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骨头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39958736
作者:[英]亚当•威廉姆斯
页数:480页

作者简介

一段从未被中国作家直面的中国历史,
现在,被一个外国作家写了,而且,还写得令人心碎……
1922年,英国姑娘凯瑟琳来中国寻找生父,但寻父未果,遂寄居在母亲旧友艾顿家。为了破解与艾顿家两兄弟的三角恋情,凯瑟琳走上北伐的战场,在硝烟中做起了一名战地护士......
凯瑟琳的牛津同学俞馥夔是一位革命者,为了推进中国革命,她嫁给了军阀孙传芳手下的反间谍头目杨怡良,借此为共产国际刺探情报。在逐渐深入的谍战中,俞馥夔发现自己成了丈夫获取功名的棋子......

书籍目录

序曲 绿荫下的青色思绪
第一章 穿越战场
第二章 天津纪事
第三章 壮美秋月
第四章 沈阳插曲
第五章 白骨,白骨
第六章 赏戏之夜
第七章 最后的帝王
第八章 残破的公馆
第九章 情人与女儿
第十章 风流情事
第十一章 工人天堂
第十二章 春水东流
第十三章 南京炼狱
第十四章 喋血上海
第十五章 分道扬镳
第十六章 暗中之战
第十七章 恶狼出动
终曲 旭日初升
后记

编辑推荐

《乾隆的骨头》编辑推荐:女性版《日瓦戈医生》,民国版《飘》,小说版《荒原》,牛津版《潜伏》,革命版《色戒》。一位英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往事三部曲之一,一段从未被中国作家直面的历史,一部精彩而具有野心的史诗。

内容概要

亚当•威廉姆斯(Adam Williams),中文名韦蔼德。
小说家,商人,旅行探险家。出身香港洋行大班、香港赛马会会长之家,少年时期长在日本,后来回英国,牛津大学英国文学毕业,在香港台湾学修中文。现任有170年远东历史的英国怡和洋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代表。20年来在北京工作生活,为家族中第四代在中国生活的人。此前曾做过水手、记者、中英商会会长,获英女王颁大英帝国骑士勋章(OBE)。极富冒险精神,曾组织骆驼探险队,自称“骆驼骑士”,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寻找古城。2000 年,又参加古董车长途越野赛,从伦敦一路开到北京。
已出版的小说有: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乾隆的骨头》等三部曲,《炼金术士之书》,被译成世界上15种主要语言出版。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方面,这本书充满诗意和浪漫;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出令人伤心的悲剧。它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但读起来并不轻松,阅读时吁请高度的注意力,但读者将会有更大的回报。——英国《热度》杂志令人亢奋的冒险。——Time Out 北京惊心动魄的小说,充满令人激动的情节,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像一部电影大片。——《台北时报》史诗般的小说……历史不是闹剧,而是冒险与罗曼史。——英国《金融时报》令人心碎的作品……写得真他妈的好。——香港《南华早报》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这一夜,恐惧笼罩着整个城市,由于没有几个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更增添了一份阴森的气氛。事后,很多上海市民可能会说,他们早有预感似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他们仿佛感到大街上阴云笼罩,空气中充斥着暴风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虽然没有正式宵禁,但是很多店铺的老板很早就关闭了店门。还有一些人看到附近有许多模样凶险的陌生人,都开始紧闭门户,不再外出了。暮色降临后没过多久,人们的预感就得到了正确的验证。大多数租界区外的上海居民——那些幸运的人——都待在各自家里,但是很少有人入睡。