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章节试读

出版日期:2015-9-1
ISBN:9787535481108
作者:白岩松
页数:280页

《白说》的笔记-第101页 - 被念歪的《道德经》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夫唯不争,故无尤。”

《白说》的笔记-第57页 - 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创作往往包含着三个步骤,始于“感触”――比如你被一件事或一个人打动,想要创作一首诗;终于“表达”――这首诗最终完成了;但中间这个词是最重要的,有了“感触”不能立即“表达”,而是要去“追寻”――经历了足够漫长的“追寻”,等到一切成熟了,才会有完美的“表达”。”
“所以,我现在经常用这三个词衡量自己。做任何一件事情,是不是一有了感触就急于表达?有没有经历追寻的过程?尤其在当下,如何在“感触”和“表达”之间加入“追寻”,我觉得是这个时代必须思考的。”

《白说》的笔记-第104页 - 被念歪的《道德经》

“《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层含义,杯满则溢,怎么办?把里面的水泼掉。要是不泼掉这杯水,我恐怕也不会继续走这么长的路。”

《白说》的笔记-第46页 -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跳高就是一种这样的运动:你一定要以最后一次的失败,来宣告你的成功!”

《白说》的笔记-第63页 - 价值 书读久了,总会信点儿是什么

“请问对你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什么?对你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谁?”我的回答永远是标准的:“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我妈,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新华字典;没有我妈就没有我,没有新华字典我不会认识那么多字,看那么多书。”
学习,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去喜欢你不喜欢的,去适应你不适应的,也就是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
他(鲁迅)说,人与人是不同的,“有的专爱瞻仰皇陵,有的却喜欢凭吊荒冢。”

《白说》的笔记-第1页

人生如茶须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白说》的笔记-第68页

生命不能只看到外在有用的东西,也要学会汲取很多无用的东西,无用为大用。古人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白说》的笔记-第45页 - 岁月 活着不是非赢即输

Keep calm and carry on 保持冷静,继续前行。

《白说》的笔记-第10页

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仅要有当下,更要有责任和远方。——白老师,字字珠玑,受益匪浅

《白说》的笔记-第109页 - 被念歪的《道德经》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白说》的笔记-第70页 - 书读久了,总会信点什么

这就引出了阅读的第三层意味:通过与别人的对话,读别人的故事,也跟自己对话,丰富自己的人生。

《白说》的笔记-第25页 - 做点无用的事儿

“法国人认为,法国之所以有创造力,跟夏天的休假紧密相关。每年,都有这样一个月,去到一个能保证安静的地方,给自己发呆的时间,回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了解生命。”
“创造力需要三个条件:有一定的闲钱,有一定的闲人,还有一定的闲时间。”

