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名著提要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3
ISBN:9787210023258
作者:朱立元
页数:734页

作者简介

美学,作为一门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的科学,它着力探求美的本质、艺术和现实的关系,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重大命题。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对美的规律的探索和寻求,倾注了一代代先哲、才杰的汗水和热血。
在浩如烟海的西方典籍中,筛选出其中的大家之作,并进行提要式的介绍,对引领人们畅游於博大精深的美学海洋,确是有益之举。江西人民出版社继出版西方心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等学科的名著提要后,又出版了《西方美学名著提要》一书,这是一项浩繁的学术基础工程,是吸取外域学术精华,有助於中华文化建设的功德圆满的善举。这是一套有品味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利於学术普及的重量级的读物。也是一套积淀文化、助人了解西方学术的书。因而,值得我们研读和品味。
《西方美学名著提要》所取著名美学著作计八十八部。著者计数十个国家,时间跨度达二千四百年。每部作品前都有各名家生平业绩的简要介绍,读了这些「背景」文字,对其著作内容的了解就顺当多了。该书广涉西方近九十位思想大师的代表作,这些原著有不少尚未译成中文,故对其精选、研读,并写出精短的提要,工作量之巨大可想而知,该书正是数十位研究者汗水和智慧的结晶。
尽力保留原著中的精华和风格,这正是《提要》刻意追求的,也是书的特色。在许多篇章的介绍中,名家论著的精彩之处、重要观点、创新之见,警句、格言等「重头戏」,都留存在这部书中。如郎吉努斯《论崇高》、黑格尔的《美学》、尼采的《悲剧的诞生》等篇章。
这部五十八万言的书,基本上囊括了历代西方美学的名篇巨著中代表性作品,述评文学既不失原汁原味,又体现了新时代的观念。编选者可谓是引领研究者和广大读者阅读西方美学著作的称职「导游」。
由於著述者的学力、素养的差距,所选各篇也有少量的提要显得单薄柔弱了些。有的文章只是「述」,而有的篇章能对所选名著「评头品足」,体现了一家之言,有的篇章还简介了该名著的社会影响等,这就比「述而不作」对读者更有帮助。读者在「导游」的率领下,可有目的地在美学宝库中寻珍觅宝。
该书有较高价值的介绍美学史的导论,各篇均有对原著者的简要介绍,这是有益的。但多数介绍过於简单,只是「流水账」,有特色的篇目不多。笔者认为,应将这些名家的著作中,有关美学的著作单独列出,着重评介其美学研究生涯及贡献。还需介绍所选文章,在原著者美学生涯中的地位。如能选取其在学术研究中的生动业绩,奋斗历程,有一点「形象」,定能增强书的「魅力」、「诱惑力」,使读者更深地体悟其在美学上的创造,必更有好处。

