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

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9780198004332
作者:周保松
页数:264页

作者简介

本書的內容,全都和教育有關。因為作者是教師,他說他一直在學習如何做一個合格的老師,並思考政治、哲學與人生的種種問題。他將這些思考,寫下來,寄給學生,然後一起討論。這樣的交流,經年堆疊,已有數十萬言。作者說,他很慶幸能以教師為業。
作者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曾遇到許多好老師。收在書中的,就有和香港中文大學著名的哲學老師陳特先生的五篇對談。作者畢業後負笈英倫,再一次回到中大教書時,住在崇基學院職員宿舍,那正好在陳特先生擔任舍監的宿舍旁邊。那時候,陳生已是癌症末期,放棄了一切治療。沒料到,在他臨走前,師生可以有那樣的幾次對話。那段日子,作者初為人師,經常通宵備課,活得緊張疲累。但他每次見到陳生,陳生總是平和沉穩,而作者卻暗裡有時間倒數的傷悲。陳特先生逝世後,作者說,整理這些對話,更是吃力。常常是午後,陽光兇猛,室內幽暗,播著錄音,聽著陳生的笑聲,遠眺他的舊居,一不小心,眼前便模糊一片。
--------------------------
這本書收錄了周保松博士曾經發表過的文章,有作者與同學訪問對他影響至深的陳特教授,有作者介紹幾位北美政治哲人,如諾齊克、金里卡及《正義論》作羅爾斯等,也有作者憶述移民來港的成長經歷,及寫給系內同學的書信。雖說題材各異,但讀者還是可以從中摸出作者來港、求學成長和進行思想探索的輪廓線。個人覺得饒有趣味的是周保松的思想掙扎歷程,他怎樣堅信左翼自由主義的社會公義理念,中大哲學教授陳特先生的教育怎樣影響他棄商科而從哲學,對政治的看法又如何使這位哲學系畢業生最終成為政治哲學系講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周保松作為一個新移民,他怎樣看香港經濟掛帥的「單一價值觀」,除了批判這種價值觀外,他還提出了「文化多元」的概念,希望社會能夠容納更多聲音。作者自言書名意謂與讀者「相遇」,如果讀者能夠在書中,反思香港價值觀、新移民政策,以及香港政治文化等等,相信亦是一次饒有意思的「相遇」。

内容概要

周保松,出生於中國農村,八十年代中移民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畢業,英國倫敦政治及經濟學院博士。現於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任教。


