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史话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1996-06
ISBN:9787505700994
作者:丁中江

作者简介

本书上起袁世凯小站练兵, 下迄张学良东北易帜, 历时五十年, 勾划出清末民初军阀纷争的历史画面。
疑似抄袭《武夫当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陶菊隐著)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08546/

内容概要

丁中江(1917—) 新闻界人士。云南省宾州县人。云南大学毕业,曾在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文学,返台后任中兴大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等职,主讲英国文学。上海复旦大学新闻专科肄业。


 北洋军阀史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这篇评论转自阿拉的博客,为什么要转呢?因为在家没人玩,实在太无聊,哎,阿拉转的不是评论,是芥末&¥¥*¥北洋史即是北洋军阀从民国元年到民国十七年在中国政坛上活跃的完整历史。所谓大纲,当然要提纲挈领、大开大阖,大刀一挥将豆腐斩成几大段。这把刀不妨用北洋军阀领袖来制成,那么斩成的几大段便是:1.袁世凯时代2.段祺瑞时代3.吴佩孚时代4.张、吴、冯三雄时代其中最稳定的时代便是老袁的时代,假使老袁不打皇帝主意,那么中国受惠于革命之效果将最大,或者说中国受革命之混乱影响将最小,可是事与愿违,或者说这的确是历史的必然?旧时代的头脑必然领导不了新时代?总之,老袁的称帝行为让中国分裂了,从而硬是搞出了本不应该有的政治目标——武力统一中国,老袁的治下本来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老袁硬是搞出来,这实在是庸人自扰,而且一直延续,直到北洋军阀衰败到自身难保为止。中国的分裂、南北的对峙,这是贯穿于北洋时代的一条主线。而最混乱的时代便是张、吴、冯三雄时代,如果说段祺瑞和吴佩孚还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那么这时候北洋军阀的目标便更加悲惨的变为统一北洋了,而且这种统一不是合并,而是消灭异己,从总体上说是整体实力的消减,消减到北洋军阀自身的灭亡,所以说,这一时代的主题便是混乱与自我毁灭。从老袁的时代过渡到段老虎的时代,其间的契机就是老袁称帝失败,段祺瑞众望所归成为责任内阁的总理,接管北洋大权。这一期间总统早已失去了老袁时代皇帝总统的威风,只不过是个抬出来的广告牌,而在任者却汲汲于过往之荣光,时时刻刻与责任内阁争权,所谓“府院之争”也。按说黎元洪应该明白自己在北洋派系中的地位——一个一直以来被来出来当牌子的人,这样的人按说不太会再恬不知耻的索取更多,但是事实上却不是。只能说另有内因了?那只能是段老虎的专横跋扈超越了黎菩萨的慈悲心肠了吧。而且继任的冯国璋——老段长年的同袍,北洋的元老——即便是继任时恳切地握着老段与王士珍的手说“北洋三雄又在一起了,从今往后再也没有府院之争了”,可是冯总统任期内很显然还是存在府院之争,只能说老段人如其名,的确不愧为北洋之虎了吧?其实老段时代的三任总统的轮替幕后都有老段在,黎菩萨换成北洋之狗,是因为老段自感实在无法与黎共事,暗中放任张勋搞复辟,于是乎黎菩萨在动乱中匆匆下台,讨逆之后老段便乐见其成的看着老冯继任了。而老冯任期届满,老段还是不满意,心想文人做总统应该没这么多麻烦了吧,便请出了玉面狐狸徐世昌,同时连同老段的党羽安福俱乐部,组成了他的梦幻国会、总统派对,一个不给责任内阁添麻烦的顶头上司。不过玉面狐狸毕竟还是玉面狐狸,文人徐世昌的以柔克刚其实也没给段老虎少添麻烦。总之,这一时代是一个仅次于袁世凯时代的稳定时代,虽然国家已经明显分裂,但也仅限于滇、黔、桂、湘,间接波及川、粤,东北的张作霖也很是安稳,而且还收复了老袁时代丢失的外蒙古。