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鲸肚子里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67534215
作者:[英]乔治·奥威尔
页数:377页

作者简介

《在巨鲸肚子里》收录了奥威尔最有影响力的文学随笔31篇,翻译大师董乐山先生亲自选编并翻译的权威译本,是目前国内唯 一一本以《在巨鲸肚子里》这一具有特殊含义和象征意义的篇名作为书名的随笔集,并首度收入“论体育的精神”一文。《在巨鲸肚子里》收录了奥威尔最有影响力的文学随笔31篇,翻译大师董乐山先生亲自选编并翻译的权威译本,是目前国内唯 一一本以《在巨鲸肚子里》这一具有特殊含义和象征意义的篇名作为书名的随笔集,并首度收入“论体育的精神”一文。

书籍目录

如此欢乐童年
收容所
绞刑
射象
书店回忆
西班牙战争回顾(节译)
我为什么要写作
《在巴黎和伦敦穷困潦倒的日子》法文版序
《动物农庄》乌克兰文版序
为小说辩护
新词
艺术和宣传的界线
文学和极权主义
好的蹩脚作品
政治与英语
一个书评家的自白
写作生涯的代价
书稿笔记摘录(李存棒译)
在巨鲸肚子里 (李存棒译)
体育精神
为英国式烹调辩
泡一杯好茶
英国式谋杀的衰落
甘地随想录
查尔斯·狄更斯
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
李尔王、托尔斯泰和弄臣
鲁德亚德·吉卜林
马克·吐温
——特许认可的弄臣
为P.G.沃德豪斯辩
乔治·吉辛


 在巨鲸肚子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虽然以前有中央编译的版本,好像还有其他版本,不过这本是精选本,适合像我这样没有时间的人读。感觉选目不错,翻译也好,董乐山是翻译大家,也是国内介绍奥威尔的第一人。其中有一篇文章“论体育的精神”应该是第一次收入。
  •     在乔治奥威尔这本随笔选集《在巨鲸肚子里》之前,我只看过他最富盛名的《一九八四》。《一九八四》给我的感觉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了。只记得是从一个同学手中借来的,是在教室里自习的时候看完的。当时既没有做笔记的习惯,也没有对其中深刻庞大的政治隐喻有足够的好奇心。但从我现在的阅读偏好来看,相比乔治奥威尔笼罩在巨大政治身影之下的小说,我一定会更喜欢他光芒闪耀,观点明晰的随笔。每一个作家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也许都会被问及这样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写作或者你是如何走上写作之路的。人们从这些问题的回答中试图寻找到理解作者作品的入口,发现作家在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信念来源。对这些问题,很多作家都会回溯到自己的童年,某个打开自己文学世界的启蒙时刻。奥威尔给出了一个显得不假思索的回答: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也许是五六岁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在长大以后要当一个作家。这有可能是奥威尔为了彰显个性的夸大其词,但不得不承认,写作确实是一件需要天赋的工作。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和对世界的看法,从而反映在作家的文字里。从书的开篇文章里,我们了解到奥威尔在寄宿学校的童年生活是充满了偏见与野蛮,压抑与黑暗的。这样一种童年的经历势必给一个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但奥威尔讲述的笔触却是耐人寻味的,他没有控诉,而是嘲讽。以一种嘲讽冷峻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加上自己冷静的思考。而在《绞刑》和《射象》这两篇基于奥威尔在缅甸服役经历的文章,我们看到奥威尔战争冷峻锐利的思考。把这些文章连缀在一起,我们似乎能够看到日后写作《一九八四》的奥威尔的影子。本书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奥威尔的文学批评。书名《在巨鲸肚子里》即为书中所占篇幅最长的一篇对亨利米勒的评论文章的名字。亨利米勒和奥威尔的文学恰恰走了两个极端,亨利米勒躲在鲸鱼的肚子里写作,摒除一切政治动物的影子,而奥威尔毫不掩饰自己作品中的政治意味。