 相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周先生有一篇新文章,寫得也不錯。http://www.infzm.com/content/47601
  •     二零一零年 一月八日依然记得初读這本書时的震撼,情感奔涌在心中,难以名状。儘管並不認識周保松老師,但想說:能夠相遇此書的人,有眼福了。書能夠成形出版,會在不同讀者的心里留下生命的痕跡與歷程。零九年末尾我得到了這本書,感謝友人的饋贈,得以相遇。一零年的開初我仍然在反復地閱讀。常常想提筆寫下很多讀後感,但總是不成系統。這一次,我要耐心地寫下曾經擁有過的感動。書中精彩的東西太多,不經意處就會帶給你思想的火花。最初的感動源於關於“老師”的那些文章。有沒有那樣一位老師,對你的人生影響深遠?有沒有那樣一位老師,能夠以生動活潑的方式,為你年輕迷惘的心指點方向?有沒有那樣一位老師,他不僅能夠傳授給你知識,更能和你進行生命的交流?周老師好幸運,他碰到了他的陳生老師。他花費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去整理他們曾經有過的對談,可惜這已成為對於已逝之人的悼念,寫時自然是眼前模糊一片。假如陳生老師還健在,他們的談話就可以如此美好地繼續下去。總共有五次對談,一次討論一個話題:死亡、人生的意義、善惡幸福、師友雜憶,最後一次談的是愛。每一次對談都是一場生命的交流,說到會心處,彼此相視而笑。沒有固定的答案,只是認真地嚴肅的對於人生中的哲學問題進行無盡的探索而已。陳特老師妙語連珠,談笑風生,誰都不會知道在交談的背後,他正籠罩在死亡的巨大陰影下。由於自身患上了癌症,死亡的話題陳先生最有資格談起。十多年對抗癌症的艱苦旅程,無疑也帶來了新的思考。“身體虛弱,令的人的心靈也虛弱。最虛弱的時候,真是覺得人一無所是,沒有任何東西值得驕傲。很多人以為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可以把握人生的一切,其實那只是幸運而已。人真的面對大壓力時,才會發覺自己是多么軟弱無助。”對於死亡的釋懷,我想只有當事人才懂。陳老師最終學著坦然地擁抱死亡,所以我们能看到他臉上那淡淡的笑容。他的一生大抵无憾,和他所追求的人生一样,敬業樂業,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反省人生,將哲學的思考融入現實的體會。學問要與生命融為一體!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而他也以他自然流露的人文關懷,不知感染了多少學生。教育的真正理想,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要有生命的交流,這一點,通過周保松和陳特老師,我更加堅信了這點。一個老師,如果他的學問人格修養,能夠改變學生看人生看世界的方式,增加他們對文化對人的關切關懷,刺激他們對真理對美好的追求,其中的大貢獻,絕對不是各種學術指標可以衡量的。由此觀之,一所大學的靈魂,是人!不知道自己以後還會不會深造,但是謝謝此本書,讓我也碰到了你們這樣的老師!即使不認識你們,或許以後仍然會想念。
  •     梦随风万里——读周保松《相遇》兼忆往事虽然以前江老师说我没有必要读《相遇》了,但是某种好奇还是促使我一周多前,从元元手里借来周保松先生的这本随笔集。毕业季各种宿醉、疯狂、痛哭及告别,让我无暇细读。周保松在书中谈了五个相遇的故事,与老师,与学生,与书,与哲学,还有与自己的过去。如今真的要告别这个地方,在一台没有word的电脑敲下这些读书随想。窗外凉风习习,师大旁边的这栋四层小楼,也留下了我大学时代最后的记忆与留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这似乎又是抱影无眠的一夜。生死之间保松觉得,死亡最难令人忍受,那种刹那间由存在变为虚无(nothingness)的感觉,就好像你本来是一场球赛的主力,却不由自主地被迫永远退场,球赛依然继续,观众依然欢呼,而你却成了这场喧哗的局外人。陈特先生谈起了他的亲身感受:“十二年前,医生说我患了癌症。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以为自己即将要死,真是天昏地暗。那种感觉真的像海德格尔所说,世界好像突然流走了。整个本来很确定的世界,变得突然失控。我当时在崇基运动场散步,觉得生命所有的凝聚力,一下子打散了,变得异常空虚。海德格尔所说的nothingness,也不是说没有东西。世界仍然存在,只是你觉得很不实在。那种感觉真的很不舒服。”(p.9)我读到这里,心里略微颤动:虽然没有真的体验过死亡,但这种虚无感却在我住院的时候如影随形。那是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汶川地震后,山河破碎,人神同悲,我们还没有从巨大的哀伤中醒来,而我却被诊断患病,率先沦陷,必须隔离治疗住院两周。我独自驶向白色之岛,开始尚有一二病友后面只剩下我一人,晚上在病痛中醒来,想起白天探望的同学络绎不绝,彼时的言笑宴宴却让我更难承受此刻的四顾茫茫。这番“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情景,让我不禁怀疑起孔夫子的说法:果真是“未知生,焉知死?”么?我倒是觉得未知死焉知生了。周保松总是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Socrates,Apology)我们每天平静地生活,如有没有这样被抛掷的境遇,看来真得很难认真地思考死的存在,反省生的问题。某些记忆潜入我的心中,仿佛雨夜重上高台,怀念远方的故人和地下的亡魂:曾忆烟雨墟如坟,不见月下夜归人。[i]杜鹃啼血猿低鸣,乱红飞去祭国魂。(川震月祭之一)民族的悲剧感,只有落实到个人才是可感的,而个人的生存悲剧感,到底有没有真的超越方式呢?陈先生化疗无效,绝望之后,不禁要问,天主为何没有眷顾自己。他对保松讲:“直到有天大清早,我一个人在校园散步。那天天气很好,晨曦之下,草木青葱,花开得很灿烂,大地充满生机。见到和暖的阳光,我突然间领悟,这如斯美好的宇宙,并没有因为我的病耳边。它依然生机勃勃,教人愉悦。我当时想,如果有上帝的话,他便是宇宙的主宰,他不会因为我一个人而改变宇宙的规律。万物有生有死,有起有落。因为有生,所以有死;因为有死,所以有升。一如没有一朵花的凋谢,便没有另一朵花的盛开。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成就了我,我亦成就了宇宙。人的死亡,其实反映了这一规律。我怎可要求宇宙的主宰,因为我一个人,便违反这规律?我为何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想,而不站在宇宙的立场去想?”(p12)于是他想通了,世界始终如一,而“我”生于其中,顺其道而行。我与宇宙,合二为一。读到这样的感慨,我才真正有“心与物游”“物我一体”的感觉,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庄子说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我虽然没有见过陈先生,但仿佛觉得,他不仅在和周生、陈生讨论死亡、讨论意义、讨论善恶幸福、论情说爱,而且走到我身边,以一个亲切长者的语气娓娓而谈。我突然想到,遇见什么样的老师,也许你的人生轨迹就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而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你就要决定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播散什么样的种子。即将忝列人师的我,真的做好准备了吗?师生之间保松在写给政政系毕业班同学的话中说:“曾经教过我的众多老师,陈特、沈宣仁、黄继持先生走了,刘述先、何秀煌、卢苇銮先生退休了,石元康先生教完这个学期,也将告别杏坛。新亚亦然。钱穆图书馆旁边的木棉,乐群馆门前的套话,在毕业的季节,一如十年前般识趣的灿烂盛开。水塔巨大的身躯,仍然不变的守护着新亚。……十年人事,老尽少年心。那一刻,我忍不住想,十年后,我又将如何?中大呢?我身边的学生呢?”(p60)我觉得保松这些略带伤感的问题,更让我思考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学生,要做什么样的老师,启迪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在《相遇》40页有两张并置的照片,上图是英姿勃发的陈特先生和沉静博雅的钱穆先生,而下图陈先生已沟壑满容,但旁边是保松一张年轻稚嫩的脸,笑靥如花。