看来一口气不能够写完了,留个下篇吧,介绍剩下两个时代的更替和往事,上篇结束。接着上篇,现在从段祺瑞和吴佩孚的交替开始说,段老虎的确跋扈,但是吴旅长也不是好惹的,当时老段志在武力统一中国,一个大行动便是调动军队南下湖南,老段由于长期供职中央,手上早已没有军队,只能依靠他的影响力来指挥北洋领内各地方军阀的军队,这件事其实相当尴尬,因为手下人有推翻自己的实力,而自己却没有压制手下的直接力量,这便是老段垮台的原因。而触发这个契机的便是山东人吴佩孚了。老吴的军队在当时军队素质普遍底下的北洋系中可谓是一只翘楚,这应该跟老吴把自己的清高作风运用到治军方面有关吧。老吴在北洋系人人犯愁的湖南方面立下大功,同时还跟湖南的敌人成了莫逆之交,声望越来越高,到最后竟然在中国出现了一个旅长发起全国通电谴责国务总理的怪现状,这一段很抱歉,记得不是很清楚,不知道老吴是不是通电发对老段的武力统一政策,如果是的话那为什么老吴以后也搞武力统一呢?然后局势一直发展,到最后北洋系正式分裂,直皖战争开始,我想老吴当时应该是被调到北方某地了,应该不会从湖南一直打到北京吧?同时东北张作霖入关夹击段氏,个中原因也很不清楚,因为老张前些天还充当和平使者跟老段反复沟通来着。总之,尽管老段好不容易培植起来一支徐树铮的国防军,但是始终没改变老段时期尾大不掉的形势,中央被地方所击倒,皖系从此除了江浙的卢永祥一支军队外再无兵力,而卢氏称霸一方,也有自己的打算,怎么会为他人所轻易驱驰,从此老段便寓居天津,直到出任毫无实力的执政为止。接下来就是一段很有趣而结局也很悲壮的吴佩孚时代。吴佩孚赢得了直皖战争,但是一向以关羽自况的他不太喜欢政治,同时也很忠诚。而且形势上说当时直系的首领还真不是吴佩孚,而是他的老上司曹锟。于是吴佩孚领兵到了河南,把洛阳作为吴氏的大本营,而精神领袖曹锟则在战争胜利不久后送走了大总统徐世昌和皖系的安福国会,名目张胆的公然贿选,做上了民国第五任大总统。这件事无疑就是曹操所说的踞孤于炉上,但是曹锟甘之如饴,这让我想起了某同学讲他奶奶硬逼他念研究生,不管现在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多差,都是很想很想要那个名儿啊。从这点来看,曹锟比不上他的老祖先志向远大,但是呢,曹锟人很好,属于典型的“有德之人”,人家想怎么招就怎么招,关你们什么事,这种平民化的理想即使说不算高尚,但是个中的自在和安详,也是值得回味的。曹锟贿选,这件事不光是南方的革命党反对,东北的张作霖反对,就连自家的吴佩孚也非常发对,贿选之后老吴看来是更加讨厌政治了,于是一门心思闷在洛阳练兵,同时勾画出西征四川、南下湘、粤的武力统一大计划。一时直系内讧,曹、吴分家的消息甚嚣尘上,曹锟的保定派和吴佩孚的洛阳派,但是呢,吴佩孚这种恪守旧道德的军人怎么会反骨曹锟呢,曹锟也是有德之人,自然能够容得下吴氏,只是每人的幕僚各自聚在一起,大势所趋,即使不公开化也自然会结成朋党。于是这就是当时的形势:一个北京的精神领袖曹锟,在他的领导下群龙聚首的直系才不会散掉,一个洛阳的实力派吴佩孚,拙于政治又忠诚于长官,摩拳擦掌欲武力统一中国。在这种政治结构下,吴佩孚又赢得了第一次直奉战争(至于张作霖为什么先是支持直系现在又反对直系,抱歉记不清楚了,是跟贿选事件有关吗?),至此吴佩孚连续击败了北洋的另外两大派系,可谓是天下无敌了。但是好景不长,直系的那种不稳定的二元政治结构最终导致了直系的分裂(直系的分裂,这一点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说说),而更要命的是直系的分裂正好与第二次直奉战争糅合在一起,这就导致了吴佩孚沉重的一败。原来,奉系当初败后即封锁山海关,厉行改革,埋头发展,两年间便再次入关,吴佩孚受曹锟之邀提军北上,本来他还忧心忡忡于直系内部的不团结,可是到达北京后却发现直系上下的情况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便大大地松了一口气,然而直奉两军于前线激战之际,后方的冯玉祥等一批非吴系的大将纷纷倒戈,攻打北京,囚禁曹锟。而前线奉军无论战术还是装备都要优于吴军,第一次战争后吴佩孚也是不骄不躁的继续在洛阳练兵,可是奉系的改革其成效比吴氏的那一套要高,在前线吃紧后方崩溃的形势下养兵千日的吴军全线溃退,吴佩孚挥泪乘桴浮于海,流离辗转了大半个中国才重新站住脚,然而这时的吴氏却早已不是那个TIME杂志上所讲的“中国最强者”了。