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文学》书评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08643281
作者:蒋勋
页数:216页

蒋勋走的自我美学风

蒋勋的书,这一本是第一本读完的。从整个文风来说,一看就能知道是台湾作家。不知道怎么辨别,但是有一种阅读感觉。从《诗经》到陶渊明,读过来,发现他的前面诗经楚辞的感受分析,比起后面魏晋时期要更加有条理,也更有说服力。蒋勋长于从身边生活去解读文学。就拿《诗经》来说,他从与大地为生的原住民入手,随着社会发展,自然生活方式自然有所不同,但是他贴近原住民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和《诗经》的描绘场景中,找到了精神的相似之处。这样的一种解读,能够让《诗经》变得深入浅出。说起来就变得头头是道。但是在《楚辞》的解读和魏晋时期的文学解读上,确实有些漏洞,正如他所说的,这是一种贵族文学,用平民生活代入的解读,自然牵强不说,而且前言不搭后语了。所以,在我读完看来,蒋勋以自我的平民美学来解读文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学解读方式。

把复杂的东西读简单

在读到《蒋勋说文学——从<诗经>》(以下称《蒋勋说文学》)前不是没有看到那些对他负面的东西,而且身为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人来说,对一些专业的东西还是很敏感的,大约知道蒋勋的书中会有常识性错误为许多读者诟病。但我同时还知道蒋勋更是个艺术学院的教授,以我印象中学校老师教授的专业课标准来评判,蒋勋的书更多的是要以一种欣赏的角度去阅读,而不是以专业的角度来对待,他非文学院的教授,于文学恐怕难以做到方方面面的严谨。我忽然想起了两种戏剧表演艺术学派: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主张体验,主张演员与角色合一;德国布莱希特体系主张表现,主张第一自我监督第二自我,主张间离和陌生感,使观众深入思考。对待同一种学科,学派不同尚且出入如此悬殊,更何况学科都不同呢。对待蒋勋也是如此,我认为大家完全没有必要去较真蒋勋专业还是不专业,错在哪里,美学教授去评述文学,本身是存在着这样的缺陷,不过却是一种新的模式,一种换个角度欣赏美的大胆尝试,试问如果没有美国人罗伯特,恐怕至今都没有人敢尝试吃西红柿吧。我想蒋勋在写作出版以美学评判文学的书之前是明白这样风险的,毕竟这两个领域是不大相干的。看《蒋勋说文学》的时候,不自觉的就和叶嘉莹先生的授课方式和角度联系在一起,因为我当年的老师受叶先生的影响颇深,因此他们的备课均出自叶嘉莹的理论和方式,自然我们这些学生也受其影响颇深。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人来看,蒋勋的书多少还是浅显了些,毕竟字数也在那里摆着。举例来说,当年学生时代,老师讲古诗十九首,单《行行重行行》一首依照叶先生的模式就讲了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而《蒋勋说文学》只有不到三千字,所以任何人都能比较出来哪个说得更细一些。然而我并非是真的想将二位先生的著作进行比较,因为这本无可比性,一个是专业的著作,一个是普及型沾地气的美学之作,你总不能将一本面对大众的书写的引经据典,满嘴专业术语。在我看来,《蒋勋说文学》也好还是《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都是面对的广大读者,这类书不宜写的晦涩繁冗,而蒋勋的书恰恰将古典文学和现实生活融入的加到好处,用生活解释文学,他会在恰到好处的时候讲一些他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用以解释他对某个句子某种情感的理解。一个行为经过叙述而不需要太多的言语解释,读者会理解感同身受。有人以蒋先生的客户团是台北的贵妇团和高雄的妈妈桑团,为理由中伤他的作品,且讥笑了所谓的“贵妇团”、“妈妈桑团”但这些人看些审美性的古诗词作品总比看毫无营养的韩剧强吧?所以我同意有些读者的评判“功大于过”我们要始终牢记,蒋勋是美学教授。就像很多人说的,看《唐诗三百首》未见得看得下去,但看蒋勋的书是自始至终看下去了。我想这就是蒋先生的功绩,“逼着”大家把古典文学了解了一下,且不说深浅,多少是比完全不知道的人要强很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古典文学的优美及好处这岂不是文化传承的又一美事?

《蒋勋说文学》: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

文学是民间的产物,最终要回到民间,陶渊明的躬耕精神即是将生活的苦难经由文学的吟咏,从单调贫乏的日常生活中跳脱出来,注入一种向往。作为美学家的蒋勋,他的理论基于现世生活,也不乏学理的渗透。这一点,在研究文学史的切入点上亦是如此,有别于大多数文学史的梳理,《蒋勋说文学》着手剖析从《诗经》到陶渊明这段跨度,以社会伦理秩序为出发点,探讨社会文明进程和生活环境对文学构型的影响。文学艺术与生产基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态。如果说《楚辞》里的“兮”如同花腔一般婉转,表达的是古代部落对大自然的敬畏,华丽的南方文学营造人神共处一世神秘的仪式感,而《诗经》大多则是阡陌之间男女传达的含蓄的感情。《诗经》的形成是农业时代的烙印,其中的静美和乡愁,在多个篇章中的主人公都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中的某一种植物相联系,这种情感的抒发和学院派的教育系统毫无关系,孔子对于《诗经》的艺术态度是“思无邪”,这就是文学基于稳定的农业社会所流露出的温柔情感。到了汉朝,乐府歌就是民歌,《饮马长城窟行》讲一个女子在汉武帝北伐匈奴时对于战争的忧虑以及深切的思念之情,在形式上有着完美的对仗,民间活力与文人气息兼备,农业文明的脉络一直影响着创作的走向。对此,蒋勋提出质疑,两千多年来,《诗经》被奉为官方正统,扭曲了它的本意。现在的人们没有意识到“经”字添加到“诗”后面对“诗”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所谓的“经”即是文化的正统和主流,代表着官方的范本,在教材式的文学史的解读中,对文本的注释往往是一对一的,窄化了阐释的空间。在蒋勋看来,诗是文字高度精炼的艺术形式,所有对于诗的速食化的答案都不是真正读诗的方法,读诗最忌讳的就是在其中寻找答案。“诗”即是个人化的,有着动人的音韵、节奏和感情,在语言上有时甚至是粗糙的,成为一种民间众口传唱的表达方式。文学是失败者的乐园,在入世与出世的抉择下,陶渊明选择了生命的出走,这也是他对未来美好的期冀。文学是民间的产物,最终要回到民间,陶渊明的躬耕精神即是将生活的苦难经由文学的吟咏,从单调贫乏的日常生活中跳脱出来,注入一种向往。如一束光穿透现实的暗哑,照亮了文字追随者坚定的目光。2014.03.28 京华时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4-03/28/content_75420.htm转载请发豆邮告知,谢谢。

