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4
ISBN:9787208060807
作者:(美)沃尔特·李普曼
页数:296页

作者简介

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它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其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部分  导论第一章  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第二部分  对外部世界的研究第二章  审查与保密第三章  交往与机会第四章  时间与注意力第五章  速度、词语和清晰度第三部分  成见第六章  成见第七章  作为屏蔽的成见第八章  盲点及其价值第九章  规则及其敌人第十章  发现成见第四部分  兴趣第十一章  兴趣的激发第十二章  重新思考自我利益第五部分  公意的形成第十三章  兴趣的转移第十四章  是或不第十五章  领袖与平民第六部分  民主的形象第十六章  自我中心的人第十七章  独立的共同体第十八章  压力、自由授权及特权的作用第十九章  旧物新装:基尔特社会主义第二十章  新形象第七部分  报纸第二十一章  赢得公众第二十二章  永恒的读者第二十三章  新闻的性质第二十四章  新闻、真相与结论第八部分  有机化情报第二十五章  打进楔子第二十六章  情报工作第二十七章  诉诸公众第二十八章  诉诸理性

编辑推荐

《公众舆论》是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前沿之一。

内容概要

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60年的卓越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之一,他的专栏评论日益流行,最后被不止205家美国报纸和大约25家外国报纸同时刊用。他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公众舆论》。

章节摘录

版权页:他们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他们在希腊和意大利城邦中发现了一部腐败、阴谋和战争的历史。他们在自己的城邦里看到了内讧、造作和狂热。这不是民主理想能够成功的环境,也不是独立而同样有能力的人们自发管理自身事务的地方。大概是受到了让·雅克·卢梭的影响,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未受玷污的偏远乡村。他们产生了足够的自信,认为民主理想就在故乡。杰斐逊尤其感受到了这一点,杰斐逊比任何人都系统地阐述了美国的民主形象。从乡镇得到的权力带领美国革命走向了胜利。从乡镇得到的选票使杰斐逊的党执掌了政权。置身于马萨诸塞和弗吉尼亚的农业共同体之外,如果你把奴隶问题忽略不计,你就会亲眼看到什么是民主的形象。托克维尔说:“美国革命爆发了,在乡镇培育出来的人民主权原则占领了这个国家。”毫无疑问,它也占领了阐述和普及民主成见的那些人的头脑。杰斐逊写道,“热爱人民就是我们的原则。”不过,他所热爱的人民几乎只是那些小土地所有者:“这些在土地上劳动的人们就是上帝的特选子民,如果上帝有了特选子民,他就会把他们的胸膛作为他的特殊仓库,用来寄存那些真正名副其实的美德。这就是上帝让圣火长明不熄的聚焦点,否则这圣火就会从地球表面消失。没有哪个时代、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提供一个实例,说明那里出现过大多数耕作者道德败坏的现象。”无论这种向自然的浪漫回归多么令人惊叹,也还是有一种坚实感的成分。杰斐逊认为,一个独立的耕作者群体要比任何其他人类社会都更能接近于满足民主政体的要求。他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想保持理想不坠,那就必须把这些理想的共同体与可憎的世界隔离开来。如果农夫们要想自行其是,那就必须限定在他们习以为常的事务上。

图书封面


 公众舆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7条)

  •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一直被传为传播学经典名著,作品的一开头李普曼用孤岛民众对消息了解的故事就引出了上世纪人际传播由于受传播距离,出传播手段的限制,传播过程多么迂回曲折,以及信息传播的滞后性。并指出,每个人都有两个形象,尤其是王室显贵。他们有着两个自我,一个是公共的王室的自我,一个是私下的与凡人的自我。而这正是舆论存在的结果。由于受到种种主观以及客观因素的限制,舆论会引发这样那样的问题。舆论的产生,通常是由于一件偶然发生的事实,加上受众对之并不十分了解而自我发挥的创造性的想象,导致对其事实情不自禁的信以为真,这三种因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引起一系列受众情感上的连锁反应,而导致人们做出强烈的本能反应。