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袖珍本)》书评

出版社:广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31
ISBN:9787549408177
作者:[英] E.H.贡布里希
页数:1010页

译后记

《艺术的故事》是我们的第一个译本。那时初涉译坛,看到不同的译家有不同的主张,为了文字精准,尊重原著,我们倾向直译,以免有失原意。如今三十年过去,重读旧译,看到《艺术的故事》在中国有如此多的读者,虽是喜悦,但关注译文的明白晓畅和平易近人的想法不觉萌动。因此,趁着新型的袖珍版付梓,有意修订。不过,中译本问世已久,它记录过一段翻译和阅读的历史,本来的面貌,确乎有些珍惜。因此还是节制手笔,只是在译文追摹原文格式以致文意有欠显豁之处,才改削落墨。总的原则仍然是:直致不华。贡布里希说,本书是为十五六岁的青少年而写,全书采用浅近易懂的语言,就是把话讲得听起来外行也决不高深其词。《艺术的故事》能风靡全球,思[ratio]的清正与言[oratio]的流畅,起了重要的作用。贡氏又说:给年轻人看的书无须有别于给成年人看的书;因此,本书没有降低理论的深度。难怪一位学者认为:《艺术的故事》也是给成年人读的。他说:“贡布里希创作了一部相对简短的艺术的故事,故事蕴含的原理补罅了细节方面的匮乏。他对艺术史的主要贡献是对方法的修正,对伦理的、科学的乃至形而上学的种种联系给予了更为细致的审视。与勤恳地厘订目录和编年相比,他试图从艺术史中挖掘出更多的东西,揭示出更为广阔的框架、功能和内涵。他将艺术史浓缩为一个故事,然而这却是一个为所有人讲的故事,一个关于所有人的故事。”(Gerry Bell)看出这一点,真是慧眼。尽管本书的确适合青少年阅读,故事讲述得一气呵成,娓娓不倦,然而实际上,学术的光泽却与《艺术与错觉》形成了辉映。两部书都从常识出发,又都力图改变我们习焉不察的常识。可是,文笔却是两路风格。贡布里希是语言的大师,从小就迷上了语言的创造性。他写诗遣怀,写各种格律的德文诗,写诗体剧本,写拉丁文诗,把一些汉语古诗译成德文,这是他中学和大学时代的自设功课。他在信中告诉我,如果不改换语言,可能就去当诗人了。改用英语后,1963年出版的《木马沉思录》还获得过文学奖(W. H. Smith Literary Award,1964)。他私下里总说自己是个作家。他觉得自己终生受惠于语言,因此多次引用席勒的话表达对语言的感恩:Weil ein Vers dir gelingt in einer gebildeten Sprache , die für dich dichtet und denkt, glaubst du schon Dichter zu sein[当你成功写了几行好诗,就自以为是个诗人。](Votivtafeln-Dilettant)其实是语言本身很高雅,是语言替你覃思,替你写诗。贡布里希一生都在思考语言的问题。毕竟,美术史的历史也是寻求语言表达的历史。当菲洛斯特拉托斯[Philostratos Lemnios]结集出版《画说》[Eikones](公元三世纪前半叶)去描述那不勒斯的私人藏画,或者当韩愈撰写《画记》去细述画中的母题,现在看来,都是文明史上了不起的大事。后来苏东坡从王维的画中读出诗意,文艺复兴的人文学者重解古典名言“诗画一律”[Ut pictura poesis](Horace, Ars poetica),艺术史已到达关乎艺术家命运和艺术发展的重大时刻。回顾西方寻求语言描述图像的历史,不妨粗略地把沃尔夫林之前的艺术史语言归类为Ekphrasis[艺格敷词] 的传统。到了沃尔夫林,他把五对概念用于分析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绘画、雕塑和建筑,才为形式分析提供了一套工具、一套术语,开创了形式分析的新境地。贡布里希受学于德语艺术史传统,当然熟悉这套语言,不过,《艺术的故事》的主旨是寻求新的表达方式,是“用朴素的语言重新讲述艺术发展史”,它讲所见和所知,讲平面的秩序和立体的写实,把这些惯见熟闻之语写得仿佛是春水绿波上的文字,理论的深度在不露声色的笔致中栩栩而出,好似:Everything that seems clear is bent,And everything that seems bent is clear.[一切清晰的事物都暗含深意,而暗含深意的事物都很清晰。]作者以外表浅显的言辞写深大道阔的意境,又以谦厚的善心把沉睡的大师为全世界唤起。他讲述的是故事,可是技术史、观念史、形式史、主题史、艺术家形象变化史等等,在此融为一部连贯的问题史,展现出一次难以匹敌的思想之旅。他笔下的脉络环环相生,络络相续,建起的结构则简单而又清纯,有着蓝天下白色大理石神庙的美。这样,故事又成了一件艺术品。这也许就是它堪为后世所法、终天不没的造诣。一部通俗的著作在它出版五十年后能给列入20世纪百部影响人思想的著作,属于全人类的宏伟文献,也许只有像贡布里希这样莱奥纳尔多式的艺术史家[Leonardian historian]才能创造出如此的奇迹。当我读他写文艺复兴三杰的段落,猛然觉得他已不在旁白叙事,而是动了情怀,我也似乎体会到了他的胸襟。中文袖珍本的版式与英文版悉同。因此书端纸尾也依式增加了一些评论短语,它们出自艺术史家、批评家,还有几位当今著名的艺术家,读来令人感动。三十年前翻译本书,是想以此开头,翻译一批艺术史名著,借这些他山之石提高艺术史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那时提倡所谓的艺术史是人文科学(引潘诺夫斯基语),所谓的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由艺术史反映(引本人的读书杂记),都是此意。岁月其徂,当初艺术史在美术学院只是附庸,在美术界只是仆人,现在,情况确然改变了。本书人名译名,除法语姓名外,基本采用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辑的译名手册,例如Gainsborough,译为盖恩斯巴勒,而不用庚斯勃罗。只在个别处有酌改,例如Velazquez,既不用按英语发音的委拉斯开兹,也不用译名手册的贝拉斯克斯,而是译为委拉斯克斯。地名的翻译除常见常用的之外,都给出原文,以便检核。但有一处需要说明,Germany为阅读连贯起见,一律译为德国,只在第17章标题中译为日尔曼,用作提示。杨成凯兄忙于其他著述,无暇与事,修订本由我竭一月之力,修润一过。中央美院吴蕾女士指出英文十六版新改而原译未及的一些地方,范我闻帮助译出英文袖珍本新增的一篇小字序文,冯波女士坚持不懈地促使本书以更佳的面貌出现,高谊嘉惠,不胜感激,谨此一并致谢!范景中 2013年7月7日