而北洋军阀也迎来了它最后一个时代,三雄争霸时代。这是北洋史上最混乱的一个时代,中部是风光不在的吴佩孚,西北是有苏俄援助的冯玉祥,东北则是夕阳无限好的张作霖,至于东南五省联帅孙传芳,其实他虽然地盘大,但是做联帅期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动作,被北伐军击溃后又依附于奉系,所以三雄里面就不记上他了。这期间的中央首脑,首先是段祺瑞的复出,而背后的大老板则是冯玉祥和张作霖,那么这个毫无实力的段执政想到数年前的北洋之虎时代,心里应该是感到无限心酸吧。后来三一八事件,老段更是晚节不保,其执政府一个月后在冯军的压迫下轰然倒塌。而张、冯也开始战争,奉张更是拉来流离到湖北的吴二哥,一起对付这个“倒戈将军”、“赤化将军”。结果冯氏宣布下野,去到苏联考察去了。而南方在经过滇、桂、粤军阀的混战后成立了一个新兴的国民党政权,联饿、联共,一直在准备北伐,而北方经过混战,被击败的军阀冯玉祥、唐生智投向南方,尤其是湖南的唐生智,他的投靠使北伐军扫除了北上的一个大障碍。北伐战争北伐军连战皆捷,个中原因,是北伐军作战优于北洋军,还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抑或是苏联的援助,这是一个不好说的问题,姑且放下。总之,在一场不辱吴氏盛名的恶战之后,北伐军先是在湖北击溃了曾经天下第一的吴佩孚,然后东进,再次击溃想隔岸观火的孙传芳,但是这时国民党内部宁汉分立,北方的张作霖则担当起维护北洋命运的大任,做起了北洋时代最后一任政府首脑,海陆军大元帅,同时布置孙传芳和张宗昌防务南方。但是呢,奉系的命运似乎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的郭松龄叛变中就结束了,张作霖的改革从那时起就停滞了。不久宁汉合流,事实证明,北洋系中最完整的奉系也不是北伐军的对手,北洋军阀在战争上彻底地没落了。然后是日本人炸死张作霖,张学良面对国仇家恨,毅然宣布东北易帜。两年后的中原大战再现了奉军的雄姿,然而不久他们便半就半推的被日本人逐出东北,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囚,至此最后的北洋军阀也失去了实力。北洋史的后记也画上了句号。
  •     曾经在网上流传这这么一篇钓鱼文,全文如下:它推翻了腐朽的封建王朝,建立起了多党制的两院制民主政府,拥有一支堪比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军队,创办了很多自由而现代大学,为民族工业带来了黄金时代,依靠自己的实力收复了外蒙,但却被一只外国人出枪出钱出顾问武装起来,实行一党专制的野蛮军队所消灭!这篇钓鱼文意图让人误解说的是共军推翻南京政府,然后再由钓鱼者说明说的其实是kmt北伐推翻北洋政府,钓鱼者意图用这种方式打国粉【其实说是蒋粉更准确些】的脸,因为我们都知道,南京政府从未收复外蒙,钓鱼文里说的这个政府肯定不是南京政府,但问题是,北伐推翻北洋政府就真的如那篇钓鱼文里说的那样吗?恐怕还是有问题的,为了论述这个问题,恐怕我们要多费些笔墨了。现在对北伐战争常见的攻击是指北伐终结了中华民国自辛亥以来的法统,又或者说北伐推翻了当时的合法政府,和第二次解放战争一样,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回到那篇钓鱼文,在那篇钓鱼文里是这么描述的,这个政府建立起了多党制的两院制民主政府,这篇钓鱼文的作者的本意其实是想说北洋政府是一个多党制的两院民主政府,然后被拿卢布的国民革命军推翻了,但这恰恰暴露了这篇钓鱼文的作者历史水平之低,他犯了静止的看待事物的错误,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建立过两院制多党制的民主形式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们不得不指出,这一切都只存在于1925年之前,1925年4月24日,段祺瑞认为法统已成陈迹,下达废除法统令,消灭国会,废除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曹锟宪法》和临时约法。