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

出版社:高等教育
出版日期:2003-9
ISBN:9787040114256
作者:王庆生 编
页数:721页

作者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后又纳入教育部“面向2l世纪课程教材”系列。全书分为绪言,20世纪50一70年代中期的文学,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文学四部分。《中国当代文学史》以文学的现代转型为中心线索,通过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剖析,再现了当代文学发展的轨迹。与同类教材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把作品放在主体地位,突出了文学创作的实绩和对当代有代表性作家和作品的评介,反映了文学史应当是文学创作所构成的历史的理念。《中国当代文学史》吸收了该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在框架结构、层次区分等方面均有鲜明特色。
《中国当代文学史》可作为高等学校中文专业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师生和社会读者阅读。

书籍目录

绪言第1编 20世纪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一、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思潮1.本时期文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2.第一次文代会和文学规范的确立3.革命现实主义的独尊和变异4.文艺政策的调整5.“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化专制主义二、50-70年代中期的文学理论论争1.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2.关于人性、人道主义的论争3.关于人物塑造的论争三、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1.农村题材小说的兴盛与演进2.赵树理的小说3.李準、王汶石的短篇小说4.柳青的《创业史》5.周立波的《山乡巨变》6.浩然等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小说四、反映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的小说1.工业题材小说的兴起2.艾芜、草明、杜鹏程的小说3.工人作家的小说五、“干预生活”的小说1.“干预生活”的提出与影响2.正视现实矛盾揭露官僚主义的作品3.描写爱情婚姻生活揭示情感世界的作品六、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小说1.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发展2.孙犁的小说3.茹志鹃、刘真的小说4.王愿坚、峻青的小说七、长篇小说的丰收1.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长篇小说丰收2.梁斌的《红旗谱》3.杨沫的《青春之歌》4.欧阳山的《三家巷》5.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和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6.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八、新生活的颂歌1.50年代初期诗歌的主潮2.臧克家、田间、阮章竞的诗作3.青年诗人的诗作4.少数民族诗人的诗作九、政治抒情诗的盛行1.政治抒情诗的勃兴2.郭小川的诗3.贺敬之的诗十、叙事诗的发展1.叙事诗的涌现2.李季的叙事诗3.闻捷的叙事诗4.《阿诗玛》、《嘎达梅林》等叙事诗的创作与整理十一、通讯特写和人物传记1.反映时代精神的通讯特写2.魏巍等的通讯报告3.革命回忆录和人物传记十二、抒情散文及杂文1.抒情散文创作热潮的形成2.杨朔的散文3.刘白羽、秦牧的散文4.吴伯箫等的散文5.杂文的兴衰和邓拓等的《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十三、历史剧和现代生活剧1.话剧创作的起伏2.老舍的剧作3.田汉、曹禺、郭沫若的历史剧4.