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词丽句细评量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506081199
作者:王学泰
页数:552页

作者简介

诗是民族的感情抒发,更是民族苦乐的忠实记忆。《诗经》之“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食”与“事”即给后人极大的影响。对中国知识分子而言,诗是在权力话语外,对其物质与思想世界的记录与寄托。
本书是王学泰先生数十年思想之大成,既有针砭时弊,又有对柏杨、杨宪益、聂绀弩等当代诗人诗学、人生际遇的深度解析。全书文笔从容,旁征博引,感情淳厚,且不失诙谐幽默。以平和心态和冷静态度审视,做人做事的道理融汇其中,使人感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淡定与超然。

书籍目录

代序 诗,曾经是一种精神价值
第一辑:当代旧体诗点评
留得诗篇自纪年
余生几朝夕,宜乐不宜哀——读启功先生诗词
独向吟坛树旌旄——李汝伦与旧体诗词创作
赋诗颇具少陵风——李汝伦的“政治诗”
天人互爱时方泰,物我相戕祸乃成——说熊鉴先生旧体诗
鸿毛更比泰山难——老兵、建筑师、文史学者、诗人和他的铜豌豆精神
二十世纪长恨歌——柏杨先生的旧体诗
不识诗仙与酒仙——读杨宪益先生的《银翘集》
学成半瓶醋,诗打一缸油——读杨宪益先生《银翘集》
独享诗名六十年——评邵燕祥的“打油诗”
绀弩诗的霸气——关于绀弩诗的风格
说不尽的聂绀弩——作为诗人的聂绀弩
聂绀弩诗三十首点评
聂绀弩诗与旧体诗的命运
廿年辛苦不寻常——读《聂绀弩旧体诗全编》
大道如天任我行——罕见的老干部诗人——牟宜之
第二辑:有关诗的随笔
从柏杨获奖说到宋琬的监狱诗
文字狱•“乌台诗案”及后遗症
《洪宪纪事诗》中的王壬秋和杨度
说 “旗人”诗
说《钦定熙朝雅颂集》
清中叶的畅销书《随园诗话》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公关“诗”
《忆秦娥》与唐代长安交通
不敢用比兴的宋诗
淡: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跋《劫余室诗稿》
第三辑:诗歌史上一些问题之我见
对《李白与杜甫》的一些异议
大儒杜甫
周篆和他的《杜工部诗集集解》
刘基的悲剧及其在诗文中的表现
重读《诗经》——评《诗经名物新证》
明初诗歌流派论
第四辑:诗词鉴赏
《宾之初筵》与周人饮酒
赊粳一饱见真情——杜甫《病后过王倚饮赠歌》读赏
笔曲情深悼伤忠良——谈吴文英的《高阳台•过种山》
花露易晞忆娉婷——读吴文英的《绛都春•南楼坠燕》
沧波故苑记别情——读吴文英的《木兰花慢•紫骝嘶冻草》
枫冷吴江梦芙蓉——读吴文英的《新雁过妆楼•梦醒芙蓉》
生动飞舞的连理海棠——读吴文英《宴清都•绣幄鸳鸯柱》
江南古调招楚魂——读吴文英的《澡兰香•盘丝系腕》
长安不见使人愁——读陈经国的《沁园春•抚剑悲歌》
文章憎命达 魑魅喜人过——读陈经国的《沁园春•诗不穷人》
谁云圣达节 知命故不忧——读陈经国的《沁园春•我自无忧》
一幅茫茫烟水图——叶绍翁的《嘉兴界》
桃源深处有人家——叶绍翁的《烟村》
至死不改汉衣冠——朱之瑜的《避地日本感赋》
戳向秽政的匕首——屈大均的《民谣》
铁屋中的呼喊——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十四
掀开“皇帝的新衣”——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十九
于无声处听惊雷——读龚自珍的《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
令人迷醉的人格力量——读龚自珍的《投宋于庭翔凤》
一种春声忘不得,长安放学夜归时——读龚自珍的《三别好诗》
第五辑:
诗歌,心灵上的一块净土——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后记
编后记

内容概要

王学泰,原籍山西清源,1942年底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2003年退休前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室研究员,后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研究领域最初偏重于中国古代诗歌史,近十年来,偏重于文学史与文化史的交叉研究。2014年12月被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授予“食文化终生成就奖”。
著作有《清词丽句细评量》《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中国人的饮食世界》《中国饮食文化史》《中国流民》《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水浒•江湖——理解中国社会另一条线索》《水浒识小录》《幽默中的人事百态》《中国式的幽默》《燕谭集》《多梦楼随笔》《偷闲杂说》《重读江湖》《发现另一个中国》《平人闲话》《王学泰读史》《采菊东篱下》《坎坷半生惟嗜书》《江山如有待》《往来成古今》《我们向历史要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监狱琐记》等。整理了《杜工部集》《唐诗评选》(王夫之评选)。


