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存启示录》书评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301236369
作者:梁晓声
页数:278页

我认为梁先生这本书,顶多算是“自传”

《中国生存启示录》这个名字我觉得太大,依我看只能算是自传。书中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以梁先生的亲身经历和个人感悟而已,很难适用于他人,至少跟我这位80末的人的观点很有出入。比如说关于梁先生要劝儿媳妇不要买奢侈品这件事上,我认为,应该鼓励人有好奇心,可以买,有条件的话必需买,然后以实例告诉她,奢侈品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衡量利弊过后再给出结果会更好。而且,书中好的情感例子都发生在过去,不好的都发生在当今,这实在容易让读者只看到当下的丑陋,从而忽视发展中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东西,一味的批判现在,强调过去,我认为是逃避现实的做法,倒不如开开心心的接受现状,哪怕是歪瓜裂枣也好,我们也要开开心心地把发展这件事做好,让社会导向一个健康的方向,成为我们理想中的社会。所以我觉得书中的个人情感色彩太浓,给我直接的感觉是,梁先生已经很久没有接触外界了。确实,从人文发展上看,书中所提到的“社会弊端”是客观存在的,矫正也是必需的,但这仅仅是一篇思考性的书,论据多的也都只是停留在过去,对于执行者的我来说,没有太多的指导意义,阅过即忘。批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书中我只看到批判,没有看到发展。我认为,如果梁先生真想矫正社会弊端的话,应全盘接受现状,分析内在或外在原因,然后给出适合当下中国人生活的理念和建议,这才符合《中国生存启示录》的主题。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关于人生意义的解读

说来惭愧得紧,我之前并未度过梁先生的文章,即使他声名早就有所耳闻,但年轻气盛的我似乎是对这一群大都经历过文革如今已经年逾不惑的知识分子不甚感兴趣。那些中国当代文坛上赫赫有名的作家们,如莫言、梁晓声、余华、王蒙、贾平凹……我都没有认真拜读过他们的作品,只对王小波、王朔、苏童稍微熟悉那么一点儿。我总觉得我同他们隔着代沟,虽然也曾在图书馆借过几位的代表作,但最终还是翻了几页就还了回去,或许还是那时候的我太浮躁,难以进入他们笔下这种带着往事的沉痛和厚重责任感的笔调。直到今时今日,翻开这本封面质朴的《中国生存启示录》,才能深刻体会到梁晓声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反思、体悟、呼吁、痛心、挣扎……值得中国所有青年去认真体会。1949年出生的梁晓声,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他亦不喜出选集之类,因为既然不靠稿费去维持生活,没必要拿以前的文字凑成一本书拿去糊弄读者。但这一本,大抵是梁先生近些年的所思所想,集结成一本命名为《中国生存启示录》的书,却是如此适合,看到这本书的读者,又是如此幸运。书中涉及内容甚广,几乎是款款而谈,如同一位平和的老人坐在读者面前慢悠悠地讲述一个个关于往事的回忆,又似乎能够感觉到德高望重的长者对迷惘中青年们的孜孜不倦的指引和教诲,它是一位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面对当下社会、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各位问题的质问和思索,也是对一位青年满怀希望的师长将自己大半生的关于人生经验的思索和总结的倾囊相授。他谈民主、荣誉、崇高、权利、金钱、法律、人情、理想、幸福、寂寞、贫穷、文明、文化、感情……他谈一切我们密切关注的话题,往往语言一语中的,令人醍醐灌顶。比如说文明:“文明一定不是可以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实,它应该首先成为使自己愉快并且自然而生的一件事情。”说到权力时:“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我们最缺乏的人文意识的解读。”甚至有时候语言还很有冷幽默的色彩,在看到说道日本女青年的时候,他说:“日本女青年脸上有一种单纯,但是那样一种单纯使我震惊,几乎和我们汉语中的‘二百五’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捧腹大笑了好久,谁说咱们中国大部分女青年的脸上不时这种看起来很“二百五”的表情呢?梁先生还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恋爱和婚姻以及关于女人的看法,这一点看起来颇为有趣,因为我始终以为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不愿意写自己的这些事儿的。他在书中引用了蒲伯的一句名言“男人,有的平静,有的好斗,但是每个女人都是生活的女王。”——这使我颇为讶异,我以为,一个六十几岁的老人是不会有这么先进的女性观的,看来,真的是我对他们误解甚多啊!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无疑便是开头几章中关于人生意义的解读,这一段的内容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每一遍都不由得感慨,梁先生不愧是梁先生啊,若早点看到这些文字,我或许会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畅。他主张过减法的人生,使自己的人生删繁就简。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目标走下去,排除其他的干扰和诱惑,方能抵达梦想中的终点。他说:“所谓积极的、清醒的人生,无非是要找到那一种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式。一经找到,确定不移,心无旁骛。”他拿自己举例,梁先生一心求文,知道自己不善交际,又不会经营,做不了官,成不了企业家,也曾经有过之类的诱惑,许之以令人眼红的利润,然而他在思考再三之后仍旧选择了坚持自我。因为他说,文学,是自己唯一想做,并且有能力做好的事情。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人生的意义”这样的话题时,都曾经迷茫过,挣扎过,甚至很多人终究一生都在为此困惑。哪怕不考虑这么复杂,仅仅是在面对关于具化到“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时,仍然有很多人都糊里糊涂。欲望太多,终究不是好事,很多人总是无法认清自己的价值,不知道自己擅长的领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从事的工作,不知道真正感兴趣并愿意为之付出所有也在所不惜的东西是什么。只是因为,他们想要的太多。想要大房子想要好车想要薪水丰厚却又工作清闲想要伴侣帅气多金又温柔体贴想要自己有花不完的钱又有大把空余时间去世界各地度假游玩……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我们都很清楚,大部分人,都只不过是庸庸碌碌了此一生,大部分人从未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那么多曾经的梦想。可是,若是你能够明白自己的长处,懂得合理用,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梦想是什么,并且愿意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付出艰辛的努力,忍受其他或许更为方便快捷舒适生活的诱惑,哪怕失败也仍然不后悔——那么,你多半是能够获得成功的。曾经是知青中一员的梁先生,即使是在北大荒也不忘积极写文投稿,他命运的转折在于一篇文章被复旦某教授看中由此从农村走进了复旦的校门。你可以说他出奇幸运,但也未尝不是他的坚持与实力的呈现。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我是不是也有一件,我一直想要去做,我相信我能够做好,我能够无怨无悔一直坚持下去的事情呢?是的,我有,那么,你呢?

培养一种健康的价值观

想看这本书,是因为我关注的一位友邻写了这本书的书评,看完的她的书评,我决定好好看看这本书。罗曼·罗兰说,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是在书中读自己,只是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读这本书的过程,我一直在发现自己,检查自己。书里讨论的内容很多,我最有兴趣,反复读了几遍的是关于人生的意义,人生价值观的章节。就像书里写的,关于人生的意义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人,定义不一样,感悟也不一样,只有经历了岁月洗礼,认真思考过的人,才能真正意义上给他一个总结,而我现在的理解,还停留在自我感受上,还不够让我满意。作者在书中总结了构成人生不幸的原因:第一,严重残疾与严重疾病。第二,贫困。第三,受教育权利的丧失。第四,由之而沦为社会弱势群体。“新一代的都市年轻人,看在眼里,心生大虑,唯恐自己百般努力,却仍像父母辈一样,摆脱不了普通人的命运。”“不幸福的人生感觉人人都会常有,是生存竞争压力对人的心理造成的负面感觉,不同的人面临不同的生存竞争压力。但有时候,也与我们对人生的思想方法有关。如果能提前对人生多几种考虑、打算、选择,也许人生的回旋余地会大一些,压力会小一些,瞻望前途,会相对的乐观一些;那么,不幸福的感觉,自然会相对少一些·····”“其实上苍赋予每一个人的人生能动力是极其有限的,故人生“节目单”的容量也肯定是有限的,无限地扩张它是很不理智的人生观。·············一种人生的真相是——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有时,仅仅一种而已。”“所谓人生的价值,只不过是要认认真真、无怨无悔地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已。”这与我前辈在我初入社会的时候,给我的劝告如出一辙,他说“你不要奢望你能够什么都做好,你只需把你擅长的发挥到极致就能很不错了。”从另一个角度说,首先要我们从内心先正视自己,正视生活。就好像马始终站着,当它不再站着的时候,它从精神上就不再对生活有希望了。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不会发现美好,培养一种健康的价值观,更有利于我们认知社会,认知生活。

愿启示不会仅仅只是启示

有人曾问起过“文学的意义”,文学的相关资料里介绍说文学最大的意义是对文化的自我修正,但这样的解释是非常抽象的,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障碍在于:首先我们无法想象文化的偏离或病态的文化对于我们本身和整个社会会有着怎样的伤害,其次我们也无法具象的感知文学对于文化的这种修正力。毕竟文学的影响是以“文字”的形式扩散开来的,它的影响到达的点是读者,如果能把读者连成一条线,再组成一个面,有可能对文化是有所影响和启发的,而文化所包括的内容又过于宽泛,包括一个国家的地理人文、习俗、教育,具体到人也包括人的生活方式、三观、思维模式等等。试问在文学对中国人的影响越来越小的现在,文学又要如何修正如此庞大的中国文化呢?所以我们对文学意义的解释可能只能停留在读者对于文字的直观感上,对读者的精神、眼界、三观给予了某种引导和启迪,这可能已经可以证明该“文学”对于“文化”起到了影响了。《中国生存启示录》这本书是写给中国人看的,这是一句废话,但这样的描述却代表着作家梁晓声在这本书中所倾注的心声,我觉得他希望掌舵人可以看到它、希望教育者可以看到它、没有理想和追求的年轻人可以看到它、父母可以看到它、老人可以看到它、善良的和伪善的、真实的和虚伪的、富贵的和贫穷的、中年沉伦的和中年而立的全都可以看到它……作为一个和新中国同年诞生的人,中国的命运几乎可以牵动他的人生,和其它的作家不同,梁晓声的作品中总会体现某种使命感,而在这本书里这种使命感尤为迫切,对于民主、对于中国人的追求,对于教育现状、对于贫穷与富裕、对于越发贫瘠的精神世界……他都在书中说出了他的期望和观点,他想要拨出人们心中的钉子,想要让所有的读者能够看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文化形态的不足,希望至少读者可以成为一个立体的人,而不是只为单一的追求而疲于奔命的纸片人。在书中他在对文明社会的描述中写道:“文明的社会不是导引人人都成为圣人的社会。恰恰相反,文明的社会是尽量成全,人人都活得自然而又自由的社会,文明的社会也是人心低贱的现象很少的社会。人心只有保持对于高贵的崇敬,才能自觉的防止它趋利而躬而鄙而劣,一言以蔽之,而低贱。我们的心保持对于高贵的永远的崇敬,并不至于便使我们活得不自然而又不自由。事实上,人心欣赏高贵是自然的,反之是不自然的,病态的。事实上,活得自由的人首先是心情愉快的人。”这着实是一种启示,我们所处的社会与描述中的文明社会的距离还非常遥远,自然而自由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有些遥不可及,因为每一代人都被某种枷锁束缚着。我们可以在这样的束缚里偶尔犯错,但却无法摆脱这些束缚,因为这个束缚是时代在我们出生的时候就安装在我们身上的,时代对我们提出的希望让我们无法跳出那些条条框框,而这些条条框框并不是写在纸上的条例,而是在我们出生时就已经植入了我们的基因。但是有些话是不可以点破的,有些道理有些人已经明白了但是却又是无法言说的,但作者说了:“几乎稍有头脑的人都看的分明,我们的当代史、近代史被一段一段遮蔽甚或干脆抹去了,变得七零八碎面目模糊;我们的现实被不惜成本地粉饰了;我们这个焦虑不安的时代被几乎已经令人讨厌的歌舞升平所包装了;我们的下一代变得有点傻兮兮的了——怎么全民族仿佛对这一种几乎没有自觉性可言的文化,竟没了半点儿不适感呢?”这样的不适感我们真的没有么?其实不然,只不过我们对这样的不适感束手无策,就像被圈在烟灰缸里的蚂蚁,每次向外爬的时候都要经受被烟头烫的苦痛,也许并不需要太多次,它就不会再向外爬了。我们的文化和我们本身正是被这样的禁锢所制约的,这样的禁锢让理想主义者只有放弃理想才能够过活,让教育都变成了文化的坟场……这些东西像是一种命运一样被注定着,而我们都在劫难逃。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并不是因为书中所陈述的文化的现实和对我们的文化所做出的启示,而是因为,我觉得烟灰缸如果依然存在,再多的启示也只能是启示,而这一定不是作者和我们希望的未来。