[每周读书 九十七]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欢迎关注每周读书微信号:MapleJustin有许多朋友一提到“文学”两个字就头疼,这其实源自于对“文学”的不理解,今天“文艺”两个字也被许多一知半解装忧郁的小朋友折腾到臭名昭著的地步,有点可惜,文艺本是中性的,指文学与艺术。欣赏“文艺”需要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与审美能力,这种能力以我们目前的学校所教授的课程与教授的方式来说很难培养出来。就好像要欣赏一个开源项目的代码,光会写代码还不足够。许多人觉得“文艺”令人乏味,可能还是由于没有具备足够的鉴赏能力。比如《诗经》,一直以来教科书必备的四书五经之一,由于年代久远,文体也不够成熟,大家读起来都会感到吃力。除了类似《蒹葭》这样的寥寥数作,我觉得大多数也都挺无趣的。这时候老师的讲解就变得十分重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我回忆自己在课堂上听到的《诗经》的讲解,却并没回忆出多少有趣的片段。其实语文这一门课很特别,它是讲授文学的,文学是没有办法和历史、社会、艺术分割的,但是往往教授语文的老师不会多讲历史,教授历史的老师不会多讲文学,于是我们断章取义了许多年,片面理解诗歌了许多年。后来我读到郑振铎版本的《中国文学史》([每周读书 八十五]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总算把历史社会背景与文学作品本身稍微联系上了,但是不够。本周我们要介绍的是蒋勋老师的《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蒋老师在书中以独到的见解,平和的语言,结合历史社会背景以及个人的故事经历,把文艺作品讲述得十分生动。蒋老师摒弃一般人讲诗时做注解的方式,转而以审美的目光来分析,比之于严肃文学的解读,蒋老师的讲解要容易接受得多。蒋老师写过一系列讲解中国文学的书籍,本书为《蒋勋说文学》系列中的上册,下册为《从唐代散文到现代文学》。无论是《中国文学史》还是《蒋勋说文学》,都是从上古的《诗经》开始说起。这不是偶然,《诗经》以前,我们的文字是记录在龟甲上的,多为祷文,卜文,并没有十分成体系的文学作品,《诗经》算是最早的中国文学作品集。所以《诗经》有它特殊的意义在。但是我们都怕读《诗经》,毕竟是两千年前的文字,晦涩难懂,毕竟是两千年前的文明,难以想象,而且课堂中动不动就是翻译、提炼思想,烦不胜烦。其实《诗经》是无法翻译的,它是可歌的,是民歌的合集,它就是今天的《浏阳河》,就是《康定情歌》,是古人们情之所动而唱出来的东西。但是自从《诗经》被列入四书五经之中成了经典,她就被过分解读了,就好比今天的《圣经》、《红楼梦》,其实哪来那么多密码可以解读。老师们在讲解的时候往往会为每句诗做注解,然而诗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才是诗歌中最重要的东西。我自己也写过诗,写诗的时候你会很注重形式,行文会随着情感的流动而跳跃,所以诗歌会朦胧,会不解,可解的是理性逻辑的部分,不可解的是神秘感性的部分,于是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产生了美。如果我们非要把诗歌解成一个个清楚的句子,诗歌就失去了它的魅力。蒋勋老师在讲解《诗经》的时候就不这样,他试图以一个审美者的角度,向读者讲述什么是美,诗经为什么美,美在哪里,又有哪些地方是不美的。比如蒋老师以《国殇》为例,讲解了诗歌上半部无头亡魂对生命的悲叹,又指出下半部分过于政治严肃而不讨喜。大家上学的时候都会被要求背诗,我当时就在想,为什么《古诗十九首》没有署名?为什么李商隐李白他们风格差那么远?为什么曹操陶渊明的诗看起来都不够温庭筠的词精致但是又被人推崇?其实这些问题都源于对历史背景的不了解。蒋勋老师在讲述《古诗十九首》也好,讲述曹氏父子的诗歌也好,都会试图通过社会环境对于当时人的思想的影响来讲述,品评一个作品的好坏,是一定要放回当时的历史去看的,你不能拿十几年前的 PC 跟今天的手机做比较,十几年前的技术就应该放在当时的环境来做评价。所以要理解“魏晋风骨”要理解“竹林七贤”你就得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蒋勋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除了讲述历史背景之外,还常常结合他自身的故事来做比较。我们说《氓》这首诗里的女子常被解释为弃妇,但是蒋老师就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一个人受伤的时候她不是一整个过程都受伤,他们的爱情也有过甜蜜的时候,受伤的是一个时刻,诗歌反映的是那个时刻的心情。所以《氓》里虽然以女子的角度在吐露自己内心的伤感,但是如果以弃妇幽怨的视角去读这首诗,这首诗就狭窄了,如果把它当做是女子一生的倾诉,那就变成了一个美丽而哀婉的故事。蒋老师提到有朋友夫妻俩吵架了来找他诉苦,说对方怎么怎么不好,其实这都是很常见的情感。诉苦的过程中朋友还会清算自己为对方做了多少事情,像每天洗碗,扫地,做家务,指责对方什么都没做。其实是不是这样呢?《氓》里面写到女子每天勤勤勉勉做了很多事情,其实跟今天我们的想法是没有什么两样的。以这样的方式来讲述《诗经》,是不是比我们刻苦地去背诵每一个艰涩的单字要容易得多了呢?我们说文学体裁是会变化的,词汇语法是会变化的,但是人的情感是永恒的。(至于农业社会的情感基础与现代社会的差别我们暂且不论。)当我们回过头去解读古代文学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能以纯粹理性的视角,去为每一个字做注解,我们要做的反而是以轻松的姿态,以审美的角度,去试图理解这些字句之间的美。只有当你理解这些文字的美了,才不会对“文学”二字有畏惧之心。我们的恐惧来自于未知,但凡因未知而产生的烦忧,我们都可以先静下心来,好好理解清楚问题是什么,理解清楚了问题,我们总有对策。2015.11.05 / 中午于 T.i.T原文:每周读书#97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

平淡生活中的,“美”丽世界

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以前读《诗经》最烦的是好多字不认识恨不得每个字都翻一遍字典,好想买一本注释到每个字的版本。然后就读了蒋勋的这本从《诗经》到陶渊明,顿然了悟原来诗还可以这样读:“我们不必去注解他们,而是在若即若离中中感觉他们”。蒋勋的文字中处处离不开一个“美”。《诗经》讲生活,讲劳动人民的美,讲北方人民粗犷又直白的对自然的赞美与敬畏。而《楚辞》就是那种带着点江南文人的浪漫主义的美。书中大多选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大多数说是倒背如流也不为过的诗,《氓》还是高考重点首选必背。蒋勋先生说最好的文学并不是拿来做教科书的,也不是拿来做考试东西的,而是使人觉得活着有意义,让人感觉活着是幸福的。《诗经》直到现在都是人们最喜欢的文学,就是因为它产生于民间,而且从来都没有中断过。一首诗没有“情动于中”,就不是好诗,不管形式有多美。蒋勋先生对美的诠释是我们一生都达不到高度。他从现代电影中找到了诗经中对美的延续,诗经中没有《荷马史诗》中宏大的战争场面 ,也没有大英雄,大总分都是走过一块玉米地时心里那种哀伤 ,或者 在河边想到自己心爱的女子却不知道如何去追求的惆怅,全是淡淡的东西,这就是农业社会的诗。《楚辞》中最熟悉的莫过于《离骚》了,作者形容屈原很有意思,他说读《离骚》的时候,我常和朋友讲,你很难相信一个男性诗人怎么会爱美到这种程度。《离骚》是屈原的自传,你能感觉到这个诗人头上戴着花,身上也戴着花,他一动,蝴蝶都跟着飞起来了,炫耀铺张得不得。这就是屈原的个性,也是楚国文化的特色,它的装饰意味特别浓,辞章特别华丽。书中也反复提到了台湾的云门舞集,提到他们的《九歌》,边读边想象着《国殇》中那种“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的悲壮的美丽。汉乐府都带有强烈的民间色彩,尤其是那首《公无渡河》,短短四句,表达出的却是一个妻子捶胸顿足疯子一样的呐喊,不管形式,没有押韵、对仗、叠句,就是这么直接,只是不想让自己的丈夫死掉。汉乐府都带着浓浓的民间色彩,活泼、质朴。但作者认为《陌上桑》中的后半部分,经过修饰更改之后,开始讲究形式、观念,就有些受束缚了。因为民歌是很少带有功力色彩的,但《陌上桑》的后半部已经有明显的功利特色。《古诗十九首》全是文人创作的,其中的民间刚烈、活泼的创造力已消失殆尽。西汉的时候还是典型的农业社会,而到了东汉年间士族的出现也是《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根源。西汉时候的农业基础和农业伦理,这时被架空。汉乐府是对生活的描述,而《古诗十九首》则是生命的悲哀。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文学美学全面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王羲之、顾恺之这种一生写字、作画的人。也出现了一批与当时时代格格不入的“竹林七贤”他们的故事都很能打动做为21世纪的当代的我们。《短歌行》讲了曹操是一个极其孤独的诗人与一个极其孤独的霸主。“上马横槊,下马写诗”说的就是曹操。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却是风格完全不同。讲到这里作者多次提到“蒙太奇”这个出现在现代美术史上的手法,早在几千年前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中国诗人用过了。而曹植的不羁与洒脱又深深影响了几百年后那个李白的伟大诗人。可见美在历史中总是一脉相承生生不息。提到陶渊明都知道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知道这首是讲作者渴望归隐的诗,蒋勋先生说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集中在作品中出现思想性的诗人。中国早期的诗都是在描写自然,写社会风情,都是普普通通文学的描绘,而陶渊明将文学与哲学结合,他的诗有很多对生命状态的讨论。“形”与“影”的对话就是哲学性的体现。从《饮酒》到《桃花源记》从入世到出走,无论哪一种生命形态,都是宝贵的、值得纪念的。《国风·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一路走来,花香满径

