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酒吧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9
ISBN:9787214030122
作者:包亚明
页数:269页

作者简介

上海酒吧所代表的空间,不是单纯、被动的地理环境,而是消费主义全方位地进驻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一个绝妙注脚。它一方面向全球化的文化想像敞开了意义的通道,另一方面也为地方性知识的重建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书籍目录

导论:都市文化研究与上海酒吧
Ⅰ观察
一 Sasha''s:“飞地”上的想象
1想象的旅程
2袖珍“飞地”
3酒吧,咖啡馆?
二 “凯文”:没有秘密的风景
1没有秘密的“凯文”
2喝的,是感觉
3不变的风景
三 Mandy''s:消逝的酒吧
1今宵酒醒何处
2星期一的Mandy''s
四 O''malley''s:复制的爱琳情思
五 为什么是“1931”?
六 “时光倒流”:怀


 上海酒吧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上海酒节 重品位 重文化 重内涵 (解放日报)在上海四川北路举行的上海酒节,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0多种佳酿,可参观的市民游客发现,展台前热情的参展商关心的,不只是卖了多少酒,而是如何更好地传递酒文化。从主办方获悉,已走过三个年头的上海酒节正探索通过低门槛、高品位的酒文化展示,使上海酒节成为展示世界各地酒文化,提升市民生活品位的载体。“为了保证上海酒节的高品位,严格的准入门槛筛掉很多不符合要求的参展商,确保酒节展示的都是最有代表的世界名酒。”主办方这样推荐上海酒节上的50多种参展产品。主办者实践“酒节之意不在酒”的办展理念,看重的是参展的酒能否展现各国独特的酒文化。上海酒节更是一场面向公众的盛会。主办方说,在普及酒文化、传播酒内涵上动用了多种载体。比如,参展商推出了别具特色的主题展馆,参观者通过展馆就能了解展示酒类的大致情况:国酒茅台的主题馆展现茅台在每个重要时刻的身影;红酒、威士忌等洋酒的展台充满现代张力,加上品酒师精湛的表演,异国风情一览无余……同时,以酒文化为纽带开展的各项互动活动也丰富了酒节的内涵。
  •     在包亚明那里,怀旧在消费主义的催促之下,和欲望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文化感觉,沦为吸引消费者驻足的手段。怀旧,成了一种新感觉,不变的,是欲望。街巷上的咖啡馆和酒吧,曾经一度是谈论革命的地方,“在怀旧的眼光中却完全蜕变成了闲暇浮华的风景”,革命的叙事在浮华和喧闹中散落成轻飘的只言片语。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浮华场景因为想象力的打磨更加历久弥新”,在欲望的导引下,“30年代的老上海与如今的老上海酒吧有着血脉相连的依恋”。如今上海酒吧的怀旧氛围,只是欲望的霓裳,指涉着人们的兴奋点。这就产生了两个新的问题:一是欲望如何被具体化为欲望对象的问题;二是怀旧感觉如何与欲望耦合,制造兴奋。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能够被复制的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抽水马桶上面的马灯,旧式留声机等等,展现出“老上海怀旧在渲染遗留的物质存在方面无疑是不遗余力的,任何一个在老上海酒吧停留过的人们,都不会不注意到那些旧器物所受到的过于夸张的强调”。然而,为“复制”提供了大量养料的,是那个“浮华四溢的、有着租界的上海”,是新感觉派笔下的上海,上海都市的怀旧,抹去了人们不愿回顾的“革命和社会主义震荡所造成的都市发展的断裂”,“昔日灿烂一时的异国情调”成了怀旧的重要内容。为欲望找到了承载物——复制出来的上海古旧的异国情调(它来自于昔日的繁华)——我们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怀旧如何与欲望耦合,也即消费者如何与这样的怀旧场景发生联系?一个解释是移情作用,“文化怀旧是一个感伤的注脚,它通过移情设计的方式,将当下的情景投射到历史年代中,达到一种历史经验的非历史性重组”(张旭东,《现代性的寓言:王安忆和上海怀旧》,《中国学术》第三辑)。还有一种是关于自我身份认同的解释逻辑:“最广义的异国情调来源于种种心理桎梏,寻找另一个外国的和奇异的自然社会环境的愿望。它有助于滋养一个人的最美好的梦想,这个梦想是遥远的、陌生的和神秘的”,本来,“人们对异国情调的迷恋和追求”就与“对象有别于本土风情的别致、古怪的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经历了血雨的人们,“原有的自我身份在外来的冲击震荡下四分五裂,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身份标志”,在这样的情况下,“扑面而来的带有异国情调的对象恰好充当了这样一种媒介,使人们能在其中寻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新的自我确认的符码”。这样,商家复制上海昔日的繁华——他们预设的消费者怀旧和欲望的载体,之后,消费者出于移情或是找寻新的身份标识的需要,接受了这一设计,允许了“历史经验的非历史性重组”,商家—消费者之间通过怀旧与欲望的耦合达成了消费情景中的默契。然而,这样刻意伪饰出来的文化氛围,终究是一种想象,有学者批判:怀旧制造出一系列消费热点,使得“虚幻的上海与真实的上海的分裂”,商家“刻意营造了历史氛围”,而“消费者对于这种误植”予以“容忍与默许”,这“不是在消费历史,而是在消费现实。活生生的现实被改造成历史来消费”。然而,“这种矫情、浪漫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不是情调,而是一种侵入,一种残酷”。所幸,精英叙事和知识分子对这样的文化现象保持着清醒,也为怀旧感觉注入了另一种情愫。在包亚明的文章里,精英和知识分子是分开的两个群体,首先是被作为审视者的精英叙事,他们与怀旧时尚的区别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历史态度的差异。如果说怀旧时尚关注的无始无终的、没有时间性的繁华市景,那么,精英叙事强调的则是城市空间变化更迭的历史沧桑感。其二,是对主体性的界定的差异。如果说,怀旧时尚预设的是可以在时间的长河中自由穿梭的主题,那么精英叙事预设的则是不在场或缺席的城市主体”。而知识分子,感受到了上海在重现世界主义的过程中被同质化的忧虑。他们的批判首先是针对消费主义的,“如果说,伴随着怀旧幽情的仍是‘接轨’的呐喊,那么,中国怀旧情调的暗流对世界范围内的怀旧时尚的应和,则是文化‘接轨’的一个明证。”然而,这样的“接轨”也隐含着文化认同的困境,“这里所谓的‘世界’,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他者的、异己的对象”,指涉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其次,怀旧造成了历史认识的断裂,“通过拼凑来重现一些昔日时光的努力,始终无法捕捉到真正的文化经验中的社会现实的历史性。那些昔日时尚之风的形象所导致的崭新美感模式的产生,正式历史特性在我们这个时代逐渐消退的最大症状。我们仿佛不能正面地体察到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历史关系,不能再具体的经验历史了”。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作为读物很有趣,也有深度。学术研究的话,显得条例不清晰
  •     作为我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消费文化解构性质的图书,来吧激情的加一颗星~应该说太学术了一点,术语太多有点痛苦,并且其视野还是一定程度的受限的,并不能够在一个宏大的范围内进行讨论,还是有些可惜的。而消费主义这个问题可以管中窥豹但终究不是最佳的办法
  •     这是一本很妙的书,理论性和文学性兼具,大众文化批评的理论穿插在作者浓浓的上海咖啡馆、酒吧情怀中。作者娓娓道来咖啡馆、酒吧的性格,分享身处其身的感受,有时候会恍惚:这分明是散文啊~此外,只闻朱学勤的名,没看过他的任何著作,采访那段能感受到他的愤怒,他是一个老派的有血性的人!
  •     当课程要求读感受就不同了……
  •     看的不是太明白
  •     有一种书叫shit
  •     好读
  •        在包亚明那里,怀旧在消费主义的催促之下,和欲望联系在一起,作为一种文化感觉,沦为吸引消费者驻足的手段。怀旧,成了一种新感觉,不变的,是欲望。
      