书籍目录

导论柏拉图  《大希庇阿斯篇》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郎吉努斯《论崇高》普罗提诺《九章集》但丁《论俗语》布瓦洛《诗的艺术》(166—1674年)维柯《新科学》(1730年)夏夫兹博里《论人、习俗、意见与时代等的特征》(1711年)哈奇生《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1725年)休谟《论趣味的标准》(1755年)卢梭《论科学与艺术》(1750年)狄德罗《论美》(1750年)鲍姆嘉通《美学》(1750年)温克尔曼《古代艺术是》(1764年)康德《判断力批评》(1790年)博克《论崇高与美〉(1757年)莱辛《拉奥孔》(1766年)赫尔德《批评之林》(1769年)歌德《歌德谈话录》(1823—1832年)席勒《审美教育书简》(1794年)黑格尔《美学》(1835--1838年)施莱格尔  《雅典娜神殿断片》(1798—1800年)谢林《艺术哲学》(1802年)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年)费希纳《美学入门》(1876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波德莱尔《美学论文》(1868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1853年)丹纳《艺术哲学》(1865—869年)狄尔泰《体验与诗》(1906年)弗里德里希·尼采《悲剧的诞生》(1870—1871年)弗洛伊德《释梦》(1900年)普列汉诺夫《艺术与社会生活》(1912—1913年)柏格森《笑》(1906年)……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导论西方美学从古希腊开始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程中,西方美学从产生、发展到走向成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料。其中,有许多名家的名著,经受了历史的洗礼,至今还发出耀眼的光芒。了解这些名著的精辟思想和精彩内容,吸收其中的精华,不仅对于我们今天广大的青年读者和美学爱好者大有裨益,而且对于2l世纪中国美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本书收集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末西方90余位著名美学家的90部(篇)代表性论著,将其主要内容写成提要,使读者能花不太多的时间即可领略整个西方美学思想的概貌和精粹。    为了使读者能对本书介绍的名著及其思想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历史发展概念,我想结合这些名著对西方美学史的轮廓作一简要勾勒。                                         一    西方美学发展的历史大体上可用“三个阶段”(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来概括。把西方美学史分为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三个阶段的基本原则是跟着哲学史走。原因很简单,这既符合西方美学发展的实际,又符合西方视美学为哲学的一部分或分支学科的主导观念。西方哲学从发端起,就孕育、包容着美学思想和观念,古希腊各派哲学家以至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大家的美学思想都是从其哲学思想中派生、推演出来的,都是其哲学思想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缺少了其美学思想,其哲学思想就残缺不全,无法理解;同样,离开了其哲学背景,其美学思想也就变得突兀孤立,难以阐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本世纪。本世纪美学虽然出现了诸多剧变和“转向”,从古典主义美学形态走出,经过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但美学与哲学的密切关系仍然末变,有时美学甚至直接就是哲学,而哲学有时又以美学形态来表达。诚然,一些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不但主张消解美学,也主张消解哲学,他们的入思和言说方式也确实与传统哲学、美学大不相同,但细究其入思路径,其消解哲学、美学的主张,仍未能最终摆脱西方历来美学与哲学一体化的传统。如法国思想家利奥塔的后现代哲学的核心是“让我们向统一的总体性(totality)开战”①,即向传统哲学追求的普遍性、统一性、整体性和极权开战,以实现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颠覆。沿此哲学思路,利奥塔对西方传统文化,主要是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的理性主义文化进行解构,他认为,理性文化的实质就是崇拜话语(词语),也就是对欲望的僵化,欲望于是只有在艺术和审美的感性形象(6gure)中方能得到健康的实现。在他看来,只有颠覆理性主义话语文化,用艺术和形象来拯救感性欲望,才有可能根本上拯救西方文化。对此,有的西方学者精辟地概括道:“利奥塔希望使形象进入和塑造话语”,“其目的是用形象的语汇来打破抽象的理论话语,用采取越轨的文学策略的新语汇来摧毁霸权话语”。由此可见,利奥它的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仍于起颠覆传统的后现代哲学一脉相承,血肉相连。    既然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基本上是跟着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走的,所以,国内外哲学界不少人把西方哲学分为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学三个阶段的观点,也大体适用于西方美学史。下面,我们试分别对这三个阶段作一概述。    第一阶段,本体论阶段,从古希腊罗马至16世纪。    所谓本体论(cntology)是指(西方)哲学中关于“是”或“存在”(being)的学说,即“是”论或“存在”论,它是用概念的逻辑推论建构起来的、追求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纯粹原理。一定的本体论可包含和推演出相应的认识论、方法论等。古希腊哲学,总体上届于本体论哲学;古希腊美学,同样可归结为本体论美学。希腊哲学发展的全过程都贯穿着对“是”或“存在”问题的关注和探究,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古希腊哲学中心就是“是”论或“存在”论,也即本体论。在早期,如米利都学派等提出“始基”概念来探讨作为某种可感性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存在”。巴门尼德在哲学史上首次提出“是”或“存在”范畴,确立了希腊哲学中“存在”论即本体论的中心地位,后来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则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这一中心地位。    ……

