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道德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801097354
作者:威廉·H.布兰察德
页数:356页

作者简介

从劳伦斯到卢梭,从列夫・托尔斯泰到甘地,从马克思到格瓦拉……该书在革命者那些耳熟能详的日常行为背后,发掘出令人惊诧的心理动力源泉。作者有意回避“革命问题”社会结构分析的康庄大道,而迂回潜入革命者精神世界分析的丛林险境,将惊心动魄的“革命事件”转换为“政治人物”意欲不止的理想激流。作者放弃了以性压抑为核心的传统精神分析方法,而把“内疚负重”向“拯救责任”的快感升华,看成革命者的无意识动因,从而在被人忽略的视角上,描绘出另一幅陌生的革命画卷。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社会反叛者
导言
第一章T.E.劳伦斯:负罪的角色
他以一种更原始更没有伪装的形式,表现了许多道德上的冲突和负罪感,而这些冲突和负罪感在受虐狂的反叛人物中通常是隐藏在面具之后的。
第二章让-雅克・卢梭:反叛的精神
卢梭,就像我已揭示的那样,他的影响并不是通过他关于社会变革的独特观点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他那有着强大感染力的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之情表现出来的,通过他关于人的自然本性是好的这一罗曼蒂克的观点表达出来的,通过他的响亮话语、“反叛精神”表现出来的。
第三章列夫・托尔斯泰:重返上帝与自然
如果我们无法亲身体验并且从来没有经历过痛苦的话,那么看到别人肉体在受苦,我们会感到更加难以忍受。这一点导致托尔斯泰倾向于公开寻求肉体上的痛苦,他以这种形式来达到对自己的罪恶感――一种为别人的苦痛而负责任的罪恶感――的解脱。
第二部分未经战斗的革命信念
导言
第四章彼得・克鲁泡特金:温和的革命者
这种对自然和谐与人类和谐的信仰,如果按照设想的话,是他革命哲学的一部分。从物理地理学中间生发出无政府主义的原则,这似乎很奇怪,但是克鲁泡特金在成为一名地理学家之前,很久以来内心就是一位革命者了。
第五章莫罕达斯・K.甘地:受难的力量
终其一生,甘地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抛弃感官愉悦的倾向――这不是因为他缺乏肉欲,而是他从这种自我牺牲中得到了一种不可名状的快感。这使他自己感到品德高尚。或许一位非暴力的领导者所需要的愤怒比一位暴力领导者所需要的还要多。后者只需要几双去实施破坏的手,前者却需要大范围的愤怒而骚动的人群。

内容概要

罗风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西方史学理论研究,尤其专注于心理史学领域。专著《历史与心灵:西方心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主编《现代西方史学思潮评析》。
萧延中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主任、副教授。从事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侧重政治文化与政治心理的研究。编著《晚年毛泽东》,主编《西方学者评毛泽东》,合著《中华文化通志・政治学志》。


 革命道德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话说就在不久前,偶然间在图书馆发现本书,这本书有趣之处在于,作者认为大多数革命者都是受虐癖,一种精神上无上的道德感,以及为了达到自己渴望的道德高度不惜忍受痛苦、折磨,不仅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虐待。久而久之,他们都成了精神上的受虐癖。当然这种受虐的心理,一方面是一个人道德追求的境界,他们是真的代世人“受过”。另一方面,我想很多人完全把受虐当成自己能够施虐的本钱!回到中国,从小我们就背:“天降大任于斯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现在看来,我们几千年来完全就是在刻意塑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受虐癖,这就不难想象历史上那些道德君子们的阴奉阳违,表里不一的乖张表演。