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札记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1
ISBN:9787222068964
作者:沈梅洁
页数:248页

作者简介

东明有山,古道宁杭,古木参天,郁郁苍苍。朝登金山顶,遥对钱塘江;夜宿东明寺,梵响透清霜——当生活节奏加快到仿佛没有了生活,当争分夺秒到似乎虚度了岁月,不妨放下身段,只带上一颗亲近山林尚友古人的心,沿着寂寞的宁杭古道追寻一段悠悠往昔岁月。
一路从武林门北行,北行,到达一个名叫安溪的古朴小镇,镇上短街一条,小巧别致,街上店铺林立:棉布染坊、杂货米店、茶肆酒馆、山货竹栈、照相邮电、肉墩鱼摊、脚班搬运,还有烟馆赌坊棺材铺;一年四季还有许多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养蚕、掘笋、做酒、采茶,灯会、社戏、舞拳、送灶;大街上还有好多座气派的木结构老楼房,北桥堍正对着的那座名叫“三铭堂”的门庭,低调而大气,朴素而充满质感,深深的老宅,一进套着一进,仿佛无数的岁月和故事,也被悄悄地藏在了里面,寂寂躺了一百年,等待我们去发现;门外,美丽的东苕溪就那样波澜不惊地缓缓穿过,沿着河岸上的西险大塘走一走,大溪两岸白雪般的苇花儿悠悠扬扬地点缀江心,送迎着来来往往的客船货船;踱步走过气贯长虹的广济大桥,经过河边接待寺的河埠,径往小镇桥北的东明山那一片万顷竹海走去,可以拜谒长眠在东明山脚梦溪丈人的灵厝,驻足于荒芜而不朽的东明塔院前,在孤云禅师碑亭前看白云随风舒卷;也可以循着九度岭的崎岖小径逶迤,上山,一路山花烂漫香满衣。岭上,雄关古道的两旁松涛阵阵,仿佛还在诉说着千年前抗金将士们的厮杀和呐喊,喟叹着一代忠臣的冤屈和陨落;走得累了就往那片世外仙源般的康门里去歇歇脚,喝口山泉,听听瀑布,看看水库,或者,学山里的姑娘们那样,摘朵桃花别鬓边——把头歪了含笑问檀郎,花貌妾貌强?再一抬头,眼前已是高高耸入云端的大遮山,山上,望君边的古银杏树叶在山风中沙沙作响,群仙观的程济道长就健步行走在那些古旧的青石台阶上,那是去探望建文帝;山的那一头,逊帝清癯的身影,与东明寺的青灯古佛相映照着,他是否真的皈依我佛了,还是那岑寂中别有韬略?再往东翻过一座小山,能远远地望见一座红色小土丘,那是瑶山。文字以前,纪年以前,先民们便曾在此举行祭燎仪式,熊熊烈焰窜得老高,火光中,敬天、祭祖、策劳民,看得见手持玉琮的巫觋口里念念有词地在祝祷,还有先民们诚惶诚恐低入尘埃的战栗……
这里是良渚,是安溪,是东明山。儒者谐世,道家玩世,佛家出世,这一片土地,却将儒释道三教绾和激荡,又以明山秀水点染其间。文化和山水相逢一笑,莫逆于心,于是,便成了一片适世的好所在——

书籍目录

第一章:安溪镇——清江一曲抱村流
第二章:三铭堂——繁华事散逐香尘
第三章:广济桥——唯见流水空悠悠
第四章:僧尼会——只羡鸳鸯不羡仙
第五章:东明山——我见青山多妩媚
第六章:建文帝——龙颜曾此着袈裟
第七章:东明寺——五世传灯菩提种
第八章:东明塔院——千偈几万颂功德林
第九章:群仙观——丹心长共白云飞
第十章:先人灵——人文与世共推移

内容概要

沈梅洁,字璧清,西历八七年生,浙籍钱塘人。爱荷华大学东亚研究硕士,现就读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阶段研究方向为佛教和帝国晚期女性文学。


