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全三册)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01
ISBN:9787501225453
作者:(美)夏伊勒(Shirer W.L.)
页数:1437 页页

作者简介

阿道夫·希特勒也许是属于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这一传统的大冒险家兼征服者中最后的一个,第三帝国也许是走上以前法国、罗马帝国、马其顿所走过的道路的帝国中最后的一个。那段已经闭幕了的历史,至今依然在人类的心灵中震颤。    本书是全世界最畅销的反映纳粹德国历史的巨著它精彩绝伦地记述了被希特勒称为"干秋帝围"而实际上只存在了1 2年零4个月的第三帝国从兴起到覆灭的全部过程。以其大量的、真实的资料成为论述纳粹德国最具权威的作品,是希特勒纳粹德国令人颤栗的故事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书籍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编 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
第一章 第三帝国的诞生
第二章 纳粹党的诞生
第三章 凡尔赛、魂玛和啤酒馆政变
第四章 希特勒的思想和第三帝同的根源
第二编 胜利和巩固
第五章 取得政权的道路:1925-1931年
第六章 共和国的末日:1931-1933年
第七章 德国的纳粹化:1933-1934年
第八章 第三帝国的生活:1933-1937年
第三编 走向战争的道路
第九章 开始的步骤:1934-1937年
第十章 决定命运的奇异插曲:勃洛姆堡、弗立契、牛赖特和沙赫特的倒霉
第十一章 德奥合并:强夺奥地利
第十二章 通向慕尼黑的道路
第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再也不存在了
第十四章 轮到了波兰
第十五章 纳粹一苏联条约
第十六章 最后几天的和平日子
第十七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第四编 战争:初期的胜利和转折点
第十八章 波兰的覆亡
第十九章 西线的静坐战
第二十章 征服丹麦和挪威
第二十一章 西线的胜利
第二十二章 海狮计划:入侵英国的失败
第二十三章 巴巴罗沙:轮到了俄国
第二十四章 形势的转变
第二十五章 轮到了美国
第二十六章 伟大的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
第五编 末日的开始
第二十七章 新秩序
第二十八章 墨索里尼的垮台
第二十九章 盟军对西欧的进攻和德国内部杀害希特勒的尝试
第六编 第三帝国的覆亡
第三十章 德国的征服
第三十一章 众神的末日:第三帝国的末日
简短的尾声
后记
参考资料
索引

内容概要

威廉·夏伊勒(William L.Shirer)生于美国芝加哥,是著名的驻外特派记者、新闻分析员与世界现代史学家。他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担任战地记者期间,报道了许多有关纳粹德国从柏林兴起到灭亡的经过。本书最初于1959年出版,刚一面世就立即轰动了整个世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在《纽约时报》上称赞他是将“活着的证人能够与史实结为一体”的非凡杰出的历史学家。他还著有《柏林日记》(1941年)、《第三共和国的崩溃》(1969年)和关于欧洲政治、期堪的纳维亚的书,及三本小说。
本书以其大量的、真实的资料成为论述纳粹德国最具权威的作品,是希特勒纳粹德国令人颤栗的故事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关于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历史作品  ——《纽约时报))  一想到德国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他们作为个人来说.个个可贵,作为整体来说,却又那么可怜……——歌德  希特勒是德国的劫数,这是无法逃脱的。 ——1938一1941年德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勃劳希契陆军元帅  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桑塔亚那  千年易过,德国的罪孽难消  ——驻波兰总督汉斯·弗朗克在纽伦堡就刑前

章节摘录