自此,中华民国北京政府自辛亥以来沿袭的法统彻底毁于一旦,北洋方面建立议会制度的民主政治实验被宣判死刑。而常识是,1926年7月北伐才正式开始,此时距离北京方面议会政治消失法统毁灭已经超过了一年,北伐军能去破坏一个一年多年前已被毁灭的法统吗?更重要的是,北伐推翻的是张作霖的安国军政府,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力独裁政府,如果说段祺瑞还打着举办善后会议再建法统的名义做遮羞布的话,张作霖则是完全不要任何伪装,完全拒绝恢复任何议会政治的形式,并通过担任陆海军大元帅建立起个人独裁统治。你见过有人承认军政府是民主政府的吗?而我们反观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早在1947年就宣布实施宪政,并通过普选产生了多党制【kmt,青年党,民社党】的国民大会行使最高国家权力,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自此还政于民,改成中华民国政府,这是自1924年曹锟政府被推翻后中华民国政府再度出现在神州大地上。尽管xxx和民盟抵制。但事实上国大代表由民选代表和党派代表组成,民选代表占了2/3的席位,党派代表只有1/3。且党派代表是由国民党、xxx、民盟、民社党、青年党和社会贤达组成。实际与会者仅仅少了党派代表中的某组织和民盟而已,二者不到15%人数,而国大的规定是人数达到80%即为有效。因此我们可以说1949年被推翻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是宪政政府,黎元洪政府,曹锟政府一样,都是合法的中华民国政府,与张作霖的安国军政府有云泥之别。试问,一个是推翻合法的中华民国政府,一个是推翻非法的军政府,这两件事能等量齐观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北伐是处于军政期的广州国民政府进行的军事行动,一次北伐时北京是临时执政府在执政,二次北伐北伐军则最终推翻了安国军政府的,无论是当时的广州国民政府,还是北京的临时执政府和安国军政府,都不是宪政政府,不存在那篇钓鱼文里所说的拿着卢布的军队推翻多党制两院制的民主政府的事实。那么北伐战争推翻了当时的合法政府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自从冯玉祥背叛直系囚禁曹锟后,段祺瑞取代曹锟上台,位于北京的合法的中华民国政府自此不复存在,被由段祺瑞为首的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取代,之后临时执政府又被中华民国安国军政府取代,这两个政府存在的依据仅仅是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条例和《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并且消灭或者拒绝恢复国会。而1924年之前的合法的中华民国政府的法统来源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由普选产生的民元国会,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1925年之后的北京政府与之前的中华民国政府不存在法统的延续关系。而被北伐军推翻的安国军政府是个什么货色可以阅读习五一女士所著的《论安国军政府的成立》,除了没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民元国会作为法统来源之外,连一向青睐北洋系的列强此时都已经拒绝给予张作霖组建的军政府予以正式的外交承认。一个失去法统,拒绝恢复国会,没有任何民主色彩,得不到任何正式外交承认,在国际上也不再代表中华民国的军政府请问拿什么说自己是合法政府?《论安国军政府的成立》内容节选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
