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戏剧集(上下)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4
ISBN:9787539616285
作者:[法]让-保罗·萨特
页数:913页

书籍目录

苍蝇
禁闭
死无葬身之地
恭顺的妓女
脏手
魔鬼与上帝
涅克拉索夫
阿尔托纳的隐居者


 萨特戏剧集(上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经历过战争,真正充斥着死亡的,近在眼前的死亡的战争,从那里活下来的人,会更深刻的了解了人性,对于层层包裹的世界里面到底藏着什么样东西会更清楚。萨特的这个戏剧集分上下两集,两本书。上册五部,下册三部,一共八部戏。我喜欢上册最后一部的脏手和下册的全部三部戏。下册的最后一部‘阿尔托纳的隐居者’我尤其喜爱。有些虚伪只有通过残酷的手段才能被剥下来。萨特这两册书里好几个戏都是那么赤裸裸的,人是什么?人性是什么?人性是人所必需的吗?二次世界大战让欧洲成了真正的地狱,在目睹了这些黑暗后,人们如何来面对自己在这场战争里所做的选择。‘阿尔托纳的隐居者’就写了这么一位因为同情犹太人或者只是单纯同情弱者的德国富家公子,在亲眼看到自己所藏的越狱犹太人在眼前被枪杀,而自己随后负罪应召入伍参与屠杀,在战争结束之后被家人藏匿在阁楼13年的故事。隐居者,父亲,与之乱伦的妹妹,弟弟,弟媳,每个人都在在13年结束的时刻相互揭露真相,人的心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就象末日大审判来临一样,全都倒出来,丑陋的肮脏的,全部,全部!。这会是一出非常难导的戏,时空的交错,现实与回忆的交谈,大段独白对于自我的拷问,会极大的考验导演和演员。这些激烈的对话单就在写在书里,已经让我很震撼了,如果在一个剧场里,被活的人活生生的从嘴里念出来,一定会让我发抖。现在在思考或者讨论这些人性的问题,会是很另类的事情。有点特立独行。2010年的人都在自己身上贴无数的标签,把自己归到无数的“类”里去,不同的“类”之间会在光天化日之下互相比着当泼妇,当街对骂,看谁用词毒辣、一招致命,引人关注,提高人气,说不定还能出名顺便出书,到处都热闹得象庙会。人人都讲得出大道理,谁都看上去比google还百度。人性算什么屁问题,台湾三市选战,如果有500万你买房还是买车,房价调控要让居者有其屋,韩寒要办一个杂志,凤姐和芙蓉姐姐以及日本女优站台.....每个人都在往里面吐口水,有些还是痰,恶心极了,脏极了。一个大痰盂!都是些什么人,应该把他们抛到文化大革命里去,赶到战争现场里去,看看真正的人应该能做点什么,在他们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连生命都不属于自己的时候,他们作为“人”,他们还能做什么。都不能用这些时间做点别的事情吗?就算什么都不做,让大家清静一下也好啊。应该让他们去那个痰盂里把那些东西喝回去。
  •     情境剧是萨特独有的戏剧形式,他总是让人置身于最艰难的情境中,让他们自由选择,决定自己的道路。这种戏剧试图展示当代人面临的问题和普遍的忧虑,召唤人们作出自由选择,同时也表现了人们自由选择时左右为难的情境。
  •     没有镜子。是什么让我们如此迷恋和迷信镜中虚幻的倒影,而不相信自己的真实存在?没有镜子。在他人的眼睛里,看不到自己。艾丝黛尔说,“当我不照镜子时,我摸自己也没用,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还存在。”没有镜子的房间,无法确定自己的恐惧一点一点吞噬着灵魂。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房间,第二帝国时代式的风格,灯永远亮着,没有床。它却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地狱。地狱不在远方,地狱就在你我之间。死去的灵魂,颤抖的灵魂,在别人注视的目光之下有如受到烈焰灼烧,无法安宁。目光冷冷。没有尖桩刑具、烤刑架或皮革漏斗,也不会有黑夜。没有睡眠,永远睁着眼。无法躲藏,在彼此的注视中永无藏身之地。裁纸刀刺不死已经死去的人,这是一种绝望。三个人。他们互相需要,他们互相折磨。没有镜子的房间,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己存在的证据。逃兵加尔散需要艾丝黛尔的肯定来证明他的勇气的存在,他从艾丝黛尔那里得不到真心诚意的回答之时,他甚至可以放弃离开房间的机会,只为试图通过说服伊内丝来完成自己的解放。色情狂和溺婴犯艾丝黛尔需要加尔散作为一个男人的爱来证明自己的魅力和价值。同性恋者伊内丝像一个冷静而残酷的猎手一样用自己永恒的目光注视着这两个猎物,支配使她得到一种奇异的满足。