因此,对舆论进行分析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形象所做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也就是指,要认识信息传播的环境,信息本身的建构,以及人对二者所作出的反应,三者融合,才是舆论场。李普曼在行文中强调了压缩语言所带来的表情达意上的弊端,同时也是语言文字本身的弊端,这和苏格拉底所认为的是相同的。“就算是个文法大师,他能否把过去几个月来发生在朝鲜的事情完全公正的塞进这百十个字以说明全部事实真相,这是很值得怀疑的。因为语言绝不是一个完美的达意工具。”所以,任何一个描述者意图希望利用简短的文字充分表达事实真相,是不够现实完备的。同时,受众理解力也存在问题。一篇文章,几百万个受众也许几乎并不能真的理解,或者看懂了词语却并不能看懂内在含义,而既看懂又理解的人又也许并不能抽出大量的时间去关注这个问题,那么这样的获得也许仅仅是个关于词语的提示,并不能真的唤起有想法的结果。一是因为投入关注的时间较少,亦由于获取的信息有限,而实际情况又太复杂,舆论绝大部分便会产生于想象。其次,受众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要想从婴儿们中间获得关于莫泊桑的合理的公众舆论,或者从联邦俱乐部成员中间获得民主党的合理的公众舆论将会多么困难。一个只乘坐别人汽车的人不大可能在一辆福特车、一辆出租车和一辆激动侧之间看出更细致的差别,但是,如果同一个人能够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开,并且像精神分析学家说的,让他对汽车产生了力比多,那么他只需看一眼一辆汽车的后尾,就能描绘出汽化器的差别。正合乎一句话,你知道什么才会看到什么,你原本的意识系统里对哪一部分内容有偏差,才会更加注意那一方面并发现问题。综上所述,压缩文字的弊端,投入时间有限、获取信息有限、大部分舆论产生于想象,以及舆论传播的环境是影响舆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现代工业主义的环境里,思想被浸泡在噪音之中,如果她得辨别力经常变得呆板而愚蠢,从这里至少能找到一小部份原因。”同时,外在的无序由于内在的无序而更趋复杂。我们公众舆论是间歇性的同各种情节发生着联系,同野心,经济利益,个人仇恨,种族偏见、阶级情感等等联系在一起,他们以各种方式歪曲着我们的看法、想法、和言谈举止。这便引出了李普曼所谓的“成见系统”。李普曼认为,“即使是目击者也不可能原原本本的再现事件的全貌。因为经验表明,他本人会对事后减弱了的现场做些添枝加叶的处理,实际上,更常见的并不是他凭想象去描绘一个事件,而是对它进行改编。一篇报道乃是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共同产物,其中那个旁观者的角色总带有选择性倾向,通常还会带有创造性。”多数舆论在传递过程中,并不是被纯客观的转述,而是带有传播者自身的情感因素,即便我们对此注意并加以控制,还是有可能会不自觉的潜在流露。同时,因为“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会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所以受众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也会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和评判准则去看待。“公认的典型、流行的样板和标准的见解,都会在人们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产生阻碍作用。”如此循环以往,便是李普曼提出的成见系统。成见系统在人们对舆论做出反应的时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普曼认为,我们会因为自己的先人之见影响到自己实际的感知情况。似曾相识的就会觉得格外亲切,而稍感陌生的便会更加疏远。这一点我表示非常赞成,因为这正符合了我在面对一件事情时所引发的反应。很多实例都可以证明,公众也是如此。“如果看到的合乎自己的想象,成见就会逐渐加强,而经验与成见发生了矛盾,则两者之一就有了麻烦。要么他会固执己见坚持自己的成见而把所发生的反对这一成见的事实当成特例,对其视而不见,对支持的事实一拍即合。要么他会逐渐因为矛盾的事实而修改自己本身的成见系统。”成见系统是我们阅读篇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李普曼占用了很大得篇幅来阐述这个问题。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了和苏格拉底所提到的演讲术的问题,“他们利用权利,只把他们想让公众了解的事态塞给协约国公众。”“正在发生的事情的知情人越少,控制人们的行动就越容易。”“对海底电缆、港口、加油站、山口、运河、海峡、河道、港站及市场的垄断经营,绝不仅仅意味着一批商人发财致富,或者让政府显得威风凛凛。它意味着对新闻和舆论的交流设置障碍。”李普曼在这里同样提到了政府部分试图对舆论进行控制,在过去那个中央集权制时代,正在发生的事实的知情人越少,也就越好控制。但是在现今越来越开发透明的环境下,却不太适用。
