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的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1988-11
ISBN:9787108001016
作者:[美] 埃·弗洛姆
页数:340页

书籍目录

中译本序 1
作者序 20
第一章 问题 24
第二章 人道主义伦理学:生活艺术的应用科学 29
第二节 人道主义伦理学和权威主义伦理学 29
第二节 主观主义伦理学和客观主义伦理学 34
第三节 人的科学 39
第四节 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传统 43
第五节 伦理学和心理学分析 47
第三章 人性与性格 54
第一节 人的情境 54
一、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 55
二、人在存在和历史上的二律背反 55
第二节 人格 64
一、气质 65
二、性格 67
(一)动力性格概念 67
(二)性格类型:非生产性取向 73
(1)接受取向(73) (2)剥削取向(75)
(3)囤积取向(76) (4)市场取向(78)
(三)生产性取向 90
(1)一般特征(90) (2)生产性的爱和思维(102)
(四)社会化过程中的取向 111
(五)各种取向的混合 115
第四章 人道主义伦理学的问题 120
第一节 自私、自爱及自身利益 121
第二节 良心,人对自我的呼唤 137
一、权威主义良心 140
二、人道主义良心 151
第三节 快乐和幸福 163
一、作为价值标准的快乐 163
二、快乐的种类 171
三、手段和目的的问题 178
第四节 作为性格特性的信仰 183
第五节 人的道德力量 193
一、人,性善或性恶? 193
二、压抑与生产性 206
三、性格和道德判断 209
第六节 绝对的伦理和相对的伦理,普遍的伦理和社会内在的伦理 215
第五章 当今的道德问题 221

附录:爱的艺术

一 爱是一门艺术吗? 227
二 爱的理论 229
三 爱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中的衰变 231
四 爱的实践 314

《为自己的人》英汉名词对照表 336

内容概要

弗洛姆(Erich Fromm, 1900年3月23日 - 1980年3月18日)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旨在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发生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精神处境,弗洛姆在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为自己的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怎么怎么看不到书得内容啊??不能看吗怎么啥都没呀?我以为能看呢?看不到怎么看不到书得内容啊??不能看吗怎么啥都没呀?我以为能看呢怎么看不到书得内容啊??不能看吗怎么啥都没呀?我以为能看呢??书得内容啊??不能看吗怎么啥都没呀?我以为能看呢?
  •     野兽读书笔记之六 爱是一门艺术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巴拉塞尔士* *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对爱情的三个错误看法  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和谨慎。 2.很多人认为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他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的有发展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 3.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如果我们用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这两个英文搭配也许就能更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相互陌生的人,当他和她突然决定拆除使他和她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发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异性的吸引力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这两个人虽然慢慢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隔阂、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 在这方面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要认识爱情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爱情,就得像学其他的艺术—如音乐,绘画,木工或者医疗艺术和技术一样的行动。