这种种需要变成一种无休止的折磨。自己的影子投射在别人的目光之中,自己却全然没有把握自己的能力,彼此用注视的目光操控着彼此,没有刽子手和镜子的房间,“顾客自己伺候自己,就像在自助餐厅里一样。”伊内丝明白,“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另外两个人的刽子手。”萨特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如此悲伤的故事。自由。自由何在。每一个人都在别人的目光中胶着、挣扎、继而沦陷,加尔散终于说出“他人就是地狱”,这仿佛是一个没有出路的命运困境。一切真的终结于此么?这位“因外斜视而视野开阔”的烟斗知识分子,显然是不会满足于仅仅只是叙述这一种生存困境,他“通过荒诞的形式指明自由对我们的重要性。即以行动改变行动的重要性”,其目的最终是为了揭示这一困境的出路。很明显,他对于自由的思考是从自由的反面出发的,剧中的每个人生前“完全自由”地选择了自己的行为,而死后则受到这种貌似自由的选择的惩罚。在他的《存在与虚无》一书中,萨特指出,意识使我们获得了自由,但是自由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我们的许多选择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剧中人生前的选择完全放弃对自己行动的责任,加尔散折磨自己温柔的妻子,在战争中懦弱地临阵脱逃,伊内斯“活着就要别人受痛苦”,憎恨男人,勾引表兄弟的妻子,艾丝黛尔沉溺在情爱的狂欢中不能自拔,甚至可以残酷地杀死自己的骨肉。他们生前都依照自己的愿望而不顾他人利益选择了自己的行动,因此死后必须承担这种选择的后果。地狱,也是他们自己作出的心甘情愿的选择。与他们生前的选择不同,死后这三个曾经目空一切的自信的灵魂完全放弃了自我选择,仅是将彼此的目光作为评判、认识自我的唯一标准,在彼此的索求与牵制之间,永远没有黑夜,永远看得见彼此,刀子,毒药,绳子,都不中用了,永远在一起,用目光作彼此的刑具,三个人孤独地群居,相互折磨着互相索求,只能一直继续这样的生活,永远无法得到自由。萨特解释说:“人们以为我想说我们跟他人的关系总是很坏的,始终关系恶劣。然而我想说的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的意思是说,如果跟他人的关系起了疙瘩,变坏了,那么他人只能是地狱。” 加尔散在房门打开的瞬间放弃了离开的选择,他要留下来说服伊内丝,也就是他顺从了他人的判断而放弃了行动,而身为一个已经死去的人,他也已经失去了采取行动的能力。萨特强调了剧中人的死人身份,身为活人的我们,却至少还拥有行动的能力,“不管我们处于何种地狱般的环境之中,我想我们都有自由去打碎它。”萨特的深沉在于他的悲伤。这是个悲伤的故事,这更是个深沉的故事。萨特用存在主义的理论为我们指出了自由之路,那就是人的自我选择。而且是,负责任的选择。真正的自由在于正确的、主动的、积极地选择,人在选择自己的自由的同时也选择了别人的自由,因此必须作出负责任的选择。这出剧的法语原名为:HnisClos,原意为法律上的“禁止旁听”,也形象地表明剧中人物互不沟通,互相隐瞒、互相封闭的关系。从剧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及相互关系的设置上,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萨特、波伏瓦和奥尔嘉组成的那个著名的“三人小团体”的影子。这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是他自己的体味。萨特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无疑是悲观的,然而他又是积极的,因为他主张用行动与自由的选择来改变这一种令人沮丧的人际关系,并且对此从不怀疑。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非英雄与反英雄的盛宴。《死无葬身之地》看得人从毛细血管冻到主动脉。但最心有戚戚的反而是《脏手》。
  •     太。好。看。了。
  •     他人即地狱~
  •     看完了禁闭。
  •     紧闭
  •     苍蝇
  •     北图淘换来的,纸张印刷都相当好,价格也十分便宜。
  •     永远震撼人心的作品
  •     萨特的剧本不多,我个人分类为两种,社会现实剧和神话历史剧,前者如《恭顺的妓女》等,后者如《苍蝇》等,当然最出名的估计还是那个《禁闭》,毕竟都清楚那一句“他人即地狱”,都很值得细细品读。顺带推荐他的小说《自由之年》三部曲,《恶心》偏哲学化,一般人读起来可能感觉乏味吧。
  •     除去大家都知道的亮點 看起來還是挺有趣的
