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證佛教導論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10/07/06
ISBN:9789866409219
作者:呂真觀
页数:560頁页

作者简介

目前居於主流的佛學研究法源自歐洲,它主要的弊病是把佛教當成概念體系來研究,而漠視佛教對實證的要求,以致其研究結論不為佛教徒所接受。日本批判佛教思潮企圖變革佛學研究方法,卻走回了訴諸神學信仰的舊路。事實上,佛教主張透過客觀事實的發現而轉變行為取向,最終滅除一切煩惱。以這個角度來看,佛教應該是一門行為科學。
本書運用現代物理學、邏輯學、語意學、生死學等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證明佛教的核心義理是不可推翻的客觀事實,探討的範圍包括原始佛教、般若中觀、法相唯識和教外別傳的禪宗,內容涵蓋佛教史、認識論、方法論和本體論,實證佛教宣言則揭示革新佛學方法論的強烈企圖。
這是一部內容豐富而合於現代精神的佛學概論,可作為大學或佛學院的教科書,讓初學者很快地掌握佛教的核心義理。參學多年而摸不到門路的傳統佛教徒,也可以藉著本書的指示,步入三乘佛法的實證之道。

书籍目录

目录
自序 ........................................................................................................................................... 1
第一章 实证佛教导论 ......................................................................................................... 11
第一节 佛学研究方法的检讨与反省 ............................................................................. 11
第二节 实证佛教宣言 ..................................................................................................... 15
第三节 生死轮回中的主体 ............................................................................................. 19
第四节 六见处 ................................................................................................................. 23
第五节 声闻见道 ............................................................................................................. 26
一、色阴无常的实证 .................................................................................................... 28
二、识阴无常的实证 .................................................................................................... 29
三、受阴、想阴和行阴无常的实证 ............................................................................ 32
四、常住法「我」的实证 ............................................................................................ 33
第六节 佛学研究的新展望 ............................................................................................. 36
第二章 绪论 ......................................................................................................................... 41
第一节 实证的佛教 ......................................................................................................... 41
一、「实证」一词的语源 ............................................................................................ 41
二、实证佛教与批判佛教 ............................................................................................ 45
三、信仰、哲学和实证 ................................................................................................ 48
四、方法论的两个取向 ................................................................................................ 55
第二节 现今佛学研究方法的检讨 ................................................................................. 56
一、信徒观点与非信徒观点 ........................................................................................ 56
二、轮回──佛教典籍所述的超自然现象 ................................................................ 61
三、传统科学观的反省与检讨 .................................................................................... 68
第三节 以实证的方法研究佛教 ..................................................................................... 74
第三章 论证方法和解脱的原理 ......................................................................................... 85
第一节 论证的前提与方法 ............................................................................................. 86
第二节 知识的三个来源 ................................................................................................. 88
一、现量 ........................................................................................................................ 88
二、比量 ........................................................................................................................ 89
三、正教量 .................................................................................................................... 92
第三节 正教量与现量的差别 ......................................................................................... 93
第四节 非量 ..................................................................................................................... 96
第五节 因认识真相而解脱烦恼 ..................................................................................... 97
第四章 三乘皆是佛法 ......................................................................................................... 99
第一节 佛与声闻、缘觉的差别 ................................................................................... 101
第二节 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 ............................................................................... 103
第三节 佛特有的功德 ................................................................................................... 112
第四节 部分学者不正确的看法 ................................................................................... 115
第五章 声闻法的实证 ....................................................................................................... 125
第一节 五蕴无常的观行 ............................................................................................... 127
一、色蕴无常 .............................................................................................................. 127
二、受蕴无常 .............................................................................................................. 131
三、想蕴无常 .............................................................................................................. 134
四、行蕴无常 .............................................................................................................. 135
五、识蕴无常 .............................................................................................................. 138
第二节 声闻法中的常住法 ........................................................................................... 140
一、轮回中的主体「我」 .......................................................................................... 142
二、涅槃非一无所有 .................................................................................................. 154
三、确认有常住法的存在方能证初果 ...................................................................... 158
第三节 见所断烦恼 ....................................................................................................... 158
一、我见 ...................................................................................................................... 160
二、疑见 ...................................................................................................................... 163
三、戒禁取见 .............................................................................................................. 164
第四节 修证的入手方便 ............................................................................................... 166
第六章 因缘法的实证 ....................................................................................................... 169
第一节 缘起法概述 ....................................................................................................... 170
第二节 十因缘法与十二因缘法 ................................................................................... 172
第三节 入胎识、持身识与涅槃 ................................................................................... 177
第四节 因与缘 ............................................................................................................... 184
第五节 赖耶缘起 ........................................................................................................... 185
一、无明 ...................................................................................................................... 187
二、行 .......................................................................................................................... 189
三、识 .......................................................................................................................... 191
四、名色 ...................................................................................................................... 192
五、六处 ...................................................................................................................... 195
六、触 .......................................................................................................................... 199
七、受 .......................................................................................................................... 201
八、爱 .......................................................................................................................... 202
九、取 .......................................................................................................................... 203
十、有 .......................................................................................................................... 207
十一、生 ...................................................................................................................... 208
十二、老死 .................................................................................................................. 208
第六节 第八识的地位 ................................................................................................... 209
第七章 大乘法的实证 ....................................................................................................... 211
第一节 大乘见道的内涵 ............................................................................................... 211
一、阿赖耶识的三个意思 .......................................................................................... 213
二、阿赖耶识的真妄和合 .......................................................................................... 215
三、胜义谛与世俗谛 .................................................................................................. 216
四、《宗镜录》的四种心 .......................................................................................... 219
五、《大乘起信论》真伪的问题 .............................................................................. 235
六、阿赖耶识与见道、开悟的关系 .......................................................................... 238
第二节 中观与唯识 ....................................................................................................... 242
一、中观自续派的错误 .............................................................................................. 242
二、中观应成派的错误 .............................................................................................. 245
三、《中论》真正的意义 .......................................................................................... 250
第三节 教与禅 ............................................................................................................... 260
一、教与禅的意义 ...................................................................................................... 260
二、教与禅的关系 ...................................................................................................... 261
三、宗旨和禅法方便 .................................................................................................. 264
第八章 结论──佛学研究回归科学与理性 ................................................................... 275
附录 ....................................................................................................................................... 283
附录一 寒山子的唯识体证 ........................................................................................... 283
附录二 转向各宗教探索轮回观 ................................................................................... 298
附录三 火眼金睛看轮回 ............................................................................................... 300
附录四 《阿梨吒经》及题解 ....................................................................................... 303
参考文献 ............................................................................................................................... 317
您喜欢实证佛教吗?(代跋) ........................................................................................... 325