       街巷上的咖啡馆和酒吧,曾经一度是谈论革命的地方,“在怀旧的眼光中却完全蜕变成了闲暇浮华的风景”,革命的叙事在浮华和喧闹中散落成轻飘的只言片语。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的浮华场景因为想象力的打磨更加历久弥新”,在欲望的导引下,“30年代的老上海与如今的老上海酒吧有着血脉相连的依恋”。如今上海酒吧的怀旧氛围,只是欲望的霓裳,指涉着人们的兴奋点。
       这就产生了两个新的问题:一是欲望如何被具体化为欲望对象的问题;二是怀旧感觉如何与欲望耦合,制造兴奋。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能够被复制的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抽水马桶上面的马灯,旧式留声机等等,展现出“老上海怀旧在渲染遗留的物质存在方面无疑是不遗余力的,任何一个在老上海酒吧停留过的人们,都不会不注意到那些旧器物所受到的过于夸张的强调”。然而,为“复制”提供了大量养料的,是那个“浮华四溢的、有着租界的上海”,是新感觉派笔下的上海,上海都市的怀旧,抹去了人们不愿回顾的“革命和社会主义震荡所造成的都市发展的断裂”,“昔日灿烂一时的异国情调”成了怀旧的重要内容。
       为欲望找到了承载物——复制出来的上海古旧的异国情调(它来自于昔日的繁华)——我们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怀旧如何与欲望耦合,也即消费者如何与这样的怀旧场景发生联系?一个解释是移情作用,“文化怀旧是一个感伤的注脚,它通过移情设计的方式,将当下的情景投射到历史年代中,达到一种历史经验的非历史性重组”(张旭东,《现代性的寓言:王安忆和上海怀旧》,《中国学术》第三辑)。还有一种是关于自我身份认同的解释逻辑:“最广义的异国情调来源于种种心理桎梏,寻找另一个外国的和奇异的自然社会环境的愿望。它有助于滋养一个人的最美好的梦想,这个梦想是遥远的、陌生的和神秘的”,本来,“人们对异国情调的迷恋和追求”就与“对象有别于本土风情的别致、古怪的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经历了血雨的人们,“原有的自我身份在外来的冲击震荡下四分五裂,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身份标志”,在这样的情况下,“扑面而来的带有异国情调的对象恰好充当了这样一种媒介,使人们能在其中寻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新的自我确认的符码”。
       这样,商家复制上海昔日的繁华——他们预设的消费者怀旧和欲望的载体,之后,消费者出于移情或是找寻新的身份标识的需要,接受了这一设计,允许了“历史经验的非历史性重组”,商家—消费者之间通过怀旧与欲望的耦合达成了消费情景中的默契。
      
