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史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542843616
作者:(美)爱德华·肖特
页数:571页

作者简介

《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一书中,爱德华·肖特向我们展示了社会对精神疾病不断变化的态度,有苛刻的,有无情的,也有令人深受鼓舞的。同时,作者描述了好几代科学家与精神病医师为缓解这些疾病所带来的痛苦而作出的努力。作者描绘了精神病学领域重要人物的生动肖像,并毫不留情地评判了他们在促进或阻碍我们理解这些精神疾病起源上所起的作用。

书籍目录

前言中文版序第一章 精神病学的诞生一个没有精神病学的世界传统的收容院宣告治疗性收容院的到来组建治疗性收容院神经病和非精神病医师走向生物精神病学浪漫主义的精神病学第二章 收容院时代国家的传统人数的压力为什么会增加?对疾病的重新分配上升的精神病发病率死胡同第三章 第一次生物精神病学输入观念德意志的世纪法国的灾难落伍的盎格鲁一撒克逊人退化第一次生物精神病学的终结一个美国续篇第四章 神经质神经质要比疯病好疯病逃避进温泉疲劳的神经和静养疗法神经病学发现心理疗法第五章 精神分析:间断弗洛伊德和他的圈子战斗开始美国精神分析的起源欧洲人的到来胜利精神分析和美国犹太人第六章 替代疗法发热疗法和神经梅毒早期的药物持久睡眠休克和昏迷电休克脑叶切断术的冒险社会和社区精神病学第七章 第二次生物精神病学遗传线索奏效的最早药物丰饶角神经科学反精神病学回归“社区”为电惊厥疗法而战第八章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保持市场份额全国渴望心理治疗诊断中的科学与时尚精神分析的衰落心理美容精神药理学为什么需要精神病学?注释译后记

编辑推荐

  《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作者肖特同时考察了决定精神病学发展的那些科学因素和文化因素。他不仅揭示了推动18和19世纪德国精神病学空前进步的力量,而且究明了美国成为精神分析世界首府背后的因素。这部文笔迷人、基于彻底研究的著作,对任何在精神病学方面怀有一种私人的、知性的或职业的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部引人入胜的读物。

前言

  中文版《精神病学史》将会受到欢迎。正当中国这片辽阔而受人尊敬的大地准备在医学上实现巨大飞跃的时候,她也下决心要在精神病学和精神药理学领域取得重要的进展。但是,这样一种冒险既存在希望,也存在危险。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个向导。  这里讲述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在漫游这片荒漠经年之后,它是科学在精神病学里的胜利。精神病学是第一个医学专科。伴随着“治疗性收容院”,即其目标是医治而非拘禁的精神病院的建立,它在18世纪的欧洲诞生了。  这个故事里有引人入胜的转折。在]9世纪,精神病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而成功。

内容概要

  爱德华·肖特,1941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近代社会史博士学位。1967年就职于多伦多大学历史系,开始渐渐将兴趣从欧洲社会史转向医学社会史。自1991年担任多伦多大学医学系医学史方面的汉纳讲席职位。1995年当选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1996年因为在精神病学史研究方面的重要贡献而兼任精神病学教授。1997年获得德国洪堡研究奖。肖特教授著述丰富,主要著作有:国际畅销书《现代家庭的形成》,《身边的礼貌:医师和患者的纷乱历史》,分别于1995年和2000年获得加拿大皇家学会贾森·A·汉纳奖章的两卷本心身医学史著作《从麻痹到疲劳》和《从心灵进入身体》,《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肯尼迪家族与精神发育迟缓者的故事》,《精神病学历史词典》,获2005年加拿大总督奖提名的《肉体写作:情欲的历史》。