可以简单地把学会一门艺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一直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起来变成灵感—也就是掌握了艺术的灵魂,才能成为一名大师。要成为大师,除了学习理论和实践外还有第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这一目标必须占据他整个身心。这一点既适用于音乐、医学、雕塑—也适用于爱情。这里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我们这个社会有不少人经常不断地遭受爱情的挫折,却很少有人去努力学会爱情这门艺术。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 成熟的爱情指得的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爱情是一种行动,是运用人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永远不会是强制的产物。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什么是“给”?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实际上却很复杂并有双层意义。十分流行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一个性格还没有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贪婪阶段的人对给的理解就是这样。一个“重商主义”的人也准备给,但一定要通过交换。只“给”而没有“得”对他来说就是欺骗。那些基本上是非生产性性格结构的人则会有一种被别人拿走东西的感觉。因此这种类型的大多数人拒绝给予别人东西。而有些人却又把“给”变成一种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认为,正因为“给”是痛苦的,所以应该这么做。给的美德就是准备牺牲,对他们来说,“给”比“得”好这一准则就是意味着宁可忍受损失也不要体验快乐。 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 我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马克思极其优美地表达了上述思想。他说:“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是你真正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符合你的意志对象的表现。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⑤不仅在爱情上“给”意味着“得”。教师向他的学生学习,演员受到观众的鼓舞,精神分析学家通过治愈他人的病而治愈自己的病也都如此,先决条件是给的人不应该把对方看作是他帮助的对象,而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 补记:记得自己是在那个寒冷的97年的冬天邂逅了这本书的。还记得那个译者是孙依依(感谢她!当然我直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个译者是个男性还是女性,但是男性还是女性真的那么重要吗?)现在七年过去了,也到重读的时候了。还在细读这本书 可惜他的那本《为自己的人》还没找到,否则结合起来读会更有趣味。 写于零四年十一月十九日的北京的野兽居再记:找到了《为自己的人》了,在孔夫子旧书网买到的。订单号 634808 订购书店 致远斋 [店主:三诸葛] 定书时间 2005-07-19 00:00:00 订单总金额 12 付款方式 立即付款 订单状态 已完成 1 为自己的人——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订购数量:1 单价: 12
  •     作为一个好读书者,我对读过的书大致有三种归类:一类书纯粹是读来消遣,图个乐子,其内容多是过脑子;另一类书会告诉你一些知识和信息,出色的也许还能引发你的思考,但也仅止于此。还有一类书,却会给你以全新的启迪,让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之改变,让你的灵魂产生共鸣。这第三类书所占的比重自是极少的。而在我看来,弗洛姆的《为自己的人》毋庸置疑便属此类之列。《为自己的人》(又译《自为的人》《自我的追寻》)是弗洛姆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逃避自由》的续作。不过本作却并非一本心理分析论著,或是社会批判理论,而是关于伦理学,也就是道德方面的论述。这不免让人有些诧异,弗洛姆身为社会批判者和精神分析学家,怎么讨论起道德问题了?对此,弗洛姆一上来便开宗明义地指出,讨论伦理问题的要旨便是反对盛行的“权威主义伦理”,即由非理性的权威垄断了对道德善恶的解释的伦理。在弗洛姆看来,正是权威主义伦理导致了如纳粹德国这样的极权主义国家的出现。后者正是他在《逃避自由》中着力批判的。而在本书中,他将对极权主义的根源,也就是权威主义伦理学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剖析,这也和他对集权社会的批判互为表里。毫无疑问,弗洛姆反对权威主义伦理学,反对人将对善恶的判断交于高高在上的权威之手。与之相对,他提出了自己的伦理体系——“人道主义伦理”(或译人本主义伦理,为与本书翻译一致,之后皆称人道主义)。其最大特征便是:人是判断其自身行为善恶的唯一标准。