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信夫斯言。世界上存在圣人吗?我看来是否定的,圣人不过是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的受虐狂们苦心积虑想象出来的,自己渴望达到却又达不到的道德制高点推己及人就出现了圣人。孔圣人是后辈不肖子孙封的,关圣人是后辈孝子贤孙封的,孟夫子际遇不佳,因为遇到了另一个受虐狂,就被从圣人位上拉下来。如此看来,顾颉刚先生的层叠造成历史多么睿智!我们的教育告诉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的客观历史观,可社会告诉我们要坚持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这是不是又是一个被受虐的例子呢?社会中总是妄求英雄的出现,我们嘴里却要高喊历史是人民创造。是的,历史是被人民创造啊,却总被一些名人所代表。而我们的历史只会记住人名而忘记人民。由人入圣是每个人的理想,于是在这过程中,我们在精神上压抑自己,在道德上提升自己,可是,当圣人已经成为一个功利的目的,圣与不圣还有差别吗?曾国藩所谓:不为圣人,便为禽兽。可惜所有人都没能活着时成为圣人,于是,豺狼当道,虎豹冠缨。人人皆是禽兽,处处物竞天择。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圣人的梦想只是希望限制住这些禽兽。
  •     恋爱在很多时候像一场双方施虐与受虐的角斗。十多年前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过把瘾》里有这么出戏,我至今记得。方言和杜梅离婚后反倒感情日笃,追求杜梅的大款钱康一次酒后吐真言:“距离产生美?哈,我来了,距离产生了,你们就美了!”“钱是什么?钱是王八蛋!王八蛋能买的东西,我早就不稀罕了!杜梅,你要是标了价,咱俩早就拜拜了。”方言问:“那你图她什么呀?”钱康说:“我就图一乐儿!图她能像训三孙子似的训我,说翻脸就翻脸;我还得上赶着哄她,来劲!过瘾!”前几年热播的《动什么别动感情》里,贺佳期毫无尊严苦恋着大爷似的万征,万征弃之如敝屣,到他发觉佳期对廖宇动了心,又捧着结婚戒指满脸诚意跑回佳期身边。怎一个贱字了得?贱字背后确是男男女女自觉不自觉渴望受虐与施虐的心理。 有人心甘情愿受虐,也有人千方百计要逃脱,因为在施虐与受虐间,往往裹挟着道德的重负。《刀锋》中拉里试图用结婚来拯救沦落风尘的旧识索菲,事到临头,索菲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固然伊莎贝尔在其中耍了小诡计,但更本真的原因,我想是索菲留给毛姆的那句话:“亲爱的,事到临头一想,我觉得我不能让拉里做耶稣基督,我来做抹大拉的玛丽亚.。不行。先生。”拉里纯粹得像块璞玉,但他根本不爱索菲,婚后他会是一个完美的丈夫,可这一切仅是出自他的道德,他的同情心,他对真善美的追求,或者说,出自拉里对自己的爱。索菲看清了这一点:接受拉里的求婚,就是接受一种居高临下的道德拯救,意味着余生将在不断的忏悔和感激涕零中度过。以精神受虐为代价做一个体面人,还是继续堕落但保有自由?索菲选择了后者。 《吕氏春秋》里载鲁国立法,不论谁赎回沦落在国外做奴隶的鲁人,都可从国库获得补偿。子贡赎了人,却辞让国家给予他的偿金。孔子说:“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张远山将子贡赎人称为反道德的道德高标。他认为这条法律本身立意极好,可以让每一个人有机会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因为人们不损失任何东西,只需要付出同情心。但子贡的“高风亮节”让往后再要求偿金的人们多少显得不那么高尚,这条法律就此破坏了。子贡把原本平淡无奇、人人都能够做到的道德拔高到了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高度,目的并不单纯,他是想借此做一个至高无上的道德楷模。而这,恰恰违背了道德的本意。在这一故事里,子贡扮演了道德施虐者的角色。要知道,道德只要人们乐于做些无损于己却有利于人的好事,而不在追求损己利人的重大牺牲。 幼时上学,隔三岔五就要学习某某模范,对他们我总持有种本能的怀疑。不是不相信他们的先进事迹,而是铺天盖地的宣传把他们塑造得过于完美,让我不由困惑,世上真有如此完人吗?所以看到北大支教明星殷永纯猥亵学生的报道时,我反倒觉得他真切起来,对之前关于他的感人事迹多一分信任而非怀疑。