内容概要

呂真觀
1961年出生於台灣省桃園縣,著有專書《禪宗的開悟與傳承》,發表《寒山子的唯識體證》及《佛教的論證方法和解脫的原理》等論文。1979年開始閱讀佛經與禪門典籍,並到處參訪知名禪師。2006年畢業於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隨後三年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主修宗教學,2009年畢業,獲頒哲學博士學位。一生都在探尋真理,如今仍在繼續著永不止息的旅程。


 實證佛教導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作者是典型常见附佛外道, 曲解阿含来证明他的邪说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926049/吕真观:看样子您也读不懂《阿含经》,才会批评唯识。《中阿含经》圣弟子的第六见处:「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常不变异,恒不磨灭法。」因为第八识能生万法,所以《中阿含经》称之为「神」。《阿含经》当中讲的识界、入胎识、持身识、我、取阴俱识,其实都是在讲第八识,我在《实证佛教导论》一书当中,已充分的论证。您若有兴趣,请下载部分档案参考。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063349.html。Peace:认为“ 圣弟子的第六见处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这是个典型的对阿含的漏译和曲解关于六见处的经文,可以看南传的《中部•蛇喻经》(与《中阿含经•大品阿梨吒经》为相应的经典)。结合上下文,佛陀的本意是很清楚明白的佛先提到凡夫的错误的六见处是什么:--------------------------------------------------------------------诸比丘!此等有六见处,云何为六?诸比丘!是未闻之凡夫,不尊重圣者,不知圣者之法,不于圣者法为导,不尊重真人,不知真人之法,不以真人法为导,以色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也,此是予之我。”又,以受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又,以想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也。”又,以行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也。”又,此之所见、所听、所思量、所识、所得、所欲、以意所反省者;亦为“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也。”又,此之见处,即──彼是世界,彼是我,彼予死后成为常住、常恒、久远、非变异法,予是永远如是存在──以此之见处,观“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前面的凡夫五见处是在说凡夫把色,受、想、行、识五蕴,以为它是我、我所,或以为我与它互相包含凡夫的第六见处则是认为:有一个东西是世界、是我、在死后仍然常住、是永远不变的存在。与之相对佛接着讲圣弟子的六见处:-----------------------------------------------------------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乃尊重圣者,知圣者之法,于圣者法为导。尊重圣人,知圣人之法,于圣人之法为导。以色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又,以受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又,以想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又,以行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又,此之所见、所闻、所思量、所识、所得、所欲、以意反省之者,亦为:“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此之见处,即──彼是世界,彼是我,彼予死后成为常住、常恒、久远、非变异法,予永远如是存在──以此之见处亦观:“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如是观彼于非实有者,即不焦劳也。----------------------------------------------------------这里在讲圣弟子第六见处时是先重述凡夫的第六见处,然后讲圣弟子第六见处是对于这个错误的见处也应该观“它不是我、不是我所,也不是与我互相包含”,请特别注意转接句:“以此之见处亦观”汉译的阿含里的转接词和句经常省略,造成不必要的误解。看英文的非常清楚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mn/mn.022.than.html所以一言概之:「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是凡夫见,是佛所批判的
  •     看看佛教史就明白,佛法在印度衰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团里混入了很多外道如果这些人干脆跟着外道也罢了,例如去做印度教徒,偏偏他们混进了佛教。。。印度教的特长是圆融,无神、一神、多神、一元、二元、多元论,印度教里都有。佛教到后来失去无我的特色,重视如来藏说,与印度教的神我难以区别,在印度也就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佛教的反对种姓制度,不利于高贵种姓的统治阶级,而印度教的定业说支持统治阶级的正当性,这是内因。再有外来回教入侵的打击,佛教在诞生国度灭亡。而印度教后来随著印度民族意识高涨,得以复兴。所以佛法的灭亡,主要是毁在像法手中。如佛陀所说,“像法出,正法则灭”现实也确实如此。像法的出现,将使得某些具备解脱条件的众生,也丧失了接触真正佛法的机会。佛法的门槛会变得越来越高,解脱将会越来越难。任何一个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人如果自己去检看阿含原文都可以看出此书作者很明显的是在胡说八道,但是汉传信徒就是不愿意自己去学习经论,而愿意相信某些人信口开河,难怪会上一些低层次骗子的当。