《白说》的笔记-第1页 - 全部

白岩松《白说》读书笔记
《做点无用的事儿》—2014年厦门大学
原文:每年,都有这样一个月,去到一个能保证安静的地方,给自己发呆的时间,回到自己的内心,让自己了解生命。一定要休息,宁可少挣点钱,背后是一种对生命更透彻的理解。
原文:张曼菱写的《西南联大行思录》(让作者很感动)
原文:你的人格就是在这种无用的事情的熏陶中,慢慢地健全独立起来。
原文:我每周必须跑五天步,非常无用的事儿,但是跑的过程慢慢成为一种享受,自己跟自己对话,把自己放空。累得一塌糊涂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跑步,跑完以后,累的是腿和脚,但心和脑子都缓过来了。这也是一种辩证法。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2015年江苏大学
原文: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赢了全世界,也赢不了这个结果。
原文:另外还有多少伟大的诗人,正是因为人生中的不幸、挫折和难过,才创作出那些伟大的作品。
原文:任何失败都有可能是上帝对你的一种提醒,让你静下来思考,改变原来的路径。
《文字停止之处,音乐开始了》—2010年国家大剧院 2014年广州大剧院
原文:什么是“古典精神”呢?概括来说,第一是那种现代生活所不具备的田园般的纯净;第二是人性,最本质的人性。
笔记:白岩松对古典音乐的解读让人耳目一新,或者是自己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音乐,其实无所谓古老还是现代,能够从中听出“人性最本质的那种挣扎、忧郁、喜怒哀乐,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追寻与思索,与今天的心灵息息相通。”所以好音乐会让我们感动,而不仅仅只是欢乐。
原文:音乐的本质,就是带着对人性的解读和诠释,陪伴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
原文:不管你身处的世界经历怎样的变迁,如果你不能把握住最根本的核心,就只能是一个焦虑的跟随者,而不能成为心平气和的生活守望者。古典音乐中就有这种让人安静的力量,在变化的时代中一如既往地陪伴你,让你知道你并不孤独。
原文:音乐不是让你“懂”的,只需要你去感受。
原文:只要放下想要“听懂”的目的,全然放松地去感受,用我心里有的东西跟音乐所给予的东西去碰撞。
笔记:如何听音乐。
原文:听音乐是不能着急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相对应的音乐,在生命的转折处等着你,像镜子一样映照出你的内心变化,很神奇。
原文:莎士比亚在他的剧作里有一句话:“乞丐的身上也有几件没用的东西。”
笔记:所谓没用的东西,就是我们的兴趣和爱好,这是人生之所以有趣的重要支撑。
原文:巴赫的《平均律》、肖邦的《夜曲》,把它们当轻音乐听,你会发现它们比其他很多轻音乐都好听。我认为鲁宾斯坦演奏的版本最好。
原文: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以及他的大提琴协奏曲,都是最美的旋律。另外还有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舒伯特的《音乐瞬间》《即兴曲》,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节奏,尤其是《如歌的行板》。
《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2010~2014年重庆大学、广西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原文:如果总在为未来忧虑,而不能享受此时此刻的时光,你可以把整个余生都搭进去,但你真的打算这么过一辈子吗?要知道,你所担心的事情,只有不超过10%会变成现实,其余的都是自己吓自己。而且生命中有一个很奇妙的逻辑,如果你真的过好今天,明天也还不错。
原文:舒婷曾经有一句话:“人到中年,朋友的多少和头发的多少成正比,友情之树日渐凋零。”
原文:不同的专业与其说教给你们不同领域的知识,不如说是让你们学会用各自专业的角度去观察世界。比如我自己,在大学学业结束后,开始用新闻人的眼光去看待世界。法律系的同学有法律人的视角,理工科的同学有理工科的思维。
原文:一个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跟他的不可替代性是成正比的。
原文:不可替代性来自哪里?来自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原文:你要从年轻的时候就确立一个概念: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答案。
原文:我做节目的特点是,别人的工作结束时,我们的工作才刚开始——要在别人提供的资讯基础上做出评论。但我从来不会为此焦虑,因为已经习惯了逼迫自己去寻找第二个、第三个答案的过程。
原文:我现在练长跑,很多人也说要坚持,我说我不需要坚持,因为我享受长跑的乐趣。
《书读久了,总会信点儿什么》—201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原文:书的第一个功用就是为你打开一道门。
原文:阅读图书,是首先筛选出高于你的作品,你要仰视它,然后去攀登。
原文:学习,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去喜欢你不喜欢的,适应你不适应的——也就是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
原文:包容,是阅读的另一种趣味。没有包容就没有拓展。
原文:到了诗歌这个阶段,你的心情开始跟它碰撞,它替你释放,替你表达,同时也在塑造着你。
原文:古人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原文:每个年代选一本书,其实像一个寓言。当我用《朦胧诗选》代表阅读的第二个十年,是想说到了第二个层次,阅读的作用在于打动你,引发你的共鸣,继而塑造你。更重要的是为生命添加了很多看似无用,实则有大用的东西。
笔记:
原文:到了人生的第三个十年,对我非常重要的书,是唐浩明写的《曾国藩》,一部三卷本的小说。
原文:那个傍晚,我写了几千字读书笔记,只是写给自己的,因为我在那本书中收获太多太多。好像有一层窗户纸被捅破了,突然洞悉了与生命、人性紧密相关的一切。它让我一下子沉静下来,知道如何以二十五岁的年龄,去贴近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的心境。
这就引出了阅读的第三层意味:通过与别人的对话,读别人的故事,也跟自己对话,丰富自己的人生。