《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是本极有意思的学术著作,作者布兰察德教授考察了马克思、甘地、孙中山、格瓦拉等不同类型耀眼光环下的革命者。是什么样的品质酿成了他们针对现存权力的造反和起义?当这种造反或起义并不当然就能导致个人获得权力?布兰察德教授认为:“将对个人德行的追求与严格的自我克制、自我否定,甚至自我摧残结合在一起,是圣人、殉道者、社会改革者和革命者的共同特征,即:在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明显存在着社会受虐狂的动力。”这种内心冲动带给他们精神道德上的反叛意识,以及对现存权力的背离,而这种背离经常掩盖了他们对于权力的向往,掩盖了他们以一种独裁的方式统治其他人的内心欲望。看来施虐与受虐的角力场不仅存在于恋爱的男男女女间,也纠结在改变历史与世界格局的革命者心中。 孔子一言点破子贡赎人的弊端,他的境界远高过子贡。读钱穆先生《孔子传》,最感动我的正是“圣人虽高出于人人,然必指示人有一共由之路,使人可以由此路以共达于圣人之境,乃始为圣人之大仁大智。”前两天听康老师谈杜甫,让我想到先前读王学泰先生《大儒杜甫》时的感动,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一个角度来阐释诗圣——他的伟大的仁爱精神。从对妻子的温情,朋友的深情延展至对天下苍生,鱼虫万类的同情,杜甫从来不是一个道德上的施虐者。当自家茅屋为秋风所破时,杜甫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份身陷窘境中持有的仁爱,又岂是白居易捧着新制裘衣喊喊“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所能比拟? 如果静心审视自我和周遭,会发现施虐和受虐的心理无处不在,伴随着道德上的算计,左右着我们的行动,起码于我是如此。哪一天,我能超越它,那多半是要成圣了……^_^
  •     这本美国学者布兰查德(William H.Blanchard)的《革命道德》中文版(中央编译出版,戴长征译)是被阉割过的了,原书副标题是“12个革命者的性心理分析”,结果中文版里只留下了9个,被删掉的3个是:列宁、毛泽东和卡斯特罗。从被删掉的人物已经能看出此书是多么的大逆不道,能够问世实属万幸,必须感谢中央编译,必须感谢译者,还必须感谢做出了局部删节决定的有关领导。作为一名长期低素质的人民,回想起自己从小受到的革命万岁教育,我的感激便如涓流入海,潮湿潮热潮红,以至潮骚潮涌潮吹。今天能读上这样的书,还是三中全会党的政策好啊。作者布兰查德名不见经传,但他干的事情可不能小视。今天这叫做“政治心理学”,其源头却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马基雅维利,他的《君主论》开创了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露政治人物心理的先河。之后,随着心理学的兴起,西方政治学中以“心理研究”为特色的著作层出不穷,如勒庞的《乌合之众》、弗罗姆的《逃避自由》、舍克的《嫉妒与社会》、霍弗的《狂热分子》,都是影响深远的名篇。心理学对政治学的渗透,甚至会体现在汉娜·阿伦特的身上,虽然她一向对心理分析颇有微辞,但她的政治论著的长处恰恰在这一方面。《极权主义的起源》里有非常生动的政治心理描写。她著名的术语“平庸的邪恶”,也是源于对纳粹党徒的心理观察。在西方多如牛毛的政治分析家里,布兰查德肯定是不太引人注意的,他的分析方法比较老派,似乎没有跳出佛洛伊德的理论框架,并不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新视角。不过,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却不成问题。目前为止,完成这种精微程度的政治心理学著作,还没有一位中国学人能够胜任。一个原因是政治方面的禁忌,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知识人普遍排斥心理学,将之视为“诛心之论”,从不认真对待。布兰查德从“施虐—受虐”的角度剖析革命者,可能是受了弗罗姆论著的的鼓舞。弗罗姆将“施虐—受虐”与“逃避自由”的心理联系在了起来,为反极权主义的政治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不过,布兰查德钟情的是另一位精神分析家西奥多·赖克的理论,他更侧重于分析革命者“受虐”的一面。“受虐狂是甘心屈从的革命家,是披着羊皮的狼。他的退让里包含着不满,他的屈从里包含着反抗。