  •     总结归纳:吕真观善知识讲解的修行要诀一、修行的四个阶段1.从凡夫到圣贤,必须经过闻、思、修、证四个阶段。闻、思、修三个阶段其实都还没有开悟,要“证”才是见道。2.什么叫闻所成慧?就是他们只知道文字,什么意思根本不管。闻所成慧只是听到那个语言文字而已,听闻的人甚至没有好好想过人家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假设你会背诵《心经》,你会知道是“五蕴皆空”,不是“四蕴皆空”,也不是“六蕴皆空”,对不对?看到另外一个版本,如果印错了你会知道,这个就是闻所成慧。比如:会背诵《心经》的人是闻思慧,3.什么叫思所成慧?就是懂得语言文字表面的道理,并没有把经教的意思经常放在心里,所以你在生活当中,不会把经教的义理拿来消解自己的烦恼。比如:完全正确的理解到了《心经》的意义就是思所成慧4.什么叫修所成慧?如果生活当中现起烦恼的时候,你懂得把这个义理拿来运用,就会变成修所成慧。比如:把《心经》所讲的含义拿来生活中运用的时候,成就修所成慧,(我今天讲完的时候,大家对于《心经》的理解,都有思所成慧。你有了思所成慧,只要经常忆持经教的法义,对于《心经》的道理,你已经准确地知道,至少你大概知道它真正的意思,将来你在生活当中碰到烦恼,你只要把《心经》的义理拿出来用,就可以消解你生活当中的烦恼,这样子你就会顺入修所成慧。)二、定境与梦境1.区别你懂得《心经》的义理以后,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有烦恼的时候,就把它拿出来运用,运用久了会变成一种习惯,这个时候就会现起“三摩地所行影像”。所谓的“三摩地所行影像”其实就是定境。依照佛教的法义,只要不离开现象界就是梦境。你要知道:你这个在修行的人,还有你看到的一切现象,全部不离梦境。2.定境定境是轻安的心境,一个住在定境里面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不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有的人虽然不修禅定,但是他的情绪很稳定,这其实就是欲界的定境。佛教的禅定是缘着经教的义理,以智慧境界形成定境,叫做定慧等持。这是判断是否为修所成慧的关键。你经常安住在修所成慧,就会再往前进一步,而分证解脱。(你懂得《心经》的道理,用来消解日常生活的烦恼。刚开始你可能觉得不算什么,但是它会延续下来,变成轻安的心境。这就是《解深密经》所讲的“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简单地讲就是定境现前。)3. 分证解脱分证解脱就是断掉一部分的烦恼,分证解脱之前,都叫修所成慧。见道就是分证解脱,又分为声闻、缘觉和菩萨见道。虽然你主修《心经》,不一定马上就大乘见道,也可以先声闻见道,到最后才大乘见道。三、分解修行步骤:闻(闻到正法而不是邪法邪说)|思(正确如理如法的理解到佛法的内涵与外延)|修(运用所学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去对治一切境界相,消解烦恼。)逐渐会出现一种轻安的心境,不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久了会变成一种习惯,这个时候就会现起“三摩地所行影像”(定境)|证(证得果位)分小乘果位(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和大乘果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佛))修行步骤也可以这样来概括:文字般诺(相当于闻所成慧跟思所成慧。)|观照般若(相当于修所成慧。就是在生活当中把般若的义理拿来运用,拿来观照,拿来消解烦恼。)|实相般若 (发现诸法实相(第八识),这是真正的发现,不是嘴巴讲讲的文字般若,也不是一直拿一个东西放在心里头的观照般若。诸法实相是客观事实,是真实的存在。)四、必须发现真相,才能解脱烦恼佛法的实证一定要以事实作基础,离开事实就会变成信仰,你就没有办法转凡成圣。你如果想依靠信仰去得到解脱,这个叫做缘木求鱼,根本不可能。因为你心里老是在那边怀疑「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这样做值得吗?这样子,你能期望自己变成一个圣人吗?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必须放弃以信仰安慰自己的方法,转到实证这个方向来,你必须发现真相,才能解脱烦恼。真相的范围非常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现也是真相,只不过它们是片断的真相,只能解决片断的烦恼,所以你必须探求核心真相。核心真相可以浓缩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能够出生三界万法的第八识,第二个部分就是被第八识出生的三界万法。《心经》讲「照见五蕴皆空」是告诉我们,入手的时候要从五阴开始观,因为五阴就在你身上,可以观察得很清楚。五、胜义谛与世俗谛世俗谛一定会具备三个条件,相、名、分别。比如这个杯子有一个形状,能够被你的眼睛所看到,对不对?这个就是它的相。然后我们会帮它安立一个名,替它取个名字叫做杯子。第三,你用什么东西去察觉它?用你的觉知心,用你的分别心去察觉它,这叫分别或觉想。这样子就具备了三个条件:相、名、分别。觉想或者分别,就是你的觉知心所起的分别作用。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就叫世俗谛。 什么叫胜义谛呢?胜义谛离开一切的语言文字相,乃至离开一切的法相,包括凡、圣,是、非,男、女等等相对待的法相。离开一切法相的境界叫做胜义谛。六、大乘见道之后的状态大乘见道之后你的七转识随学第八识的清净性,也能够转依在胜义谛上面,成就解脱功德,才不会动不动就生气,或者有利益就动歪脑筋去争取,这样就是一个凡夫嘛!如果你的开悟完全无法转变你的心态和行为,请问你要这个开悟干什么?  禅宗开悟或者大乘见道以后,虽然不是马上就成为圣人,却是转凡成圣的起点,因为他发现了核心真相,心态和行为取向会因此全面改变,自然趋向于清净。我上次用电影来做比喻,大乘见道者会发现整个三界万法原来都只是第八识播放出来的影像而已。我现在这样讲,你可能会很怀疑:「你说那是影像,可是我摸自己,可以碰得到,捏下去也会痛,为什么你说它是假的。」