这是本书的核心思想,也是弗洛姆的“人道主义理论”的最重要基石。之后的论述,便是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既然拒斥了权威,那就自然引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人是自身行为善恶的评判者,那是不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也是合理的呢?如此一来,是不是表明只有主观标准,没有客观标准,只有相对善恶,没有绝对善恶?可以说这种相对主义观点至今仍大有拥趸。而弗洛姆虽然反对权威主义,却也并不赞成相对主义。因为在他看来,这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的说法必然导致伦理本身的崩溃,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悖乱之中。这样我们甚至会得出“杀人犯也有自己的道德标准”的荒谬结论,这是弗洛姆所无法接受的。因此,他在反对非理性权威的同时,同样坚持人道主义也可以有客观性,其规范正是他所说的“人道”“人性”“人本”“以人本身作为尺度”。为了能够真正理解善恶,我们就必须懂得人性;而为了深入探讨人性,我们就应该了解其心理动机而不仅仅拘泥于表面行为。举个例子,一个人孝顺父母,可能是因为他爱父母,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知道这样的行为可以给他带来赞誉。如果只注重表面而不考察动机,那么伦理体系必将陷入形式主义乃至摧残人性的境地。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的故事便是一个典型例子。为此,弗洛姆反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相分离的做法,并指出古往今来的人道主义伦理学家,从亚里士多德到斯宾诺莎直至杜威,也都从不忘从心理上考察人性。但是他们所建立的善恶标准还是有所欠缺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学本身还不足以真正提供令人信服的解答。这种情况直到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法,才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精神分析对于人格结构的剖析,对于无意识因素对人的行为影响之解读,无疑为伦理学上人的行为善恶评判标准的建立提供了极其有力的工具。接下来,弗洛姆便是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对人性中的善恶进行了全新阐释。因为“只有参照作为一个整体的性格结构,才能对单个的品质或行动给予价值上的说明”,之后的论述便集中在了基于心理分析的性格类型划分。弗洛姆区分了四种性格取向:接受取向、剥削取向、囤积取向和交换取向。熟悉弗洛伊德理论的读者,不难发现其与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生理发展阶段(口唇期、肛欲期、性蕾期等)颇有神似。弗洛姆在之后的论述中也提到了这一点,但是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弗洛姆笔下的人格,并不仅仅是孤立的人身上的生理现象,而是与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人的成长过程不仅有同化作用,更有社会化的作用。不同的性格类型,导致的是不同的人际关系,如接受和剥削导致的是共生关系,囤积和交换导致的是撤回和破坏性。这部分内容可以看作是《逃避自由》中提出的权威主义下的逃避自由机制的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这些性格取向占主导的人,表现出的是非理性和精神病态。那么,是否这些性格取向本身是恶?弗洛姆也并不这样武断,他认为关键在于人是否具有另一种性格,即生产性性格。只有具备这种性格特征的人,才拥有理性和创造性爱的能力,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潜能。生产性取向的引入,是弗洛姆借用马克思的生产性理论对弗洛伊德理论的改造。人不仅是生理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更是能动的人。他有能力生产物质财富,更有能力生产艺术作品和思想体系,以及最重要的生产——完善他自己。这便是弗洛姆所称的“创造性的爱”。这种性格便是人道主义伦理学的理想。拥有生产性性格,则其余性格取向(统称为非生产性性格)便可以转化为积极面;而如果缺乏生产性,则这些性格就会表现出消极和破坏性的一面。因此,人道主义伦理学的善就是肯定生命,展现人的力量,而恶则是阻碍人的发展,削弱人的力量。人唯有发展自己,学会创造与爱,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与满足。为了造就自己(to be himself),人就一定是为自己(for himself)的人。自爱方能自为,自为方能自在!这是其在书中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然而对此观点,我却不免有些疑惑。难道自爱不是自私吗?难道自私不是一种恶吗?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不都提倡以无私奉献为美德,以自私自利为恶德吗?