他的软弱之下是他的坚强,他的顺从之中隐藏着反叛”,赖克的这一不朽名言基本上就是全书的基调。书的副标题吆喝的是“性心理分析”,貌似原教旨的弗洛伊德派,充满了泛性论的色彩,但实际上这一特征在书里体现得并不明显。赖克已经修正了弗洛伊德理论,他从“道德受虐狂”概念出发,提出了“社会受虐狂”的说法,专指那些“将内在需要都转移到社会上”的受虐狂。这就冲淡了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色彩,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竞争中受到压抑而渴望“压倒敌人的念头”。布兰查德发现,革命者都是“社会受虐狂”,他也是严格按照这一解释剖析去他们的,但他在分析这些政治人物的过程中同样发现了,除了劳伦斯和卢梭外,大部分人很难找到直接证据去说明他们的受虐心理和“性”有关。事实上,这是该书的优点,而不是缺陷——布兰查德本想把人物塞进弗洛伊德和赖克的理论里去,结果他们经常挣开捆绑,走出牢笼。在我看来,书中最精彩的部分不在分析上,而在对传记材料的筛选和组织上,这反映出作者独到的眼光,那份令人叹服的对人物心理的敏感。书里很多细节读来十分有趣,让人物跃然纸上,不需繁复的心理分析,常识已能助读者做出自己的判断。比如卢梭,有这样一则逸闻。某贵妇送一座房子给卢梭。卢梭嫌破烂,口气冷淡,贵妇便装修好了才送给他。当她告知卢梭可以入住时,卢梭“紧紧地握住她的手,热泪盈眶”。可是当贵妇提出,她还有事要卢梭帮忙,卢梭马上怒火中烧,愤而咆哮,他不是用来出卖的。于是这位贵妇马上表白,她没有额外的要求,保证他有充分的自由。卢梭听了之后,立刻兴高采烈住进了贵妇安排的新居。还有一则是甘地的。他鼓吹禁欲,曾经将追随他的小伙子和姑娘送到温泉洗澡,以此考验他们。如果他发现小伙子跟姑娘们打情骂俏,他惩罚小伙子的方式就是,去把他喜欢的那个姑娘的头发全部剃光。卢梭和甘地,一个伪善,一个恶意,作为不寻常的革命者,他们到底是超凡还是病态,一目了然了。书中耗费笔墨最多的人物是马克思,一人占了三章的篇幅。我认为,这是全书的精华。布兰查德令人信服地找到了马克思憎恨资本的根源,他自幼迷恋盗火的普罗米修斯,渴望成为那个挑衅权威而受苦受难的形象,而他在金钱上悭吝的犹太父母,经常因为财务问题向他施压,这导致他对“资产者”有深深的厌恶感。在青年马克思与父亲的通信里,经常的话题就是父亲指责他没有支出的预算,而他总是抱怨自己陷入财务危机。因为金钱纠葛而争吵,每每自尊受损,使得马克思愈发压抑自己的世俗追求,并且建立起心理的防御工事:金钱是罪恶之源。这一观念不知不觉就演化成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罪恶的资本成了锁住普罗米修斯的锁链,而他的使命就是要唤醒麻木的良心,让无产阶级这位受难的英雄挣脱锁链,重获自由。布兰查德这样解说他的“施虐—受虐”的心理机制:“马克思的性格中既有创造性的一面,又有破坏性的一面。他从对敌人的进攻中、对敌人的毫不留情中、用语言将敌人一点点肢解的过程中获得了施虐的快感。他正准备摧毁资本主义体系,他能从对这一破坏的推想中获得真正的兴奋。但他又把自己看成是为穷人、弱者以及无助者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圣人和殉道者。这里,我们想起了卡尔·荣格的发现,他指出,为了达到完整性,人必须在善恶两方面都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布兰查德还发现,“施虐-受虐”的二元结构甚至支配了马克思的写作风格:“马克思确实太爱文字工作了。使用双关语,玩弄句法,把思想倒过来看它会是什么样子,四处搜罗某个概念,充当“书虫”,去发现某人所表达的意思背后的含义,所有这些都能令它兴奋不已。交错配列(chiasmus)的修辞手法是他最喜欢的把戏。他有时会在一种尖锐的、讥讽的、毁灭性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手法,这使他只用一个简短的词语就給对手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例如他在与普鲁东的论战时,曾把他的著作《贫困的哲学》倒过来叫做《哲学的贫困》。但有时,他倒转别人意思的动机过分强烈,似乎会影响他驾驭自己的思想。”这就是精神分析的强大威力,可以深入到作者的文字肌理中,施展“祛魅”之功,将历史中的大人物还原成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能够理解的平凡人。