媒体关注与评论

  把200年的精神病学理论和实践压缩进一个引入入胜而又条理清晰的故事中,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最打动读者的,是肖特叙述故事的技巧,他的魔法般再现精神病医师们--他们塑造了他们和他们的患者生活于其中的这门学科和它的环境--人格的能力。  --雷·蒙克(Ray.Monk),英国(星期曰邮报)  一部坚持己见、满载逸闻趣事的历史……虽然精神病医师们或许会吹毛求疵,弗洛伊穗主义者们和其他精神分析师们一定会大声抗议,而那些没有既得利益的人们会从头到尾享受到乐趣,并肯定会得到启迪。  --《柯尔克斯评论)  肖特以极大的激情、清晰的叙事和名副其实的博学.讲述着他的故事。  --罗伊.波特(Rov Porter),韦尔科姆医学史研究所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精神病学的诞生  在18世纪结束以前,并不存在诸如精神病学这样的学科。虽然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有个别医师看护过疯子,撰写过相关的小册子,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精神病学当时并不存在,没有一群医师带着共同的身份感为之献身。而且,除外科外,也很少有其他专科曾存在过。医学专科化的出现是19世纪的现象。  不过,精神障碍本身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因为拥有部分生物的和遗传的基础,精神疾病与人类的其他疾病同样古老。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精神混乱都埋藏在我们的神经系统里,但有一些确实如此,是由于大脑自身化学物质的紊乱造成的。因此,可以断定,人类社会一直知道精神疾病,一直有着对付它的办法。  一个没有精神病学的世界  生活在一个没有精神病学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在爱尔兰,情况曾是这样的。1817年,一位来自爱尔兰地区的下议院议员说:“没有什么事情比爱尔兰农夫小破屋里疯子的遭遇更令人震惊了……当一个强壮的男人或女人得了这种病时,农夫们不得不采用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小破屋内的地上挖一个洞穴。洞不够高,人在里面直不起腰。洞上面装有隔栏,以防里边的人起身。这个洞穴约1.5米深,人们在那儿给这个可怜的活物食物,直到他死在里面。”  人们可以立即放弃任何有关这些过去疯子的罗曼蒂克的想法:允许他们在村庄的草地上玩耍,或悠闲地在橡树的绿荫下沉思。在19世纪中叶以前,村民和小镇居民对那些与众不同的人怀有一种恐惧,对与严格制订的规范不相一致的行为专横地不予宽容地予以排斥。欧洲的村民们生活在紧密组织起来的朝夕相处的村落里,极为重视传承下来的社会角色、传统所安排的习俗,以及受季节的变更所规定的日常生活。人们以最残忍和最无情的方式对待那些因智力和情绪的紊乱而变得与众不同、背离了任何这些常规的人。

