史上,一流的人才都有其用武之地。这是为什么呢?  曹操、孔明都是毋庸置疑的人中之龙,但他们起初并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可。曹操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世人未之奇也”;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则是“时人莫之许也”。一个“世人未之奇也”,一个“时人莫之许也”,堪称双美。后来两人都是经过了名士(桥玄、司马德操)品题后才名声大噪,能够二十来岁就出来做大事。  当时的用人主要靠举贤。君主责成臣子向朝廷推荐人才,荐贤不力者要受到责罚。在一些重要位置上的大臣临终前都举贤以自代,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当时的舆论会非常失望。比如周瑜之于鲁肃,鲁肃之于吕蒙,吕蒙之于陆逊,诸葛亮之于蒋琬、费祎,羊祜之于杜预,都是很好的例子。  史书这样评论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於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於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馀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刘备使得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当时将相的用人智慧确乎高明。有一部集大成的著作《人物志》就是出在那个时候。再比如蒋济著论,谓“观其眸子,足以知人”。再比如当时讨论才性的所谓四本论,等等。  答案就是这样:汉代乡评里选的制度,名士察举人物的风气,仍然在产生作用。文武  古人的文章辞赋,现代人肯定比不了。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配备的课时那么充足,每篇课文都要划分文章段落,到毕业时还是不会划分段落;作文也不知写了多少,踏上社会后,照样一个个文不通,句不顺,套话连篇。  古人在文章学术之外,还娴习于讲武用兵,这方面现代人更不逮远甚。曹操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不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还曾为《孙子兵法》作过注,是著名的军事家。他才力绝人,曾在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在其起事之初,遇到部下兵变,他格杀数十人,杀出重围。   曹丕在《典论》中自矜其于文武之道可随时而用。他六岁而知射,八岁而能骑射,十岁时乘马冲出叛军重围。又遍访明师,学成剑术,有一位号称空手入白刃的高手,在他手上没走上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他勤学好问,遍读诸子百家之言,至于文采辞藻,更不待言。  曹家这一种文武兼修的传统,这很可能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曹丕学习骑射,就是曹操的意思。曹彰从小膂力过人,热衷于征伐。曹操则有意加以贬抑,说骑马击剑只是匹夫所为,让他多读点经书,可见曹操很注意对子女进行通才教育。  曹植堪称三国时代的第一才子,但他并非只知舞文弄墨,曹丕幕下的名士邯郸淳,头一次见到曹植,即被其渊博的才识所慑服: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坐,不先与谈。时天暑热,植因呼常从取水自澡讫,傅粉。遂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讫,谓淳曰:“邯郸生何如邪?”於是乃更著衣帻,整仪容,与淳评说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然后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次颂古今文章赋诔及当官政事宜所先后,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乃命厨宰,酒炙交至,坐席默然,无与伉者。及暮,淳归,对其所知叹植之材,谓之“天人”。而于时世子未立。太祖俄有意於植,而淳屡称植材。由是五官将颇不悦。  子建于学无所不窥,少时曾随父亲南征北战,建功立业、垂名竹帛才是他的心愿,辞赋之道实未足以寄托怀抱,《与杨修书》云:辞赋小道,固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薄德,位为籓侯,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颂为君子哉?若吾志不果,吾道不行,亦将采史官之实录,辩时俗之得失,定仁义之衷,成一家之言,虽未能藏之名山,将以传之同好,此要之白首,岂可以今日论乎!  这一段文字清楚地表明,子建的志向在于建功立业,其次是编著史书,诗辞歌赋在他心中没什么地位。至于后世所谓的“文学家”,人家根本不知为何物。他愤恨不已的是自己怀抱利器而无所施,所以屡求自试,希望能派去讨伐蜀、吴两国,“使得西属大将军,当一校之队,若东属大司马,统偏舟之任,必乘危蹈险,骋舟奋骊,突刃触锋,为士卒先”。可惜他最后只能以文人的身份永垂青史了。  不过,古人重视武功,也不偏废文采。刘备交游当世人杰,非不读书者,临终诏敕后主:“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孙权于读书也有心得:“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田畴、崔琰、徐庶都任侠击剑。诸葛亮治戎讲武,钟会、陆凯、王基都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将才。三国武将也爱好读书。关羽、周瑜、鲁肃、吕蒙、李典、姜维都不是简单的武夫,不像现代有些武人以不读书为荣。关羽好读左传,“讽诵略皆上口”。鲁肃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孙权曾劝吕蒙读书,此后吕蒙学识大有进益,达到“其所览见,旧儒不胜”的地步。姜维好学,孙瑜好坟典,留赞好读兵书与前三史,等等等等。  本篇以魏国开头,将以吴国收尾。吴国太子孙和具备了完整的古典素养,即读经书,通世务(“综察是非,访谘朝臣,考绩行能,以知优劣,各有条贯”),好文学,善骑射,尝谓:“当世士人宜讲修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  吴国有一个著名学者:虞氏易的创立者虞翻。《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未卜先知,那不是史实,虞翻倒确实是神机妙算,精于占卜。虞翻身逢乱世,“习经於枹鼓之间,讲论於戎马之上”,能将家世传易学别开生面,已是难能可贵。至于他亮直敢言,才略过人,更是今日学者之不可及。但是最让现代人难以想象的是虞翻还有一身好功夫:他善于用矛,步行日达二百里,是神行太保一类的人物,这一手绝活,吴军将士无人能及。某日孙策往山中剿匪,与部队失散,身边只剩下虞翻一人。山中草深不宜驱策,虞翻执矛开路,护送孙策出山。到了平地上后,孙策骑马,虞翻步行跟随,终于找到了大部队。父子  三国时曾有一个有关圣人与太平的讨论,锺繇、王粲等人认为非圣人不能致太平。按照这样的观点,太平之世遥遥无期。王朗等人则以为,只要国家有贤人在位,有数世相承,则太平可致(马基雅维里的观点与此近似)。揆诸中西的历史,我倒觉得王朗的观点更切近于事实。  曹操应该是一位非常幸福的父亲。他有那么多出色的儿子,都可以传承大业。曹丕、曹植是一代人杰,曹冲称象的故事妇孺皆知;曹彰从小膂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曹衮性喜读书,在兄弟游娱时独思经典,并崇尚约俭,教敕妃妾纺绩织纴,等等。如果这些兄弟同心协力,何愁魏国大业不兴,不能致于太平?  曹操恰恰是在继嗣问题上乱了分寸,坏了魏国根基。曹操最早属意于曹冲,因为他“仁爱识达”,即聪明早慧,又有仁爱之心,符合君主的要求。所以曹操数对群臣称述,欲传位曹冲。曹冲早殇后,曹操还亲口告诉曹丕:“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殊不知这种话心里想想也就算了,是不能说出口的(孙盛评论道:“春秋之义,立嫡以长不以贤。冲虽存也犹不宜立,况其既没,而发斯言乎?诗云:‘无易由言。’魏武其易之也”)。  此后,曹操又在曹丕、曹植间游移不定,甚至在诏令中公开宣陈:“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这一系列荒唐的举动,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后果。其实,以曹丕的才华与长子身份,如何不可继承父位?可是曹操却让他长期生活在不安定的环境之中,甚至在临终时,都没有给他一个继位诏书,反而把曹彰召至身边。也难怪曹丕继位后,对兄弟都防之如虎,禁止藩王辅政,最后便宜了司马懿。  曹丕气度狭小,生性虚伪,表面上讲“朕於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其实魏国的诸侯分封不过是徒有虚名。“时法制,待籓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到了曹植这里,还要事事减半。《上文帝疏》云其“所得兵百五十人,皆年在耳顺,或不逾矩,虎贲官骑及亲事凡二百馀人”,这点人马,连保一方平安都不够,然而朝廷还要来征兵。曹植文章写得是好,其疏云:伏以为三军益损,不复赖此。方外不定,必当须办者,臣原将部曲倍道奔赴,夫妻负襁,子弟怀粮,蹈锋履刃,以徇国难,何但习业小兒哉?愚诚以挥涕增河,鼷鼠饮海,於朝万无损益,於臣家计甚有废损。又臣士息前后三送,兼人已竭。惟尚有小兒,七八岁已上,十六七已还,三十馀人。今部曲皆年耆,卧在床席,非糜不食,眼不能视,气息裁属者,凡三十七人;疲瘵风靡,疣盲聋聩者,二十三人。惟正须此小兒,大者可备宿卫,虽不足以御寇,粗可以警小盗;小者未堪大使,为可使耘鉏秽草,驱护鸟雀。  有这么多的好儿子,不能戮力为国,反而互相算计,真还不如没有。这一切的源头都在曹操那里。  汉高祖、汉武帝、唐高祖、唐太宗号称英主,在立嗣问题上都犯过错误。但是三国时问题特别突出,袁绍、刘表莫不如此。曹操如此,孙权亦如此。孙权的太子孙登非常贤德(叶适称其为历代最贤之世子),只是不幸早卒;接下来的孙和也不错,可是孙权在孙和、鲁王间犹豫不定,引发所谓的两宫之争,最后把两人都废黜了。刘备倒是没犯过立嗣之错,不过阿斗也太不争气了。  魏朝不是大朝代,晋朝也不是大朝代,其豆剖瓜分就在于眼前。攻守  诸葛亮隆中对的关键在于“天下有变”这四个字。孔明分析天下大势虽然畅快,但当时形势不难明,未见其霹雳手段。取益州是招好棋,但也因此进入死地。  由于东吴掣肘,关羽毁败,刘备大业未成。如果刘备多活几年,与曹芳这类人对敌,鹿死谁手,实在难说。刘备临死前对孔明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如果他知道曹魏的继承人每况愈下,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更有把握。   《后出师表》的作者归属虽有争议,其中蕴涵的道理却很深刻,道出了孔明心迹。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追求万全之策,今岁不战,明年不征,“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是没有出路的,正确的做法是如汉高祖般“涉险被创,危然后安”,在不懈的搏命出击后迎来春天。《后出师表》举了很多例子说明这一问题,正面的例子是刘邦、曹操百折不挠,直至成功,反面的则是刘繇、王朗坐以待毙,眼看着孙策一步步壮大起来。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刘备,丢失荆州后似乎大势已去,可是转眼间就翻了盘,关羽水淹七军之后,锋芒直指中原,眼看隆中对将不再是空想,可是突然又变生不测,与东吴翻脸,从此一蹶不振。“凡事如是,难可逆见”,正因为命运是如此的捉摸不定,所以才必须去努力争取。正因为努力争取了,才能获得命运女神的青睐。  《后出师表》很可能是真的,诸葛恪曾经提到过这篇文章,并以此意晓谕吴人。诸葛恪沿袭了叔父的思想,并且从人口增长的角度展开分析,内容更为具体。吴国的实力肯定不如魏国强大,但是为什么当时还可与之抗衡?原因是:“操时兵众,於今适尽,而后生者未悉长大,正是贼衰少未盛之时。加司马懿先诛王凌,续自陨毙,其子幼弱,而专彼大任,虽有智计之士,未得施用。当今伐之,是其厄会”。但是这种优势转瞬即逝,长江之险不可长保安宁,十数年后,魏国的一代新人将成长起来,吴国则将士老去,后继乏人。  可是他们都失败了。世人惯以成败论英雄,其实他们的想法并不错。只是刘邦、曹操之时,正是天下多事之秋,群雄又大多无才,他们左冲右突,才能杀出一片天地,当时如若闭关守险,自相娱乐,命运将与刘表等人相似。两诸葛掌权之时,天下大局已定,魏国的操盘手又特别稳健,因此演化成相持局面。  汉末,有一批人心怀汉室,相继反叛,结果被一一镇压。魏末,这种形势重现,毋丘俭、文钦造反时,有个叫尹大目的,暗中同情他们的志业,主动讨令来劝降,尹大目说:“君侯何苦若不可复忍数日中也!”这句话其实是有深意的。王凌死后三个月,司马懿死了。齐王废后第二年,毋丘俭等败后当月,司马师也死了。这样看起来,机会始终是有的。

