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战争史(第5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08636634
作者:台湾三军大学
页数:460页

作者简介

《中国历代战争史5:两晋》内容简介:《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
《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
自《中国历代战争史》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
《中国历代战争史》为第4册,内容涵盖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九十年间的主要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蜀吴猇亭之战(亦称夷陵之战)等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尽在其中。
《中国历代战争史》亮点:
一、专业视野,评论精彩
军方专家的全面届入,使战争检讨有了全新的视野对战争的检讨,讲述每场战争时,最后部分即“申论”,是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比如牧野之战的申论:编纂者经周密论证,认为姜尚助周王训练使用新武器——战车,阵法上亦有中央突破与两翼策应配合。战车速度快极,虽是堂堂之阵,而致有突袭的效果,做战之时,周军以寡敌众,当然志在杀伤,终致敌方前军崩溃。这种解读,既避免了“至仁”与“至不仁”这种无法穷究的论争,也给“流血漂橹”以崭新的解释。这种精彩解读俯拾皆是。
二、重视地理,手绘地图:
军方专家的参预,使《中国历代战争史》对军事地理有一空前的重视:一是讲论战前形势时,必将双方地理地形做相当论述;二是绘制了近800幅完密的战争地图。历史是活动的流体,皆依附于凝固的山川大地,前人讲究“左图右史”,即意在不割裂这一体两面。离开地理地形讨论统帅和战将的高下智愚,既失公允,亦失凭据。《中国历代战争史》地图,全系手绘,脱胎于军事地图,精确详密,自不待言,亦使《中国历代战争史》成为一部让历史真正落到地上的大著。
《中国历代战争史》看点
一、对于普通读者而言:
这是一个史迹斑斓、意气纵横的史学天地;一部承载得动中国绵长历史、完美展现先人“故智”的煌煌巨作。
蒋介石手令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时,初衷是分发军中校官,以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军中校官,学识当然有限,故《中国历代战争史》除开学术上的求真求善外,在结构上力求层层展开,语言则务求明晰如话。因史事浩繁,非精炼典雅之文字,难控篇幅,事实上,这种文白相杂的典雅之作,极为精彩,文风略与《红楼梦》《儒林外史》等作品相当,绝无难读之虞。
《中国历代战争史》号为“历代战争史”,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历代有作为的君臣良将,皆在战场和政治上扬名立万,《中国历代战争史》自始至终,皆以这两把手术刀解剖他们,而不以这六十年来大家所熟知的,以阶级论来划分政治正确或不正确,或以忠奸智愚来将他们分门别类。编纂者抛弃意识形态和标签,务求将他们的政治智慧、军事天才和决然勇气,展示于读者目前。这种极务实的态度,延续了中国历代史家的真正传统。拨开云雾,朗月分外清洁;抛开浮荡,先人的智慧和勇气才显出分外的光芒。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篡者皆民族战争、国内战争的亲历者,亲见本民族濒于绝境,深知立国成事之艰难,对民族感情尤深,对战争的思考尤为痛切,形与笔底,则处处可见这种情怀。《中国历代战争史》开卷即指明我先民之苦境,赞赏其战斗精神、手创之灿烂文化。全书之中,对先人均有极大尊敬,排列形势,让读者明了,他们智或有所不及,力或有所不逮,或深陷形势之绝境,失败者当中,不乏真英雄。读者藉此获得对先人的温情、对本民族的认同,获得人生的信心,懂得时时处处宽容他人。
中国历史绵长,史事浩繁,非有大作,无以展现。《中国历代战争史》作者名家云集,正是撰写宏大历史的最佳人选。要求得“故智”,却又拒绝大历史著作者,终难以如愿。这种悖论,表现于人生的时时处处——没有人能轻易获得知识,或是成功。
二、对于军迷和军方人士:
这是一部独一无二的旷世巨作,一堂饕餮盛宴。
这套书,填补了《剑桥战争史》当中中国部分的空白,是一部沟通中国历代史作的大通史,因久历实战的将校的参预而精彩无伦。中国历代史家,绝少知兵者,对于战争,常怀有悲悯,不愿对战争做详密介绍,导致有关战争史迹,流散于各种典籍当中,而无专门史著。《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者,将这些史迹,从典籍当中,细细搜选,一丝一缕,详加校订以期至当。21年艰苦卓绝,终沟通前史,成就这一绝无仅有之战争通史。是军迷和军界人士的不二之选。
三、对于政界:
《中国历代战争史》堪称政治智慧的源泉。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是一股力量,力量使用与否,在何处使用,却是政治家面临的问题。军事与政治,犹如双手和神经中枢。
全书当中,对政治的重视,一在国际,一在国内。这是《中国历代战争史》当中极为赞赏的“蓄虎在山”之政略——以实力压制敌方,而不轻试锋锐,正是求得国际和平、谋取国家利益的无上方略。今日国际,谙于此者屡得大利,眛于此者,屡见催败。
国内政治始终是《中国历代战争史》重视的一点。优秀统帅,始终能与豪杰同休戚,政令简而不繁,以公心推于万姓。文景因之大治,元代因之速朽,历代典籍皆屡见不鲜,只不如《中国历代战争史》这样明确提出政治战略,而又解读得如此透彻。
书中政治人物,或参预国际纷争,或以上御下,或以下侍上,或平级相处,成功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中国历代战争史》当中对政治人物的品评,极重视政治理想。政界人士细细揣摩历代政治人物的临事机变和政治理想,即可获得相当的政治智慧,和前行的勇气,从而成就自己,为国家谋得福祉。
四、对于商界:
这是一座充满财富的绵延群山。
商场如战场,实非虚言。一公司和一国家,面临同样的问题:同行之间的竞争,人才的获取,人才的驾驭。