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足足端详了几分钟了,仍不住联想了许多。虽然尚未读过钱穆先生的《师友杂忆》,但是从他的学生李埏先生、余英时先生等若干文章里,早已有若干印象:西南联大时钱李二人亦师亦友,相与论道,钱先生患病之际,李先生夫妇汤药服侍,不辞劳苦;余先生在新亚读书拜师钱门,有一次回来看到钱先生病痛之际躺在课桌上呻吟,无限伤心……以前接触过的片断,貌似都从记忆里涌来。我现在面对我的大部分老师,特别是大学老师,可能只会保持礼貌,而内心并无太多关心敬意之处:一些只把课堂当作菜市场,兜售一些陈年烂货;一些不学无术,曲学阿世,著书只为稻粱谋;一些党气喧天,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忍不住让所有学生敬畏一个小官僚……教我如何心生敬意与怀念?![ii]陈特先生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一方面离不开追求学问与真理,大家要有一个共同追求的方向。这让我想起在《梁启超年谱长编》读到的,梁任公已举人之功名不顾世俗偏见,投入秀才之身的康南海门下。一群老师弟子,办万木草堂,潜迹于粤南深山老林间,谈学论道,辩驳不休,偶尔泛舟湖上,真有种“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的迷醉。陈先生另一方面也谈到,学问要有客观性包容性,不一定要认为老师说的,便是真理。(p41)此外,我们也必须思考,老师应该启迪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学应该培养的什么样的人。保松多次提醒大学教育,“理应好好培养大家成为独立的有德性的自由人,体会人性高贵的一面”,积累知识信心,内心坚定,对社会有可贵的批判精神(p64);“我们接受教育,是希望追求知识,陶冶性灵,培养德性,学会好好生活,活得更好(p79);大学应该培养自由人,自由人不是为所欲为,“他更接近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更接近穆勒在《论自由》中所说的有个性的人,也更接近康德笔下那些勇于运用理性,对公共事务作出批评的启蒙人”(p81)。总之,就像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Drew G.Faust)在对毕业生作的意味深长的演讲中所说的:“博雅教育富有自由主义的精神——就像拉丁文中Liberare所指——教人得到自由。这些教育,令你们具有实践自主,发掘意义和做出选择的可能。拥有一个有意义和快乐人生的最可靠的方法,是投入其中,努力追求。”(p206)保松一直在书中强调老师和大学应该培养自由人,但是很明显他也对现实有相当的焦虑:新亚精神与中环价值之间尖锐的张力。教育的本质,其实是要将人有一种愚私蒙昧的状态,带到另一种更理想更完美的状态,但是香港津津乐道的核心价值中环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里追求个人财富、讲究商业竞争,以经济、致富、效率、发展、全球化作为社会进步的指标”(龙应台语,p77),这里只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这里并没有德性、尊严、公平诸多良善的容身之地。大学生在这样的丛林里,只有把人当作工具,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产出,并且永远维持单一的成功标准。在这样的铁笼里,人的出路何在?现实如此严酷,保松也有些迟疑。正如所有的反省过自己生活的人:我们之所以困惑,是因为我们既想活得有意义,又想活得成功。显然,在很多时候,这是不可欲的。华尔街还是TFA,两条路延伸在自己的脚下。福斯特在回答哈佛学生两难时说:我的答案是:未曾试过,你不会知道纳条路最好。如果你不曾试过你想做的工作(无论哪是绘画,生物或财务),如果你不曾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你将会后悔。生命悠长,总有时间留给计划B,但不要从那开始。(p205)其实保松对福斯特这篇演讲有非常独到深入地分析(《个人自主与意义人生——哈佛学生的两难》),我就不再赘述了,有待读者自己品读。钱穆牟宗三唐君毅等先生胼手胝足创立的新亚书院,曾经为流亡中的学子写下这样的新亚校歌:山岩岩,海深深,地博厚,天高明,人之尊,心之灵,广大出胸襟,悠久见生成。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十万里上下四方,俯仰锦绣,五千载今来古往,一片光明。五万万神明子孙。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保松思中大,我念华师大。(我是多么希望我能叫她光华大学或者大夏大学嗄。)“钱穆先生曾说过,谈一所学校的精神,最主要是看学生显露的气象,呈现的风度与格调,因为学生才是大学的主体。”而中大1963年成立之初,就有绵延不绝的抗议传统,光华人也不赖啊,某场运动的急先锋,不过狂欢之后又迅速堕落下去了。[iii]其实还想多聊聊书人之间,谈读相遇之三保松徜徉在伦敦书海、寻找伯林墓地的随想,同为书痴,各种共鸣,各种眼馋吖。关于学术之间,保松对罗尔斯、诺齐克、泰勒、金里卡的学说都做出了清晰有力,并且隐含关怀的评述,我若是轻率指画,便太轻浮了,留待我之后对《自由人的平等政治》更有力度的批评吧。第一次读到保松对金里卡《多元文化公民权》的评论,发现和我梳理的类似,虽然分析力度和批评深度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心中已经窃喜了。至于《相遇》最后部分对童年往事和移民香港的描画,更是勾起了我小时候下河抓虾、上树掏鸟的罪恶回忆。若有机会,真想找他彻夜长谈。这个,留待我未来的造化吧。话说写了这么多,主要归功于好朋友的督促哈。谢谢蒙奇奇,累了可以一起玩,困了看着她的微笑又身心舒朗了。没有在大学之初遇见《相遇》,是一种小小的遗憾;而在大学的尾巴上告别《相遇》,则是一种幸运。希望每一个政治学系的孩子都能在大学之初有幸遇见这本书,更希望某老师能出一本异曲同工的《相遇》,细细道来樱桃河畔遇见的故事。周保松简介:70后,出生于中国农村,八十年代中移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毕业,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博士。现于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任教。《相遇》目录相遇一 老师1、夜阑风静人归时2、体验死亡:与陈特先生对谈一3、追寻意义:与陈特先生对谈二4、善恶幸福:与陈特先生对谈三5、师友杂忆:与陈特先生对谈四6、论情说爱:与陈特先生对谈五7、光照在黑暗里相遇二 学生8、或许不是多余的话9、政治、学术与人生10、政治学的关怀11、做个自由人12、论辩与论政13、政政人何所重14、大学生应该关心社会?15、双语政策与中大理想16、中大人的气象相遇三 书17、徜徉在伦敦书店18、伦敦书展19、淘书心情20、寻找Isaiah Berlin相遇四 哲学21、追寻社会正义——纪念罗尔斯22、苏格拉底式的一生——纪念诺齐克23、宽容与爱24、多元文化与承认的政治25、自由主义与群体权利26、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27、个人自主与意义人生相遇五 过去28、童年往事29、活在香港:一个人的移民史--------------------------------------------------------------------------------[i]生病住院时涂鸦的诗作《落花带雨闻诗香》:http://blog.renren.com/blog/234936742/303460703?frommyblog[ii] 参见日志《哦,那些课,那些人》:http://blog.renren.com/blog/234936742/354495761?frommyblog[iii] 华东师大学生当年的猛状,参见日志《【今天,我如何做老师】之五【愚人船】》图二:http://blog.renren.com/blog/234936742/489620911?from=fanyeNew