  •     戏剧比小说好
  •     很会折磨人的萨特
  •     全都五星。
  •     苍蝇禁闭和死。
  •     100926
  •     “他们说这世界是不是我们的,我应该穿什么吃什么,如果没有人看着我,那该多快乐。”萨特所描述的每个人境遇差别上的鸿沟,大得可怕,所有的英雄,废人,婊子,叛国者,全部都能成为圣人,或是蠢货。无论这些人物在表层行为上如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都是自己的正义者,也都是愿意为了正义而殉道的勇士。正因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所以萨特在当年才那么被人攻击,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和杀人犯站在一边。
  •     索比埃的脆弱是诗人的脆弱,是诚实不自欺的脆弱。他是做不了刽子手的人。
  •     他人即地狱
  •     为了外国文学史努力地看吧
  •     死无葬身之地;
  •     《禁闭》算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
  •     存在主义 哎 知道了更广阔的世界以后就不会再留恋少年时期里的cool(微笑)
  •     存在主义的戏剧震撼到没朋友
  •     明明是一个哲学家,为什么能把戏剧写得这么好。让我想起王小波,明明是学数学的,语文还那么好。。
  •     大二上,比哲学著作要好读
  •     上下两册读的时候隔得时间有点久。一两百页一个故事。题材很多样,有讲存在的,有反思革命的,有关系二战后德国人心态的,挺惊喜的。
  •     入了存在主义的坑。
  •     《禁闭》。求求你们3p吧。文学不仅仅是把观点写在对话或人物心理里而已。
  •     人的统治。哎后面几篇没有前面一颗赛艇了。
  •     非常喜欢《禁闭》和《脏手》,世界荒诞,人生而孤独,但是孤独者依然可以砸碎地狱,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
  •     一个剧,前面种种,就是等它铺垫着说一句其实早已知道,还是想听它说出来,那种舒畅,活着就是恶心
  •     唯有无尽的崇敬。
  •     想当年那浸入灵魂的一出《禁闭》啊。。。
  •     “人除了自我塑造外什么都不是”,只有这种状态才是有意义的。
  •     《苍蝇》和《禁闭》两出戏,在演剧舞台形式和剧本底子上都是上乘的,对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念进行了一场锐利且深刻的探讨,可我只能看到极度的悲观和生存的恶心感。物件的恶心感和他人是地狱的悲剧性命运。可生活却仍继续,这就是最大的悲剧。(《死亡葬身之地》及之后的戏都开始走上的法国人的逼逼叨的性格,舞台形式也缺乏之前的新意,内容上更是低级了些,观念过强以至于枯燥很多。
  •     禁闭
  •     他人即地狱,清白坦荡故自由。
  •     古典外壳和现代内核
  •     前三篇,并不有趣
  •     「地狱原来就是这个样。我从来都没想到…提起地狱,你们便会想到硫磺、火刑、烤架…真是莫大的玩笑!何必用烤架呢,他人就是地狱。」
  •     萨特的戏剧充满了魅力
  •     读了禁闭,写得太精彩了。
  •     #死无葬身之地#不论是哪一方,被卷入运动的普通人都只是在做着被要求做的事情,“意义”是什么?“负责”又是什么?当生与死都显得无关痛痒,其实双方都没有了坚持的根基,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想当英雄。其实哪怕是现在,谁又能百分之百肯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什么呢?
  •     因为看不懂主旨是什么所以根本没看出特别好来 这种事儿我会到处说吗。。。
  •     《死无葬身之地》写得真好,荒谬的存在,荒谬的目的,荒谬的行为。如果用淡漠形容加缪的话,那萨特就是狡黠。这里指对事物的观察理解和表达。艺术家不能用道德评价,萨特道德上有缺陷。但小说是写得真好,还有一篇《一个厂主的童年》我觉得写相似题材甚至超过黑塞。
  •     手不释卷的一本书
  •     苍蝇棒 死无葬身之地
  •     图书馆吧。
  •     Ils sont libres, et la vie humaine commence de l'autre côté du désespoir.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