  •     认识李普曼是通过对许知远的了解,这位中国的新锐公共知识分子曾在大学时代被李普曼的思想振奋得热血沸腾,并从此立志投身新闻事业。实际上李普曼的精神在许多热衷新闻的年轻人中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渴望能像这位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一样,参与到自己身处的世界中,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不过如何能使那些遥远世界的经验毫无偏颇的投射到个人的视角中,或者说我们有限的眼界如何能公正的穿透复杂、含混的世界的本质?李普曼于1922年出版的其最重要的著作《公众舆论》就提出了对于那些意欲描绘世界意图的质疑,这本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出于对个体生理经历与心理机制的认知,而充满了对于公平舆论的怀疑。究竟我们的头脑能否形成真实世界的图景,李普曼在一番论证之后,给出了美国人特有的乐观答案。 李普曼的写作文思跌拓,他的学说使人感到在一种主旨的统领下多维而开放的风貌。作为专栏作家,李普曼不同于那些喜欢从学理层面切入实际问题的学者,相反他总是从人和社会的切实经验出发,以清晰的逻辑来讨论其中存在的问题。他的文字冷静,几乎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却也不乏灵动,是个有趣的人物。回到《公众舆论》,全书丰富渊博,显得有些驳杂而难以把握。李普曼从外在世界和内在机理两个方面对公众舆论做了一次全景式的观照,书中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浮现了舆论的面貌。由于外部世界的广博和复杂,我们想要对所有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在评价环境、制定政策,简直是一项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我们常常不得不通过某一观念、思想或者制度来将这个世界简单化,从而形成对它的看法和行动,但观念、思想一旦和人发生关系,又不免会因人们经验、时间和精力的有限而囿于成见(这是李普曼常会用到的一个词),失之偏颇。对于这一悖论里的复杂机制,李普曼从各个角度作了生动而深刻的阐释,不过在我看来为最精彩的是他对于民主理论和报纸新闻的看法。关于民主理论,李普曼对它的前提和结论都存在着天然的怀疑。正如他在书中的表述,这一理论“设想了一种理想公正的人际关系模式,其中的每个人都被恰如其分地赋予了自己的职责和权力…….所有尽职尽责的人们就会组成了一个和谐的世界。”由此他们先验地假设了一个和谐世界的存在,而不去考虑这种世界存在的可能。然后,他提到了民主理论常喜欢用的口号:“自治”、“自决”、“独立”,这一口号表明民主理论全力以赴坚持人的尊严的意愿,它希望每个人都参与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之中,对周围所有的公共事务都可以形成独立的见解与认知。但这一目标得以达成的条件是需要一个“小国寡民”的公共环境,环境中的每个人都必须互相熟悉彼此的品行,熟知每项事务的运作流程,否则当他们进行判断时就出现差错、难保公平。而当将这个有限的空间开放到一个复杂的世界中去的时候,人们通过何种途径并如何构想外部世界便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民主理论者所抱的希望使他们相信,人人都可以在一个非常庞大的环境中进行统治,但却忽略了人的有限注意力和民主理论中对于个人尊严无限信仰之间的冲突。这种民主理想依赖的是一个理想环境和一个精选的阶级构成,其中人人都有应付大局的能力。但当它一旦遭遇现实,我们就会发现变动、危机所带来的致命打击,“民主政体容不得险恶的危机,因为他了解大众的惰性,就是说,迅速行动起来的极少数人必须作出决定,其余的人只是盲目跟从罢了。这并不会把民主主义这变成不抵抗主义者,而是会导致所有民主主义者统统投身于为和平主义目标而战的战争。即使当战争事实上成为征服的战争时,他们也会真诚地相信那是捍卫文明的战争。”民主理论设计了一个由自主的人组成的社会,到头来却发现那不过是一个封闭的简单空间构成,这个社会中的人被告知“如何从一个前提得出一个结论,却不具备发现前提的能力。”最终,民主也不免流于成见的产物。此外,民主理论对于“自治”的过分强调,使他们把焦点仅仅集中于人的政治权利,却忽视了人的其他要求。他们忘记了人们渴望自治,是为了得到自治带来的结果,而对于很大一部分人来说,究竟能否够管理自己身处的世界或者对与自己相隔遥远的世界发出声音,并不是他们关心的事情。于是李普曼提出如果我们转而“强调人的尊严需要一个使人能够适当发挥其才能的生活水准,那么整个问题就发生了变换”,因为“必定只是少数人才关心的政治决策实际上就与人们的利益产生了关系。”而对于周遭环境的认知,民主理论则不应该寄希望于人的本能,相反应努力培养人们在自己有限的空间中描绘无形世界真实画面的能力,设计出具体的生活标准与核查方法,以此来检验理论的成效。