原文:书里写到,曾国藩一生的最顶点,就是皇帝请他吃了顿饭,他坐在皇帝的侧面,风光如临巅峰,又伴生着很多焦虑。我突然领悟了生命的真相,每一处都是挣扎,凡事都有好坏两面。
佛教讲苦集灭道,什么意思?“苦”就是每天你要面对的事情,“集”是你要把苦归纳收集下来之后面对,“灭”就是想出办法来,把它给解决了,“道”就是变成共通的规矩,可以应付你将来的事情。
原文:每一本书中都蕴藏着你所期待的自己
原文: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笔记:读书可以说是自己业余时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然而读什么如何读却一直是自己也感到时常很模糊的事情,有的时候就怀疑,读这么多书有意义吗?也都没记住啥?记得当时读《曾国藩》时,很酣畅,但是读完没有好好做笔记,没多久就讲不出道道三儿了,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有花时间整理消化自己的感悟和认识,所以既然读了书,就得耐着性子把对好书的认识记录下来。
《被歪念的<道德>》—2014年住建部
原文:前文做了铺垫,“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滋润万物,让万物一年四季生长轮回,最后成就的是自己的长久,天长地久。从这里自然地推导出结论,无私为大私。
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原文: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
原文: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管多大的风都不可能一直刮下去,不管多猛的雨也终有停止的时候。
随后接着一句反问:“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刮风下雨是谁做的呢?天地。天地都不能长久,何况人呢?
原文:“不笑不足以为道。”不被嘲笑的一定不是好道理。
《学会讲一个好故事》—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
原文:国外的新闻报道强调四件事:主人公、故事、戏剧化、悬念。
原文:国外的新闻报道几乎已成共识:通过具体人物,表达宏大事件。
原文:对于新闻人,讲好一个故事的重要手段,就是寻找跟“今天”最有关联的话题。
原文:细节:直指人心的力量
《智商很高,情商很低》--2014浙江舟山千岛传媒论坛
原文:普利策的一句话:“记者是社会这艘大船上的瞭望员。”
原文:读书、思考以及责任感的支撑,就是瞭望员的“望远镜”。
原文:好记者应该像啄木鸟,通过叼出一只又一只树上的虫子,既给自己找到食吃,又维护了森林的健康。
原文:既是啄木鸟又偶尔当一把喜鹊,两项职责加在一起,才是舆论监督的全部含义。
原文: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四天,头三天没有新闻,第四天发布大会公报。开幕第一天,我做的《新闻1+1》标题就是“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原文:作为一个媒体人,要具备相当的敏感度,哪怕很细微的信息都能够捕捉到。很多人将敢言归纳为“勇气”——不,表面上是勇气,背后却是学习、思考和对方向的准确判断。
原文:二十多年来,新闻已经成为我的信仰的一部分。我依然相信,新闻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儿。如果有一天我不再信仰它了,肯定就不做了。
原文:(如何区分“骗子”和“理想主义者”)第一,在面向整体社会的沟通上,方向谈得很多,方法显得很少。 第二,智商提高很多,情商欠缺不少。 第三,口号太多,故事太少。 第四,宏观太多,细节太少。 第五,媒体人接受的指令太多,也就是人治色彩太多,调动媒体积极性、用尊重规律的方法去传播太少。 第六,在对外沟通过程中强调“不同”太多,对人类“相同”的基础关注太少。 第七,社会期待传媒公开透明的意识增长很多,相应的保障还太少。 当然,还可以加上,党性谈得够多,可人性谈得有点少,等等。其实,这些“太多”与“太少”,不仅是媒体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在沟通时都面对的问题。
原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句话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灵魂,对未来中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原文:“依法治国”相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是手段又是目标,既是方法又是方向。
原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方向和方法的结合也早有定数。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字是“道”,在“儒释道”中最该居首。“道”这个字怎么写?先要写一个“首”,接下来写一个“走之”。“首”是什么?脑袋,代表的是思考、方向。“走之”呢?行动。知行合一,缺一不可,顺序也不能错。
原文:媒体人真正应该追求的是细节和过程的阐释,而不是简单地只下结论。
原文:智商决定你跟谁比赛,情商决定你比赛的结果。
原文:人类就是一种喜欢透过感性的方式来获取理性的动物。
原文:柏拉图说:“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
原文:讲故事最重要的就是将心比心,用感性的方式去传达理性。
原文:“正能量”也需要好故事。谁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很难。但是《感动中国》这档节目做到了。它就是一档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节目,但创办十几年来,没有空洞的“大词”,只有故事、情感、人。这一切形成了品牌的力量。无论你站在哪一立场,面对一个具体的人,都很难说不,都会被他打动。
原文:意义没有意义,好细节才有意义
原文: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报道的宽度、深度、耐嚼度,现在都耐不住性子了,跟新媒体学,玩“短平快”,那你一定死,到死的时候都没人同情。
笔记:媒体人谈媒体,让我们接受媒体影响的人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媒体,理性运用媒体对我们产生正面影响。