如果你看过电影《黑客帝国》你就知道,看得到摸得到不必然就是真相,所有的感觉它都可以模拟给你,这是让人很震撼的。哪一天你开悟,如果既不会感动也不惊疑,那是很奇怪的事,除非你过去世曾经开悟,此世定力又很好,不然的话你在开悟的时候心情一定非常踊跃,很多人会激动得哭出来。七、佛法的基础架构基础佛法的架构,分成两类。一类是三界外的第八识,一类是被它出生的三界万法。三界万法是有为法。但是第八识很特别,它是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和合。第八识能够按照众生过去造作的善业、恶业而现起果报,它既然有这个功能,某个部分一定是不生不灭。为什么呢?因为众生无始无终,所以它也必须无始无终。八、真妄和合  但是你要知道喔!第八识既然能够积集种子生起现行,它就应该有两个部分,像这个杯子装了水,里面的水可以增加或减少,也可以装别的饮料,但是杯子不能变来变去,不然就没有办法装水。同样的道理,第八识积集种子记录业行,所藏的种子一定会不断改变,但是能藏的心体,也就是能够存放种子的容器,必须不生不灭。因为这个缘故,《成唯识论》说第八识不断不常,也就是心体不会断灭,种子念念变迁。九、大乘见道有般若正见的人被骂,他会知道:「骂我的人是第八识,被骂的人也是第八识,所以这是第八识在骂第八识。」那时候我少讲了一点,骂这件事情也是第八识。所以,某甲骂某乙,就是第八识(某甲)、第八识(骂)、第八识(某乙)。我们讲过《心经》的「空」就是第八识,按照刚才的语言逻辑,某甲骂某乙,就是空、空、空。这个叫做三轮体空。把它套用在布施上,布施的人是空,受施的人是空,布施这件事情也是空,所以也是空、空、空,都是三轮体空。既然都是空,你何必一天到晚念它?你可以不要念啊!  明白以上的道理,就是思所成慧,接下来只要经常做以上的想念跟思维,没多久你就会成就修所成慧,你会经常处在轻安的定境里面,这个时候你大乘见道的因缘就随时可能发起。在大乘见道以前,必须依靠正教量修习真如三昧,即使没有语言文字相,也要保留那个意思,这也是「想」,因为这个缘故,所修的只是相似的真如三昧,必须等到大乘见道才有办法修习真正的真如三昧,所谓的大乘见道,就是明白第八识如何现起三界万法。大乘见道的实际内容,一向列为绝对机密,禅门的「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和《法华经》的「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都是指这个,你只能靠自己去把它参出来。十、怎样修真如三昧真如三昧可以在打坐的时候修,但是我希望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修。你把今天讲的内容仔细地思维,把义理全部贯通,这样叫做闻思成熟,你就可以开始修真如三昧。例如你听到楼下讲话的声音,你就起作意:「讲话的声音就是空,就是第八识,就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作意是一种没有语言文字的世界观。现在为了让你听懂,必须把它讲出来,实际上修的时候,你只要把这个意思提起来就行了。刚开始的时候,心里会有语言文字冒出来,这没有关系,以后慢慢就会形成没有语言文字的作意。要是一直有语言文字相,就没有办法离开世俗谛,所以你只要知道这个意思就好了。听到声音,你的心里面知道「这个就是」,然后「能够了别声音的耳识跟意识也是」,你不用把「空、第八识、一真法界、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这些名词念出来,心里不要有语言文字,知道这个意思就好了。就这样,整个住在这种境界里面。人家来骂你也是一样,骂的人、被骂的人、骂的这件事情统统都是。吃饭也一样,吃饭的人、被你吃的食物、吃饭这件事统统都是。日常生活当中就是这么修,用这样来发起轻安的定境,这样叫做真如三昧。境界相和觉知心都是有为法,都是第八识所现起的法相,现起以后虽然如梦幻泡影,但仍然是第八识,仍然是空。你安住在这个作意里面,就会现起轻安,发起如梦如幻的觉受。以前有人问我:「如梦如幻不是很不实在吗?」我跟他讲:「不实在才好。难道你要很实在的痛苦吗?生活当中的烦恼那么多,觉得如梦如幻,你就不会很痛苦了。」修所成慧降伏烦恼的效果已经很好,一旦大乘见道,更不得了──你会知道「原来佛菩萨都没有欺骗我们,果然五阴和三界万法统统都是第八识所出生的」,马上就可以自知自作证。你会对未证的佛法产生无比的信心,知道自己一定可以究竟成佛以上总结,引用出自吕真观居士讲解的:1.《心经》所说的解脱与成佛方法http://www.guangdesi.cn/bbs/view ... &extra=page%3D12.《大乘起信论》导读http://www.guangdesi.cn/bbs/view ... &extra=page%3D1 《 总结归纳:吕真观善知识讲解的修行要诀》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7df8590102vfax.html............................... 欢迎大家常进我的QQ空间日志熏闻正法知见:http://user.qzone.qq.com/372037220/2我的微信号码:hytxhzp,我管理的理性佛学群:222029028,我的微博:http://t.qq.com/sn372037220/mine我的新浪博客日记 http://blog.sina.com.cn/u/2088630361推荐电子佛学杂志《实证佛教通讯》 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o6Hk1ZG实证佛教问答(答疑解惑) :http://pan.baidu.com/s/1fFcYi 推荐一位善知识——吕真观。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7c7df8590101byf4.html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本书是讨论无为依唯识论的,与玄奘法师有为依不太一样。站在原始佛教的立场,如来藏看起来相当可疑,也与印度教的神我纠缠不清。但是从其在汉语佛教世界的流行来看,不是丝毫没有优点的。它解决了很多问题,例如轮回和业力运转的问题,统一了哲学视角。谁会最不喜欢如来藏,当然是彻底的厌世主义者。
  •     楼主你太悲剧了。阿弥陀佛
  •       作者是典型常见附佛外道, 曲解阿含来证明他的邪说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926049/
      