他们要么缩在被窝里,要么围坐在炭火旁,不时地竖起耳朵倾听着外面的阵阵枪声。枪声时远时近,有时就在附近的某条街道上,有时似乎就在隔壁。透过公寓楼的墙壁,他们甚至能听到人们粗鲁的吼叫声,卡车尾板合起时的哐咣声,还有那些不幸者反抗的尖叫声。他们被带走,奔赴悲惨的人生终点。静听的人们只有等枪声渐渐远去,汽车的轰鸣声渐渐消逝时才会放松下来。 这天晚上,尽管枪声阵阵,但是大部分的杀戮都是用传统的方式实施的。流氓打手们使用的是阴森森的钢刀,除此之外,他们偏爱的武器还有短柄斧头、刀子和长剑。那些谨慎行事的国民党情报处军官或者宪兵往往会要求他们审问被捕之人,而不是处决他们。但是如果他们不在场,这些流氓打手就会用他们偏爱的刑罚——斩首——来打发他们。共产党员的名单在城市各区流传得非常快,所以他们十分清楚该袭击哪一家,要带走哪一位年轻的革命分子,哪一个学生领导。他们会从学生的父母手中强行拽走他们,把他们带到街上,并在那里用带穗的砍刀处决他们。血泊中的尸体尚在蹬腿,他们就开始寻找下一个目标了。如果出现身份不太确定的情况,他们会根据经验行事——只要是身穿长衫的年轻人,或者留着短发的女青年,肯定都是共产党员,都必须处决。在空旷的南京路中段,或者静安寺路和赛马道两侧的高楼大厦下面,这些流氓打手会把那些呻吟的受害者拖到街上,砍掉其脑袋。白天时,那些神情傲慢的英国人往往会携妻来到南京路购物。今夜,他们手执大刀,在这里恣意杀戮,而那些外国警察则饶有兴趣地观赏着,脸上露出恐惧的表情,有的实在看不下去便转身离开了。细看那些高楼大厦亮灯的窗户,人们会发现住户们由于不堪楼下的惨烈场面而匆匆拉上了窗帘。流氓打手们杀人时还喜欢变着花样。他们砍掉了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胸部和大腿,她痛苦得大声尖叫着,他们让她在地上爬行,鲜血流了一地。就在她爬到外国人的脚下,祈求他们保护她时,他们又把她拽了回去,砍掉了她的脑袋。当然,这种娱乐只针对那些地位和级别较低的共产党员,那些级别较高的共产党官员都被押上卡车送到龙华监狱等待处决,这所监狱专为此目的而设立。 共产党的指挥部大楼分布在城市各处,由于有武装纠察防守,所以更难摧毁。杨逸良带着两名士兵,走进了商会大门。在入口处,他们遇到了李同志,他的口中依旧衔着一只烟,不过,杨逸良更警惕他手中的两把手枪。 “哦,原来是弃暗投明的少校啊,老朋友又见面了。”李同志说,“你现在演的又是哪一出?” “不是演戏。你已经看到了,袭击你们的人我已经缴械了。我刚从军政府首长白将军那里受命而来,专门保护你的安全。很快会有更多的部队赶来帮助你们镇压这些反叛者。那些银行家们穷途末路,竟然动用了这些流氓打手。难道我以前没有警告过你吗?” “好吧,那你最好进来再说。你首先得放下武器,还有你后面的那两个。” 一切进行得非常顺利,会议室里端上了热茶、点心,杨少校也讲得头头是道。他告诉与会的共产党领袖,国民党军队要在几小时之后才能集结完毕,同时商务印书馆正在遭受猛烈攻击。他希望得到总工会的支持,派一些武装纠察帮助他们制服那些流氓打手。他掏出白崇禧将军的来信,目前蒋介石不在南京,此人担任国民党临时总司令,他命令部队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以平息上海的动乱。半小时后,杨逸良带着一群武装工人走上了大街。这时,三百多名流氓打手突然蜂涌而来,举起手中的大刀对那些不知所措的武装工人一顿乱砍,瞬间血肉横飞。接着他们冲进了那些仍然敞着门的办公室。这一切很快就结束了。杨逸良再次回到办公室时,发现李同志已经人头落地,嘴里仍然叼着香烟。就在刚才杨逸良品茶吃点心的房间里,总工会领袖已经全身赤裸,即将被拉上卡车送往龙华监狱了。 共产党总部大楼的围攻行动更为艰巨。商务印书馆的战斗整整持续一宿,直到清晨才结束。黎明时分,流氓打手们强行攻进大楼,存活的共产党员已经寥寥无几。杨少校的任务仍然是督察共产党领导的逮捕过程,周恩来也在其中。杨少校匆忙作了一些部署,此刻的他已经筋疲力尽。回想起昨夜的成功行动,他感到一阵厌恶,于是打道回府,打算好好洗个澡。  就在这一系列事件发生的同时,凯瑟琳和馥夔不幸被俘,她们和其他上百个捆绑着的人跪在一个铸造厂的车间里。她们骑车经过一条狭窄的巷子时,以为那条巷子通向共产党总部的后门,不料却落入了敌人之手。当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周围漆黑一片,只听见前方枪声阵阵。凯瑟琳一直讲着笑话,想缓解两人的紧张情绪。她说如果她们在牛津就读的学院知道了她俩的身份后会怎样看待这二位布尔什维克校友。就在这时,突然亮起了眩目的车前灯。