对于中文系毕业的人来说,蒋勋并不是陌生的名字。对于这位多才多艺的当代作家,我向来报以钦慕。蒋先生祖籍福建,但生长在台湾。他的字里行间,也缓缓流淌着台湾作者特有的脉脉温情。因为生于潮汕小城,和福建、台湾同属闽语系,我对台湾的作者总带着特别的钟爱,当然亦包括蒋勋先生。所以,由蒋先生说文学,特别是从《诗经》谈到陶渊明,足见其温柔古雅的心境。手捧泛着油墨香气的书,淡蓝色的封面上画着一盆红白相间的小花,似乎花香也幽幽地沁入心底。蒋先生从《诗经》的人间情怀,讲到《楚辞》的慷慨激情,再到响彻市井田间的汉乐府,以及充满人生虚无感的《古诗十九首》,还有文学史上个性最独特的魏晋时期,最后以陶渊明结尾,蒋先生笔触轻柔,仿佛一位儒雅的引路人,带领读者慢慢地看、细细地赏、美美地品,这一条文学之路,所到之处,鸟语花香,如此惬意。蒋先生年近七旬,讲述文学史却没有一点老学究气息,实属难得。他所讲的这一段文学史,是中文系课堂上难以博得学生欢心的历史。因为离我们所处的时代太远太远,《诗经》、《楚辞》里又充斥着大量生僻字,我记得当时学到这一段的时候,大家都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期末考前的背诵更让很多同学头疼。但是,如果讲台上站的是蒋先生,我想应该会激起大家想要亲近这段文学史的求知欲。他的讲述方式是接地气的,而且融入了台湾的生态、文化,读起来分外有趣:蒋先生对民间怀着极深的感情。他说,有一回在台湾美浓留宿,当地客家人请他们吃饭,所有的老太太都站起来唱客家山歌,他忽然觉得那才是真正的《诗经》,那才是诗经产生的真正根基。他说,《诗经》最早不是一本书,它是人们在树底下唱的歌儿,然后被记录下来,称为“诗”。蒋先生赏析《上邪》,他说,此诗来自民间,其中的感情贞烈奔放,和汉乐府的高雅大相径庭。他举了一个例子,就像台湾的六合夜市,两个人坐在路边,一个嚼着槟榔,传呼机一直响,另外一个涂脂抹粉,一直流眼泪,你听他们讲话的内容大概就是《上邪》,全部是发誓诅咒,中间有很多粗话,那就是民间的感情。在读蒋先生这本新书的过程中,我常常沉醉在他营造的文学世界里,只觉每一个篇章都那么美,美得令人赞叹。我最喜爱的一篇是《女曰鸡鸣》的赏析,这首诗在《诗经》里算不得出彩,是一首描写夫妻恩爱的小诗。但经由先生的讲解,整首诗似乎也绽放独特的光芒。远古农业时代的民间夫妻,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一起打猎,一起饮酒,“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先生说,静好是过日子的状态,是感情深厚的体现。其他民族的“爱”前很少有“恩”,恩爱是讲究回报的,它不只是情人节送花的浪漫,也包括生活里的岁月静好。或许因为步入了婚姻生活,我对先生的解说别有一番感触。我们只是寻常人世间的平凡夫妻,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子一天天流水般溜走,感情也在一天天累积。我们所求,也是静好的岁月,有彼此相伴。茫茫人海,这已是值得珍惜的福分。如果你很喜欢这一段文学史,蒋勋先生的书的确可以帮你更清楚地梳理脉络;如果你一直认为这段文学史的作品诘屈聱牙,这本书会改变你的看法,你会真正喜欢上这一段或朴素、或华美、或庄重的历史。这一路,花香满径,请随着先生的指引,尽情欣赏吧。后记:蒋勋先生讲述、赏析作品的口吻,总让我不由想起大学时代的恩师——清风老师。每每听他的课,总觉是美的享受。也因为老师的温言鼓励,毕业之后,尽管无法从事与文字有关的工作,我依然没有放弃写字阅读的爱好。谨以此文,向清风老师致敬。

《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照进生活的文学之美

1这本书有三个关键词:文学、生活和美。“文学”其实是一个不需要解释的词汇,就好像我们不需要知道音乐是什么,但它总是我们生活中极重要的部分一样。但如果想要厘清文学的发端,那么“诗”似乎可以成为一个理想的答案,因为这种题材关乎心绪。而在驱使人想要表达的因素里,情感要大于需要记录的应用功能。由此说来,《诗经》大概可以称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了。而这本作品,便是从满载着“初民的情怀的《诗经》写起。蒋勋先生在作品中所引述的作品,从《氓》到《黍离》、《蒹葭》再到“与子偕老,莫不静好”的《女曰鸡鸣》,大抵上我们都是接触过的。对于普通人而言,文学欣赏的启蒙一定是在语文课上,通过教科书。然而遗憾地,真正可以通过这种“欣赏”收获到美感、热爱的人,却是在是寥寥无几了。原本旨在培养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培养美感这样基本的需求下已经失去了效用,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这种情况的出现,原因有很多,而其中最表层的,或许是教科书强调的精确,忽略掉了构筑美感的多种可能吧。关于这个问题,蒋勋先生仅举了《氓》的起首一例便可是我们窥见。“氓之蚩蚩”,原本充满诗情的画面,在教科书中被解释为“流浪小伙笑嘻嘻”,竟颇有点触目惊心的意味了。也难怪,在学校里,考核的标准是学生与标准答案的符合程度,而诗是源于生活的文体,当它最终要作用于生活时,却并没有标准答案可循。2某学者在谈论20世纪时曾这样说,“时代品质的下降,往往与人无法体验快感有关。”姑且不论是否是日益空前的生产力造成了人们心灵的荒芜,单从文学的角度,人们生活中有关它的踪迹越来越少,或许是由于人们越来越难享受它的快感有关。文学在生活中的快感,源于它的不确定性。相同的文字组合在一起,会让不同的人在不同时刻感受到不同的领悟,然而再简单的体悟都是需要思考,需要片刻的宁静的。很可惜,现代人的生活里,片刻的寂静似乎是奢望。人们忙着欣赏快餐式的文字和图画,从中汲取不需要思索的快感。然而这种“快感”更像是一种弥补空虚的填充物,到头来,人们的生活依旧空虚,夜深人静处依旧只写满了恐惧。城市的灯光太亮,驱走了我们原本喜欢的寂静的星光,只留下黑暗与空虚在不洁净的空气里游荡。当白昼来临,日光只被用来照明,却暖不了人心,因为没有人去体会温暖。这是没有文学的都市生活的真实写照,仿佛一条断裂的峡谷,隔开了生趣与苍白。而这条裂谷依旧在蔓延,吞噬着远古而来的纯粹美丽。3蒋勋先生的作品中总写满了审美的特质,在这部作品中依旧不例外。从《诗经》展开,到激越的《楚辞》,再到精心雕琢的《汉乐府》、多元灿烂的魏晋诗赋,最后归结到征服生命的陶诗,这是一场华丽的文学之旅,更是一次为美丽而进行的出走。其实有些特质原本是我们拥有的,只是需要引导才会被激发,例如在文本中感受美丽的能力。一句诗的生命要比任何人的生命都要长,是因为它展示的是从古至今人类共同可以体味的情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最重要的,它可以成为我们存在的证据,像一条莫名的绳结,串联起现世与古老的时光。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诗的年代。这或许很遗憾,但如果你可以尝试去体味一首诗,把原本浮躁的时光用来在心底去沉淀一段文字,你可以收获的美丽,是无价的。让文学之美照进生活,毕竟生活原本并不无趣。

诗词里的春天

听的蒋先生的语音版本,篇幅不是很长,在某个阴雨的早晨,在公交车上,因为先生的读的一首《七步诗》“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突然就落泪了!不仅仅是因为这诗的背景让人动容,同根相煎,更有的是先生的朗读,深情并茂,还有先生磁性的声音,恰如其分的渲染了整首诗的情感。回想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权势的纷争,让人无法宁静,才高八斗却无立命之地,还是同根而生的兄弟。我不知道曹植当时的表情,但知道,他肯定是难过的,难过的连天空都在哭泣!沉醉在先生的声线里!不能自拔!