 清词丽句细评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骚传统文脉相续,成果辉煌。至新文化运动,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新诗,古典诗歌的地位才逐渐式微。但时至今日,新诗也并未立定脚跟,它一直被古典诗歌的阴影笼罩,承受着“影响的焦虑”,并且有越来越边缘化的危险。毋庸置疑,虽然古典诗歌的地位一度动摇,但相对白话新诗来说,它有着更广泛的爱好者。有无数人依然讽咏着风雅颂的绮丽华章,沉浸于香草美人的婉转情思,在唐诗宋词的意境中迷醉。并且在现当代,依然有大量的爱好者,以古典旧体诗的形式进行创作,这其中不乏名家。王学泰在《清词丽句细评量》中提到的聂绀弩等人可称代表。但正如王学泰所说,在现当代诗歌史中对旧体诗的研究几乎是零。这一板块的空白急需弥补,王学泰的当代旧体诗研究正是这种补缺的工作。《清词丽句细评量》的第一辑是王学泰当代旧体诗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本书中新颖且富有创见的部分。此一部分,王学泰关照旧体诗在现当代的命运,对启功、李汝伦、熊鉴、张良皋、柏杨、杨宪益、邵燕祥、聂绀弩等八人的旧体诗词创作进行评点。这种评点,少有玄邃深奥的学理分析,在点到为止的评说中,让我们能够把握这些名家旧体诗词创作的大致风貌。在诵读所引诗作及王学泰三言两语的提点中,领略启功的幽默诙谐,杨宪益的随意轻快,聂绀弩的鑱刻凝重……并能一同体味王学泰在品读这些名家作品时的感受。和他一样,我们会在读启功、杨宪益的滑稽作品时不禁莞尔。这种感受有时候则是深沉和凝重的,此中所介绍的名家多经历过政治磨难,待在大陆的,经受“反右”“文革”的悲苦相续,远在台湾的,也曾在绿岛蹲监坐牢。他们的诗词作品,多是自己人生的纪年,也反映好友亲朋在政治运动中的苦难,这些诗作堪称“劫史”。如张良皋《伤李发骕四首并序》的诗作以及提供的背景材料,让我们因一个好人在磨难中被摧折致死而感到惋惜且悲愤。如熊鉴诗歌中对“大跃进运动”的描述 “红枣荔枝糖,煮成鸡蛋汤。担担田中泼,精肥育壮秧……”。这种为完成“高产田”的中心任务,不惜用红枣鸡蛋为土地育肥的举动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但这就是事实,更有甚者,还有炖了熟羊浇灌土地的。民有菜色而暴殄天物的举动通过熊鉴的诗作表现出来,让人领略到彼时的愚蠢疯狂。这种反映现实的作品,颇有点唐代白居易“新乐府”的意味。而在这些名家之中,王学泰又以相当的篇幅,对聂绀弩的当代旧体诗创作进行介绍,他肯定了聂诗创作的成就以及在技艺上的突破。聂绀弩放弃之前惯用的新诗形式,转而认真严肃地写起旧诗,这并不能被认作一种倒退,而是旧体诗形式在现当代依旧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如果现当代人所作的旧体诗只是依循旧式,作些才子佳人、花间漱玉的老调,那么就没有什么研究价值。王学泰则认为“聂诗也不是古人的旧体诗,而是当代人的旧体诗,不仅有当代人的生活、观念和情感,在艺术上也有很大的突破,这就是以杂文入诗。”“以杂文入诗”是当代旧体诗的一个趋势,也适用于启功、杨宪益、柏杨等人的创作。它既是这些诗人们在诗艺上的突破,也是王学泰诗学研究的一大创见。除了对当代旧体诗的研究,在本书中,还收录了王学泰有关诗的随笔、诗歌史上一些问题的探讨以及诗词鉴赏作品。随笔文章多为一时之作,涉及古典诗歌的研究,但有的文章又结合一定的背景,有所指涉。如其中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及后遗症》即与批判“四人帮”所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有关。作者在保持文章原貌的同时,增加题解与按语,让我们能够进一步理会其中深意。其他有关诗歌史问题的探讨及诗词的细读也每有创见,体现了王学泰作为专业研究者的深厚学养及细致功夫。由于本书是一部汇编文集,有许多相同的材料在不同的文章中重复出现,特别以第一辑最为明显,这虽不可避免,但有时读来也难免有呶呶不休之感。PS:原创书评,转载请豆邮或发邮件至406395004@qq.com
  •     从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出现到现在,诗歌文化在我国传承几千年。如今时代早已不是文人学士必读诗的朝代,却仍有众多旧体诗爱好者,追逐在平平仄仄平的格律音韵里,表达着一种最接近人类灵魂的言辞。《清词丽句细评量》是王学泰老先生评谈古典诗词、以及当代旧体诗词的书。书中构架共分五辑,第一辑是评论今日写的古体诗,第二辑是关于诗的随笔,第三辑是作者退休前参加《中国文学史》写作时的副产品,第四辑是介绍20世纪80年代初写作背景和对诗词鉴赏热的反思,第五辑是“后记”。这部书耗时十余年,写作过程亦是作者系统学习古典诗歌的过程。作为一个非专业未曾系统学习过古典诗歌的纯喜爱读者,我无法对书中内容作评价,只能采取学习心态来阅读本书。然纵读全书,已被老先生深厚的学养和细微思量的领悟力折服。王学泰老先生爱古体诗,便是把这种对古典诗词的推崇,融入到了精神的内里,更是信奉诗歌的灵性之音。书中对古诗词的点评或者随笔所感,都是一点点的发心深思。读罢甚是向往那个用诗作为言辞工具的远古时代,寥寥几句,却能知音会意,曲折和者直述表达,皆能因为细小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个性与情感,传达出不同的精神与寄托。这种微妙灵性的用字用词,在古典诗词中,处处可见。那种只需在一定格式内,对诗的自由创作,抒写着人类最自由的心灵。留得诗篇自纪年,可见王学泰老先生对古典诗词的推崇与喜爱赞赏。在他工作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里,所在的当代文学研究室和古代研究室,都没有专门研究旧体诗的,于是他便自行专研。找到那些其实写旧体诗卓有成就的当代诗人,也发掘出一些各行各业非专业从事文学工作,但因热爱投身于写旧体诗的诗人。诗词的精神灵性,让旧体诗在当代仍有人热爱沉迷,抒写芳华。哪怕只是平日里最朴实的思想情感表达,也是诗篇里的一种精神价值。古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清词丽句细评量》记载着王学泰老先生对诗歌的种种领悟。看其点评随笔,又何尝不是看其亲自践行这句话呢!