  第三帝国诞生的前夕,一种病态的紧张气氛笼罩着柏林。几乎人人都看得很清楚,魏玛共和国即将寿终正寝。一年多以来,它一直在迅速崩溃之中。库特·冯·施莱彻尔将军,像他的前任弗朗兹·冯·巴本一样,一点也不喜欢共和国,更谈不上喜欢共和国的民主了,而且他也像他的前任一样,未经议会授权,是靠总统命令担任总理一职的。在执政57天之后,他就已到了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的地步。  1933年1月28日,星期六,年迈的共和国总统冯·兴登堡元帅突然免去了他的职务。当时,德国最大的政党国家社会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要求担任他原来立誓要加以摧毁的民主共和国的总理一职。  在那个命运攸关的冬天周末,关于未来局势,首都谣诼纷纭,而照后来情况看来,这些荒诞不经的谣言中最令人吃惊的谣言不是一点没有根据的。有的谣言说,施莱彻尔同陆军总司令库特·冯·哈麦施坦因将军相勾结,打算在波茨坦卫戍部队的支持下举行政变,逮捕总统,建立军人独裁政权。有的谣言说纳粹党人要举行政变。在警察系统中纳粹党的同情者协助下,柏林冲锋队要占领威廉街,那是总统府和大多数政府部门的所在地。也有谣言说要举行总罢工。1月29日,星期日,有lO万名工人涌进了柏林市中心的游乐公园举行示威,反对任命希特勒为总理。他们的领袖之一企图同冯·哈麦施坦因将军联系,如果希特勒被任命来领导新政府,陆军和有组织的工人就采取联合行动。④以前有过一次,在1920年发生卡普政变时,政府逃出首都以后,曾经发生过总罢工,拯救了共和国。  从星期日到星期一的那一个夜里,希特勒几乎通宵不寐,在距离总理府不远的总理广场上凯撒霍夫饭店房间中来回踱步。②他尽管神经紧张,但是极有自信,深知他的时辰已经来到。将近一个月来,他一直在同巴本和其他保守的右派领袖进行秘密谈判。他不得不作出一些妥协。他没有办法组织一个清一色的纳粹党政府。不过,他可以担任一个联合政府的总理,虽然这个政府的11名成员中有8名不是纳粹党人,但是他们同意他废除民主的魏玛政体。现在似乎只有年迈固执的总统还在作梗。就在1月26日,即这个命运攸关的周末前两天,这位老态龙钟的元帅告诉冯·哈麦施坦因将军,他“丝毫无意任命那个奥地利下士担任国防部长或国家总理”⑧。  但是,在他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少校、总统国务秘书奥托·冯·梅斯纳、巴本和总统府其他亲信的影响下,总统终于软化了。他年达86岁高龄,精力日益衰退。1月29日,星期日那天下午,希特勒正在同戈培尔和其他助手喝咖啡吃蛋糕,纳粹党内地位仅次于希特勒的德国国会议长赫尔曼·戈林突然冲进来明确地告诉他们,明天就要任命希特勒为总理了。④  1933年1月30日,星期一,午前不久,希特勒驱车前往总理府晋见兴登堡,这次晋见对他本人、对德国、对整个世界来说,后来都证明是一件命运攸关的事情。戈培尔、罗姆和纳粹党的其他头子在凯撒霍夫饭店的窗口,焦急地翘望着总理府的大门,他们的元首不久就要从这扇大门里出来。戈培尔记下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从他脸上可以看出他是否已获成功。”因为即使到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十分把握。戈培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们内心的各种情绪此起彼伏,有时感到怀疑,有时感到希望,有时欢欣,有时失望。我们过去失望的次数太多了,这使我们不敢真的相信会发生伟大的奇迹。”⑤  几分钟之后,他们亲眼看到了这个奇迹。那个年方43、留着查理·卓别林式的胡子的人,那个年轻时候在维也纳做过一事无成的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过无名小卒的人,那个在战后最初那些黯淡的日子里在慕尼黑无人闻问的倒霉蛋,那个啤酒馆政变中有点滑稽的领袖,那个根本不是德国人而是奥地利人的煽动家,已经宣誓就任德国总理了。  他驱车到数百码以外的凯撒霍夫饭店,马上就回到他的老伙伴戈培尔、戈林、罗姆以及在这条取得政权的崎岖的、多事的道路上帮助过他的其他褐衫队员中间。戈培尔的日记上写着:“他一言不发,我们也一言不发,可是他的眼中满含着泪水。”⑥  那天晚上,从黄昏直到午夜过后很久,乐极忘形的纳粹冲锋队员在街头举行盛大的火炬游行,庆祝胜利。他们成千上万的人,排成整齐的队形,从动物园出来,经过勃兰登堡凯旋门,到威廉街,他们的乐队在震天的鼓声伴奏下吹奏着军乐,他们的嘴里高唱着新编的《霍尔斯特·威塞尔之歌》和其他一些同德国一样古老的歌曲,他们的长统皮靴在马路上喀嚓喀嚓踩出了有力的节奏,他们的火炬高举着,成了一片火海,照亮了夜空,使聚集在人行道上观看的人们的欢呼声变得分外热烈。兴登堡站在他的府邸的一个窗台前,看着下面游行的人群过去,他的手杖随着军队进行曲的拍子击着地板,他显然很高兴,终于选了一个能够按德国传统方式唤起人民的总理。这位老人,在年老昏聩之中,对于他在那一天放出了什么样的凶神恶煞是否有一丝一毫的感觉,这一点是颇可怀疑的。柏林不久就流传一种很可能是靠不住的传说,说在游行进行的途中,他回过头来对一位老将军说,“我没有想到我们逮住了这么多的俄国俘虏”。  在威廉街另一头只有一箭之遥的地方,阿道夫·希特勒站在总理府一扇打开的窗户前,乐极忘形,手舞足蹈,不断地举起手臂致纳粹党的敬礼,他时而微笑,时而大笑,高兴得眼睛里又充满了泪水。  有一位外国观察家那天晚上怀着另一种感情观看游行。