精彩短评 (总计69条)

  •     什么时候我们的大学也有“关心社会”的迎新主题,也有两大政辩?
  •     讲文化多元主义那块艰深的理论,扣掉了一颗小星星= =
  •     上了你的課還買了你的書你是不是可以給分好點
  •     痛恨三联。
    周保送那么一本厚重的书《自由人的平等政治》却被三联劣质的印刷玷污了其实际的价值。
    鄙视三联!
  •     饭前饭后,看了看海景。单之前也见过...
  •     正义论 罗尔斯 诺奇克部分可以作参考introduction,以及当作一个香港移民人的口述记录
  •     讀的時候,有如醍醐灌頂。心中有很大的震撼,是感動又是超越感動的,特別是因為上過周生的課。
  •     看完我一直在想, 如果我大一的時候也旁听了中大哲学系, 政政系, 社会学系的课, 会不会也像周保松一样毅然决然的转系了?
  •     怎能不为作者之真情实感而动容
  •     恩,每个人都会遇到另自己难以忘记的恩师吧!
  •     潺潺细语
  •       二零一零年 一月八日
      
       依然记得初读這本書时的震撼,情感奔涌在心中,难以名状。儘管並不認識周保松老師,但想說:能夠相遇此書的人,有眼福了。書能夠成形出版,會在不同讀者的心里留下生命的痕跡與歷程。
      
       零九年末尾我得到了這本書,感謝友人的饋贈,得以相遇。一零年的開初我仍然在反復地閱讀。常常想提筆寫下很多讀後感,但總是不成系統。這一次,我要耐心地寫下曾經擁有過的感動。
      
       書中精彩的東西太多,不經意處就會帶給你思想的火花。最初的感動源於關於“老師”的那些文章。
      
       有沒有那樣一位老師,對你的人生影響深遠?有沒有那樣一位老師,能夠以生動活潑的方式,為你年輕迷惘的心指點方向?有沒有那樣一位老師,他不僅能夠傳授給你知識,更能和你進行生命的交流?周老師好幸運,他碰到了他的陳生老師。他花費那麼多的時間精力去整理他們曾經有過的對談,可惜這已成為對於已逝之人的悼念,寫時自然是眼前模糊一片。假如陳生老師還健在,他們的談話就可以如此美好地繼續下去。
      
       總共有五次對談,一次討論一個話題:死亡、人生的意義、善惡幸福、師友雜憶,最後一次談的是愛。每一次對談都是一場生命的交流,說到會心處,彼此相視而笑。沒有固定的答案,只是認真地嚴肅的對於人生中的哲學問題進行無盡的探索而已。陳特老師妙語連珠,談笑風生,誰都不會知道在交談的背後,他正籠罩在死亡的巨大陰影下。
      
       由於自身患上了癌症,死亡的話題陳先生最有資格談起。十多年對抗癌症的艱苦旅程,無疑也帶來了新的思考。
      
       “身體虛弱,令的人的心靈也虛弱。最虛弱的時候,真是覺得人一無所是,沒有任何東西值得驕傲。很多人以為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可以把握人生的一切,其實那只是幸運而已。人真的面對大壓力時,才會發覺自己是多么軟弱無助。”
      
       對於死亡的釋懷,我想只有當事人才懂。陳老師最終學著坦然地擁抱死亡,所以我们能看到他臉上那淡淡的笑容。他的一生大抵无憾,和他所追求的人生一样,敬業樂業,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反省人生,將哲學的思考融入現實的體會。學問要與生命融為一體!在他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而他也以他自然流露的人文關懷,不知感染了多少學生。
      
       教育的真正理想,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要有生命的交流,這一點,通過周保松和陳特老師,我更加堅信了這點。一個老師,如果他的學問人格修養,能夠改變學生看人生看世界的方式,增加他們對文化對人的關切關懷,刺激他們對真理對美好的追求,其中的大貢獻,絕對不是各種學術指標可以衡量的。由此觀之,一所大學的靈魂,是人!
      
       不知道自己以後還會不會深造,但是謝謝此本書,讓我也碰到了你們這樣的老師!即使不認識你們,或許以後仍然會想念。
      
  •     一個認真的教師。第一和第四部份較好。一三年八月末。
  •       梦随风万里
      ——读周保松《相遇》兼忆往事
      
      
       虽然以前江老师说我没有必要读《相遇》了,但是某种好奇还是促使我一周多前,从元元手里借来周保松先生的这本随笔集。毕业季各种宿醉、疯狂、痛哭及告别,让我无暇细读。周保松在书中谈了五个相遇的故事,与老师,与学生,与书,与哲学,还有与自己的过去。如今真的要告别这个地方,在一台没有word的电脑敲下这些读书随想。窗外凉风习习,师大旁边的这栋四层小楼,也留下了我大学时代最后的记忆与留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这似乎又是抱影无眠的一夜。
      
      
      