图书封面


 精神病学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72.1 (1998) 153-155Edward Shorter. A History of Psychiatry: From the Era of the Asylum to the Age of Prozac.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97. xii + 436 pp. Ill. $U.S. 30.00; $Can. 42.50.Edward Shorter is a historian who delights in enlightening, shocking, and annoying his readers. His past work is characterized by deep scholarship and shrewd insights, and also at times by untenable interpretations. The latter follow from his [End Page 153] ideological stance, which generally commences with a firm and unyielding faith in the efficacy of modern scientific medicine. The goal of his new book is simple: to "rescue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 from the sectarians who have made the subject a sandbox for their ideologies" (p. viii). His animus is directed toward psychoanalytic and psychodynamic psychiatry, as well as toward those who took part in the antipsychiatry movement of the 1960s and 1970s, denied the very existence of mental illnesses, and emphasized either the social control functions of psychiatry or its role as an apologist for capitalism.Shorter's narrative properly emphasizes the two extremes of psychiatric thought. At one end stand the neurosciences with their emphasis on brain chemistry and anatomy (biological psychiatry) and their insistence that the origin of mental illnesses is to be found "in the biolog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p. 26). The other pole emphasizes the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mentally disordered persons and the role of social and personal stresses. Within this framework Shorter traces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 during the past two centuries. The strength of his book is that it transcends national boundaries: he is at home in European, British, and American sources, and his delineation of national differences adds a novel but welcome dimension. The breadth of his sources is equally striking. He is familiar with virtually all of the major figure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psychiatry, as well as the growth of asylums and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policy. His descriptions and analyses of psychiatric theories are for the most part penetrating despite his proclivity to evaluate them in terms of his personal faith in biological psychiatry. Similarly, his discuss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rapy is also valuable, although his preference for taking at face value the efficacy of many biological interventions is questionable.Nevertheless, this is a puzzling work because of its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and claims that are sometimes based on inadequate (if not erroneous) data. Those who are familiar with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 will be able to sort out the reasonable from the implausible. Those who