安德烈·弗朗索瓦一庞赛大使写道:“火海流过了法国大使馆,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和不祥的预感看着它过去。”⑦  戈培尔那天晚上回家已是3点钟了,虽然很疲劳,但是很快活。他在就寝前在日记中写道:“这几乎如同梦境一般……如同童话故事一般……新帝国诞生了。14年的辛勤工作终于得到了胜利的结果。德国革命已经开始了!”⑧  希特勒吹嘘说,1933年1月30日诞生的第三帝国将历经千年而不衰⑨,在纳粹党的语言中,它常常被称为“千秋帝国”。它一共存在了12年零4个月,但是在这历史的一瞬之中,它在地球上造成了震撼一切的火山爆发,其强烈程度为前所未有;把德国人民送上权力的顶峰,那是他们1千多年以来从来没有达到过的;使他们一度成为从大西洋到伏尔加河,从北角到地中海的欧洲的主人;接着又在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把他们投入毁灭和破坏的深渊。这场世界大战是他们国家残酷无情地挑起来的,在这场世界大战期间,他们国家对被征服的各国人民实行了一种恐怖统治,蓄意屠杀生命和摧残心灵,其程度超过了以前历代所有的野蛮压迫。  创建第三帝国的那个人、无情地而且有时常常是以一种异乎寻常的精明狡猾手段统治第三帝国的那个人、把它送上这样令人目眩的高度后又把它投入这样可悲的下场的那个人,肯定是个有天才的人,哪怕这种天才是邪恶的天才。不错,他在德国人民——神秘的天意和千年的经历把他们陶冶成当时那个样子——身上找到了一种自然的工具,他能够把它用来实现自己的邪恶目的。然而,如果没有阿道夫·希特勒,那就几乎可以肯定决不会有第三帝国。因为阿道夫·希特勒有着恶魔般的性格、花岗石般的意志、不可思议的本能、无情的冷酷、杰出的智力、驰骋的奇想以及惊人的判断人和局势的本领。只有到最后由于权力和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才做出了不自量力的事情。  正如著名德国历史学家弗雷德里希·梅因克所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在历史生活中,个人具有突出的和不可估计的力量”。  在有些德国人看来,而且无疑地,在大多数外国人看来,当时情况似乎是,一个江湖骗子在柏林取得了政权。但是对大多数德国人来说,希特勒具有或者不久就会具有一个真正天生的领袖的气质。在以后的暴风雨般的12年中,他们要盲目地追随他,P2-5

图书封面


 第三帝国的兴亡(全三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8条)

  •     1500页的巨著,看了我数月。闲写几句。几点感想:1.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有其不可超越的命运,天意不可抗拒。2.对当代人来说,领袖意志的影响力远大于人民意愿,但从历史角度说,领袖意志终究还要受制于人民意愿。3.不要依据自己的价值观评判有性格有理想的屌丝,比如流浪的希特勒。4.失败就会有替罪羊,所以遇到失败,想法躲吧。5.第三帝国的经济、教育、社会、政府,怎么和太祖时期的天朝这么像呢?6.看流氓斯大林在二战中的表现,太祖在韩战中被耍也就可以理解了,心眼不够怪谁呢。7.胜利,尤其是突如其来的胜利,比失败更可怕,小成乃大成之贼。8.与德国相比,日本人还算有那么点人性。希特勒的几大失误一,敦克尔克大逃亡二,对希腊半岛因小失大三,对英国空袭没有坚持到底四,未重视隆美尔在非洲的作用,在中亚北非没有让英国死心五,没有集中兵力拿下莫斯科六,在高加索油田和斯大林格勒之间犹豫不决七,两线作战,入侵巴尔干已使入侵苏俄受到耽搁,又没有抓住最后机会给予英国以致命打击希特勒的读书艺术(写于《我的奋斗》):所谓“读书”,当然,我的意思也许同所谓“知识界”的一般人有所不同。我也认识一些大量“读书”的人..但是我并不认为他们是“博学”的人。不错,他们有大量“知识”,但是他们的头脑不能组织和整理他们所吸收的知识..另外一方面,一个掌握正确读书艺术的人..从本能上立刻就能辨别出什么东西是他认为值得永远记住的,或者因为这些东西符合他的需要,或者因为一般值得知道..读书的艺术,求知的艺术是:..去芜存精..只有这样的读书才有意义,才有目的性..由此看来,我在维也纳的日子特别有意义,特别有价值。
  •     二十世纪独裁巨头有三个,希特勒,斯大林,还有一个不方便在这里透露。其他的还有一些小家伙,如金正日,萨达姆,影响力虽然也比较大,但比起巨头们对自己的国家和世界的影响来说,要稍逊风骚一点了。独裁者有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没上台之前,或上台之初,总会画一幅最好最美的图案给老百姓。上了台以后,画还是会继续画,但是已经开始说一套,做一套了。一旦到了关键时刻,马上拉下面具,露出赤裸裸的独裁本色,草菅人命,无恶不做。这是宣传上的花招,独裁者莫不擅长于此。独裁者大都是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年轻的时候一般都抱有美好的理想,想要改造社会,改造人民,当政之后,他们大都极其排外,总是给他的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带来一次毁灭。