      生死之间
      
       保松觉得,死亡最难令人忍受,那种刹那间由存在变为虚无(nothingness)的感觉,就好像你本来是一场球赛的主力,却不由自主地被迫永远退场,球赛依然继续,观众依然欢呼,而你却成了这场喧哗的局外人。陈特先生谈起了他的亲身感受:
      
       “十二年前,医生说我患了癌症。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以为自己即将要死,真是天昏地暗。那种感觉真的像海德格尔所说,世界好像突然流走了。整个本来很确定的世界,变得突然失控。我当时在崇基运动场散步,觉得生命所有的凝聚力,一下子打散了,变得异常空虚。海德格尔所说的nothingness,也不是说没有东西。世界仍然存在,只是你觉得很不实在。那种感觉真的很不舒服。”(p.9)
      
       我读到这里,心里略微颤动:虽然没有真的体验过死亡,但这种虚无感却在我住院的时候如影随形。那是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汶川地震后,山河破碎,人神同悲,我们还没有从巨大的哀伤中醒来,而我却被诊断患病,率先沦陷,必须隔离治疗住院两周。我独自驶向白色之岛,开始尚有一二病友后面只剩下我一人,晚上在病痛中醒来,想起白天探望的同学络绎不绝,彼时的言笑宴宴却让我更难承受此刻的四顾茫茫。这番“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的情景,让我不禁怀疑起孔夫子的说法:果真是“未知生,焉知死?”么?我倒是觉得未知死焉知生了。周保松总是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过。”(Socrates,Apology)我们每天平静地生活,如有没有这样被抛掷的境遇,看来真得很难认真地思考死的存在,反省生的问题。某些记忆潜入我的心中,仿佛雨夜重上高台,怀念远方的故人和地下的亡魂:
      
       曾忆烟雨墟如坟,不见月下夜归人。[i]
      
       杜鹃啼血猿低鸣,乱红飞去祭国魂。(川震月祭之一)
      
       民族的悲剧感,只有落实到个人才是可感的,而个人的生存悲剧感,到底有没有真的超越方式呢?陈先生化疗无效,绝望之后,不禁要问,天主为何没有眷顾自己。他对保松讲:“直到有天大清早,我一个人在校园散步。那天天气很好,晨曦之下,草木青葱,花开得很灿烂,大地充满生机。见到和暖的阳光,我突然间领悟,这如斯美好的宇宙,并没有因为我的病耳边。它依然生机勃勃,教人愉悦。我当时想,如果有上帝的话,他便是宇宙的主宰,他不会因为我一个人而改变宇宙的规律。万物有生有死,有起有落。因为有生,所以有死;因为有死,所以有升。一如没有一朵花的凋谢,便没有另一朵花的盛开。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成就了我,我亦成就了宇宙。人的死亡,其实反映了这一规律。我怎可要求宇宙的主宰,因为我一个人,便违反这规律?我为何只站在自己的立场想,而不站在宇宙的立场去想?”(p12)
      
       于是他想通了,世界始终如一,而“我”生于其中,顺其道而行。我与宇宙,合二为一。读到这样的感慨,我才真正有“心与物游”“物我一体”的感觉,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庄子说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我虽然没有见过陈先生,但仿佛觉得,他不仅在和周生、陈生讨论死亡、讨论意义、讨论善恶幸福、论情说爱,而且走到我身边,以一个亲切长者的语气娓娓而谈。我突然想到,遇见什么样的老师,也许你的人生轨迹就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而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你就要决定自己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播散什么样的种子。即将忝列人师的我,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师生之间
      
       保松在写给政政系毕业班同学的话中说:“曾经教过我的众多老师,陈特、沈宣仁、黄继持先生走了,刘述先、何秀煌、卢苇銮先生退休了,石元康先生教完这个学期,也将告别杏坛。新亚亦然。钱穆图书馆旁边的木棉,乐群馆门前的套话,在毕业的季节,一如十年前般识趣的灿烂盛开。水塔巨大的身躯,仍然不变的守护着新亚。……十年人事,老尽少年心。那一刻,我忍不住想,十年后,我又将如何?中大呢?我身边的学生呢?”(p60)
      
       我觉得保松这些略带伤感的问题,更让我思考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学生,要做什么样的老师,启迪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在《相遇》40页有两张并置的照片,上图是英姿勃发的陈特先生和沉静博雅的钱穆先生,而下图陈先生已沟壑满容,但旁边是保松一张年轻稚嫩的脸,笑靥如花。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足足端详了几分钟了,仍不住联想了许多。虽然尚未读过钱穆先生的《师友杂忆》,但是从他的学生李埏先生、余英时先生等若干文章里,早已有若干印象:西南联大时钱李二人亦师亦友,相与论道,钱先生患病之际,李先生夫妇汤药服侍,不辞劳苦;余先生在新亚读书拜师钱门,有一次回来看到钱先生病痛之际躺在课桌上呻吟,无限伤心……以前接触过的片断,貌似都从记忆里涌来。我现在面对我的大部分老师,特别是大学老师,可能只会保持礼貌,而内心并无太多关心敬意之处:一些只把课堂当作菜市场,兜售一些陈年烂货;一些不学无术,曲学阿世,著书只为稻粱谋;一些党气喧天,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忍不住让所有学生敬畏一个小官僚……教我如何心生敬意与怀念?![ii]
      
       陈特先生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一方面离不开追求学问与真理,大家要有一个共同追求的方向。这让我想起在《梁启超年谱长编》读到的,梁任公已举人之功名不顾世俗偏见,投入秀才之身的康南海门下。一群老师弟子,办万木草堂,潜迹于粤南深山老林间,谈学论道,辩驳不休,偶尔泛舟湖上,真有种“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的迷醉。陈先生另一方面也谈到,学问要有客观性包容性,不一定要认为老师说的,便是真理。(p41)
      