一个中国中年人的生存感悟

1.人生的意义由三部分组成:纯粹自我的感受;爱自己和被自己爱的人的感受;社会和更多,甚至是千千万万别人的感受。有的人为了追求其中的一部分而忽视了其他的部分,有人的缺失了某个部分却依然可以有活下去的理由。2.世间诱惑太多,做减法,做自己。3.年龄和某些话题是对应的,太超前了或太落后了都于人生无意。4.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5.崇高是人的本能。6.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7.说真话,办实事。8.做个普通人,挺好。9.幸福有好多方面,不仅在于荣华富贵。10.丧失贵族气质不需要三代,而培养一个伪贵族,一代就够了。11.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每代人都会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没有哪一代是无比幸福的。12.要有实际能力,而不只是学历、地位。13.知行合一,随心所欲不逾矩。14.人到中年,成熟而疲惫,忧郁而惆怅。15.长江后浪拍前浪,一浪更比一代强。16.温馨不必刻意营造,它可以存在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17.思想是知识分子抵御寂寞的驼峰,而读书是拓展思想的绝佳路径。18.先富起来,再谈别的。19.道义在,不忍在;道义无,不忍无。20.人的所有财富,是拥有这一世的时间。21.土豪挥霍金钱,是对过去贫困生活的报复式的强暴。22.儒家思想包含了太多王权对社会思想的暗示,学太多儒家思想反而会丧失思考能力。23.人文教育的缺失会导致人格的缺失。24.财富能够让人生过得舒服,但是仅仅财富并不能保证人生的质量。25.文化在政治之上。26.大学如果变成技校,那就自己为自己办一所大学。

现代批判美学潮流

我承认我的肤浅,的确没获得什么启示,稍微觉得还过得去的也就是“减法人生”、“文化底色”、“平凡东西”、“思想美感”这几个词,是的,看完全书,也就总结了这么几个词。当然,也许,我理解的还不一定是作者的意思。启示录,我其实并未感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明确启示,更遑论关于生存这样不轻快的话题。只是,如今的社会,已经见过了太多的公知、先知、批判家……各种公众舆论、公众话题、公众批判层出不穷,算得上是热闹非凡了,但是,但凡关注一下,各先知们观察批判的角度从来没有变过,更有不少为了批判而批判,由此体现一种永恒的精神?在这个看似嘈杂的环境里,大声呼喊,愚等披民视而不见,自当汗颜,只是,吼出来的就不是噪音吗?听者亦不觉烦闷?为什么我们总是存在于所谓“知识分子”的批判面上?声音本身,其存在及其意义,是否依赖于极致特性的表现?正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只是,仅仅高喊否定,又是否站在被否定却存在的立场上思考过?又是否神经衰弱或者精神分裂?否定,烘托存在吗?存在,即被批判?“知识分子”何以被站到了世界的边缘?而不是被拿来议论的证明给论据了。这是现代批判美学潮流么?未见到另一种可能的存在。PS:此外,对作者这种中学生议论文似的论证方式也不是很喜欢,好处是事例鲜活,但局限性过于明显。

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才能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

《中国生存启示录》的作者梁晓声是知青文学的代表人物,我大学时期在图书馆有读过他的《今夜有暴风雪》,那部悲壮而沉郁的作品曾经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对这本新作充满了向往。梁晓声老师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虽然已经年逾花甲,但并没有想像中的老学究做派,《中国生存启示录》的关注点比如民主、文化、教育、贫富、贵贱、代沟、姻缘等等话题,虽然已经是老生常谈的内容,但是观点与时俱进,绝不陈旧。梁老师在年轻的时候,因为一次会议上不敢说真话的经历,得到过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吴伯萧老先生的帮助和指点,而他本人也传承了吴老的教育家精神,对新一代年轻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给予了关注和指点。有同事无意中在我得办公桌上看到了这本书的书名《中国生存启示录》,大概是有一点说教的意思,问我:这种书你怎么看得进去?我想说,确实市面上有很多说教类的成功励志类书籍让人看不下去,但是这本书对于迷茫了很久的我,却是起到了掀开迷雾,眼前豁然开朗的指南针作用。在梁老的笔下,在过去的某个时代即“天”的动乱年代,无论是农村青年还是城市青年,都需要背负家庭出身、政治鉴定两座十字架。一切人对人生的个人向往和追求的冲动,几乎最终都以自行放弃转而对时代无怨无悔亦再无激情的服从为结局。人生多姿多彩的可能性,都在迫不得已的服从之下烟消云散。而现如今的我们,人生的限制性比起从前已经小得多了,拥有比从前所有时代都更自由的跨国交往与谋求人生发展的权利,学习的权利,择业的权利,人生观的自由,而生活放回和文化娱乐也比以往更加多元化。可是,虽然时代在进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美好时代。可是新一代年轻人并没有因此全体得到幸福。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的惠利,永远不可能像同一锅炉加温的、使人的身体舒适无比的淋浴水,通过同意的莲花喷头遍洒在每个人身上,而且可以由每个人自己来控制水温。由于青年们家境的不同,个人的先天资质和条件不同,决定着他们出身以后,不可能在同一起点上开始自己的人生。命运是如基因一样纯粹先天的人生元素,与时代和社会无涉的,也是难以依赖时代和社会与幸运者们共舞的。于是,绝大多数处于社会奋斗底层的青年们在对未来的迷茫中,陷入内心痛苦甚至沮丧的境地中,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浮躁”已经成为当年社会的流行词汇。除了极少数毕业时家里就安排好出路,以及部分极为优秀在毕业前就确定好未来走向的毕业生之外,大批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之时,毫无头绪,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和校园招聘多管齐下,疲惫不堪。究其原因,就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只想在毕业之前能够抓住一根能够让自己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过程中不至于沉没的稻草。至于这根稻草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究竟适不适合自己,则不在考虑范围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梁老师的回答是:正是因为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我们头脑里关于人生的“容量”太大太混杂了,结果连最适合自己的哪一种人生的方式也迷失了。其实上苍赋予每一个人的人生能动力是极其有限的,故人生‘节目单’的容量也肯定是有限的,无限地扩张它是很不理智的人生观。通常我们很难确定自己究竟能胜任多少种事情,在年轻的时候尤其如此。因为那时,人生的能动力还没被彻底调动起来,它还是一个未知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连自己不能胜任哪些事情也没个结论。大多数年轻人,在迷茫的时候,就会不自觉过上梁老师书中提到的加法的人生,即那种仿佛自己能够愉快地胜任充当一切社会角色,干成世界上一切事而缺少的仅仅是机遇的想法,纯粹是自欺欺人。反映这一点,比较常见的现象是,考证热,从大一开始,最基础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暂且不论,另外还有计算机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报关员证书,导游资格证……不论专业是否需要,不论证书所涉及的专业是不是自己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先考了再说。也许,多个证书多条路,是许多这一代年轻人真实的想法。而人生的真相是——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有时,仅仅一种而已。但是我们面对的势利眼文化和无良媒体们,却不厌其烦地向我们暗示,每一个人似乎都可以凭着锲而不舍做成功一切事情;却很少传达这样的一种人生思想——更多的时候锲而不舍是没有用的,倒莫如从自己人生的节目单上减去某些心所向往的内容,这更能体现人生的理智,因为那些内容明摆着是不适合某些人的人生状况的。举个明显的例子:网上有人说花很少的钱可以穷游世界,你向往他们一直在路上的人生。但是如果你没有超级能够自理的能力,或者内向得面对陌生人连问路都问不出口,这种明显不适合自己的生活,你再向往又有何用?而我自己也是个活生生的例子,2010年大学本科毕业,进入一家IT服务类大型企业上班,这家公司对校招来的应届毕业生统称英才,也給予英才很大的自由和选择的机会。我在刚进公司的时候,被安排在集团职能岗位做数据分析和后台系统需求分析,日子久了觉得枯燥得要命,同时跟业务部门的英才比起来,觉得那才是风生水起的人生,而我的工作内容简直就是味同嚼蜡。然后就死乞白赖得跟领导请求,把我调到业务部门去工作,哪怕不是一线岗位也行。领导果然宽容,我就顺利地调去了我想去的部门,可是等我真正到了业务部门,接触到了他们的工作内容,手续繁复,盈亏压力极大,工作氛围紧张,我却开始感慨,这种工作真交给我做我也做不来。所以万分感谢我在刚毕业的时候接收我的那家公司以及对年轻人十分宽容的领导,给了我机会体验不同部门的工作。也正是那个时候,我才明白一件事,外表风光的工作,内里的苦你真正扎进去就永远也体会不到。所以,不要随意就羡慕别人的人生,因为心有向往就不顾一切地选择了未必适合自己的人生。本书中,梁老师也拿自己的人生举了例子,他在45岁的时候曾经受到过豪车、股份、年薪的诱惑。“那一夜,我失眠,因为年薪,我所欲也;股份,我所欲也;宝马或者奔驰轿车,我所欲也。然商业风云,我所不谙也;管理才干,我所不具也;公关能力,我之弱项也;盈亏之压力,我所不堪成熟也;每事手续多多,我所必烦也。”最后,梁老师当然是扛住了诱惑,依旧继续着文学和教育的人生。他老人家得出的结论就是,人生,就是无怨无悔地去做相对而言自己比较能做好的事情。而所谓积极的、清醒的人生,无非就是要找到哪一种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一经找到,确定不移,心无旁骛。所以,梁老师对我们这一代被极度膨胀的多元化社会迷惑住的年轻人提倡,减法的人生。减法人生的真谛,就是将那些干扰我们心思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从我们人生的节目单上减去,减去,再减去。于是令我们人生的节目单的内容简明清晰;于是使我们比较能做好的事情凸显出来。我们应该自己向自己承认,哪些事情是自己根本做不来的,不要再往人生节目单上增加种种注定与自己的人生无缘的内容,徒增烦恼和痛苦。最近在网络上有一个话题非常流行:年轻人逃离北上广后又逃回:我们已经回不去。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就以毅忍之心孜孜苦学,只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说,考上好的大学是你拥有光明前途的唯一出路。如果我们考入的还是北京、上海的大学,仿佛就没有了什么别的退路,毕业后留在北京、上海的决心,绝对心比金坚!在这里我又成了例子,2006年高考结束,父母都劝我选择留在武汉的高校就读,诸多优点,比如江城好大学多,选择面很广;离家近毕业之后父母庇荫方便;房价和物价水平对于家里的条件来说没什么挑战,以后可以少吃苦。可是我却偏偏‘不知死活’地报考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开始了我的北漂生涯!印象里,我还在校的时候,08年9月雷曼兄弟的破产,带来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等这场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的时候,随之带来的是早我一届毕业的09届师兄师姐们的就业危机。所以到2009年我开始准备找工作的时候,不管是老师还是师兄师姐传来的理念就是,能考研的就别工作了,非要找工作的话,你一个本科生也别指望北京户口了,能养活自己不啃老就是极大的成功了。以至于在我得到户口指标,拿着接收函回学校办理手续的时候,系里就业办的老师看我的眼神像是在看外星人。可是,即使得到了户口,我也依然只是千千万万北漂人中最平凡普通的一个。当代年轻人这种留守京沪的决心,在梁老师的眼中,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大家的心里,在北京、在上海,一个受过大学高等教育的人,终于成为不普通之人的可能性仿佛比别处多不少。即使到底还是没有不普通起来,但成了北京和上海这等大城市里的普通人,似乎那也还是要比别处的普通人不普通。这一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感觉追求,往往会成为一种“亚幸福”追求。而在当今的中国,最难承认的就是这一点就是,普通的人生也可以是不错的人生,也可以是幸福的人生。中国当下主流传媒的一大弊端,那就是热衷于宣传和炒作所谓的不平凡的、时尚的生活方式才是成功的,才是幸福的。如此这般的文化背景,对新一代成长中的人,几乎意味着是一种文化暗示,即幸福的人生仅属于少数不普通的人;而普通的人生是失败的,令人沮丧的。而中国,现在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普遍之中国人还不能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的情况下,中国的当代文化,却过分热忱地兜售所谓不平凡的人生的招贴画了,这种宣扬尤其广告兜售几乎随处可见。这让我想起来网络上的讽刺段子:中国的时尚杂志是一群月薪八千的编辑,告诉一群月薪三千的读者,月收入三万的人怎么花钱。对于这种文化现象,梁老师给出了当头棒喝:当社会还无妨满足普通的平凡人们的基本拥有愿望时,文化的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应时时刻刻提醒着社会来关注此点,而不是反过来用所谓不平凡的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刺激前者。中国包括传媒在内的文化界、思想界,包括某些精英们在内的文化界、思想界的一种势利眼病。如果当代社会和文化背景创造不了条件,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只能依靠个人的奋斗和提升个人的修养,来努力放飞和实现自己的理想。梁老师在这本书里,对我们除了指点和关怀,也有谆谆告诫。比如要坚持阅读,阅读的好处之一,是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地抵抗寂寞的能力。而寂寞这个词,我想身处于北上广这类热闹都市的年轻人,必然或多或少都有深刻的体会。在书中,梁老师对寂寞的深层定义——从早到晚所做之事,并非自己最有兴趣的事;从早到晚总在说些什么,但没几句是自己最想说的话;即使改变了这一种境况,另一种新的境况也还是如此,自己又比任何别人更清楚这一点。这是人在人群中的一种寂寞。这是人置身于种种热闹中的一种寂寞。这是另类的寂寞,现代的寂寞。知识给予知识分子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的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这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他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如果居然还侥幸有笔和足够的纸,孤独和可怕的寂寞也许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看到书里的这一段让我想到了曾经看过的电影纪录片《昂山素季》,昂山素季是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1989年7月20日,军政府以煽动骚乱为罪名对昂山素季实行软禁。此后多年,她曾经因政治迫害多次被软禁,她甚至因为缅甸军政府的阻挠而错过了深爱的丈夫阿里斯远在伦敦的葬礼。在她多年被软禁的时间里,她忍受内心的寂寞和煎熬以及对家人的思念,除了是因为她内心里“争取一个自由的缅甸”的信仰之外,阅读和思考也一定陪她渡过了那漫长的岁月。再比如,梁老师批判当今之大学,应该为国家培养的是一批批思想意识上不普通,而有绝不以过普通的生活为耻的人。可现在的情况似乎恰恰反了过来,受过高等教育于是以过普通生活为耻的人很多,受过高等教育而思想与此前并未发生多大改变的人也很多。当代的大学,仅仅是向社会输送纯粹的技能型人才,而忽略了人文教育的根本,使得大学的教育功能降低到了民间匠师的水准了。那么,当代的大学生们,如果学校不能为我们创造合理的人文教育环境,那我们就要为自己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文环境。一所大学,再不济也会有属于自己的藏书量还算丰富的图书馆,经史子集,文学巨著,应有尽有。如果这些还不够,在大城市,例如北京,图书馆资源就丰富至极,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各区县图书馆基本上遍布京城。存点押金办上一张图书卡,就可以享受到看之不竭的图书资源。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要感谢我的大学母校。除了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之外,还开设了很多人文类选修课,在很大层面上拓宽了我的视野。比如我曾经选修过的音乐剧欣赏,电影赏析,交响乐赏析等相关课程,都对我现在的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梁老师在书的最后,面对“学中文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表达了对中文系教育的忧思。联想到前些天看到的一篇让大家被中文之美所震撼的文章。文章如下:【中文之美难以言喻,不得不再一次被中文之美所震撼!英文原文:You say that you love rain,but you open your umbrella when it rain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sun,but you find a shadow spot when the sun shines.You say that you love the wind,but you close your windows when wind blows.This is why I am afraid, you say that you love me too.(普通版):你说你爱雨,但当细雨飘洒时你却撑开了伞;你说你爱太阳,但当它当空时你却看见了阳光下的暗影;你说你爱风,但当它轻拂时你却紧紧地关上了自己的窗子;你说你也爱我,而我却为此烦忧。(文艺版):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诗经版):子言慕雨,启伞避之。子言好阳,寻荫拒之。子言喜风,阖户离之。子言偕老,吾所畏之。(离骚版):君乐雨兮启伞枝,君乐昼兮林蔽日,君乐风兮栏帐起,君乐吾兮吾心噬。(七言绝句版):恋雨却怕绣衣湿,喜日偏向树下倚。欲风总把绮窗关,叫奴如何心付伊。(七律压轴版):江南三月雨微茫,罗伞叠烟湿幽香。夏日微醺正可人,却傍佳木趁荫涼。霜风清和更初霁,轻蹙蛾眉锁朱窗。怜卿一片相思意,尤恐流年拆鸳鸯。编后语不知道这世界上是否还有第二种语言能像中文这样产生出如此极具美感的文字来。当我们不假思索地跟随者众人疯狂地学习英语的时候,是否能偶尔停下脚步,回过头来欣赏一下我们自己的文化呢?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各种无厘头的网络时尚用语时,是否能偶尔静下心来品味一下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不一样的感动呢?】我想大家对中文之美的惊叹,也正式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不知道梁老师如果看到这篇在网络上被大家疯狂转发的短文,会不会略有安慰。看完梁老师的这本书。我想,在这个压力极大又充满竞争的‘浮躁’社会里,在这个公平只能用‘相对’来形容的社会里,我们不能仅仅既希望于时代和社会,而是既希望于自身,多多阅读,在修习专业或者职业技能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在纷繁杂乱的文化环境中明辨是非,想清楚自己的人生节目单。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才能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

