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己的树下

出版社:南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
ISBN:9787544227001
作者:(日)大江健三郎
页数:168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散文集,他以自己的童年经验题材,以质朴的笔法,为孩子解答许多人生根本的疑问,散文中融入他对人生的持续思考及少年时代的回忆,情感真挚,借由提问———疑惑———解答的三步骤,盼能带给迷失中的孩子一盏明灯,给晦暗中的大人一丝勇气。 
  “孩子的童年生活中,大人到底应该给他们什么?”围绕这样的概念,大江健三郎于是完成了这16篇适合亲子共读的人生散文。

书籍目录

1 孩子为什么一定要上学?
2 你是怎么生活过来的?
3 森林里和海豹生活的孩子
4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5 抄写文章的童年
6 孩子的作战方式
7 新加坡的橡皮球
8 在某所中学讲课
9 我的学习方法
10 人被冲走的那天
11 蛋九郎的脑袋炸弹
12 树上的读书小屋
13 抵抗流言的力量
14 孩子的百年
15 孩子永远可以重新开始
16 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

内容概要

大江健三郎1935年生于日本四国,1958年以《饲养》一书荣获1958年芥川奖,确立“学生作家”的文坛地位。此后到1970的阶段、他将文化人类学的理念逐步引进小说创作中,代表作为获得新潮文学奖的《个人的体验》,此作进而将他推向国际作家的位置。大江健三郎的写作范围宽广且具人本关怀的精神,政治、核能危机、死亡与再生等等皆曾呈现于他的创作中;勤于阅读与写作的他,每年也都有长短篇小说及评论出版,他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大奖。