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

很喜欢对关张二人特点的评价:关羽善养士卒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正反映了两种极端要不得的性格特点,老祖宗教育我们说:中庸最要得!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性的弱点,关张皆万人敌,但是挂的都很凄惨,如果早一点领悟这一点,可能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针对所有人都适用。

也品三国

作为著名的前四史之末,三国志记载了中国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群雄逐鹿,豪杰并起,成为中国漫长岁月中最具有魅力的片段。三国是指曹操,孙权,刘备为首的三大集团之间的对抗,而实力最强的应该是曹操。在曹操阵营中,群星灿烂,诸葛亮曾经说过,曹操营中,足智多谋之士,能征善战之将,又何止一二千人。在这些文臣武将中,资格最早,且有王佐之风的,应该只有荀YU一人而已。荀YU传在三国志中排在魏书第十,虽然不算很前,但却是曹操阵中众谋士的第一位,其地位可见一般,荀YU投靠曹操时,曹操曾经说:吾之子房也。要知水镜先生评价诸葛亮也只比做兴周800年的姜子牙,旺汉四百年的张子房而已。可见曹操对荀YU的才能是一眼就认定的。而且将他定位为曹操营中的第一谋士。而荀YU在后来的表现,似乎绰绰有余的证明了曹操的这个评论。荀YU主要帮曹操出了三个主意,固本强基,迎奉天子,评析袁绍。没有固本强基,曹操就没有与群雄逐鹿的资本;没有迎奉天子曹操就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没有评析袁绍,曹操也就很难一战定北方。所以说荀YU是曹操阵中第一谋士,或者起码说是曹操打拼事业的时期的第一谋士是比较恰当的。这三个主意充分体现了荀YU作为一个谋士的深邃的洞察力和精辟的分析能力。首先,当曹操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荀YU可以及时的发现这个时候曹操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本向外扩张,用军事学的术语叫做掌握了进攻力学原理,先是设计帮曹操守住了自己的大本营,而后又统领全局的向曹操提出了一整套发展的计划,可以说正是这套计划,使得只有一身血气的曹操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和奋斗的步骤,可以说,曹操正是严格的遵循这个计划,才一步步的将自己的大本营稳定下来。从孤身一人到成了有资本逐鹿的群雄之一。如果说固本强基只是荀YU小试牛刀的话,那么接下来的迎奉天子则是荀YU才华的集中体现。

7:2:1

发现一个数学问题。魏蜀吴的国力比大约是7:2:1,从魏书 蜀书 吴书的篇幅就反映这个比例。从蜀和吴投降时的统计,也是这个比例。进而更敬佩孔明,他以如此弱小的实力,给魏制造了如此多的麻烦。有点象北朝鲜和美国。

了解三国还是要看看三国志

毕竟三国演义里面演绎得成分太多了,又添加了许多无中生有的成分,由裴松之加注过的三国志比单独陈寿写的三国志又丰富了不少,陈寿本来治学严谨,许多搜集到的史料值得怀疑的都没有收录在三国志里,而裴松之后来又搜集到不少史料载去伪存真的基础上给三国志加了注,其实就是丰富了内容~~