书中不管是对亨利米勒,狄更斯,马克吐温这些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作家的评论,还是对当时文学状况的批评,奥威尔都能阐发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让人深为敬佩,受用无穷。在《艺术和宣传的界限》和《文学和极权主义》中,奥威尔指出了政治给文学带来的危机。在《一个书评家的自白》中,奥威尔以戏谑的口吻揭露出当时书评的商业运作和毫无意义。在《查尔斯狄更斯》中,奥威尔让我们看到了狄更斯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诸如此类的思想光芒,在书中俯拾皆是。奥威尔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家,其小说影响巨大,其随笔散文亦被视为英语写作的典范。他的文学观点值得我们关注。在奥威尔看来,文学是独立自由的,它应该超越政治与时代。一部作品是否流传是证明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在《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一文中,他再次强调了他多次提到的对文学的观点:每一篇写作都有其宣传的一面,但是任何一本书或剧本或诗歌或不论是什么的作品,要有持久价值,必须有什么东西留下来,根本不受它的道德或意义的影响——这种留下来的东西我们只能称之为艺术。在一定限度内坏思想和坏道德可以成为好文学。
  •     当今天我们将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看做是反乌托邦反极权主义的标本的时,我们并未细察怎样的经历使得一个未曾在极权制度生活下的英伦作家竟然有如此地洞察力和智慧想象出丰富的细节和尖锐的讽刺,完成对极权社会的深度描摹。最近阅读奥威尔的散文集《在巨鲸肚子里》,却给了机会剖析他的写作与生活。奥威尔在《我为什么要写作》里说自己“大约在我很小,也许是五六岁的时候,我就知道了我在长大以后要当一个作家。在大约十七到二十四岁之间,我曾经想放弃这个念头,但是我心里很明白:我这么做有违我的天性,或迟或早,我会安下心来写作的。”尽管他有这样的认识,然而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埃里克·阿瑟·布莱尔并未写下什么真正的作品。童年的埃里克生活在一个英属印度彭加尔省的下级殖民官僚的家庭,正如他后来所回忆的那样,他的家庭搬回印度后,然而一踏入他们的庄园的门就能深深地感受到浓浓的印度殖民时代气氛。尽管父母的疏离让童年的埃里克敏感,但奥威尔还是受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思维影响,走上了英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和缅甸。他原本可以成为一个很有前途的英属白人殖民官员,然而年轻的殖民地经验恰恰导致了奥威尔与殖民主义的背离。正是这段经历让奥威尔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正如他在《射象》一文中对自己一次射象行为中所表现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考察,当他被周围的印度人围观去杀一头发疯踩死一个德拉维人苦力的大象的时候,他最终是为了表现的像个高高在上的白人老爷,而不显得像个被人笑话的傻瓜,开枪杀死了大象。然而这时的大象已经安静下来,专注吃草,像一个安详的老祖母。他最终在这件事上发现了殖民主义者行为的真正本质,那就是大英帝国终将会态度坚决地捍卫自己的形象和利益,从而从白人老爷变成暴君。早年的缅甸经历让年轻的埃里克经受了贫困和失败感,也加深了其对权威的憎恨,加深了其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憎恨,加深了他对民生的人道主义的认同,然而使他区别于英国左翼知识分子的是他在西班牙内战中的经历。西班牙内战使他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战争的气味和军队生活本质上的恐怖,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普通民众的反复无常,“他们那种可以像水龙头一样开关的激情,全是受报纸和电台催眠的结果”,“人们相信或者不相信惨案故事,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政治倾向”,“每个人都相信敌人制造了惨案,不相信自己人也制造了惨案”。