不温不火的启示录

初获此书,难掩兴奋之情,一是因为梁先生之名,二是因为从小到大从未有过签名版图书。打开书后,自然是先看签名,又翻签名的后一页有签字笔阴过来的黑点,觉得特别开心,签名不虚,并非用印章糊弄。翻开目录,全书由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由十几篇文章组成,四十余篇数千字的文章撑起了这本209千字、277页的书籍。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梁先生的书,全书没有犀利的言语,没有过多的批判,如和风细雨般将自己的观点娓娓道来。这书在我看来是先生多年来文章的一个合集,大概是我文化有限,看此书时我居然要借助高中时用的新华字典,翻查了好几个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和含义,翻字典时却无意看到“倩”字的含义,让我顿感读书的美好。此书虽谈不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却用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俗语、我没看过的书中的观点,好多我不知道的《电影》中的例子。书中有一篇文章叫《培养一个“贵族”是容易的》,在申请这本书时,我看这本书的简介时就觉得对这篇很感兴趣,按此文中所提的观点,“贵族”基本可以同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可以批量生产,我当时在想那如果这样,为什么国外要说三代培养出一个绅士,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国民素质要和发达国家差这么远,在第三章谈人文的力量时为我解答了心中的疑虑:我们的国家不缺少培养“贵族”的条件和力量,却缺少人文的力量,从小学到大学,没有时间让孩子们学习人文,没有人告诉孩子们其实你可以很普通,家长不会告诉孩子自己也是个普通人。如何将人文力量植入生活之中,读书算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恰巧前两日在朋友圈里看了一篇名为《杨绛先生语录》的小文,其中一句我感触很深:“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这个问题吧,我也是其中一个,我想读书能让人闭嘴,读书越多越知自己浅薄。梁先生在第119页中提到“除了受过两次婚外情感的渗透我没什么‘过失’ ”,让我对此书顿时好感打了八折,我想世界上本无完人,感情有没有对错,但是有爱情洁癖的我完全接受不了各种“渗透”。开卷有益,这是一本在我心中打分三星半的书籍,还是值得耐心读完的一本书。

“时代愤青”教你拥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价值观

“愤青”是“愤怒青年” 的简称,这个称呼早在1970年代的香港已经出现,当时特指一班对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后来,成为中国大陆网络语言中的专有词汇。积极的定义应该是:一群有道德、有思想、有理想,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正义、不公平的现状充满愤怒,同时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以改变不正义、不公平的现状,实现理想社会为目标,并为之奋斗的青年人。个人觉得,“平民代言人”梁晓声就是一位“时代愤青”。在尊重的作家里,梁晓声有着我喜爱的诸多理由:一是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知青》、《郁闷的中国人》等。二是作品重要。他的作品一类是“知青小说”,表现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夜有暴风雪》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整个作品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浓郁,这也是梁晓声“知青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他的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作品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表现了他开拓生活视野的意向,体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三是坚持操守。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学者、思想者、观察家等多个维度,给人多方面的启发。他以宏大的视野、敏锐的目光直面中国当下,呼唤社会良知,让读者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心灵的家园;他的写作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禀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情怀,高扬人文主义的精神。听着《今夜有暴风雪》的广播小说长大,看着《年轮》的电视剧长大。近几年来,又拜读了梁晓声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郁闷的中国人》、《忐忑的中国人》,更加尊重了他。当然,也就是这3部作品,我才称他为“时代愤青”的。1997年,梁晓声出版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反响强烈。一时间,“仇富”、“伪平民意识”、“新民粹派”……一顶顶帽子开始扣到他的头上。这是一部后毛泽东时代最深刻的社会分析。在中国无论你做什么,你都要了解这个社会,只有懂了这个社会,你才能无往不胜。全书对当代资产者阶层、当代“买办”者阶层、当代中产者阶层、当代知识分子、中国农民工》、中国当代“黑社会”等都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分析。《郁闷的中国人》的内容现实骇人: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在《忐忑的中国人》里,梁晓声再次“发声”,深刻力陈社会根本性问题!另类观点透视中国发展中的困惑,中国人为什么而“郁闷”,为什么而“忐忑”,中国人中为什么充斥着那么多迷惘的青年和无聊的“看客”?书中直陈社会中种种矛盾和纠葛,挖掘人性背后的心理,文化中的缺失,社会中的“看客”,诚恳的笔调、忧虑的声音,入木三分地揭示中国人的精神与生活双方面的压力和忐忑。“我承认,《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这本书,确实是感性多于理性。”梁晓声说,“但不正视某些社会现实,则更加危险。”2010年3月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政协委员梁晓声关注的领是国企高管薪酬和“灰色阶层”问题。他表示:“我很忧虑中国将出现‘灰色阶层’。”何谓“灰色阶层”?梁委员解释说:“有一种服装的颜色叫‘高级灰’。在西方,精英们都喜欢穿这种颜色的衣服。这些由各方面精英等组成的高级社会利益集团就是‘灰社会’。国外的‘灰社会’现象比较明显,但在中国,我觉得是不是有个‘灰色阶层’呢?”“‘灰社会’是相对于‘黑社会’来说。但黑社会比之于灰色阶层来说,并不可怕。因为黑社会暴露在公众面前的问题十分明显。但‘灰色阶层’的犯罪行径相当隐蔽,他们对社会的侵犯不像黑社会那样明显,但是伤害也很大。”愤青,典型愤青!愤青,时代愤青!愤青,时代需要这样的愤青!凤凰网这样评价梁晓声:“与共和国同龄,他用文字见证时代变迁。钟情八十年代,他以知青文学奠定底蕴;悲悯底层命运,他笔指官僚权贵秉持道义。拒绝浮躁喧嚣,时代却夺去读者耐心;关注现实民生,他为民请愿却无能为力;现实无奈前行,他辛辣依旧苍劲有力。”著名作家龙应台说: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是啊,不读梁晓声,你怎么看透民生、自由、人性、阶层、社会?愤怒,源于看穿,源于热爱,源于责任,责无旁贷。今年初,梁晓声的新书《中国生存启示录》在北京出版。在这本书中,他一改往日的批判作风,告别“郁闷”和“忐忑”,首次提出中国人应该拥有好的心态,用一种人生智慧生存在这个世界上,这本书被誉为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大众心灵励志书。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梁晓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写作会秉持“好人文化”。还表示现在的社会文化存在一些问题,而文学艺术表达恰恰要具有“化人”的力量,让社会具有暖度,帮助大众培养健康的普世价值观。梁晓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中国生存启示录》这本书中,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读者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如何在浮躁险恶的社会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呼唤曾经遗失的幸福。他说:中国人可以在幸福与不幸福中选择幸福。不幸福的人生感觉人人都会常有,是生存竞争压力对人的心理造成的负面感觉,不同的人面临不同的生存竞争压力。但有时候,也与我们对人生的思想方法有关。如果能提前对人生多几种考虑、打算、选择,也许人生的回旋余地会大一些,压力会小一些,瞻望前途,会相对的乐观一些;那么,不幸福的感觉,自然会相对的少一些……欣喜地读到《中国生存启示录》这本书,有思,有悟。