      
      吕真观:
      看样子您也读不懂《阿含经》,才会批评唯识。《中阿含经》圣弟子的第六见处:「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常不变异,恒不磨灭法。」因为第八识能生万法,所以《中阿含经》称之为「神」。《阿含经》当中讲的识界、入胎识、持身识、我、取阴俱识,其实都是在讲第八识,我在《实证佛教导论》一书当中,已充分的论证。您若有兴趣,请下载部分档案参考。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063349.html。
      
      
      Peace:
      
      认为“ 圣弟子的第六见处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这是个典型的对阿含的漏译和曲解
      
      关于六见处的经文,可以看南传的《中部•蛇喻经》(与《中阿含经•大品阿梨吒经》为相应的经典)。结合上下文,佛陀的本意是很清楚明白的
      
      佛先提到凡夫的错误的六见处是什么:
      
      --------------------------------------------------------------------
      诸比丘!此等有六见处,云何为六?诸比丘!是未闻之凡夫,不尊重圣者,不知圣者之法,不于圣者法为导,不尊重真人,不知真人之法,不以真人法为导,以色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也,此是予之我。”
      又,以受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
      又,以想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也。”
      又,以行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也。”
      又,此之所见、所听、所思量、所识、所得、所欲、以意所反省者;亦为“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也。”
      又,此之见处,即──彼是世界,彼是我,彼予死后成为常住、常恒、久远、非变异法,予是永远如是存在──以此之见处,观“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
      -----------------------------------------------
      
      前面的凡夫五见处是在说凡夫把色,受、想、行、识五蕴,以为它是我、我所,或以为我与它互相包含
      凡夫的第六见处则是认为:有一个东西是世界、是我、在死后仍然常住、是永远不变的存在。
      与之相对佛接着讲圣弟子的六见处:
      
      
      -----------------------------------------------------------
      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乃尊重圣者,知圣者之法,于圣者法为导。尊重圣人,知圣人之法,于圣人之法为导。以色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
      又,以受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
      又,以想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
      又,以行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
      又,此之所见、所闻、所思量、所识、所得、所欲、以意反省之者,亦为:“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
      此之见处,即──彼是世界,彼是我,彼予死后成为常住、常恒、久远、非变异法,予永远如是存在──以此之见处亦观:“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如是观彼于非实有者,即不焦劳也。
      ----------------------------------------------------------
      