       然而,这样刻意伪饰出来的文化氛围,终究是一种想象,有学者批判:怀旧制造出一系列消费热点,使得“虚幻的上海与真实的上海的分裂”,商家“刻意营造了历史氛围”,而“消费者对于这种误植”予以“容忍与默许”,这“不是在消费历史,而是在消费现实。活生生的现实被改造成历史来消费”。然而,“这种矫情、浪漫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不是情调,而是一种侵入,一种残酷”。
      
       所幸,精英叙事和知识分子对这样的文化现象保持着清醒,也为怀旧感觉注入了另一种情愫。在包亚明的文章里,精英和知识分子是分开的两个群体,首先是被作为审视者的精英叙事,他们与怀旧时尚的区别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历史态度的差异。如果说怀旧时尚关注的无始无终的、没有时间性的繁华市景,那么,精英叙事强调的则是城市空间变化更迭的历史沧桑感。其二,是对主体性的界定的差异。如果说,怀旧时尚预设的是可以在时间的长河中自由穿梭的主题,那么精英叙事预设的则是不在场或缺席的城市主体”。
       而知识分子,感受到了上海在重现世界主义的过程中被同质化的忧虑。他们的批判首先是针对消费主义的,“如果说,伴随着怀旧幽情的仍是‘接轨’的呐喊,那么,中国怀旧情调的暗流对世界范围内的怀旧时尚的应和,则是文化‘接轨’的一个明证。”然而,这样的“接轨”也隐含着文化认同的困境,“这里所谓的‘世界’,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他者的、异己的对象”,指涉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其次,怀旧造成了历史认识的断裂,“通过拼凑来重现一些昔日时光的努力,始终无法捕捉到真正的文化经验中的社会现实的历史性。那些昔日时尚之风的形象所导致的崭新美感模式的产生,正式历史特性在我们这个时代逐渐消退的最大症状。我们仿佛不能正面地体察到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历史关系,不能再具体的经验历史了”。
      
  •     本身就是怀旧,很合胃口!
  •     水平不高
  •     列斐伏尔鲍德里亚本雅明的理论还是多了一点,不过引用得非常合宜。亮点在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现代性解读,虽然有点社会学与文学路径的文化研究两不相宜的感觉。参与式观察应该主要是包老师完成的,虽然是上海通,但是包老师一个人往那一坐,眼睛一眯,知识精英的气息扑面而来,怪不得会觉得与酒吧核心团体有距离。朱老师也不用提了,怎么看怎么不像常去泡吧的人。发掘的主题真好,想用酒吧切入消费主义勾连起全球化与上海地方性知识的重建,称得上对上海复杂历史的极大尊重。还有一个亮点是对青年性以及知识分子对消费主义的态度,能够以小见大。但是对消费主义的整体批判较之西方的后现代学者没有太多新的发展。如果我来做,可能会再看一下以前上海租界的酒吧历史,参与观察的次数尽量多一些,比较一些不同城市的酒吧空间。
  •     更多的是批判
  •     空间思考 写的很浅
  •     此书差到无语。简直可称之为劣迹。
  •     想读的或在读的书都算不上,应该说是刚买的或刚借的几本书.济南三联书店是个不错的地方,但是城市文学的东西似乎少了些,社会学的东西毕竟不想看到,只好打个擦边球拿了两本便宜的
  •     真正的十多年前读的,那时感觉这个系列的书都很好看。
  •     这个书网上书店都搜不到,应该是不错的一个书,还没开始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