 东明札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唐棣之華 偏其反而 ——志贺沈君璧清《东明札记》付梓之喜宜晴 “唐棣之華,偏其反而。岂是不思,室是远而。”近来触手夫子之言,信而拾贝,便是这句。秋色净居,凉夜如水,晚间回家,口中诵记着此句,心内却想起弥月未见的璧清来。璧清是我的老友,亦属密友,旧年曾约离开校园的时候用博文记录我们的情谊,但因诸事参差,而我也始终未将这番离别当作是永宵之隔,只因心间暖暖的,知道惟此世间还有个璧清,在杭州知我、候我。璧清此番梓付,耗用心血无数,这我是深了的。红尘人间总爱执拗个“人之初”,故璧清此作自是分外勤恳精慎,她虽不言,但我亦明“家”这个字眼刻画于其衷的深度。还在学校的时候,常爱和璧清说起自己的山水家园,说起那个福祉圣地一般的书楼,只是一直当作记忆独自馨享着,执笔言情却是极少的。璧清则不然,笔运情显,字间翰端便是她另一生活分身,有情有爱,似乎无笔无字,世间便从此少了个真实的璧清,她把文字当作另一种活法,情丝不绝笔耕不辍。若此天人之际,如脂砚所说当真化现出“一芹一脂”,那璧清当属这“情情”之人吧!记得那天,还是坐在学校的礼堂,于芸芸之众间翻读璧清发来的《东明札记》的电子稿本,倏然便惊慑于璧清运思的浑阔。勾角深殿,冰火蓉帐,拂却了蠡斯宫馆里淆躁寒仄的美人心计,只留下紫宸宝殿乾纲烈烈的男儿本事,璧清净澄多年的正史心得在此际得显扬。“帝王家很大,大到足够包容这万川前山;帝王家也小,小到终于容不得眼前的那个他。”至今仍时时感佩此句,骛心八荒,荡涤层胸的洋洋洒洒是如画江山,而静屏心息,卸除团龙金甲,却卸不了御宵纱幔深处的孤寡之意。其实,相比于建文旧事,我更喜欢璧清之于永乐的刻画,尽管那片宫宇楼台最少见黔首草民家长里短式的亲亲之爱,但那种纠缠于凡人与天人之间“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矛盾纠葛却也能让人恸彻肺腑,所以,我对璧清说,我之所以尤爱你写永乐的那些文字,恰是因为其间韫而藏诸的人情滋味啊。写书之余,乃至于初稿的反复修订,璧清一直谦诚地问我读稿的意见,只因她深知我从来就偏好这般山水文字,尤其是佛禅故事,于是,我只和她说了一句,“东明山的感觉是个什么样子,你就随着这东明的一缕山风的气息去写,这便无碍了。”平静的山林,坍圮的珈蓝,山径漫漫幽幽,云影天光大美无言,师僧比丘旧岁手植的净华香木直待缘者识认,此间无不具足释家的妙法因果。这样的至美山林,或许真能净褪下建文心内的执愿吧?但,这不过是浮根如我者的一厢臆测罢了,只是,这般淡淡洒洒,幽致别蕴的古老山水,与之相遇便是佛家缘法一场,师僧禅定精进,因果契定,浮嚣终随烟波屏退。《东明札记》,以帝宫秘案作楔,最终彰示的是历代比丘护持佛法的坚毅果忍,释法殊胜,璧清,今朝有你为先者纪志,岂非冥冥之定呢?东明得帝王之遇,蒙释理之熏,此非此山此水之大幸哉? 《东明札记》成稿到手已是寒空法云的深秋,但文字间的灵韵却是春夏的气息,瑟瑟秋夜,读着璧清笔间东明的山水,脑海里忽地就蹦现出一个词儿——“三月桃花”。农历的三月是春雨浓浓,是春草青青,那最是无拘的山物被雨水一润之后,溪泉活泼了起来,蹦跳着可爱的晶点点;溪畔是齐齐展冒头芽的荠菜,乖巧地避在溪泉一侧;山腰则是揉着娇羞桃蕾的新嫩桃树,就这般一株两株地树于山水天地之中,一抹明丽的新色,美得纯真而不可方物。继而樊川有诗言曰:“鸟来鸟去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于是,把手机的背景换作了湛蓝的清漪园里的昆明池,轻轻地细嗅,岁月的爆竹之下,有那生命浸沐在潮润的时空维度之中的青葱气息。