社会之所以有各种惩罚机制,不就是为了禁止人们为了一己之私作恶?对此,弗洛姆予以了有力的驳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爱己与自私并不能够等同,自私者其实并不自爱。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缺乏真正的自爱,所以才会产生自私。自私者实际上憎恨自己,他的自私,只不过是对其真实感情的掩盖和补偿。想来也是,我们身边有许多人极端自私,一毛不拔,然而,他们却可以为了利益而轻易出卖自己,这样的人又怎么称得上自爱?弗洛姆更进一步指出,现代人自私的问题,根源并不是因为他们谋求自身利益,而是他们错误地将自身利益等同于经济利益!他对自己的关心,充其量也就等同于商人对其商品的关心。而真正的自爱,绝不可能仅靠自身实现,而是需要在社会中达到。在弗洛姆看来,爱自己并不是爱他人受挫而退行的结果,而是爱他人的前提。一个人只有爱自己,才有能力去爱他人,去爱全人类。爱不是给予他人就无法给予自己的有限能量,相反,只要心中有爱,一个人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创造出爱,唯有这种生产性的爱,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快乐和幸福。读到此处,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我想起老子那精辟的话语“爱以身为天下,可以寄天下”,又想起基督的教诲“爱汝邻人,如同爱汝自身”。我既感叹于伟大智慧的相通,又真正明白了弗洛姆所说的“人道主义的悠久传统”。可是,这种传统已经被现代人所丢失,为何如此?弗洛姆给出的解释是,权威主义的良心僭取了人道主义良心的地位,人们只是满足于倾听权威的话语,却忘记了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背后的矛盾,就是“社会内在的伦理学”和“普遍的伦理学”之间的矛盾。前者的道德标准,是按照一个人是否适应其所在社会而决定的,而后者则相反,是根据社会是否适应了人的需要来决定的。然而这两者往往产生冲突,因为“迄今为止的大多数社会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这少数人所想的只是利用大多数人”。“健全的社会”就是社会内在伦理和普遍伦理的内在冲突消失,社会利益等同于社会全体成员利益的社会,是真正肯定人,而不是摧残人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迄今为止实现过吗?从来没有。因此内在伦理和普遍伦理的冲突始终存在。而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任务,就是用一种超越所处社会的视角,站在普遍的人类价值,也就是人性的立场上,去审视和批判自己的社会,并为了建立一个真正的人的社会而努力,这才是“善”的社会。因此,只要冲突依旧存在,一个真正的伦理学家就绝不应该自欺欺人地寻求和谐的解决,去掩饰矛盾,而应努力“维护和加强人类良心的呼声,去认识对人来说是何为善,何为恶,而不管它对特定进化阶段的‘社会’是善还是恶”。这个使命容易达成吗?不,很难很难。对此,弗洛姆有着极为深刻的体认,足以令所谓的悲观主义者自愧弗如。权威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更何况其如今早已隐匿了身形。社会的控制力量早已深入现代人的意识,改写了人的本能结构,人所要反抗的魔鬼已经成为了他自己。谁又能打倒自己?然而即使困难重重,即使现实是如此绝望,弗洛姆却仍不改其乐观。在书中,他这样写道:“他(伦理思想家)可能只是一个‘在荒野中呼喊’的人,但是,只要这种呼声始终存在,毫不中断,荒野就会变成良田。”读到此处,我不由得对弗洛姆真正肃然起敬。不错,我从很久以前便知道并欣赏弗洛姆及其理论,但那仅仅是对一个智者的敬重。而如今,我才真正认识到他绝不仅止于此。是的,弗洛姆当然是智者,没有一双穿云破雾的慧眼,又怎么能够对世事人心洞若观火,怎么能够对这个病态的社会做出如此深刻的揭露和批判?然而他的批判,并不是为了假扮高高在上的神明,或是充当愤世嫉俗的犬儒。我看过太多的人,自以为看破世事,深感个体的渺小而陷入无所作为的虚无主义,或是用相对主义和所谓“多元价值”修建保护自我的壁垒。然而弗洛姆的批判,为的始终是为孤立无援的现代人指出一条自救的出路,是为了人类的真正解放。在他的字里行间,时刻能读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一颗兼济天下的仁者之心。他更是坚毅执着的勇者,即使只是孤身一人的堂吉诃德,他也仍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和抗争。他自己就是那个“在荒野中呼喊的人”,那个孤独的反抗者。无论身处的是纳粹主义的德国,还是西方“民主自由”的美国,只要社会内在伦理与普遍伦理的冲突依旧存在,只要社会依旧在压抑人而不是解放人,他都一样给予无情的批判,从不曾停止过呼喊和反抗,心中怀着荒野终成良田的不变信念。这种信念来自于对“人”的可完善性和可发展性的颠扑不破的信心,这是从马克思那里继承过来的。“历史就是人的自我实现的过程,不管任何特定的社会产生何种罪恶,社会总是人自我创造和发展的条件。”古往今来的至圣大贤,仁人志士,无一不是秉持着这种乐观主义精神,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着理想而前进。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佛陀、老子、耶稣、康德、尼采、马克思……莫不如是。