读《三国志》

我操有没有搞错!没想明白读史书有什么违规的地方。。。回头小心,把丢失的魏书和蜀书部分补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魏书曰: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仗剑起兵,能取天下者,岂为戏言。      【魏书曰:太祖将步骑千馀人,行视战地,卒抵贼营,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引还。贼寻前进。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太祖被甲婴胄,亲巡将士,明劝赏罚,众乃复奋,承间讨击,贼稍折退。贼乃移书太祖曰:“昔在济南,毁坏神坛,其道乃与中黄太乙同,似若知道,今更迷惑。汉行已尽,黄家当立。天之大运,非君才力所能存也。”太祖见檄书,呵骂之,数开示降路;遂设奇伏,昼夜会战,战辄禽获,贼乃退走。】购求信丧不得,众乃刻木如信形状,祭而哭焉。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馀万,男女百馀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      魏略曰:王忠,扶风人,少为亭长。三辅乱,忠饥乏啖人,随辈南向武关。值娄子伯为荆州遣迎北方客人;忠不欲去,因率等仵逆击之,夺其兵,聚众千馀人以归公。拜忠中郎将,从征讨。五官将知忠尝啖人,因从驾出行,令俳取冢间髑髅系著忠马鞍,以为欢笑。      孙策闻公与绍相持,乃谋袭许,未发,为刺客所杀。此天命也,群雄逐鹿,惟天允之。      七年春正月,公军谯,令曰:“吾起义兵,为天下除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其举义兵已来,将士绝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为存者立庙,使祀其先人,魂而有灵,吾百年之后何恨哉!”遂至浚仪,治睢阳渠,遣使以太牢祀桥玄。知安民者,可得天下。      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傅子曰:太祖又云:“汤、武之王,岂同土哉?若以险固为资,则不能应机而变化也。”】      十二月春二月,公自淳于还邺。丁酋,令曰:“吾起义兵诛暴乱,於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於是大封功臣二十馀人,皆为列侯,其馀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魏书载公令曰:“昔赵奢、窦婴之为将也,受赐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与诸将士大夫共从戎事,幸赖贤人不爱其谋,群士不遗其力,是以夷险平乱,而吾得窃大赏,户邑三万。追思窦婴散金之义,今分所受租与诸将掾属及故戍于陈、蔡者,庶以畴答众劳,不擅大惠也。宜差死事之孤,以租谷及之。若年殷用足,租奉毕入,将大与众人悉共飨之。”】      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      【魏书曰:公后日复与遂等会语,诸将曰:“公与虏交语,不宜轻脱,可为木行马以为防遏。”公然之。贼将见公,悉于马上拜,秦、胡观者,前后重沓,公笑谓贼曰:“汝欲观曹公邪?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耳!”胡前后大观。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      公乃与克日会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      【魏书曰:太祖自统御海内,芟夷群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而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万馀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临事又手为节度,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与虏对陈,意思安间,如不欲战,然及至决机乘胜,气势盈溢,故每战必克,军无幸胜。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於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於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馀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攻城拔邑,得美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常以送终之制,袭称之数,繁而无益,俗又过之,故预自制终亡衣服,四箧而已。傅子曰:太祖愍嫁取之奢僣,公女適人,皆以皂帐,从婢不过十人。张华博物志曰:汉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农张芝、芝弟昶并善草书,而太祖亚之。桓谭、蔡邕善音乐,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善围棋,太祖皆与埒能。又好养性法,亦解方药,招引方术之士,庐江左慈、谯郡华佗、甘陵甘始、阳城郤俭无不毕至,又习啖野葛至一尺,亦得少多饮鸩酒。傅子曰: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豹】崔钧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魏太祖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帢,合于简易随时之义,以色别其贵贱,于今施行,可谓军容,非国容也。曹瞒传曰: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汙巾帻,其轻易如此。然持法峻刻,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馀。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初,袁忠为沛相,尝欲以法治太祖,沛国桓邵亦轻之,及在兖州,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杀让,族其家,忠、邵俱避难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桓邵得出首,拜谢於庭中,太祖谓曰:“跪可解死邪!”遂杀之。常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於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於尊。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常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太祖曰:“善。”后军中言太祖欺众,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其酷虐变诈,皆此类也。】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典论帝自叙曰:初平之元,董卓杀主鸩后,荡覆王室。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山东牧守,咸以春秋之义,“卫人讨州吁于濮”,言人人皆得讨贼。於是大兴义兵,名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兖、豫之师战于荥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卓遂迁大驾,西都长安。而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灭。会黄巾盛於海岱,山寇暴於并、冀,乘胜转攻,席卷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之多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常百步,日多体健,心每不厌。建安十年,始定冀州,濊、貊贡良弓,燕、代献名马。时岁之暮春,勾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谈论之末,彧言:“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尔!”余曰:“埒有常径,的有常所,虽每发辄中,非至妙也。若驰平原,赴丰草,要狡兽,截轻禽,使弓不虚弯,所中必洞,斯则妙矣。”时军祭酒张京在坐,顾彧拊手曰“善”。余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於京师。河南史阿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之精熟。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因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芊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卻脚鄛,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夫事不可自谓己长,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木户;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於狭路,直决耳!余於他戏弄之事少所喜,唯弹棋略尽其巧,少为之赋。昔京师先工有马合乡侯、东方安世、张公子,常恨不得与彼数子者对。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博物志曰:帝善弹棋,能用手巾角。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冠著葛巾角撇棋。】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文帝雄才,惜其早凋也。      谓他与让善,争以珍物遗他。他得之,尽以赂让,让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看来葡萄酒古时候就是送礼佳品。。。      【魏书曰:帝容止可观,望之俨然。自在东宫,不交朝臣,不问政事,唯潜思书籍而已。即位之后,褒礼大臣,料简功能,真伪不得相贸,务绝浮华谮毁之端,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性特强识,虽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迹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经耳目,终不遗忘。含垢藏疾,容受直言,听受吏民士庶上书,一月之中至数十百封,虽文辞鄙陋,犹览省究竟,意无厌倦。孙盛曰:闻之长老,魏明帝天姿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断。初,诸公受遗辅导,帝皆以方任处之,政自己出。而优礼大   臣,开容善直,虽犯颜极谏,无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伟也。然不思建德垂风,不固维城之基,至使大权偏据,社稷无卫,悲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搞家族政治,首先是要抓好体育锻炼。。。        塞缪尔·布什 布什家族缔造者,美国前任总统小布什的曾祖父,钢铁石油大亨           普雷斯科特·布什 小布什的祖父,美国共和党参议员,与艾森豪威尔总统过从甚密           多萝西·沃克·布什 小布什的祖母,出身于华尔街金融巨头沃克家族           乔治·H·沃克·布什 美国第51届总统,里根政府两任副总统,中央情报局局长           芭芭拉·皮尔斯 小布什的母亲,美国第14届总统弗兰克林·皮尔斯的直系后裔           乔治·沃克·布什 美国第54、55届总统,俗称小布什,曾任得克萨斯州州长           杰布·布什 老布什的二儿子,1953年生,两次当选佛罗里达州州长。有3个子女           尼尔·布什 老布什的三儿子,1955年生,职业银行家,石油商,有3个子女           马文·布什 老布什的四儿子,1956年生,商人,投资顾问,有2个子女           多萝西·布什 老布什的女儿,1959年生,一直致力于布什家族史研究           乔治·普雷斯科特·布什 杰布·布什的儿子,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青年代表主席      少康高祖之争,可见当时品评。      评曰:古者以天下为公,唯贤是与。后代世位,立子以適;若適嗣不继,则宜取旁亲明德,若汉之文、宣者,斯不易之常准也。明帝既不能然,情系私爱,抚养婴孩,传以大器,讬付不专,必参枝族,终于曹爽诛夷,齐王替位。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陈留王恭己南面,宰辅统政,仰遵前式,揖让而禅,遂飨封大国,作宾于晋,比之山阳,班宠有加焉。      文帝为太子,左右长御贺后曰:“将军拜太子,天下莫不欢喜,后当倾府藏赏赐。”后曰:“王自以丕年大,故用为嗣,我但当以免无教导之过为幸耳,亦何为当重赐遗乎!”长御还,具以语太祖。太祖悦曰:“怒不变容,喜不失节,故是最为难。”      登见曹公言:‘待将军譬如养虎,当饱其肉,不饱则将噬人。’公曰:‘不如卿言也。譬如养鹰,饥则为用,饱则扬去。葛洪抱朴子曰:吴景帝时,戍将於广陵掘诸冢,取版以治城,所坏甚多。复发一大冢,内有重阁,户扇皆枢转可开闭,四周为徼道通车,其高可以乘马。又铸铜为人数十枚,长五尺,皆大冠硃衣,执剑列侍灵座,皆刻铜人背后石壁,言殿中将军,或言侍郎、常侍。似公主之冢。破其棺,棺中有人,发已班白,衣冠鲜明,面体如生人。棺中云母厚尺许,以白玉璧三十枚藉尸。兵人辈共举出死人,以倚冢壁。有一玉长一尺许,形似冬瓜,从死人怀中透出堕地。两耳及鼻孔中,皆有黄金如枣许大,此则骸骨有假物而不朽之效也。遂到平原,说备曰:“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讬於君,惟君所以存之。”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即遣精兵三千人随慈。贼闻兵至,解围散走。融既得济,益奇贵慈,曰:“卿吾之少友也。”事毕,还启其母,母曰:“我喜汝有以报孔北海也。”吴书曰: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之。养生很重要。。。年二十五,拜安东中郎将,与陆逊共拒刘备。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桓投刀奋命,与逊戮力,备遂败走。桓斩上(兜)道,截其径要。备逾山越险,仅乃得免,忿恚叹曰:“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此也!”军政岂有年齿定论哉。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於原野,校勇於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权谢昭曰:“年少虑事不远,以此惭君。”然犹不能已,乃作射虎车,为方目,间不置盖,一人为御,自於中射之。时有逸群之兽,辄复犯车,而权每手击以为乐。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孙氏皆霸王人才。昭、肃等先出,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瑜威声远著,故曹公、刘备咸欲疑谮之。及卒,权流涕曰:“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后权称尊号,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汉晋春秋曰: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师还,遂征合肥,既彻兵,为张辽等所袭,蒙与凌统以死扞卫。后曹公又大出濡须,权以蒙为督,据前所立坞,置强弩万张於其上,以拒曹公。曹公前锋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拜蒙左护军、虎威将军。以坞为备,曹公不得渡江矣。鲁肃卒,蒙西屯陆口,肃军人马万馀尽以属蒙。时东吴皆为屯兵,兵马随帅。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適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江表传曰:“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权率众七万应之,使宁领三千人为前部督。权密敕宁,使夜入魏军。宁乃选手下健兒百馀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譟,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因夜见权,权喜曰:“足以惊骇老子否?聊以观卿胆耳。”即赐绢千疋,刀百口。权曰:“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停住月馀,北军便退。濡须之战,两军均有备而至,更甚赤壁。权曰:“昔邓仲华初见光武,光武时受更始使,抚河北,行大司马事耳,未有帝王志也。禹劝之以复汉业,是禹开初议之端矣。子敬英爽有殊略,孤始与一语,便及大计,与禹相似,故比之。吕子衡忠笃亮直,性虽好奢,然以忧公为先,不足为损,避袁术自归於兄,兄作大将,别领部曲,故忧兄事,乞为都督,办护脩整,加之恪勤,与吴汉相类,故方之。皆有指趣,非孤私之也。”畯乃服。权既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於是大怒,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德尚杀孔文举,孤於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於彼乎?”翻由是得免。权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杀,皆不得杀。主会稽典录曰:馀姚虞俊叹曰:“张惠恕才多智少,华而不实,怨之所聚,有覆家之祸,吾见其兆矣。”诸葛亮闻俊忧温,意未之信,及温放黜,亮乃叹俊之有先见。亮初闻温败,未知其故,思之数日,曰:“吾已得之矣,其人於清浊太明,善恶太分。”臣松之以为庄周云“名者公器也,不可以多取”,张温之废,岂其取名之多乎!多之为弊,古贤既知之矣。是以远见之士,退藏於密,不使名浮於德,不以华伤其实,既不能被褐韫宝,挫廉逃誉,使才映一世,声盖人上,冲用之道,庸可暂替!温则反之,能无败乎?权既疾温名盛,而骆统方骤言其美,至云“卓跞冠群,炜晔曜世,世人未有及之者也”。斯何异燎之方盛,又捴膏以炽之哉!文士传曰:温姊妹三人皆有节行,为温事,已嫁者皆见录夺。其中妹先適顾承,官以许嫁丁氏,成婚有日,遂饮药而死。吴朝嘉叹,乡人图画,为之赞颂云。初,暨艳造营府之论,逊谏戒之,以为必祸。又谓诸葛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权欲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称引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扰乱,又据、晃固谏不止。权大怒,族诛正、象,据、晃牵入殿,杖一百。权天下英豪,与其相抗,是不知进退也。徐众评曰:牧蹈长者之规。问者曰:“如牧所行,犯而不校,又从而救之,直而不有,又还而不受,可不谓之仁让乎哉?”答曰:“异乎吾所闻。原宪之问於孔子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孔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今小民不展四体,而认人之稻,不仁甚矣,而牧推而与之,又救其罪,斯为让非其义,所救非人,非所谓恶不仁者。苟不恶不仁,安得为仁哉!苍梧浇娶妻而美,让於其兄;尾生笃信,水至不去而死;直躬好直,证父攘羊;申鸣奉法,尽忠於君而执其父。忠信直让,此四行者,圣贤之所贵也。然不贵苍梧之让,非让道也;不取尾生之信,非信所也;不许直躬之直,非直体也;不嘉申鸣之忠,非忠意也。今牧犯而不校,还而不取,可以为难矣,未得为仁让也。夫圣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而牧欲以德报怨,非也。必不得已,二者何从?吾从孔子也。”圣人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世人奇其英辩,造次可观,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昔魏人伐蜀,蜀人御之,精严垂发,六军云扰,士马擐甲,羽檄交驰,费祎时为元帅,荷国任重,而与来敏围棋,意无厌倦。敏临别谓祎:“君必能办贼者也。”言其明略内定,貌无忧色,况长宁以为君子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且蜀为蕞尔之国,而方向大敌,所规所图,唯守与战,何可矜己有馀,晏然无戚?斯乃性之宽简,不防细微,卒为降人郭脩所害,岂非兆见於彼而祸成於此哉?往闻长宁之甄文伟,今睹元逊之逆吕侯,二事体同,故并而载之,可以镜诫于后,永为世鉴。