但也正是这一点,使得心理学经常受到攻击,人们总是认为它矮化了“人性”,利用“本能”贬低了“理性”。布兰查德完全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承认,“把所有的反叛都完全看成是个人心理动力的结果,就等于否认了所有道德诉求具有的现实意义:说一个人之所以反抗现存的不公正的政府,只是因为它没有解决自己与权威之间的冲突,实际上是把革命完全说成了是革命者个人病态造成的。”但同时,他始终坚持的是,“人们所采取的大多数行动都是多重因素决定的。这当中存在着个人动机”。布兰查德强调的“个人动机”,其实正是心理学的意义所在。按照道德家的看法,这是“诛心”之说。没错,现代文明的伟大在于科学精神,就是自由探索的精神,“诛心”也能变成科学。不妨直说,心理学就是一门“诛心“的科学。布兰查德令人叹服的就是他的科学精神。当他发现了赖克理论不足以解释所有革命者,就毅然抛弃了它。他开始思考,并不是所有“受虐狂”都会将“内在需要社会化”,如果有这么一个转折的时刻,它又是怎么发生的呢?布兰查德继续刨根究底,通过对现象的再观察和再分析,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书的最后一章《超越受虐狂》是布兰查德最有原创性的论述,他彻底摆脱了“性心理学”,走向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布兰查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这些革命者都曾经有过一个“顿悟”的时刻,突然之间自己与他人的界限模糊了,自己开始用“整体性的观念”观看世界。自己仿佛不在世界之中,而成了自己就是一个世界。这种忘我以至无我的生存体验,不仅发生在卢梭、马克思、格瓦拉身上,也发生了罗素身上,之后他转向成了一名社会主义者。这种神秘体验很像“巅峰体验”,但布兰查德对马斯洛理论提出的质疑是,“一个人拥有获得这种巅峰体验的能力,并不表明他这个值得我们进行研究。重要的不是这种体验,而是一个人是怎样对待这样的体验。许多左派革命领袖在他们的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似乎都利用了这种无我的观念和不与自我相联系的看待问题的立场。但是那种要放弃自我,要帮助作为整体的全人类的情感不是一种纯粹的和孤立的体验。它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攻击性和破坏性的倾向。”布兰查德认为是“无我观念”引发了“革命信念”,这只是看起来“与人团结”,实际上“与人为敌”:“放弃自我的体验虽然可能常常会伴随着一种愉快的、甚至是刺激性的意识扩张的感觉,但也要冒一定的风险。在通常的正常意识状态下,是否真的有一种可能,既可以让自我缺失情况下的意识多到“够用”为止,又可以防止它的过分膨胀,以免它走得太远了呢?我可能会产生对老虎的友爱意识,但是,老虎也许想的是如何把我吃掉。”“人类自我的存在是人类求得生存的重要机制。就像小孩惧怕从高处掉下来时会本能地产生一种惊吓反应一样,对丧失自我的惧怕心理可能时人类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本能反应,因为它可以保护肌体免受伤害。目前,我们尚不恩那个完全了解人类自我同上述意识现象之间的某些关系。就人类的认识而言,自我既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又起到一种调节作用。”如果联系到经济学领域的关于“财产权”起源的论述,就会明白到这样的心理解释是多么的雄辩。人的自由是建立在“你我有别”的观念上的。一直以来,经济学说的是,产权清晰是自由的保证,“集体所有”名义下的模糊财产权是自由的敌人,“无我的财产”提供了极权主义观念生长的土壤。而布兰查德则从反方向论述了这一观点,如果人的“无我”的神秘体验,成为了某种心理机制,并进一步成为了披上“理性”外衣的观念,那么人们就会去追求反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拥抱一种极权主主义的政治理想。 暴政就是“无我之灾”,布兰查德的这一洞见非常有趣,也颇为新颖。至少对于我,他的推论过程尚算扎实,得到这样的结论也令人满意。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踏入神坛之人若有世俗生活则阴暗面产生 于是群体的无知便卖弄着他们鸡巴的强硬 掩饰比坦胸露乳来得更可怕蔑视着大众化
  •     有些极端。
  •     革命心理动力学,有意思!