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为中国国际竞争较为透彻之时。春秋时齐桓公在管仲的指引下,透过纷繁芜杂的国际纷争,看到了华夏集团的命运,提出“尊王攘夷”的政治主张,从而联合诸夏,外抗夷狄,内息本集团内纷争,开启了春秋五霸的局面,本国所取得的利益,远超其他霸主。管仲堪比行业内极成功的先行者。他的成功之处,还在于他的国家道德:不临驾与诸夏之上,不取诸夏之财富。透视时势和追求道德,是集团取得财富的最捷径。
求得人才,礼遇和金钱不是唯一的利器。马援到公孙述那里,公孙述极尽礼遇,许以高官,马援断然离去;见到刘秀,刘秀便装接待,马援却决意追随。刘秀的长处,一在于自身的见事明彻,一在于屡申国家大义,极有担当。商界并非单纯的利场,以造福众人之心,以公道之心,贯彻于公司经营,或有意外的收获。
人才的使用,是经营管理的大事。三国时钟会是一代名将,司马昭明知他野心炽烈,仍然用他伐蜀。他认为钟会不但才气过人,且在伐蜀的议论当中,态度最为坚决,有必胜之心。至于平蜀之后,如有反心,则归意甚坚的本国士兵必不为所用,蜀国沮丧之师必不堪用,料无成功可能。管理者在使用人才,不必执着于德才兼备。另外除本身才能外,其信心、决心也应考量。
在商学兴起之前,世上本无商学,大家从事商学,无外对时事的观察分析,或是用前人“故智”。对时世的明彻可称“当下之智”,是横向的广度;后者则是纵向的深度。大敌当前之时,前沿广大、纵深厚实者,腾挪的余地越大。同理,同时拥有“当下之智”和“故智”,当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多的角度用以观察问题。《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论的战场和政治场,正是我们先人最为精彩的表演场,商业者行走其中,悉心留意,商业“故智”随处皆是。
五、对于专家学者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极可靠的资料库,有专业的著史方法和史学观点。
《中国历代战争史》材料的采取,取法于《资治通鉴》。编纂者搜罗540余种典籍,然后漫行其中,将有关战史者尽行采撷,经军事专家和史家的共同认证后,才用于撰写之资。故《中国历代战争史》不但资料丰宏,且史料均经仔细认证。
《中国历代战争史》当中,极重视时代形势和战前形势的叙论,战争的触发、决胜皆以此为依凭。每一论点的展开,皆以论据的铺开为前提。每一史学观点的得出,皆以强大论据为基础,并以战争原理相照映。论据、论点、史观层层相因,丝毫不爽,让读者感觉清晰如绘。
《中国历代战争史》史观,未受纤毫意识形态和标签化的影响,尽显军事家的专业性和一流史家的底韵,专家学者可将这些史观与自身的观点对照、碰撞,对史识史才当有良好的助益。

海报:

书籍目录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5册)目录:
第九卷 两晋时代
第一章 东西晋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晋平吴之战
第三章 匈奴刘汉之开国及其灭西晋之战
第四章 后赵石勒开国之战
第五章 东晋内乱之战
第六章 慕容燕开国及桓温灭蜀之战
第七章 燕晋乘乱伐赵及苻秦建国之战
第八章 桓温北伐——伐秦伐燕之战
第九章 前秦统一中原——灭燕之战
第十章 前秦统一之诸战役及其灭亡
第十一章 拓跋珪兴魏及其扩张之战
第十二章 桓玄篡晋及刘裕复晋诸战役
第十三章 刘裕灭南燕及平定内乱诸战役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战争史5:两晋》编辑推荐:蒋介石亲自下令编撰并题写书名,蒋纬国主持修订,军中将校担任撰稿,史家负责指导审校,历21年而成的一部战争史巨作。•军方专家,俱久历战火、将校之选,史家当中,钱穆、王云五、姚从吾、黎东方、陶希圣、蒋复璁、陈致平等名家悉数效力。囊括全台湾史家、军事一流专家。阵容之强,盛况空前。•18巨册,500万言,再现中国历史4600年当中500余会战全景。•历经4个版本,见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一次对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盛大回眸与全面检讨。•一部沟通历代典籍、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一部中国两岸军方都大量分发军中将校、用以提高官兵军事素养的恢宏之作。•一部继承中国战略思想,可用以指导军界、政界、商界精英的奇书。•一部抹平普通读者、各界精英阅读习惯差异的作品。•一部每一页都是中国前人智慧总结的书。•台湾陆军上将蒋纬国,三军大学校长、陆军上将徐培根,亲笔作序。•中信出版社2013年重磅巨作。•将星荟萃,史家云集,强大的作者阵容:编纂委员会:编委会主任委员:徐培根(陆军上将)皮宗敢(陆军中将)罗列(陆军上将)刘安祺(陆军上将)余伯泉(陆军上将)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将纬国(陆军上将)编委会委员:许朗轩(陆军中将) 朱嘉宾(陆军中将)总编纂:李震(陆军上校)审校委员:姚从吾(历史教授) 蒋复璁(历史教授) 徐道邻(历史教授) 宋晞(历史教授)陈致平(历史教授) 夏德仪(历史教授)刘光(陆军中将) 张傧生(历史教授)方豪(历史教授) 黄大受(历史教授) 许朗轩(陆军中将) 杨家骆(历史教授)李方晨(历史教授) 赵铁寒(历史教授) 黎东方(历史教授) 萧一山(历史教授)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蒋纬国(陆军上将)指导委员:钱穆(历史教授) 王云五(历史教授) 陶希圣(历史教授) 蒋复璁(历史教授)黄季陆(历史教授) 方豪(历史教授) 屈万里(历史教授)

前言

