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殖民地

作者简介

10月29日,《音乐殖民地》(《MCB》)正式休刊,为它的十年历史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对乐迷、尤其是对《MCB》的读者来讲,宁愿它是其他任何一种句读符号而不是句号。一周以来,针对休刊一事的惋惜、热爱、感激之言,多不胜举。几乎与西方同步的资讯更新速度,高质量的图文编排、版面设计,这些都是《MCB》让乐迷深深喜爱的地方,《MCB》影响过的人都在表达这样的感情,向这本致力于推广国外流行先锋音乐资讯的双周刊致敬。
今天,你读到的是一个乐迷眼中的《MCB》,它的种种优点,过程中的妥协与摇摆,以及这个令人惋惜的结局。
——南方都市报编者案
有朋友这几天去香港,就托他有空上尖沙咀《音乐殖民地》办公室帮我买这几个月的杂志——2月份看Placebo演出时我去过一趟,过期杂志一本只要10港元,原价是15港元——如果没空可在红磡火车站一家报刊店买最新一期。
没想到这最新一期,成了最后一期。《音乐殖民地》(简称MCB)的10周年纪念刊竟同时是停刊告示。但愿只是休刊,来日仍有机会起死回生。下个月在红磡,达明一派将举办20周年纪念音乐会,香港的独立乐人乐队也应该为《MCB》来一场10周年纪念。乐评人袁智聪创办的这本半月刊音乐杂志10年来培养了无数乐迷,也影响、推动了香港乃至内地、台湾独立音乐圈的发展。《MCB》内容以欧美日为主、港台内地为辅,取乎主流和另类之间,在我看来《MCB》其实并不前卫,若以英伦杂志对照大概更接近于《Q》和《NME》而绝非《WIRE》,然而欧美所谓主流,到了香港(以及内地)却成了另类。
《MCB》的封面乐人乐队专题其实多属当红大牌,难道这样都没有市场吗?难道香港乐迷也和香港乐坛一样倒退了吗?《MCB》并非没有过摇摆和妥协,比如当年曾经有一期拿Spice Girls做封面令人吃惊兼失望,但我完全清楚那并不说明袁智聪等人的品位,只能说明市场的残酷。除了爵士、Avant-Garde(前卫实验)以及民族音乐一般不大涉及,总的来说《MCB》兼收并蓄,视野开阔,只是排斥偶像文化(除了Spice Girls那次白玉微瑕)。曾有不少人批评《MCB》和香港独立乐坛一样是“英伦音乐殖民地”,但这还是偏见,至少我对Kraurock(德国摇滚)的认识曾得益于《MCB》。
《MCB》作为唱片厂牌曾代理发行过一些国内摇滚唱片,更出品过王磊的《春天来了》,举办过大型独立音乐演出。作为杂志也曾进军内地,但2000年之后在广州就买不到了,我一般只能在香港或去北京傅雄的店里才能买到。《MCB》曾与《摩登天空》、《通俗歌曲》先后合作,提供内容做内地版,但先后失败。《摩登天空》很快停刊,《通俗歌曲》的《MCB》精粹特刊积压退货严重,问题主要不在于《MCB》的港式文字,而是内地乐迷中能与欧美日新潮保持同步聆听的人还不多。
然而从打口到原盘的进化积累以及MP3的泛滥狂欢已令国内乐迷资讯爆炸耳界大开,但也带来一个问题:众口难调,分化严重。像《MCB》这样追求面面俱到的杂志也可能吃力不讨好。当然中国目前也难以出现专门的跳舞音乐杂志、Hip-Hop杂志、爵士杂志……说到底还是音乐根基太浅薄。
当然内地尚有《口袋音乐》、《非音乐》、《通俗歌曲》、《我爱摇滚乐》,甚至《重型音乐》这样的金属铁托党杂志,内地这类杂志的前仆后继与香港《MCB》的倒闭形成对照,多少说明内地乐迷的成长和潜力。然而除了老字号的《通俗歌曲》死做主流摇滚稳扎稳打,其他杂志都有生存危机,只能纷纷寻求合作,买刊号名正言顺地走向地上。至于内容质量,在《非音乐》超过《我爱摇滚乐》之后更新鲜前卫的《口袋音乐》又后来居上,目前《口袋音乐》已被收购,但我也担心由游击队变为正规军以后这些杂志会消磨野性和锐气。
在音乐杂志走向地上发展并发财的同时,我仍然要鼓吹地下——那些永远不可能在地上招摇、只能在地下奔突的野火。1998-1999年广州《音乐天堂》杂志的另类专刊《朋克时代》(后改为《自由音乐》,最后很快阵亡)曾见证甚至催生了中国朋克的呱呱坠地,五六年之后又一本朋克杂志在武汉横空出世——《冲撞》第四期最近卖到了广州。当我认出PK14的鼓手竟然就是1998年来过的瑞典“国际噪音阴谋”乐队(后来他们大红大紫)的经纪人Johnney,而抬出一箱《冲撞》杂志在酒吧门口摆卖的就是“国际噪音阴谋”主唱的弟弟,顿觉恍如隔世,而朋克不死,狗日光荣。是的,Clash,冲撞,以那支伟大的英国朋克乐队名字命名的牛逼中国朋克杂志,杂种般的杂志,团结着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杂种朋克和朋克杂种。在得知《音乐殖民地》寿终正寝的同一天,我看到了《冲撞》从娘胎里伸出一根中指——CHAOS!