在网上看到了一张风潮唱片制作的纯音乐专辑《花神》,这里面排列的十二花神中有正月梅花寿阳公主,三月桃花息夫人,八月桂花徐惠,十二月水仙娥皇女英,这五人中,除了太宗的徐贤妃没有被明人收刻于《历代百美图》,其余四人都身着明代宫装,佩戴吉祥金锁,用传统的木刻方式使得自己的传奇流传至今。这很奇妙,用花束的香、味、触、发去品味隔世的美人,当我供养水仙的时候,就幻想着古老的法术,绰约的风姿在碗状的花心里隐约舞起。我的水仙,赴水赶那场终生的约定,我的水仙,投在清波中的我和你,你,我,水仙是我,水仙如你,终化凌波的美丽。同样的心事当看到东明山下那小沙弥于比丘尼的故事的时候重新蔓延,真实颇多感慨,我越发觉得璧清写情更是进益了。璧清在东明之后写过一篇小小说《玉面狐》,而我一直疑惑红尘的两相欢好真的能胜过超凡脱俗的仙化故事吗?或许,我本就不执着于红尘情爱,挚热的爱恋总让人感觉逼仄突兀,或许这也是性情使然,黛玉说:“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解释地岂不甚好?璧清与我都是于此太虚之梦中悠游的女儿,她慕湘馆我爱秋斋,一个至情之愿,她是宁肯耗散终世的热情的,而我则宁愿冷了心魂,做画中的虚游罢了。璧清活得至情、至性、至烈,璧清的东明之文,付梓已有一段时日,某日,她在聊天时说起邀我写则评文,为的是我与她的知己之谊,璧清啊,有知友如你,当是我之幸哉啊!君子之交,淡然神往,你我岂不履行此言吗?但有便珍惜,惟此友君之谊世间少有。“唐棣之華,偏其反而。岂是不思,室是远而。” 其实,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存着个牢固地化散不得的印记,这也就此成为人终生的福祉,不断地提醒地自己“聊乘化以归尽,乐乎天命复奚疑。”碌碌红尘,僧师独游天地之乐,顽钝若我者终是不得开悟,想来,余亦肉胎沉重,徒羡西方娑婆宝树罢了。既如此,便更觉知音人之贵,伤怀日,寂寥时,余亦有鸿笺鱼素可托之宾,便堪深味这前尘福报,今生宁不顶礼叩首播散名花于佛前耶?陋献此文,为志贺璧清付梓之喜。宜晴明州遥贺庚寅秋月
  •     蒙清兒見贈此書,急不及待翻開細閱。東明山的歷史掌故娓娓道來,足見作者對故鄉的深情真意。好幾段有關湮遠的舊城民生、烽火餘燼,讀來心有戚戚然,又是一陣眼紅鼻酸。香港偏處海隅,從來文教不盛,史家寥落;專著難得,幾乎盡是外人所寫的學術文章,想來不免心中黯然。我輩縱有萬種情懷,執筆者稀,幾時能有如此這般的流麗文章,為我城故人一澆胸中塊壘?
  •     离红尘很近,离自然不远 ——记我的挚友沈梅洁和她的《东明札记》轻轻地翻阅《东明札记》,不知不觉中,许多美丽的回忆在字里行间流淌,任自己的思绪随之荡漾……【相遇】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大一那年军训结束,在浙师大的校车上,身旁有人轻声对我说:“同学,我见过你。”我转过脸,只见是一位面庞素净、眼神清亮的与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子,我有些诧异,问她在哪里见过,她说:“在城站。”我一下意识到,我遇到家乡人了,虽说学校在省内,可是杭州人氏并不多,大一刚进校,大多同学又不熟识,能够碰到家乡人,在金华那个有着凛冽寒风和略显寂寞的季节里,让我感到无限的温暖和温馨。我们攀谈起来,结果喜出望外,原来我们近得简直就像住在彼此家门口,一辆公交车就可以直达;她是人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我是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在一幢教学楼上课,同住一幢公寓,她在三层,我在二层……茫茫人海中,原来天涯和咫尺的转换是那么微妙而迅速,那样快乐的时光,年少的清颜,说过的字句,都没有办法忘记,我为人生中和梅洁的相遇而感动,也因此而感到一份人生的美好!