序言一《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人类在数十万年持续不断之生存斗争中,其出现于斗争舞台或消逝而退隐,乃历史上所常见不鲜之事。尼罗河畔之古代埃及人,美索波达米亚草原之古代巴比伦人,在世界早期历史中,均曾有卓然不凡之成就与贡献。但历时既久,其适应力不足以抗御时代之巨轮者,多已悄然褪色,或退出人类斗争之舞台,阒然无闻于世。独我中国之文明,兴起之早,盖与古埃及与巴比伦文明相颉顽,迄今已历五千余年。在此长期之生存斗争中,我国国势虽有时而盛,有时而衰,但至今犹能卓然自立于世界者,此其中当有其长存久持之道。吾人综读此五千余年之历史,细加研求,得二理也。其一为英国近代史学家汤因比氏(A.J.Toynbee)所发见之定则,即艰难奋斗,乃能创造新的文化和文明。汤因比之言曰:“人类所受严酷之考验,其第一个阶段是由阴入于阳(即由静入于动),其所经过是动的行为,这是人类受到敌人大挑拨(Temptation)而做出的。人类付出其智慧与努力之代价,历尽艰难困厄,最后终于克服敌人获得胜利,遂居于进步前驱之列。”研究古代文化之亨廷顿(Ellsworth Huntington)在其所著《文明与气候》(Civilization and Climate)一书中亦有如下之记述:“许久许久以前,一群无衣的、无居室的、无火的野蛮人,来自热带中温暖的故居,逐步向北方前进,由春季以迄夏末。他们没有想到他们所离开的是温暖之地,直至九月,才于夜间感到砭骨的风寒。一天一天的过去,情形又更坏了。他们不知道原因所在,到处乱窜以期避开。其跑到别处的通通死亡。他们有极少数的人,看到这样刺人的天气无法可避,乃运用人类最高之能力,以从事于有意的发明。有些掘地以蔽风雨,有些采取树枝树叶盖起茅屋,搭起暖床,又有些一取兽皮以裹身。不久,这些野蛮人便朝向文明大步迈进了。裸体的有了衣服;没有房子的有所遮盖;一无储备的则取肉类干制而收拾起来,在冬天并储有硬壳果了。他们调整自己以适应艰苦之环境,终于步步向前得到了生存。”像这样人类与自然环境之斗争,在中国古代传说上亦有很多之记述,如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禹平水土,益焚山泽,皆为我国先民与自然环境艰难奋斗之事迹。其间软弱无能者多已归于淘汰灭亡,惟有坚强奋斗者始能继续生存。此可证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发见之原则,确为不易之定论。与汤因比氏研究历史所得相同之结论,我国孟子亦有同样之言论。孟子之言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综合孟子与汤因比氏之所论,即所谓“多难兴邦”与“逸豫丧邦”之意。其实世界各民族,每个民族都是经历过许多艰难与困厄,但其胜败存亡迥然异数者,盖非艰难困厄之难易,而在经历艰难困厄时能坚忍不屈,动心忍性与增益所不能之为难能可贵也。中华民族在其长期奋斗之历史中,经历内忧外患艰难之多,无异于世界古文明各民族,而卒能克服艰难卓然自立者,赖有此动心忍性坚忍不屈之民族性也。其二惟何?则为中华民族之政治思想,竟为天下一家之世界思想也。《尚书•尧典》中首提“协和万邦”。当时所谓万邦,盖即各氏族之众多部落,而使和平辑睦以相处也。从史实上看,中华民族每当兴盛时代,文治武功赫奕,四周邻邦之依附者,完全为仰慕上国文化而贡纳其方物。故邻国之依附,乃为文化之交流,而非武力之征服。而治国者从不以征服异族为荣,反以所治之人民匹夫匹妇不得其所为耻。在统治中,必使各族平安相处,和协辑睦,文化混同,血缘交流,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为中国政治思想之极则。各民族在此恢弘容让之气氛中,如春风和雨之陶冶,自然涵容同化而不自觉,久之遂混化为一个民族,而其利害祸福无有畛畦之分矣。吾人就此五千余年之历史中,当时有所谓夏、夷、黎、苗、猃狁、獯鬻、肃慎、东胡、戎狄、荆楚、百濮、群蛮,乃至鲜卑、匈奴、氐、羌、羯、突厥、契丹、回纥、吐蕃、女真、蒙古、满洲等不胜枚举之各族,今日欲再追寻其痕迹而不可得,而各族之后裔,均浑然同处于中华民族之中而不自知,亦不以此而自外也。此岂世界其他民族之残忍相杀,或近代弱肉强食之理论所可比拟哉?原来世界人类,均属圆颅方趾,其是否同出于一源,固有待于研究与考证,但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凡有血气,莫不尊亲,则属心同理,行同伦也,此为中国大同思想之根源,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大而且久者,盖实赖此一哲理之存在。再就中国之军事思想而言,所有我国古代兵学,对于用兵之战争均以仁爱为出发点。《司马法》曰:“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太公六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无取于民者,民利之,无取于国者,国利之;无取于天下者,天下利之。”《尉缭子》曰:“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又曰:“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也;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所以中国之军事思想以安民利民为目的,而用兵则在诛伐暴乱,拯救人民为事,此与西方兵学家以崇尚杀戮征服者大异其趣。吾人细读中国五千余年之历史,自原始之众多异族并处,逐渐进于现今之民族混同,盖无一不由前此二理之交互为用,前者出于坚忍不屈,故能历久弥远而卓然自立;后者出于仁爱一体,故能涵容混同而相助相成,二者皆为中华民族所以永存之道也。今就以史例言之,中国开国之初,即有夏黎两族黄帝与蚩尤之战争。当时蚩尤声势之优越,黄帝固以艰难百折,始能获取胜利者,但黄帝既胜之后,夏黎两族相处若一家之人,故两族同化最早。嗣后汤武战胜桀纣,既胜之后,则用夏变夷,翕然同化。后至汉唐宋明各代,亦无不皆然。由以上之史例以观,诚可证明中华民族之永存,实由于上述坚忍与仁爱之两种民族性之交互为用,而又交互相成之功。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而我国历史文化载籍浩繁,欲研求此种事理,则整理过往之史料而使成为一种有系统之记载,殆为今日史家重要之责任。况当现代,世界已进至卫星飞弹氢弹钴弹时代,人类已濒临毁灭之边缘,则中华民族之卓然长存与涵容混同之史迹,殆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存之借镜。则斯编之辑,不仅可为中华民族后人在此剧烈竞争之时代中,知所以自处之道;抑且可告知世界人类,残忍相杀,终非永存之唯一途径,而翻然有所改变,斯则世界人类共同之福祉也。余等奉命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故提其要点,垂涕而道,语重心长,不觉其言之深也。全书既将完成,乃以此意为之序,良可用以勗勉国人,使知所以自励;亦所以贡献于世界,借以增进共勉之道。