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枯荷听雨声

出版社:洪丕谟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3-04出版)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11710956
作者:洪丕谟
页数:261页

作者简介

《留得枯荷听雨声:唐诗中的人生喟叹》介绍了“相看两不厌”,多么动人思绪的情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你看我不厌,我看你不厌。彼此看去看来,淡淡的,却又不是白开水;浓浓的,但也不是化不开……此情此境,此地此人,真是可遇而不可求。“鬓耸巫山一段云”,多么美丽,多么动人。想来那平时精心梳妆的功夫,一定会花掉不少。没有悲、欢、相思,不愿生此世界。人生的味道,或许就在于患得患失,时离时合。

书籍目录

自序 一 哀乐人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 唯有春风不世情 祸福茫茫不可期 荷衣垂钓且安命 霜叶红于二月花 少小离家老大回 霜鬓明朝又一年 病树前头万木春 死是等闲生也得 夕阳无限好 城外土馒头 二 生活风景 每逢佳节倍思亲 岂得安居不择邻 竟日淹留佳客坐 相逢意气为君饮 一生好入名山游 莫为轻阴便拟归 黄四娘家花满蹊 别业居幽处 月照独眠房 楚腰纤细掌中轻 地僻门深少送迎 留得枯荷听雨声 枕上片时春梦中 相看两不厌 家书抵万金 三 自我修养 水能性澹为吾友 衣食才足甘长终 读书声里是吾家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春蚕到死丝方尽 …… 四 世道人心 五 爱情婚姻 六 女性话题 七 养生健康 八 文艺禅悦 九 其他

编辑推荐

《留得枯荷听雨声:唐诗中的人生喟叹》重温三百年最美唐诗。

前言

写作是苦差使,值此新世纪曙光初照之际,恰值我行将退休之年。本来嘛,当此人生交替、世纪交替的阶段,我已悄然准备,暗下决心,把人生的主攻方向,由文字的写作转移到书法的创作中来。宋朝卢梅坡《雪梅》诗说:“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平章。”梅之与雪,各擅胜场,这就难为了我们的诗人卢梅坡先生,要花费一番孰优孰劣的评论了。然而我却有自知之明,书法优于为文,纵使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几乎平均每个季度完成一种著作,或古籍整理,或散文随笔,以每天平均两三千字计,则一年完成的文字量,大概在八十到一百万之间。回想我们的郑逸梅老先生,八九十岁高龄时,依旧是神明不衰,笔耕不辍,曾听他亲口对我说,他每天伏案的文字工作量,基本在一到二千字之间,由此可见,我正当年富力强的中年,每天花半天时间,作二千字上下的耕耘,其实也算不了什么。平时我的写作风格是不拼命,不停止,有人认为我出笔快,二十年来出版了这么多的书,好比龟兔赛跑中的兔子,可我却更加自认为是慢吞吞的乌龟,问题在于慢而不停,积少成多,并非如兔子的猛奔一阵,就睡大觉去了。    然而讲归这样讲,搞文字要呕心沥血,从某种程度上看,说是自我戕害,也不为过。可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批以自我戕害为乐的人,你又有什么办法呢?书法创作是乐,文字写作是苦;书法创作是轻松,文字写作是沉重。在这世纪伊始轻松与沉重的过渡中,出于友情与惯性的双重作用,我还是举起了这管为文的秃笔,孜孜不倦地以狮子搏兔、全力以赴的精神,继《论语现代版》之后,及时完成了《唐诗与人生》的写作。    讲写作是自戕,是苦境,这也仅仅是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众多视角中的一个视角来看问题。其实换个角度看,“吟稳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苦,“语不惊人死不休”是苦,然而“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呢?且不说整个写作过程当中时时进发出来的奇思异想之乐,单就作品完成后那苦中生出来的乐趣,就大有“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慨叹。    书成自视,唐诗之与人生的关系,从“每逢佳节倍思亲”、“相逢意气为君饮”、“一生好入名山游”、“地僻门深少送迎”,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津桥上无人识”、“祸福茫茫不可期”、“少小离家老大回”,既是生活中一道道无尽的风景,又是人生中艰难苦恨、甜酸苦辣的种种体味。要是讲,艰难困苦是人生的大学,那么同样可以认为,体味感受是人生的乐园。我们现代人不是讲感觉、讲过把瘾就死吗?那种从唐诗中读出来的感觉,那种从唐诗中体味、体认、体验出来的无穷乐趣,真值得你过把瘾而不死,而更加快乐,更加健康,更加积极向上。    不仅如此,唐诗中还有好多涉及世道人心、爱情婚姻、自我修养,以及文学艺术、养生健康,乃至禅悦感悟等话题。可以认为,大凡今人能够碰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困惑或者感悟,都可以在唐诗中找到相对应的或多或少的反映。由此,笔者在撰写此书时,便在按照出版社的总体要求的同时,多由古及今,由今及古,由中及西,由西及中,往往抓住一个如“水能性澹为吾友”,或者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等诗句作为话题,然后由点及面,荡将开去。海阔天空,作思想之漫游;抽丝剥茧,绎生命之真谛。非敢云尽善尽美,聊以作我言抒我心。    记得还在年轻学医时。父亲曾经对我讲过:“一本《唐诗三百首》,足以陪伴人的一生,尤其是在艰难困苦当中。”回想父亲晚年处境,是一个旧知识分子在“思想改造”中所经历的痛苦的心路历程。由于当时年纪太轻,经历简单,对于父亲的话未能作深一步的理会,时至现今,细细体味他老人家对我所讲杜甫诗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方知正是他晚年生活艰难、心情孤寂的映照,以及借以作清心涤烦、自我排遣的解脱。    由此我想,当我把此书奉献给世人的同时,是不是也同时敬献给我父亲的在天之灵呢?