失落的文学之美

生长于这个时代,我们学习古典文学的机会并不算少,从小学开始就有所接触,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分数,一个升学的桥梁。我们勤于背诵,分析诗以言志的“志”在何方,研究古文背后的动机和涵义。但我仍时常感到困惑,这样机械的分析真的道出真意了吗?与其说是对原作的注解,更不如说是意识形态、思想束缚下的产物。然而,脱离这些所谓的内涵,我还是会时常生出一股感动,透过文字看到另一个时代,感受另一种已失落的生活方式,体会作者落笔时的心情,为其中传达的情感所折服,即使这种感动是建立在用我自己的眼光重新演绎的基础上,我仍被这种气氛所包围。古文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以理解,因为情感的迸发本就是诗歌创作的源动力,故意将其复杂化才是造成阅读障碍的原因。《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卜算子》中的“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简单中蕴含着真情实感,又极富韵律之美,翻成白话文都见多余。忍不住为语言的精妙而感叹,短短数字包容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连每个字都翩然跃出自己的意味,形成一幅独有的画,实在让人从心里生出一股叹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片冰天雪地上,唯有一老翁默默垂钓,将扑面而来的寂静清冷之感浓缩在十个字中。“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仿佛能看到一个在深夜仍兀自徘徊的身影,为谁苦苦等待,等到头也只余一份枉然。阅读文学,既是我们寻求映射自己心情的一种方式,也是单纯为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蒋勋对古典文学的“注解”,与教科书中有何不同?他告诉我们回到文字本身,抛开白话文解析,以他独特细腻的方式为我们拨开“道理”的藩篱,来到文学动人的深处,即是情感。我们总是固执于寻找事物的因果,忽略了人的情感本就难以用逻辑去定义。能打动读者的诗歌必然重情感,但并非只要有真实而强烈的情感就是好诗。因而诗歌先因其感情浓烈而成为好诗,再追求形式上的千锤百炼,达到极高的艺术成就,而一旦重形式而轻情感,则虽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却无法带来情感的激荡,诗的发展也就逐渐式微,于是创新者便追求形式的奇崛,开辟新的空间,重复这个发展过程。而其中让人念念不忘的,最能引起人内心共鸣的就是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看蒋勋的评说就像在品味他的美学信念,无论是《陌上桑》的作者分析,还是对三曹复杂性格的透视,都让我们再次审视文字本身。蒋勋所要探讨的,不只是作者的诗词造诣,还有他们精神层面的痛苦和挣扎。我们总会本末倒置,在历史中寻找诗词的印证,在僵化的人物形象中自我定义他们诗词背后的用意,甚至有目的地筛选我们所需要的部分。诗词作品虽不见得就是真相,只因文字已经过作者的一番包装,但这刻意下总藏着不经意的真相,在蒋勋的笔下,我们走过曲径通幽处,发现这不经意,或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或展现一个人的复杂性格,这些被遗忘的思想,才能构成中国文化的完整性。如今在这个价值混乱、喧嚣文化的快节奏时代中,我们似乎难以驻足欣赏文学之美,只一味接受片面化、碎片化的信息,失落了心中的那份感动,在文学传承的过程中不断遗失了它复杂动人的一面。看这本书就如同再将这些遗失的感动拾起,内心的感慨不足为人道。

蒋勋带我们读生活

摘录@道不远人所写: 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讲诗。不是注释,更不是翻译。所涉及范围远远大于诗词内容本身。蒋勋老师带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词本身,更是读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所经历的种种。让我懂得,好的文学作品,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 从诗经中的《氓》,到《古诗十九首》,到《汉乐府》;从《楚辞》到三曹的诗词,有扎根泥土的民间情感,也有士大夫阶层的风流雅致。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人物性格,有创新,有传承,发展了广博的诗歌文化。 作为欣赏也好,作为学习也好,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心灵感受。

蒋勋:单纯了我们的复杂

总以为自己需要更多的物质欲才能填满各种贪念的沟壑,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里面,愈发难以包容我们一颗比一颗更加坚硬的内心,外界的各种刺激指数不断提升,比如电视制作节目的高引进大制作红艺人多传播大视频,可是每每我们都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却不知不觉沉醉在自己的睡梦和鼾声中,到底什么才能勾引起我们内心的那份最初的单纯。记得高晓松在《天天向上》做节目时曾说过一席话,内心极为佩服,“这个世界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就是每个人的最远处”。当一个人没有办法很清楚地描述生命情状时,自然会选择用诗来描述,因为诗里面有另外一种对生命的观照。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误以为只有文学才会承载起诗歌,其实不然,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态,就是我们所处的每一个环境。每个人在面对自己情感的时候,特别是对于已经逝去的情感而言,都会固执地选择某一事物有关,比如那条和对方一起走过的路,比如那种食物是和对方一起细细品尝过的,就像电影《重庆森林》中男主角爱上一个人,他会坚持买一个凤梨罐头,尽管罐头上写着28号到期,这是故事里面的角色选择去通过一个商品来寻找一个有意义的号码。在当下越来越拥挤的社会中,我们慢慢开始学着铭记自己才能读得懂的数字,比如《中国好歌曲》里面刘金的《第十一年》,比如现在由阿里独创的风靡全国的双十一等等,这就是一种情感的归属,包括后面提及到的商业模式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干系。相反,如果我们生的所有东西都可以确定,大概就不会那么有趣了,常常就是因为处在茫然、彷徨、无助之中,才会有更多期待希冀,正是因为生命中有着那么多不可控的因素,大家才会去刻意铭记一些特殊的数字特殊的事物,因为这就是最初触动我们柔软内心的根本。当我们剥离开冗长繁琐的繁文缛节之后,我们才发现,最简单的事情往往才是最致命的,而那最致命的一击往往是最永恒的,所有对于生活的速食化的答案都不是真正的生活,比如我们中午所点的盒饭套餐,充其量它只是填饱肚子的一剂食物而已,真正的生活就是如同一道需要用心去煲制的靓汤一样,在固化的生活模式中寻找生活的真实面目,并且在真实面目中坚守住自己的一份独处美丽。面对高度浓缩的文学表现形式,诗总是能够给予我们最具有诗意的画面。蒋勋老师在点评《江南》更是如此,一个“鱼戏莲叶间”能够给我们呈现出一种水流的婉转和曲折之美,画面感在他的笔触之间,毕现无遗,重新让我们拾起心中的那份感动,渐渐走入由最简单的文字给我们带来的所有美感。这就是蒋老师的魅力所在,他能够从文字出发,以美的叙述方式,让我们体会到最简单的文字所能带来的各种醇厚和芬芳。致广大而尽精微,在他的笔触之下,包罗万象的点点滴滴,从温润的泥土,田田的莲叶,初啼的金鸡,农妇的低吟,所凡此种种,皆为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生命,看似消失的却被文字镌刻,时间流去,而情怀永在。蒋勋曾说:“我有一个梦,总觉得自己是一棵树,根在土,种子却随风云走去了四方。”他就是一个眷恋故乡的大地之子,也是爱好流浪的旅行品味家。而他的每一处足迹却充当我们每一个为之欣赏的风景,而最好的风景莫过于当我们抵达到生命的真谛,才发现,原来简单就是美好。是的,谢谢蒋勋,是他的文字不断在单纯我们所复杂的。