她们还没反应过来,几双强悍的手就把她们抓住拖下了自行车。有人用手电筒照了照她们的脸。“他妈的,是个外国人,好像是个护士。”一个年轻人愉快地说道。这时,她们又听到了另一个较为低沉的声音,“那个看起来像共产党,这个外国人说不定是共产国际的。把她俩都扔到车厢里去。” 她们被粗鲁地扔在卡车光滑的车斗里,车里已经装了半车的囚犯。汽车驶向主干道时,一些有力的手搀扶着她们。她们这才注意到在这些人中有些人穿着学生装,面容忧伤而凝重。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蹲在厢板上,大声地哭着。另一个短发女人,在情人或丈夫的怀里颤抖着,那个小伙子低声安慰着她。“我们是不是落进流氓打手的手中了?”俞馥夔向旁边一位表情严肃的年轻人问道。他的表情与其说是害怕,还不如是充满了愤怒。他说:“我觉得不是。他们更像是一群年轻的资本家纠察。他们在我们家门口停下车,把我们从被窝里拉出来了。当然他们和流氓打手没什么区别,他们都一样凶狠。” “你为什么不逃跑呢?从卡车尾板上跳出去啊。”凯瑟琳问道,她这样发问是因为她自己打算那样做。 “你看后面。”他回答道。她看到她们身后跟着一辆吉普车,车上站着几位潇洒利落的年轻男子,有些人穿着古怪的制服,后面缀着尾巴,脚蹬黑亮的军靴,还有一些人穿着白色的外套。其中有一位戴着草帽,穿着丝绸外套,正守在一挺机关枪后面,时刻瞄着他们。“有些人沉不住气,早就跳车了,他们就把那些人毙了,而且还把那些没有跳车的人也给毙了,你没看见这车板上的血吗?” 就在这时,她们初次见识了行刑的过程。凯瑟琳和俞馥夔的目光被路边的一些模糊身影吸引了过去。她们看见几个黑色的身影把一个年轻人拖上了大街。恐怖的是,她们看见一个高个子抡起了手中的大刀。幸好,身后的吉普车拦住了他们的视线。他们终究还是看到了那个人的结局。在这次噩梦般的旅途中,有好几次卡车为了绕过前方的尸体,车身剧烈地摇晃起来。最终,汽车驶过几道工厂的大门。一些人全身武装地等候着他们的到来,他们的穿着和吉普车上的那些年轻人基本一致。他们被那些年轻人推搡着走进车间,然后被命令跪在水泥地上。她们身旁已经跪了许多人,全都低着头。这时,她们注意到那些囚犯捆绑着的双手正在流血,他们的手腕都用金属丝绑着。很快,凯瑟琳和俞馥夔感到手腕处疼痛难忍,但是当她们看到车间里发生的其他事情后,几乎感觉不到疼痛了。 屋子里有一个烈火熊熊的火炉,两位年轻人铲了一些煤添进了火炉,火势变得更猛了。旁边的一张桌子旁坐着三个人,他们穿着非常潇洒的英式军服,上面镶着光亮的山姆·布朗牌军用钮扣。坐在中间的那位大约二十七八岁,身材高大,大脸盘,两颊红润,长相英俊,嘴角始终带着一丝讥笑。看起来他是这里的头儿,因为其他人都对他言听计从。凯瑟琳当然不认识他,但是俞馥夔知道他经常出现在上海的报纸头条上。他的名字叫作舒汤米,是棉花大亨的长子。他二十一岁生日时,其父送给他几家连锁剧院。人们经常看到他的身边依偎着漂亮的演员或歌星,他号召举办的派对成了人们广泛谈论的话题。今晚由他主持这个非法法庭的审判工作。 刚一进去,就有三个纠察把一位跪在地上的学生拖到了桌子跟前,舒汤米开始审问他。他的面前放着一沓纸,上面列了一长串名字,还有一些可供随时查阅的档案材料。他与其说在大声提问,还不如说是在自我陈述,因为他似乎对面前这位被指控为共党分子的年轻人非常了解。审问的时间并不长,之后那几位审判官低声商量了几句,舒汤米便大声宣布:“有罪,把他拉下去。”三个纠察把这个学生抬了起来,一个抓着肩膀,一个抬着身体,另一个抬着双腿,直接扔进了火炉里。烧火的工人“哐”的一声关上了炉门,宽敞的大厅一下子暗了下来。凯瑟琳和俞馥夔惊呆了,简直难以相信。那一排下跪的人个个吓得瑟瑟发抖,还有人低声哭了起来。刚才在卡车上与她们交谈的那个人扭动身子站了起来,然后大喊了一声:“杀了资本家王八蛋。” “谁喊的?”舒汤米站起身,绕到了桌子跟前,猛地掏出手枪,朝那人的脑袋开了一枪,他立即倒地身亡,鲜血汩汩地流了出来。“看到了吧,这就是下场!”舒汤米大声吼道。“好了,我们继续审判!今晚的任务还多着呢。”那两个烧火工人估摸那个人已经完全火化了,重新打开了炉门,又添了些煤。另一个瑟瑟发抖的人被架了上去,这次是个女孩。“有罪!”舒汤米宣布道。同样,她也被扔进了火炉。 拿着手枪的纠察人员在那群犯人跟前来回走动,防止他们相互交谈。一次,凯瑟琳听到一个人跟他旁边的另一个人说了句话,纠察也听到了,便用手枪柄打他,把他打晕了过去。还有一次,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也就是车上哭泣的那个,一边尖叫一边踉跄着朝门口跑去,还没跑出十步,就被一枪打死了。凯瑟琳和俞馥夔慢慢地靠在一起,相互感受着对方传来的温暖。