《资讯爆炸时,别被忽悠了》—2006年内蒙古工业大学
原文:传媒应该具有五种功能:解闷、解惑、解气、解密、解决。
原文:新技术的出现,使过去的“单向传播”转向更多的交流互动。
原文:传媒在过去十多年里实现了两个很重要的进步。第一个进步是由“党的喉舌”向“党和人民的喉舌”方向转变,这已经写到了党的工作报告当中。第二个进步是由过去的“唯行政论”转变为更加关注市场。
原文:德国互联网上的留言全是实名制。我相信德国之所以出台这样的政策,是因为他们很清楚,当一个人可以不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任,当他处在一个极度安全的阴影里,他可能会展现出人性“恶”的一面。而现在我们的互联网上,好多人的留言也正是如此,越来越像一个公共厕所。
原文:公众如果不能用理性看护好自己,任意纵容某些情感,媒体如果不能围绕着道德感和责任感运行,这将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社会。
原文:身处这样一个快速变革的传媒时代,如何处理自己与传媒之间的关系,面对纷繁复杂的资讯,如何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见解,变得越来越重要。
原文:的确,做新闻人,常常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吃地沟油的胃却操着中南海的心。
《今天的新闻时明天怎样的历史》—2011年“理想国”文化论坛
原文:建立在“一样”基础上的“不一样”才有价值。还是以新闻行业举例,过去我们常常跟美国比,都有哪些不同。这些年我越来越觉得不对,即便如新闻这样存在巨大差异的领域,我们跟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同行,仍有70%-80%是相同的,对吗?要客观,要有细节,要人性化,要有社会责任感等等。
原文:电影《查令十字街84号》,
原文:所以对于新闻人,真正的考验就是你在往历史的洞穴里放些什么。
《中国人不缺德,可是缺啥》—2011年京师公益讲堂
原文:法律也很重要。法律不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是最低的道德底线。
原文:国人不缺德,缺的就是让“德”展现出来的制度保障与大环境。
《都在短跑,你试试长跑》—2005年上海国际电视节目主持人论坛
原文:美国导演昆汀•塔伦蒂诺说:世界上80%的故事都已经拍过了。所以,我们要用新方法去拍老故事。
原文:昆汀说:“我们这代人要用新方法去拍老故事。”对于新闻行当,也是同样的道理。
《“痛并快乐着”是我们的宿命》—2000年中山大学
原文:世界上最糟糕的人是:愚蠢却勤奋。
原文:时常叫嚣愤怒的人不可怕,可敬的是暗暗积蓄力量的人。
《将志愿的行动,变成志愿的心》—2014年团中央志工部培训班
原文:追求物质目标的年代,人们吃饱了就是幸福。
原文:所谓理想也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吃饱喝足,那时的幸福就等同于物质。但是当大家真正吃饱穿暖了才发现,吃饱穿暖之后想要实现的目标更难。这个时候帮助别人、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拥有一个和谐温馨的人际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了人们内心的需求。
原文:曾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胡春华说过:“归根到底,我们是要把志愿服务的行动,逐步演变为志愿服务的心。”
原文:要知道,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会有多达五六千万的“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的环境下独自成长,这在人类历史上都很少有,一定需要大量的关注和帮助。还有,2013年底,中国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2亿,在敬老、助老方面的志愿需求也将越来越大。
原文:天之所以长,地之所以久,是因为天地所做的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才能成就天长地久”。还有一句话,我将它总结成“无私为大私”。上升到志愿者精神,越无私的人得到的越多。
原文:从“小老百姓”到“老百姓”再到“公民”,是个重要的转变过程。
原文:信仰是什么?信仰的核心是“敬畏”。“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要去追求它;“畏”,知道什么是最差的,是底线,不能突破它。
《我们从哪儿来,到哪儿去?》—2010年深圳市民大讲堂
原文:中国的三级改革始于以深圳为代表的广东、珠三角,到九十年代进入以浦东为代表的长三角,再到新千年,进入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
原文:麦当劳、肯德基、好莱坞影片里全是美国文化,这就是“软实力”的输出。
《时间轴上的中国》—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
原文:互联网启蒙了中国人的民主意识:你可以不同意别人说话的内容,但要维护别人说话的权利。你要习惯与刺耳的声音共处,与糟糕的评论共处,与谎言共处——真理的价值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荒谬同在。
笔记:
《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2013年“韩美林日”艺术论坛暨《解放日报》第62届文化讲坛
原文:柏拉图说过这样一句话:“谁会讲故事,谁就拥有世界。”我一直在想,对于中华民族,对于世界上的各个民族,什么才是那个民族的故事?是文化。
《打造一副世界喜欢的面孔》—2009年吉林大学孔子学院
原文:除了“平视”和“脱敏”,第三个关键词是“镜子”。看日本,看美国,看香港,看台湾,归根结底是为了看自己。
原文:从世界这面镜子里,能看到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评论:这本书想来也花了不少时间看和整理,可以说对于青年人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当然,其他人看看多少也能收获一些关于如何成长、看待社会和自己方面的认识,虽然有些话也略显官话,毕竟作为主流媒体知名主持人,说话总还是要有些顾忌的,我们只是去吸收其中对自己有益的,喜欢的,就好,不想多去其他评价。