  •       二人都是记者出身,非专业史家,所引文字极可能皆大量出自民国时期的各大报刊,很可能有很多出处一样。   此书的价值就在于庞大的史料性,而非学术性价值。作者也不敢自称“史”,谓之“史话”嘛。特别是丁著,有大量直接抄录的第一手原始史料档案,对于研究者有极大的便利,省去查阅功夫。另台湾学人秉承民国法统,下笔也比较客观。对比本朝的北洋研究著作,自是高上一筹。  陶著较遗憾的是革命史观的强行插入,读起来有时会反胃。

精彩短评 (总计31条)

  •     此为案头佳品。
  •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军阀们往来的电报稿翔实。军阀也是人,吴子玉(佩孚),张雨亭(作霖)都一个个是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中学时历史书上干巴巴的一个名字。
  •     以历史发展为线索,以人物为中心,在讲述人物时也说清了各个历史事件,是了解民国的一本好书。另:书中引述了大量的电文、书信等史料,是很好的公文研究和学习资料。
  •     不做评价
  •     立场鲜明,难免为尊者讳。电报照抄,未必录真实史。删繁就简,可以做史纲观。
  •     最不喜欢的视角,最冗繁的叙述,最不清晰的思路
  •     同类中目前看的最好的
  •     恰巧这时中江丑吉抵达,中江丑吉却用自己做盾牌,拼力救护章宗祥,学生们只打卖国贼,对日本人,或者不是亲日派都一概不问,同时并没有意思要把章打死,所以中江丑吉遂救出了章宗祥。
  •     没读过陶版,不参与盗版之争。单纯从书的角度,值得力荐啊,真是一部近代三国史,尤其其中引述大量信件与电报原文,读来仍叫人心潮澎湃。 北洋若干风云人物们的风骨凌厉,立而不拜,不怕死,不卖国,不失为一代枭雄!及至北伐成功,蒋中正之北平悼国父文,感慨万千,催人泪下。
  •     民国人物与此前所认识到的相差很大。像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都是人才阿。
  •     生动平实,了解这段乱上加乱的时期的很好入门
  •     该书煞是碉堡。。。
  •     史料详实
  •     语句艰涩难读,几乎难以为继……
  •     诸军阀中论气节人品数吴佩孚第一,冯玉祥最耻。
  •     北洋时代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民主政治,总统、总理、国会相互制约。另外像袁世凯、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徐树铮等人都有一定的个人才能和人格魅力,这段历史需要更加深入全面的加以认识。
  •     原汁原味的引用
  •     史料丰富
  •     总算看完了,一锅粥的混战
  •     你骂清政府好歹有个理由吧,好歹知道咋回事吧,那些“千古罪人”的人,你好歹知道人家咋回事吧,到底有没有罪吧?本书精彩。
  •     去年看了半部 好怀念
  •     人在台湾,为了吃饭是得鼓吹一下孙大炮。 引用翔实耐读,尤其有一篇袁项城自白书第一次看到。
  •     虽然很长,但是很系统
  •     比陶书要好的多,但是党派偏见依旧过强。
  •     全是电报
  •     民智初开,政制巨变,群雄逐鹿,武夫当国,军阀割据,纷争不已,能人义士,魑魅魍魉,列强压迫,内忧外患。国民政府,挥师北伐,全国一统。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也就是看到小徐平复外蒙算是里面一抹亮色,还有颇多值得钦佩的一时英豪,乱世之中风骨不易。
  •     very good, 这么系统的书不多
  •     洋洋洒洒话尽北洋
  •     本书依旧没有逃出一般大陆书籍脸谱化历史人物的怪圈,但可以当做了解北洋发展线索的入门读物
  •     很系统,很有连贯性。主线分明,其余未及,因之当属大陆风格~~~
  •     预设立场,言之无物。考据根本不严谨,也不懂军事,甲午海战错误太多。夹杂太多文言文又不翻译,写书的目的不明。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