【才女】对外汉语,对学习者的要求相当高,既要学习我们中文学生所有的课程,又要兼修英语专业所有课程。然而,梅洁是那样聪明,中文和英语在她那里都变得游刃有余。她时常说,对外汉语的学生应以林语堂先生的名言“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奋力之高标。我想,她也正在朝那个方向不断趋近——英文,她获得过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浙江赛区特等奖;考过托福GRE和专四;中文,她的文章常常可以在我们的校报上读到;她编辑的“阅读新航线”、“Movie Channel”节目从大一到大四回荡在师大电台的校园广播里;至于越剧、太极剑、红楼梦研究、中英文的书法,她也都有涉猎和不凡的成绩……课上,她是老师的得意门生,课余,她和博友以文酬唱。作为好友,我深知她喜欢中国文学和英美影视,其中尤善中国古代文学,尤爱民俗文化研究。此时此刻,这本《东明札记》,便是她大学时代四年如一日在图书馆潜心故纸堆的厚积薄发。梅洁为人,有如魏晋风度的“不羁”和“通达”,也有着曹公笔下的“痴”,她说“须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护惜倍有深情”,确实,她对知己好友,非常体贴周到,虽然我虚长她一岁,可是在她面前,我仿佛是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图书馆,她怕我回寝室的路上太冷,把漂亮的蓝色护耳给我戴上,一戴就是整整一个冬天;火车站,她怕我拎着行李一路上太累,沉沉的一箱书,为我提完了全程……也一直清晰地记得她曾对我说过她的名字“梅洁”的涵义,是沈爷爷给起的,因为她出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隆冬清晨,梅花盛放,家人希望她像梅花一样高洁端庄,不畏风霜。我想她做到了——梅性高洁,凝霜明傲骨,沐雪见冰心——而她的气质,也正如梅花般骨瘦神寒;她的文字,也似梅香般清香悠远。【札记】书在付梓之前,她将自己参与设计的四幅封面传给我,书名“东明札记”四字是我们浙江画院前院长潘鸿海先生的墨宝,配上清绿色的水墨画——那种“离红尘不远,离自然很近”的感觉,已然令我着迷,叮嘱她书一出版就要马上给我,其实那是不用说的。上周,在良渚博物院我们见了面,我见她略瘦了。果然,她告诉我,书的封面、排版、照片遴选、页眉页脚页码的精巧设计都是亲历亲为,难怪这本《东明札记》风格如此“璧清”。细细品读,几行真迹、几张旧照、几株古木,都一定有一个或多个值得记叙的故事,你会和我一样,为书中庞大的信息量感到吃惊,如果没有很深很扎实的文学功底、史学知识和生活积累,根本不可能写出关于东明那么多鲜为人知的史料与轶闻,描绘出安溪镇那么栩栩如生的风土人情。梅洁不会满足于描绘,她还在向我们传达她的思想和感悟,在每一篇文章中都有所阐发,有所探究,与我们分享她探寻的脚步、她的体会、她的感受,像一泓清泉,又像一曲琴音,缓缓流入我们的心田。安溪镇、三铭堂、广济桥、东明山……仿佛一颗颗洒落在杭州城北的珍珠,而《东明札记》则将它们串珠成链,看着看着,那些风景活了,好像就在自家窗前,树叶飘进了窗台,落在我的肩头,我嗅到了东明清新的空气。真的,我相信,在有一天,阳光灿烂的清晨醒过来,忽然就会有这样的念头——去东明山!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大致浏览,姑凉文笔挺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