显然,李普曼摆脱了民主理论中那种原教旨式的理想主义,以敏锐的洞察力推翻了我们由于民主理论所具有的正义感而产生的盲目信赖,帮助我们从外部和内在来审视世界与自身,认识到我们的能力所长与局限所在。对于报纸的讨论,李普曼则剥丝抽茧,层层深入。首先,他从报纸的经济基础入手,指出根植于我们头脑中的古老偏见:报纸应该为我们奉献真相,同时这种真相必须无利可图。报纸读者总是倾向用一种道德标准来评价新闻机构,认为同其他行业,如医疗、法律等,提供的有偿服务相比,报纸应该以极低的价格来收取费用,甚至免费发放,“像学校、教会或其他非营利行业一样在同一个被假定的水平上维持生计”。这使得新闻机构无法依赖读者的忠诚,而只能投靠广告商来取得经济支持,这样一来报纸就必须选择购物大众的趣味,否则便难以为继。接着,李普曼将视角转移到读者的兴趣上来,他认为许多报纸是按照“读者希望读到与自己有关的东西”这一原则来进行编辑的,于是支持报纸发行量的就不可能是单纯的政治或社会新闻,编辑们不得不常常跳出一般的新闻框架,涉足于五花八门的社会层面,如犯罪、丑闻、健康咨询、烹饪教程等等不一而足。由此,依靠购物大众趣味的经济规律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闻报道的真正价值。但何又谓新闻的真正价值?李普曼首先设想了一个理想环境,在一个制度健全、各方面的利益都能通过客观标准得到规范的社会中,事件就可以通过新闻完美地表现出来,新闻于是就会成为“制度的仆人与卫士”,而不是充满了婚礼、社交、出游的“家乡印刷日志”或某些利益集团的传声筒。但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却往往会成为模糊地带的注脚,李普曼举了一个因劳动条件恶劣而导致罢工的具有新闻契机的事件为例,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判断条件是否恶劣,工人们的工作条件可能远远低于社会共同体的标准,但他们却懒得抗议,另一种可能是条件高于标准,他们却仍怀不满,由于行业标准只是一个模糊的尺度,缺少精确的记录和量化分析,那么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便可以无休无止,而新闻最终将很难与真相重叠。关于救治之道,同民主理论一样,李普曼希望可以设计出一系列具体的标准,建立一个在分析和记录系统基础上的社会团体,使各项事物都有据可依,这样“新闻将会通过一个信息系统无遮无拦地展示给新闻机构,同时又对新闻机构形成一种制约。”在种种论述的背后,李普曼都想指出成见对于我们认知外部世界的影响,这不仅体现在人们如何去理解超越自身经验的事物上,也体现在对于它们的报道中。对于感兴趣的遥远世界,我们总会理直气壮按照自己的法则去描绘它们的样子,而不考虑获得相关信息的来源、准确与否等其他元素,也无意于去探究其真实面貌,最终固执己见与盲目自大使我们变得更加愚昧,同时也失去了对于不同阶级、社会的尊重与耐心。李普曼对于公众舆论探讨的优越性在于他摆脱了阶级层面,而从人的普遍角度出发。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以阶级斗争理论来解释社会结构的不完善往往会造成暴民政治,摧毁人类长久累积的文明。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更大的成见,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要牺牲个人的自由而服从于整体,真相最终变成了一种权利意志。但李普曼在书中最后一章中对于一个近乎机械性的情报机构的设想却让人怀疑其可行性。他在书中反复强调人的局限性,并对由此而造成政策制定的失误、新闻报道的偏颇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但他却最终却又要建立一个屏蔽了人类局限性的制度来监督、帮助一个充满人类偏见的社会。在情报机构中,每个人都要被给予充足的资金,享有尊严与安全感,拥有较高的地位,有权审阅所有文件、质疑任何官员或局外人,以便他们可以完美地收集信息,客观地去描述那些看不见的事件、沉默的人、未来的人、人与事件的关系,然后毫无偏见地把他们提供给决策者。他认为决策者和调查者应该严格分开,但实际上后者却要依靠前者来赋予经济保障和社会地位。从《公众舆论》出版的1922年至今,这一机制似乎都没能得以形成。但如果我们放弃锱铢必较,把它看成是李普曼试图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也不难发现其中的合理性和可取之处。现在,越来越多的理论层出不穷,我们都很难辨别它们究竟让世界变得更清晰还是更复杂。究竟如何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呢?也许我们要依靠苏格拉底式的追问和的柏拉图式的善良吧。