are less knowledgeable about psychiatry's past, on the other hand, could be misled by claims presented as established fact. For example, Shorter begins his book with the often-repeated assertion that "home care in the world we have lost was a horror story" (p. 2). Recent scholarship, however, has all but decimated this claim: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century communities dealt with "lunatics" and "distracted" persons in varied ways, many of which were by no means inhumane. Similarly, Shorter's hostility toward psychodynamic and psychoanalytic psychiatry detracts from his narrative. Even if mental disorders have a biological and/or genetic base,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environment from birth is also crucial. In a sense, Shorter creates a straw person to strengthen his own claims, which simply vitiates his real contributions. Finally, his description of deinstitutionalization (which, oddly enough, deals only with the United States) leaves much to be desired because of his unfamiliarity with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that demonstrates successes in community care and treatment. To be sur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has worked poorly with some individuals, especially those with a dual diagnosis of a severe mental disorder and substance abuse. For a larger group, however, it has been [End Page 154] somewhat more successful (partly because of the availability of federal entitlement programs). It is also not trivial to note that virtually 100 percent of severely mentally ill persons themselves prefer living in the community instead of an institution.The contradictions and ambivalence of Shorter's book are perhaps best illustrated in his opening and closing words. In his preface he insists that "the biological approach to psychiatry--treating mental illness as a genetically influenced disorder of brain chemistry--has been a smashing success," while Freud's ideas "are now vanishing like the last snows of winter" (p. vii). At the end, by contrast, he argues that "psychotherapy plus medication represents the most effective of all approaches in dealing with disorders of the brain and mind" (p. 327). Aside from omitting any mention of the need for care and management--which are a sine qua non for chronic and severe mental illnesses--Shorter's opening and closing statements have little in common. I do not, however, want to close this review on a negative note, for this is a significant (if flawed) work. Used with care and discrimination, it has much of importance to tell us about the history of psychiatry.Gerald N. Grob Rutgers University