中国历史典籍浩繁,史料丰富,而编者限于智识与时间,其取舍之间,常以与当时政治军事有关者为范围,因之其谬误与遗漏在所难免,深望海内贤达,时加指正,则不仅本书之幸,编者同仁亦深得裨益焉。修订序言“三军大学”校长兼《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近以公开出版,传诸于世,本校为慎重其事,特组设修订委员会,校订内容,增编索引,调整册次,统编目录。纬国忝为主任委员,深感此一巨著之传世,对其编纂与修订之缘起及经过概要,应首加说明,以供读者研究本书之参考。1955年10月1日,蒋公以(四四)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国防大学”(本校之前身)编纂中国战争史。“国防部”于同年十一月二日以孝孔字第五○号令将此手令转饬本校。手令要旨谓:“中国古代战争史应在‘国防大学’专设研究小组,并聘文学历史学者对于战史特有研究者,参加研究与编纂,此可与张其昀‘部长’切商实施。”编纂中国古代战争史,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本校为执行此项研究与编纂工作,于1956年1月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遴选对兵学及战史富有素养之将校担任撰稿,并聘请名史学家指导与审校。此项编纂工作直至1972年5月,全书方告编印完竣,历时凡十六年有余,盖为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本书印制后,大部分分发军中干部阅读,以增进其对中国战争史之认识,磨练用兵修养;一部分赠送教育文化团体、学术研究机构及学者,以扩大学术思想之交流。数年以来,颇获各方赞许,并纷纷来函索阅。本校鉴于编著书籍在供人阅览,传播思想,故特将本书公开出版,以广流传。使此宏富之中国战争思想,更能发扬光大。我国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本书从浩繁之史料中,整理研究,融汇精练,编纂成体系一贯,系统分明之战争史。对每一朝代,首先综合论述其全般大势,包括:地理形势、政治情势、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运用、主要人物之影响等,由此以明了该一朝代之全般情势及盛衰得失。对每一朝代之重要战役或会战,则各以专章论述。在每一章中,则先论述该一战役或会战前之一般形势、形成导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运用得失、战后情况等;最后对该战役或会战加以综合申论,以检讨其成败,并引战争原理原则相印证。由此以吸取战史之教训,启发战争指导之智慧。本校依据过去编纂及今日修订本书之体认,深感对我国古代战史之价值,应在此加以阐述;对欧美人士曾有误解我国战史者,应在此加以辨正,俾使史实之真谛易于发扬。过去我国史书上对战史之记载,常偏重于战争理论;对执行战争之方法与技术,则散见于各种记载中,零碎片断,难于寻觅。因而使人认为我国战史缺乏人、时、地、物之精确数字,疏忽作战行动之详确空间与所用之战具。此或由于史书成于儒家之手,而儒家重“王道”,轻“霸道”,避免渲染战争之杀伐行为,有以致之。更或由于古代史学家认为战争哲理可以持久,而战争之方法与技术,随力量、空间、时间之不同而变化,难以为训。至于野战战略方面,或因秘而不宣,或因写史者未能体会,故多未作有系统之分析,或仅作语焉不详之记载。后世之兵学家与史学家,亦鲜有致力于搜集此等零散之史料,未能专力研究整理而补充之。欧美人士以现代之眼光看我国古代战史,每认为我战史空泛,而轻视之。本校编纂本书时,对人、时、地、物之考证,曾力求详确;并根据当时之情势,作合理之研判,以求弥补(凡研判者均注明系研判所得)。本校依据编修本书二十年来之体会,认为我国古代战史用现代纯军事观点视之,虽有若干缺陷,但在战争理论与指导上,则极具价值,如建国大政、国防经营、建军制度、战争策划、战略与战术之运用等,皆有丰富之经验与辉煌之成就,实具有永恒之学术价值。尤有进者我国有悠久光荣之历史,地广民众,雄居亚洲要域,以此背景缔造之战争史实有其独特之价值,简言之,概可以大战略、国家战略、军事战略、野战战略及战术等四项说明之。虽然在我国古代战史中,未曾明列此等项目,但其内容均有包涵,只不过以不同之术语与辞句表达而已。为使研究我国古代战史者,易于与现代之战略区分发生连系,故特以此四项阐述之。第一,在大战略方面:我国过去各朝代对大战略之运用极为讲求,尤其在纷乱之时代,常有突出之表现。所谓大战略,亦即友邦间为谋求共同目标而发挥统合力量之战略。至当代各种战略之定义已另撰《为战略正名释义》,刊于本书第十八册之末。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中原诸侯与楚、秦之斗争,各邦国大战略之运用,已极具战争艺术化之能事。其中如春秋时代,晋、齐、秦联盟以破楚之城濮之战,秦、楚联盟以对抗晋、吴联盟所形成之长期争霸斗争;战国时代之苏秦合纵以抗秦、张仪连衡以破六国等,即为显著之史例。诚然,各朝代对大战略之运用,巧拙有别,因而产生不同之结果。但我国历史学家对此等历史事实之评述,则几乎抱有同一之观点,即赞誉信守国际道义,并称许长治久安之政治与军事战略;对于国际间之背义或暴虐行为,必力加谴责。第二,在国家战略方面:我国过去各朝代虽无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心理战略及军事战略等名词,但其运用多能讲求配合。所谓国家战略所包涵之政治、经济、心理及军事四略,过去尝统称之为政战二略。惟近代国家事务日形繁杂,仅政略与战略两词,已有不够明确之虑耳。我国过去特别重视行仁政,讲信义,安民居,裕民生,以奠立政治、经济与心理战略之基础,而军事力量之运用,旨在以战止战,保障和平。虽然在我国悠久之历史中,各朝代对国家战略之运用,常因帝王及其将相之观点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历史事实指出一项规律,即凡能统合运用总体国力,且以“仁爱”为出发点运用军事力量者,必国强民安;反之,必国破民困。秦、隋二代于统一之后,均拥有强大之武力,但却为我国历史上之短命王朝,即为显著之例证,其败亡之因果关系,值得引为戒鉴。第三,在军事战略方面:我国过去甚重视建设边疆之防卫城塞,并配合以富有机动性之强大武力。以城塞防卫基地,以求国防之强固持久;以机动武力打击敌人之武装力量,以求国防之安全。如现仍存在之“万里长城”,即为过去国防建设之遗迹;汉、唐及元代之强大骑兵部队,动辄驰骋数千里而作战,即为军队机动性之例证。