袖珍本序言

这册袖珍本《艺术的故事》是作者2001年逝世后首次面世的新版本。诚如读者所言,《艺术的故事》是有史以来最著名最畅销的艺术入门书。译成的文字有35种之多,纵然有不少人极力想撼动它,可它依然是最美的艺术导论,依然是迎接遍布世界各地众多学生、艺术爱好者和艺术专业者的第一港岸。身为此书第16版的出版人,我欣喜地回忆起为准备此版与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的诸多会面(有些要持续一整天)。我不仅记得他对此书的设计和排版付出的巨大心神,而且还记得我从那些相聚时日所获得的由衷的乐趣。此刻,我们非常怀念他。编辑袖珍本的想法很简单,因为它便于携带。为了利于读者在家阅读,也利于图书馆收藏,我们仍然想让第16版继续印刷。而袖珍本则是为了更容易携带,为达到理想的便携性,我们选用了轻型纸张, 这就使文字和图片必须分开印刷,不过,两条书带可以让读者能轻易地在图文间保持同步。本版文字内容和第16版一致,全部插图也囊括于此。只有敏锐的读者才会发现,作者原用来“宣布”结束每一章的小图片,由于与故事无关,已被删去,因为现在这样的排版让它们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您正在阅读这篇序言,我假设您已经读过作者为各次版本撰写的序言。倘若没有,我竭力建议您去读一下,因为本书写作的背景和作者明确提出的意图极为宝贵。恩斯特•贡布里希爵士在人前人后都是一位真正的伟人。我很想借这里写一篇对他的回忆,但我准备尽力将它写成一本小画传,在不久的将来出版。理查德•施拉格曼,2006年7月


 艺术的故事(袖珍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