  •     从精神病历史来看,精神病基本分两种:一种属于作为科学的医学意义上的;一种属于社会建构意义上的,也就是说精神病一种社会知识偏见下的观念。《精神病学史:从收容院到百忧解》一书的作者爱德华·肖特看来属于一位站在生物精神病立场上的学者,在他看来精神病不是一种社会建构出来的观念,其确实是一种因某种生物缺陷引发的可以治愈的疾病。副标题“从收容院到百忧解”简单的说明了对待精神病的医学知识谱系,从开始患者被家人送入收容院到可以治疗精神病的药物“百解忧”的研发生产,进一步证明了精神病确实是一种生物意义上的疾病,并不是被人为发明出来的观念。这本书最意外的收获,让自己明白了德国19世纪为何成为了精神病学方面的世界领袖。四分五裂的德意志由诸多小公国构成,普鲁士是最大的公国。20多所大学加上两所医学研究院,每所大学为了声誉而奋斗,各个公国为了实现称王野心,大力扶植,互相展开了富有活力的竞争。加上有用名堂不小的头衔来褒扬有功绩的官员和专家的传统,使得德国的科技到1933年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因此在现代医学里,大量人名名称或说以个体命名的事物,都是以德意志人的名字命名的。在精神病学发展的这段历史里,为了寻找精神病产生的各种机理,“退化”这一概念的提出产生了没有意料到的恶果,那就是助长了这样的社会政策,比如认为犹太人就是一群“退化”了人,在优生学的助推下,开始有主张对这些退化人则主张实行绝育、安乐死和迫害的看法流行,这种概念最后与纳粹结合,终于酿成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这一恐怖的历史事件。今天在国内还依然被津津乐道的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得到蓬勃发展的美国也不再活跃了,因为其学说一再被科学超越了。佛洛依德将一种生物上的疾病,包括重症患者,全都用性这个生命的根本来做原因上的解释,并采取精神分析法莱诊疗,明显违背了作为科学的精神病。佛洛依德的学说之所以能到的如此吹捧,在作者看来有两个原因,一时19世纪的欧洲中产阶级文化乐于接受性;其次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佛洛依德提出的死本能和攻击性的观点正好解释了这种可怕的非理性人祸,也不能否认其追随者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对其的过分追捧。随着二次大战的爆发,大量的犹太人只能向大洋彼岸的美国逃离。佛洛依德提出的有关心灵结构的“自我心理学”,他的衣钵继承者通过发扬让公众相信,佛洛依德的教义包含着幸福的秘密,美国成为了精神分析的花园。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为发现精神病产生的机理提供更加有利的证据,让诸多医学家更多确信精神病是一种生物机理上的缺陷造成的,而不是一种所谓的文化构建。这种生物机理上的缺陷不排除遗产,子宫内的非遗产性变异和产科创伤,及一种能使大脑在后来的生活中易患精神病的方式损害发育中的大脑。由于精神分析诊疗明显对重症患者无能为力,加上其一再强调的力比多因素。精神分析师的从受崇拜也变成了性错乱好色者的形象。反应这一变化的电影里:邪恶的精神病医师与他们的患者发生性关系,随后杀掉她们;而好的精神病医师只是同她们发生关系。20世纪80年代的一桩法庭诉讼则代表了对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医学疗法的一次最后羞辱。而佛洛依德的观点中的核心概念:俄狄浦斯情结、婴儿性欲、梦的性质、女性特殊的性特征,全都成为了怀疑的对象,没有被证实——因为它们不能被证实——被降到了与占星术同样的科学地位。人们越来越接受这样的观点,即精神分析并不是为了疾病,而是为了心灵之旅。而佛洛依德自身也承认,他更是一个冒险家而非科学家。米歇尔·福柯作为反精神病运动的代表人物,在其作品《疯癫与文明》里提出:精神病的观念是18世纪的一个社会和文化发明,精神病患者并没病,他们只是离经叛道而已,他们的贫穷、桀骜不驯或反传统的生活方式,触犯了当时的社会准则,因此他们被认为有病。这样反精神病的运动最后还是被科学所打败。米歇尔·福柯的《疯癫与文明》在我个人看来,其实是尼采《曙光》的第十四节《癫狂在道德历史上的意义》的延展。在这一千多字文章里,尼采为那些被当时的社会认为疯癫的神经不健全的人在人类道德历史上的价值和作用进行了积极的平反与正名。因为人类道德史来看,灵感激情,与躁狂抑郁,时常并存,只是当有另一个理性思维控制的时候,就成了灵感,而缺乏思路,只有激情而没法整合的时候就只是躁狂或者抑郁。这并非疾病,只是生命,心灵存在的状态,因此才有所谓的躁狂抑郁多才俊,这是老天赐给我们人类真正的福利。从精神病历史来看,精神病确实应该是一种疾病,其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缺陷造成的,而不是社会建构出来的观念。
  •     19世纪的英国乡村,一间宁静的小教堂里,当简•爱和罗切斯特与他们的幸福仅有半步之遥的时候,一位来自西印度群岛的不速之客却打断了这场没有嘉宾的婚礼。面对不知所措的简,罗切斯特讲述了关于他妻子的故事:“伯莎•梅森•罗切斯特,她家三代有疯病,但是他们看我年轻没告诉我……就在婚礼的当天,她想杀死我……该拿她怎么办,简?把她交给疯人院,让一些陌生人打她、用冷水浇她?你们有没有去过疯人院?”这是小说《简•爱》中的一段重要情节,我在年轻的时候曾经把此书及其同名电影看了个烂熟于心,所以当我读到《精神病学史》的相关章节时立刻就想起了它。该相关章节是这样的:19世纪,精神病学家提出一种有关神经科学的的遗传学与生物学解释,认为精神疾病具有严重的生物和遗传成分,而且当这些疾病从一代传给另一代时,它们会恶化,在家系图和全人口中引起进行性退化。这一理论不久就在欧洲许多国家被广为接受,海峡另一边的英格兰当然也不例外。一种精神疾患因其所具有的遗传性成为影响家族荣誉的重要因素,而被“关”进收容院更成为“家族污点”的具体体现,这样的背景在小说中得到如此充分的表现,可见此种理论对当时社会影响之深。还是言归正传回到《精神病学史》。此书的副标题谓之“从收容院到百忧解”,表明作者在书中所要完成的是一件线索庞杂的任务。治疗性收容院开启了人类精神病学的历史,而百忧解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与之相应地,精神病医师们的角色也从“治疗性收容院的医疗者”演进为“百忧解的看门人”。一首一尾之间是精神病学200年的跌宕起伏与一波三折。不过,时间跨度之长倒在其次,精神病学的绵延流变并不只是时间轴上的伸展,它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生长方式,并且与人类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上的进展与社会态度的变迁,精神病学史至少是这样两条线索的相互融汇交织;也许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此二者的互动,才写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精神病学史。精神病学开始于治疗性收容院的出现。在治疗性收容院的早期倡导者们看来,精神疾患像其他疾病一样是可以被治疗的,而精神疾病患者也并非是注定要被社会遗弃的一群。