想读的同学可以来这儿

http://hi.baidu.com/love3guo/blog/category/%C8%FD%B9%FA%D6%BE

魏书二十三常林一段比较费解

常林字伯槐,河内温人也。年七岁,有父党造门,问林:“伯先在否?汝何不拜!”林曰:“虽当下客,临子字父,何拜之有?”於是咸共嘉之。他人翻译为:常林,字伯槐,是三国时河南温县人。他七岁时,有一天,父亲的朋友上门拜访,问常林:“伯先在家吗?”没有等常林回答,客人又大声说:“你见了长辈,为什么不行跪拜礼?”常林回答说:“您虽然是上门的客人,但是却在儿子面前称呼父亲的大名,就是不尊重我的父亲;您既然不尊重我的父亲,我为什么要给您行礼呢?”京味开心大碗茶茶馆,侃侃文化事,聊聊京城百态,* 客人顿时哑口无言。好像非陈寿所撰.

评论三国志

《三国志》是晋朝陈寿所著,《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出了三国人物的本色,陈寿以求真的精神去考证所获得的材料,不妄加评述与编写,与之后的《三国演义》完全不同,具有较强的真实性。

三国志

这个也是新版,2005年印刷的 质量纸张都较好,性价比很高,由于没看到更好了,暂且为“推荐”,但这本确实很有阅读和收藏价值。

奇怪的情结

这篇根本不能算是书评,而且我觉得对于史料吧,也很难有什么正经的书评。毕竟对于这些书的评论,大多入了史学史了,既然前人说了无数,后生小子岂敢放肆。我对于《三国志》是很难以一种平静客观的心态去读的。虽然很多人说,对于史料,我们去看的时候一定要怀着一颗丝毫不带预设,不带偏见之心去细细体会。但是我知道,之于三国这段历史,我是不能够了。大概因为太小的时候就看过太多的故事,而幼年的记忆与偏见总是那么的鲜明。我心中有自己的刘关张,有自己的孙氏兄弟,有自己的诸葛亮、周瑜、郭嘉、荀彧,他们也许和历史上的真实并不一致,但是我却固执地不愿意去改变。好像这种情结并不仅仅我有,我身边的很多同学朋友也有。他们有人钟情周郎,有的独爱郭奉孝,有人喜欢孙氏兄弟,而我对于诸葛亮十分偏爱。我发现对于历史人物的感情真的很有意思,真的能做到爱之而知其恶,但是他的缺点并不影响我们对他们的喜爱。这真是一种奇怪的三国情结,也是在看三国这段历史中很大的意趣。

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陈寿著<三国志>云:諸葛亮“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我以为诸葛亮非短于应变,实输于大略。其一,身为相国,兴国治邦为要,却连年动众,情虽可原,理却难容;其二,街亭之失,罪之在己。如曹操为将,必罚己,释马谡。而诸葛亮临阵杀将,教条机械,较曹操相去甚远,终至才俊不敢倾力。蜀之不兴,先在于备,后在于亮,与刘禅何干?其三、据偏远一州,未授刘禅为君之道,至乐不思蜀,遗老哀叹;倘非刘禅之君,则当如曹操替而己任,百官听封,政皆出于己,或可出祁山夺州兴汉。如出祁山夺州兴汉,则诸葛亮势必封王,岂非亮之夙愿?如非夙愿,何必出祁山?诸葛亮以一小州之财,疏废治政之要,鼎力维持伐夺中原之志,然擢拔不力,致才众难兴、君大昏、黄门胁政,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有何益?一切之启在于兴汉之志。兴汉之实,刘备尚无。刘备托孤,唯云“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其间并未及兴汉之事,孔明何立其志?自揣之:蜀人逸,难一其志,志难一,则或内乱起。孔明志其一,盖以安国也。设兴国安邦以待中原之乱,趁势而伐,或归于汉,然自古未有蜀人定中原者,虽有孔明,亦难更矣!