这些人中不光有西班牙的普通民众也有英国的左翼分子,他们以不轻信不盲从而自得,然而当他们面对的是真实的暴行,他们就会被自己政见偏向所遮蔽。苏联在西班牙内战后期的不光彩行为更是让奥威尔印象深刻,比如利用政治上反对托派分子的名义公开排斥异己或秘密关押处决一些小的党派领导人的行为,让奥威尔对谎言和极权主义政权的本质有所戒惧。他看到苏联极权制度和希特勒、墨索里尼统治下的纳粹社会的诸多相似性。他看到“历史不是根据实际发生的事件写就,而是根据按照各党派的‘路线’应当发生的事件写就”,这样“谎言最终会窜入历史”,而“那部历史就会被人们普遍接受,谎言最终就会变成真理”。如果说参与西班牙内战之前的奥威尔多少是有些理想化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怀着和英国左翼知识分子们类似的情感看待苏联政权和其扶持的政党。那么西班牙内战之后的奥威尔开始更为明晰地知道自己的立场,正如他自己所说“1936年以后,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的文字,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为反对极权制度、为实现我心目中的民主社会主义而作”。作品来源于生活,这句话应用到奥威尔那里同样有效,作家与时代的关系往往是相互依存的,所以我们常常会说菲茨杰拉德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的浮华虚荣密不可分,但有一些严肃的作家往往会与时代有着一种紧张的对抗性。奥威尔所生活的是一个越发不安充满对抗性的时代,大萧条、绥靖谎言、希特勒、法西斯、反法西斯战争、极权制度、两极世界,奥威尔自剖道:他写作的主题,取决于他所生活的时代,至少在我们这个动荡而变革的时代是如此。奥威尔认为每一个作家的写作都会由以下四个动机所支配:纯粹的利己主义、审美的热情、历史感、政治目的。但每个阶段每个动机的占比会有所不同。对于年轻的埃里克·阿瑟·布莱尔而言,前三条动机大大大于第四条,那些童年和在缅甸的经历让他得以成为一个笔名奥威尔的年轻作家。然而参加西班牙内战的经历让奥威尔开始为政治写作了。如何理解奥威尔最后十几年的为政治写作呢,在此我想界定一下他的写作原则。奥威尔理解的政治是最广泛意义上的政治,他并不为某一个党派某一个政权而写作,他是为了一种价值观写作。他所理解的政治目的:想把政治世界朝着某个方向发展,想要改变其他人对自己正在为之奋斗的那个社会的看法。奥威尔认为每一本书中都或多或少有政治偏见或政治倾向,认为艺术与政治无关的看法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态度。既然作为作家都会有政治偏见,奥威尔主张正视自己的政治立场,因为只有当“你对自己的政治倾向越是有明确意识,你就越有可能在政治上采取行动而不牺牲自己的审美和思想上的独立完整”。我认为奥威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而且不管是写作和政治生活中,当你遮蔽你的政治倾向,特别是在一些让你产生抵触的事情上,你为了参加某一政党、规避某一大人物而放弃自己的主见去发声,这种时刻作家极易变成趋炎附势的傀儡。既然奥威尔的政治写作不忠于特定的政党和政权,那么奥威尔忠于什么呢?奥威尔自己的回答是“我的出发点总是由于我有一种倾向性,一种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意识”,“我该做的是把我天性的爱憎同这个时代对我们所要求的基本上是共同的而不是个人的活动调和起来”。由上文可知奥威尔将自己的政治写作与为某政党和某政权写作的人区别开来,故而他的后期散文创作也并不是以政论为主的。相反,奥威尔的散文主要是以文化批评为主的。散文集中选取了好几篇这样的文章,让我得以管窥奥威尔的政治写作实践。在名篇《政治与英语》中奥威尔对英国语言受到政治污染而败坏的现象进行了入木三分的针砭。政治语言的内容和形式都造成了现代英语的退化。政治语言形式上缺乏生气、鹦鹉学舌,内容上充满委婉含蓄的隐语、偷换概念的诡辩和纯粹掩饰的含糊其词,这些对于现代英语不异于一次谋杀。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汉语处境,我想与当时的英语处境也或多或少有些类似吧,从报刊社论到日常说话中充斥的都是糜烂的公式化套话,这些对传统的汉语也是一种巨大的戕害。特别是政治课教育中所带来的回答模式,常常给学生带来的缺乏真正有辨识力的政治洞见。教不好的政治课使得一种对祖国天然淳朴的感情转换成一种缺乏生气没有真实意义的空洞表达。