《白说》的笔记-第99页

所有决策的出台,必须要建立在对人性更透彻的了解上,顺应他,引领他,才能更好

《白说》的笔记-第70页 - 价值 得失不是非有即无

佛教讲苦集灭道,什么意思?“苦”就是每天你要面对的事情,“集”就是你要把苦归纳收集下来之后面对,“灭”就是想出办法来,把它给解决了,“道”就是变成共同的规矩,可以应付你将来的事情。
时光不会停留,一切终将朽败。人类面临的问题,永远得不到终极的解决,像一场永不停歇的博弈。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Page 79
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
Page 80
音乐不是让你“懂”的,只需要你去感受。
page 83
“朋友之间越来越礼貌,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色彩电视变得更加花俏,能辨黑白的人越来越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你和我”
Page 93
比世界更大的世界是人的内心
Page 96
道——先写一个“首”,再写一个“走之”。“首”就是脑袋,代表思想;“走之”就是行动和步伐。有想法,然后付诸行动;有行动,也要伴之以思考。
Page 99-102
“非以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无私为大私”。
真正无私的时候,得到的反而是最多的。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任何一个单位,只要到了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纪律的时候,一定是它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因为一个走上坡路的单位,人人无需扬鞭自奋。或许员工10点才来上班,并没有赶在8点打卡,但却自觉干到第二天凌晨3点,不需要监督和催促。
Page 106
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Page 111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肉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白说》的笔记-第60页 - 致青春:做一个和自己赛跑的人

“我还要说,“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有点绝对了。相当多的时候,“坚持就是失败”,因为坚持往往意味着你不好奇了,不从中享受乐趣了。为了坚持而坚持,怎么可能带来胜利呢?
中国队经常被解说员喊“坚持坚持”,坚持之后,黑色三分钟又进俩。”
“我现在练长跑,很多人也说要坚持,我说我不需要坚持,因为我享受长跑的乐趣。过程中的某几个关键点一旦突破,其后就是非常愉快的过程。什么事业一旦需要“坚持”,也就离进博物馆不远了。”

《白说》的笔记-第14页 - 岁月 活着不是非赢即输

幸福像鞋,舒不舒服自己知道;又像“百分百”的黄金,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你在一生中可以从事各行各业,唯一不能改行的,就是做人。
工作岗位也一样,大多数时候是在默默做一些平淡的小事。接受平淡,就是接受生活的真相。
如果总是试图对抗平淡,你注定平庸。因为生活不会给你那么多机会,所有的不平淡,都是在忍耐了足够的平淡之后诞生的。

《白说》的笔记-第75页 - 书读久了,总会信点儿什么

我们读书是在读什么?读鲁迅、周作人,还是傅雷、梅里美?其实都不是。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白说》的笔记-第9页

这个时代,误读传遍天下,理解寂静无声。

《白说》的笔记-第80页

当文字停止的时候,音乐开始了

《白说》的笔记-第101页 - 被念歪的《道德经》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白说》的笔记-第103页 - 被念歪的《道德经》

“我觉得最幸福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总有一个踮起脚能够着的目标,吸引你踏踏实实始终向前走。”

《白说》的笔记-第44页

做人,要有一种心理准备:历史上见,时间上见,不能总是当下见。

《白说》的笔记-第47页

很多人的失败感 ,不是来自自己的感受,而是别人的眼光与当下世俗的标准。然后方寸大乱,然后就真的觉得自己失败了。如果你不为别人的眼光与标准活着,失败的感受会在我们生活中消失大半。