      这里在讲圣弟子第六见处时是先重述凡夫的第六见处,然后讲圣弟子第六见处是对于这个错误的见处也应该观“它不是我、不是我所,也不是与我互相包含”,请特别注意转接句:“以此之见处亦观”
      
      汉译的阿含里的转接词和句经常省略,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看英文的非常清楚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mn/mn.022.than.html
      
      所以一言概之:「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是凡夫见,是佛所批判的
      
      
  •     问题不在于人家冠不冠“实证”的名义,而在于如你这样的人谈佛法,连“实证”这两个字都不敢谈。人家敢于冠“实证”二字,就在于将佛法从所谓佛法是宗教、也是哲学的这种错误认识中解脱出来,最最起码的,人家必须要谈佛法为什么不是宗教,为什么不是哲学,而是实际修行证悟,人家还必须要谈到,实际修行是如何修行,证悟的对象是什么不是什么,证悟的标准是什么,为什么证悟的对象是这个不是那个,为什么证悟的标准必须是这样的。所以,人家吕先生讲“实证佛教”,就是要来谈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正好是我看国内外佛教书籍、看西方学者研究佛教时,总有疑惑之处,总感觉他们没有谈清楚之处。明明世尊在讲如何修行,如何用心,如何证悟,怎么就成了宗教和哲学了呢?楼上这位peace,请你告诉我,世尊讲佛法,到底是不是实证?你为什么不讲佛教就是实证的呢?顽固愚痴者,总是拿着一些名号上的字眼来进行反对,却对于佛法的法义辨正避而不谈。这就是这些反对“实证”佛教们的辩论的真实水平。
  •     末法时代,错误的佛法知见流行。《实证佛教导论》不仅是正见的学佛入门教材,真正证果的法门,也是参禅明心必须具足的正确知見。
  •     看了你的评论,就能判断,你根本没读过任何佛经。你的N手得来的“观点”靠不住哦
  •     一本可以让人解脱烦恼、远离颠倒梦想的佛法教科书
  •     我们来看看吕真观宣扬的邪说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926049/
    2010-11-11 10:51:13 真观 (认识真相,才能解脱烦恼。)
    看样子您也读不懂《阿含经》,才会批评唯识。《中阿含经》圣弟子的第六见处:「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常不变异,恒不磨灭法。」因为第八识能生万法,所以《中阿含经》称之为「神」。《阿含经》当中讲的识界、入胎识、持身识、我、取阴俱识,其实都是在讲第八识,我在《实证佛教导论》一书当中,已充分的论证。您若有兴趣,请下载部分档案参考。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063349.html。
    2010-11-12 09:05:28 真观 (认识真相,才能解脱烦恼。)
     圣弟子的第六见处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神,是表示能生万法。因为它能生万法,所以世间万法和它不相异,所以又将它称为「世」(《杂阿含经》译为「世间」,《汉译南传阿含经》译为「世界」。我,是指轮回中不生不灭的主体。这三种名称,是根据它不同的体性而命名的。楼主所谓的万法即是真如,在《中阿含经》便表述为「此是神,此是世」。
      楼主重视《阿含经》并没有错,但是《阿含经》并不好懂,按照您的理解,很多地方都会读不通,这适足以证明您的理解有问题,并非经典的原意。
    而阿含的原文实际是怎么样的呢?
    2010-11-16 01:02:38 Peace
    认为“ 圣弟子的第六见处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这是个典型的对阿含的漏译和曲解
    关于六见处的经文,可以看南传的《中部•蛇喻经》(与《中阿含经•大品阿梨吒经》为相应的经典)。结合上下文,佛陀的本意是很清楚明白的
    佛先提到凡夫的错误的六见处是什么:
    --------------------------------------------------------------------
    诸比丘!此等有六见处,云何为六?诸比丘!是未闻之凡夫,不尊重圣者,不知圣者之法,不于圣者法为导,不尊重真人,不知真人之法,不以真人法为导,以色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也,此是予之我。”
    又,以受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
    又,以想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也。”
    又,以行于目:“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也。”
    又,此之所见、所听、所思量、所识、所得、所欲、以意所反省者;亦为“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也。”
    又,此之见处,即──彼是世界,彼是我,彼予死后成为常住、常恒、久远、非变异法,予是永远如是存在──以此之见处,观“此是予之物,此是予、此是予之我。”
    -----------------------------------------------
    前面的凡夫五见处是在说凡夫把色,受、想、行、识五蕴,以为它是我、我所,或以为我与它互相包含
    凡夫的第六见处则是认为:有一个东西是世界、是我、在死后仍然常住、是永远不变的存在。
    与之相对佛接着讲圣弟子的六见处:
    -----------------------------------------------------------
    诸比丘!多闻之圣弟子乃尊重圣者,知圣者之法,于圣者法为导。尊重圣人,知圣人之法,于圣人之法为导。以色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
    又,以受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
    又,以想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
    又,以行于目:“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
    又,此之所见、所闻、所思量、所识、所得、所欲、以意反省之者,亦为:“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
    此之见处,即──彼是世界,彼是我,彼予死后成为常住、常恒、久远、非变异法,予永远如是存在──以此之见处亦观:“此非予之物,此非予,此非予之我。”如是观彼于非实有者,即不焦劳也。
    ----------------------------------------------------------
    这里在讲圣弟子第六见处时是先重述凡夫的第六见处,然后讲圣弟子第六见处是对于这个错误的见处也应该观“它不是我、不是我所,也不是与我互相包含”,请特别注意转接句:“以此之见处亦观”
    汉译的阿含里的转接词和句经常省略,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看英文的非常清楚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mn/mn.022.than.html
    "He assumes about the view-position — 'This cosmos is the self. After death this I will be constant, permanent, eternal, not subject to change. I will stay just like that for an eternity': 'This is not me, this is not my self, this is not what I am.'
    真观博士及一干马甲们表面是虔诚恭敬的佛教徒,以正法自居, 言不离“佛法珍贵”,但实际贩卖的却是外道邪见,令正知正见不足的汉传信众们误入歧途。
    请问,曲解阿含四圣谛教义的是佛的弟子还是混入佛教团体内的妖魔?
    真正有实证的人会曲解四圣谛么?
    “既知“非我”“不相在”,还肥要说出个“真我”,反复强调“大乘菩萨却实证了这个真我”,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用心险恶了。”
    吕真观及其众多马甲 利用汉地一般信众正知正见不足,故意于阿含断章取义,肆意曲解来为他们的邪见服务, 用心极其险恶!
  •     看你所评的无我,如来藏,就知道分明没有读懂佛经,不过是从错会祖师那里拾来的牙慧。
  •     不可多得的好书,有理有据实证佛教,不盲从,不迷信
  •     此文作者的评价,说明作者根本就不知道佛经在讲什么。书中有详细的经文引证,直接去查原经即可。固执己见浮光掠影信口开河是不会获得正解的。
  •     可研究下正解的《阿含经》六见处: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3337804/
  •       看看佛教史就明白,佛法在印度衰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团里混入了很多外道如果这些人干脆跟着外道也罢了,例如去做印度教徒,偏偏他们混进了佛教。。。
      