活着,总要有点情怀

我平常看书还算快,可是读《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这本书的时候却格外慢。它不是小说,所以我不必为了故事情节的牵引而逼迫自己迅速往前赶;它也不是“快餐文化”,只需要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文学是个有情怀的东西,需要不断品咂、解构和领悟,而“说文学”的好书,更是要慢慢品。作者蒋勋是个有情怀的研究者,如若不是,他又能怎能耐得住性子畅谈文学呢?“从《诗经》到陶渊明”,多么长的文学演变顺遂,需要多么细致入微地深思啊,可作者硬是给大家抽丝剥茧了,所以我有好几次都情不自禁地在某些地方做了折角并做了简单的批注。且看:作者在谈“《氓》:最初的欢愉,最后的哀愁”那一节就说:“《氓》的故事是很丰富的,如果你一开始就认为这是一个弃妇的估计,读下去就一定味道都没有了。”你看,这就是蒋勋的情怀,他并没有单纯地从一个所谓看得见的结果去评析一部作品和一个人物角色,而是从更加丰富的层面上去理解和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这样,诗就更有意境,人物性格也更富有立体感。蒋勋还说,“从少男少女刚开始恋爱,到慢慢开始追求,恋爱变成婚姻本身是无可奈何的。恋爱和婚姻不一样,恋爱是‘情动于中’,而婚姻是一种形式,接受形式就必须接受这个形式的优点跟缺点。”“所以,这首诗不是讲一个女子从恋爱到被遗弃的过程,而是每 个人都会经历的感伤。只要婚姻制度存在,这种感伤是无法调整的。”这样的解读想必对于现代生活中的男男女女和婚姻中的夫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吧,文学的光芒在穿越了几千年之后,仍在熠熠闪光,实在珍贵。在讲“激越华美的生命力量”的时候,作者谈到了《九歌》里的《国殇》。有一段是这样写的:“以前老师讲《国殇》的时候,总说大家要爱国,甚至不惜殉国,但我觉得《国殇》描写的是一个年轻人对死亡的哀伤,他要想要回家,可是找不到回家的路,是一个找不到归路的亡魂国殇既是战争的亡魂,又是反战的亡魂。”这是作者独到的见解,读到这里突然有种产生共鸣的感觉。记得当年上语文课的时候,老是被灌输各种作品之外的衍生思想。我一直认为,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后人的不断衍生是应该的,但也不必每每都要和政治挂钩或者牵强附会。比如,以前的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关于鲁迅的作品,老师在上面做板书,就经常勒令我们在下面一字不落地记笔记,之后,她还会检查我们的背诵情况,说这是考试重点,是很多人研究出来的……并嘱咐我们在答题时一定要把点都写到位,否则恐怕会失分。那时候,我就经常琢磨一件事,鲁迅写文章的时候到底有没有想那么多,为何作品在许多年以后有了那么多层次的解构,而且有的注解确实比较生硬,大家是不是想的太多?当那天我读到蒋勋在文章后面提到的:“我希望大家能对中国文学史持一种审美态度,而不是注解态度……”的时候,不由地叹了一声:“说得真好!”如果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感到诘屈聱牙,那么我们真的会十分难过,我念书那会这种感受就特别深。“野性与浪漫”那一节,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段落。大约意思是说,民间人都很喜欢看王宝钏的戏。王宝钏本可以嫁个“高富帅”改变自己命运,可就是有股“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坚贞。当时很多人都搬着小板凳去看她,虽然你他们很多都是草根,是布衣,但当他们看到王宝钏的华丽也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华丽。这体现的也是一种情怀:人们每天都在辛勤地劳动,唯有在“出戏”中,他们才能从艺术作品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也唯有把作品中的形象投射到自己身上时,他们才可以面对真正的自己。人生就是一场戏,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入戏”和“出戏”,“戏台前”和“戏台后”本是一个荒谬的组合,可它们又像是一个完美的生命个体。就像王宝钏一样,舞台上,她是华丽的,可是在舞台下,她可能在匆匆地解开衣裳给孩子喂奶,这是另一种心酸和苍凉,可这种情状却呈现出一种伦理社会里独有的女性之美,是一套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体系。我们生活在现实生活里,终日“为形所役”,我们的精神总是渴望自由,可是肉体却总去奴役灵魂,我们怎样去追寻生命最自然的快乐?我们如何才能找到生命的出口?我想,还是要有点“桃花源”的情怀吧,即使那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但也足以让我们能在繁复的生活里对生命多一些期待和向往,有一个心灵的桃花源,能有一天“望路之远近”,也就够了,不是吗?

文学之美

自从离开学校,好久没有看这种纯正讲文学的书了,拿到书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封面是浅浅的蓝色,有一盆蓬勃生长正芳香四溢着的花,整体感觉清新淡雅,有风骨,有味道。而且每一章节前都有这样一个插页,页面底端页码的地方也有一小束花绽放着,书的装祯很美。因为这本书其实就是讲美的,讲的是文学之美,诗歌之美。文学之美,美在“不可说”。从早期“初民情怀”的《诗经》到书的最后章节陶渊明的“出走情怀”,作者通过对选取的经典作品的探析,告诉我们,读文学,读诗,其实就是在读自己,就如“有一百个观众,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般,不同的人,读相同的诗,不一定就能读出完全相同的感觉来,所以,文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可言说,不可解释,给予读者最大的想像空间。因为说了,解释了,就把它限定了,尤如砍断了读者想像力的翅膀,作者也说:“文学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当想象空间不存在的时候,就是文学的幻灭。”尤其是读言简洁的诗,一定要读原诗,细细揣摩,细细品味,不要看白话译文,不要看增加了种种导向的解释,作者自己也在书中说:“我希望大家能对中国文学史持一种审美的态度,而不是注解的态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文学之美,诗之美。文学之美,美在“情动于中”。任何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里面必然蕴含了作者的某种情愫,或悲或喜,或激动或感伤,七情六欲,都能在文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作为一门需要读者参与和互动的学问,只有“情动于中”的作品,才能真正打动读者,才能被经久传颂。作者旁征博引,穿插了国内外电影、音乐、美术的经典剖析,为我们描述了一些因为表达了永恒的感情而被流传至今的美丽诗句和文章,告诉了我们,美好的作品,总是以情感人的。无论是《诗经》里的《氓》,还是汉乐府的《上邪》,还是《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还是曹操的《短歌行》,等等,无论是表达甜蜜浪漫的爱情、还是生离死别的悲情、还是对生命的本质的感怀之情,唯有情能动人。表达形式有多美并不重要,唯有“情动于中”的作品才是最美的。而且“在审美、艺术领域中的非理性非常珍贵。”文学之美,美在它能超越现实。正如书的封面上所说:“文学是照进现实的一道光,弥合了世界与内心的缝隙,成就更加丰盛的自己。”可以这么说,任何在现实生活不能实现的,或者不能满足的都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获得圆满。“一部文学作品可以流传上千年,是因为当中有一个生命让我们觉得亲近,好像身边的朋友。阅读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悦、哀伤、孤独、希望,这是文学最大的力量,也是文学在人类文明中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文学可以让我们能够看到我们自己所从未经历的事,从未见过的人,体会从未有过的情感,它不会逼着我们去做选择,也不会强迫我们去接受,它只是让我们更宽阔,更能远离现实的喧嚣,冷静的看清自己、看清生命的本质。当然,文学之美不只这些,书中所讲也不只这些,作者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联想,将不同艺术门类进行类比分析,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在文学的世界里,美无处不在。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美也做了特别的分析,从《氓》中对女性细腻情感的描述,到《陌上桑》中罗敷的尊严与世俗,再到《洛神赋》中洛神的美妙,它“将女性的美变得独立了”,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独立的尊重和关注。总之,看完这本书之后,你一定会收获对诗、对文学、对美的独特理解,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让你获得美好的精神享受。