温和柔韧的力量——评《中国生存启示录》

窝着看书,是目前对我来说最幸福的时光了,在书中的世界游曵,开了另外的一扇窗。读《中国生存启示录》,梁老先生温柔却力透纸背的话语,不锋利却直指问题核心。涉及的范围很是广泛,从人生价值、民主论到个人情感到传统文化,讲大事也说小情。全书共分为三章 :共同的底线,个人素养,人文的力量。总有一种感觉,梁老就在我们眼前,手拿书稿,一句一字讲给我们听,和蔼亲切,目光中透露出的是不灭的光芒,希望在这转型期的中国,给与我们些许的精神支撑和鼓励,引导我们在大潮中的方向。印象深刻的是《羞于说真话》这一篇,深刻的分析,一生没有说过假话对任何人来说都不可能,就像梁老在文章中说的“说真话之难,难在你明明知道说假话是一大缺点,却因为之一大缺点对你起到铠甲的作用,便常常宽恕自己了。”,细细想来每个人每次说假话的目的不就是出于内心对自我的保护么,读到此处,不觉微微一笑,对自我亦是一种嘲讽。明明知道一个谎话可能需要一百个谎话去圆,却没能将自己的真实时时表露,还宽慰自己这是在现今社会生存下去的必备技能之一,不觉可笑。文章更讲说谎话引向深处——文革,可能一辈子说的假话在这个年代里都说了。让人不禁反省深思,看过一部分关于那个时期的纪录片,很多的强制措施,上山下乡,对知识分子的“改造”,对于劳动工人的思想清洗,是内心的一种惶恐更是对于未知的误判。思想上到行动上全社会都在维护的一个个谎言是多么的汗颜和心寒,更觉得是对民族和历史的不敬。《培养一个“贵族”是容易的》一文,短小却让人深思。我不由的想起了电影《窈窕绅士》,孙红雷饰演的吴天高为了追求明星芳娜,要求公关公司经理吴嘉倩对自己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包装。从外形到谈吐,昏昏欲睡的音乐会,不知所云的名画鉴赏,似乎一夜之间就从一个土里土气的暴发户变成一位富有涵养的谦谦君子。这样的包装速度真是打破了巴尔扎克那句“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的教养”。文中讽刺意味如此的强烈也正反映了现在社会上,铺天盖地的速成贵族。甚至于波斯王大帝 居鲁士竟然也以儿子把平民和自己划分除了清晰界限为豪。只能说我保有我自己的原则在这纷繁的世道,内心的尊贵远远比外表的华丽要更为的长久,贵族需要的是教养,对自己内心的虚妄的克制,和对万千生物心怀敬畏和爱护。总是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或者自己的价值,毕业两年,偏居一隅,从都市到县城,经历的是讲堂上不曾说过的现实。梁老在开篇第一张就谈到了人生的价值,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个人感受,还要考虑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感受,还有一部分是我们于这个社会的价值,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才构成了我们一个人完整的人生价值。人类社会本就是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我们每个人也因为这种种的关系才构成了丰富的生活,这样看来视野一下宽广了许多,有畏惧有担当有舍得才是真正人生的开始。如此考虑这样便会少一些跳楼自杀或者极端的悲剧,多一些的温暖。还有很多的感触,只觉得这本书值得一读再读,孔子有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以后还会和大家分享文章的感受的O(∩_∩)O。不管是他山之石还是沧海桑田,我们的心中总有一轮明月照耀着我们漆黑夜里的路途。在此非常感谢土豆和兽兽O(∩_∩)O~。