奥威尔的文化批评的对象往往不是那些艰深晦涩的文化著作或者被人遗忘的作家作品,而恰恰是那个时代最为通俗的文化现象、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家和作品,如狄更斯、亨利·米勒、吉卜林、侦探小说。对他们的讨论与批评,也不是简单的褒贬,而是集中到作家作品中反应的问题上去。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赞同或理解他的立场,却很难简单地否定他的观点,不是因为这些观点有多正确公允,而是因为这些观点明晰透彻自成体系。比如名篇《在巨鲸肚子里》奥威尔详细地讨论了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和《黑色春天》,他首先肯定了亨利·米勒的创作才华和写作技巧,也承认两本书“创造出独有的世界”,让人印象深刻,特别是散文部分如行云流水般有韵律有生气。然而奥威尔不赞同亨利·米勒的创作信念,米勒对于他的时代所遭遇的一切所流露的态度是“让我们全盘接受吧”。这种消极颓废的态度却不是奥威尔生活的时代应该继承的。奥威尔承认现代文明的某一隐秘特征在于认可颓废的存在,然而在一个恐怖、专制和军管的时代里。“‘我认可’就等于说认可集中营、橡皮警棍、希特勒、斯大林、炸弹、…… 大清洗、贝多传送带、新闻检查、秘密监狱、好莱坞电影和秘密谋杀。”奥威尔由此也批评当时以奥登为代表的新一代作家,他们与亨利·米勒不同,不再是幻灭的厌世者,而是成了“热情奔放、倾向于共产主义的小学生”。奥威尔认为 30年代对西方文明的幻灭感和在复杂的政治谎言的纷扰下,很多知识分子才走上了左翼政治的道路。奥威尔评论道:“年轻的作家为什么会投奔共产党。原因很简单:他们需要信仰。这里有宗教、军队、正统和纪律。这里有祖国和元首——至少在1935年或1935年以后是这样。知识分子曾经好像抛弃的忠诚和迷信,转眼之间,又披着薄薄的外衣回来了。爱国主义、宗教、帝国和军事荣耀——用一个词说,那就是俄国。父亲、皇帝、领袖、英雄和救世主——用一个词说,就是斯大林。上帝——斯大林。恶魔——希特勒。天堂——莫斯科。地狱——柏林。一切鸿沟都被填满了。因此,英国知识分子为什么会信仰共产主义,原因还是很清楚的。那是背井离乡者的爱国主义。”奥威尔还认为英国知识分子太过舒适和安逸的生活使得他们无法想象出极权统治的场景。奥登在名诗《西班牙》中肯定苏联政权“必要的谋杀”很能代表当时左翼分子在道德感上的缺失。亨利·米勒和奥登等人不同,他对于时代的态度与很多作家都不同,他既不想通过作品“推动历史进程前进,也不想把它往回拉,他只是忽视它”,奥威尔在这里用了一个精准而有趣的比喻“罗马正燃烧的时候,他在闲逛,而且,跟绝大多数也在闲逛的人不同的是,他在闲逛的时候,眼睛一直看着那熊熊火光。”奥威尔对米勒自己比作圣经故事里的约拿的言论评论道:“历史上的约拿当是很高兴躲在里面,有不计其数的人,在幻想和白日梦中,都嫉妒他。其原因当然也很显见。鲸鱼的肚子就好比一个子宫,足够一个成年人躲在里面。你待在那里,四周漆黑,松松软软,跟外面的世界全然隔绝,因此,对世界发生的事情,也就能够保持一种全然不理的态度。暴风雨能够击沉战舰,却丝毫吹不到你。即使是鲸鱼的运动,对你也毫无影响;它可以在水面上漂浮,也可以一头扎进水里,但你不会感觉到任何不同。除了死亡,那可以说是不承担责任的最高境界”。按照我的理解,奥威尔在这里实际上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现代人,他们自愿地放弃了自己参与世界的自由,他们并不期待一个好的或坏的世界,他们顺其自然地旁观着,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切都离他们很远,殊不知当纳粹或者极权制度统治他们的时刻,他们也许未经发表意见就会在某个夜晚人间蒸发。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政治表达,从某种意义上他们也丧失了一种改变生活的自由可能。巨鲸肚子里的约拿奥威尔的散文虽然是以政治写作为信念的,但他很注重这种写作的艺术性,他努力让自己的政治写作成为一种艺术,正如他自己的一个比喻:好的文章就像一块玻璃镜。你可以通过文章来看清楚社会与人生,文化与政治,因为它真实、透彻、具有穿透力。也许有的文化批评的篇目现在读来丧失了具体的时代语境,(他当时也对一些已经被淡忘的作家做评论),但这些文字的背后还是可以容易辨认出他所追求的政治文化和思想观念价值。这些文字细读下来,清晰明澈,练达自然,却又蕴含丰富,深藏隽永。他总是从生活伦理出发而并非从概念那里反复引证穿插,让人印象深刻。奥威尔的散文写作如他自己所钟爱的英式下午茶,只选用一般瓷器或陶器,用最好的印度或锡兰茶叶,先放茶叶,后放牛奶,一边倒一边搅拌,不放盐也不放糖。李零先生曾在书里写道:不读《向加泰罗尼亚致敬》(还有《战时日记》和《战时通信》),就没法理解奥威尔,也读不懂《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我想说不读奥威尔的散文,亦是如此。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前三篇好