吴书笔记

孙坚字文台。155-191孙吴开创者。吴郡富春人,是不是孙武之后有待参考,但至少史书是把他家往名门上扯的。但说实话孙坚一开始什么都不是,只是勇武过人,正直聪敏。在长江下游的口碑不错,有个小官做。直到黄巾作乱后,孙坚在南方屡战屡胜,才逐渐被朝廷重用,做了大官。跟董卓看不对眼。先后为朝廷平过许昌(会稽小型起义),黄巾贼,边章韩遂凉州乱,区星长沙作乱。汉朝最终封给他乌程侯。此时孙坚在南方的人望达到最高点。他救过庐江太守陆康的从子,两方关系不可能不好。只不过,当他死后,他的儿子孙策为骗取袁术信任,砍了陆康的人头。这位陆康不是别人,正是几十年后孙吴大都督陆逊的祖父。孙陆两族几十年的恩恩怨怨,一言难尽那。灵帝死后,董卓入洛阳,关东联军兴起,孙坚亦举兵反董。诸侯大乱,各怀异心,孙坚的忠诚,变得不合时宜,他也与不少人交恶。比如他敢杀了荆州刺史(王睿),也敢吓唬南阳太守(张咨)。后来与袁术结盟,成为“破虏将军”,做豫州刺史,专心与董卓和各地农民军对抗。董卓在他身上讨不到便宜,还损了大将华雄。阳人之战,吕布也参加了,但打不赢孙坚不知是编制问题,还是当时奉先已有异心。孙坚的强大引起了袁术的猜忌,袁术不再给他兵粮。激动的孙坚连夜从阳人赶到鲁阳与袁术辩论,袁术放不下脸,答应了他。董卓很看得起孙坚,说杀了二袁、刘表、孙坚,天下就是他的了。董卓火烧洛阳,孙坚部队进入了数百里无烟火的废城,痛哭流涕。他清扫了汉室宗庙,以极为神秘的方式拿到了传国玉玺。这下诸侯间闹开了,袁术很快按捺不住,把孙坚妻子拘禁了起来。至今,孙坚至死未交出传国玺的做法仍是个谜。他究竟是感于诸侯的不忠不义而宁愿自己为汉室保有薪火,还是胸怀平定天下之志最后取而代之?无人可知。他留给后世两种猜测,也留给儿子两条路选。显然,孙策选择了后一条。他的选择,或多或少影响了三国局面的形成。孙策以传国玺换来的资本加上他自身的实力,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几乎统一的扬子江中下游地区。孙策死的那年,孙吴策略有二:孙策领兵从徐州北上搅乱官渡之战;周瑜镇守荆州边境,伺机向西吞并刘表。如果孙周二人谋划成功,孙吴的版图,越过长江直达曹操老巢,翻过巫山,进入汉中。当然,这仅仅是如果。这个策略还没正式开始,就被扼杀了。孙策被暗杀,孙吴在未来几十年中,再未前进一步。191年(初平三年),孙坚与荆州黄祖交战,被黄祖军士射杀(据传为甘宁?)。孙坚死时只有三十七岁。孙坚有四子,孙策(伯符),孙权(仲谋),孙翊(叔弼),孙匡(季佐)。或许从四子的名字上,我们可以看到孙坚的野心。策从符,意味着大儿子是统治者。权从谋,二子则是谋划者。三子四子皆为匡扶,辅佐之意,是不是用意已经很明显了呢?*******************************************************************************孙策字伯符。175-200孙坚为仕途奋斗的时候,他的儿子们自然也不闲着。175年,20岁的孙坚初为人父,他的第一个孩子,就是孙策。孙坚是大将军,四处征战,他的家一直在寿春,后来袁术的都城。孙策在这里长大。孙策从小便不是一般的孩子,十几岁就开始结交名士,这之中就包括周瑜。周瑜不是名士,只是出身名士之家,有那么点人望实力。孙策与他如胶似漆的主要原因,还是周瑜本人的魅力。周瑜与孙策同龄,也是个有大志的人。孙策名气大,周瑜便主动上门拜访。这下俩人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孙策甚至听从了周瑜的劝告,搬迁到了周瑜老家舒城。只是好景不长,孙策和周瑜十七岁那年,孙坚意外死亡。孙策离开了周瑜家,一个人住到了江都。这时候,他的三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许他以前还渴望着成为父亲那样为汉尽忠的大将军,而现在,他开始重新思考这一切的意义。当他把从父亲处袭来的乌程侯随随便便让给了还不懂事的小弟弟孙匡时,我们知道,孙策已经思考出了答案。他做出了选择。在江都,他认识了名士张紘。当时张紘也有四十了,两人却成了忘年交。《吴历》中记载了两人这样一番对话:孙策用极为正统的口气说,汉国祚衰微,诸侯各拥众营私,我想继承父亲的衣钵,为汉朝扶危济乱。我父亲曾经和袁术结盟,所以,你觉得我现在也和袁术结盟如何?我先求袁术把父亲的余兵给我,再合吴景之力,做朝廷的外藩。怎么样?张紘先是傲娇了一阵,在孙策痛哭苦求之下,才说:如今的大汉,就像曾经走向衰微的周朝,齐桓晋文之兴已是无可避免。你现在有才能,若是领了兵,占据长江合并荆扬,岂是区区一个外藩?孙策这下放心了:与君同符合契,再无后顾之忧。孙策有多放心?他把母亲和幼弟都托付给张紘了。可以说,张紘是最早清楚,并支持孙策吞并天下的野心的人(如果大都督没有和阿策心有灵犀的话)。孙策几乎一刻未停,安顿了家人后就着手募兵。不过就他这么个小娃娃,谈何容易。最初,在孙策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他身边有这些人:吴景,孙策母舅,丹杨太守。吕范,孙河,亲戚。这些人手下一共也只有几百人。不够,远远不够。194年,孙策回到了他熟悉的寿春。投靠了亡父的盟友,袁术。他投靠的条件是,把孙坚的老部队还给他。袁术不是傻子,他喜欢孙策,但又怕他。他喜欢孙策的才能,但更喜欢孙家的玉玺。袁术先把孙策打发去了丹杨——吴景的辖地,同时也是产精兵之地,叫他尽管去募兵。孙策要是能在丹杨找到兵,那他第一次去找舅舅的时候也不至于只募得“几百人”。所以这次再去丹杨,还是只招了几百人,而且经过泾县的时候还被当地豪强祖郎给打了,几乎全军覆没。孙策灰头土脸地回到寿春,只得说袁叔叔我愿意帮您打仗,把我爹的部队给我用就行了。袁术答应了,因为总共也就千余人,孙策闹不出大乱子。袁术防着孙策,但孙策只会更防袁术。《三国志》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孙策军中有个骑士犯了罪,逃到了袁术大营的内厩中,孙策找了出来直接砍死。袁术知道后也只讪讪的说,士兵就是爱叛变,我们都很痛恨,你何必来跟我谢罪?这事儿有些意思。为什么孙策的兵犯了事要躲到袁术那里?他能犯什么事?孙策毫不避讳在袁术大营杀人,这是怎样的景象?最后,袁术是不是直接点出了兵士犯的罪,“叛”?袁术当时的主要敌人是曹操、刘备、袁绍,吕布也是个不省心的,所以他没空也没力气与孙策翻脸。既然孙策主动来投(骗),他打算暂时先物尽其用,让孙策帮他打打天下。何况按普通逻辑掂量,几个够格的敌人(庐江太守)大概就能把孙策手上这点兵给耗光了。可惜孙策不是你用正常逻辑来掂量的。袁术跟吕布翻脸,要打仗,想从陆康那借粮。陆康不借。话说那时候袁术拿了孙家的玉玺要称帝,冒天下之大不韪,敢借粮,等着成马蜂窝吧。所以陆康的做法根本无可指摘。他不幸就在于,袁术派了孙策来报仇。他跟孙策的梁子——史书虽然没有细说,但应该是在孙坚死以后结下的。孙家顶梁柱倒了以后,孙策那段时间到处造访名士,换句话说是拉赞助,为了以后东山再起。有谁能看到这样一个20不到的毛头小子?陆康没有选择把赌注压在他身上,孙策求见的时候,他只叫主簿接待了他。于是孙策便把这笔账记下来了。既然不能为我所用,那你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顺水推舟,他便领了袁术的命,去庐江砍了陆康的人头。袁术每每令孙策出征,都拿各种官职做诱饵,但每次在孙策得胜而归后都不兑现。袁术在被曹操打跑之后,逃到了九江郡。当时扬州刺史是刘繇,他把人家轰走自己占据了寿春。刘繇只得渡江住在去曲阿,而原来丹杨的太守吴景、孙贲又被他赶到了历阳。两股势力就隔江对峙。而吴景、孙贲则奉袁术之命在前线与刘繇军对抗,连年不克,逐渐成为袁术后方的大患。孙策逮住了这个好时机,请求袁术让他离开寿春,前往横江、当利帮助吴景军。吴景是孙策的舅舅,孙贲是孙策的从兄,这个脱身的机会,简直太妙了。离开寿春的时候,孙策的官职是折冲校尉,殄寇将军。带了千余兵,数百个愿意跟随他的宾客和几十匹马,一直走到历阳。到历阳后,孙策的实力一下壮大到五六千人了。原因,自然是周瑜带着兵与他相会啦。那么,时间已经来到了兴平二年(194),收复江东之战正式开始啦!牛渚:刘繇粮草大营,顺利拿下,尽得粮草战具。县南:守将筰融。筰融发现孙策很强大之后(首战被斩首五百),便说死闭门不出了。秣陵:守将薛礼。薛礼被打跑了,但还没等孙策拿下秣陵,后方着火了。牛渚:在横江当利战败的樊能、于糜夺下了牛渚,孙策只得回头与他们交战。大胜。秣陵:再过来打筰融,孙策中了流矢,伤了大腿,估计挺严重。严重到手下放风声说孙策伤重而亡,筰融都信了。筰融速速出兵,而孙策也不应战,遣出几百士兵诈降,结果将敌兵引入包围圈中才一举歼灭。得胜后的孙策,一路跑到筰融大营前,令左右高呼:“孙郎如何!”,吓破了筰融军的胆。但筰融仗着地势险固,继续死守不出。孙策也不强攻,很快就去打别的地方了。在筰融死守的时间里,孙策攻下了海陵、湖孰、江乘等地,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那时候,没见过孙郎的人,都很怕他。他每到一城,守城的长吏都吓得躲起来。但孙策的脾气却很好,军队也有纪律。他凭着个人魅力,收买了很多人心。他发布军令,凡是刘繇、筰融的部曲来投降,绝不过问以往恩怨。愿意加入孙家的,自然欢迎;不愿意从军的,也不勉强。就这样,他很快就招募到了两万士兵。江东人都明白,差不多要换主子了。而那些做惯主子的,自然反感孙策,而且数量相当多。严白虎、钱铜、王晟、邹他等等,各个拥兵成千上万,全都是做过太守的人。“好脾气”的孙策,对他们毫不手软,遇降便杀,屠城(东冶)的事也是干过的。杀到什么程度呢?孙策母亲吴夫人,拉住她这个儿子,说:“王晟过去跟你爹有升堂见妻的情分,你现在已经把他们家诸子兄弟全杀了,留他这一条老命,又怎样呢?”孙策这才没有杀掉王晟。但在这些年间,他结下了多少新梁子,恐怕是数都数不清了。严白虎很快就扛不住孙策了,便派弟弟严舆请和。孙策说,要来就来吧。严舆请求和孙策单独会面,孙策也答应了。会面酒席上,孙策抽出刀就砍了桌子(这一点在后来被他弟弟孙权山寨了),严舆吓得抖了一抖。孙策笑着说:“早听闻,你坐着也会跳,伸手敏捷,我只是想试验试验!”严舆咽了咽口水:“我是见了刀,才抖的。”孙策没多说话,抄起手戟就杀了他。严白虎大败,逃到了余杭许昭处。程普请求领兵讨伐许昭,孙策说:“许昭对故君有义,对故友有诚,就别去了。”他钦佩有种的汉子。故君,指的是曾经的吴郡太守盛宪。盛宪,是声名较好的士大夫,和孔融、陶谦交好。许贡是袁术的手下,和孙策一起攻打吴郡后来领太守,顺便杀人,盛宪被许昭收留。而“故友”,指则是严白虎。他钦佩许昭有胆子收留他们,竟然留了他们的命。可他不知道,许昭收留的,不仅是严白虎,还有曾被他击败的吴郡太守,许贡。这个人,被孙策饶过一命,却在后来与曹操暗通。孙策发现后,即刻将他绞杀。但在200年,许贡的门客刺杀孙策,复仇成功。至少表面上,孙策与曹操是和谐的。拿下江东后,他遣使奉章诣许,拜献方物。建安二年夏,曹操也表他为骑都尉,领会稽太守。袁术称帝,曹操命孙策与吕布、陈瑀一起讨伐。孙策便去海西找陈瑀,结果到钱塘的时候,陈瑀欲加害孙策,让那一度被孙策打败但却蠢蠢不安的力量(祖郎、焦已,严白虎等)在孙策离开后反攻倒算。孙策发觉了,遂发兵攻陈瑀,俘获四千余人。陈瑀一个人逃走了,逃到了袁绍处。值得一提的是,陈瑀哥哥的儿子,叫陈登。这样的变故出现后,孙策上表表忠。并加倍进贡。建安三年,曹操才表他为讨逆将军,拜吴侯。没过多久,袁术就死了。树倒猢狲散,他的部下亲属不敢投靠曹操,便转投皖城太守刘勋。处理这群人,又成了复杂的政治问题。刘勋粮草养不活这么多人,但却还算有义气,派弟弟刘偕到豫章郡太守华歆处求救。豫章本就不是粮草大郡,华歆半真心半敷衍地把刘偕又打发去了海昏的上缭。上缭有粮三万余斛,拿出了数千救济刘偕,可刘偕偏偏起了歹心,回头告诉刘勋不如偷袭了上缭,占了他们的粮草。刘勋偷偷进军到海昏,结果泄露了情报,当地宗帅逃跑,什么都没留下。刘勋离开了皖城,反到中了孙策的计。当时孙策正向西进军讨伐黄祖,听说刘勋这边的事,立刻遣心腹孙贲,孙辅率八千人埋伏在彭泽等待刘勋归来,又命周瑜率两万人取得皖城。轻轻松松拿下了袁术所有残余力量——百工、鼓吹部曲、士兵、袁术刘勋的家属等等,一共三万余人。而刘勋在彭泽遇伏大败。这根本是孙策与华歆合伙算计刘勋。刘勋最后逃到了刘表处,得到了黄祖部下的支援。仍然被孙策打败。刘勋是荆州的人啊。最后走投无路的他只得投奔曹操。【百度所得:刘勋当时在江淮之间有很强的兵力,受到孙策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刘勋相信孙策,更因收得财宝而十分高兴,各人都祝贺,但刘晔则不感喜悦。刘勋询问,刘晔认为上缭城不易攻下,若出兵,孙策必会乘虚袭其后,到时候”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反对出兵。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刘晔传】(刘晔不是刘勋的人,但他是扬州人,想必怨恨孙策。在刘勋兵败归曹后,他成为曹操的军师。)打完这一仗,清理了又一个祸患后,孙策正式对荆州开战。第一站,夏口,vs黄祖。第一战对刘虎,韩晞,大胜。看看孙策写的表:我在十二月八日进军屯于沙羡县,十一日率周瑜(江夏太守,建威中郎将)、吕范(桂阳太守,征虏中郎将)、程普(零陵太守,荡寇中郎将)、孙权(奉业校尉)、韩当(先登校尉)、黄盖(武锋校尉)同时进军。当天便打烂了黄祖,虽然他逃跑了,但他的家人被俘,刘表的从子刘虎,韩晞的两万部队全部被斩首,溺水死亡者达一万余人。这一战后,曹操拿着孙策的上书,说:“狮儿难与争锋也。”建安五年,亦即公元200年,官渡之战开始。高岱事件:孙策因为和高岱辩论《左传》受人挑拨认为高岱看不起自己就把高岱关了起来?然后看到黑压压为他求情的人更是怒火中烧杀了他?孙策的阔达听受都哪去了?高岱,吴郡人。是当时江淮地区名士。与许贡交恶。高岱与许贡的故事:孙策攻下吴郡后派许贡领太守,盛宪和高岱一起在许昭家避难,并求救于陶谦。陶谦(一向厌恶孙策)答应出军,并给许贡写了封信,叫高岱带回去。史书对陶谦的“出军”书信毫无解释,但从上下文看来,许贡当时就有心反孙策了。只是孙策还蒙在鼓里。别人都很担心已经囚禁了高母的许贡会杀了高岱,但高岱还是献上了陶谦的书信,并成功说服许贡释放他的母亲。高岱当然还留了一手,在见许贡之间就准备好了逃生小船。母亲一被释放就连夜而逃。许贡后来遣人来追(怕什么?怕他泄密?),但没追到。实际上,孙策在得知许贡暗通曹操立刻杀掉许贡,高岱很可能就是那个通风报信的人。但最后,高岱还是死在了孙策手上。表面上因为阅读《左传》,实则是永久堵住他的嘴巴。至于于吉事件……或许于吉只是如黄巾一样的叛民首领(“太平青领道”有木有!),或许当时民间宗教信仰的力量真的是被大大小觑了。如果是这样,孙策之死,就是高岱事件和于吉事件的合力了。虽然,跟他们本人没有半毛关系。陈寿写这两件事用了同一个套路笔法:孙策嫉妒文化人高岱(实际上暗地里与陶谦联系调兵帮助吴郡许贡造反的家伙)的人望,也嫉妒于吉的祝祷能力拉拢人心,才杀了他们二人。可是哥哥,之前的“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也是您亲自写的啊~算上许贡,孙策杀掉了三个人,却还是杀不净他们背后的武装力量。他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在他一面清理江东,一面密谋攻许的时候,他被许贡手下的人暗杀了。事情是这样的:陈登因为陈瑀被孙策迫害,在孙策西征时就联合严白虎余党弄孙策,等孙策大胜黄祖,出征归来,就立刻平叛,找陈登算账。行军到丹徒,等待军粮后至。就在这休养期间,孙策被暗杀。史书上说,他爱打猎,爱独行,因此给了人暗杀的机会。世人皆以孙策轻狡。孙盛后来点评说,孙策当时声势虽浩大,但处境却一直艰险。荆州黄祖未灭,下游陈登又“间其心腹”。孙策不可能有闲心贪图许都。他要搞死陈登是真的,孙策的首要目标,依然是荆州和刘表。曹操确实倾巢而出,但当时袁绍已衰,孙策如何敢去撞?何况他在名义上,仍是大汉(曹操)的臣。“庸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何况是达于事势的孙策?”孙盛写。孙策被杀当日,他与随从同行,只不过他一人单骑当先,等后人追赶上他的时候,他已经重伤了。会不会有人故意延阻?谁也不知道。裴松之则有了另外的分析。江东六郡确实有很多不安因素,但荆州绝对不是压力最大的一头。黄祖元气大伤,刘表无暇东顾,两方根本是相持状态。孙策就是要打陈登(上面已经论述),但最终目标绝不止陈登。图曹操,不是不可能。那么真实的孙策,究竟有没有图许之意呢?孙策死前,交代的第一件事:先观其成败,善待我的弟弟!这里的“其”,显然是代词,代指的,只能是正在官渡激战的袁绍和曹操。这样一来,事情就清楚了,他把袁曹二人放在心上很久了,连死之前都念念不忘。孙策死前的脑子是很清楚的。重伤的这段日子,他想了很多。全是关于江东未来之事。他可能也知道,他不在以后,他的规划他的野心可能再也不能实现了。他所求的,只是家人安康而已。孙策交代的第二件事。这件事是对孙权一人说的。他把印绶亲自交给孙权,告诉他: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卿不如我,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江东在孙策活着的时候,是欣欣向荣,团结一心的。但在他死了之后,君与臣的隔阂,再也没有消失过。