一个老男人的回忆录

评《中国生存启示录》【买书原因】买给迷途的哥哥,满足哥哥看书的小心愿。匆匆的看了一下商品描述,以为能洗礼和震撼人心,就立即下单了。送给哥哥的是纸版书,自己又顺带买了本电子版。【书的种类】电子书,以便于随时阅读。亚马逊把它归类为:人生观、为人处世分类之下。【商品描述】编辑推荐全民阅读活动推荐书目!超级畅销书作家、“平民代言人”梁晓声最新力作,一部面对现实如何智慧生存的启示录。《中国生存启示录》颠覆往日的批判作风,告别“郁闷”“忐忑”,告诉我们如何用一种人生智慧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如何在浮躁险恶的社会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给我们前行与追求 梦想的力量。梁晓声这一次更加真诚地为老百姓代言!《中国生存启示录》每一句都是肺腑之言,直言中国人生存真相,呼唤我们遗失的幸福。梁晓声说:中国人可以在幸福与不幸福中选择幸福 不幸福的人生感觉人人都会常有,是生存竞争压力对人的心理造成的负面感觉,不同的人面临不同的生存竞争压力。但有时候,也与我们对人生的思想方法有关。如果能提前对人生多几种考虑、打算、选择,也许人生的回旋余地会大一些,压力会小一些,瞻望前途,会相对的乐观一些;那么,不幸福的感觉,自然会相对的少一些……著名作家龙应台说:“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梁晓声在他的新作《中国生存启示录》中,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媒体推荐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坛的作家梁晓声一直被当做平民的代言人,通过他的作品人们看到了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他们的追求及幻灭、他们的执著与无奈、他们的默默无闻所孕育的愤怒和反抗。梁晓声辛辣讽刺了那些社会转型时期,利用社会背景、职位、权力谋取私利暴富起来的一批“新贵们”,既揭露了他们致富手段的卑鄙,也揭示了他们精神生活的苍白。相反,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虽然终日为生计所奔波,但却享受着精神生活上的充实。在这种层面上,反映了梁晓声在“灵与肉”、“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对立中的抗争与回归,主张回归质朴、知足、正义的人性,摒弃那冷冰冰的理性,那装饰得漂亮的诺言。——《21世纪你应关注的中国人》与共和国同龄,他用文字见证时代变迁。钟情八十年代,他以知青文学奠定底蕴;悲悯底层命运,他笔指官僚权贵秉持道义。拒绝浮躁喧嚣,时代却夺去读者耐心;关注现实民生,他为民请愿却无能为力;现实无奈前行,他辛辣依旧苍劲有力。——《凤凰网》作者简介梁晓声作家、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儿童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现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主要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知青》《郁闷的中国人》等。他被誉为中国的“平民代言人”,他的文字兼具作家、学者、思想者、观察家等多个维度,给人多方面的启发。他以宏大的视野、敏锐的目光直面中国当下,呼唤社会良知,让读者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心灵的家园;他的写作始终坚持自己的操守,禀持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情怀,高扬人文主义的精神。 【目录】第一部分 共同的底线 人生和它的意义 何妨减之 论民主 民主与爱国 论荣誉 论崇高 论英雄 敬畏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 羞于说真话 权利与金钱 法理与情理 读书与人生 关于不幸、不幸福与幸福 平凡的地位 “理想”的误区 第二部分 个人的提升 培养一个“贵族”是容易的 赏悦你的花季 一半幸运 一半迷惘 初恋杂感 姻缘备忘录 男人是女人的镜子 女人不是残缺不全的男人 让我们爱憎分明 中年感怀 论代沟 关于母爱 论温馨 论寂寞 论贫穷 论“不忍” 论方法 钉子断想 时间即“上帝” 也论“消费” 第三部分 人文的力量 拒做儒家思想的优秀生 文明的尺度 关于情感教育 论教育的诗性 人文教育:良知社会的起搏器 论大学精神 贵贱论 贫富论 三等智商 传统文化断想 论文化在政治之上 为自己办一所大学 做立体的中国人 【我的书评】★★☆☆☆ 较差看见网上有人称作者为梁先生、梁老师, 可是看完书之后有些颠覆了北大老师在心中的形象。或许没有不好的书,只有适不适合而已。在我看来,整本书的语言过于朴实,观点也不鲜明,含金量更是显得有点低廉、草根。作者的观点也显得过于个人,把书名定的这么宏大,既然是《中国生存启示录》,就应该不要总拿自己说事,站在自己观点下不辩证的对时代妄下定论吧?从翻书开始到结束,我只觉得整本书的内容和文字镇不住这庞大的标题,倒把一位40年代出生的值得尊敬的文人给整的过于渺小。怒火攻心的以最快的速度把书看完,实在是受不了的时候就在摘抄栏里写一些与作者观点有异议的话,或者吐槽一下,以平复心情。或许有人会问,何以要费时费神玩自虐?呵,其实是因为买书之前方才定下计划:“把钱花在刀刃上,买来的书一定要看完一本再接着看下一本”。这边梁先生的书便是计划之后的第一本书,好歹得咬牙坚持吖···“我想尽快把它看完。越读越觉得不合口味,说话很老套,总让我想起我初中时的某本作文论据书。可是想着亚马逊上好歹是五星推荐,而且花了19.5,心有不甘。”“前几章还可以,越读到后面越打瞌睡,总想快点看完。” “文字非常朴素,论点不新颖。”“每一个命题像是给自己布置的作业,思路清晰,但显得浅薄”“像一个普通大学,什么专业都有,却不是每个专业都有好的师资力量。更像是一本自己对社会的看法,用中国生存启示录,这个标题我觉得太大了些。梁是个认真的人,看他的书觉得就像是一位老者在发表自己的看法。”真心受不了那些论这个论那个的论题,那些我高考时才有的政治热议和名人名言。。。整个结构就是高中的标准议论文结构吧议论文?蒋勋,同是六十多的老头,话语比这美的多。这个认真的糟老头,就像是中国教育的标准产物。。。不穿贵的,只选地摊货,顽固,不准别人买给他。没有太多新颖的东西去,大多数时间味同嚼蜡,或者说像鸡肋,看了觉得浪费时间,不看又觉得可惜。“买了就把它看完,这是想坚持的信念,也不知对不对。”我大概是有高考后遗症吧,看到那么多以林肯,前苏联,马丁路德金等人为话题,还有那些老掉牙的名人名言,就很想吐槽,看不下去。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才能继续。“”羡慕嫉妒恨,是夸张手法,ok?又拿南北战争来说事,哎。。。。“”不犀利”整篇文章写的最不好的地方就是这段: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某一展厅内曾展出过大约三四百根崭新的、一寸多长的钉子。那些钉子大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被“艺术品”化了的钉子。丝毫也没有任何其他的艺术性陪衬,更没被加工过,就那么尖端朝外一根根呈扇形摆在水泥地上,摆了几组。而且,单独占据一个不小的展厅。参观者们进入,绕行一圈,默默离去。那一层厅里无人驻足过。我访法时,曾以虚心求教的口吻问法方翻译:“有什么人看出过其中的艺术奥妙吗?”他摆着头回答:“目前还没有。”问艺术“创作者”何人?他答曰名气不小。我说我儿子也能摆成那样。他说——但只有一个法国人这么想:自己既可以认为那就是艺术创作,又有勇气向艺术中心提出参展申请。我说,那么使我感兴趣的倒非是那些钉子,而是中心艺术审查委员们的鉴赏眼光了。他说,正因为他们的艺术中心鉴赏眼光与众不同,才有资格作为艺术审查委员啊!据报载,今年艺术中心将一批毫无意义的“垃圾展品”清理掉了——不知其中是否也包括那些被展出了二十多年的钉子?那些钉子常使我暗想——有时我们人类是不是太容易被某些“天才”们愚弄了?作者对于艺术史的常识显然是空白的,且为人并不严谨。所有老百姓都可以在看一副当代艺术作品中评论“我儿子也能这样”,但,我以为北大的老师、出书的作者不能这么说!对于自己不了解、不明白的事物妄下评论、还要读者花钱买这样不负责的评论简直就是一种灾难!文中的钉子展品,我没在百度中搜到,但应该是杜尚或同时期人物的展品,以现成事物为艺术品的行为是艺术史的新篇章,是对传统艺术的质疑,颠覆和新生。现代艺术中,提供给观众的也再不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了。所以,这是你儿子随便摆弄一下就可以提出来的吗?值得一说的是,梁先生的目录体系很庞大,谈天说地,完全对得起书名。从人生到理想,谈谈幸福说说女人,聊一些自己的往事再吐槽一下当今社会。可是,我以为,正因为要说的太多,反而暴露出自己的不足,很多事物完全是浅入浅出,点评不够精彩,举例也是90年代的一些老掉牙的例子。好几次我都把书翻到封皮出查找书的出版号,去看看这是不是本出版了很多次的书。比如作者说看过高尔基的《时间》后,是何等的困惑不解啊!怎么写过激情澎湃的《海燕》的高尔基,竟会写出《时间》那般沮丧的东西呢?直到很久才明白....这样句式真的很像读书时老师给的作文公式...高考对我的阴影实在深重。可是,我也真的很想说,人的心情是随着时间、天气、荷尔蒙等不同时期都会出现不同的变化,高尔基也不是神,同样受七情六欲困扰。直到中年才明白,是时代的原因导致太单纯还是为了写作需要使用夸张手法来表达,对于人类情绪的变化?书中还评论了一下商业文化“商业文化是什么赚钱搞什么,不惜腐蚀人的心灵”,由此提到《非诚勿扰》,提到电视台应该体现人文思想,不应存在价值传播。我却以为,一个真正成熟的国家,更加因为有多元化的文化,有多种声音,想看传播人文思想的人文台看啊,并不是所有人民群众都有大追求、大理想的。正因为我们所在的国家,从上至下都被国家公器、同一种声音所引导,所以,《非诚勿扰》的出现,“宁可坐在宝马上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这样的民众早就知道却难得出现在媒体话语才热受追捧。遭受热捧的各种“成功学”,并不仅仅是娱乐节目就能引导的了的,整个社会早就无形的接受了、默认了成功不需要过程,只看结果这样的做法。算了,不批判了。这本书也是有闪光点的,只是我觉得作者有些唠叨,有些老套,不合我胃口而已。书里还提及了文革时期的小偷情,如何机缘巧合的和一个女人爱上了,这个也是难得看见的。总结:不要对一个年过六旬的男人要求太高。【摘抄】1. 人生和它的意义“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一问题,从本质上说,是从“现在时”出发对“将来时”的一种叩问,是对自身命运的一种叩问。...我想,“人生有什么意义”这一问题,最初肯定源于人的头脑中的恐惧意识。2. 民主与爱国民主是需要用血来换的中国古代,称平凡的人们亦即普通的人们为“元元”;佛教中形容为“芸芸众生”;在文人那儿叫“苍生”;在野史中叫“百姓”;在正史中叫“庶民”。而相对于宪法叫“公民”。3. 平凡的地位当社会还无法满足普通的平凡的人们的基本拥有愿望时,文化的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应时时刻刻提醒着社会来关注此点,而不是反过来用所谓不平凡的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刺激着前者。尤其是,当普通的平凡的人们的人生能动性,在社会转型期受到惯力的严重甩掷,失去重心而处于状态时,文化的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不可错误地认为他们已经不再是地位处于社会第一位置的人们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平凡而普通的人们,永远是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的意义,都首先是以他们存在为存在的先决条件的。而一个连不平凡的人们都觉得自己们其实很平凡的人们组成的国家,它的前途才真的是无量的。反之,若一个国家里有太多这样的人——只不过将在别国极平凡的人生状态,当成在本国证明自己成功者的样板,那么这个国家是患热虚症的。好比一个人脸色红彤彤的,不一定是健康;也可能是肝火,也可能是结核晕。我们的文化,近年以各种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太多太多的所谓“不平凡”的人士们了,而且,最终往往的对他们的“不平凡”的评价总是会落在他们的资产和身价上。这是一种穷怕了的国家经历的文化方面的后遗症,以至于某些呼风唤雨于一时的“不平凡”的人,转眼就变成了些行经苟且的,欺世盗名的,甚至罪状重叠的人。 4. 男人是女人的镜子男人是女人的镜子。通过她所爱的男人,可以判断她大抵属于哪一类女人。 4.《论代沟》真相往往是这样——当下一代人对社会、对时代的认识还处在较初级的阶段,亦即对自己适应能力尚无把握缺乏信心的阶段,“代”与“代”之间的偶尔争论是以上一代人的优势为特点的。...从性质上说,占尽优势的上一代人,在争论中往往表现出压迫的意味。...明智从来是处于劣势时的上策。当下一代对社会、对时代的认识上升到了中级领导,亦即对自己的适应能力有了些把握、有了些信心的阶段,于是代与代之间的争论从家庭到单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开始频繁发生。....在上一代人那儿,这时候代沟仿佛刚刚形成,是自己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而在下一代那儿,他们显然已经忍受得太久了。....所谓结果,往往已不由对错来决定,而由从家庭到单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谁更强硬一些来决定。...在下一代心目中,上一代人的主导能力,已经变得越来越削弱了。通常,下一代人并非总有意识地非要“冒犯”上一代人,而确实是由于两代人之间的种种分歧日愈加剧,下一代人跃跃欲试,渴望上升为主导的一代,以自己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如此而已,仅此而已。“代”与“代”之间的冲突、摩擦、争论,于是处于“活动期”的状态....在代沟的“活动期”,各种社会和时代测试的指标表明,两代人共同关注的事物是多的,而不是少的。冲突、摩擦、争论,皆因“共同关注”。...到了代沟的第三阶段,情形反过来了。共同关注的事物越来越少,各自关注的事物越来越多了。...于是上一代人猛地发觉,在自己不经意间,下一代人早已疏远了自己,并且在对社会和时代的适应能力、自主性两方面,令他们惊讶地成长壮大了。从前上一代人每想,下一代人离开自己可怎么办呢?故有时他们也是完全出于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一厢情愿地掌控着下一代人的活法。而此时,实际上被“抛弃”的,似乎是上一代人,于是上一代人别提有多么失落。他们连想和下一代争论,不,哪怕仅仅是讨论的机会也几乎没有了。下一代人早已不愿意再和上一代人讨论什么了,更不屑于争论什么。他们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如鱼得水,自得其乐,充分享受由自己的成长壮大而占领了的“根据地”。...代沟是人类社会一门永远的课程。在这一门课程中没有过一位先生,全人类一代一代皆是它的学生,谁想逃学、想旷课都办不到。...对前者们,较好的解答方式其实只不过是顺其自然,以平常心接受并尊重它的真相。同时,并不“媚下”,“媚下”也不配有上一代的自尊。5. 关于母爱温馨,首先它只能存在于较小的空间...其次,它一定是同暖色调相关的一种环境...也当然的是与光线相关的一种环境。另类的温馨,它不是设计与部署的结果,不是刻意营造出来的。它储存在寻常人们所过的寻常日子里,偶一闪现,转瞬即逝,溶解在寻常日子的交替中。它虽然溶解在日子里,却并没有消亡,而是在光阴和岁月中渐渐沉淀,等待我们不经意间又想起了它。6. 论寂寞寂寞是由于想做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与说;想改变自身所处的这一种境况而又改变不了。...寂寞是对人性的缓慢的破坏。寂寞相对于人的心灵,好比锈相当于某些极容易生锈的金属。阅读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我回答了几条,最后一条是——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地抵抗寂寞的能力。寂寞还有更深层的定义,那就是——从早到晚所做之事,并非最有兴趣的事;从早到晚在说些什么,但没几句是自己最想说的话;即使改变了这一种境况,另一种新的境况也还是如此,自己又比任何人更清楚这一点。这是人在人群中的一种寂寞。是人置身于种种热闹中的一种寂寞。劳动者为了不使自己的心灵变成容易生锈的铁或铜,也只有被逼出了一种能力。而知识者,我以为,正因为所感受到的寂寞往往是更深层的,所以需要有更强的抵抗寂寞的能力。而这一能力,除了靠阅读来培养,目前我还贡献不出别种办法。知识给予知识分子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的伙伴,那正是他自己。而最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是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可说;是想回忆而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是想思想而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人啊,为了使自己具有抵抗寂寞的能力,读书吧!人啊,一旦具备了这一能力,某些正常情况下,孤独和寂寞还会自己调节享受着时光呢!7. 论贫穷人类生活的一切不幸根源,就是贫穷。贫穷是人类最大的丑恶现象。卢梭说过——贫困使一切做好事的手段显得脆弱。约翰逊说过——贫困使人类幸福最大的敌人....8. 拒做儒家思想的优秀生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思想遗产有如下特征:第一,农耕时代以农为纲的思想;第二,渴望明君贤主的抱负寄托思想;第三,求稳抑变的保守主义思想,这里指的是后来成为历朝历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现象另当别论;第四,道德理想主义思想;第五,文人实现个人功利前途的特质;第六,唯美主义的思想力倾向。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比较自信只要自己苦口婆心,是完全可以由他们教诲出一代代好的帝王的。而西方古代思想家们,却是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散开来的。古罗马帝国是形成过民主政体的雏形的,故在西方古代思想的成果中,“天下为公”是不需要谁教诲谁的,是人类社会的公理,像几何定义一样不必讨论。某些明显有利于自己的事,并不一定真的是天经地义之事。9. 关于情感教育情调是后天的,易变的;往往与时尚有关,甚至某阶段比较刻意的、做作的一种表层面的情感现象,每具有欺人性和自我欺骗性,却又往往是宁愿的、愉悦的。而情绪,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情感的冲动表现。...比之于情调,它是情感的真实流露。不一定可取,但肯定真实。情绪乃是情感长期堆积于心而形成的意识块垒。通常并无大害,只不过使人一厢情愿地一往情深,但也可能导致人的情感偏执,于是远离了客观和真实。情操乃是情愫的基础之上升了的一种情感现象。10. 论教育的诗性一向觉得,“教育”二字,乃具诗性的词。它使人联想到另外一些具有诗性的词——信仰、理想、爱、人道、文明、知识等。它使人最直接联想到的词是——母校、学生时代、师恩、同窗。还有一个词是“同桌”——温馨的有点妙曼、牵扯着情意融融的回忆。我们的孩子们的状态可能是这样的:第一,爱学习,并且从小学三四年级起,就将学习与人生挂起钩来,树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二,在家长经常的耳提面命之下,懂了学习与人生的密切关系;第三,有“资格”不想、也不必怎样努力,反正自己的人生早已由父母服装铺排顺了;第四,厌学也没“资格”,却仍不好好学习,无论家长和老师怎样替自己着急都没用;第五,明白了学习与人生的密切关系,虽也孜孜努力,却仍对考上大学没把握。11. 人文教育:良知社会的起搏器人文教育包括责任、信任、承诺等基本的价值判断。人文教育不仅仅是学校里的事情,更加是全社会的责任。当社会问题积累得太多的时候,人文教育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实施。...我们用人文的思想从小教育一个孩子,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使他成为良好的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如果社会环境不配合,这个目标也是很难实现的。“人文”是很温柔、很柔弱的文化品种。12. 论大学精神我愿大学是使人对自己、对国家,对人类的社会形成理想的所在。若以本科生而论,恕我直言,包括北大学子在内,似乎应 是——大学者,通过颁发毕业文凭,诚实证明从业能力的所在而已。我对大学精神的第二种看法是——要建立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来说道。又要恪守理想,又要强调现实,岂非自相矛盾吗?我的回答是——当今之大学,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大学学子跨出校园迈向社会的大学,其实是在为国家培养一批批思想意识上不普通,而又绝不以过普通的生活为耻的人。可现在的情况似乎恰恰反了过来,受过高等教育于是以过普通生活为耻的人很多,受过高等教育而思想意识与此前相比并未发生多大改变的人也很多。不知从哪一年代开始,我们中国人,惯以饮食的标准来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仿佛嘴上不亏,便是人生的大福。13. 传统文化断想“传统”一词,未尝不也是时间的概念——意指“从前的”。而“从前的”,自然在“过去”里。“过去”并没过去,仍多少地影响着现在,是谓“传统”。以电影为例,这是传统文化中没涉及的。以励志电影为例,这是我们当下之中国,肯定是需要着力弘扬的一种精神。14. 做立体的中国人学历并不等于文化的资源。没文化却几乎等于没思想的品味,情感的品位也可能谈得上有多高。