  •     不求真相,只求清醒昨夜,已过十二点。四周光影黯淡。偶尔窗外有车辆开过,车灯一晃即逝,伴随突突作响的马达,路面的小石子被碾轧出细碎的声音。我躺在床上,用手机百无聊赖地刷微博。一条微博吸引了我的注意。博主是某媒体出版人,他提出一个他自己仍在思索的问题。他说,如果在一个国家里,你没有一片土地,没有一项权利,没有一点人身保障,没有一点财产保障,那你具有保卫这个国家的资格么?这条微博有许多条评论,我点进去,草草浏览了一番。几乎所有的评论,都是对博主的声讨。直接的人身攻击暂且不论,许多人对博主横生的感慨表示质疑:“你没有人身保障怎么活到现在?你没有财产保证怎能在此大放厥词?你没有言论自由权利,怎能说出这些话语?”大略如彼。继这条微博之后,博主又重新发了一条微博,对此事进行了澄清。原来,博主是在中午吃饭时,有个乞丐向他讨钱,他便突然想起前两天,在南方都市报旁杨箕村强拆跳楼的女人,于是开始思考那个女人是否有保卫什么东西的资格。一个连自己房屋都无法保卫的女人,一个连自己生命都无法保卫的女人,究竟还有什么东西可以保卫呢。真的就只剩下保卫国家了么。听起来却有些荒谬,不是么。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印证外部世界与头脑景象往往存在一定的错位。“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这就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们在了解别人的思想之前,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行为。” 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沃尔特•李普曼如是说。李普曼并不认为,现今的公众有能力获得对世界的真实认识,从而对公共事务做出正确的决策。他认为,他们充满对事物的成见,都是着眼于个人利益的个体,甚至他们对于公共利益的关切也是源自他们牢固而自我的观念图像,而他们借以认识世界的工具——媒介——又给他们制造了如此繁多的杂音。在刚才的例子中,公众对博主的经历心情并无体验,因而无法理解博主的行为言语。舆论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往往便容易形成误读与偏颇。没有任何人会不带任何理由做出莫名其妙的事情,公众所认定的不可理喻,大多是出于他们在缺乏全面认知时的成见。“舆论的绝大部分必定产生于想象。” 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举出了这样的例子,以说明全面了解一个人之前,你无法了解他的行为:“我曾经看到一个在宾夕法尼亚一座煤城长大的年轻姑娘,刚刚还欢天喜地,在一阵狂风击碎了厨房的窗玻璃时,却突然变得悲痛欲绝,几个小时过去了仍然伤心至极,使我感到莫名奇妙。但是,当她能够讲话时,原因便清楚了:在她的观念里,一块窗玻璃被打碎,意味着死了一位亲人,因此她是在痛悼她的父亲,并且惊恐万状的从家里跑了出来。当然,她的父亲完好无损的活着,一个电报查询便迅速证明了这一点。但在回电到来之前,被击碎的玻璃对姑娘来说仍是一个权威预言。它为什么权威,恐怕只有高明的精神病医生经过长时间调查才能作出说明。不过,即使是最漫不经心的旁观者也会发现,这位已被家庭的不幸折磨得苦不堪言的姑娘,由于一种源于客观事实的虚构、一种刻骨铭心的迷信、一种乱糟糟的痛恨和对父亲的眷念而产生了幻觉。”或许,身为公众一员的我们,在发表任何见解之前,应当仔细地、审慎地考虑一下自己即将脱口而出的话。有人也许会说:同样的道理,那位博主并未亲身经历杨箕女人(现已有相关报道,其姓名为李洁娥)跳楼全过程,也没有经历杨箕村拆迁全过程。他对此事的思考大抵也有自己的偏见。那个女人也许没有想过那么多,她只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女人。甚或,那个女人根本没有博主所认定的那般无辜,她只是一个希图更多补偿的钉子户。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猜测。尽管已经有了非常详尽的报道,尽管从这些报道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个叫李洁娥的女人于2012年5月9日11时30分在广州杨箕村跳楼身亡,50天前,3月21日,她位于杨箕村的家,被广州市越秀法院强行拆除。拆除原因很简单,这里在进行“城中村”改造。李洁娥成为“钉子户”的原因也很简单,她的房子没有产权证明。由于上世纪80年代她的前夫与前租户合作建房,但重建未获政府批准,原宅基地使用证原件被收回后,新的宅基地使用证未发。没有产权证明意味着没有相关补偿,没有搬迁费。李洁娥的经济情况显然无法应付这个情况。并且,报道也指出,杨箕村拆迁这件事情本身非常微妙。多份司法材料证明,杨箕村的土地性质属于集体所有。“为什么没有转为国有土地就拍卖给了地产商?”杨箕村留守居民代理律师王才亮发出这样的质疑。土地应当首先转为国有,才有被拍卖给地产商的资格,才会有接下来的拆迁过程,这才是法定程序。照此情况看来,将李洁娥逼至绝路的强拆,根本就是一场非法拆迁。“有人”所作出的猜测,大抵会以这样的逻辑进行推演:由于这个社会并非狭小得使每个人都能对所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那么,公众就必须依靠观念去应付那些超出视线之外,并且难以把握的事件。而观念是非常不可靠的东西,它依托于你过去的体验、经历,过于主观,随波逐流。它的存在与参与,无法印证任何真相。然而,我的看法是,总有什么东西,是在一次次传播过程中,被逐渐沉淀下来的。