章节摘录

书摘    四、理性和情感借助想象达到崇高    首先,真情有助于风格的雄浑。有助于风格之雄浑者,莫过于恰到好处的真情。适情应景的强烈感情如激流急湍,横扫一切推之向前,使诗达到真正崇高的意境。不过,情感须是出于热情和造福世人的动机。如果情感是名利的奴隶,永远不会抵达崇高。因为一旦为奴,就失掉一半人的价值。而任何奴隶状态无论怎样合理,都是心灵的监狱。另外,诗歌中的情感不是单一一种情感的表现,而是许多情感的纠结,取最动人的一点,组成一个整体,实现崇高的境界。    其次,感情需要理性的指引。激昂的情绪若不以理性控制,任其盲目冲动,随波逐流,必定远离崇高,更加危险。因为艺术创作常常需要刺激,如解缆之船;也常常需要羁縻,如有舵之舟。有人认为天才的作品,若绳之以僵硬的清规戒律,无异于焚琴煮鹤。其实,在创作情绪高涨时,人的性情固然不知遵循法则,但仍不是天马行空,不可羁縻。虽则自然是万物的主因和原型,但是性情的展开在作品中决定程度之强弱、机缘之是否适当,乃是科学方法的能事。    再次,想象将理性与情感联为一体。风格的庄严、雄浑、遒劲,多半是赖“意象”产生,有人称之为“心象”。所谓想象作用,一般是指构想出来而形之于言的一切观念,但是这个名词现在用以指这样的场合:诗人在灵感和热情感发之下仿佛目睹所描述的事物,而且使它呈现在听众的眼前。但是,诗歌中的想象与在雄辩中的不同。虽然两者都力求激发感情,但诗的意象以使人惊心动魄为目的,演讲的意象却是为了使观念明晰,无论是推理还是情感都要激发想象,使诗人如天马行空般目睹描述的事物,创造有魅力的意象,进而达到风格的崇高。                       五、最高的审美效果在于提高人的修养    首先,崇高的艺术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的精神。真正伟大的作品令人百读不厌,让人很难甚至不可能抵抗它的魅力。它自然使人扬举,襟怀磊落,慷慨激昂,充满了快乐的自豪感,仿佛自己置身于作品之中,驱使人向往一切壮丽的、尊严的、崇高的事物和它包罗的万象,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完全被它支配。    其次,艺术对人的征服在于对本能的作用。有用和必须的东西在人看来并非难得,惟有非常的事物才引起人们的惊叹。诗歌神话似的夸张远远超过可信的限度,但它却引导人的本能,跨越小小的溪流,奔向海洋。人自己点燃的炬火虽然明亮,人们却不会惊叹它甚于惊叹天上的星光——尽管那些星光常常是黯然的。雄辩的演说中也会连同事实的论证一起征服听众,但人们被吸引的是逻辑说服力,它作用于观念而非本能。        再次,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效果。音律的和谐引起人们的快感,使人们悠然神往、如醉如狂,按着节奏和音调不自觉地起舞、踏步。哪怕一个人全无音乐的修养,音乐的魔力凭借声音的变化、彼此协调的音律波动与混合,也能令他产生发乎人情的冲动。而文章的语言是凭借声音的混合、变化与词句的组织、结构,抵达人的耳朵和心灵,引起听众的共鸣。                                                           于健玲    普罗提诺    九章集约300年    普罗提诺(Plotinos,约205—270),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从希腊文化到圣奥古斯丁这数百年当中,哲学史上最为显目的名字。可能因为柏拉图主义看重精神生活,耻于肉身存在的传统,普罗提诺生平记载传世寥寥。但是我们知道他生于埃及,233年起在亚里山大学习哲学达11年之久,老师就是通常被称为新柏拉图主义创始人的阿蒙尼阿斯·萨卡。242年,他随罗马皇帝的大军远征波斯,据信是想认真研习波斯和印度哲学,终而因皇帝被部下谋杀,无功返归罗马。在罗马他创建学校,广招学生,门徒当中有医生、修辞学家、诗人、官员等等来自各个国家的各式人等,大都因为不满基督教哲学,慕名而来欲重温罗马旧梦。这个名单甚至可以拉进罗马皇帝和皇后。普罗提诺曾设想在康巴纳城建立一个柏拉图式的理想国,未及付诸实施即告破产。最后他病死在康巴纳乡间。    普罗提诺移居罗马十年后开始写作,当时他50岁的光景。在他死后,弟子波菲利将他初衷是留在朋友和学生当中传阅的遗稿收集起来,一共是54篇文章,编成6卷,每卷9章,是以有《九章集》之名。全书开篇为普罗提诺的一篇传记,此为后人记述这位哲学家生平的材料来源,之后第一卷论述一般个人,第二和第三卷谈感性世界,第四卷讨论灵魂,第五卷谈心智,最后一卷探究“太一”,在普罗提诺的哲学中,这是宇宙的本原所在。