《白说》的笔记-第14页

不是“懂”才可以交流吧?如果只有“懂”才可以交流,这个世界上99%的交流都消失了。正是因为不懂才交流,交流是懂的开始。

《白说》的笔记-第1页

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白岩松老师一样睿智,饱读诗书的人,加油,慢慢来。

《白说》的笔记-第33页

我们想闲却又怕闲也不会闲。

《白说》的笔记-第20页 - 岁月

幸福和信仰有关吗?
有信仰最大的好处是什么?有敬,有畏。当你内心里上有天,下有地的时候,你很踏实,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事。
幸福在你心里哦,不需要外在标准的衡量
一篇康洪雷的专访:康洪雷是我的内蒙老乡,当初当助理导演的时候,每天都要面对乱七八糟各种事,早上起床,总会有一番挣扎,然后对自己说,你康洪雷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你打算怎么过?说完之后冲出屋子干活去。
有一天我们会到达幸福吗?百米比赛会有一条固定的终点线,即使你跑得慢,十几秒,二十几秒也到了,总能撞到线。
但幸福没有终点线。有的人刚跑不久就到了,有的人跑很久也没到。也许我们喜欢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过程。同样,也许我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幸福的过程。
人生如茶需慢品,岁月似歌要静听

《白说》的笔记-第10页 - 代序

“邓小平说过的“不争论”与胡锦涛讲话中首次提出的“不折腾”,我极为认同。”
“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仅要有当下,更要有责任和远方。”

《白说》的笔记-第24页 - 岁月 做点无用的事儿

有闲的时候,我们都在干什么?
打麻将 看电视 跳广场舞 喝酒吃饭 看手机...估计没落下什么吧?
我们很难指望这些休闲活动演变为创造力,也很难让心灵腾飞。因为我们既不习惯与自己对话,也不习惯仰望天空。我们想闲又怕闲也不会闲。
人们常说,四个苹果创造世界。第一个是亚当夏娃的苹果,与人类有关;第二个是牛顿的苹 果,发现了万有引力;第三个是乔布斯的苹果;第四个就是中国的削苹果,帮着消耗了大妈们多余的精力,也是对社会巨大的贡献。
关于牛顿的苹果,我相信在此时此刻的中国,这样的传奇不会诞生。在一个爱拼才会赢的国度里,有几个人愿意有那个闲工夫躺倒苹果树下去?即使有人躺倒了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完之后的反应,可能就是立即给吃了。
手机阻止了无聊,也阻止了无聊所能够带来的好处。
厦门诗人舒婷很多年前路过神女峰,写下“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是海子最伟大的一句情诗。

《白说》的笔记-第103页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白说》的笔记-第23页 - 幸福可以无限靠近,无法彻底到达

其中一个重点,是讲古典音乐。也许不会立即进入,但人生总有一个时刻,哪些旋律会安静地等待他们,或抚慰或激励。其实,人生只要拥有很多趣味,听音乐、喝茶、美食、收藏、阅读、喝酒、有好朋友聊天······前路平坦或坎坷,就都没太大关系。可人生如果干巴巴地没有趣味,将来的路让人担心。

《白说》的笔记-第9页

“这个时代,误解传遍天下,理解寂静无声。”

《白说》的笔记-第45页

1. “Keep clam and carry on” 揭示的是冷静的英国文化。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空袭英国。英国政府密印三百万张海报,上面写着: “Keep clam and carry on”,并印有英国皇家的标志。一旦城市沦陷,政府会将海报悄悄散布民间。因为它知道,如果领土被占,无法使用更激昂的措辞,这是冷静的英国文化。在这句话的提示下,英国人会形成一种默契的共识,哪怕亡国,有共同的信念支撑着,也不会倒下。
当然结局并没有出现。二战结束后,英国悄悄将这三百万张海报全部销毁,其中有一些留存下来。
有一个人整理亲属遗物时,发现了这份海报,经过考证搜寻才终于知道了这个故事。“Keep clam and carry on” 也成为了传遍世界的、属于英国的标志。
2. 讲故事的细节、逻辑(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节奏(讲故事的技术核心 )很重要。

《白说》的笔记-第1页

《白说》的笔记-第66页 - 书读久了,总会信点儿什么

“学习,相当重要的一点是去喜欢你不喜欢的,适应你不适应的——也就是打开自己,试着体会和接纳那些不同的声音。”
“包容,是阅读的另一种趣味。没有包容就没有拓展。”