很多时候,独裁者或许抱有美好的理想(让我们不妨用最善意的愿望来猜度他们的内心),但是他们带来的常常是灾难,而不是美好的东西。独裁者大都有强烈的权利欲。最初或许还有一些制约他们的力量。但随着他们光辉的形象在宣传机器的作用下,越来越在老百姓心中象神一样伟大,随着他们对异己力量的残酷清洗,无论是党内,还是政府内部,已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们了。而且,这帮独裁者基本上都是无神论者,所以他们的内在也没有什么良心和道德的约束。所以独裁者一般都可以为所欲为,心想事成。独裁者还有一些其他的共同点。他们通常都是玩弄阴谋诡计的高手。他们都有坚忍不拔的性格。他们永远不会在对手面前屈服。他们把权利看成是高于一切的东西。他们通过宣传和造神,把老百姓玩弄于手中。他们容不得一点反对的声音。以前我总在想民主和自由到底好在哪里?那些民主国家的政客们,不是一样玩弄阴谋诡计,贪污受贿吗?他们在平等、自由的口号下,却做着违背平等的种族歧视的事。竞选时也大把花钱,还要攻击对手,无所不用其极。民主和自由并不能带来一个必然的天堂。后来我想明白了。专制和独裁太容易毁灭一个国家了。它常常造成灾难深重罪孽深重的恶果。在二十世纪我们已经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后果了。民主和自由并不能带来一个必然的天堂。但它却可以防止一个人间地狱的出现。
  •     带着一种比较复杂的心情看完的这本书,因为之前已经看过很多关于二战的书籍和影像资料。对于希特勒的很多看法和观点,我本人还是比较赞成和欣赏的,虽然元首的手段过于极端。在很多人眼里,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的恶魔,是整个世界的噩梦,但是换一种角度来讲,德国人看待希特勒是否和我们看待毛XX一样呢?对于德意志来讲,虽然希特勒让整个国家走向了灭亡和毁灭,但是在掀起二战之前,希特勒成功地带领德国在一战之后,由一个没有生气和希望、背负着还不起的债务和百废待兴的荒土状态的国家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一度曾经统一大半个欧洲的国家。即使在二战末期德国逐步走向灭亡的时刻,普通的德国人还是坚信只有希特勒才会带领德国走出困境。这和毛手下的中国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如果当初文革在发展下去,我想毛也未必不会做出和希特勒一样的事情。但是我想在很多中国人心中,毛的伟大是不容置疑的。不同的角度看待某一件事情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和结论,所以我想对于希特勒和德意志第三帝国,我们也应该保持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从史料的真实、选材的丰富、角度的多样、文字的协调等多个方面来看,这本书是非常好的一本关于二战的书。作者从德国一战后整个国家的麻木不仁开始写起,一直写到纳粹党的产生、发展、壮大;从希特勒的落寞写到他的入党、夺权、壮大权利到最终的发起二战。整本书的跨度范围非常大,写作内容也很详细。作者本身是一名记者,又在二战时期在德国生活过一段时期,所以作者在叙述的时候可以抓住重点,条理清晰,写作思路也值得肯定,文笔也丰富。尤其在读到最后几张德国即将走向灭亡的时候,可以让我感受深受地体会到希特勒及第三帝国的将领们走投无路、愤怒、暴躁、迷茫、不甘、无奈等诸多复杂的情感,并且最好一章的题目——众神的末日,真的是恰如其分。但是此书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作者没有把报刊专利和书写历史做一个很好的区别。在这本书中掺杂了大量的、过于偏激的的个人情感。即使作者是处于盟国的角度,并且由于身处当时德国的原因,对于纳粹政权深恶痛绝,但是此书的很多描写还是不能让人理解。对于希特勒,作者可以对他进行理性的批判和阐述,但是不应该罔顾事实的批判。作者把希特勒描绘成了一个无赖、骗子、无能、暴躁、无知的疯子,作者把希特勒的成功完全归结于运气。这个肯定是没有道理的。不管希特勒的做法是对是错,能够掀起世界范围的战争的人;能让德国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跟随他走的人;能够对世界的影响延伸至现在的人;他的成功绝对不是一个运气好就可以解释的。我不知道作者到底在那个时期积压了多少的仇恨,导致这本书的偏向性这么严重,包括写作内容的分配。虽然作者的写作内容时间跨度很长,选材也比较广泛,但是有一个严重不足的地方就是分配的问题。作者对于希特勒在落寞时期的描写差不多占了全书的一半,作者似乎更乐于通过文笔去描绘希特勒那段不成功的时期。而对于德国通过二战占领整个欧洲的过程,作者却写的太过于简略了,短短几个章节就把这部分写完了。我想看这本书的读者,很多更想了解的就是二战时期的第三帝国。