但理想虽说是美好的,现实却总是不尽如人意。治疗性收容院不久就变成了“大货栈”,各色人等齐聚其中,而治疗性收容院所主张的秩序良好的生活与亲切坦率的医患关系所带来的信任感随之烟消云散。精神病学与收容院时代就这样一同走进了死胡同,生物精神病学时代紧随其后,科学家们开始深入到人脑内部寻找病因。生物学与遗传学方法的加入,使得有关精神疾病的研究也像其他医学专科一样有了科学撑腰,精神病学者们的腰杆子也因此硬了起来。但是成也萧和败也萧和,也正是生物学与遗传学方法最终导致了退化理论的提出,这不仅影响了社会公众对精神疾病的某种恐惧,而且更由于退化理论的拥趸们将其适用范围无限扩大,到1933年后,退化成为纳粹意识形态中一个正式的部分。对于生物精神病学而言,滥用带来的恶名显然比研究纲领本身的退化更为致命。第一次生物精神病学时代扫眉耷眼地淡出,留下一大串划不完的省略号,直到数十年后的1970年代强势回归收拾旧山河。在通常视野下,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似乎是精神病学史上的华彩乐章,不过此书作者对其评价显然不高。此书以“精神分析:间断”为题为弗氏及其理论之传播单列一章,此举似可做如下二层解读:一方面,弗氏及其理论的确在精神病学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这从其传播范围之广、受影响人数之众已可见一斑,将其忽略不谈显然有些说不过去;但是另一方面,以“间断”为题其实也表明了作者的立场,即精神分析其实是对精神病学起源于其中的生物学方法的某种偏离。如此的评价与写法源自作者写作此书时的立场。正像精神病学者因遗传学和生物学的加入而硬起了腰杆子一样,作者要描述的精神病学史或者说他认为的主流的精神病学本来也是这样一种硬腰的科学学科。弗洛伊德及其学说的铺天盖地在作者看来多少有抢班夺权之嫌;生物学方法重掌帅印将焦点重新拉回到对大脑的探究,这才能让他信心满满,他毫不掩饰这种胜利者的喜悦,于是他写道:“如果说在20世纪结束时出现了一种重要的知性现实,那么,它就是精神病学的生物学方法——把精神疾病作为一种受遗传影响的大脑化学物质紊乱去治疗——已经取得了轰动性的成功。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支配精神病学史的弗洛伊德观念,现在就像最后的冬雪一样消失了……”在生物精神病学一路凯歌收复失地的进程中,作者显然看到了医药产业在其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制药产业催生了精神药理学,而精神疾患门槛的降低则制造出大量患者,如此种种共同书写着百忧解所营造的流行文化,这是一个当代的故事,正在我们身边上演。不过在此书作者看来,即使有制药产业深度介入,人们似乎也不必如临大敌。照他的说法,一来要区分好科学与唯科学主义,“将种种人类问题都转换成抑郁等级,并用一种奇药使之全都能够治疗,唯科学主义是其背后的原因”,这是要反对的;但是必须看到的是,正是有了制药产业的推动、精神药理学的兴起,才诞生了这种抗抑郁药物既快速又安全,实在是好;二来就算持有上述主张也不要紧,至少它“有助于精神病症在公众的眼里开始看起来可以接受”。细想之下,这的确也是实情,200年前精神疾病患者往往被归入异类而被打上耻辱的标记,但如今,既然大家都抑郁了,只是程度不同,那就谁也别嫌弃谁,一起吃药吧,吃了药百忧尽解,世界也归于和谐。如此层层解析之后,作者似乎像是一个挟科学之势却又有些摇摆不定的某几种主义者。但是且慢下此判断。翻回到他为此书所撰写的中文版序就会看到这样一段话:“认为身处西方社会的我们已经解决了所有精神病学问题,在这种民族中心主义信念下来抛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的智慧,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失误。因为很明显,我们并没有彻底解决精神病学中的问题。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许多民族,他们的若干世纪的经验和智慧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将不会消失,因为它没被美国药物专利法保护,因为它远离美国学院精神病学的这座雷达。……来自其他文化的读者,应该反思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可能掌握的、对人类有价值的知识。”这句话看来很重要,它不仅为精神病学的下一个或几个百年埋下了伏笔,似乎也暗示了精神病学史研究的另一种视野。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头晕。
  •     精神病学史的发展充满了偶然和巧合,第一次生物精神病学基本上就是随便分个类,思路对了治疗方法一个没有。第二次生物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的斗争基本被目前的西医中医争论翻版走了(?)最后的百忧解的部分让人想起了嗦玛,人类的任何痛苦都只是一种精神病学上的疾病实体么?还是说环境本身引起的大脑化学反应与疾病引发的化学变化是一致的?让人感到一丝隐忧。
  •     浪漫主义精神病学告诉我们,激情的定义某种程度上是一代人的问题,他主要是受到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     这个翻译实在是太烂了!!如此质量不如干脆不要出版,还可以省一点纸张出来!!
  •     写的真不错,西方医学的确尤其锲而不舍,追本朔源的精神。。。一本让人很全面了解精神病学史的科普书。。
  •     !
  •     译得不好
  •     好文笔好内容,翻译太糟糕。然尚未及《弥尔顿传略》翻译的登峰造极。
  •     这就是个人物史嘛...
  •     一般
  •     精神病学和社会学都有着同样的宿命,通向学科解体。参见布希亚。
  •     20块贱卖了啊~
  •     原来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在西方早已被淘汰
  •     闪光点还是挺多,这是非医人士所写优秀的历史,这个行业至今仍不具有一个光明的前景,充满着误解和争吵以及无力。
  •     : R749-091/9225
  •     前300页较枯燥,后100页还可以,比较好的是最后几十页,百忧解是如何诞生的,又怎样成为全球第二畅销的药品……
  •     翻译的太混乱了,简直没有逻辑。
  •     每个领域都有门外人不可预见的喜怒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