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乌托邦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49530977
作者:清影工作室
页数:305页

后记

中国独立纪录片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可惜大部分人没有机会看到。即便是在互联网横行天下的时候,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好影片总是无法与好观众在惬意中相逢。正是在这种想法折磨下,我们开始准备做一个纯粹的纪录片放映,并且坚持一定要定时、定点、免费。看纪录片的观众实属不易,纪录片观影不论地理位置还是放映条件都无法与商业院线相比,还有导演们自由的创作状态,总是让观众必须主动参与才不至于半途而废。因此我们努力给观众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一个固定不变的时间、一个免费欣赏的承诺。近四年来,虽然也有各种遗憾和不足,但这或许就是今天,这个转型时代,纪录片拍摄、放映和观看的魅力。    2009年4月25日,文津·清影·放映第一次正式放片,刘硕想的口号是“以影像关怀世界”,一句有理想有视野的话,美中不足的是“关怀”多少有些居高临下的感觉,或许应该改为“以影像温暖世界”。消息放出去的那几天,我们收到了很多朋友发来的邮件信息,从里面发现了老朋友,发现了校友,发现了同行,发现了许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志同道合者。那一天,我们摆好了从“金五星” (北京著名的批发市场)买来的小椅子,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那些即将到来的观众,等待着纪录片带给我们的平凡和感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文津时代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放映场地,良友文化基金会成为我们的主要资助者,电影学院的张献民、张民两位老师、CNEX、栗宪庭电影基金、香港采风电影等机构和个人成为我们主要的片源,Elvita和她的生活便签给予推广上的大力支持。在这些没有任何回报的、无私的帮助下,我们把一部部优秀的纪录片带到了观众的面前,并且结识了一个个优秀的作者、一位位优秀的观众,这个世界温暖了我们,我们再把温暖通过纪录片传递开来。    放映的同时,我们也尝试对大部分作者进行采访,对作者与观众的交流进行录音,通过这些声音我们试着走进他们的创作理念,走进他们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最终听到了冯艳讲她“被抓”的故事,听到了林鑫讲仰视生活的态度,听到了顾桃讲敖鲁古雅和神鹿的关系,听到了盛志民讲摇滚与撒娇的区别,听到了张以庆讲《幼儿园》之后无法再拍纪录片的心情,听到了徐童讲东北的见闻,听到了蒋樾讲理想横行的年代……我们希望能够与更多的人分享这一切,也希望读者们可以感受到纪录片、纪录片作者及片中人物的真实存在,感受到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中那份相对的宁静。纪录片就是生活,是值得分享的那部分生活,是直达人心的、温暖的影像记忆。

作者简介

《再见乌托邦:清影纪录中国(2010)》是《清影纪录中国》系列丛书的第二本,不仅介绍作品,也反映现实,反映现实冲突中人们的精神的焦虑和真实的命运。《清影纪录中国》系列丛书是清影工作室根据其免费影像放映计划,以纪录片作者访谈为主,兼有对作品的介绍,努力记录下导演与观众交流的每一个精彩问答并认真地录音整理而形成:这将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

书籍目录

顾长卫      序
冯艳作品 《秉 爱》
给了钱,你们建立起来的关系会马上瓦解
金铁木作品 《大 明 宫》
纪录片用历史感、文化感打动人
刘峰作品 《爱 噪 音》
年轻人觉得客户缺心眼、没文化,实际不是这样
盛志民作品 《再见乌托邦》
现在中国的音乐界基本是同谋的关系
杜海滨作品 《1428》
很多人说我们在利用灾难出名
王利波作品 《掩 埋》
最基本的问题是要还知情权和话语权给大家
陈心中作品 《众 生》
通过生活的点滴去感受灾后人们心灵深处的伤口
梁碧波作品 《三 节 草》
与拍摄对象相处的重要程度不亚于怎么拍片子
于广义作品 《小 李 子》
有些人把人当成了牲口来拍,那是绝对不行的
顾桃作品 《敖鲁古雅,敖鲁古雅》
仅仅拥有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本能和直觉
赵大勇作品 《南 京 路》
事实的存在是不能被你左右的
焦瑞青作品 《扇鼓•乐》
要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生存环境
顾筠作品 《永恒之火》
拍纪录片时你根本就不能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
穆肃作品 《寻子》《纹身》
我对“史诗”纪录片真的敬而远之
沈少明作品 《我是中国人》
纪录片具有当代艺术的功能
刘湘晨作品 《大河沿》《阿希克:最后的吟游》
把内心生命中所有的体验通过歌声呈现给你
清影工作室后记 《以影像温暖世界》