但是作者可能对于第三帝国的‘兴’更加厌烦吧,对于德国在战场上的胜利仅仅叙述一个结果,没有任何本质上的描写。考虑到作者对于希特勒发展壮大纳粹党时期遭遇种种困难挫折的描写的文字量,第三帝国的成功方面的描写实在过于贫乏,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总体来讲,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二战历史的读者来说很值得一看,但是我建议在看的过程之中要对于作者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理性的思考,毕竟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对于二战这段恢弘壮大的历史,仅仅这一本书的描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应该把这本书当做一个基础而不是全部,应该参考多方面的书籍和影像资料。不管怎样,不能抹杀这本书的优秀,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看到这本书,可以对那个时代、那些人物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交流,以史为鉴,以史为镜。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啊终于啃完了之前好多人提过的书,好翔实像历史小说一样,文笔还有种不露声色的幽默感。可是为毛觉得元首很图样,清奇的脑回路和半吊子理念居然把国家折腾成那样,现在看真是不可思议~也可能作者的主观情感比较多吧
  •     极权主义三件宝:宣传、群众运动和让人恐惧的权力。
  •     想想这些都是活生生的,比一切的小说都精彩离奇。蛮看丘吉尔
  •     史料翔实、多线驾驭能力强、深入而全面的分析。
  •     看完之后只觉得希特勒是位伟大的领袖,一个伟大的疯子。
  •     三个月 读完此书。震撼
  •     断断续续看了差不多一年,在书店看到实体书才发现原来这么厚!最大的感触是,历史从后往前看似乎一切那么顺理成章,而处在当时的人们,做出的最合理的决定却那么错误。
  •     经典的著作,客观的描述了希特勒帝国的兴衰成败。
  •     书是很喜欢的,但是看着有时候还是觉得有些难过。。。
  •     写得很精彩,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三卷,然而这部畅销的作品遭到史学界的冷遇也是不无道理的,首先,反德国倾向严重,过分贬低德军将领的军事指挥水准。其次,高估刺杀希特勒行动的意义,过多的假设历史。最后,矮化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意义等等。 当然,夏伊勒自己也承认此书不时掺杂着他本人的偏见,塔西佗曾做了同样的事(当然没有前者过分)却仍被后世奉为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别?才华使然。
  •     太多人物记不住了,十分具体细致的描绘了第三帝国
  •     读后将终生不忘!二战最精华的书
  •     前几章,真是完完全全的“元首奋斗史”。即使流落维也纳街头,也坚决不妥协不退让,不吸烟不喝酒不碰女人,几乎看了图书馆里所有的藏书。
  •     看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的时候提到了这本书,感觉应该挺有意思。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德国的兴亡。 作者尽可能的以一个客观角度,凭着记者的直觉来构写本书。本文很大的笔墨放在了希特勒上台的前十年间,而对二战的内容就较为简略。
  •     伟大到极致的一本书。无论是对于希特勒还是二战都做了深刻的再现,而且可贵的是这些描述都是基于非常客观而真实的史料,极其可信。作者非常冷静,没有过多的发表自己主观的评判,完全让事实自己说话,尽管如此,其效果已经无比震撼了。
  •     只读了希特勒上位部分,战争部分后面再细看
  •     对于想要深入读史的朋友来说这是一套很好的入门读本,提供一系列研究的方向。
  •     入门读物
  •     前前后后三个月了总算读完了!有点虎头蛇尾,而且没有重点,不过作为入门书也算让我看爽了。
  •     作者感觉好粉纳粹啊只是由于政治正确不断通过嘲笑来掩盖。。。另外“我要求把这个小资产阶级分子,阿道夫希特勒,开除出纳粹党!”——保罗戈培尔
  •     描写主要着力在外交,内政,党内斗争与军事,对经济和文化的笔墨较少
  •     二战迷必读
  •     二刷…论文参考书
  •     “人民还活着,土地也还在。但人民却茫茫然,流着雪,挨着饿。土地一片荒芜,到处瓦砾成堆。曾经企图毁灭其他许多民族的希特勒,在战争最后失败的时候也想要毁灭德国人民,但与他的愿望相反,德国人民并没有被毁灭。只有第三帝国成了历史陈迹!”