NB

一本好的书就是能引发我的延展阅读。4我们的教育总有一种速食的渴望,表现得很急切。岂不知很多东西一旦变成教科书,就变成了考试与答案。13其实婚姻可能更是真实的在意,因为两个人要更亲密地在一起,当恋爱的迷障拿掉之后,你看到的东西是恋爱的时候看不到的,这个时候能吸引你的东西其实更重要。一份婚姻如果没有“情动于中”,形式再美业是空洞。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蒋勋的名字时常是和美这一字联系在一起的,听过他讲红楼梦,各个人物栩栩如生,这些人物是曹雪芹所创造,也是他生命的一部分。而所谓美学,就是人的感性经验,红楼梦之美,就是美在曹雪芹的感性经验,也美在于生活。蒋勋从美的角度来理解文学,读起来就是一种超越生命的体验,如他所说:所有对于诗的速食化的答案都不是真正读诗的方法,读诗最怕在诗里找答案。其实读诗便是读生活,读生活的美。中国文学之美系列里的三本书,一本讲唐诗,一本讲宋词,而在这一本里挑选了中国古代文学里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诗进行解读。也许是因为蒋勋懂美,所以连他的叙述读起来也有一种娓娓道来的美感,他会让你慢慢体会他的观点,渐渐融入曼妙的诗句中。蒋勋拿《诗经》和《楚辞》作对比,《诗经》是黄土地上生长出的农业文明,而《楚辞》则是激越华美的浪漫主义文学。美学的概念本来自西方,我国古代是没有一个美学的体系的,也不构成学说,但古人却能将美描绘到极致。农业时代的美,可能是我们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难领会的。蒋勋一直强调四个字“情动于中”,就是要在诗里读到情感。黄土地并不意味着一个落后的生态,而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淳朴美,从播种到结果,正是一个静谧美好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而相反,《楚辞》就比较动态,它从形式上就能让人一眼看到美。“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玉器叮当作响。《九歌》里的湘夫人“望夫君兮未来”,其实要描绘的是湘水上流淌着的亡魂,是要为他们哀悼。一句诗就是一幅绝美的画,孕育着无穷的力量。谈到汉乐府,我想很少有人不知道《陌上桑》这首诗,我们在课本上学到的罗敷,就是这样一个刚烈贞节的女子。然而仔细一读就会发现,这首看似完美的诗里,确实有微妙的转变。从淳朴到功利,诗中的字词就是最好的证明。《陌上桑》是一首经过精心雕琢的诗,是一种民间与文人结合的风格,非常特殊。汉乐府是对生活的描述,《古诗十九首》是生命的悲哀。都是民间,一个讲生活,一个讲生命,两者是不同的。讲《迢迢牵牛星》这首诗的时候,提到了许地山的小说《春桃》作补充,更好的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开始注重于对内心、对生命本质的渗透,远远超过表面的爱情。《古诗十九首》里有许多对生命本质的挖掘,以至于对生命的态度的转变,这也对魏晋时期的文学产生了影响。魏晋时期的文学从三曹讲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的冷酷与热情其实是不矛盾的,“凡是能够把自然、隐士、心灵的美学修得很好的人,其实常常是在政治里混得很深的人。”,这话说的非常有理。文学常常是内心追求的表现,而与之不可分的是生命的经验。真正的隐士不必表达追求,而深陷在政治里的人,才要写诗表达自己的追求。陶渊明写《桃花源记》,不仅仅是要写对归隐的向往,更多的还想表达对生命虚无的思考。魏晋时期的文学层次丰富多元,又是另一种美学的表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认为美在天地间,鱼乐之辩中要表达的就是一种会通万物的思维。读诗,正是一种会通的方式,而蒋勋也搭起一座桥梁,不必寻找诗中的答案,只待会通的一刻。没有诗,就没有实在世界。一切都在诗里。

也许,自己的另一半就藏在文字深处

有人曾经问我:你们天天看书,经常码字,对着一堆稿子改啊改的,就不嫌烦吗?我淡然地笑笑,说:“不烦啊,我还挺享受的。”朋友们很不解:A:小时候经常听老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长大了,我发现这句话完全就是一”水货“。哥都寒窗苦读十年了,如今既没淘到黄金,也没发现玉,还是一屌丝,穷的叮当响。可我那发小,嘿!当年念书还没我好呢,现在成了小爆发户!天理何在啊?B:我这个人可能患有“多动症”,让我在那安安静静地读几页书,品几句文学,还不如要了我的命!你们这些看书的人怎么就那么有定力?我真心佩服你们!C: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工作那么忙,谁还顾上看书啊?闲得蛋疼吧!那点时间,我宁愿去赚点钱,就是可以迅速变现的那种!你懂的。D:我觉得文学是那些有情调的人的专利,是那些文艺青年们的精神花园,嗨,像我这样的俗人,从来就不属于文学,当然,文学也甭想属于我!E:文学是精神产品好吗?老子还为明天吃什么挣扎呢!还趴在物质的边缘残喘呢!文学能变成面包吗?哼!……当然,说这些话的人,基本就是我图书行业外的朋友。也许是因为性格,也许是因为习惯,也许是因为个人志趣,他们没有和文字、文学、图书结下过深的缘分,想来,生发出这般感慨也是自然。不过,有时候我很想说,书中的”黄金屋“和”颜如玉“真的不完全指是物质的丰盛啊,亲。那份精神上的满足才更能让我们抵达真实的内心世界,触摸到灵魂的质地,让我们更加靠近另一半真实的自己,因而使我们不至于那么迷失!我行业内的很多朋友,工作性质大都离不开文字,他们似乎活得更清醒,更洒脱,更有信仰,也更有觉知:写稿的时候,惜字如金;策划的时候,天马行空;收藏(书)的时候,小心翼翼。他们的这份情怀,源于他们对于文字以及文学的热爱。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他们总能从”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中提取快乐的因子,他们把生活经营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也把自己修炼得淡定从容却也不乏真性情……那些文字,那些文学曾给了他们无限的想象与期望,他们从尘世中跳脱出来,追随着更高层次的精神引领,惬意、自在、舒适、放达。记得鲁豫说过:人这辈子最幸福的两件事就是,你爱的人正好爱着你,你做的工作正好是你喜欢的。如此说来,我果真是个幸福的人!而且,我也能时时感受到这种幸福。我,身处出版业,每天和文字打交道,以书为伴,做策划,撰稿,写软文……一样都不能少。尽管忙起来难免会有巨大的脑力消耗,而且常常会伴随着身体上的不适,比如头疼、眼睛疼、肩膀疼,腰疼……可是,潜意识里我却从未感觉到累。很多时候,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次又一次的享受。因为,文字和文学带给我们精神的愉悦是物质不能超越的,是金钱买不到的,也是想象力难以估量的。尤其在如今物质急剧膨胀、人心浮躁的年代里,也许获得一份内心的安宁和富足更为难得,也更为奢侈。静下心来,怀着几分虔诚,认真地翻阅一本书,在一个闲适的午后,泡上一壶茶。慢慢地品尝,细细地品味,手指所到之处,皆有温度,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情怀。或蹙眉、或凝思、或淡然一笑、或无限释怀、又,或喜、或悲……追随着文字的脚步,站在另一个世界的门槛上,恍然发觉:哦,白日里所有的聒噪、烦闷、焦灼都融化在茶汤里了,消逝在文字营造的尽头里了。奇妙的文字组合,精巧的情节构思,被雕琢的人物形象,被渲染的环境,经由文学的指引,我和我的另一半就这么隔着一张纸的距离,窃窃私语,紧紧相拥或握手言和。暮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和文字、文学的结缘,由来以久,久到——竟贯穿了我20几年的人生。五六岁时,我开始读爸爸出差带回来的各种小人书,就是那种十本放一块的超值套装:《灰姑娘》、《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青蛙王子》、《海的女儿》等等,一遍又一遍地读,读的我直流哈喇子。有兴致的时候,我还经常把自己记忆深刻的小故事讲个身边的小朋友听,他们听得新鲜有趣,我讲得如痴如醉,我一边回味和想象着故事情节,一边在同龄人中寻找着小孩心中的那一点成就感,那样的时光,纯真、单纯而又幸福。刚上小学那会,经常被老师在屁股后面催着背各种作文精选和范文大全,背着背着,很多语言和情节就不自觉地印刻在脑海里,自然,写的时候也省力了不少,因而,我也有幸获得语文老师的嘉奖。我的作文被当作范文,念给下面的同学听。我在一次投稿比赛中,居然拿了个小奖,这些小小的荣耀都一度让我乐此不疲。犹记得,当年总是回答那个被老师问过几百遍的问题。问:同学们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啊?几乎无一例外的,我都会说出两个答案:作家、编辑。虽然当年的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两个工种究竟要干什么?但我还是厚颜无耻地说出了这四个字,一字一顿,极其认真,莫非在灵魂深处,我已知晓这是离我理想最近的所在?当然,也正因为有此”一技之长“,我才得以在数学老师的鄙视下一直挺到现在,小学时的数学白痴啊,靠着一点仅有的写作伎俩混到现在,想起来,全是泪!上了初中,我的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品类的选择上,我更是广泛撒网:小说、杂志、书报、杂志等都是我觊觎的对象。当时,我还一直用《北齐书·河南康舒王瑜传》里的”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来勉励自己。这些积累和兴趣也直接促使我在高中文理大分班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文科。学好政、史、地,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次,老天再一次眷顾了我,由此,我也得以顺利进入大学,大学如愿以偿,报了中文系新闻专业,一晃四年下来,还是每天和文字、和文学浸泡在一起。如今,我做的就是图书出版行业,我和文字可真像一对难舍难弃的连体婴儿。20几年的生涯如白驹过隙,这期间,生命中的人来来往往,走走停停,唯一不变的,却还是和这文字,这文学缠绵的每一个须臾,我在他们的淫浸下拨节、成长,他们也让我在时光的穿梭中更加明白了人生的内核和生命的意义。”在不完美的世界中尽量保持一丝本真,在浮躁的世界中保持生命的热度,读好书,码好字,文艺调调,诗意地活。“这是我的信仰,我的”瓦尔登湖“,我的”桃花源“。《蒋勋说文学》新书已经上市了,我很想读,所以不假思索点了想读。我想借此”说文学“的机会,也说说这些年自己和文字的故事,所以有了上面的话,虽然想写的还太多太多,故事太长太长。有多长?韩国肥皂剧那么长!估计唐僧师徒再取一次经回来,我也码不完。对了,之前在”懒人听书“上听过蒋勋的《从唐诗到元曲》,声音很有磁性,低沉而有味道,那个时候开始真正迷恋上他的文字。之后 ,我又去他的新浪博客扫荡了一圈,拜读了他的所有博文!受益颇多!其实,关于这本新书,我不只”想读“,我也”想听“。