编辑推荐

《再见乌托邦:清影纪录中国(2010)》编辑推荐:在我们这个时代,真实远比虚构来得精彩,呈现真实本身就意义深远。当下中国最优秀的纪录片作品和导演,主打作品《再见乌托邦》带您重温逝去的中国摇滚。尹鸿、钟大年、张献民、鲁豫、贾樟柯、白岩松、顾长卫、杨澜推荐!中国特大规模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社会百态、芸芸众生和创作者灵魂的速写。

前言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以上略去好些字。    怎么写来都不如读这本书、看这些片子时带给我的感受感慨邪么的那个。假如这一小点记述也能充当另一种序?    不太想打扰你,也有点友助你。还跟你商量,抽空看下呗,你说呢?

内容概要

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是国内知名的电影文化艺术组织,主要从事电影艺术的研究、创作和交流,拥有众多优秀的电影专业学者、创作者,并与国内电影圈内的主流艺术家保持着长期、稳定、密切的联系。

媒体关注与评论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能触摸到每一个冷静的镜头后那滚烫的灵魂,用星星之光拨开现实的黝黑。    ——尹鸿    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自己的生命,纪录片温暖你的世界。    ——鲁豫

名人推荐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能触摸到每一个冷静的镜头后那滚烫的灵魂,用星星之光拨开现实的黝黑。 ——尹鸿 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自己的生命,纪录片温暖你的世界。 ——鲁豫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还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原因,我上的是二外,当时那个学校边上是北广,有个电影院非常好,当时能看内参片,我印象特别深,我特别为当时的电影感动。那时候有两部片子特有名,一个是苏菲•玛索演的《初吻》,还有一部片子叫《死亡诗社》,大概是90年左右看的,特别感动。差不多都是大学生的故事,觉得电影特别有力量、有激情,后来找不到激情、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就想,才知道北京有一个电影学院,后来就说考试吧。中国人就是这样,如果你想进入某个行业就考试吧,进入相关的学校。那时候运气比较好,我最讨厌的英语帮上忙了,因为你要考研究生,必须英语得过关啊。 相比于您考之前对它的向往,觉得一样吗? 差不多吧。那三年过得比较充实,我们当时氛围比较好,我们从来不实习,整天看电影,整天学习,所以氛围还比较好。 那时候对您来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老师或者室友吗? 都还可以啊,室友就是陆川,印象比较深,我们两个上下铺,关系比较好。小川现在比我有名,是大导演,那时整天为了一部电影争得一塌糊涂,观点不同,半夜都不睡觉。 是基于理念不同吗? 是啊,他说那电影很好,我说不行。非常质朴的一种认识,很有激情,很较真。 您觉得在电影学院这几年对于您从事电影行业做了哪些方面的准备? 那帮助很大啦,所有的东西都来自电影学院这三年吧。 最大的东西是什么,是技术吗?还是理念? 和技术方面关系不大,最大的东西是我觉得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进了电影学院才发现,我的确是喜欢这个东西,喜欢很重要,一定要找到这个,喜欢就能做,没有成功失败的概念,因为喜欢。人生就那么几十年,不要去想它有什么功利方面的东西,我觉得这就是好的人生。 我听说您毕业后一直很想拍电影,后来进了央视,半年后才知道央视不拍电影。 对,大概是这样的吧。我这个人经常稀里糊涂的,属于晚熟,对很多功利的东西很麻木。经常稀里糊涂就和人混了,就走了。走了之后才发现这个人是个坏人,我特别容易出现这种情况。那时候经常给别人扛个三角架,当个脚夫,满中国乱跑,能够在祖国大好河山各地方走,原始森林、大草原,但过了半年想想不对,千万别把理想忘了。那时候一打听,CCTV不拍电影,挺郁闷,先玩了半年,先玩高兴了再说嘛。年龄慢慢大了,得养家糊口啊,还有个理想的问题啊,CCTV能做的只是纪录片,和艺术最接近的是纪录片,那就拍纪录片吧,有总比没有好吧。喜欢纪录片是因为它更强调过程,更个人化,主要因为这两个原因就开始做纪录片,一做就是十年。