  •        诗风词雨总关情   文/米雪    孔圣人曾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歌在古时候差不多是人们的生活准则,用诗则是人们教养与风度的体现。时至今日,无论新体诗旧体诗,诗歌已经是一种小众艺术了。然而作为古典文学的一种,旧体诗歌仍然拥有很多拥趸,用旧体诗格式进行创作,也不失为一种雅事。王学泰先生作为一直研究中国诗词史和文化史的学者,这本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清词丽句细评量》收录了王学泰先生数十年思想之大成,既有针砭时弊,又有对柏杨、杨宪益、聂绀弩等当代诗人诗学、人生际遇的深度解析。实为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全书共分五辑,包括当代旧体诗歌点评,有关诗的随笔,诗歌史上一些问题之我见,诗词鉴赏以及编后记等。这部承载了王学泰老先生诗歌艺术的作品,端的是底蕴十足,足见大家风范。“许多人连新体诗、旧体诗也分不清楚。”在书的代序《诗,曾经是一种精神价值》中,王老先生如是说。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手机、KINDLE、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主流趋势。多数的年轻人喜欢拿着手机,平板来看书或者娱乐,很少有人拿着纸质书看。一方面是有一些纸质书体积大,携带起来确实不方便,另一方面也表明,电子产品已经是大众新宠。读书这件事情已经走向了这样一个趋势,更何况日渐式微的诗歌呢?诗歌盛行的年代确实已经过去了。  曾经的“诗”是六艺之一,如今“一本诗集,一种诗刊能印到千份就算多的了。”但是,这并不代表诗歌已经失去其繁荣的价值。无论是写了体现建国初北.京挤公交之难的启功先生,还是以杂文见长的诗人聂绀弩,旧体诗依旧有其独特的魅力,内蕴十足,引经据典,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字字珠玑,也是诗歌一直能够传承下去的原因之一。它作为文字的一种表现题材,在文字的政治色彩上,不免会想到“文字狱”一词。从“焚书坑儒”的秦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汉王朝,还是以文字狱禁言的清朝,文字狱的兴起与其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当时的文人风气,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的“乌台诗案”差点葬送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诗人苏轼,联系宋朝时期的政治环境,不难看出,“乌台诗案”既是新旧两党之争,文人互相倾轧,实际上也反映出“宋代日益加强的皇权专制主义的统治。”尽管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但“诗歌是文人乱政的工具”,统治者加紧对言论文字的钳制已经是不容他人置喙。  单纯从艺术成就上来讲,诗歌是最能集中呈现人的情感、生活和思想的体裁之一。第四辑“诗词鉴赏”中王学泰老先生选取了杜甫、吴文英、叶绍翁以及龚自珍等作者的部分作品进行了点评与分析。吴文英是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重格律,讲究修辞与引经据典,与其师周邦彦风格也比较类似。单是一首怀念起逝去的姬妾的词,第一句“南楼坠燕”就引用了《诗-邶风-燕燕》,还有石崇姬妾绿珠因殉情坠楼而死的典故。词中几乎句句用典,起转承合非常巧妙,“所抒之情在回转顿挫之中步步深入,在结句时达到高潮。”艺术上是非常成功的。喜欢婉约词的读者可以借助王学泰先生的分析,一边欣赏,这种体会是非常畅快淋漓的。无异于暗夜行路,有人提灯而来。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精神文化愉悦的享受,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有力见证。“诗成泣鬼神”,诗歌艺术强大的力量,是其生命力延续下去的中流砥柱。散落在历史天空的点点星辰,闪烁着的是,诗歌的精魂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大部分现代诗评论,不如意料。
  •     大略翻过
  •     遵嘱,断断续续读了三个星期,终于完成。计划开学前将书评写好。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