胡可、陈其通、沈西蒙的剧作第2编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一、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思潮1.本时期文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2.文学界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文学的发展3.文学思潮的多重变奏二、70年代中期以来的文学理论论争1.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2.人性和人道主义问题3.文学批评方法问题4.文学的本体论问题5.人文精神问题三、伤痕小说1.“伤痕小说”及其论争2.刘心武的小说3.宗璞、从维熙的小说四、反思小说1.反思小说的产生和艺术视野2.王蒙的小说3.张贤亮的小说五、改革小说1.“改革文学”的思想艺术特色2.蒋子龙的小说3.高晓声的小说4.张一弓、路遥的小说六、城市小说1.城市小说的突起2.冯骥才、邓友梅的小说3.陆文夫、陈建功的小说七、乡土小说1.乡土小说的新进展2.汪曾祺的小说3.陈忠实、张炜的小说八、历史小说1.历史小说的再度活跃2.姚雪垠的历史小说3.凌力、刘斯奋的历史小说4.唐浩明、二月河的历史小说九、军旅作家和军旅小说1.军旅作家群的勃兴和军旅小说的发展2.徐怀中、李存葆的小说3.朱苏进、周大新、阎连科的小说十、知青作家和知青小说1.知青作家群的形成和知青小说的产生2.张承志的小说3.梁晓声、史铁生的小说十一、“文化寻根”小说1.“文化寻根”的提出和寻根小说的涌动2.阿城、韩少功的小说3.贾平凹的小说十二、“先锋”作家和“先锋”小说1.西方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先锋”小说的艺术变革2.莫言、残雪的小说3.马原、余华、格非的小说十三、女性作家和女性小说1.女性作家群的突起和女性小说的演变2.张洁、谌容的小说3.王安忆、铁凝的小说4.张辛欣、刘索拉的小说5.林白、陈染的小说十四、新写实小说1.新写实小说的缘起2.刘恒、刘震云的小说3.方方、池莉的小说4.叶兆言、苏童的小说十五、少数民族小说1.少数民族小说发展轨迹2.孙健忠、乌热尔图的小说3.益希单增、扎西达娃、阿来等的小说4.霍达、陆地、柯尤慕·图尔迪的小说十六、“归来诗人”的诗1.“归来诗人”诗作的特点2.艾青的诗3.曾卓、绿原、牛汉的诗4.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的诗十七、现实主义诗歌1.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概貌2.张志民、李瑛的诗3.雷抒雁、张学梦、骆耕野、叶延滨的诗十八、朦胧诗及其他1.朦胧诗和80年代以来的诗歌变革2.舒婷、顾城等的朦胧诗3.海子、西川、王家新等的后朦胧诗4.昌耀、杨牧、周涛等的新边塞诗和军旅诗5.韩东、于坚等的第三代诗歌6.伊蕾、翟永明等的女性诗歌十九、散文的新变1.走向多样化的散文创作2.巴金的散文3.杨绛、孙犁、萧乾的忆旧散文4.余秋雨、张中行等的学者散文5.王英琦、李佩芝、唐敏的女性散文二十、报告文学的跃动1.全方位发展的报告文学2.徐迟、黄宗英的报告文学3.陈祖芬、理由的报告文学4.钱钢、李延国的报告文学5.何建明、赵瑜的报告文学二十一、话剧的振兴1.话剧艺术的复兴与探索2.苏叔阳、李龙云的剧作3.沙叶新、马中骏等的剧作第3编 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文学一、台湾当代文学思潮1.台湾当代文学发展脉络和50年代文学思潮2.60年代文学思潮3.70年代文学思潮4.80年代以后的文学思潮二、台湾小说1.台湾小说发展的基本轮廓2.白先勇的小说3.陈映真的小说4.聂华苓、於梨华的小说5.黄春明、王拓、王文兴的小说6.林海音、陈若曦、欧阳子的小说7.高阳、古龙的小说8.黄凡、张大春的小说三、台湾诗歌1.台湾诗歌发展概况2.余光中的诗3.洛夫的诗4.纪弦、郑愁予、痖弦的诗四、台湾散文1.台湾散文的承续和发展2.梁实秋的散文3.张秀亚的散文五、台湾戏剧1.台湾剧作发展概况2.姚一苇的剧作六、香港文学概况和文学思潮1.香港文学发展的背景和“绿背文化”思潮2.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3.现代主义文学的勃起4.通俗文学的新特点5.本土文学的发展七、香港代表性作家作品1.刘以鬯的小说2.金庸的小说3.徐讦的小说4.侣伦、舒巷城的小说5.西西、梁锡华的小说6.陶然、东瑞的小说7.黄碧云、董启章、钟晓阳的小说八、澳门文学1.澳门文学发展总体风貌2.澳门当代文学创作概况3.陶里、苇鸣、淘空了的诗4.李鹏翥、林中英、凌棱的散文5.鲁茂、周桐、寂然的小说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之一。