不一样的三国

《三国志》在历史上有很高的评价,后人更是推崇,相对当时同时期的其他类似书籍而言,也只有其达到了文字和内容的统一。 在读三国志以前,对诸葛亮的了解仅限于《三国演义》,那简直是个神似的人物。能掐会算,一场空城计吓退敌兵,草船借箭更是妙不可言。但是通过《三国志》我了解,诸葛亮只是个凡人,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却并不是一个号的军事家,草船借箭是假的,火烧新野纯属虚构,六出祁山都战败而返,让他在我心中的形象顿时下降不少。但毕竟小说和历史有很大不不同吧,小说注重故事性,史书注重客观性,看三国志有助于我在小说之外更号的了解历史,也是一件乐事……

真实可感的三国

深受《三国演义》影响的我们在试读陈寿的《三国志》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记忆冲击。也许羽扇纶巾的半仙诸葛孔明,乱世奸雄多疑猜忌的曹操给你的记忆更深刻,你也更容易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三国志》里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更真实更贴合历史真相。在《诸葛亮传》中,开篇就以一个诸葛亮的自比“管仲,乐毅”来告诉我们诸葛孔明是以将相为目标的,其后又通过一个个事例,层层塑造诸葛亮才智过人的一面,不过其中并没有夸大他的优点,例如赤壁之战中没有铺天盖地地描述他如何如何的神机妙算,也没有忽略诸葛亮完美性格的污点,即一心想成为将领的他,军事才能不足,这也就将那半仙角色一举打破。还有陈寿同时也还在《三国演义》里奸雄形象白脸的曹操一个清白,他并未用浓厚的笔墨塑造其所谓坏人的一面,反而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描述这么一个人,也就使曹操变得更丰满的一个人,而不仅仅是坏人的代名词。