 在自己的树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大江健三郎是对正义十分敏感的作家。书中不少篇章是对他自己童年未解问题的回忆,回忆的最后他总结了自己的成长态度,就是“再等上一段时间”,那些曾经困扰过他的问题都会一一开解,就如代数列式中找个字母取代复杂的那一部分,也许等式两边到最后可以同时消掉这个字母,即使消不掉,再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面对,就少了许多负担。   真是一种奇特的思维。竟把中学时代那令人激动的“同时消掉”的步骤运用到关于成长的困境中来。   书中前面提到的问题,都是在战时背景下,一个很有主见与幻想力的山林男孩所遇到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变迁。   比如,爸爸不让他买从战败国俘来的橡皮球,因为“如果别国的军队也把我们的干柿子收集起来,运回去给他们国内小孩子吃的话,你会有什么感觉呢?”可等到作者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对父亲当年看法的接受时,却已经是战争结束,父亲去世之时。   比如,年老的作者总是不断幻想要是真有一天在“属于自己的树下”遇见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会对那个无比期待的小孩子说些什么呢?   十六篇文章中,都暗含着他从现时的自己对童年初衷的反思与接纳,令人感动的是,他的正义感与“认为世界需要和平”的真理贯穿他的一生。他小时候最崇拜的人是为保护学生而凛然赶走山犬的工友,那种对不顾一切的勇气的尊敬与向往,在书的结尾也构成了留给小时侯的自己的答案:   “你长大之后,也要继续保持现在心中的想法唷!只要用功念书、积累经验,把它延伸下去,现在的你,便会在你长大之后的身体里活下去。而你背后的过去的人们,和现在你前方的未来的人们,也都会紧密连接着。你就是诗人叶芝所说的‘自立的人’。就算长大了,也会像这棵树一样,或者说,就像现在的你一样,顶天立地活下去!祝你幸运,再见,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在某处相遇!”   这本书包含着对现世年轻人的期望,和对这早已不同往时的世界的一点忧心,就如这一句,“百年之后世界上的人,要是不认同现在自己所认为好的、正确的、美的感觉,甚至是把相反的事情当成好的、正确的、美的事物的话,那该是件多么令人害怕的事情啊!”经历过毁灭性战争的人,他的普世价值观,是很能给如今看似安逸的年轻一代很多启示与反思的。
  •     刚还在一个豆友的评论里留了言,大意就是:我还蛮欣赏日本人坚韧不拔的精神的,大江健三郎,那个在战后的阴影中长大的孩子,他跟所有人一样要面对贫穷、饥饿和文化上的压抑,但是他在面对的过程中,给了自己很强的暗示,就是不认输,要努力。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就像婆婆跟他讲的那样:山谷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树,人的魂灵丛树中出来钻到刚降生的人的身体里。快要死的人睁开了灵魂之目才会知道自己的树在哪里。然而聪明的孩子是记得自己来的那棵树的。进入林子里,无意站到自己的树下,上了年纪的自己就会和那孩子相见。虽然大江的东西还是有一些未被我读懂的,但是婆婆那句话,我昨天在牛网上看到咱们中国人说了大概同样意思的一句:是树你就直直的是江你就长长的还是中国人更大器、浩荡,哈!
  •     书中这样写道:“山谷中的每个人都有一棵属于自己的树,人的灵魂从自己的树的根,也就是树的根部那里出来,走下山谷钻到刚降生的人身体里去,所以人死的时候只是身体没有了,那灵魂是要返回到树根去的”。“马上要死的人要是睁开了灵魂之目,他就会知道自己的树在哪里”。其实那刚降生的人便是灵魂决定去暂居的躯体,是被其他相似的躯体和深藏于其后的灵魂所认识认同的对象;于是躯体和躯体的交往演变成了灵魂同灵魂的冲撞——相距毫厘却不可能触及彼此的本质,因他们秉赋虚幻的真实。我想灵魂的选择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因为他们有自由选择的意志。有时,他默默地等待那躯体的呱呱坠地,自忖:这孩子应该还不错,至少不算很糟,他的身体看起来真是可爱啊……倘若有灵魂选择了先天残缺的孩子,那他必定抱着坚忍不拔的决心和勇气,他要用刻骨铭心的痛苦或诟病来虐待自己,刺激过分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那残疾的、羸弱的、孑立的孩子总习惯用惨不忍睹的场面胁迫幸福的观看者流溢出悲天悯人的眼泪,没有什么不允许,没有什么被强迫,只有英雄般的灵魂挑战平凡的灵魂,最后从嶙峋的躯体口中艰难的听到几个字:宽恕你们。这是日本四国地区的民间传说,却可以从中抽取出肉体和灵魂,灵魂和自然之间的互寓方式。灵魂赋予存在意义,或者说肉体只有和精神结合才成为人;灵魂若寄居在树根,则神化为精灵。灵魂似乎乐于在世俗和自然之间随意地游荡,每一次的折返通常花费几十个春秋岁月,然后他又尝试着宦游在无拘无束的草野荒原。若以人为本体,则灵魂驻扎于心中,体现生命不息、血脉长存,这成为我们习以为常的快乐的主要来源,即使生死有命、世事无常,灵魂仍旧可以通过姓氏制度和血缘关系得到无尽的承嗣;若灵魂的“离歌”预言了罹患苦难、历经幽怨之后有一个可以安心生活的新时代,那么我们的个体的死亡也就只是作为牺牲品放弃对有限和无限的无尽探查,这就有如古来散人、游侠的无关乎所以的咏叹——既可以理解为于世无用,也可以看作于世勿用。恪守自然的习惯、领悟和谐之道。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对于灵魂同样适用。信奉万物有灵的先民将生存之道寄托在超验的精神世界里,这样所有灵魂的根源就可以归结于一个统一的、本源性的绝对观念。但是这种观念并不是通过尘世万物的生老病死、潮起潮落来体现的——倘若如此,杀人放火与悬壶济世就只不过是神性的两种面目,没有什么不同了。错误恰好就在这里:并非万物皆神,却是神乃万物:神并非以同样的程度显示于万物之中,却是依照不同的等级出现在不同的事物之中。悬壶济世之所谓是善行,之所谓高于杀人放火,就在于这行为中潜藏着一种冲动,以求达到更高度的神性,这是寓于自然界中的伟大的进步法则——导向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不断进取。因此,神性的流溢和吸取成为了灵魂终其一生孜孜以求的关注目标和最高境界:灵魂只有借助神性的不断关怀和眷顾才能获得拥抱真理绝对性的机会,丧失了对生活的恐惧和尊敬,麻木了对神圣性的体验将不可避免的沦落到直接性的世俗生活中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不错的书。