      印度教的特长是圆融,无神、一神、多神、一元、二元、多元论,印度教里都有。佛教到后来失去无我的特色,重视如来藏说,与印度教的神我难以区别,在印度也就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佛教的反对种姓制度,不利于高贵种姓的统治阶级,而印度教的定业说支持统治阶级的正当性,这是内因。再有外来回教入侵的打击,佛教在诞生国度灭亡。而印度教后来随著印度民族意识高涨,得以复兴。所以佛法的灭亡,主要是毁在像法手中。如佛陀所说,“像法出,正法则灭”现实也确实如此。像法的出现,将使得某些具备解脱条件的众生,也丧失了接触真正佛法的机会。佛法的门槛会变得越来越高,解脱将会越来越难。
      
      任何一个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人如果自己去检看阿含原文都可以看出此书作者很明显的是在胡说八道,但是汉传信徒就是不愿意自己去学习经论,而愿意相信某些人信口开河,难怪会上一些低层次骗子的当。
  •     只要冠上"实证"的名义,任何冒牌货都可以有了正当存在的理由。
  •     正法斗不过像法,因为世人愚痴,贪爱,这本邪书宣扬的真常,神我迎合了世人贪爱的本性。这也是为什么“像法出,正法则没”是必然。
  •     以充分的经教举证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解说了佛法的二个基本构架-------无常法和常住法,是学习正法佛教的好教材,实在稀有难遇。当代流行的见解大部分都是错的,正所谓末法时期,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实证佛教导论》这本书做出了详细的论证。
  •     大乘小乘,别往一块搞,谁搞谁是外道。
  •     豆瓣为什么不能评六星呢?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敬,诸法要善说。
  •     《中论》真正的意义(“八不中道”)
    摘自《实证佛教导论》:
    “应成派中观以为龙树的中观,是不主张有常住法的,这是他们的错认。事实上,龙树是主张有常住法的,并且在他的论著中有明确的表达。
    《中论》开头是这么说的:不生也不灭,不常也不断,不一也不异,不来也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此颂白话解释如下:
    “不生也不灭” ,是说有一个法(第八识),是无始以来的存在,它不是从过去什么时候出生的,将来也不会消灭。蕴处界诸法皆是第八识所生,因此三界唯是一心(第八识),就这个一心而说不生不灭的时候,其实也包括了蕴处界诸法。
    “不常也不断”,是说这个法(第八识),它是常住法与无常法和合运作,它的心体是常法,所含藏的种子则是念念变迁。
    “不一也不异”,是在说蕴,处,界诸法和这个法(第八识)的关系-----蕴,处,界诸法不是这个法,但是因为它们互为因果,而且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所以也不能说蕴,处,界诸法和这个法有所差异。(此句相当于《杂阿含经的》的“ 非我,不异我”。)
    “不来也不出”,是说这个法(第八识),它不是色法,所以没有办法说它有来有去。如果把它的作用处,当作它的处所,它又是遍一切处作用的,因此也不能说它有来有去。
    “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因为有这个法的缘故,所以因缘法才能够现起。也因为对于这个法的实证,所以才够能消灭一切的戏论。由于这个缘故,我稽首礼敬佛陀,赞扬这个般若中道,第一义谛的佛法。”
  •     区分我见与认识有真我的正见及我执
    很多人错解阿含。导致错解的一个关键是将执五阴为我的我见与认识有真我的正见混淆,又与执真我的我执混淆。仅仅只是执五阴为我,才是佛陀批驳的不如理的我见,佛陀并没有否定有真我,这种错解是严重歪曲佛法。按佛陀的修行次第,后者我执也不是初见道就能消除的。
    张师兄的这个理解是正解,请李师兄善思。