 再见乌托邦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B8:《再见乌托邦》~清影工作室~有这么一个工作室,由清华大学发起,有基金资助,免费放映那些拍了、你却可能看不到的纪录片,现今中国纪录片的生存空间在哪里?!这个工作室,又能存在多久呢?!~里面,借着语言,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很多侧面,纪录片的无利可图,却是让你看到了更真实的现象,每一个拿起摄像机走入民众、揭示现象的导演们,最纯真的感叹~《再见乌托邦》其实是其中的一部纪录片的片名,记录了中国摇滚乐人、特别是那些曾经辉煌的摇滚乐人,历经的大起与大落,曾经追寻理想的那个年代,纯真、摒弃、且不愿回头,勇往直前后,发现,自己和那个社会,已经离得太远,可是自己,依旧要面对自己那孤独的身影,再见了乌托邦,却再也,找不回自己~喜欢里面叶君的文,他的写带着纪录片的追实与清晰,还原了每一位导演的心
  •     独立纪录片在中国是怎样?这本书会告诉你。……扉页有一句话,是小川坤介说的:"要是你觉得你的纪录片做 得不够好,肯定是你贴得还不够近。"……
  •     喜欢 帮助我打开了纪录片世界的大门
  •     短一星因为错别字……
  •     没什么多说的,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另类却真实的世界。。。。
  •     《再见乌托邦》是一部记录者带着温情,但内容却不得不残酷的纪录片。时代和个人成长阶段的碰撞,产生了摇滚乐和摇滚乐者的起伏。一切将走向何方?音乐,和乐者?~~~~挺好看的一本书。很多纪录片内容和对导演的访谈。。。《再见乌托邦》是其中一部。
  •     映后实录篇幅有些长,又少味道。最不能忍的还是周云蓬全程被写作周云鹏。
  •     1.为嘛我看的片一个也没收进去2.GCW这序写的,呵呵
  •     也是在图书馆看到的书。国内研究纪录片的书比研究摇滚的书要多不少啊。以前一直对纪录片这种形式有所保留,这学期开始上Heidi老师的课对纪录片有了新的认识。 //书中顾桃的一段话挺打动我的:“……你忽略了你的本能和你的直觉,总是在看别人的生活和世界,被动地让人牵着走。那种本能的东西特别重要,你只要遵从自己的内心,那就可以了,可以坦然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说遵从内心这样的话已经有点鸡汤了,但是在顾桃的片子里,这些是真的可以被看见的吧。
  •     我居然没标记这个?……
  •     好书
  •     适合我看
  •     要是你觉得你的纪录片做得不够好,肯定是你靠得还不够近。----小川绅介
  •     大部分的纪录都是主观的。坐着呈现出的作品也一样。纪录片为我们重新审视过往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躲过主流媒体的狂轰乱炸,尽量客观,尽量真实。
  •     这本书我也是细细地读过,在我读书的类目里,此前没有过相似的。电影一直是我的大爱,看电影,我很喜欢记录片。但之前看的纪录片绝大部分都是有实力的,官方的性质多一些,比如BBC还有央视的和一些国外优秀纪录片。这本书里讲到的,更多的是民间的业余的。就是有一些人,他们对这个感兴趣,然后自己去弄去拍去组织收集素材剪出来,有一些甚至可能没有观众。他们的主题都比较小众,但却是生活中的某一面,有些离我们很远,比如一些少数民族的某个远去中的习惯习俗,有一些则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寻找儿子的父亲城市里的拾荒者等等。我肯定这些东西弄出来是有意义的,人活着,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总还得有一些人文思索,不然与动物无异。拍纪录片放纪录片我很高兴有些人在做这些大部分人觉得没有意义的事。我甚至因此关注到广州的纪录片放映。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