整个晚上都在审问,都在处决。大多数被捕者都吓呆了,他们毫无反抗地走到审判官面前。当轮到卡车上那个躺在爱人怀里的女人时,她撕心裂肺地尖叫着、哭泣着,扭过头看着她的爱人,绝望地喊着他的名字。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离开,泪水从双颊滚落下来。没过多久,她就被扔进火炉里了,十分钟之后,他也进去了。 凯瑟琳深知自己很快就要面对死亡了,尽管她非常害怕,但她仍然希望死亡能尽快到来。在温度那么高的熔炉里,哪怕一毫秒也难以忍受。她的生命会在一瞬间结束,恐怕连火苗都不会升起。回想起自己曲折的人生,这种死法充满了讽刺意味。最近她一直在思考自己毫无价值的生命。在这个可怕的夜里,她目睹了这里的一切。令她欣慰的是,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她的心灵开始平静了下来。一想到俞馥夔和自己一起遭难,凯瑟琳感到十分难过。同时她又想,如果自己的生命就这样了结,那么她再次见到老朋友也算是一桩幸事了。清晨将至,外面高楼上的窗户里又亮起了灯光,车间里的被捕者已经所剩无几了。她注意到那几个纠察放松了警惕,正站在门口抽烟。她壮着胆子说了一句:“俞馥夔,我俩能待在一起真好。”纠察没有听见她的话,不过俞馥夔也没有听见。俞馥夔面色苍白,正呆呆地凝视着门口。凯瑟琳希望能拥抱她一下。 火炉的门再次关上了。这次是一名俄国水手,除凯瑟琳之外,他是唯一被捕的外国人了。凯瑟琳并没有关注他的审讯过程。她推测这位俄国人的罪名是共产国际的成员,说不定她也会面临同样的罪名。或许他的确是共产国际的,她心想。凯瑟琳估摸再等三四个人就轮到她了,想到她先于俞馥夔离开心里宽慰了一些,如果亲眼看到俞馥夔被处决,她肯定痛不欲生。这时她发现天已经完全亮了。清晨的微光与火炉骇人的黄色光芒交织在一起。她很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日子。她希望这是一个明亮晴朗的早晨,就在这时,她听到了雨点敲打屋檐的声音。突然她想到了埃德蒙,他们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她希望他们的关系能得到缓和。但是一想到和她在一起时他那气愤的样子,她就感到非常窘迫。 现在,她们前面只剩两个人了。她看到俞馥夔正用忧伤的眼神看着她。“对不起!”她轻声说,“别难过,我们始终在一起,亲爱的。这样就足够了,真的。”她的声音是不是太大了?她听到身后传来了军靴的声音。很好,凯瑟琳,你马上要被手枪砸几下了。但是那人的脚步停了一下,然后从她旁边迈了过去。她看到了一位年轻人,身穿蓝色的军装,正阔步朝审判官的桌子走去。她想,看来这是个重要人物。她看见他把一张纸递到了那三位审判官面前。接着,传来了他们的争执声。她看到那个人扭过头看了看俞馥夔和她。那个主持审判的高个子耸了耸肩,摆了摆手算是同意了。那位身穿蓝军装的人转过身,神情急切地朝她们走来。她竟然觉得他很帅气。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脑海里突然燃起了一线希望。


 乾隆的骨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亚当•威廉姆斯 (韋藹德) 當歷史不是包袱時放大圖片 文:曾家輝  在40年代日軍侵華的動盪時代中,一位美麗、頑固但能幹的英國護士,在中國周旋於兩個男人之間,面對政局不定及生活的痛苦掙扎……這就是韋藹德(Adam Williams)新書The Emperor's Bones(中文版是《帝亡骨》)的內容。曾任南華早報記者,現在已是成功商人的韋藹德,對寫作熱情有增無減,在2003年出了The Palace of Heavenly Pleasure(中文版是《天樂院》)後,最近還推出了The Emperor's Bones。韋藹德剛在香港舉行了一個讀書會,和書迷朋友們談談新作,說說靈感,記者也在這夜和他談談前塵,說說往事,好不快樂。  初認識韋藹德,就被他開朗的笑容,以及隨和幽默的性格吸引,更巧的是,記者和韋藹德的家庭背景有些相似,所以話匣子一打開,就有說不盡的東西南北。 大班世家 育出好動子  韋藹德的家族原來自19世紀已來港,他出生後的十年曾在香港和日本住過,之後便到英國接受教育。他的父親P.G. Williams曾工作於一間遠東貿易公司,後來更成為一個頗有地位的商人,還當上香港賽馬會的主席,所以韋藹德總算是個「大班」之子!  「在英國維特尼學院(Radley College)讀書時,我曾經執導一套關於歐洲人在19世紀時入侵日本的話劇。