以文育人,风骨峭峻

我六七岁的时候,爷爷在河北一个县城地税局的传达室工作。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但是地税局里工作人员的生活却奢侈的很,听说他们宁可多穿件外套,也要把空调的温度开得很低。地税局办公楼的后面,净是楼上扔下来的垃圾,爷爷常去挑拣,有一天,他拎回来一个袋子,袋里是一沓几乎没写过的白纸和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梁晓声先生的《花开的声音》。那时候,能读到的书很有限,所以我一遍遍地阅读梁先生的文字。之后,他的坚韧,他的骨气,他的温情,他的深刻,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里。现在,带着庄重又亲切的感情,我打开了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本书的三个部分层次明晰,第一部分“共同的底线”,聚焦在人生意义、人生追求、国家、时代、社会等大命题上,是价值观念的宏观掌控,风格比较庄重严肃,说理居多;第二部分“个人的素养”,文字风格变得温暖亲切起来,爱情、家人、母爱等主题,在梁先生笔下一一展开,真诚的记述当中,字字透出梁先生的细腻情怀,蕴涵着亲人之间的相处智慧;第三部分“人文的力量”,主要关注了人文教育问题,这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也对个人提升自己、帮助他人都具有指导意义。我明白,依照“共鸣”来读书是危险的,那只是加深自己的原有观念,而没有思想的冲突和融合,也就无从纠正错谬和提高判断力。那些读起来没有共鸣的文章,也许恰恰能够接触新的知识领域、审视自身的错误成见、培养辩证的观点,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越来越完善。在本书中,梁先生提出了一些与平时生活中大家的普遍观念相反的观点。比如,我一直很羡慕那些身兼数职的人,觉得人要多做尝试,体验各样的经历,这样才不虚度生命。而在《何妨减之》一文中,梁先生说:“无论世界上的行业丰富到何种程度,机遇又多到何种程度,我们每一个人比较能做好的事情,永远也就那么几种而已。有时,仅仅一种而已。”刚读到的时候,会觉得有些灰心,又有些不服,但思考之后,我想——梁先生是忧虑于当今社会的浮躁风气,提倡脚踏实地,少走弯路,规避风险,明白广不如精,使人们避免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付出。我曾读到过一句话,大致是:人必须在抬头的时候,迎住点值得敬畏的东西。关于敬畏,梁先生与读者分享他的思考过程,见微知著,循序渐进。先生在书中指出,人、民族、国家,若丢失了敬畏,是很可怕的。他提出“有质量”的敬畏,号召人们敬畏法律、敬畏良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我想,这敬畏,不是对人的束缚,而是生存之道,立身之本。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荣格说过:“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梁先生的文字力透纸背,展现了正直厚重的人格力量,自有其强大的影响力。梁先生对目前的纷乱现状有着深深的担忧,但先生通过细致的分析、温暖的安慰和坚定的鼓励,给人以信心。他敢于说出“非主流”的观点,不强求读者接受,但作为一个参考意见,可帮助人形成自己的结论;他不教人盲目乐观,而是让读者在认识乱状之后致力于寻求改变,在正确的观念引导下追求实现自我;他赞扬布衣精神,为平凡“平反”,呼唤纯真,描绘世界喧嚣表层下的心灵之美、自然之美——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在本书的内容之外,我还想说的是,我觉得这是一本如今很少见的、非常“实在”的书。它没有双层的封面,没有序言,没有后记,一篇文章结束不是留下或大或小的空白,而是紧接着开始下一篇的内容,文章实打实地印到书的最后一页。我想这体现的不仅是简洁之美,更是编写团队的良苦用心——让这本书的含金量达到最高,给读者带来最大的帮助,从内容到外在,处处与梁先一贯秉持的人文关怀精神圆满融合。(刊于《珠江商报》2014年3月2日 A7版)

人们说要行动

这本封面清雅的书,正如龙应台在书腰纸上写的:”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作家梁晓声是基于社会道德底线在呼吁人们的认知及对社会的良知。书分为三部分:共同的底线、个人的素养及人文的力量。作者在深切低语却期待更多的国人可以早日认识到基本的问题:个人修养的提高、社会状况的改善、国家的长远发展都离不开人文的高度建设。我想一本书不在好坏,倘若带给读者思考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初读本书第一篇“ 人生和他的意义”就给我带来惊动,便把它指给了同学看。那是因为我们大概都思考过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不管想的深浅、联系得是否深远,我们在慢慢感悟生活的过程里、一点点脱离稚嫩奔向成熟的阶段或多或少都有过想弄明白自己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作者强调中年人每每会问“人生有什么意义的“,而其他儿童少年和老年人问的则不多。因为他觉得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此阶段的人生是有压力的人生。而人生的意义在他们有另一种解释即责任。透过文字,我想着有朝一日终会到中年能否在那之前让自己变得淡定些、舒心些。我尝试去站在老年人的角度想,试着能够对以后慢慢变老这件事不那么排斥。知识分子对社会及民众的”沉睡“历来是有唤醒的责任的,他们以笔代口,深深呐喊也不为过,只是听得冷静且愿意听得人越来越少。我们日益沉浸于俗世定义的幸福中,却忘了社会的其他角落还存留着贫穷、疾病和苦难。一个人正常的良知竟到了要通过社会探讨的地步。而我们社会的正常进步必然少不了正常的良知,国家向前跨进一步也必然是为了消灭更多的贫穷和落后。社会里的真话、敬畏、崇高、英雄;个人的婚恋、寂寞、温馨、消费;文明、教育、文化……读梁晓声的文章就好比听一位熟悉老者的尊尊教诲,又有上课开小差被发觉而感动于老师没有当面戳穿的意味。我想这是一种回归的味道,我们期待走远,可突然有一天听到久违的乡音却忍不住开始思念一般。如果看惯了心灵鸡汤文、沉闷的管理法则,不妨听听长者的低语吧。让心灵冷静一点、多感悟一点并非坏事,多一点对社会的体察与人事的探究,也许有天我们也能够沉稳地跨过一段段洪流。这些洪流是人生路上的剧变与突袭,是岁月打磨后嘴角平滑的轮廓和笑声里藏也藏不住的鱼尾纹。

梁晓声的大音希声~

很多年前就知道梁晓声——是个作家,擅长撰写知青文学。就作家这个头衔而言,在今天大概不怎么受人欢迎,特别是和上个世纪比,就可以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今天的中国作家,大概很难引起全社会的共鸣,无论是文笔的巧妙,亦或对时代精神的诊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作家的时代并不为过,纵使今天可以被称之为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第一次读梁晓声,并不是其出名的知青文学作品,倒是一本题为《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社会分析著作。一个以写作知青文学闻名于世的作家,居然要写社会学色彩的学术作品,可以想见,梁晓声到底还是一个追求直接展示对社会的知识性分析的作家,并不局限于以文学作品的方式间接反映社会问题。这当然是其个人选择。眼下这本书,题为《中国生存启示录》,名字更是大得吓人,之前的仅仅是“阶层分析”,这里就直接是“生存启示录”了,真真有些指点迷津的味道。不过翻开这本书,才知道这原来是一本类似散文集的作品,倒没了“阶层分析”的学术气息。这倒无妨读者去体味作者的用心,反而可以让更多平民读者更加容易接受作者的看法。这年头,一提到“生存”,往往给人满目疮痍的苍凉感,在一个媚外遍地有,公知多如狗的时代,做一个中国人,“生存”是多么艰难!也无怪乎余华的《活着》如此经久畅销,中国人的生存感觉就一直没走出半个世纪之前的大灾大战。真正读了这本书,我才体会到,梁晓声到底是对我们的国家、社会、人民,带有一种略显严肃的批评,但批评背后,确实一种期待,期待更多得人能够回归一种各得其所、各有其乐、各享其成的幸福生活之中。如书中这样写道:家庭和睦,手足情深,亲人健康,工作稳定,收入能够满足一般消费,月有节余,哪怕很少……这是一般普通人的幸福观。他们既为普通人,却并不沮丧于普通的人生,于是他们反而善于在普通的人生中企求普通的幸福,并珍惜之。这样的一种人生态度,是否也可以给尚处于人生的一无所有阶段,但希望过上幸福生活的大家一点儿关于幸福的另类参考呢?自然,梁晓声很明白:文化知识程度较高的人,比之于文化知识程度较低的人,对幸福指数的企求也是高的,即使口头上说自己只不过心存某些一般的幸福要求,综合起来,那些一般的幸福要求已是很不一般太不一般了。更有的时候,甚至会将幸福误解为一种人生的完美状态,因而似乎应包含一切人生的美好。而实际情况却是——世界上只有极少极少数人的人生是接近完美的幸福的人生。这显然是我们今天的真是生存状态,越来越多人接受越来越多的教育,无益会对生活、对幸福抱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期待。针对这一生存现象,梁晓声给出的启示是:只要善于理性地把控自己的人生,一步步走在实处,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获得某一部分人生的幸福。这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题为“共同的底线”,开始的两篇文章是:“人生和它的意义”、“何妨减之”;第二部分题为“ 个人的提升”;第三部分题为“人文的力量”,最后两篇文章是:“为自己办一所大学”、“做立体的中国人”。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梁晓声首先希望我们找到共同生活的底线,也就是说人生的意义的根基是什么,找到生活的根基,才能搞清楚,哪些人生追求其实是不必要的,哪些又是必须的;其次,梁晓声希望我们重视“个人的提升”,只有提升自我,才能真正夯实人生意义的根基;最后,就提升的办法而言,就需要重视“人文的力量”,这种重视也特别需要强调自身的能动性,学校生活重要却也短暂,因此需要给自己办一所一生的大学,学会做立体的中国人。这其实也就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并非忽悠民众的知识分子的良苦用心:只要善于理性地把控自己的人生,一步步走在实处,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获得某一部分人生的幸福。这让我想到的是康德的那句至理名言: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的确,对幸福的理解离不开理性的反思,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反思理解幸福的限度。当梁晓声在一个教育普遍化的时代呼吁我们重视理性的力量时,其所针对的恰恰就是教化造成的对幸福的过分想象。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对受过教育的我们而言,幸福同样并不遥远,重要的是从最为稀松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理性,“一步步走在实处”。