  •     《出版说明》有可注意处:改动原名,以“精神分析”代替“性心理分析”,以免产生不好的联想;删去了第四类(即“成功的革命者”部分),疑为尊者讳;最后提到书中有些观点偏颇,还是努力保留原貌,并将此书定为内部发行
  •     到现在我号弄不清楚到底应该如何分析政治人物心理,怎样得分析才算到位。这本书让我觉得即使在某一层面得集中分析,都有失水准。看到序文里关于第四章得内容介绍,我立刻明白为什么译者要把它删除掉。
  •     颠覆伟人的一个理由
  •     革命的心理学研究路径
  •     革命道德
  •     从新的角度看伟大的革命者!
  •     不错,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分析几个革命者,你能想象希特勒是个M咩,本书的不足依旧是心理分析的不足,把很多因素归结为性,所以只能内部出版了。
  •     口胡!心理历史学是伟大的哈里·谢顿的贡献口牙!
  •     还是洁本,原来甘地才是最大的暴徒,高见
  •     对第四部分很好奇~~~
  •     有些道理,但这个道理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在有些地方为了把革命动机和施虐受虐心理扯上关系显得无比牵强。夹杂了一定的胡扯。
  •     非常牛叉....
  •     政治人物八卦,被阉割.............
  •     删本。
  •     明显对于我这样一个心理学白痴来说,这本书明显还不够深入浅出,要读第二遍
  •     国内的是阉割版
  •     精神分析学派的方法论总让人感觉缺少严谨的科学依据,证据与证据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也很弱。不过作为对若干革命精神领袖和运动领袖进行心理分析来解释其革命动机的专著,还是值得一读
  •     开卷有益。想看被删的mao部分...
  •     在心理学人眼里,那些人物都有病,说起来都是为了自己的欲望。为了权力,为了财货,为了解放全人类,为了女人,为了声誉,不过如此。让我愤怒的是这又是一个洁本,唉。
  •     剪刀手,还我三章!
  •     很"心理学"的著作,但需要用脑去理解的因果推导和逻辑说明通通被我无视,仅关注了伟人们的各种八卦韵事,比如max和燕妮未婚先孕什么的••••••
  •     洁本佑护天朝的未成年人。
  •     好想看被砍掉的那三章啊....
  •     有趣固然有趣,提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研究视角。某比较喜欢甘地与托洛斯基的分析两段。但个体分析的最大问题是无法推而广之。选择的案例说到底只是个体性的案例,且作者对材料选择的自由度过大,得出的关于革命者的个性特征和SM特质难以令人信服。——所以说到底,这本书,只能当成八卦的小册子来看?
  •     删多了,其他不错
  •     好多八卦秘闻。大致是在宣传左派都是受虐施虐狂的心理变态。用心险恶。
  •     一团糨糊,看到1/3处感觉烦躁,没看完,明明就是个拙劣的传纪合集,扯什么心理学的虎皮
  •     这么差的书,翻译作甚
  •     我一不小心发现这本书相当长~~~这本书我什么时候能够看完,这是我的读书任务。
  •     精神分析不像精神分析,流水账不像流水账,八卦不像八卦,这到底是啥呀
  •     八卦
  •     需要耗费脑细胞的读物,读过之后不会令你的生活有多大改变,但是有一点体会就是革命者的家庭环境通常是不错的,因此他们才有时间和能力来思考底层人民的生存权利。
  •     大学时代第一部做笔记的著作,第一次感觉到革命家的内心世界是“受虐道德的暴力美学”,这种力量是无比强大的,不怕输一切,因为可以宣布“时间停止,新纪元”赢得一切。删除的那几篇希望能尽快看到英文版。
  •     我觉得 作者都不同意自己的某些观点
  •     最近在断断续续地看。非常好
  •     大八卦......
  •     遵循的方法论太过时了。。甚至基本没有超越弗洛伊德太多。。
  •     从甘地往后的部分还值得看看。
  •     革命者也有七情六欲。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