而弗洛姆也以自己对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开创,当之无愧地跨入了他们的行列之中。时至今日,距离弗洛姆所属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兴盛时期,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弗洛姆本人离世也已三十年矣。那些提倡无私奉献、利他主义和牺牲精神,曾经烜赫一时的集权国家早已烟消云散,或是只留下一个苟延残喘的残躯。这一点作为中国人想必有着深刻的体认。然而旧的权威的破灭却并不意味着人的真正解放。人们不是陷入到虚无主义的迷茫或怀疑一切的偏执,就是以令人目瞪口呆的速度投入另一个权威的怀抱,这个权威的名字叫做金钱。一切并不曾改变,工业社会的异化魔兽仍然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不断吞噬着曾经鲜活的灵魂。只要你留心,随时都可以听到现代人那濒临灭绝的自我所发出的惨烈与绝望的嚎叫,即使这声音被表面的安逸和满足所深深掩盖。我们所处的依旧是一片荒野,“健全的社会”依旧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然而,我们应该为此悲观吗?看看弗洛姆在本书最后写下的话吧:“我们的时代只是一个过渡的时代。中世纪并未在15世纪结束,现代也没有随即就开始。结束和开始包涵着一个延续了四百年的过程,如果我们以历史而非我们的生命来衡量,这真是一段很短的时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终结,也是一个开端,它孕育着各种可能性。”这并不是肤浅盲目的自满,而是看尽世事后,仍然不改初衷的乐观,其所蕴含的力量足以震撼我们的灵魂。是的,我们不必悲观。即使自己无法见到,我们依然坚信会有那么一天,那时荒野终将变为良田,沙漠终将开满鲜花!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真正成为自己,成为真正“自为的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学会去创造,去爱,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幸福是人最伟大的成就,它是人以整个人格对自己和外在世界作出生产性取向的反应。 是这样吗?大概是吧
  •     对我个人启蒙意义重大的一本好书。
  •     自私是个好东西。
  •     好书~
  •     孤独是自找的
  •     “我们之所以不失勇气地身临黑暗中,是因为我们听到其他人也都吹着口哨在这片黑暗” 。
  •     人存在之二律背反,对现今社会以及权威主义伦理的无情批判,倡导以人为本的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注意目标和手段的和谐平衡关系,坚定信仰(态度),用人的生产性战胜来自高于自身的压力和权利。相信人就是自己的目的。man for himself
  •     弗洛姆先生说得不错,人必须信仰自己的潜能才能幸福。可问题是,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想,底层的机械性工作谁来?现在的社会显然没有发展到可以自由追逐潜能的程度。
  •     人格分析的不错,囤积型
  •     人道主义伦理学(humanistic ethics)与权威主义伦理学的区别,普通伦理学(universal ethics)和社会内在伦理学(socially immanent ethics)是两者“批判理论”下社会形态的外化,“生产性性格”和“非生产性性格”是两者性格学范式的内化。现存的社会分为“公开的权威”(over authority)和“匿名的权威”(anonymous authority)两种,道德规范分析的二元分裂,神经症同时是道德问题,只有通过“人道主义的社会批判”(humanistic social criticism)建立“规范人道主义”(normative humanism)和“健全的社会”(the sane society),由于潜能,社会的人将成为普遍的人。
  •     上大学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真不啻为石破天惊。真正的社会科学的大门向我打开,我的启蒙之书,从此逐渐摆脱被洗脑状态。
  •     弗洛姆的书确实需要读一下。
  •     孙依依先生大才。这本书的附录是《爱的艺术》,翻过三四个版本,还是孙依依先生译的最好。
  •     有新译本的话一定重读
  •     看的不是那么仔细,但是非常值得慢下来细细咀嚼。嗯~生产性的自我。
  •     你走在前面。
  •     书中的人格分类和分析,相当经典
  •     在kindle上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慢慢读完,刚想着去买本放在床边没事可以翻翻,可发现竟然没有再版
  •     人生活的目的就是根据人的本性法则展现他的力量。
  •     书名写的就是我,弗洛姆的一个观点能写好几本类似的书。我心目中还是尼采叔本华最历害了。
  •     “一个人凭良心行事的程度,取决于他在多大程度上超越了他自己社会的局限。”
  •     淘的复印版。弗洛姆总是能入心。谢谢他陪我一个暑假。纪念。
  •     个人心理学向社会心理学的转变,普遍的伦理学的看法很有启发
  •     全书重点:个人生产性能力
  •     非常左,深入資本主義商品社會的弊病加以批判。那個健全的社會,人人實現潛能而不被異化,會有實現的一天嗎?