比如,杨箕村的拆迁改造,比如,一个女人的房子被拆,比如,那个女人留下的遗书,“我心真的是很辛苦,我要走了,走了就没有痛苦了。”比如,那些零落一地的砖瓦砂砾,残垣断壁,这些物什无法被观念所建构,不为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它们兀自存在于那里,任你再怎样言语,也不会有改变。诚然,每个人都有对世界的想象方式,它“决定着人们在任何特定时刻将要做出的行为。它并不能决定人们的成功与否,它决定着人们的努力、人们的情感、人们的希望,而不是它们的实现和结果。” 如若我们无法对各色事件作出全景式的把握,那么,不妨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对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某些既定事实,作出我们自己的推断。这个女人会因为什么其它不为人知的秘密死去吗?不会。房子被强拆,哀莫大于心死。遗书为证。这个女人强赖着不搬,是因为想“多要些补偿”吗?更不可能。如果仅仅出于这种原因,她没有必要舒展双臂,伸向天空,以一个放松的姿态,从五楼坠落下来。在生命的哀歌面前,无须有这样的猜测。没错,真相是一个奢侈的东西,它就像沙漠之中的海市蜃楼,看起来触手可及,然而却只是一个虚境。它让所有人都为之着迷,花费自己的心劲去追寻那一个切实的结果。然而,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我们一辈子都无法得知真相。或者说,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真相。一切信息都被道听途说,一切图景都被从某个角度捕捉。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真相只是行走在马路上时被我们吸入的尘土,只是肆虐阳光下斑驳的树荫。除此之外,我们所看到听到的,都是被加工的扭曲的过滤的真相。让•波德里亚在《拟像与拟真》中提出了著名的“拟像-拟真”逻辑。他认为,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基础不再是一种现实存在,而是建立在多重拟像伪相之上的幻境。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骇客帝国》,身处幻境而不觉的尼尔正是被告知了这个“真相”。类似的,《楚门的世界》中的楚门也是在他人建构的世界中一活数十年。最终,楚门走出了小门,面对黑漆漆的摄影棚,等待他的是另一个世界。问题是,楚门所面临的这个世界是否就是那个“真实”的世界呢。公众所接收到的讯息,毫无疑问是被编排呈现的,基本上可以认定,它被公众所观看的最终形态,一定不再是它本初的样子。翁贝托•埃科在《密涅瓦火柴盒》中就新闻传播曾发表过这样的见解:如果新闻传播如同一场足球比赛,那样事情就简单得多了。足球比赛并不仅仅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同时也令人感到真实,感到踏实。因为抛去个人激情不算,足球比赛是有规可循的。甲乙两队交战时,双方的任务就是把球踢到对方的球门里去,并且不让对方的球破门而入。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确定了一个规则,人们关注的焦点就是这件事是否被合乎规则的执行。新闻则不然,新闻可以被任意演绎,按照一定的价值取向进行筛选打磨,甚或由于技术手段以及视野范围的局限,都会造成新闻反映真实事件的偏差。除去信息被编排的外在因素,公众在接收信息的时候,也会由于轻度的精神疲劳,即内心的注意力失调和精神涣散,很容易“夷平”做出反应的品质。不得不承认,舆论的力量非常强大。它可以让一个运作几十年的慈善机构在一夜间失却所有人心,无法正常运营。它可以在一次交通事故后对事件进行全民大讨论,最终相关人士压力重重,移职他处。但是,舆论的力量也是可怕的。真相的追求道路,永远也无法穷尽。公众只能认定一个事实,认定一个媒体或他人为自己描绘的图景。这个图景也许并不是真相,只是他们想象中的真相。这也难怪让•保罗会感慨道:“语言就是一部黯淡的隐喻组成的辞典。”那么,在这样一个幻象从生的年代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清醒。哪怕这个所谓的清醒,在历史的洪流面前,也许显得过于怯懦过于可笑。但是,这份清醒,至少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在某知名电视台的门口,时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手里拿着宣传布,上面写着暴力拆迁、官匪相互等各种不公事件。他们总是在午后酷热难耐的暑气中,守着门口,向着川流的人群,列数他们的冤屈。他们是一无所有的人,折损身体是他们最后的抗议与抵制方式。他们也是一群最为质朴的人,给他们一点恩泽,他们就能为你拼命。而能够赐予他们恩泽的,只有天朝而已。他们怀揣着最后的一点点希冀,盼望自己的努力,能感动某个能说上话的谁,还他们公正,或者清白。我时常在想,天朝若在此刻命令他们保家卫国,他们这一无所有的人啊,或许还是会遵命的。因为他们在一无所有的同时,还留存了一点希望,还未至绝望的地步。倘若他们真的绝望了,或许,仅仅如李洁娥一般,找块熟识的饱含自己感情的土地,了结自己的生命。历史的车灯转瞬即逝,它照射的时间太短,来不及让人看清周身有什么东西,便又重归黯淡的光影。随之而来的是那车轮,残酷地轧过他们,包括你我的身躯,卑微的人群就像路面的石子,只能发出细碎的声音。或许,仅仅是或许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69条)