  •     之前读过类似的选集,不过奥威尔是经得起一读再读的。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宣传意图,但他的宣传不说教、不晦涩、不空洞,理据充足、文笔简明,不由得人不信服。
  •     个人而言奥威尓的随笔比他的小说更吸引人。虽然我是个不合格的读者,这本随笔前前后后读了要一年了,但绝不是书的问题。在《英国式谋杀的衰落》这本早期的合集里我已着迷于奥威尓的语言与思想,虽然重复的篇章很多,校订也不够仔细,有几处错误,但即使当作重读一遍,也惊喜依旧。2016.10.3
  •     商业化的牺牲品,内容一般,失去了以往辛辣的文风,可能跟筛选有关。
  •     乔治·奥维尔的书似乎永远都不过时
  •     奥威尔的作品以前只读过《1984》原版,这次是冲着名译本去读的,果然没有失望。
  •     为什么没以前那么有意思了
  •     关于亨利米勒的评价很受用。还有极权与社会关联几篇很好!
  •      从《1984》起开始喜欢他,甚至爱屋及乌看了村上春树的《1Q84》,事后证明爱真是盲目的。这本书之前,奥威尔于我是一个负载声誉的符号,而这本书之后,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憎的人物:《如此欢乐的童年》写尽少年受虐的隐痛,笔调却仍是冷峻嘲讽;《绞刑》短小精干,行文草蛇灰线,隐喻的殖民地人民心理同化过程耐人寻味;《射象》探寻的个人权力意识的源起,直叫人倒吸凉气;《为小说辩护》中对畅销书腰封的批判无比可爱又机智;《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李尔王、托尔斯泰和弄臣》中,他又像个死缠烂打的娱记,非要掘地三尺,弄明白为何托翁会如此刻薄的对待莎翁,结果还真被他看出了潜意识层面的端倪。怎么办,越发喜欢这个长脸一字胡,总是喋喋不休的英国佬了。
  •     奥威尔的见解和看法总是带有惊人的预见性和冷酷沉稳的批判。这本书作为一本随笔录,前半部分主要描述奥威尔成长经历,流畅易读;后半部分则是奥威尔的读书笔记,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文是其剖析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进行批判的分析,即:无论你有多充足的理由或证据,你所批判的对象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有力的反驳。
  •     我喜欢他的态度 一切态度
  •     挑选了书中大部分的文章阅读,发现乔治奥威尔原来有着这么担惊受怕、遭到精神压迫的童年。童年对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点在大部分作家身上都有体现。而奥威尔对作家以写作为生的看法,跟现在也差别不大——做好还是不要用一根笔杆子一张稿纸支撑起自己全部的生活。
  •     翻译的语言好枯燥,忍耐着看到了绞刑那一章才提起兴趣。
  •     标注一下 没看完 后面的作家都不是很了解……乔治奥威尔的随笔真是 有着不一样的思想性和针对性
  •     译本很棒,在电影《查令十字街》偶然看到书名《inside the whale》
  •     乔治·奥威尔的随笔集,关于童年的几篇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奥威尔,也了解了他之后思想形成的必然性,对于几大作家的评价也很值得一读,好多分析的地方之前读狄更斯以及托尔斯泰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以后准备再重读了解一下。当然,随笔也带有奥威尔惯有的批判性以及其看问题的一针见血,对于《一九八四》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几十年前看问题的思想,现在依然受用,且让人信服。唯一的缺点就是略有些枯燥
  •     精装适合收藏,内容比较深刻,随时翻一篇来读都会带给人不同的思考。建议喜欢文学、喜欢思考的人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