    凡夫觉得有个自己存在。那只是意识的功能体性。启能将意识的功能说为“我见”?意识能觉察到自己存在,但要看意识觉察到的这个“自己”到底属于五阴十八界中的哪一法?如果这个“自己”最后被观察出来摄属于十八界中。再依佛的开示建立之正见而知道这个“自己”是无常,是苦,是空。从而断除我见。即十八界中没有真实不坏之自我。皆是因缘所生法。若能于十八界外(如理师兄不懂可以安忍,且莫诽谤)现观到常住的真我。则开悟明心。这就是佛在金刚经中所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亦即是上楼中色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之义。也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之义。李某不懂切莫想像。放下面子和慢心随大善知识学习去吧。
  •     会通声闻、缘觉、佛菩道三乘,了解阿含中的隐覆密意,及大乘行门的妙理。 踏实于解脱道的修证及佛菩提道的行门。 粗读之是学佛者能省下十年以上时间的入门之钥。 细读之,深入会观,则能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不为三结所缚,别具慧眼利有情。 值得广传的菩萨行者论著。
  •     体系完备,说理清晰;佛法一乘,囊括顿渐;学术实证,双摄双入;开悟明心,指道明灯。
  •     一味的说别人的论述是胡说八道,难道你这里就有正解么,指出别人错,错在哪里,为什么而错,哪是正论?我相太重,容不得一粒沙子在眼里,这是你的杯具,已经离佛的本义越来越远了。
  •     一本难得的、反复阅读的佛教著作!
  •       只要冠上"实证"的名义,任何冒牌货都可以有了正当存在的理由。
      
      吕真观居然能把阿含里佛陀宣说无我的文字变成他的"真我“论的论据,其人颠倒黑白的功力真是非凡。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926049/
      
      
      容我引用楼上玻璃蔷薇贤者的帖子:
      
      2011-01-22 16:13:45 玻璃蔷薇 (行动创造意义,意义创造真实)
      
      ==========================
      阁下转移话题了,你的错误根本并非“主张如來藏为「我」”,而是主张「第六见处」——「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就是第八识,而第八识就是如来藏,从而推出荒诞无稽的结论:「圣弟子必须实证六见处」「 第六见处能生万法」「神能生万法」「第八识与第六见处完全相符」。
      
      Peace引了一段经文证明:佛陀说六见处都是观,不是正慧;我也引了一段经文证明,佛陀说六见处都是行,不是正慧。然后阁下就开始信口开河了,说什么佛陀说了两种六见处,一种是「凡夫的六见处」,一种是「圣弟子的六见处」,而圣弟子与凡夫的「第六见处」是一模一样的,就是第八识,所以圣弟子必须「具足六见处」。
      我的反驳是:佛陀根本没有立「两个六见处」,经文中佛陀提出六见处的概念后第二次再说六见处时,只是一一否定了第一次提出的六见处概念,并没有立什么「新的正确的六见处」,原文都已经贴出来了,岂容你狡辩什么佛陀说过「圣弟子必须具足六见处」?
      你说如来藏说一万遍,都改变不了你说的「具足六见处的圣弟子」是个严重错误(只有印度教弟子才这样)。佛陀从来没有把是否「具足六见处」作为判断比丘的标志。更不要说你还抬到更高,把「实证六见处」当成是证道的标准。
  •     大乘佛法是为普渡众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小乘佛法为自己成佛解脱而已,但是小乘解脱者当他成佛后就会坠落,原因是善根用完了;大乘都就为普渡众生去成佛,自己未渡而能渡人无有是处,为普渡无量无边的众生就有无量无边的善根成佛以后就不会坠落。只有一心向善可以成佛。
  •     大念住的观点是非常有道理得,学习佛法四原则之一就是依法不依人,依龙树菩萨中论的道理破有也破空,但破不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世人执著念太深;如若龙树菩萨破万家法而又自立一说则世人又要执著龙树之说(现在执著的人就很多);所以且不论吕老师所研究之佛理离佛原始经典有多远;至少又为世人的执著添上了一笔;我想这也就是世尊在世时不著书得缘故吧;纵观苏格拉底,孔子,老子(被迫著书)似乎在世时都没有自己写过什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