我国历史证明,当国家具有统一且富有机动性之强大武力时,则常形成强盛、繁荣、幸福之时代;当武力分割,或军队之机动力丧失时,则内忧外患随之而起,常形成衰弱、贫困、痛苦之时代。历史铁证,历历在目。第四,在野战战略及战术方面:我国过去用兵,极重视先期之准备,欺敌之运用,又极重视政治与心理方面事先创建优越之情势。认为战争指导者应谋“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主张“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主要之用兵思想。因此,我国过去用兵较为重视“间接路线”,其战例之多,不胜枚举。但我国过去用兵亦有主张“直接路线”者,讲求毁灭战,谋求在会战中歼敌主力,甚至“屠城”,以求解决战争。例如:武王伐纣,“血流漂杵”(《尚书•武成篇》);周公东征,残灭奄国(古《竹书纪年》);并曾毁灭数百年之殷都成为麦田(箕子《麦秀之歌》);项羽用兵常取攻势,专寻求敌人之主力而击灭之;元代军队攻取敌人之城镇后,常借“屠城”以彻底毁灭敌人等皆是。上述用兵思想之运用,在我国古代已有极成功之表现,缔造出许多典型之战例。如:晋文公诱楚军深入,以击败楚军之“城濮之战”;晋军伏击,各个击灭秦军之“殽函之战”;晋军集中优势兵力于左翼,以击败楚军之“鄢陵之战”;吴军以欺敌及奇袭,击败优势楚军之“鸡父之战”;越军于削弱吴军后而致胜之“笠泽之战”;齐军以逸待劳,战胜魏军之“桂陵之战”;齐军以减灶诱敌而战胜魏军之“马陵之战”;齐军以欺敌与奇袭,战胜优势燕军之“田单复齐之战”;秦将白起利用地形,歼灭优势韩、魏联军之“伊阙之战”;秦将白起先截断赵军补给线,彻底歼灭赵军之“长平之战”;韩信于夏阳偷渡奇袭安邑,获致全胜之“灭魏之战”;韩信行背水阵,以欺敌与坚忍击灭优势赵军之“井陉之战”;韩信利用和平攻势,奇袭破齐之“临淄之战”;韩信以欺敌分散敌军,乘敌半渡而击灭优势齐楚联军之“潍水之战”;韩信以完全包围歼灭楚军之“垓下之战”;唐太宗先截断敌之补给线,而击破强敌刘武周之“柏壁之战”;唐太宗运用内线作战,先击灭敌之援军,终于迫使王世充投降之“洛阳之战”;唐代李靖以机动与奇袭击灭萧铣之战;唐代李靖以远程追击歼灭吐谷浑之战;宋初李继迁以面吃点获致胜利之“灵州之战”。本书中包括我国历代重大战役及会战五百余次。上述举例仅乃一小部分而已。举世皆知之《孙子兵法》一书,实乃我国春秋时代用兵艺术之归纳。其中每一用兵之原则与法则,均有实战之背景为其依据。此书为古今中外所尊重,欧美人士更视之为东方用兵思想之代表,由此可见中国用兵思想之宏富与完备。本书此次修订之主旨,在求内容正确,阅读方便。为求慎重,特敦聘学识渊博,著作丰富之名史学家(以姓氏笔划为序)王云五先生、方豪先生、宋晞先生、屈万里先生、陶希圣先生、黄季陆先生、蒋复璁先生、钱穆先生等为指导委员。承诸位热心指教,解疑释惑,使本书之修订受益良多。本书之修订工作为求有效执行,特聘请对历史及兵学深具素养,且有丰富著作之李震教授、陈廷元少将为修订委员,执笔修订。陈廷元将军负责设计修订出版之全般构想,主编增加之资料,协编索引。李震教授主编索引,协编增加之资料。至于内容之校订,则两位共同负责逐字逐句精校。由于两位修订委员在本书编纂时已担任重责,深悉本书之内容,故于修订工作上得收事半功倍之效。其发挥高度热诚与智慧为本书所作之贡献,将随史页而长存。本书自编纂之始,迄今修订出版,多承前“教育部长”、今“中华学术院”院长、“中国文化学院”创办人张其昀博士之指教与鼓励,敬致谢忱。本书之出版,承黎明文化事业公司鼎力支持,此种友谊实足珍贵。本书此次修订出版,虽力求严谨周密,然以内容如此广博,包含之时程如此长远,遗漏与谬误之处仍所难免,深望海内外先进,惠予教正。

内容概要

台湾三军大学前身为广东黄埔军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迁往南京市黄埔路北端为陆军军官学校,后迁往台湾,1952年改名“国防大学”,1959年改名“三军联合参谋大学”,1969年合并台湾“各军种”的“指挥参谋大学”改名“三军大学”。
1955年10月1日,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三军大学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1956年1月,台湾三军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撰委员会”并开始工作,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毕,历时16年。更于1975年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历时5年修订,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十八卷本《中国历代战争史》有许多后出著述不及的长处,其作者军事素养深厚,有的还颇富指挥战争的实践经验。他们在认真分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战前战略态势,双方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战法,战争进程及成败原因的分析较全面,认识较深刻,颇能“言人所不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  刘庆

名人推荐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 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18卷本《中国历代战争史》有许多后出著述不及的长处,其作者军事素养深厚,有的还颇富指挥战争的实践经验。他们在认真分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战前战略态势,双方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战法,战争进程及成败原因的分析较全面,认识较深刻,颇能“言人所不言”。该书战略分析层次清晰,注重创新性。战略分析通常可以分成对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具体战争计划与实施方案等不同层次,上一层战略制约着下一层战略。