等到浮生半百才开始诉说

我是看着梁晓声先生的《年轮》长大的,即使如今电视银幕上已鲜少有机会能再看到这部电视剧,但当初带给我的那份震撼及感动一直萦绕心间。《年轮》中北大荒上山下乡的六位知青在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里,他们激扬过亦失落过;在神奇的北大荒他们热血沸腾过亦迷茫无奈过。在那个大时代里,他们演绎着属于自己的血浓于水的亲情,义不容辞的友情,还有阴差阳错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当改革的大潮席卷中国大地时,他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已然逝去。但他们凭着坚忍不拔的意志,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用自己的智慧与鲜血谱写着一代人壮美的人生蓝图,刻画出了那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梁晓声先生被誉为“平民的代言人”可能与先生的著作大多是以知青生活的描写为创作题材有关。无论是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还是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长篇小说《雪城》等都是写北大荒的知青们在那个年代里有着怎样的痛苦与欢乐,有着怎样的追求与理想。很多对于父辈们成长时代的知识都是通过先生的著作来得知的。在《中国生存启示录》一书里,先生一改以往批判的行文风格,告别之前的“郁闷”“忐忑”,继续发扬自己“说真话”的本质。本书由“共同的底线”、“个人的素养”、“人文的力量”三部分组成,在读书、婚恋、生活状态、情感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也首次提出中国人应该拥有好的心态,用一种人生智慧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在读书方面,先生认为现在凡女孩子,无论是诗歌、散文、书评、影评、日记,几乎都是一个主题---情爱。凡男孩子,除了极少数还能看到庄重之作,差不多都好像流水线上、复印机上出来的一样,行文都是“周星驰”式的。先生提出可以看一些性情读物,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而且要看哪种淡泊名利的。建议老年人多看一些青少年的读物,了解青少年在看什么书,用他们的书来跟他们交谈。老同志不妨读一点儿童读物,也看一点卡通,同时回忆自己孩提时读过哪些书。在生活状态方面,先生指出中国的当下主流传媒有一大弊端,那就是----讳言贫困、落后、苦难和不幸,却热衷于宣传和炒作所谓“时尚的生活方式”。似乎时尚的、时髦的,甚至摩登的生活方式,便是幸福的生活。而能过那种生活的人,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少数。如此这般的文化背景,对新一代成长中的人,几乎意味着一种文化暗示,即幸福的人生仅属于少数不普通的人;而普通人的人生是失败的,令人沮丧的,难有幸福可言的。先生认为日常快乐的多少也往往取决于性格,不见得就是实际生活幸福程度的体现,好的性格能够大大削弱感觉人生不幸福的烦恼,主张家庭和睦,手足情深,亲人健康,工作稳定,收入能够满足一般消费,月有结余,哪怕很少。。。。。。。这是一般普通人的幸福。极为普通人要并不沮丧于普通的人生,反而应善于在普通的人生中企求普通的幸福,并珍惜之。在婚恋方面,先生认为这个时代生产出了太多除了文凭和学历其他一切方面太差的男人,时代需要的是不但有文凭有学历而且有实际能力的人。未婚女人择夫的视野要扩放的更宽一些,不将目光盯在那些“只能”当官的男人身上,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只有一天会明白是很“懊糟”的是,也绝不将目光聚在从“也能”往“只能”异变的男人们身上。而要选择劳动者中那些聪明的、智慧的、干练的男人。在人权、民主、代沟等涉及到国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先生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也很适当的给予了建议及结论。先生曾经说过他关注于底层民众是因为他出身于社会底层,在书中先生用坦率的笔调、细致的思考,娓娓道出国人们的精神状态与生活现状,对社会现状和阶层也适当的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及生活智慧给予了一些参考性的答案,是一本真正的生存启示录。如今,先生已年过半百。等到浮生半百才开始诉说,先生用宏大的视野、敏锐的目光诉说着中国的当下,呼唤着社会的良知,让读者在现实社会中寻找一片心灵的家园。

思想没有沉睡,改变才有机会

尤瑟纳尔(Yourcenar)说:“有些书,不到40岁,不要妄想去写它。年岁不足,就不能理解存在,不能理解人与人之间、时代与时代之间自然存在的界限,不能理解无限差别的个体。”基于此,梁晓声老师的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可谓是提供了一个正面的榜样。“中国生存启示录”,更具体一点儿讲,应该翻译成:一本启发指示中国老百姓,如何正确在黄土地上生存的书。它既不叫“中国发展启示录”,也不叫“中国生存反思录”,这其中,一定有作者自己的道理——不妄谈发展,因为生存乃发展之基,而大部分人目前还未深刻认识,何为正确的生存;不虚讲反思,因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启示就像开门引领,这事靠作者,而反思就像修行打坐,这事靠读者。一先一后,顺序既不可乱,角色亦不可换。如何生存?这是个好问题。生存不是项本能吗,这打娘胎出身就携带的技能,蕴藏在坚如磐石的基因骨子里,为何还需他人大挥笔墨,左言右语地扮演诲人的角色?如果生存就是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一屋一瓦,一箪食一豆羹,或许就不用太过操心。可问题是,生存确实不仅如“此”,这是其一;其二,哪怕就只谈“此”,目前我们也还无法全面保证人人如“此”,我们的资源分配仍很不公,我们的贫富差距仍很巨大。谈到钱,谈到财富,再谈中国生存,就有点儿意思了。“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条从初中开始就烂熟于心的基本国情,只有经过亲身体验——比如同梁晓声老师一样,从改革开放前走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见证、目睹、践行那些有关民生的一切变革——也许才能稍微敛一下某些人的愤青性格,让其明白,那其实并不是政治课本玩忽悠,更可能的,是自己在一厢情愿地咬住现在,既没有伸出左手牵牵过去,也没有伸出右手扯扯未来。正因如此,这一批人在中国生存得很奇怪。他们因贫穷而奇怪,又因奇怪而更加贫穷。他们急不可耐地想要撕掉“贫穷”的标签,进而采取了一些偏激的做法,比如,那些在一顿宴席上掷金上万元的人,就像禁欲过久对异性强暴一样,他们也在对金钱施以强暴。正如书中《论贫穷》的文章里,梁晓声老师这么说道:“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不难的。使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继续参与使别人也富起来的改革是较难的。使许许多多仍存在贫穷生存状况的人,在眼见别人先富起来的情况下,仍以高度的理性忍耐改革的步骤,这是更难的。”而一旦他们忍耐过久,他们就会失去理智。所以这一本书,我想也是梁晓声老师的初衷吧。无论是谈及“共同的底线”,还是“个人的素养”,还是“人文的力量”,仿佛在读书时,我都能若隐若现地看到他声情并茂的样子:“我的同胞们,让我来用我的经历帮帮你们,帮帮你们如何在这个国度正确地生存,帮帮你们如何在这个国度培养一种健康的生存态度。”中国人民大学的周濂教授说过:“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决定自己醒来。”其实我觉得,可以做一些乐观性的修改:“你可能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在思想上装睡的人,但是如果这个人不是故意‘装睡’而是‘沉睡’,有个启示者在旁给他支支力,那么他苏醒的概率,还是很大的。”人心不坏,缺的只是指引。毕竟,所谓启示者,亦可谓师者,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

温柔的力道

生而为人,并不总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儿,生而为中国人,这种困惑和迷茫就更多一点,如果你再读过一些书,有点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喔,那恭喜你,你的迷茫已经到了最高级。梁晓声的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集中描绘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所思、所想。时而叹气,时而大笑,时而沉思,是读这本书经常会出现的三种状态。中国,尤其是现阶段的中国,速度发展如此之快,以至于身在其间的我们,被这不断加速所产生的离心力,甩得东倒西歪。最近这几十年的发展,简直可以编出一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很多有责任感的作家,都试图弄清楚这个庞大的社会之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我们有幸,拥有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以及龙应台的《野火》。当然,与这两本书相比,梁晓声的姿态无疑是非常柔软的,如果说前面大声疾呼的两位,是将匕首嗖嗖地丢过来的话,那么梁晓声则是把刀柄递到读者手上,对于病灶,要不要切除,如何切除,都由你自己决定。你可以遗憾地说,梁晓声丧志了一种力道。但是同时,你也有可以说,梁晓声拥有一种别样的力道。这种力道,也许可以用温柔,用慈悲,用清澈来形容。《长阿含》中,晚年的释迦牟尼为肉身所苦,这时,一个叫波旬的魔鬼蹦出来叫嚣,佛说:“止!止!波旬!佛自知时,是后三月,于本生处拘尸那竭娑罗园双树间,当取灭度。”于是,魔欢喜踊跃念道:“佛不虚言,今必灭度。”那一刻,佛是疲惫的,慈祥的,宽容的。他担当的,是人类的软弱。梁晓声在这本书里,时时刻刻流露出这样的宽容和疲惫,他不是愤怒的斗士,他只是一个经历过苦难,有过迷茫,跌入过陷阱的人,在人生的尾巴上,围着红泥小火炉,慢慢地讲述着故事。这些故事,既是自己的,也是别人的。既是时代的,也是全人类的。对于那些莽撞热情,被命运和自己的弱点打败的年轻人,他感同身受。他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并不强迫别人接受,他只是将观点拿出来,摊开在大家面前,看或者不看,观点就在那里。他论述的,虽然是当下中国的很多关于生存的问题。但并不是一锅发馊的心灵鸡汤,而是一场目光诚恳的讨论。有人说:“你不能光站在人生边缘去谈论人生,你要去经历它!”梁晓声无疑是做到了这一点的。他在这本书中的态度,带着点儿赤诚,同时也带着点儿不确定。也是,对人生这么庞大而复杂的事情,谁敢说自己就一定是对的呢?当然,这本书也有不少地方,尽说些不招人待见的大实话。年轻或者不再年轻的人们,在平凡、幸福、理想等大词汇之下,生长出来的或虚无,或过分膨胀的想法,如同吹得过大的气球,被梁晓声用笔一戳,发出噼噼啪啪的爆炸声,简直过瘾。即使包罗万象如同这本《中国生存启示录》,其实也未能表现出整个社会的全部现状。当然,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一个社会条理清晰,简单到一本几百页的书就能分析清楚,那才是一个真正乏味和恐怖的社会。陈丹青说:“现在的中国,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穷人,一种是刚富起来的穷人。”因此在中国,生存无论对于谁,都是一个庞大的命题。