學校放假時,我也會回港,就好像在上大學前的那個暑假,我便當上香港外展訓練學校的導師。我又曾在一艘挪威商船上當水手,又曾以『搭順風車』的方式,在南北美洲旅行。」  這和大家想像的洋行大班之子的生活很不同。韋藹德自小便是一個好動兒,喜歡旅行,喜歡玩樂,但那是一種要「捱」出來的快樂。 中西融合 經歷更多  大學畢業後,他便回港開始學中文,之後還用了兩年在港台深造中文,其間以替人補習英文及投稿到亞洲華爾街週刊。在台灣的時候,更邂逅了一名台灣女子,1978年更決定結婚。  韋藹德表示,他自小便很喜歡中西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或許是受到了父親在遠東地區從商的原因,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他學中文,娶中國籍妻子,是一個自然不過的事,不會讓人有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  「我之後還當上了香港南華早報的記者,曾報道過內地偷渡者、越南船民等新聞。」韋藹德認為從事新聞工作,能讓他有機會親自接觸到內地和香港不同層面的人和事。 從商恰似天注定  1980年是一個轉捩點,因為他轉到一個半官方機構Sino British Trade Council,負責推廣中英貿易。雖然機構總部設在倫敦,但他至少每兩年要到內地參加廣東貿易會(Canton Trade Fair),有時又要到不同地方尋找商機。  之後,韋藹德便開始了他的商人生涯—84年加入了一間航空電子公司,向中國軍方銷售先進電子零件;後來被「挖角」到一間大型中國貿易公司,管理上海分公司……他更因為在中國英國商會服務多年,在1999年獲頒發OBE勳章。  韋藹德能成為如此成功的商人,比當作家更「理所當然」,或許個性隨和自然的他在前半生為自己的興趣四處遊歷拚搏,卻原來是為了打好自己成為出眾的商人的基礎,就好像自己的父親一樣,是天意,還是巧合? 遊絲路見真性情  不過,這個商家可是一個非一般的商家。1989年,韋藹德遊歷了中國新疆和巴基斯坦,初訪了絲綢之路。1995年,他更組建了一支駱駝隊,自稱為「駱駝騎士」,遠征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去尋找一個在千多年前消失的城市。  「在1999年,我更沿著19世紀探險家George Hayward的足跡,搭車穿越了興都庫什山脈……用了兩個星期時間,穿越了內地偏遠且杳無人煙的地區。還有在2000年,我更駕著老爺車,用了40天從倫敦到北京。」他說起以往旅行探險的故事,尤其是有關絲路之旅,更是激動萬分。 過去的並不沉重  韋藹德的《The Palace of Heavenly Pleasure》是以清末義和團為背景,而《The Emperor’s Bones》則以日本入侵中國為骨架。以中國近代歷史為小說舞台,是他特別對中國有興趣,還是有甚麼特別的原因?  「其實,一來是我對中國歷史很有興趣,尤其是清朝以後,中國政局社會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巨變,是作為小說故事的好材料。」  「另外,我聽了很多祖父母的故事,從他們那裡知道了很多當時中國人民的生活,當然有些是我的親身經歷。」在讀書會中,韋藹德讀了好些部分,更滿心歡喜地指出那些原來是祖母的故事,哄得大家大笑。  真是不知仍是怡和(中國)有限公司北京辦事處中國首席代表的韋藹德,為甚麼會有時間寫那麼厚的小說?剛剛才推出第二本小說,他又表示已想好了第三本的大概內容。「第三集的背景會是約60至80年代的中國,應該會比較現代吧。」
  •     拿到书时,正值《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热播,于是,唏嘘。想想电影里那些花样年华的少男少女们,无论是心痛心碎,都不过是成熟后令人不能忘怀的回忆。再看本书中的主人翁,同样的青春,多愁善感伤春悲秋对他们而言实在太过奢侈,他们所面临的是不得不在生命、爱情、信仰之间作单项抉择,现实就是残酷。让我们回到上世纪上半叶,战火威胁着全世界。书一亮相就是两个年轻美貌而富才气招人疼爱的女子,俞馥夔与凯瑟琳。国籍不同、信仰不同、出身不同,却经历了类似的非人遭遇,入狱、酷刑、受折磨、脱险,前者因信仰共产党而被捕,后者帮助俄共的对立方而落入俄共的监狱。两人意外结识,即猩猩相惜,又有所防范,共同乘船回中国。在书的开头,我们就知道了俞馥夔被共产国际发展为间谍,那么凯瑟琳也有秘密身份吗?