  •     好想再看一遍
  •     高烧、母亲:我会从肚子里再生你一次
  •     温暖直指人心。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树。读到感动的,就记下来。这样的童年,很幸福
  •     我意识到,在那很久以前的夜里,在为森林覆盖的山谷间,在那黑暗阴冷的走廊下,我所体会到的,不仅仅是还很年轻的母亲在悲叹父亲的死,在“后悔也来不及了”这句话中,还包含着期望来得及,却又无法做到的愤怒。
  •     像树一样站得笔直地活着
  •     很温暖,很诚恳。
  •     很亲切
  •     寫給大人和孩子的好書。
  •     里面的插画好有爱~
  •     childlike和childish的区别
  •     很温暖的文字。 读了一半,没读完就还掉了。不过了解了些大江健三郎的文风,以后有机会看看他的小说
  •     这种随性的散文,让我莫名想哭
  •     人格即人
  •     就那么简简单单,让自己想到了童年。
  •     大江老师好温柔
  •     看的过程稍微有点艰难,其实内容很简单,因为这本书是写给孩子学生的,可是就是觉得读下去要点毅力啊。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     暖暖的。只是暖暖的。
  •     谦退示弱、有包容心的人,天然地成为一肚子不满而又无责任感的人毁谤伤害的对象。从大江健三郎身上,我好像看到了耶稣之所以选择那样的命运。
  •     果然大江健三郎是走温厚路线的么……
  •     不一样的大江先生
  •     或许是因为后面是写给孩子的,为什么我就看不懂了呢?
  •     每个人都在挖掘自己的天赋在哪里!小海豹那篇很感动啊。大江先生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深刻的反思,文人之思很令人敬佩。适合亲子阅读的好书,老少咸宜。
  •     要有等待“那個時刻”到來的勇氣。
  •     101122
  •     喜欢作为作家的大江,更敬佩作为父亲的大江。
  •     还是大学的时候读的,这么多年也没忘记,朴素又好看。
  •     久违的一口气读完一本书,虽然是写给小孩子的,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充实。另外,书中有那么两三篇文章,意外的与别的领域获得的知识重叠了,万分感动。
  •     2014年9月27日读电子版。后面的一些思考内容比较喜欢。
  •     《在自己的树下》——2012-7-25, 感觉到那个小孩好懂事,好可怜。。。特让人心疼。。。他需要爱。。。
  •     写给小孩看的
  •     大!爱!无!疆!
  •     得了译文不耐症,很难看下去了。
  •     重要的问题即使折磨人,也只能认真去思考,并且这种思考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即使问题本身没有得到最终解决,但曾经拿出时间对它认真加以思考本身,会在你将来想起它的时候,懂得它的意义。
  •     #爸爸曾经教育过我,提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清楚自己想问什么,否则不要问。
  •     不得不说,我深受日本文学影响
  •     絮絮叨叨的一本书,不过真的是难得的“拎得清楚”的人。
  •     为了好好面对将来的另一个自己,要笔直的努力的活着。
  •     世界上有些声音不可错过
  •     這個譯本不是很好,很多地方翻譯的怪怪的,有空看看竺家榮的版本。大江的時間觀蠻有趣的,像一個橫切面,連通著現在過去未來。
  •     很朴实无华的说,蕴涵了一些实在的真理
  •     好些个题目都是让我眼前一亮以为正好能解我疑释我惑结果读完满腔失落。虽然明白人生最重要自己来走,自己去领悟。也有很可爱的部分,关于中国人民不能放弃让日本道歉我很欣赏。大江夫人的植物画很美。话说还是不懂欣赏大江先生的作品啊。
  •     大江健三郎对孩子们说的话,温柔而真诚。
  •     还是没看懂、诶嘿☆ 比起纪传体更喜欢编年体,比起散文更喜欢小说,比起回忆更喜欢混乱时间线中与现状混住的未来…嗯,酒精究竟是削弱了判断力还是把我从日常束缚中解脱出来呢?如果一不小心找到了那棵树怎么办呢,“十年前倘若预见了现在的自己,还会觉得……吗”好在这种问题只是(只能)偶然想想
  •     我看过了吗,看过了吗,呃
  •     真的是很溫暖的一本書,要像樹一樣筆直地生長。
  •     在海淀医院早上等挂号时读完的。
  •     朴素语言,唠嗑也成一本书。每次读完都要克制情感,不要去试图搜索作者的真实生活。因为他所写的世界就够了。
  •     因为是写给孩子的,文字浅白,道理也很浅显,但是真的好喜欢!!
  •     妈妈沉默了一会儿,对我说:“你就是死了,我也会再生你一次,所以你不用担心。”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