  •     这是我这几年读过的最差的书,可以说是全程捏着鼻子忍受着往下看。如果说主观立场情绪是时代产物,再版为什么不改?作者顶多打七分,被译者一折腾,顶多给二分。再次重申,这是我读过的最垃圾的历史著作。
  •     最好的建议是不要打开它= = 否则太容易政治不正确。
  •     读史早知今日事。
  •     补记。
  •     高考后暑假阅毕。
  •     高中研究性学习……
  •     高中时从语文老师处借阅,虽然不是这一版本也没有看完整部书(碰到高考还没看完就毕业了),但是依旧印象深刻,对于德国等轴心国的崛起、发展、衰落...种种事情有了深入的了解。
  •     很久以前看的,有机会要再看一遍
  •     作者的立场有点模糊,一面似乎是对纳粹的谴责,一面又是对希特勒之流“伟人”的尊崇,这是历史学家对所谓历史的推崇吗?
  •     断断续续才看完。早期是希特勒一个人的斗争,震惊于他的自律清醒和那与拿破仑神似的年少苦读,然后就是一次次地组织叛乱,一次次失败,然后抓准时机,让纳粹用野蛮人的方法摧毁文明的共和制度,登上权位。另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作者关注的青年教育,集中的,狂热的,制造了结实,充实,强悍的战士。十年后证明了青年人的失望。然后就是当时英法美俄的悲哀态度,不断权衡退缩,斯大林甚至签署了秘密的同盟关系,导致希特勒凭借狡辩与速战成就了前期的胜利与威望......很多道理的书,更多集中于希特勒个人的粪斗,然后是大国政治博弈,比起来亲历二战的美军访谈录来讲轻松点,集中营等暴行多少遍看起来都还是触目惊心。一本好书。
  •     思想根源呵呵
  •     详尽罗列二战史的细节,加上作者对纳粹德国的大段好恶评述,久闻大名的竟会是这样一部行外货。
  •     如果可以我想给六星 写的好翻译的也好 整个感觉就是毛骨悚然 什么样到疯子能作出这样的事情!
  •     完美勾勒了那一段噩梦
  •     恍如梦一场,当事人并无对错之分
  •     史实很翔实,但评价就…呵呵
  •     译者碰到长句偶尔精神错乱
  •     翻译一般,纳粹人物名字译得很怪。
  •     希氏奋斗史很励志
  •     克罗齐认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叔本华曾说历史就是世世代代的人类具有的结束不了的令人困惑的梦……
  •     终于看完了。。。
  •     准备看第二遍了
  •     探讨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复杂关系。
  •     补标记,毕竟是高中的时候周末跑去书店纠结了好几回才买回家的。。。(那个时候都没多少零花钱)
  •     故事性挺强的。就差一步引人入胜了。对希特勒们那种猛烈的情感抨击。。嗯。。写作的性情吧。
  •     读第三帝国兴亡史,再次知道历史并不是决定论的,再次知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道理。过度宣扬大民族主义,追求实现所谓的伟大复兴,又一次被证实不过是极端政治集团操纵舆论的手段而已。本书读起来更像是小说而非历史,以至于用一种严肃的态度来读这本书会非常的不适应。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