       此外,我们也必须思考,老师应该启迪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大学应该培养的什么样的人。保松多次提醒大学教育,“理应好好培养大家成为独立的有德性的自由人,体会人性高贵的一面”,积累知识信心,内心坚定,对社会有可贵的批判精神(p64);“我们接受教育,是希望追求知识,陶冶性灵,培养德性,学会好好生活,活得更好(p79);大学应该培养自由人,自由人不是为所欲为,“他更接近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更接近穆勒在《论自由》中所说的有个性的人,也更接近康德笔下那些勇于运用理性,对公共事务作出批评的启蒙人”(p81)。总之,就像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Drew G.Faust)在对毕业生作的意味深长的演讲中所说的:“博雅教育富有自由主义的精神——就像拉丁文中Liberare所指——教人得到自由。这些教育,令你们具有实践自主,发掘意义和做出选择的可能。拥有一个有意义和快乐人生的最可靠的方法,是投入其中,努力追求。”(p206)
      
       保松一直在书中强调老师和大学应该培养自由人,但是很明显他也对现实有相当的焦虑:新亚精神与中环价值之间尖锐的张力。教育的本质,其实是要将人有一种愚私蒙昧的状态,带到另一种更理想更完美的状态,但是香港津津乐道的核心价值中环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里追求个人财富、讲究商业竞争,以经济、致富、效率、发展、全球化作为社会进步的指标”(龙应台语,p77),这里只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这里并没有德性、尊严、公平诸多良善的容身之地。大学生在这样的丛林里,只有把人当作工具,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产出,并且永远维持单一的成功标准。在这样的铁笼里,人的出路何在?现实如此严酷,保松也有些迟疑。正如所有的反省过自己生活的人:我们之所以困惑,是因为我们既想活得有意义,又想活得成功。显然,在很多时候,这是不可欲的。华尔街还是TFA,两条路延伸在自己的脚下。福斯特在回答哈佛学生两难时说:
      
       我的答案是:未曾试过,你不会知道纳条路最好。如果你不曾试过你想做的工作(无论哪是绘画,生物或财务),如果你不曾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你将会后悔。生命悠长,总有时间留给计划B,但不要从那开始。(p205)
      
       其实保松对福斯特这篇演讲有非常独到深入地分析(《个人自主与意义人生——哈佛学生的两难》),我就不再赘述了,有待读者自己品读。钱穆牟宗三唐君毅等先生胼手胝足创立的新亚书院,曾经为流亡中的学子写下这样的新亚校歌:
      
      山岩岩,海深深,
      
      地博厚,天高明,
      
      人之尊,心之灵,
      
      广大出胸襟,悠久见生成。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十万里上下四方,俯仰锦绣,
      
      五千载今来古往,一片光明。
      
      五万万神明子孙。
      
      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有圣人。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保松思中大,我念华师大。(我是多么希望我能叫她光华大学或者大夏大学嗄。)“钱穆先生曾说过,谈一所学校的精神,最主要是看学生显露的气象,呈现的风度与格调,因为学生才是大学的主体。”而中大1963年成立之初,就有绵延不绝的抗议传统,光华人也不赖啊,某场运动的急先锋,不过狂欢之后又迅速堕落下去了。[iii]
      
      
      
       其实还想多聊聊书人之间,谈读相遇之三保松徜徉在伦敦书海、寻找伯林墓地的随想,同为书痴,各种共鸣,各种眼馋吖。关于学术之间,保松对罗尔斯、诺齐克、泰勒、金里卡的学说都做出了清晰有力,并且隐含关怀的评述,我若是轻率指画,便太轻浮了,留待我之后对《自由人的平等政治》更有力度的批评吧。第一次读到保松对金里卡《多元文化公民权》的评论,发现和我梳理的类似,虽然分析力度和批评深度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我心中已经窃喜了。至于《相遇》最后部分对童年往事和移民香港的描画,更是勾起了我小时候下河抓虾、上树掏鸟的罪恶回忆。若有机会,真想找他彻夜长谈。这个,留待我未来的造化吧。
      
       话说写了这么多,主要归功于好朋友的督促哈。谢谢蒙奇奇,累了可以一起玩,困了看着她的微笑又身心舒朗了。没有在大学之初遇见《相遇》,是一种小小的遗憾;而在大学的尾巴上告别《相遇》,则是一种幸运。
      
       希望每一个政治学系的孩子都能在大学之初有幸遇见这本书,更希望某老师能出一本异曲同工的《相遇》,细细道来樱桃河畔遇见的故事。
      
      
      
      
      
      周保松简介:
      
       70后,出生于中国农村,八十年代中移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毕业,英国伦敦政经学院博士。现于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任教。
      
      
      
       《相遇》目录
      
      
      
      相遇一 老师
      
      1、夜阑风静人归时
      
      2、体验死亡:与陈特先生对谈一
      
      3、追寻意义:与陈特先生对谈二
      
      4、善恶幸福:与陈特先生对谈三
      
      5、师友杂忆:与陈特先生对谈四
      
      6、论情说爱:与陈特先生对谈五
      
      7、光照在黑暗里
      
      
      
      相遇二 学生
      
      8、或许不是多余的话
      
      9、政治、学术与人生
      
      10、政治学的关怀
      
      11、做个自由人
      
      12、论辩与论政
      
      13、政政人何所重
      
      14、大学生应该关心社会?
      