两个女子之间能够建立起友谊吗?让人不禁捏把汗。两个女子在抵达中国后,就分开了。俞馥夔兑现承诺,与送她出国的男友共同生活,这个男友同时也是她间谍活动的主要目标。凯瑟琳千辛万苦寻找亲身父亲,不料父亲根本不认她这个女儿,是因为生性冷酷吗?两个女子似乎一直各过各的日子,很难交集却还是交集了。有种说法,在地球上任何陌生人之间,都可以通过八个人二联系起来,果真。俞馥夔是袒露在读者面前的女间谍,而小说中的间谍不止她一位,只是隐藏的相当深,隐隐约约让人怀疑此人是不是间谍呵。他们各为其主工作,但所背靠的组织其实不可靠,时而对立时而又联合起来,我们也只有为这些自愿的、非自愿的间谍的命运而担惊受怕了。小说以两个女子为主线,分别构建了两个故事,两个圆一圈圈地扩张,直至相交。在各自的圆里,容纳进了上世纪军阀混战,落魄至中国的俄罗斯贵族、银行家的发达与没落、保守的大家族内幕。背叛、猜疑、爱情、死亡。年轻人的群像包括:有的婚姻自由而抗争,有的为信仰而付出生命、有的为前程摒弃良知、有的为钱财奔忙。灯红酒绿也罢,甘于或不甘于清贫也罢,在战争中,所有人不刻避免地被悲情笼罩。《乾隆的骨头》
  •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身为护士并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俄国大革命的女孩儿凯瑟琳,为了寻找失散的父亲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也踏入了民国军阀混战的历史,而后还不得已周旋于动荡的社会生活以及两个男人的情感纠葛之间……也许,年轻的凯瑟琳并不敢奢望,几多年之后,她的故事会被一个据说是她的才华横溢的后人写进中国历史,但她还是毫无保留地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不仅属于她,也属于一个时代人的那段历史。相对于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民国初年军阀混战那段历史显然是不值一提了,也难怪作为中国人,并且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我和绝大多数国人一样,对此历史的了解根本模糊不清。选择《乾隆的骨头》这本书有50%的原因是因为它的作者是我喜欢的女作家虹影的老公,因为喜欢虹影,也便对她的老公充满好奇。另外50%的原因则是因为对于军阀混战历史的关心以及好奇。不过一路读来,渐渐的我忘记了虹影与作者威廉姆斯的关系,忘记了浅薄的我对于军阀派系以及割据历史的猎奇心理,仅是一个人沉浸在那段历史中普通的男人女人,中国人以及外国人历久弥新的经历所带给我的震撼以及触动。众所周知,民国初期正是内忧外患非常复杂的时期,列强虎视眈眈伺机而入,而国内形势也因各方势力权力的不断交替而风雨飘摇,不过对于宏达叙述早已驾轻就熟的威廉姆斯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正面描写那个时期中国大陆的动荡和飘零,而是仅凭借着对一个金发碧眼的英国女子凯瑟琳,和她周围那些因战争的无可选择而被动地投入其中的青春生命的叙述,就展开了对二十年代中国历史的详尽述写。于是动荡年代中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友情都一览无余。应该说是威廉姆斯的家族历史与中国历史无法割舍的渊源决定了他对于中国历史的热爱,因而他的家族故事总是穿插于中国历史之间。《乾隆的骨头》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我虽不知道故事中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是作者艺术创造的,但是我却知道我的认知被完全融入历史大格局之中那些一个又一个生命,由热烈到最终不得已归于沉寂的残酷现实实实在在地震撼了……当历史早已成为历史,当曾经的轰轰烈烈早已隐入历史的尘埃,再来读这样一部不是历史,却照见历史的小说,再来遇见那些活生生怀揣了理想以及信仰的青年人,体味他们被时代所裹挟的悲怆、纷乱而离奇的生命境遇,实在是幸运。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有点拖沓,翻译的质量也略差,导致整体观感不佳。
  •     包装还是不错,5折当当购买,纸张差了点很容易烂,三部曲都是敏感时期,很难看到其他两部,有台版就买
  •     喜欢历史,蛮想读读!