  •     新闻传播学必读书目,可惜翻译较差
  •     目前看不懂→_→
  •     经典的理论在大环境的变动后依然成立,如今的传播速度和数量已比作者的时代扩大了很多倍,但是主导人们意识与观念的本质仍未改变。导论里有一句话概括的好,“意见不是知识,更不是对知识的系统认知”,但这样有成见的思想构成了舆论。
  •     没有想到竟然能把一部经典著作译成这样。我宁愿捧着字典看英文版。
  •     很不错,书虽小,但内容丰富
  •     重读了一下,第一章还挺好的。当年马新课的pre ,当时读无感 。当时的年纪比较理想化,注重应然的东西,现在更在意实然的描述。 2011-03-14 一刷。
  •     写得太随意拖沓 八个部分明明可以用八个章节的长度讲完 本来是讲传播 又涉及心理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所以这也是这本书不能深入只能谈谈表面没有逻辑只有私货的原因吧
  •     我,实在读不下去。
  •     再刷三观,观念意识思想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有力量又最没意思追究的东东~
  •     八错八错。。。就是书有点无聊。。。但是是老师推荐看的。。。
  •     还没看完,初步浏览到第十章,但是不得不说这是本神奇的书。李普曼在此书观察和涉猎到的问题非常丰富,不仅仅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写此书,很多观点可以扩展到各个领域。后人的很多专著你会发现都能在这里的字里行间看到影子。每部分谈得不深但也不浅,看世界的观点角度之丰富是我一个本科二年级人不得不膜拜的。
  •     新闻专业学生必读的一本书,但是需要多看几遍才能真正领会
  •     名言警句专家,字字珠玑但是连在一起却有点罗嗦和不知所谓了。
  •     如果您把这本书当作传播学著作,那么建议买其他版本,因为感觉这本书的翻译不是传播学出身,整本书的感觉以及术语都不是那么专业。如果您不是把它当作传播学著作,那就无所谓了。
  •     1-9
  •     翻译扣一星
  •     新闻已死,舆论当立,welcome to post-truth age.阅读此书的过程不是一次愉快的体验。想起今年傅雷奖社科类空缺,翻译需要重视。
  •     可能本人水平比较低,居然看不懂李普曼的经典作品~
  •     论证过程毫不乏味,学术成就在当时先锋而又深入,很厉害!既分析了刻板成见等关于公众舆论的专业名词,又可以看作作者自己对世界或政治,或民主,或战争的看法,有的观点经过时代洗礼扔可感受到前瞻性和深刻。
  •     传播学的奠基之作,有必要研读
  •     不过有些难读,适合专门搞学问的人看。
  •     涉及不少政治文化人和事不太明白,加上跟不上作者的思维,读了三分之一左右放弃了,但也可以知道其中的总结精简,希望日后能再读一次这本舆论学必读的书吧
  •     传播学的经典著作!
  •     这个版本的翻译真的是。。。敢不敢再烂点
  •     太难读了啊!
  •     我们都非理性
  •     身为新闻学子,如果就传播学向别人推荐一本书的话,我会选这一本。
  •     图书馆借到的书上有许多批注,让我看起来方便了不少,李普曼的睿智在现在看来依然不过时,但感觉翻译的版本读起来很晦涩,语言不流畅
  •     很值得一看,没得挑。
  •     舆论讲开去的新闻、传播、心理、政治,很有意思
  •     “在这平凡的世界,这往往就是实际的判断,它们远远走在证据之前,本身就包含着似乎已被相当确凿的证据所证实的论证” 李普曼 命给你啊
  •     本科时颠覆我固有观念的一本书,可以说让我“开眼”了。第一章开头的故事让人记忆犹新。虽然最后李普曼给出的精英主义解决方案有偏颇,全书对公众极度的不信任也被证明是极端的,但拟态环境的提出给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开阔视角看待媒体,对个人和社会的启迪可谓深远。另,翻译的确感人。
  •     可能是李普曼太古老了语言读不懂
  •     新闻真实性/客观性/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受众的选择性心理
  •     毕竟大学第一本专著
  •     我们现在看来稀松平常的知识 在那时被写出是厉害的
  •     好不容易等到这本传播学经典著作的中文译本,结果让人如此失望。语言晦涩难懂,很多地方词不达意,完全就是生搬硬套,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什么时候能让传播学的学者重新翻译啊~~?