本着这一认识,《中国历代战争史》对每一历史时代都有高屋建瓴式的总体叙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当时的战略格局、参战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对参战各方战略加以分析,就如同层层剥笋,有很强的说服力。该书能在大陆地区正式出版,并以横排方式适应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将会对大陆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促进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颇有助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 刘庆专业军事人员与权威历史学家的联手,是本书质量的最大保障。前者保障了“战争”研究的专业性,后者保障了“史”的底蕴。——知名历史学者、《布局天下》作者 饶胜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第一章 东西晋时代全般形势 第一节 两晋时代之概貌 自晋武帝司马炎于泰始元年(265年)十二月篡魏,至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十一月,长安为匈奴汉国刘曜所攻陷,愍帝被俘,国亡,历时五十二年之晋,史称西晋。明年(317年)镇守建康之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改元建武。又明年(太兴元年)即皇帝位,改元大兴,是为元帝。传至恭帝德文,于元熙二年(420年)禅位于刘裕,国亡。历年一百零四,是为东晋。 一、西晋之政局 武帝苟安逸乐:武帝司马炎于篡魏之同月,彼惩于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致为所篡,乃大封宗室,以叔祖孚为安平王,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彤为梁王,伦为琅邪王,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机为燕王,又封群从司徒望(孚之子)等十七人皆为王。诸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兵一千五百人;王不之国,官于京师,授以职任,以辅翼皇室。至太康元年帝以极意声色,遂致成疾。又恐外戚杨氏之逼,分遣诸王假节就国,督诸军事,使镇要害之地(太康十年),是为八王之乱之张本。先是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平定孙吴后,同年十月诏罢州郡兵。诏曰:“昔自汉末,四海分崩,刺史内亲民事,外领兵马。今天下为一,当韬戢干戈,刺史分职,皆如汉氏故事。(西汉初置刺史,察举郡县长吏而已,详见第六卷)遂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交州牧陶璜、仆射山涛,皆言不宜去州郡武备,不听。侍御史郭钦又上言,略谓:“魏初民少,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内及京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宜及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渐徙内郡杂胡于边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此万世之长策也。”亦不听。盖武帝此时以满于统一大业已遂,又已实施大封宗室,皇室渐固;又已罢州郡兵,则汉末州郡割据之患,不致重演;在外无敌国,中无内忧之下,遂以游宴逸乐为事,而渐怠于政事。故翌年三月,即将所俘吴国宫女,简选五千入宫,并其掖庭原有者,殆将万人。乃有由于宫女过多,不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而宫人为争取帝临以谋一夕之欢,则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羊车之事。帝之所为若是,于是公卿外戚竞为奢侈,其中最显著之人,如于帝有旧恩之中护军散骑常侍羊琇,文明皇后(文帝昭王后)之弟王恺,及散骑常侍石崇等,皆富于财,竞以奢侈相高。又由于帝怠于政事之故,旧臣多被疏退,后父杨骏,及其弟洮、济三人开始用事,遂致“交通请谒,势倾内外”,驯至大臣争权,相互倾轧。初则尚书张华,以文学才识,名重当世,又有赞襄伐吴之谋,论者皆谓华宜为三公,而中书监荀勖,侍中冯疾之,遂斥华出镇幽州(太康三年正月)。继则有齐王攸,德望日隆,而荀勖、冯、杨洮,皆恶之,致攸愤怨而卒(太康四年三月)。三则有惠皇后贾氏杀杨骏而乱政(元康元年三月,去年四月武帝炎崩,太子衷即位,是为惠帝),于是贾后擅政及八王之乱兴焉。

图书封面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5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本人之所以选择这套丛书的这一册,是对魏晋南北朝十分有兴趣之故,尤爱《晋书》与《世说新语》,试想何时会写出一本新的《世说新语》,即使无此才力,写一本自己满意的《嵇康传》或者剧本总是有可能的吧,所以此书为必读书。作者在该书中对“为政公平”这人评为“饶有法家精神”,也许对一国之主有借鉴意义,道家与儒家皆适合普通人生活,而法家则可以直接作为一国之主治国之理。由于晋时乃乱世,该书又专写战争,所以满篇皆能看到诸如“亡”、“杀”等字眼,如第十三页“亡”就出现有四次,而“杀”竟出现了十四次,还有其他字眼不论,如“弑”、“卒”等。若一一数被杀者或死者姓名,恐怕多如蚊虻,可见得当时政局不安,而政局越是不宁,人与人之间越是缺乏信任,是数千年历史所证实过的。形容乱世最生动的与其说用形容词,还不如用动词,比如书中频频出现“攻”、“擒”、“破”、“袭”、“邀击”、“降”、“伐”、“讨”、“谋”等,本书行文采用文言,对于文言有些陌生的现代人来说阅读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好在笔者最近因研究学术之故,长期浸渍在古代文献之中,所以读起来并不觉得生涩,反而越读越趣味渐浓,越来越酣畅淋漓,想来读《史记》也不过如此,但确实激起了我读《史记》甚至《资治通鉴》的野心。这类史书不必一一记住内容,只须欣赏品读即是享受。