      15、双语政策与中大理想
      
      16、中大人的气象
      
      
      
      相遇三 书
      
      17、徜徉在伦敦书店
      
      18、伦敦书展
      
      19、淘书心情
      
      20、寻找Isaiah Berlin
      
      
      
      相遇四 哲学
      
      21、追寻社会正义——纪念罗尔斯
      
      22、苏格拉底式的一生——纪念诺齐克
      
      23、宽容与爱
      
      24、多元文化与承认的政治
      
      25、自由主义与群体权利
      
      26、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
      
      27、个人自主与意义人生
      
      
      
      相遇五 过去
      
      28、童年往事
      
      29、活在香港:一个人的移民史
      
      
      
      
      
      
      
      --------------------------------------------------------------------------------
      
      [i]生病住院时涂鸦的诗作《落花带雨闻诗香》:
      
      http://blog.renren.com/blog/234936742/303460703?frommyblog
      
      [ii] 参见日志《哦,那些课,那些人》:
      
      http://blog.renren.com/blog/234936742/354495761?frommyblog
      
      [iii] 华东师大学生当年的猛状,参见日志《【今天,我如何做老师】之五【愚人船】》图二:http://blog.renren.com/blog/234936742/489620911?from=fanyeNew
      
  •     Joseph Chan推荐
  •     这家伙适应力真好!
  •     贯穿着 生命 二字。(开始看周保松老师其他的书...)
  •     淘宝上有港版,如:“万城一丁”。
  •     不必多言,今年上半年读过的最好的一本随笔,发人省醒
  •     Tracy书有,借別人了,开学再说。你是?
  •     我也想要《政治哲学对话录》...呜呜呜。
  •     某講座下讀到一半,還沒讀完。但已經看完陳特老師的部份。
  •     感动。
  •     贯穿全书的,是周保松作为一名教师和学者对理想的坚持,对物欲横流社会的鞭挞,及对正义的不懈追求。读罢此书,印象最深之处是“学生”这部分,不禁反思读书是为何,应抱着什么的心态去读书,给我等学子很深的启发。很重要的是,周保松此书语言通俗易懂,对于难懂的哲学概念,他亦能以较为平常的语言去解释,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感谢该书。
  •     2013.07.22,淘宝,68元。
  •     他们永远得不到自由,因为他们软弱,渺小,没有道德,他们是叛逆成性的. 人一旦得到了自由以后,他不断关心苦恼的问题,无过于赶快找到一个崇拜的人。
  •     與老師,學生,哲學以及與書和過去的自己相遇
  •     读了『相遇一』
  •     周保松教授是我的老师。还记得我读他这本书的时候,一个人,泪流满面。读他对陈特先生和沈宣仁先生的回忆,就想起他之于我的影响。他是一位好老师,他把他的前辈给予他的热忱传递了下来。他挣扎过,迷茫过,所以他明白我们所处的困境,于是便用自己的力量教导我们反省、思考。相遇周保松教授,是我大学中最珍贵的财富。
  •     老师给的。
  •     很觸動我的一本書,慶幸中大還有這樣的一位老師,更自幸當年和陳生、沈生、石生等有過師生情誼。中大的人文精神是他們堅守過來的,可如今......差不多都已過去了,不是什麼一蟹不如一蟹,但時代和社會,真的變了,變得太快太多了,變得可怕了...
  •     与三联版《走进生命的学问》对照着读,两书确有不少交集,但也有不同之处。譬如,《相遇》中多收了周先生的哲学随笔五篇,还有周先生连问30多个“?”的《大学生应该关心社会》。而三联版中的《走进生命的学问》和《大学的价值》则是牛津所没有的。
  •     我也想起曾经的老师,他们教会我太多书本外的道理
  •     有的很好看 牵涉政治哲学多的就看不下去 最喜欢最后一篇 讲香港新移民 之前没有想到他也是个新移民 只不过来的时间更久一些罢了
  •     自由人的困惑?
  •     到香港讀的第一本書 有一種奇妙的從頭開始意味
  •       http://www.douban.com/group/318291/
      有兴趣的朋友来吧
      ~~~~
      ~~~~~~
      ~~~~~~~~~有人能从香港带这本书么
      。
      。
      。
      。
      。
      。
      。
      。
      。
      。
      。
      。
      。
  •     又一疗伤宝典,周老师以自己的经历,结合自己所想,传承别人给他的启发。
  •     那么饭前饭后的事情为什么不分享一下呢?
  •     朴素甚至絮叨,竟是这一年最有温度的一本书
  •       周先生有一篇新文章,寫得也不錯。
      http://www.infzm.com/content/47601
  •     a bit overlapping with his other books
  •     柯亨读罗尔斯的《正义论》,多少年下来,把书读得残破不堪,看上去像散了架,还写满了字。见p.131。
  •     周先生那本《政治哲学对话录》没有正式出版么?找不到啊。
  •     人生的思考,不是深奥而是触动你心的绝对力量
  •       保松君:
      