中国生存启示录

很想读啊梁晓声在《中国生存启示录》中说:我们中国的当下主流传媒有一大弊端,那就是——讳言贫困、落后、苦难和不幸,却热衷于宣传和炒作所谓“时尚的生活方式”。似乎时尚的、时髦的,甚至摩登的生活方式,便是幸福的生活。而能过那种生活的人,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少数。如此这般的文化背景,对新一代成长中的人,几乎意味着是一种文化暗示,即幸福的人生仅属于少数不普通的人;而普通人的人生是失败的,令人沮丧的,难有幸福可言的。所以在这本书中,他认为,不幸福的人生感觉人人都会常有,是生存竞争压力对人的心理造成的负面感觉,不同的人面临不同的生存竞争压力。但有时候,也与我们对人生的思想方法有关。如果能提前对人生多几种考虑、打算、选择,也许人生的回旋余地会大一些,压力会小一些,瞻望前途,会相对的乐观一些;那么,不幸福的感觉,

進擊的作家

By 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率先踏足某一領域,長期從事某項工作,所獲得的最可靠、最直觀、最細微的經驗,可以讓人不動聲色,便把事情辦得爽利、漂亮。然而,先聞之道、專攻之術,並不是條單向度的街,而更像條環狀路,它們會反過來約束、鞭策它的擁有者,不要再像剛入行的年輕人那樣輕飄、孟浪。只有擔起責任,作出表率,拿出先行者、專業人的樣子,才會名符其實,才能贏得尊敬。作家,嚴肅作家,很大程度上被歸類為知識分子、知識人,長期從事特定領域的前沿思考,並用嚴謹的文字進行記錄和傳播。既承接故有之優秀傳統,又創前人之所未創、發前人之所未發,往往能引領一時之風潮,開啟百世之民智,影響社會最深、最廣。同樣,一旦擁有“知識分子”這份榮譽,便必須履行其所賦予之使命,即如薩義德所言:“全身投入於批評意識,不願接受簡單的處方、現成的陳詞濫調,或者迎合討好、與人方便地肯定權勢者、或傳統權威的說法或用法。”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作家的聲望愈高,對社會所應盡之批判與警醒,則愈加強烈。很遺憾,當今的中國作家,如果他們還能被稱為“作家”,多數無法承擔起知識分子的責任,反倒被現實裹脅,要麽沈默不語、乘桴浮於海,要麽隨波逐流、束帶立於朝,軟綿綿、疲沓沓。以創作知青小說起家的梁曉聲,近年來專注於中國現實的深層思考,對待不良現象,話語犀利、姿態進擊,是時下中國文壇碩果僅存的硬梆梆的人物。他的新書《中國生存啟示錄》,以“共同的底線”“個人的素養”“人文的力量”為框架,既闡釋了其對人生、民主、愛國、榮譽、權利等宏大敘事的理解,也詳述了市井小民在面對戀愛、婚姻、愛情、親情、寂寞、貧窮等尋常遭遇時應有之態度。當然,不能不說,梁先生的進擊言論,並不是讀者想象的那樣火力全開,而屬於中國文人式的太極拳法。1.民主喚醒“睡獅”?梁曉聲是作家,並不是社科領域的專業學者,他對民主的梳理,往往遊走於文學文本,帶有深厚的抒情色彩。也許,在他看來,這種個性化的敘事方式,絲毫不會影響民主概念的嚴謹表述,而且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帶入感和說服力更強。身為中國作家,如何在逼仄的言論暗室裏,鑿出幾縷啟蒙的陽光,是多麽不容易。梁曉聲的《論民主》一文,拿出四分之三的篇幅,從古代中國的禪讓制、孔子的“克己復禮”,談到英王喬治一世實行圓桌會議、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的開明專制,再談到古羅馬的“保民官”與元老院、法國革命與《人權宣言》,概述民主體制在不同歷史時期、文化背景的曲折沿革。一直到該文的最後一部分,梁曉聲的大圈才繞回來,開始論及中國的民主。他既堅定地認為“人類希望借民主政體,以使每一個國家的每一個人都最大程度地享有公民權——人權。這一種可能性,也已無需證明。故民主不僅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也是全人類的精神生命”;同時,又不無狡黠地為現實中國辯解,“在獨裁的、專制的政體和泛民主的、無政府主義的社會狀態之間,民主的管理方式,無論對哪一個國家,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文末,讀者原以為梁曉聲蓄積的批判能量,要在頃刻間爆發了,“近代的中國之所以長期落後而不自知,首先就是由於統治者的卑鄙,致使國人在思想上集體睡著了”。誰知隨後他又把稍稍展露的鋒芒,悄無聲息地藏了起來,“所以我們這一頭‘東方睡獅’,當年被外國人用大炮來轟,起初卻仍一眼開一眼閉,半醒不醒……”讀者們不禁要問,梁曉聲先生,你到底想說什麽?也許,在《民主與愛國》一文裏,大家能找到答案吧:“然竊以為,自詡愛國,但是對民主卻葉公好龍的那些人,他們的愛國心其實是很可疑的。”2.日本娛樂致死?上世紀90年代早期,日本的經濟還沒有比較明顯的衰退跡象,但是梁曉聲在訪日期間,已經覺察到日本文化的頹唐和沒落,並且“非常震驚了”。他親身體驗到的日本社會,與他通過電影《野麥嶺》《望鄉》《寅次郞的故事》《幸福的黃手帕》《遠山的呼喚》了解到的日本,根本對不上號。梁曉聲認為,“二戰”後的日本文化由三方面的元素構成,“反思意識”“臥薪嘗膽振興民族的精神”“危機意識”,可是到80年代後期,日本文化已經推動了精神核心,“處在一種極其頹唐的娛樂狀態”。為了證明這一點,梁曉聲舉了一個例子。某天晚上,他在一個現場直播的電視節目中,發現日本家喻戶曉的一個青年主持人,在談論“女性的左乳房和右乳房是不是一樣大”的話題,更令他吃驚的是,“竟有那麽多女性上臺當場脫下衣服,她們臉上已經沒有了女性的任何羞澀感”,而且這樣不雅的節目竟然“不是午夜12點以後的節目,而是黃金段的正規節目,大人孩子都可以看”。他不僅抨擊這類電視節目低俗無比,更將節目中的一臉無辜的日本女青年斥為“二百五”。梁曉聲的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村上春樹的書迷(ハルキスト)。為了摸清這些學生的思想,他很認真地讀了村上的幾本書。結果,他從書中讀到的是“日本當代青年那樣一種精神上的迷惘、困惑和頹唐”,並由此得出結論,認為這種現象是“一個國家經歷了最艱難的一段歷史之後,當一個民族開始享受它的經濟、科技、文化成果之後,當這種享受的過程經歷了十年之後,上一代人的某種精神可能是會蛻變的”。顯然,梁曉聲對日本文化的批判,與中國主流的日本專家以及不少日本本土學者的觀點很相似。不過,他在日本所看到此類怪象、亂象後,便武斷地做出以上結論,大而化之地歸結為文化原因,是不是也太過簡單。其實,日本既有雅文化也有俗文化,雅則雅得極致,俗則俗得徹底。前者如日本人日常的寒暄、敬語的使用、日本書道和茶道、極簡設計,後者便如日本已經形成產業的成人電影(Adult Video)、成人動漫和雜誌,包括梁曉聲所看到的“低俗節目”。不過,日本文化的雅與俗都有各自明顯的界限,並由法律作為保護,像低俗節目在黃金時間播放簡直是不可思議。日本文化是個萬花筒,到底哪一面才是她的真面目,只有讀者自己去觀察了。3.知青的初戀《中國生存啟示錄》所含內容十分豐富,既有上述烈火一般進擊、灼熱的檄文,也有柔水一樣溫潤、細膩的散文。梁曉聲先生通過講述青年時代的親身經歷,為讀者完整再現了另一種革命時代的愛情。1970年代,波詭雲譎的北大荒。一個是23歲的省會哈爾濱市知青,一個是27歲的牡丹江市知青。一個是小學老師,一個是衛生所的衛生員。機緣巧合,兩人住處相隔不遠。一個愛寫作愛思考,一個愛織毛衣愛整潔。一個外出問診,一個必緊緊隨護,相處日久,互生情愫,卻又發乎情,止乎禮。他為她背自己寫的小詩,背在日記中的思想片斷,她為他疊被洗衣,送上溫馨的家庭氣氛。相愛,擁抱,親吻,海誓山盟。可是,“愛是掩不住的”,流言四起,蜚語傷人。領導的一席話,讓兩人相隔百裏。臨別時,淚雨紛紛,相看凝噎。時光流轉,歲月更叠。一個被推薦上了大學,繼而成了炙手可熱的作家,一個迅速嫁人,早早地守寡,與兩個孩子相依為命。十年後,他收到一封信,沒有地址,信紙背面有句話“想來你已經結婚了,所以請原諒我不給你留下通訊地址。一切已經過去,保留在記憶中吧!接受我的衷心的祝福!”“他”就是作家梁曉聲,“她”便是梁的初戀。大約,那時的梁曉聲還沒有煉就鐵骨柔情,還未擺脫中國文人扭扭捏捏的“多情自古傷離別”,還不敢或者不甘心為了真愛,違抗組織命令,放棄大好前途。於是,那個溫柔大方的初戀,便作為其人生的匆匆過客,被時間拋棄,被蒼老俘獲。也許,內心有所負疚,必須著此小文,或感時,或遣懷,或博得同情。是啊,人家已經來信說明“一切已經過去,保留在記憶中吧”,不然又奈之何?4.你愛,或者不愛,儒家都在那裏不知是什麽原因,梁曉聲對儒家並無好感,還聲稱“拒做儒家思想的優秀生”。其實,在《論民主》一文中,他已經將儒家視為所謂中國封建統治階級的工具,“假如孔子至今還活著,假如我們問他,周天朝那一套封建秩序和那封建民主,恢復了又怎樣呢”“後來的君王們倒是都極敬起他的學說來了,但沒幾個真照他的教誨做仁君的,而是要求百姓照他的教誨做良民”。在《拒做儒家思想的優秀生》一文裏,梁曉聲更是將古代思想家的先知先覺,窄化為技術性的“修辭學”“接受心理學”。他舉出“天道酬勤,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稱其“道理並不深奧,但與天與地進行了修辭聯系,語境宏大開闊”“其修辭暗示顯然是——且不論你能否做到,只要你願意接受此思想,你仿佛就已經是君子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梁曉聲竟然由此想到,當下的官員們在搞政治宣傳時,話語生硬,缺乏形象生動的詞匯,進而建議他們“尤其應該向我們古代的思想家們學習”。在這裏,梁先生不僅窄化、曲解了儒家思想,更將傳統經典與現代官場套語混為一團,簡直是對儒家的侮辱,被指幼稚可笑已經算輕的了。在文章最後,梁曉聲還對“儒家文化熱”心存憂慮,他覺得歷代帝王“對儒家思想表現出半真半假的禮遇和倚重”,其實是為中國知識分子下了一個“五斗米”的圈套,使他們“越來越喪失了思想能動力,代代襲承地爭當儒家思想的優秀生”,不求濟世,只求功名。梁曉聲是知名作家,著書不少,讀書更多,可是對儒家思想為何存在這樣不可理喻的誤解,真不可思議。其實,也許連梁先生自己也難以否認,儒家思想已經深入所有中國人的文化基因中。即便中國人經歷了數十年的文化汙染與文化斷絕,即便大家從來未讀過儒家經典,也都知道“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官員要“在其位謀其政”,遇到困難時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初到一地心中總會想“既來之,則安之”,事情有變都會自勸“此一時,彼一時”,如果有人宣揚迷信,總會拿“子不語怪力亂神”做擋箭牌……即便是行文鏗鏘卻又質樸無華的梁先生,也必定知道“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的風度,“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的骨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慨。把儒家思想僅僅理解為充滿爭議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把儒家貼上“工具論”“幌子論”的黑標簽,還裝模作樣地杞人憂天,這樣的見識,表面進擊,內裏空虛,只會落得有識者幾聲哂笑。【約稿、轉載,請直接豆郵】


 中国生存启示录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