《白说》的笔记-第32页

创新需要具备的素质: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立的人格,人心的自由。

《白说》的笔记-第11页

《白说》的笔记-第9页

有时误解扑面而来,是一小部分人要解气,而又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在围观解闷。可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当你认真解释时,没人细听,所以,解决就总是遥遥无期。

《白说》的笔记-第79页

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当全世界都向你背过身去的时候,音乐不会,依然会固执地守在你身边,一想到这点,我就觉得格外踏实

《白说》的笔记-第65页 - 价值 得失不是非有即无

名著之伟大,从来不在于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太多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得动人细节。

《白说》的笔记-第102页 - 被念歪的《道德经》

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第三十六章,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第八十一章,信而不美,美而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在《道德经》各种注释及评价中,陈鼓应教授的版本最得我心。

《白说》的笔记-第1页

调查结果呈U型曲线,过了中年的谷底,幸福指数在老年时又会回升,最幸福的就是童年和老年。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说“老小孩”,老人和小孩的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就让我更加不惧怕年老,渴望年老。

《白说》的笔记-第15页

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白说》的笔记-第108页

治大国如烹小鲜的理解原来是少折腾,挺有道理

《白说》的笔记-第53页

不可替代性来自哪里?来自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白说》的笔记-第6页

莎士比亚:乞丐的身上也有几件没用的东西。
只要放下想要“听懂”的目的,全然放松地去感受,用我心里的东西跟音乐所给予的东西去碰撞。
音乐不是让你“懂”的,只需要你去感受。音乐带给人的首先是一种生理反应,它的旋律让你的身体和神经慢慢松弛下来,然后生理再演变成心理,我们感到愉悦、感动、欢快或忧伤种种。
《道德经》无私为大私,成就了自己。
“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且久者,是因为不自生,故能长生”
如刘再复先生所说:学者最好是思想深邃,做人简单,可事实刚好相反,很多学者是做人深邃,思想简单。
《道德经》“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终为不大,故能成其大。”天下所有难事一定从简单开始,大事都是从细节开始,所以圣人从来不认为自己在做什么大事,但是他最后成为圣人。
《道德经》“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强硬是死亡的信号,柔软是生的气息。
《道德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自然的规律,唯有利而无害。人生的大道理,认认真真去做就好了,没必要争。

《白说》的笔记-第10页

“理性,是目前中国舆论场上最缺乏的东西,有理性,常识就不会缺席,但现在,理性还是奢侈品。”

《白说》的笔记-第45页 - 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Keep calm and carry on”

《白说》的笔记-第31页 - 书读久了,总会信点什么

人生中得意和失意都只占5%,剩下的90%都是平淡。
读书是一种乐趣。最重要的是,能够带来乐趣的,是读书本身,而不是读书以后的结果。
现在国内的书店,最显著的位置一定是这样几类书:与考试有关的,与养生有关的,以及所谓的“畅销书”。这反映出当下人们最关心的内容,要过关,要长寿,要有谈资,怕被时代抛弃,其实全都是具有某种功利性。
当然,这些都无可厚非。但也有很多好书与功利无关,选择去读它,只因为阅读的过程会带给你不同寻常的体验。
然而如果人生的哪个阶段最需要心灵鸡汤,那正是青春时节,正长身体,正需要营养。而如果成年人的朋友圈里,还是心灵鸡汤一碗一碗地上,有点儿晚也有点儿好笑。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是我妈,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新华字典》;没有我妈就没我,没有《新华字典》我不会认识那么多字,看那么多书。
你会发现焦躁的心平息下来了,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安全感,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深刻而愉悦的体验的,是你从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我觉得最幸福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总有一个踮起脚就能够着的目标,吸引你踏踏实实始终向前走。
一开始也很失望,很艰难,觉得梦想很遥远。既然遥远,就不去想它,只管低下头深一脚浅一脚走好眼前的每一步。走着走着,居然走出了一些挣扎的乐趣,走出些自我价值的承认和肯定。再走着走着,猛一抬头,发现自己已在岸边,梦想尽在咫尺。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
你可以不同意别人说话的内容,但要维护别人说话的权利。你要习惯与刺耳的声音共处,与糟糕的评论共处,与谎言共处———真理的价值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与荒谬同在。
忧心忡忡是知识分子的天然使命。


 白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