       你好。
      
       刚刚读完你的《相遇》一书。其中只有“做个自由人”那篇《政治哲学对话录》的序言以前好像逛书店时扫过一眼;“活在香港:一个人的移民史”是重读。
      
       书是周六晚陪朋友逛旺角时候在序言书室买的。周日午后去离岛Park island拜会几位朋友,今天周一是一天繁忙而有些沉闷的研修班活动。抽空依序对《相遇》一篇一篇从头到尾仔细读完,爱不释手,甚至颇为激动:其实以前见过面,吃过饭,中大那个会议上还听你讲过John Rawls,咋就没注意到你竟如此卓卓尔不群。由于介于散文和学理论述之间,难以说每一篇都已经构成学理性的典范之作,不过“宽容与爱”一文中对耶稣受难的颇为大胆而有穿透力的非神学视角的探究对我而言非常有力,虽然未必即刻完全认可;“个人自主与意义人生---哈佛学生的两难”一文中对D. Faust的毕业生演讲的精细分析让人叹服。不过最让我敬服甚至激动的却是整个文本中展现出来的厚重、卓越的学术力量和让人惊叹的个人品质和关怀的近乎完美的契合:一方面是对Rawls, Nozick, Charles Taylor,Kymlika等人以及当代自由主义、政治与道德的张力等主题的驾轻就熟;另一方面,对正义、美好生活的渴慕;对自由、民主的理性的认可和支持;对学生和别人成长的关怀和尊重;真诚的心路历程;对书和知识的热爱…真实的美好品质在细腻而平实的文笔中坦露出来:这种品质并非源自不凡的个人天赋才情,而是在与陈特、沈宣仁、父辈、新亚传统、香港这样的偶然而可贵的历史脉络中逐渐浇灌和成长出来的。
      
       我自小资质驽钝,读大学后在胃疼和其它苦况中转向一种较为注重灵性体验和未曾明察的反智主义的福音派新教,除了曾经谙熟《圣经》外,几乎不能读书,也缺乏学术训练。后来在北大念研究课程,再在浸会读博士,结果却是远离信仰,有一阵子居然跟住一起的一个数学博士学习些基本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书仍然读得少,因此很难说自己对《相遇》的看法很准确,因为依据的是自己的直觉判断。
      
       虽然书读得少,这些年也先后敬重或喜欢过一些人和作品。就同辈人来说,李猛、林国华、吴飞…等都曾让我钦佩不已,还有身边的亦师的人物如周濂、崇明…等人。但《相遇》仍然具有迥异的、动人心弦的力量。举我最喜爱的林国华为例,他在对古罗马、文艺复兴经典的研读中表现出一种华丽飘逸的纯粹学术品质。然而,他的作品提供虽提供了理智的审美,却无法让人心灵相随;相反,能感受到他那无法安放的心灵在经典中踌躇,甚至都没法预测其心灵最终将栖身何处:是卢梭对自由平等的浪漫情怀,还是海德格尔对纳粹暴政的不幸涉足?《相遇》除了同样的学术品质之外,却可靠地展现了一颗潜在伟大的灵魂的成长、成熟及其光芒四射的力量。
      
       不知道本周五到周日哪天傍晚你有空我打算去中文大学拜访一次,领受些教益;不知道你那本《政治哲学对话录》手头是否有,若能蒙赠一本最好。我自己最近在读《正义论》第三部分罗尔斯关于goodness as rationality的论述,希望逐渐地慢慢多些理解、多读些书。回内地一年,承蒙崇明文瑾四友等人引入到许纪霖刘擎等老师的思想圈子,颇受教益。记得在香港时,我不去教会,也不太关心政治,颇为cynical,对一个朋友宣称:在13亿人中,一个个体及其努力和抗争是如此的渺小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毫无意义;然而回到内地一段时间,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了:不公正的暴虐权力对每一个人的压抑和伤害是如此的真实和痛苦,抗争以至于成为个体不可避免的命运。
       绪林 拜上 2010年6月22日 于 九龙塘
  •     质量上乘,作者对正义与美的追求。。。如果早几年读到此书就好了,关于指出的高等教育存在的弊端算切中要害。
  •     真挚。
  •     后记已值五颗星
  •     内地三联版今年应该面世的。
  •     一个理想主义者对人文精神的持续坚守。
  •     非小说,但是我竟然看哭了。师生情,对人生的慨叹,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     五个部分。老师,学生,自己,三块,读上去颇为有趣,对师长感恩和敬佩,对教育和学术的态度也很明显,对于在资本贸易社会下的大学制度无可奈何,却仍然希望可以保留其纯粹的学术和教育性。书店,哲学,两块,有点沉闷,却开启了另一些见识,正义论和无政府,罗尔斯和诺齐克。
  •     對生命的認真,對人的真,教人悸動。
  •     你觉得一死生为虚诞时,会有一个叫陈特的哲学家教授告诉你生命的真谛;你觉得天堂处处有留香时,会有保松在你头上破一盆冷水,然后轻轻的,帮你擦拭干净。
  •     最近的大爱,收集自由主义相关书籍中
  •     淡然而又熱情的一本書。個人印象很深刻的是書中對“中環價值”的批判和對新移民現象的反思
  •     评论待书。
  •     那玩意是他们自己印的,非正式出版,早没了。
  •     終於相遇。大陸版的是 走進生命的的學問,14年的元旦抱讀,哭成淚
  •     理想主義的東西,總要時常翻翻,好讓我在這苦悶的現實中獲得一點慰藉。最後那篇《一個人的移民史》真是看得眼淚要出來了。
  •     越到后面越精彩
  •     老师可有这本书?能否借来拜读一下?学生感激不尽!
  •     好的。谢谢老师!我是08级的 唐决
  •     理想主义的周保松啊...另,年轻时更帅更萌一些,哈哈
  •     在中大大学书店买的周保松签名版。
  •     陳生(陳特)有天偶然打課室走過,聽到唐先生(唐君毅)的課,大為震撼:"他講的,不就是我日思夜想的?"陳生一生受唐先生影響至深,每次憶起這段經歷,總有不勝感激之情。而我總是笑,卻沒告訴他,我很能明白他的心情。
  •     讀這本書,如同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一邊走在中文大學的百萬大道上,一邊和周保松這位思想深刻的學者交談,他的話題天馬行空,從對師長的回憶到哲學的辯證,從多元文化到新移民的融合,他愛好閱讀,也對眾多大師情有獨鍾,難能可貴的是,他始終保有學者那種獨立思考的風骨,4顆星
  •     教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