 音乐殖民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对音乐的不断了解就是通过mcb,十年来伴随着我们走过风风雨雨。很感激袁智聪带给我们精神食粮!因为自己的疏忽,弄丢了第156期,不知道哪位大哥愿意出让哦!跪谢!
  •     我第一次看见《音乐殖民地》是在礼士路的一家小店,本来是进去看盗版,却发现角落里放着封面是刘以达的一本旧杂志,拿起一翻就放不下了。那里只有两期,当然不能放过,另一期封面好象是NICK CAVE,时间是1996年。后来,在有待的店里买过几本,然后就是傅雄的店。自此以后,我的音乐历程开始了第二段。原来除了重金属、艺术摇滚、非主流,世界上还有更加非主流的音乐——在德国、在瑞典、在英美也属于小众的派别;原来除了《音像世界》,中文音乐刊物还有这样一个前卫的“兄弟”。我是在看过《音乐殖民地》爱上的DARKWAVE,现在已经成为忠实者了,还有“天籁仙音”,也是我的最爱。通过《音乐殖民地》,我看到了办杂志的另一种思路,另一种风格,充满新鲜感。其中的文字也让人耳目一新,更不要提“旁门左道”的音乐数不胜数,让人觉得眼花缭乱,闻所未闻。一切的一切,都让我这个音乐狂感到了难以抑制的幸福!不过,每一期的杂志我也不是篇篇都看,关于日本、印度还有我不“感冒”的东西也就一眼掠过。《音乐殖民地》对我来说,是一次飞跃,它让我看到了音乐的多面性,使我对音乐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更让我找到了我听音乐的方向。
  •     1997年,中国大陆最早那拨儿日系迷幻噪音/噪音听众没人不知道Sin:Ned。从97年开始,在音乐殖民地上Sin:Ned 写了大量关于灰野敬二,南条麻人,金子寿德,大友良英等等的迷噪/噪音的乐评文章,文笔相当迷幻,特别喜欢他写的关于灰野敬二的那些文章。十年间我扔了不少杂志,全加起来能压死一个90后了。但是那几十本《音乐殖民地》却保留完好,现在有时还拿出来看看,依然回味无穷。什么是优秀的乐评人?很简单,你看了他写的评论文章后就想马上听到那张唱片,然后上瘾。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