但好多地名若非有注释,则很难与当前地名对应起来,徒见得本人地理与古文知识贫乏,十分羞惭。而作者从州郡叛乱得出“领导中心必须强而有力,威望崇高,始可领导群伦”,想当年盛唐及后来的“康乾盛世”,君王莫不英明正直,深得民心,盛世乃至,可见制度之外,人是最关键的。本书对“张华”一人评价颇高,但我竟未曾听说过,如“华学业广博,辞藻温丽,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勇于赵义,笃于周急,器识弘旷,时人罕能测之。”这样出色的人物本来应与阮籍、嵇康齐名,书中提到他让阮籍叹曰:“王佐之才也!”此人有待后人发掘,可见出我本人的孤陋寡闻。后又提王睿其人,也有魏晋名流之风,说他“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政,不为乡曲所称”,可谓乱世出奇才,我就是觉得世说新语篇幅太少,所以希望这类书来弥补其不足,让我从这类人物品鉴里得到趣味的满足。况此二人出现于战争书中,就不仅仅属于清谈一类名士,除了书本知识渊博,还有经世治国之才与文韬武略之姿,才能帮助晋军平定东吴,文武兼备,尤为难得。但比较一下那时的人口与当今的人口是蛮有意思的,战前全国才五千多万人,和现在的十几亿比较,实在冷清许多,而战乱后,即灭吴后只剩下五分之一,可见战乱于人口的减少实在有可惊的效果,也可以想象彼时民不聊生之境,人口少应当更宝贵才是,作者认为这场战乱是中国历史进入黑暗时代之主因,此后的黑暗竟长达四百多年之久,真是人间地狱,作者感叹英主难得,民不聊生乃未遇明君导致,彼时君王乃酒色之徒,但作者竟与曹孟德相比,这个也许是他的偏见,很多人是视曹孟德为雄才明君的,当然那时的君王自然不可与秦皇汉武同日而语。因《世说新语》之故,我多关注该书人物描绘,如描写刘渊,说他武功高强时,也会谈到其姿仪,写刘宣时,说他“沉精积思”,刘聪“聪悟好学,善属文”,刘曜“拓落高亮,与众不群”。且该时期人都重相貌,如写石勒富胆力,被卖为奴,却因其状貌被免为奴,又其父周也因其状貌被“予姿赡洽”,这在其他朝代都是不多见的。后面有大量篇幅都在叙述石勒之事,并赞其“天赋智慧卓绝与恢弘豁达之大度”,较汉高祖是邦犹过之而无不及,并举例证其智慧非凡,其能识拔人才,恢弘大度。描写东晋开创基业人物时,也有相似特点,如写王导“识量清远”、“容貌志气,将相之器”,王敦“眉目疏朗”、“口不言财利”、“尤好清淡”,为典型魏晋名士。该书大量引用《晋书》的内容,如《晋书》之《苏峻传》、《温峤传》、《叟亮传》、《毛宝传》、《郭默传》以及《资治通鉴》的大量情节,可谓站在前人肩上,才有如此煌煌巨作。其行文风格则因未曾读过《晋书》及《资治通鉴》无法得知有无相似之处,但想来是有的。此书讲战争,首先分析战前形势,战争各主皇帝性格及掌政特点以及内乱,然后讲述各场战争地理形势及作战方略,可谓分析全面,如讲燕国作战是基于慕容翰之建国方略,并分析成败原因,如车亚之败在于其暗斗,又无完整作战计划,仅偏师越淮水北上,且将领殷浩将才,只是清谈家。而所有战败方皆士气颓靡,将领豪奢享用,有的是内部祸乱相寻。然后评述作战经过,并附图说明,叙述经过大量以对话形式,如“谏曰”、“怒曰”、“上书于…曰”、“对曰”、申论部分则分析各国兴亡之因,如说燕国逐鹿中原之因在于其主“刑政修明,虚怀引纳”、“推举贤才,委以庶政”,其子孙以文武全才冠绝一时,悍勇成性,以其雄健族性,沐以华夏文明,使文武才略兼备之才辈出,这些经验都可供后世借鉴,作者在第六章桓温北伐篇总结出:战争之胜败,常取决于政治之得失及人才之消长,不必俟诸战场而后见。
  •     一直在断断续续的读这本书,原因很简单,并且和“战争史”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我是个印刷控。对于那种自己喜欢的印刷的书,一般很难放下,哪怕就是摩挲书页也是极好的。《中国历代战争史》恰巧很对我的“印刷”胃口,纸超白很有质感,然后就是字体大小我喜欢。最初想看这套书,是因为蒋公,然后明知道自己对战争史什么的不太感冒,就想要一本三国时期的战争史来看,因为对三国时期的战争,自己好赖还是比其他历史时期更加熟悉。拿到两晋的战争史,我有点懵,在字里行间寻找了很久竹林七贤的身影,但是知道也是徒然,只有几句话提到他们,在说到文人雅士对这个时期的黑暗的绝望的时候。从前,我们一说起,文艺大繁荣的时候,总是不禁感叹一句:想去魏晋啊。实际上,魏晋也不是那么好混的,嵇康终于还是被司马家族的人处死了,那是个想打铁而不得的年代啊。一部古代史,不仅仅是中国的古代史啊,就是一部战争史。人类血液中存在着穷兵黩武的因子,是因为这个世界到底还是遵从着丛林生存法则,还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西晋的胡汉十九国乱的眼花缭乱,这种朝不保夕的国家,没有理由不成为战争的决定因素。冷兵器时代,一个尚武的人,有可能瞬间实现他的“中国梦”。可惜,那个年代,这个梦短暂的就像一场华歌。国家不幸诗家兴,当我们这些文艺女青年动不动就话“魏晋风”的时候,很少人能想到,那是“最后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好的是思想领域文艺领域的大繁荣,坏的是你可能小命不保还吟什么诗做什么对啊。这套战争史,光是看某一部分,都不得不对这些编撰人员心生敬意。研究历史写历史是个苦差事啊。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喜欢研究战争史的人,真心推荐看看。不过我等女子,实在是对冗长的勾心斗角刀枪相见有点没耐心,虽然也明白,那就是真实的历史。很认真的看了“灭燕之战”,估计对历史很严肃的人知道了我的原意会气背过去——是因为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对慕容复的好奇。严肃的战争史不适合我,可是,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历史啊。