  •     叙事略显赘述 总体不错
  •     读了一大半了,情节吸引人。而且让我从外国人的眼里再去看中国人,不一样的视角。
  •     简历里评价本书是一部女性版的“日瓦戈医生”,私以为是贴切的。叙事规模宏大,人物视角众多,前半本叙事平缓,后半本情节跌宕。在相对客观的历史描画里,也有人物的突破和成长。很喜欢。
  •     中国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历史于我脑海里是模糊的。历史书的版本里有此起彼伏的军阀混战与共党的光辉成立,但这段历史在小说里以几个年轻人的视角血淋淋地展现。读到1927年上海大屠杀,我已经痛苦地不忍卒读,但合上书页后,我知道等待凯瑟琳的还有二战,而等待雷兰花的,还有其他50年的痛苦岁月。
  •     没第一部好看
  •     老外写的中国故事,民国早年间的激情间谍们,要是拍成电影应该不错。
  •     很难静下来读一本书了已经。喜欢的是中国的那一对。然后感想...真的想不起来...看外国人写中国,就跟通过看照片照镜子一个味道。
  •     内容还是不错的,以历史为依托,讲述的故事也很丰富,不过实在和乾隆的骨头没啥大关系,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写~
  •     只能算通俗小说 过多的巧合把原本可以打动人的故事变得苍白 与其说是一个”比中国人还了解中国人“的外国人写的 不如说是一个想象中国的歪果仁
  •     此书是买老鼠记者全套赠送的,还没看呢,不过包装挺好,正版!
  •     那段历史 (跟自己预想的有那么点不同
  •     读起来让人感到胸中一口气一直在压抑着,我们是该感到悲哀的吧
  •     文风不太习惯吧,书写的还好
  •     外国人写中国的历史背景的故事应该算很好的了。
  •     历史是外壳,成长是内核。佳作。
  •     今年以来度过的最好的历史小说!
  •     英国人写的发生在中国大变革时代背景下的浪漫+冒险小说。比较值得一看的地方是,原本心怀各种单纯理想或革命理念的年轻人怎样在面对残酷的战争和政治现实之后重新找回活下去的理由。总体来说风格还是西方化了点,尤其是其中中国人物的语言,看着有点不习惯。
  •     一般般。
  •     感觉还可以,也许事翻译的原因,没觉得很精彩;故事的时代背景倒是很有意思,确实是一段国内不愿意提及的年代。
  •     我不喜欢这种作者随意安排每个人生死的故事。 而且秉承英国小说一贯传统,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疯子, 但那些说不知道为什么书名叫“乾隆的骨头”的同学,你们并没有真的看书,对吗?
  •     爱的罗曼史,上世纪20年代背景的小说,作者家庭。
  •     书挺好,战争,成长,爱情等等多种因素一应俱全,但直到看完我也不知道为啥叫这个名字,求破。
  •     很久没看小说了,因为作者的背景去看的。描写、布局什么的没什么新意。但故事的背景之一放在天津,只能说明我想家了。这本书写的上下够不着,纯娱乐吧里面又有些沉重的东西要思考;鸿篇吧又不够厚重,哪儿哪儿都轻描淡写。反正不过瘾不深刻不留心浪费钱。
  •     ……完全不好看
  •     真是迷惘的青春
  •     How the women were affected by war, or by the persons live with them
  •     一直没读完,看过的部分感觉挺棒。
  •     水平欠佳的翻译是如何毁了一个故事的。。。
  •     终于补上了一段军阀混战的历史,看到一半发现是小说,看到最后还好说跟历史基本一致……战争不管打着什么旗号都掩盖不了其丑陋的姿态。那时候的好多人的思想都亮闪闪的,激情澎湃那种,即使他们的信仰不同也让人心生敬佩,是为了写小说需要吗?