前言

  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教育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教材编写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出版多种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同时,也首次出版了几本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这些史著中,不仅最早使用了中国“当代文学”这一概念,而且使“当代文学”具有了学科雏形。此后,随着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当代文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确立下来,并由此兴起了研究当代文学的热潮。80年代中期以后,在改革开放潮流的推动下,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有些学者试图运用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拓宽研究空间,重铸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新格局。1985年上半年,在“中国现代文学创新座谈会”上,黄子平、钱理群、陈平原联合提出了建设“二十世纪文学”问题,他们提出打通中国近代、现代、当代文学的分期界限,把20世纪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并在广阔的视野中创新研究方法。这一主张提出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虽有少数学者提出疑义,但绝大多数学者是赞同、支持的。在建设20世纪中国文学理念的召唤下,很快出版了一批有关这一方面的文学史著②。1988年,《上海文学》从第4期开始,辟出专栏,专门讨论“重写文学史”问题。这是50年来对文学史写作进行的一次自觉反省,是“观念热”、“方法热”在文学史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它提出了在文学史研究和编写中如何处理各种文学思潮和流派的问题,也提出了如何用新的视角对文学发展历史和作家作品的重新描叙和评价问题。

章节摘录

版权页:50年代后期,由于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中国结束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时代,在文学理论方面也考虑用新的提法来取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另一方面,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也要求文学有新的创作方法反映“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代,于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两结合”本不是一个新话题,中国文学理论界早在30年代初介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时候,就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错综”、“交织”、“融合”、“渗透”等词语来表达“两结合”的含义了,而且把这种结合视为“新现实主义”的特征。建国以后,茅盾、周扬等都曾较早地提到了“两结合”,不过作为一个理论主题和“创作方法”则是在1958年提出的。这一年的3月22日,毛泽东在成都举行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对我国新诗发展的道路发表了以下意见:“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太现实了就不能写诗了。”①接着,周扬在《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一文中,明确指出:“毛泽东同志提倡我们的文学应当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这是对全部文学历史的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根据当前时代的特点和需要而提出的一项十分正确的主张,应当成为我们全体文艺工作者共同奋斗的方向②”。从这以后,“两结合”就成为支配本时期文学发展的艺术规范。


 中国当代文学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每个时代前的概况很详尽。
  •     书本挺新,质量不错字迹清晰
  •     真的是事无巨细的一本,所以它够厚。建议是先看基础一点的再来翻这本,因为内容庞杂很容易抓不到重点。这本书作为专题研究很不错,每一章的第一节总结得很有条理。
  •     考试参考用书 但是感觉像盗版的 质量不好
  •     慢慢啃..好厚..是不是啃完了有高分啊哭
  •     更喜欢朱栋霖的版本
  •     结构很清晰,有自己的优点
  •     很喜欢,书是全新的,价钱也便宜,送货也很快,向想买的同学推荐!!
  •     书除了有些折角 字很清晰
  •     太厚
  •     书应该是正版的。质量挺好的。
  •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必然是精品,商家信誉好
  •     这本里面终于能找到港台文学的部分,当代史真是好可怜
  •     不错,和想象中的差不多,满意
  •     质量还不错,好厚的一本,考研用的
  •     条理清楚,但是太简单!
  •     这本书一定要高亮。后悔卖掉,虽然厚但是值得读。至今为止看过的最靠谱最清晰的十七年文学史就在这里!不仅有作家作品的清晰梳理,而且对建国后文艺理论论争也有清晰的说明。考研时拯救了混乱的十七年,现在拿来补功依然很棒。虽然对新时期文学的理解老土,是硬伤。但是是老教材品质担当。
  •     很厚的一本书,封皮上还有塑料膜。内容也很全面丰富,比北大版本的详细条理。
  •     母校编著滴,比较浅显,知识面全~
  •     10
  •     教学用书。当代太喧嚣。
  •     总体感觉还可以吧~~
  •     太他妈厚了
  •     我只是背的魔障了- -
  •     不错,书没什么问题。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