  •     永远意识到自己。
  •     似乎有点理想化。面对非生产性该如何呢?面对恶该如何呢?一味的把人导向爱导向善良,却规避了负面的话题。善良不容易,善良能得到同等的善良的回应同样不容易。我的善良已经有了少许泯灭的迹象,因为感到了人的力不从心。从一开始看《个人形成论》的绝对赞同,到现在对《为自己的人》的怀疑,我便知道了自己心境的变化。 或许可以这样说——真正善良的人会善良到感受不到恶的程度,可能是自己不够善良,爱的能力欠缺,内心还是有天然的自私的成分。
  •     变得豁达了一些。
  •     弗洛姆晚期三部曲之一,但确实比另一本《爱的艺术》的创新力度和影响力差远了,不能怪读者,要怪就怪他自己的论述不够。
  •     应该是看的第一本严肃的心理学著作,引人思考、认识自己。翻译得很棒!(在豆瓣发书评也是写读书笔记的动力。)
  •     人道主义伦理学(humanistic ethics)与权威主义伦理学的区别,普通伦理学(universal ethics)和社会内在伦理学(socially immanent ethics)是两者“批判理论”下社会形态的外化,“生产性性格”和“非生产性性格”是两者性格学范式的内化。现存的社会分为“公开的权威”(over authority)和“匿名的权威”(anonymous authority)两种,道德规范分析的二元分裂,神经症同时是道德问题,只有通过“人道主义的社会批判”(humanistic social criticism)建立“规范人道主义”(normative humanism)和“健全的社会”(the sane society),由于潜能,社会的人将成为普遍的人。
  •     爱是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
  •     1947年出版,《逃避自由》的续集。作为犹太人,作者着力肯定“自我”的价值,多半脱胎于纳粹德国的记忆。不过他对个人观察力和判断力可能是过高的信赖,主要还是在伦理学而非政治操作的范畴内讨论的,并没有考虑个人能力和意愿的局限。如果说亨廷顿令人信服地阐述了保守主义的价值,弗洛姆则还是试图为社会发展给出终极方向。Man for Himself,就是超越社会的善恶标准,站在“人类”的立场上来审度所处的社会。我国以前是害怕抗拒这种超社会的普遍价值的,说我打老婆打孩子但我是个好家长,你们统统别来管我,更喜欢文化相对主义。但在国际关系中,对于强势一方,普世价值其实是个很方便的干涉工具。在中国坐稳全球第二、满世界买矿山卖高铁的如今,Party也有可能戏剧性地转而成为普世价值的拥护者(当然是重新定义过的)
  •     引发人理性地思考
  •     大开眼界。读书最爽之处就是自己的经验和书本互为印证。
  •     初次读时只觉太冗长太学术,再读时对很多内容尤其是对人的情境的阐述句句感同身受,契合我心。理性,是人的福分,也是人的祸根:理性迫使人永无止境地设法克服那不可解决的人存在的二律背反。
  •     初级入门心理学 值得一看
  •     弗洛姆描述了美好,又似乎给出了通往真理的路,我们因此富有激情,却又仿佛什么都不清楚,什么都无法操作,这样的生产性无法贯通一生,不知有没有人想一起真正地去探索这人性的社会,去达到它。或者又有谁掌握了这实践理论的理论。
  •     生产性看来是弗洛姆一再强调的重点。保守僵化的囤积型人格说的就是我*^_^*
  •     : B82-05/5034
  •     人的使命就是发展自身潜能,成为她or他自己。
  •     打鸡血的书其实内容都差不多的。。。
  •     只看了爱的艺术部分,宗教的发展和人的成长的关联有点启发性,但是书的大部分都是作者在东拉西扯,从哲学到逻辑学到神学到人类学,谈的五花八门,但是唯独对于爱和艺术这两个关键词的解释异常不足。第二章第一节的标题——“爱是对于人类存在问题的解答”——恰恰指明了爱在本书中不过是以一种意识形态的话语出现。这本书的论述某种程度上反而印证了拉康所说性关系的不存在,爱则是用于掩盖实在界的空无一物。关键问题解释不到位,比如自私和自爱的区别,稍有收获的大概就是关于人和自然的分离、上帝之爱、以及资本主义异化这些部分,但是要了解这些内容又何必在此处看。
  •     一篇详尽但是缺乏突破的立论,尤其是已经在看过其他作品的前提下。 关于批判立场、人道主义伦理学的轮廓给予了一系列界定,但是对于核心价值的实现路径语焉不详。
  •     从自发性到生产性。
  •     读完艾·弗洛姆,再次印证不是我找到一本书,而是一本书找我这个看似荒谬的观点。大师们用智慧、理性和冷静构筑了一座座精神家园,静等后来者的拜访,带着疑惑和无法平静的孤独,我们寻径而来,在其中沐浴、刺痛、哭泣和重新认识自我,随着园林关闭,大师们总会极其巧妙而神秘地把你引荐给其他大师,走上一条理性--孤独--创造--自我实现的路似乎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吧
  •     理解存在并超越存在,是人能为自己找到的最能帮助自己和人类的意义吧,但最后可能不知道会帮了别的什么自以为是的东西呢...
  •     虽然作为一本心理书美中不足的是说教成分太浓,看久了容易压抑。但是还是不能淹没它的优点:人应该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感觉而不是依靠外部权威比如宗教比如成功金钱来肯定自己,而是应该听从自己的内心发出的声音来做判断。
  •     这本书大概四年前读过,那时候把这本书归类为社会心理学,现在会归类为社会集体无意识批判
  •     真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