内容概要

洪丕漠(1940—2005),著名书法家、文化名人、教授。祖籍浙江慈溪,出生于上海。曾任华东政法大学文学与法研究所所长、华东政法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兼职教授、香港中医专业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学术委员、上海市大学书法教育协会会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还是一位勤奋的多产作家,一生创作百余部、2000万字的各类著作,被学术界誉为“奇人”、“江南才子”。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我们古代有句话,叫做“高朋满座”。那家里经常高朋满座的主人一定是爱结交、讲义气、够朋友、引得众人爱戴的豪侠之士。古人诗讲:“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咱中国人一旦有了声望,或者一旦有了钱,便有一种呼朋唤友的习惯,即使是没钱待客,清茶一杯,瓜子、花生米一碟,也足以消受半天待客之乐了。 很难说是中国人的通病。笔者年轻时也喜欢在工作学习之余,邀几个好友来合下坐坐,或者去到别人家里,聊书画,聊诗词,聊东南西北,海阔天空,一聊就是半天。年轻时家里穷得叮当响,尤其是“文革”当中,经济上捉襟见肘,不过那时的人淳朴,即使是书画大师,忘年交如陆俨少、唐云辈,也是绝无架子,普通老百姓一个。一次邀唐云、孙祖白来寒舍做客,中午买了点猪头肉、花生米等熟食,再烫上黄酒一壶,便一起谈书论画,逍遥了好个半天。小酌后我还恭敬地取出宣纸,唐先生也不推辞,兴致勃勃,大笔纵横,画荷花、画兰竹,往来驰骋,墨分五色,颇得烂漫自在的韵趣。年轻时交朋友有个习惯,就是同辈之外,爱结交黄幻吾、周炼霞等前辈,因为前辈们学问好,学有所成,可以在交往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请教不少作画的经验。随着日历一张张飞快撕去,竞撕得人心惊肉跳,在不知不觉中俺往日一个穷小子、酸小子,怎么眼睛一霎,就忽然已经跨过中年,正在加速度地向老朽行列进军呢!这光景,却又偏偏与年轻时爱结交老先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在老朋友之外,又爱结交起年轻新朋友了。大致是年轻时和老年朋友在一起忘年,现在年岁向晚与青年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种忘年,好从青年朋友身上多少感受到一点蓬勃向上的朝气和活力。你上了年纪整天和暮气沉沉的老头老太搅在一起,今天看张三向阎王爷报到,明天听李四去见马克思,那在心理上造成的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压力呢?杜甫诗讲:“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那才让人感慨万千呢。 当年杜甫就是一个喜欢朋友的家伙。你不是在中学生时,就读过他的《客至》诗吗? “盘餐市远无兼昧,樽酒家贫只旧醅。”


 留得枯荷听雨声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还好吧,看到洪先生的才借来一阅,休闲读读可以了
  •     不值得购买,有凑数之嫌疑。
  •     像是作者的随笔。对很多事情的评论,带着些诗词。不是很喜欢这种自以为是洋洋得意的评论。
  •     此书内容都是作者的自身感悟,内容深浅不一,还行吧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