  •     印刷精美,纸张不错,有塑封,全新的
  •     任何一部小说都难以对复杂的历史事件做出公正的评判,因为它并不打算成为一部历史。
  •     非文化快餐类文学,要有一定的阅读功底才看得懂。
  •     民国时代的革命斗争,混乱残酷
  •     包裝很好無破損 到達很快 品質不錯 五星
  •     凯瑟琳就一淫娃荡妇。看的这个生气。好可怜Manners,好让人心碎。第二部比较烂,一般般。期待第三部。
  •     故事框架很庞大 读来很带感 但读完之后将近一个月来写短评 我觉得很幻灭 毕竟 所有情节的机缘巧合背后都有一个身份牌为“作者”的上帝 但无论如何 作为一部小说 它很精彩 我也很敬佩本书的作者
  •     毕竟是外国人,内容总爱涉及一些男女交欢的事,名字叫乾隆的骨头,可是内容一开关就让人看的无聊...............
  •     战争毫无荣耀可言,即使为了某个崇高的目标,也是如此。它不会使一个人更加高尚,相反,却强迫人恢复动物的本能。
  •     都是简单的词汇,但是读起来很费劲,故事也不吸引人。
  •     比慈禧的面子要强很多,虽然有些细碎的地方(比如称谓和对话),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外国作家对文化的理解仍有隔膜的缘故,略显生硬别扭,但总体来说是部野心勃勃的作品
  •     有些长了。对了解那段历史有帮助,只是亮点也有限。
  •     觉得一般。买了觉得后悔。不会再读第二遍。
  •     在历史的大环境下,人的命运一切皆有可能!
  •     很是不喜欢其中对暴力的描写,作者的趣味大于悲悯。主人公的人设也有点崩,玩世不恭到自我救赎?陈旧而蹩脚的情节设置。至于与中国大革命的关系以及作者的历史观就更谈不上了,充其量提供了一个外国视角吧
  •     绝对一荡气回肠的民国爱情故事
  •     跟风买的,读不下去
  •     故事和前一本有着蛛丝马迹的联系~说是用另一个角度看待那段历史,其实更是一段稍显混乱的爱情故事,消遣一下是可以的~但是书名太坑爹了!
  •     第45本书。浪漫惊险的历史小说,啃起来迅速而轻松。很适合拍成美剧。
  •     骨头好啃~期待其他两本啦~~
  •     确实,这个题材的故事,还没有国内的人写过,潜力无限大;整本读下来,作者触及的东西很多,但是总有钝刀砍精钢的感觉~
  •     从小角度看历史才真正得让人体会到什么叫历史感,那条匆匆逝去的历史长河把小人物们裹挟着,所以他们才最接近最真实不是吗
  •     外国人写的中国大时代背景的小说。书很厚,情节稍显缓慢。到底是外国人写的,读起来像翻译小说,特别是小说里华人说话的感觉(没有中国味,小说里的海龟也就罢了,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说话的语气都像老外)不过以外国人的视角所描写的这段中国历史为背景的故事倒是可圈可点。
  •     青春成长小说
  •     前3/4看的很吃力,因为译者没有体现出当时的语境,甚至不算流畅的中文,“看在上帝的份上、哦不、事实上、我的老伙计”随处可见;最后几章就流畅多了,故事的高潮也随之而来,作者还是很会讲故事的。读到最后有一点小惋惜,小扼腕。 这本书帮我梳理了那段历史,起码这是我从中得到的仅有的感悟。
  •     读书速度没有以前快了,这个翻译文本读起来有点慢.
  •     买的时候是半价,又是小说,容易读
  •     很好的书,不仅印刷有诚意,写的更是十分赞。
  •     写得真好 气势恢宏 也的确是一段被国内遗忘的历史 像是接下去浩荡的50年的序幕 再残酷的战争背后还有更残酷的人心跟战争的继续
  •     历史中穿插着浪漫的感情,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军阀外国势力勾结下的中国,共产党国民党起步阶段的历史,如作者所言部分并非实际历史,有虚构成分,但从第三方的角度描述了当时各方势力勾结下的中国社会,民不聊生城市治安混乱。不足之处就是整体显得混乱,凯俞两人除了是同学,一南一北并无太多紧密联系
  •     断断续续花了好几天时间看了不到200页,实在是觉得没什么可看的,会有“谁快来给我剧透啊”的感觉=-=
  •     这么厚一本书写得很辛苦吧?可惜还是差评!
  •     Adam的描述很生动,虽然是虚构的小说,但是细节是那么的生动,仍然能够让我们窥探到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发生的故事,历史永远值得品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