  •     读书笔记之一
  •     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到货快书很新
  •     先知道了書中的觀點,再讀的此書。讀畢,唯一的收穫是對大名鼎鼎的沃記者的文筆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     是老师推荐的,这本书真的很好,很值得传媒人一看
  •     传播学的两大重要概念:拟态环境和刻板印象。开篇内容比较清晰易懂,后面就…最好抽出时间一口气读完,不然真的很懵。
  •     新闻很多都是经过加工的,被大家各种解读,有时候你知道的真相并不一定是事件的本质。所谓舆论也是精英,有话语权的人为了各种原因创造出来的,我们看到的只是符合我们想象的事实。事件背后的本质大概只有我们穿过重重迷雾,去慢慢摸索发现了。
  •     快递很迅速啊~书的包装也不错,质量很好,总体挺满意的~
  •     之前舆论学课程要求必读,读书笔记写得好差劲
  •     对原著,没的说,有个看!但对翻译,有些说法。有个知名教授,特别反感人家把“公众”或社会与“舆论“连在一起看,因为舆论中已经有“公众”的含义了啊。我想他要看到这本名著的新翻译本,恐怕要气着了!
  •     翻译是腊鸡!腊鸡!腊鸡!译者给人的感觉不仅完全没有任何传播学背景甚至连英文都不过关!!原版太难读了才想找译本来参考的结果中文更难读!!
  •     讲真。其实我看不太懂,尤其是涉及政治比较多的时候,肯定是有自己的问题啦。但是翻译有时候也有点别扭。
  •     读李普曼第一次居然看到了卡夫卡的意味。有些传媒理论家真是擅长修辞术啊
  •     非专研学术的人最好不要买,因为本书学术性很强,我自己还是新闻系的,但读第一遍的时候都很多看不懂,不过看懂后会觉得这本书真的很有价值,里面字字珠玑,每一句话都精简而耐人寻味。它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忽略的“常识”实体化、理论化,让人懂得很多。不过翻译得很艰涩,要一字一句地认真看。
  •     我们眼中的世界从来不是真实的世界…难读……
  •     李普曼太悲观。
  •     第一遍,一知半解。
  •     受限于个人的经验与成见,任何一种政治形态都有无法绕过的问题,新闻提供了一种帮助人们认清和分析世界的方法,使自治团体自我隔离/与外界沟通/治理不熟悉的地方成为可能,然而现实是它与读者/记者/编辑/财团的互动颇为畸形。结论是我们尚无足够的知识储备与精神力量让新闻摆脱自身缺陷,像自然科学摆脱神学那样发展。作者最后设想的有机情报,让我意识到其实我从未走远。
  •     这翻译。。。。。我还是好好学英语 读原版。。。吧。。
  •     因翻译扣一星,因我的无知扣一星,等看了英文本再回来理直气壮地吐槽翻译好了。
  •     回想新闻唯一令我激动鼓舞的事物。
  •     因为去蹭舆论学课,老师推荐看的书籍。看完全书其实脉络还是不够清晰,精英如何从虚拟环境之中产生?作者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读的太浅。
  •     传播学必读书籍。。。。
  •     传播学必修
  •     你所认识的世界不真实。
  •     即使将被翻译糟蹋的部分也包含进去还是值五星,妙语相当多,虽然例子陈旧但其中的理论逻辑放到现在大半依旧适用。另外学科交叉性也意外地强,第三部分几乎就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观念嘛……
  •     可读性较强 建议学习新闻的孩子都读读这本书
  •     运速很快质量很好哈哈
  •     没怎么认真看,人家实干过总结比较有份量。
  •     初读。很受震撼与启发。但也让我困惑:什么是虚幻何为现实。
  •     很有感触,如果看完后使用思维导图重新拎一遍,整个结构脉络会更清晰地展现在面前
  •     看不太懂,没看完
  •     作为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李普曼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描述。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在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主要梳理讨论了舆论研究中的经典问题。李普曼作为一个新闻评论家和专栏作家,完成的这本专著并没有太多的学科理论意味,其逻辑也并不十分清晰,多有重复的讨论。6.5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