全书不少篇章涉及美学,最为集中的则是第一卷第六章和第五卷第八章。    《九章集》六卷勾勒出了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宇宙的本原是太一,这就是神,神是尽善尽美的超越的精神实体,他是不可思议,也是不可形容的,因为凡人对他思议或者形容,就是限制了神的存在,而神是超越万物,也超越意识的。太一即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是一个流溢的过程,万物之由太一流出,一如光线之由太阳射出。最初太一流溢出“奴斯”即心智,这是纯粹的理智、精神和思想。继而从“奴斯”流溢出灵魂。最后从灵魂流溢出可感的现象世界。太一、心智或日理性以及灵魂,这就是普罗提诺精神世界的三个级次。是以对于人的灵魂来说,就必须清楚一切欲望,摆脱肉体的纠缠,重新返归它于中而出的太一,达到与神同在、物我两忘的至高境界。    本着以上流溢说的哲学理论,普罗提诺对美作了仔细分析。第一卷第六章中他说,美主要诉诸视觉,就诗歌和音乐来说,也诉诸听觉,因为乐曲和节奏是美的。但美在于从感觉世界逐渐上升到心灵,所以有美的生活、美的行为、美的性格、美的学问,以及道德品质的美。进而视之,是什么使眼睛看到了物质的美,耳朵听到了声音的美,以及何以一切来自心灵的都是美的?是不是存在一种原则,一切事物都因此而美?普罗提诺在这里继承了柏拉图理式的美高于一切现象美的思想,明确提出他要探讨的是一种先验的美,它先在于世间一切美的形式。    普罗提诺指出,有些东西,比如物体的形状,其美不是在于本身的性质,而是在于同它们关联的什么东西,但有些事物本身就美,例如德行。此为同样的事物有时候美,有时候不美,因此仿佛美和物体是两回事情。但其实不然,美的原型是显现在美的事物之中,当人面对美的对象,心醉神迷,充满了喜悦,双目立刻被吸引过去,正是美的原型而不是事物的外在特征使他如此神往。要说明这美的原型究竟是什么东西,普罗提诺对希腊哲学中的美在于比例即匀称的传统定义作了辨析。他不同意美在于匀称,所谓部分和部分之间,或者部分和整体之间匀称有度,再加上一些悦目的色彩,就造成了肉眼可见的美。他指出如果美在于匀称,那么它就只能出现在复杂的对象之中,而不会出现在个别的色彩和声音里。这样,像单纯的东西如太阳、光、金子和闪电,它们的美都将无从谈起。因为它们都是既不复杂又不多样,谈不上匀称不匀称,可是它们实在都是属于最美的事物一类。同样可以以人的面孔为例。面孔的比例是一成不变的,同一张脸匀称的程度始终如一,但是它有时候美,有时候不美,这实在是因为表情的缘故,而表情是发自于心。可见,美和匀称不是一回事情。    普罗提诺强调最高的美是目不可见的,须凭灵魂而不是感官去观照它。在对这至美的观照中,灵魂升向上界,感觉留在下界。这是因为一切事物的美都是来自理念,而理念是心智的本质产生的。普罗提诺说,它是第一眼就可以感觉到的那种东西,灵魂仿佛有所理解,马上就判定它是美的,情投意合地欢迎它的到来。反之遇到的丑的东西,灵魂就悸动不安,拒绝它,摒弃它。不但如此,灵魂之观照美,还以它自身与这美的同一为先决条件,就好比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合乎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灵魂如果还无美可言,它就看不见美。正如普罗提诺多为人举譬的著名例子:人脸的美在于心智的外射而不在于比例。当人死了以后,他的脸比例依旧,但是美已荡然无存,因为灵魂不在了。    ……

图书封面


 西方美学名著提要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合格的导读性质参考书。
  •     走过场
  •     anata借的书~又被我抢来看了~
  •     06年考研参考书
  •     本书是一本简明的美学名著入门书,对各种美学史上的著作概括的较为客观、准确。个别地方稍显不太连贯。
  •     导读性质,权当热身。
  •     对于想大概了解西方美学史上的名著的人,推荐看看。
  •     好书在国内一旦做了教材 有时候就悲剧了,而且提要的好处是方便对应原著,而不是什么速成手册= =
  •     要搞一本。感觉考试会有用
  •     装帧较好,可以快速掌握美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不过还是得深入原著,效果不一样的,需要思维操练。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