曹冲称象

曹冲深为曹操喜爱。待曹冲死掉,曹操惋惜不已,对曹丕说:曹冲死乃曹丕等活着的儿孙之福;对曹操自己不公平。就此事而言,曹操不知所谓天下所有的公平就是不公平;而不公平就是公平。

陈寿的精微笔法——细读和臆解《三国志》钟离牧传前半部分

说是细读,其实写的都是第一遍就读出来的东西,后面几遍并未读出新东西。鄙人至今觉得自己只会泛读,不会细读,对那些读《史记》30遍或读《理想国》50遍后能还原圣哲本意的大师,只有佩服。真正的细读,应该是从《三国志》整本书的结构入手分析,但鄙人这等三脚猫功夫,只好孤立地拿《三国志》中的一段文字捡捡漏,让大家见笑了。前半部分原文引如下:鐘離牧字子幹,會稽山陰人,漢魯相意七世孫也。少爰居永興,躬自墾田,種稻二十餘畝。臨熟,縣民有識認之,牧曰:“本以田荒,故墾之耳。”遂以稻與縣人。縣長聞之,召民繫獄,欲繩以法,牧為之請。長曰:“君慕承宮,自行義事,僕為民主,當以法率下,何得寢公憲而從君邪?”牧曰:“此是郡界,緣君意願,故來蹙住。今以少稻而殺此民,何心復留?”遂出裝,還山陰,長自往止之,為釋繫民。民慚懼,率妻子舂所取稻得六十斛米,送還牧,牧閉門不受。民輸置道旁,莫有取者。牧由此發名。徐眾評曰:“牧蹈長者之規。問者曰:“如牧所行,犯而不校,又從而救之,直而不有,又退而不受,可不謂之仁讓乎哉?”答曰:“異乎吾所聞。原憲之問於孔子曰:“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乎?”孔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今小民不展四體,而認人之稻,不仁甚矣,而牧退而與之,又救其罪,斯為讓非其義,所救非人,非所謂惡不仁者。苟不惡不仁,安得為仁哉!蒼梧澆娶妻而美,讓於其兄;尾生篤信,水至不去而死;直躬好直,證父攘羊;申鳴奉法,盡忠於君而執其父。忠信直讓,此四行者,聖賢之所貴也。然不貴蒼梧之讓,非讓道也;不取尾生之信,非所信也;不許直躬之直,非直體也;不嘉申鳴之忠,非忠意也。今牧犯而不校,還而不取,可以為難矣,未得為仁讓也。夫聖人以德報德,以直報怨,而牧欲以德報怨,非也。必不得矣,二者何從?吾從孔子也。 ”钟离牧传前半部分主要讲了钟子干让稻一事。乍看之下,这属于那类被说滥而让人充满即视感的以德报怨故事,徐众的评语好像也证明了这点,但这只是陈寿讲给粗心的读者听的故事。下文鄙人会尝试详述陈寿讲给细心读者的故事,从中可见钟子干教育刁民水平之高和陈寿笔法之精微。按鄙人的臆解,钟子干在让稻之时,已经预料到县长会捉拿刁民,所以在钟子干的主导下,他和县长对刁民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德法兼施,成功教育了刁民,还顺便让自己成名。为什么鄙人觉得自己的阳谋论可以成立呢?最有力的证据在钟离牧传的后半部分,原文引如下:“赤乌五年,从郎中补太子辅义都尉,迁南海太守。会稽典录曰:高凉贼率仍弩等破略百姓,残害吏民,牧越界扑讨,旬日降服。又揭阳县贼率曾夏等众数千人,历十馀年,以侯爵杂缯千匹,下书购募,绝不可得。牧遣使慰譬,登皆首服,自改为良民。始兴太守羊与太常滕胤书曰:“锺离子干吾昔知之不熟,定见其在南海,威恩部伍,智勇分明,加操行清纯,有古人之风。”其见贵如此。在郡四年,以疾去职。还为丞相长史,转司直,迁中书令。会建安、鄱阳、新都三郡山民作乱,出牧为监军使者,讨平之。贼帅黄乱、常俱等出其部伍,以充兵役。封秦亭侯,拜越骑校尉。 永安六年,蜀并于魏,武陵五溪夷与蜀接界,时论惧其叛乱,乃以牧为平魏将军,领武陵太守,往之郡。魏遣汉葭县长郭纯试守武陵太守,率涪陵民入蜀迁陵界,屯于赤沙,诱致诸夷邑君,或起应纯,又进攻酉阳县,郡中震惧。牧问朝吏曰:“西蜀倾覆,边境见侵,何以御之?”皆对曰:“今二县山险,诸夷阻兵,不可以军惊扰,惊扰则诸夷盘结。宜以渐安,可遣恩信吏宣教慰劳。”牧曰:“不然。外境内侵,诳诱人民,当及其根柢未深而扑取之,此救火贵速之势也。”敕外趣严,掾史沮议者便行军法。抚夷将军高尚说牧曰:“昔潘太常督兵五万,然后以讨五溪夷耳。是时刘氏连和,诸夷率化,今既无往日之援,而郭纯已据迁陵,而明府以三千兵深入,尚未见其利也。”牧曰:“非常之事,何得循旧?”即率所领,晨夜进道,缘山险行,垂二千里,从塞上,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馀人及其支党凡千馀级,纯等散,五溪平。迁公安督、扬武将军,封都乡侯,徙濡须督。会稽典录曰:牧之在濡须,深以进取可图,而不敢陈其策,与侍中东观令朱育宴,慨然叹息。育谓牧恨於策爵未副,因谓牧曰:“朝廷诸君,以际会坐取高官,亭侯功无与比,不肯在人下,见顾者犹以於邑,况於侯也!”牧笑而答曰:“卿之所言,未获我心也。马援有言,人当功多而赏薄。吾功不足录,而见宠已过当,岂以为恨?国家不深相知,而见害朝人,是以默默不敢有所陈。若其不然,当建进取之计,以报所受之恩,不徒自守而已,愤叹以此也。”育复曰:“国家已自知侯,以侯之才,无为不成。愚谓自可陈所怀。”牧曰:“武安君谓秦王云:‘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武安君欲为秦王并兼六国,恐授事而不见任,故先陈此言。秦王既许而不能,卒陨将成之业,赐剑杜邮。今国家知吾,不如秦王之知武安,而害吾者有过范睢。大皇帝时,陆丞相讨鄱阳,以二千人授吾,潘太常讨武陵,吾又有三千人,而朝廷下议,弃吾於彼,使江渚诸督,不复发兵相继。蒙国威灵自济,今日何为常。向使吾不料时度宜,苟有所陈,至见委以事,不足兵势,终有败绩之患,何无不成之有?”复以前将军假节,领武陵太守。卒官。家无馀财,士民思之。”从钟离牧传文后半部分可以看出,钟离牧根本不是一个凡事都讲以德报怨的教条主义者或和平主义者,反倒是个德智勇兼备、深谙进退权变的优秀政治家和吴末名将,这样的贤人显然不大可能会像徐众所评的那样不知权变,“不恶不仁”,放纵刁民,这是其一。其二,请注意,钟子干本是“会稽山阴人”,后来搬家到永兴县垦田的原因,在钟子干和县长的对话中讲明——“缘君意愿,故来蹙住”。这八个字包含很多信息:一、钟子干和县长早就相识,两人对彼此是有一定了解的,二、钟子干肯受邀搬家,说明县长是个被钟子干认可的贤人;三、县长之贤还体现在他是个好伯乐,在钟子干年少无名之时就看出这个人的好,之后还请求钟子干赶紧搬来本县住,今天有哪个县长会因为辨识出没名气的贤人就急着自降身段请贤人搬来本县居住;三、如果山阴的地方官也和永兴县长一样是个好官,钟子干很可能就不会自讨苦吃地离开家乡,搬到永兴去费时费力地开垦荒地,惹出后来的土地纠纷,结合陈寿在吴书中对孙吴统治者的描写,就知道这一时期江东地区许多地方的民生吏治不太好,钟子干也可能因为在山阴不好呆,才被迫搬家。陈寿只用了八个字就告诉我们钟子干在让稻前就对县长的为人很了解,知道县长是一个足够贤明,会配合他的阳谋行动的人,才敢放心让稻。另外,从县长介入钟子干让稻的全过程也看得出县长之贤。只有有见识的好县长才会关心民德民生,一发现败坏民风的刁民就赶紧介入惩治之,换作被资本主义邪说迷惑的庸官,说不定反倒会力挺刁民不劳而获,把刁民向钟子干收租看作天经地义,那些只管捞钱不关心民风民生的贪官就更不用多说了。刁民被捕,钟子干为刁民求情,县长也没有立刻看在钟子干的面子上放人,而是以“以法率下”、“公宪”不得寝驳回。鄙人臆测,县长很可能参考了孟子对瞽叟杀人的处理:桃应问,“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叟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孟子·尽心上篇》) 在县长看来,自己秉公执法和钟子干“自行义事”、以德报怨大概就像舜弃天下救父而皋陶秉公执法一样大可并行不悖。然而,在钟子干看来,县长这么处理还不够尽善尽美。他说服县长释放刁民,一靠指责县长“以少稻杀此民”,二靠"遂出装,还山阴",逼得县长“自往止之”。那么,县长是不是更看重人情或贤才,被钟子干逼得没办法就寝“公宪”放人了呢?鄙人以为未必。陈寿强调放人发生在钟子干回山阴路上,县长跑去阻止之后,说明刁民在这段时间仍关在牢里,足以充分见识到何为牢狱之灾。县长放人,更可能是同意钟子干“以少稻杀此民”的指责,觉得这段时间刁民已经得到了教训,没必要为了一点稻谷就把他处死,干脆给他个被钟子干的让稻和求情感化,从此改过自新的机会。果然,刁民因钟子干以德报怨而惭,因县长明察秋毫而惧,主动舂稻还米,钟子干则“闭门不受”,把以德化民做到最后,如此一来,钟子干不仅救了刁民一命,还成功把刁民教育成合格公民。钟子干导演的happy end,显然比县长的normal end更有智慧。说到这里,鄙人的阳谋论好像有个破绽——陈寿如果真认为钟子干在用阳谋,为何不挑明此事?徐众的评论,似乎也表明鄙人的臆解纯属想多了。鄙人是这么看的,刁民如果没有感人至深的好人好事和县长的严刑峻法是不会改过自新的,假如刁民相信此事出自钟子干的阳谋,只怕非但不会感激钟子干用心良苦,反倒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骂钟离牧分明是心怀不满,设套害他,骗他人情,沽名钓誉。周围的百姓如果相信整件事是钟子干设局,以德化民的效果也要大打折扣,因为民是讲言必信行必果的,对计谋总会感到有点不舒服。钟子干用心良苦,除了教育刁民,成名也是一大目的。子曰:“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吾将何以自见于后世?”既然成名是实现德政理想必不可少的手段,而靠一个没有阳谋的故事换来的名声更大更好听,何不干脆把阳谋向普通人隐藏起来。钟子干以阳谋教育刁民,顺便实现君子成名,为日后从政铺路,陈寿真给后世细心读书的仁人志士写了个经典的成功学故事。甚至,按鄙人的臆解,徐众评钟子干“不恶不仁”,也是怕粗心的读者学不好以德报怨,学成纵容刁民的滥好人,才有意借题发挥,能写出“恶不仁”这等评论的徐先生本人未必看不出陈寿的精微笔法。钟子干这等贤才却不被孙吴统治者重用,陈寿先生对孙吴统治者们的治国水平到底持何种评价,相信已不用鄙人多说。