文学即中国-评《蒋勋说文学》之从诗经到陶渊明

自己向来是不喜欢台湾男人那过于斯文甚至娇滴滴的表达的,所以在上周末的书籍整理当中,毫不犹豫的处理掉了刘墉的几本鸡汤(他犯了我最喜欢的电视人物刘罗锅的讳,所以素无好感)。刚开始读蒋勋的这本书,字里行间也同样流露出男性所含有的那种细腻,柔和,为我所不齿,但在往下读,便觉作者是一位心地平和,热爱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的人,这也是我们这个忙碌的社会所需要的一种特质。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的特质还不足以让我追寻作者的思路,遍历从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到魏晋乃至陶渊明的代表作品,并冲破惰性来完成这篇文章,整本书读下来,有三点体会:1. 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说起中国文学,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满口"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但一直没都没有多问一句,唐之前呢? 这本书里,作者系统的帮我们梳理了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即诗经,楚辞,到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到魏晋乃至陶渊明最后再到唐宋。•诗经:起源于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600年之间,包含了风雅颂三个类型,其中风是指大众在生产劳作之余创作出来的作品,朴实而包含情感;雅是指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所创作和欣赏的作品,其中包括大雅和小雅,前者是朝会时的音乐,后者是私人宴会时的音乐,所以我们今天有一个说法”登大雅之堂“,便是形容高端,正式;第三种形式是颂,是演奏于国家大典的国歌,政治气氛较浓,一般都是歌功颂德,略显空洞。•楚辞:因为《诗》诞生于周代,政治文化的范围限于北方,而与此同时在周王朝势力范围之外的南方孕育了《楚辞》,与《诗经》相比,情感更加强烈,颜色更加绚丽,诗经包含了最稳定最含蓄的情感,而楚辞这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与诗经的佚名作者不同,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留下了诗人的姓名:其中就有屈原和他的《离骚》和《天问》。•汉乐府:乐府是西汉时设立的一个搜集民谣并配乐演奏的政府机构,后来将这时期的诗歌文学,通称为汉乐府。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的现实主义体裁,但因为实现了四言到五言的转变,因此长于叙事。•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是乐府民谣文人化的标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作为标题。•魏晋建安风骨:他们包括了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以及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以及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诗人们不再佚名,而是文人们以饱满形象登台,他们性格不羁,风格迥异,并价值多元,最终实现了中国诗歌文学的初步大发展。•陶渊明:汉末魏晋因为战乱频繁,生活苦不堪言,所以主张出世的佛教有了大的发展,所以这个时期的诗歌,都有儒释结合的思想,其中以陶渊明为代表,文学作品寓含哲理,提出了超越理性和逻辑的生命领悟。所以作者把他单列出来就是因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集中在作品中体现思想性的诗人。他将自己分为了形和影,这也是佛教和儒家融合的体现,一方面需要读书为官实现自我,一方面又希望能够保留个人的独立,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产生了盆景,产生了园林,可以在为官和琐事之余,继续享受我的山林美景。2. 中国文学的学习方法:在读这本书之前,一直以为自己距离文学很远,但后来发现其中的很多诗歌在中学时期科学已经有所学习背诵,所以即使有若干生僻字,也仍能朗朗上口。于是非常感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以及当初的语文老师。这些美丽的诗歌当初是以的点的方式教授给学生的,而那时的我们仅仅可以为了考试记诵每一篇的作者,时代,背景,意义甚至标点,但缺乏一种融汇贯通,这正是蒋勋先生这本书给予我的最大指点:按照历史时代的发展,将中国文学发展融汇其中,不论是否读过这首诗歌,我能从更深层背景感悟它的内涵,所以呈现在我面前的已经不是一首首割裂的诗歌,更是一部中国文明发展演进的皇皇大典,更加为能辨识中文而自豪,为这些华美篇章能够保留至今而庆幸。但我们也讲什么时代完成什么样的事情,如果没有中学的积累,也许今天我不会再有兴趣通读佶屈聱牙的这些诗词,没有那时候的背诵,我们不会当再次读到的时候,这样莫名感动。古典文化的学习,甚至所有知识的学习都需要记诵,领悟,升华的阶段,我们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所以对于青少儿,利用少儿时期记忆力高峰阶段在不影响正常成长的情况下,大量识记经典,很有必要。也许有人会质疑,学习文学有什么用,而且甚至会忘。这里引用Quaro关于读书有什么用的回复回答这个问题:When I was a child I ate a lot of food, Most if it is long gone and forgotten, but certainly some of it became my very bones and flesh.Think of reading as the same thing for the mind.3. 中国文学的欣赏方式:文学是抒发情怀的手段,不是创造生产或是教化的工具。"当一个人没有办法很清楚的描述生命状况时,他会选择用诗来解释生命现象。这是一种更为宽慰的解释,他可能是一个安慰,一种鼓励,但肯定不是一个答案." 所谓诗无达诂,就是说诗歌文学是帮人去思考和感悟生命,而不是答案更不是成绩。它不会直接带来GDP,也不会带来收入,但它是寄托了对未来的渴望和生命的意义,所谓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美,重回人间

民国国学大师刘文典曾自狂地说,世上除他以外,再无第二人懂《庄子》。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他懂庄子,应该是懂庄子的文章所表述的思想,更深刻一点儿的说,他所理解的,更接近于庄子灵魂的本色。时过境迁,经过了建国,文革,改革开放,人们在国学方面的修养日益褪减。现在的大学生们,非专业的,若能读懂屈原的九歌,或者背上几首诗经,就算是不错的了。电视上于丹解读的论语漏洞百出。而对国学传承最好的,被世人公认的就是台湾。1949年国民党撤往台湾时,梅贻琦(原清华大学校长)、傅斯年、朱家骅、胡适等都去了台湾,梅贻琦创办了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而在大陆诞生、现在却被改名为苏州学院的原东吴大学,也在台湾被保存了下来。在这片土地上,祖国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大限度的保存。蒋勋,这位台湾的学者,以其高深的国学造诣,在这本《蒋勋说文学——从诗经到陶渊明》里,用讲义的形式,解读了自诗经至陶渊明这一段时期的文学经典。细细读来,书中的文字通俗易懂,见解独到。其中观点虽不敢说能获得所有读者的共鸣,但文中用了很多“我认为”表明确是作者自己的一些观点和见解。这很难得。要知道在国学研究里,以假乱真、拿来主义实在不是少数。蒋勋的讲解也充满了美感。比如,《诗经》里最美的诗,《蒹葭》一文的讲解:如水素淡,不弃不怨他说:蒹葭苍苍一开始就非常漂亮,非常适合画一幅画。苍霜也压韵。很少见中国的学者从压韵的角度作注解的。他选的诗经的几篇都是经典。再如《女曰鸡鸣》一篇,他认为,这是一篇表达“与子偕老,莫不静好”的诗。这首诗的意境确实如蒋勋所说,充满了夫妻间的真挚的感情,而且场景非常的逼真。蒋勋在《古诗十九首》一篇开头,写道《重新回到民间》。这是作者对之前一段时期文学风格的历史变化所下的结论。他在讲解中,不时引用侯孝贤的电影,王家卫的电影,以及作者自己的和朋友的故事。令文章的内容更加贴近了时代与生活。诗经,楚辞,汉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文学,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阶段,有着天然的美。诗经应该拿来一读,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适当的选择背诵朗朗上口篇章。如《蒹葭》、《螽斯羽》、《习习谷风》、《关睢》等。而拿诗经里的字来取名的人在历史上简直太多了。我个人曾经喜欢过魏晋南北朝时期梁简文帝萧纲的一首诗,用以描写离情最为恰当: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是这本书让文学之美重新回到了人间。