  •     魏晋南北朝被汉学家称之为五胡乱中华的黑暗时代,胡不胡,姑且另说,但即使不谈华夷之辨,仅从战争史角度考察,这个时代也确实是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然而为何如此?虽然传统史学家说什么五胡乱华,然而五胡之所以得入中原,还是因为晋朝自己在八王之乱中自相残杀,国力大衰,才使游牧民族有机可乘,而晋国王室被匈奴刘汉,后赵石勒驱逐到江东之后,东晋十一朝亦无一明君,藩镇重臣与朝廷首辅之间权争攻杀不休,最终桓玄与刘裕先后代晋,终于让东晋王室亦告断绝。两晋作为新兴王朝,政治军事却如此不堪,整个华夏文明圈内,尚不及东汉末年群英辈出,其中缘由,实在值得深刻考察一番。而这一切,仍需从帝制说起,晋承魏体,而魏又承汉制,自两汉以来,帝权与帝制思想之独大,已承不可遏制之趋势。帝制,究其根本,是一种将天下权力收集至中央统治者手中,方便其行使愿望的制度,固然帝位在励精图治,眼界超前的君主手中,确实能大展宏图,励精图治,“敢叫日月换新天”。然而这种制度有一个根本痼疾,那就是并不能确保坐在帝位上的是贤明的统治者,事实上,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坐在各个帝位上的,废物反而是绝对的绝大多数。为何如此?就是因为帝制之下,权力和荣誉均已制度化地高度集中在一个小圈子当中,大多数掌握权力的人,并不真的具有国内一流的真才实干,而仅仅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靠血缘、门第、或者摆弄虚文的伎俩上位,于是乎,大多数时候,帝国的权力都被一群并不称职的人把持着,而这些人因位而骄,又做出种种玩弄权柄,祸国殃民的愚行。帝国制度,唯有帝国元首是全知全能的圣贤,才能有效运转,这就注定了这一制度不可能有效运转,必然在一代代庸人手中变得名存实亡,不是陷入宰相、后戚、宦官的交替弄权,就是发生藩臣割据。然而在帝国法度的意识形态下,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各个权力核心没有和平共处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基础(“共和”于中华文明,几乎等同传说,至于民主、议会、选举等物,则根本闻所未闻),遂使得争夺权力的生死之斗不可避免——即使在帝国和平时期,朝堂上的谋杀也是层出不穷,至于内战爆发时更是死斗不休,乃至异族入主中原,也迅速学成帝制思想,非统一六合,包举宇内不肯罢休——于是海内征战不休,天下人人自危,无处安居,跋扈武夫横行于世,无度残杀,然而就算靠武功开国立业,往往几十年间,两三代人,就又为他人所攻破,一族皆遭屠灭。至于知识分子则纷纷投奔虚无主义,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以清谈玄理,不问世事为荣。帝国文化下,百姓的一切生命财产教育安全权利,全赖于统治者的开明程度——这事实上等同于毫无保障,尤其是在统治者自身都难保存续的年代,黎民自身的意愿毫无意义,也不会被历史记录,历史只是帝王家史,而黎民只是成为一波又一波走马灯一样的统治者手中的资源和消耗品。其实又何止黎民如此?豪门望族,在帝国政治中随时有灭门之危险,武将权臣人人自危,无可互信,就算是登基称帝之人,也时常要为自身性命担忧,即使自己无事,子孙后代迟早祸至。帝国政治的日常是如此腐坏,以至于知识分子以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逃避现实作为光荣。这一切,基本都可以归罪于帝国制度下权力的过度溢出。人类追求权力是一种本能,然而泛滥的权力就仿佛泄露的核反应堆一样,以辐射毁灭了所有试图掌控它的人,并且诅咒了生活在国度中的所有人。没有人能够驾驭如此巨大的力量。两晋时代何尝没有英雄,后赵石勒,前秦苻坚,后燕慕容垂,晋末刘裕,皆是纵横一时的英雄豪杰,然而纵然英雄如此辈,不是自身在世之时便遭受败亡,就是子孙一二代之后国家覆灭,岂是因为他们不够贤能?根本上还是因为中华帝国政治上的制度性缺陷。不能保证人才的稳定培养,不能保证权力的稳定继承,不能保证人民的长治久安,也无人能约束君主的一意孤行,甚至不能保障任何一个玩家的基本人身安全,帝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的任何一条基本缺陷都是足以令国家覆灭的隐患,而两晋时代的知识分子,对其中的任何一条都未能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只知道天天清谈玄理,逃避现实,逃避责任,以至于国家祸起萧墙,然后遭游牧民族驱逐至江东,这样的所谓华夏,又有何面目自称为高等文明?不过徒留历史的笑柄罢了。而试图争夺帝国衣钵的诸多大小军阀政权,自然更无力就这些问题作出改良,几乎每个政权都是数条并犯,又焉有能长存于世者?孙子有云,先立不败,然后求胜,这个时代的诸多政权,没有一个具备不败的人事和制度基础,其不能常胜长存,实为注定。故而两晋时代,其实已经宣告中华帝国政治这依靠圣贤才能维持的早衰制度的历史性破产,其未来已经毫无希望,即使有以后盛唐奇迹般的黄金时代作为回光返照,也无法改变这一制度的本质性缺陷,而注定让沿着这条轨迹走下去的民众和国家,沉沦于长久的黑暗。故而除非拿出摆脱帝制诅咒的可行方案,否则华夏知识分子便永远无法坦然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无论成为帝国的附庸,还是逃逸于山林,笼罩在我们身上的耻辱都永远不会消除,而在知识分子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让华夏文明真正迈入下一个历史阶段之前,我们依然不得不牢记,武力时刻会成为我们生存的最后保障,吸取历代军事家的知识与素养,在帝国的繁荣中枕戈待旦,长保警惕。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北狄里的旷世枭雄石勒,揭开了最漫长的黑暗,苻坚更为虏中英主,明修宏仁,混一北境,暗植族封,以夷变夏,若非骄败,东晋几束手。从西晋两帝被俘,到唐太宗擒颉利可汗,陆续扫灭十胡,华夷易势,凡三百年。若从三国内乱算起到贞观之治,足四百余年。晋之后,刘裕崛起陇亩,赤手挥戈,真英雄初现。
  •     中国历代战争史5
  •     各种费劲的人名,没有一年是消停的
  •     附带有地图,感觉很不错。
  •     这是一部通史,通史的意义就在于没有侧重的平等看待任何一段历史,那么之于两晋这个时期而言,系统性诠释两晋时期军事史的著作很是鲜见,此书可作为资料以备查看。
  •     非常好,赞美一下出版社
  •     较系统,有研究价值。略带文言文味道,有文字基础的可读下去。各分册都配一册地图册,挺别扭的,为何不合成一册呢???
  •     很棒的内容,学习
  •     挑战程序设计竞赛(第2版
  •     较难懂 语言晦涩不易读 相信我还需要更加耐心 更多时间
  •     非常无聊非常冗长的一本……期待隋唐……
  •     书是好书,值得收藏。
  •     我喜欢带地图册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