三面镜子

人往往难以面对自己。自我剖析固然是极难的,很痛苦,单单照镜子看自己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面对自己是通常是很难堪的。当然有不乏杜慎卿一流人物,徘徊留恋自己的影子,又或者美人临镜梳妆,轻叹韶华,半是矫情半是哀怜。别谈直面惨淡的人生了,能正视自己已经是莫大的勇气。三国志魏志卷九夏侯惇传注引魏略曰:时夏侯渊与惇俱为将军,军中号惇为盲夏侯。惇恶之,照镜恚怒,辄扑镜于地。三国志蜀志卷十二周群传曰:(张裕)又晓相术,每举镜视面,自知刑死,未尝不扑之於地也。三国志吴志卷一孙策传注引吴历曰:策既被创,医言可治,当好自将护,百日勿动。策引镜自照,谓左右曰:“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椎几大奋,创皆分裂,其夜卒。那些扑碎的镜子反射出的,有对自己被毁容貌的厌憎,有对自己命运的惶恐和不愿相信。而魏蜀吴三家各有例子,未尝不是一种宿命。

读后感

这本书是晋代陈寿所写的一部书,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魏蜀吴三国鼎立及各国为治理国家或对外兼并所做军事部署。与《三国演义》相比较,后者更多的是带有小说的性质,情节更具有戏剧化,而《三国志》作为一部史书,更多的是从记述历史的角度来讲述三国时期这样一段历史,更客观,符合史实。

华佗焚书

读至华佗予书狱卒,狱卒不敢收,于是华佗焚之时,惋惜之余亦叹华佗之大。若华佗书得以存世,或使医大进;然书之不存,医亦或小进。华佗焚书,我以为应天适时,乃大隐于世之法,亦足证华佗以书为己,世与书无机缘,强而留之者,非华佗也。反观曹操虽功至伟,然杀华佗焚书一件过错足以相抵,其生时亦悔,查三国,曹言悔之事鲜矣,足证曹杀佗,千古大谬。详观天下兴废,可知世危难时多生神机。神机不行于世,足证危难。当今之时,至伟之书未行于世,久矣。细究其委,盖平世难出,抑或危世难存。一叹。。

虞翻之筮何以得关羽必死?

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决]。果如翻言.

嘆周瑜

周瑜為吳,忠心比孔明之對蜀漢有過無不及。然後世盡知演義而不知史,盡道其為人狹隘,難容大才,其謬大焉!我讀三國,嘆服其為國忠,為人仁,為官勤,為友義,為事智也。讀羅貫中之演義,盡見其偏,事事盡誇皇叔仁,處處不忘孔明敏。然此皆當時民風之所限,無可厚非。唯嘆後世對公瑾之不公也。

把《三国志》里面最激赏的一段生译出来,与大家共勉

把《三国志》里面最激赏的一段生译出来,与大家共勉。译文哪里比得了原文?只是为了先让大家看懂,放在前面;然后鉴赏一番,放在后面。望诸君仔细看原文。

译文:

陈登,字元龙,在广陵(三国时属徐州,当时徐州叫“彭城”,江苏叫“徐州”)有威名。又挟制、侧攻吕布军队有功劳,加官职为“伏波将军”,三十九岁去世。后来,许汜和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处坐,刘表与刘备一起品论天下人。许汜说:“陈元龙是个江湖之士,豪横之气不加检点。”刘备问刘表:“许汜君说的,对不对?”刘表说:“要说不对,许汜君是个善士,不会说虚假的话;要说他对,陈元龙可是名重天下呀。”刘备问许汜:“你说他豪横,能举个例子吗?”许汜说:“以前我遭遇战乱,然后路过下邳,然后我吧去见元龙。然后元龙没有招待客人的意思,然后很长时间不跟我说话,然后他自上大床睡卧,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刘备说:“您有国士的名声,现在天下大乱,帝主不能执政,希望您忧国忘家,有一点救世的念头。可是您呢,整天忙着求购土地,到处询问房地产价格,说的话没一句能采为良言的,这是元龙所不取的做派,凭什么跟您说话?如果是当时是在下,我想自个儿卧在百尺楼上,让您睡地上,怎么会只是上下床之间?”刘表大笑。刘备接着说道:“象元龙那样的文武胆志,应该到古人中去寻求,一般的人真还比不上。”

原文:
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鉴赏:
一看陈登如何豪气。前一段铺叙生平:其字元龙,其爵伏波,其人英雄气短。为陈登作传,数句而神完。之后闲闲来写刘备寄居刘表处时一段闲谈。写元龙但写一鳞,写伏波将军但写余波。却是何等豪气,令人扼腕。

二看许汜如何涩气。身为“善士”、“有国士之名”,只在刘表处居坐陪聊。品论英雄,两句话武断别人,却不能省察自身。说元龙事,也是在讨好刘表:还是你对我好。——比如今日与省长对坐,跟他说,那个小县长让我住招待所,哪有您派头大呢?——刘表听了能不高兴吗?元龙卧其一夜下床,不能反省;中又数年,还不能省。当刘备层层剖解、刘表听了大笑之时,许君还能卧于地否?看他钻于地缝何处!

三看刘备如何枭雄气。枭,一意寄养,一意凶猛。寄养者,处处察言观色,不能得罪许君,更不能得罪养主。听了许君的一句之论,先是征求刘表意见,看看他作何表态。如果刘表说“甚是甚是”,那么他也就无话可说了;幸好刘表听了刘备的一问,也因此有了疑惑,于是刘备顺水推舟,代刘表问一句“宁有事?”及要抨击许君,也是先美言一番,“君有国士之名”,意思是对您的期望太高,所以才失望很大,不让许君太丢面子;之后看到刘表大笑,才骂不带脏字地说了“你们不如去死”的意思。再看其凶猛:看“宁有事邪?”,知其重实不重虚名;看两句“求田问舍,言无可采”,对应许君“湖海之士,豪气不除”,知其明哲善辩(八字真刘备大格言也);看“百尺楼上”,更胜元龙豪气。说刘备是眼泪帝王,我不信。因为他比元龙更有豪气,他是“湖海庙堂之士,豪气收放自如”。

四看刘表如何湿气。刘表蜗居荆州,兵精粮足,却不思进取,豪气已除,坐待被曹操收编,更是个许君第二。若是“许汜与刘表共论天下人”,又当如何?一句“湖海之士,豪气不除”,表当大笑,谓“汝为善士,所言不虚。”也许会琢磨一下,陈登可是个大名头,怎么就不那么得人望呢?想一想,或许会问问许先生,为什么这样贬低人家呢?听了许先生的遭遇,再想想自己对待许君实在不错,跟他对坐着嘛。于是再发大笑。看刘备一句“造次难得比也”,不着一言,噎住当场两个湿涩之人,这是何等场面啊。


 三国志(全五册)下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