借助文学赏析,感受文学魅力

记得前几天在一个群里听一个出版社的编辑讲,一本图画书,原本反响平平,可是后来经过编辑的分享传播,很多小朋友和家长都说好,一时间这本书销量大增。这种做法也许并不适合所有书籍,但不可否认,一些原本好的故事经过作者或者专家的讲解后,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并认同,从而和分享者一起产生共鸣。而这种共鸣能维持多久就要看分享者的魅力了。文学是很奇妙的东西,因为它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可大可小,因为每个人的学识、见解、成长经历不同,所以,对故事的理解程度也会有深有浅。一首诗,一个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而文学欣赏则可以充分挖掘文字背后的故事,让阅读文字的人不仅能够体会到当时作者的情感,而且能够从社会环境乃至历史长河中认识到作品的价值,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学的神奇魅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个人非常喜欢看名人关于文学的赏析(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文学底子薄,所以听什么都新鲜),看他们怎样从字斟句酌中找出那些闪光点,每每看到会心处,便常常感叹,哎呀,就是这样的,我也觉得是这样。这次看中信社蒋勋教授写的《蒋勋谈文学》就常常在看书中会心一说,觉得真是说到了心中的痒处。在这本书中,蒋先生从《诗经》的初民情怀一直讲到东晋末期陶渊明生命的出走,分别选取历史进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分析讲解,从诗歌本身的意义到文学的概念到人性的探索,生命意义的追求,对美的欣赏与解析,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等等,侃侃而谈,各种信息信手拈来,文字流畅到如行云流水毫无阻滞,虽然是大段大段的纯文字,但看起来仍让人觉得如沐春风,甘之如饴,一点也不觉得枯燥。看蒋先生的书,如听一位博学敦厚的长者循循善诱,丝毫没有大方之家高高在上的架子。我为什么说“听”而不说“看”呢?实在是因为在作者在书中常常用非常自然的口语来讲,而且语气非常谦逊,就好像是他就坐在面前,娓娓而谈,你甚至能想象到他“文质彬彬”的笑容。比如,在谈到对于“诗经”的“经”的理解时,作者说“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经’字。------有朋友会觉得,你这样是不是试图把《诗经》从‘经’的位置上拉下来?我不是想把它拉下来,而是不希望它只是中文系的教科书,更希望《诗经》成为那些连字都不识,即被我们称为‘文盲’的男男女女都能传唱的东西”。先生用心可谓良苦,只为传播“对美的感动”。其实,在很多观点上,你都可以看到他的用词“我觉得”“我认为”“我更喜欢”,这些纯个人的字眼。在赏析过程中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读者,只说自己的感觉而已。可越是这样,读者越觉得亲切,就越容易接受他的观点。文学表面看是文字的东西,其实要想真正理解它的美,往往要融会贯通,兼收并蓄各科学识才能领略其中的各个层次的美。蒋先生“学历史出身”,学习的是西洋艺术,却对东方艺术情有独钟;他对书法、美术研究颇深,并“多次举办画展”;他游历甚多,涉足多国的画展、博物馆,对东西方关于美的表现方式也深有体会;东西方的电影他也有研究。所以,在对某一首诗的欣赏过程中,你不仅可以看到单独这一首,还可以纵向、横向看到和这首诗有联系的方方面面,顿时有胸襟开阔的舒爽。比如,在谈到《诗经》中《氓》这首诗时,作者就把诗中的主角和《荷马史诗》的主角相比较,提到东西方在观念上的差异。进而分析伊朗导演阿巴斯的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印度大导演雷伊的《悲情城市》,台湾导演侯孝贤的《冬冬的假期》《南国再见,南国》中的这些主角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主角都是小人物,是农业文明的投射,是初民最原始的情怀,“哀而不伤”。又如,在讲到曹植的《洛神赋》时,会由“洛神”的美,延伸到西方雕塑对于人体美的处理。你可以感受到不同艺术在文学这里汇聚、融合,达到一种近乎完美的统一。我想,这样的感受是比较全面而客观的,视角更开阔,有一种放眼天下的豁达。不仅如此,作者并没有把文学欣赏当成是一种阳春白雪,高高在上,他一直致力于用古代文学的养分滋养壮大当代文学,纠正当代文学中的某些“偏离”。作者不是坐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他在文学中沉迷陶醉,又在现实中寻找文学。到社会中采风,在游历中的所见所闻,都成为作者注解、欣赏文学的基础。他能从《诗经》的“尔卜尔筮”联系到巴黎的大学门口的女孩子,联系到他的学生,联系到现代婚姻了;能从《诗经》中的《氓》联想到喜剧,联想到邓丽君,联想到台湾的民歌,联想到移民的不安全感。这样从诗中来,到现实中去,来来回回间,体会更加深刻。因为你容易对现代的生活引起共鸣。从而也能想到在现实中怎样去理解过去的情感。蒋先生在书中说,读诗,不能把自己完全代入进去,也不能无情,因为那样你就不会理解,最好处于两者的游离状态。其实,欣赏就在这进进出出中体会到文学的深意。《氓》中女子的叙述,《上邪》中真率的誓言,《诗经》的朴素真挚,《楚辞》的浪漫华丽,竹林七贤的郁闷和纠结,陶渊明对自由的追求,经由作者的笔触显得更加真切自然。“所有人都曾经天真过,文学就是为这份天真留存最后一片净土。”我们看书,用心体会文字和其中的人性和生命。而文学赏析则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更深远、更浪漫的文学殿堂!

若即若离

文字的美就在于若即若离,前段时间看到一段翻译,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 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 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 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This is why i am afraid,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普通版本:你说你爱雨,但当细雨飘洒是你却撑开伞;你说你爱太阳,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你说你爱风,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户;你说你也爱我,而我却为此烦恼。说的够明白,够清晰吧,可你估计没什么感觉。但是一旦变成诗经版本,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简洁明了, 又有意境。文字之美,是夜空中那一片冰月,清淡而艳丽;是汪洋国那一掬清水,透明而沉重;是群山中那一辟角隅,稳重而脱俗。夜阑人静,独守一角,指尖轻轻划过纸张,你领略的是那无穷无尽的文字魅力。第一次接触蒋勋老师,扩展了对文字的领悟,似想颠覆我对《氓》的理解。至有记忆开始,这便毫无悬念被归类为“弃妇之诗”,可读完蒋勋说文字,我重新归类了。确实我们的教育总是一种速食的渴望,表现得很急切,很多美感之诗,毫无意外变成了考试和答案。诗经是帮助我们感受生命、思考生命、领悟生命,而这些感受、思考、领悟,并不是答案,无需给出一个确定结果;当然亦无需按条理分析出那么个因果关系,列举出那么个1、2、3来,因为也与考试无关。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呆呆的“氓”很急,女孩子反而不急,她知道他是个做生意的男孩子,可她更知道他今天要来谈的不是生意,而是专门来搭讪的。这就如有时候你去便利店去买东西,明明知道优酪乳在哪里,却偏要问那个便利店小妹:“优酪在哪里?”读完这段,我不禁想到爱情公寓里那段话:是你的益达。不,是你的益达。从恋爱到婚姻,氓似乎是个典型的陈世美负心汉,可单从一方片面之词,是无法判定家常事的。在两人闹翻之时,显然都会把曾经所有的美好遗忘,而专注于“泣涕涟涟”,抹杀“载笑载言”的回忆。氓,从初恋时的甜蜜到追求时的快乐到婚姻情感的幻灭,完整的一段故事。但你不能将自己设想成这个女子,如此一来一旦转化进入角色,就将此诗的意境窄化了。而蒋勋老师心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意义与考试内容完全不一样,视角完全变宽了,或许也与年龄增长有关,人性这玩意也会随年龄一起长大那么一点。人性坦荡荡得一清如水,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以东西就都不见了,其实就是迷失了。有时,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固执,一旦你可以去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跟着蒋勋老师的步伐,似乎很容易追寻生命中最自然的快乐。幸哉!


 蒋勋说文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